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709666U - 一种臂架安装支撑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臂架安装支撑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709666U
CN205709666U CN201620475008.8U CN201620475008U CN205709666U CN 205709666 U CN205709666 U CN 205709666U CN 201620475008 U CN201620475008 U CN 201620475008U CN 205709666 U CN205709666 U CN 20570966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jib
valve
resorption
load bearing
connect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475008.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玉龙
肖猛
刘玉泉
宋世全
于鹏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onstruction Machinery Branch of XCMG
Original Assignee
Construction Machinery Branch of XCM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onstruction Machinery Branch of XCMG filed Critical Construction Machinery Branch of XCMG
Priority to CN201620475008.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70966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70966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70966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起重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臂架安装支撑装置。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臂架安装支撑装置,用于在臂架组装的过程中设置于臂架与臂架下方的支撑平面之间以形成对臂架的支撑,其包括臂架承载座和高度调节机构,臂架承载座用于承载臂架;高度调节机构与臂架承载座连接,且高度调节机构能够通过改变自身的长度来调节臂架距离支撑平面的高度。在本实用新型中,高度调节机构能够通过改变自身的长度来调节臂架距离支撑平面的高度,因此,本实用新型可以更加方便且快捷地将臂架抬起至满足组装要求的适合高度,能够有效提高臂架系统的组装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臂架安装支撑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起重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臂架安装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臂架系统是一种用于将重物提升到一定高度和幅度,可以承受轴向力和弯矩的空间四肢桁架结构,其是起重设备关键的承载部件之一,通常包括多节彼此连接的臂架,并依靠其中一节臂架铰接于起重设备的主机上,在实现臂架系统的组装(臂架系统的组装既指不同节臂架间的互相连接)时,通常需要将臂架抬起一定的高度。但随着石油、石化、核电、风电、钢铁等大型工程项目对起重设备的起升高度、工作幅度和起重能力等起重性能要求的日益提高,起重设备日益向超大型化发展,不仅臂架的截面、重量和长度等都随之不断增加,且臂架的结构形式也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单臂架结构形式,还相继出现了“A”型双臂臂架和平行双臂臂架等结构形式,通常用于超大型起重设备的臂架重量可达千吨以上,臂架长度可达百米以上,这些都增加了臂架系统的组装难度。因此,如何快速、方便、安全且低成本地将臂架抬高至合适的高度,进而实现臂架系统的快速组装,已经成为起重设备技术领域的一个重要难题,影响起重设备的安装效率及安装成本。
