CN205711173U - 一种线束保护织带 - Google Patents

一种线束保护织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711173U
CN205711173U CN201620616847.7U CN201620616847U CN205711173U CN 205711173 U CN205711173 U CN 205711173U CN 201620616847 U CN201620616847 U CN 201620616847U CN 205711173 U CN205711173 U CN 20571117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ibbon
wire harness
layer
harness protection
thickne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616847.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晓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OPPERMANN WEBBING (KUNSHA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OPPERMANN WEBBING (KUNSHA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PPERMANN WEBBING (KUNSHAN) CO Ltd filed Critical OPPERMANN WEBBING (KUNSHA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616847.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71117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71117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71117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Laminated Bod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线束保护织带。本实用新型的线束保护织带,包括织带本体,所述织带本体由经纱线和纬纱线编织而成,所述经纱线为PES多孔丝,所述PES多孔丝沿所述织带本体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纬纱线沿所述织带本体的宽度方向从一侧边向另一侧边延伸并与所述PES多孔丝编织,所述织带本体沿厚度方向的两外侧均设置有耐磨层,所述耐磨层为聚氨酯弹性纤维与聚酯纤维混纺成的耐磨层,所述织带本体与所述耐磨层之间设置有复合功能层,所述复合功能层由阻燃层和防静电层交替层叠组成。本实用新型的线束保护织带,耐磨性能优良,同时具有很好的阻燃和防静电功能,可对线束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使线束的使用寿命更长,使用更安全。

Description

一种线束保护织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织带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线束保护织带。
背景技术
线束是将一组金属线和电缆绑在一起,运载设备之间来往的信号和电源的连接,是汽车电路中连接各电器设备的接线部件,由绝缘护套、接线端子、导线及绝缘包扎材料等组成。
但是,线束在使用过程中非常容易被损坏,例如,当线束使用超过了使用期,使电线老化,绝缘层破裂,机械强度显著下降,引起电线之间短路、断路、搭铁等,造成线束烧坏,线束端子氧化、变形,造成接触不良等,会引起电气设备不能正常工作。或者,当电气设备发生过载、短路、搭铁等故障,都可能引起电线束损坏。再者,装配或检修汽车零部件时,金属物体将线束压伤,使电线束绝缘层破裂;线束位置不当,电气设备的引线位置接错;蓄电池正负极引线接反;检修电路故障时,乱接、乱剪线束电线等,都可以引起电气设备的不正常工作,甚至烧坏线束。并且,线束在使用过程中容易产生静电,并且导线长期使用过程中产生热量存在易燃的隐患,因此,给线束加保护织带,可以使线束的使用寿命更长,使用更安全。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线束保护织带,耐磨性能优良,同时具有很好的阻燃和防静电功能。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线束保护织带,包括织带本体,所述织带本体由经纱线和纬纱线编织而成,所述经纱线为PES多孔丝,所述PES多孔丝沿所述织带本体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纬纱线沿所述织带本体的宽度方向从一侧边向另一侧边延伸并与所述PES多孔丝编织,所述织带本体沿厚度方向的两外侧均设置有耐磨层,所述耐磨层为聚氨酯弹性纤维与聚酯纤维混纺成的耐磨层,所述织带本体与所述耐磨层之间设置有复合功能层,所述复合功能层由阻燃层和防静电层交替层叠组成。