现有技术中有两种调整臂架抬高高度的解决方案。
其中,第一种解决方案如图1所示。由图1可知,该解决方案通过在臂架2’下方设置合适数量及具有合适高度的枕木4’来将臂架2’抬起至适当的高度,进而实现臂架系统的组装。然而,这种采用枕木4’来抬高臂架2’的解决方案主要存在以下两方面的问题:(1)使用不便,成本高,劳动强度大。为了满足臂架2’组装的需要,要求随时配备足够数量以及具有不同高度的枕木4’,且每次对臂架2’进行组装时都需要人工搬运枕木4’,使用不便,且增加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导致组装效率较低;由于臂架2’重量较重,对枕木4’的承载能力要求较高,满足使用要求的枕木4’难以获得或价格昂贵,而且由于较多数量的枕木4’也需要一定的空间存储,增加仓储成本。(2)调整臂架抬高高度的过程中需要使用专门的辅助设备5’。在利用枕木4’对臂架2的高度进行调节的过程中,首先需要辅助设备5’将臂架2抬起,才能对枕木4’进行增加或移除来调节臂架2的高度,操作麻烦,组装效率低;而且,随着臂架系统悬空连接长度的增加,为了避免臂架2’因承受过大附加弯矩而损坏,同时考虑枕木4’的承载能力,在臂架系统连接到一定长度时,需要用辅助设备5’将臂架系统前端吊起后在适当位置增加枕木4’支撑,操作麻烦,组装效率低;且超大型起重设备的臂架2’较重,所需辅助设备5’的吨级也较大,增加组装成本。
图2-4示出了其中第二种解决方案。如图2-3所示,该解决方案通过在臂架2’的需要部位设置支腿组件3’来将臂架2’抬高至适当的高度,进而实现臂架系统的组装。具体地,如图3所示,该支腿组件3’包括支腿31’、支腿安装座32’、销轴33’和卡子34’,其中,支腿安装座32’焊接在臂架2’上,其呈中空管状,且中空管的外壁上设有一个通孔,而中空管的内孔则用于容置支腿31’;支腿31’具有固定长度,且该支腿31’上沿着其轴向方向设有用于与支腿安装座32’上的通孔配合的不同间距的通孔,支腿31’插入支腿安装座32’的内孔中。在臂架落臂过程中,将支腿31’伸出,根据实际需要选择支腿31’上相应位置的通孔与支腿安装座32’上的通孔对齐,并用销轴33’同时穿过支腿31’和支腿安装座32’上的通孔后用卡子34’固定,从而将臂架2’抬起至所需要的高度,实现抬高臂架2’的目的;而在起臂过程中,为了防止伸出的支腿31’与起升钢丝绳等产生干涉,通常做法是选择支腿31’最下部的通孔与支腿安装座32’连接固定,使支腿31’缩回,或者,也可以将销轴33’和卡子34’拆除,在起臂过程中移除支腿31’。然而,这种通过支腿组件3’调整臂架2’抬高高度的解决方案也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1)在需要调整臂架2’的抬高高度时,需要人工调整支腿31’的伸出位置,以使支腿31’上相应位置处的通孔与支腿安装座32’上的通孔对齐,操作复杂,调整不便,劳动强度大,组装效率低,且对支腿31’上通孔和支腿安装座32’上的通孔的同轴度要求较高,增加加工难度,容易因加工误差而导致调整困难。(2)由于需要在臂架2’的不同位置焊接支腿安装座32’,因此会进一步增加臂架2’自身的重量,且增加焊接劳动强度。(3)在臂架起臂过程中,若将支腿31’收回随臂架2’一起运动,则会增加臂架2’自身的重量,影响起臂安全性和起重机工作性能;而若将支腿31’移除,需要人工拆除支腿31’与支腿安装座32’之间的销轴33’,劳动强度高,且效率低下。(4)无论是拆装支腿31’还是调节通孔对齐都需要专用的辅助设备5’将臂架2’抬起,增加组装难度,且当臂架2’较长、较重时,需要的起重设备5’的吨级也相应较大,增加安装成本。(5)如图4所示,在臂架2’起臂过程中,若忘记将支腿31’收回或忘记将支腿31’拆除,则支腿31’呈伸出状态随臂架2’运动,不但增加臂架2’自身重量,而且会增加支腿31’与起升钢丝绳6’等的干涉风险。
可见,现有的两种解决方案均存在操作复杂、劳动强度大、组装效率低、组装成本高等问题,且第二种解决方案由于会增加臂架2’的自身重量,其还会影响起臂安全性及起重设备的整体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臂架安装支撑装置,基于该臂架安装支撑装置能够方便且快捷地调整臂架的高度,有利于提高臂架系统的组装效率。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臂架安装支撑装置,用于在臂架组装的过程中设置于臂架与臂架下方的支撑平面之间以形成对臂架的支撑,其包括臂架承载座和高度调节机构,其中,臂架承载座用于承载臂架;高度调节机构与臂架承载座连接,且高度调节机构能够通过改变自身的长度来调节臂架距离支撑平面的高度。