聚氨酯弹性纤维与聚酯纤维均为本领域常用的纤维材料。其中,聚氨酯弹性纤维是以聚氨酯为原料经干法纺丝或湿法纺丝制得的合成纤维,具有类似橡胶丝的高弹性回复率和高断裂伸长,其弹性伸长达400%~700%,当伸长为500%~600%时弹性回复率为97%~98%,但其强度较低。聚酯纤维是由有机二元酸和二元醇缩聚而成的聚酯经纺丝所得的合成纤维,聚酯纤维主要品种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纺丝制成,又名涤纶,简称PET纤维,聚酯纤维有优良的耐皱性、弹性和尺寸稳定性,有良好的电绝缘性能,耐日光,耐摩擦,不霉不蛀,有较好的耐化学试剂性能,能耐弱酸及弱碱。聚氨酯弹性纤维和聚酯纤维混纺后制成的材料具有优异的耐磨性能、电绝缘性能、防霉性能,弹性性能好。
其中,所述阻燃层和所述防静电层的层数均为1~10层。
其中,所述阻燃层为PBO纤维编织成的阻燃层,PBO纤维具有十分优异的物理机械性能和化学性能,具有非常优异的强度、模量、耐热性和抗燃性,特别是PBO纤维的强度不仅超过钢纤维,而且可凌驾于碳纤维之上。此外,PBO纤维的耐冲击性、耐摩擦性和尺寸稳定性均很优异,并且质轻而柔软,是极其理想的纺织原料,所述阻燃层的厚度为所述织带本体的厚度的1~10%。
其中,所述防静电层为添加了石墨烯的聚酯纤维编织成的防静电层,所述防静电层的厚度为所述织带本体的厚度的1~5%。
其中,所述耐磨层的厚度为所述织带本体的厚度的5~15%。
其中,所述纬纱线为PET单丝或PET多孔丝。聚醚砜树脂简称PES,是一种综合性能优异的热塑性高分子材料,它具有优良的耐热性能、物理机械性能、绝缘性能等,特别是具有可以在高温下连续使用和在温度急剧变化的环境中仍能保持性能稳定等突出优点。PES多孔丝具有质轻、耐冲击、强度高的优点。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简称PET,由对苯二甲酸二甲酯与乙二醇酯交换或以对苯二甲酸与乙二醇酯化先合成对苯二甲酸双羟乙酯,然后再进行缩聚反应制得。在较宽的温度范围内具有优良的物理机械性能,长期使用温度可达120℃,电绝缘性优良,抗蠕变性,耐疲劳性,耐摩擦性、尺寸稳定性都很好。PET多孔丝是通过熔融纺丝技术使PET实现轻质和高耐久性的中空结构,由PET多孔丝编织成的织带质轻,易于变形加工和处理。需要指出的是,本实用新型所说的PES多孔丝、PET单丝、PET多孔丝均为本领域常用的或由现有技术制备得到的纤维材料。
其中,所述耐磨层与所述复合功能层之间还设置有防水层,所述防水层的厚度为所述织带本体的厚度的1~5%。
其中,所述纬纱线的纬密不小于120根/10cm,所述经纱线的经密不小于300根/10cm。
其中,所述线束保护织带的宽度为20~300mm。
其中,所述线束保护织带的厚度为0.45~0.65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的线束保护织带,包括织带本体,织带本体由经纱线和纬纱线编织而成,经纱线为PES多孔丝,PES多孔丝沿织带本体的长度方向延伸,纬纱线沿织带本体的宽度方向从一侧边向另一侧边延伸并与PES多孔丝编织,PES多孔丝与纬纱线经编织后制备成的线束保护带质轻、绝缘性能好;织带本体沿厚度方向的两外侧均设置有耐磨层,耐磨层为聚氨酯弹性纤维与聚酯纤维混纺成的耐磨层,耐磨层增强了线束保护织带的耐磨性能,改善了线束在使用过程中因磨损造成的损伤的问题;织带本体与耐磨层之间设置有复合功能层,复合功能层由阻燃层和防静电层交替层叠组成,阻燃层和防静电层的交替层叠设置使得线束保护织带具有更持久的阻燃和防静电功能;本实用新型的线束保护织带,可对线束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使线束的使用寿命更长,使用更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线束保护织带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的线束保护织带的复合功能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线束保护织带的另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如下:
1-织带本体;2-耐磨层;3-复合功能层;31-阻燃层;32-防静电层;4-防水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至3,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如图1、图2所示,一种线束保护织带,包括织带本体1,织带本体1由经纱线和纬纱线编织而成,经纱线为PES多孔丝,PES多孔丝沿织带本体1的长度方向延伸,纬纱线沿织带本体1的宽度方向从一侧边向另一侧边延伸并与PES多孔丝编织,PES多孔丝与纬纱线经编织后制备成的线束保护带质轻、绝缘性能好;织带本体1沿厚度方向的两外侧均设置有耐磨层2,耐磨层2为聚氨酯弹性纤维与聚酯纤维混纺成的耐磨层,耐磨层增强了线束保护织带的耐磨性能,改善了线束在使用过程中因磨损造成的损伤的问题;织带本体1与耐磨层2之间设置有复合功能层3,复合功能层3由阻燃层31和防静电层32交替层叠组成,阻燃层31和防静电层32的交替层叠设置使得线束保护织带具有更持久的阻燃和防静电功能。
需要说明的是,线束保护织带的每个组成层的厚度通过优化,可以保证线束保护织带总体的质轻,并且可以根据线束的型号规格做出变形加工,使线束在正常使用过程中方便弯折、移动。优选地,阻燃层31和防静电层32的层数均为1~10层,可以为,阻燃层31和防静电层32的层数均为1层、2层、3层、4层、5层、6层、7层、8层、9层、10层。更优选地,阻燃层31为PBO纤维编织成的阻燃层,阻燃层31的厚度为织带本体1的厚度的1~10%,例如,阻燃层31的厚度为织带本体1的厚度的1%、2%、3%、4%、5%、6%、7%、8%、9%、10%;防静电层32为添加了石墨烯的聚酯纤维编织成的防静电层,防静电层32的厚度为织带本体1的厚度的1~5%,例如,防静电层32的厚度为织带本体1的厚度的1、2%、3%、4%、5%。进一步地,耐磨层2的厚度为织带本体1的厚度的5~15%,例如,耐磨层2的厚度为织带本体1的厚度的5%、6%、7%、8%、9%、10%、11%、12%、13%、14%、15%。
作为优选方案,纬纱线为PET单丝或PET多孔丝,一种情况为,PET单丝与PET多孔丝交替且平行设置,相邻的一根PET单丝与一根PET多孔丝位于一根PES多孔丝的两侧,并且,所有的PET单丝位于织带本体的同一个表面,所有的PET多孔丝位于与PET单丝相对的织带本体的同一个表面;第二种情况为,织带本体为作为经纱线的PES多孔丝与作为纬纱线的PET单丝编织成的,第三种情况为,织带本体为作为经纱线的PES多孔丝与作为纬纱线的PET多孔丝编织成的。
如图3所示,耐磨层2与复合功能层3之间还设置有防水层4,防水层4的设置可以防止水浸到线束,造成电气设备的短路,并且可以有效防止线束保护织带发霉,防水层4的厚度为织带本体1的厚度的1~5%,例如,防水层4的厚度为织带本体1的厚度的1%、2%、3%、4%、5%。
优选地,纬纱线的纬密不小于120根/10cm,经纱线的经密不小于300根/10cm,由此保证编织成的线束保护织带具有优良的强度。
进一步地,线束保护织带的宽度为20~300mm;更优选地,线束保护织带的厚度为0.45~0.65mm,以满足对不同型号的线束的保护织带加工要求,最大限度保护线束,防止线束的损坏。
本实用新型的线束保护织带,对其气味性能进行检测,PV3900:2000,气味小,气味等级≤3级,其耐磨性能优良,同时具有很好的阻燃和防静电功能,可根据不同型号的线束做变形加工,对线束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使线束的使用寿命更长,使用更安全。
以上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线束保护织带,包括织带本体(1),所述织带本体(1)由经纱线和纬纱线编织而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经纱线为PES多孔丝,所述PES多孔丝沿所述织带本体(1)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纬纱线沿所述织带本体(1)的宽度方向从一侧边向另一侧边延伸并与所述PES多孔丝编织,所述织带本体(1)沿厚度方向的两外侧均设置有耐磨层(2),所述耐磨层(2)为聚氨酯弹性纤维与聚酯纤维混纺成的耐磨层,所述织带本体(1)与所述耐磨层(2)之间设置有复合功能层(3),所述复合功能层(3)由阻燃层(31)和防静电层(32)交替层叠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束保护织带,其特征在于,所述阻燃层(31)和所述防静电层(32)的层数均为1~10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束保护织带,其特征在于,所述阻燃层(31)为PBO纤维编织成的阻燃层,所述阻燃层(31)的厚度为所述织带本体(1)的厚度的1~1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束保护织带,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静电层(32)为添加了石墨烯的聚酯纤维编织成的防静电层,所述防静电层(32)的厚度为所述织带本体(1)的厚度的1~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束保护织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磨层(2)的厚度为所述织带本体(1)的厚度的5~1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束保护织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纬纱线为PET单丝或PET多孔丝。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束保护织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磨层(2)与所述复合功能层(3)之间还设置有防水层(4),所述防水层(4)的厚度为所述织带本体(1)的厚度的1~5%。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束保护织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纬纱线的纬密不小于120根/10cm,所述经纱线的经密不小于300根/10c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束保护织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束保护织带的宽度为20~300mm。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束保护织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束保护织带的厚度为0.45~0.65mm。
CN201620616847.7U 2016-06-21 2016-06-21 一种线束保护织带 Active CN20571117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616847.7U CN205711173U (zh) 2016-06-21 2016-06-21 一种线束保护织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616847.7U CN205711173U (zh) 2016-06-21 2016-06-21 一种线束保护织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711173U true CN205711173U (zh) 2016-11-23

Family

ID=573167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616847.7U Active CN205711173U (zh) 2016-06-21 2016-06-21 一种线束保护织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71117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26110A (zh) * 2016-06-21 2016-09-07 澳帕曼织带(昆山)有限公司 一种线束保护织带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26110A (zh) * 2016-06-21 2016-09-07 澳帕曼织带(昆山)有限公司 一种线束保护织带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926110A (zh) 一种线束保护织带
CN205711173U (zh) 一种线束保护织带
CN107045898A (zh) 用于通信电源的耐气候性软电缆
CN109300596B (zh) 一种半导电金属屏蔽阻水带及其制备方法
CN112233843B (zh) 一种环保阻燃耐寒耐磨电缆及其制造方法和应用
KR102425640B1 (ko) 내굴곡성 및 유연성이 우수한 열선 케이블
CN102820083A (zh) 拖链用高柔性屏蔽型电缆及其制造方法
CN103996452A (zh) 一种电梯电缆
CN209962766U (zh) 一种抗挤压耐拉伸电力电缆
CN109610207B (zh) 一种防静电矿用缆绳及其加工方法
CN209433899U (zh) 一种天车移动用编织型橡套软电缆
CN202736548U (zh) 高分子复合纤维新型测井电缆
CN210826512U (zh) 一种新型涤纶工业长丝
CN221113107U (zh) 一种阻燃牛津布
CN208477977U (zh) 一种抗拉电线
CN220085670U (zh) 一种高柔性拖链电缆
CN219696123U (zh) 一种动力线芯结构及电缆结构
CN220627452U (zh) 一种抗拉耐磨的电缆
CN214873163U (zh) 高韧无卤pa10t改性工程塑料
CN205881516U (zh) 环保型丁腈聚氯乙烯电机绕组引接软电缆
CN219143825U (zh) 特殊柔软度耐弯折的线缆结构
CN214726948U (zh) 一种耐候抗磨收缩编织护套
CN217395942U (zh) 一种防紫外线抗静电的涤纶面料
CN202430403U (zh) 一种滚球场纤维针刺毯的基布
CN219650754U (zh) 一种芳纶1414混纺面料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