可选地,高度调节机构为驱动缸,臂架承载座与驱动缸的缸筒和活塞杆中的一个连接,驱动缸能够在第一工作状态和第二工作状态之间切换,在第一工作状态,驱动缸的下腔与工质供给装置连通且驱动缸的上腔与工质回流装置连通,臂架承载座向上运动,以增加臂架距离支撑平面的高度;在第二工作状态,上腔与工质供给装置连通且下腔与工质回流装置连通,臂架承载座向下运动,以减小臂架距离支撑平面的高度。
可选地,臂架安装支撑装置还包括失速保护装置,失速保护装置与下腔连接,在第二工作状态,失速保护装置使下腔具有背压以防止臂架承载座向下运动时失速。
可选地,失速保护装置包括平衡阀,平衡阀包括第一单向阀和第一溢流阀,第一单向阀的进口可切换地与工质供给装置和工质回流装置中的一个连接且第一单向阀的出口与下腔连通;第一溢流阀的进口与下腔连通且第一溢流阀的出口与第一单向阀的进口连通;上腔可切换地与工质供给装置和工质回流装置中的另一个连接。
可选地,平衡阀还包括第二单向阀和第二溢流阀,第二单向阀的进口及第二溢流阀的出口均可切换地与工质供给装置和工质回流装置中的另一个连接,第二单向阀的出口及第二溢流阀的进口均与上腔连通,并且,第一溢流阀的控制端与第二单向阀的进口及下腔均连通,第二溢流阀的控制端与第一单向阀的进口及上腔均连通。
可选地,失速保护装置包括双向锁,双向锁包括第三单向阀和第四单向阀,第三单向阀的进口可切换地与工质供给装置和工质回流装置中的一个连接,第三单向阀的出口与下腔连通,第四单向阀的进口可切换地与工质供给装置和工质回流装置中的另一个连接,第四单向阀的出口与上腔连通。
可选地,臂架安装支撑装置还包括伸缩控制装置,伸缩控制装置控制驱动缸在第一工作状态和第二工作状态之间切换。
可选地,伸缩控制装置为换向阀,换向阀包括第一阀口、第二阀口、第三阀口和第四阀口,第一阀口与工质供给装置连通,第二阀口与工质回流装置连通,第三阀口与下腔连接,第四阀口与上腔连接;换向阀具有第一阀位和第二阀位,换向阀处于第一阀位时,第一阀口与第三阀口连通且第二阀口与第四阀口连通,以控制驱动缸处于第一工作状态;换向阀处于第二阀位时,第一阀口与第四阀口连通且第二阀口与第三阀口连通,以控制驱动缸处于第二工作状态。
可选地,臂架安装支撑装置还包括两个快接接头,工质供给装置和工质回流装置通过两个快接接头与上腔和下腔连接。
可选地,臂架承载座与臂架可分离地设置;
可选地,臂架承载座与臂架可拆卸地连接;或者,臂架承载座具有用于容置臂架的容置部,臂架搭接于容置部中。
可选地,臂架连接座具有用于容置臂架的容置部,容置部为凹槽,凹槽用于容置臂架的主弦杆。
可选地,臂架安装支撑装置还包括支撑底座,支撑底座连接于高度调节机构的下方且支撑底座的与支撑平面的接触面积大于高度调节结构的与支撑底座的接触面积。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臂架安装支撑装置,其高度调节机构能够通过改变自身的长度来调节臂架距离支撑平面的高度,相对于现有技术中需要人工调整枕木的情况或者需要人工对齐支腿与支腿安装座上通孔的情况,本实用新型可以更加方便且快捷地将臂架抬起至满足组装要求的适合高度,能够有效提高臂架系统的组装效率。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示出现有技术中采用枕木支撑臂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现有技术中采用支腿支撑臂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图2中支腿与臂架的连接部位放大示意图。
图4示出图2中支腿随臂架一起运动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5示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臂架安装支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图5所示臂架安装支撑装置的液压原理图。
图7示出采用本实用新型的臂架安装支撑装置安装一节臂架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8示出采用本实用新型的臂架安装支撑装置安装两节臂节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9示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臂架安装支撑装置的液压原理图。
图10示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臂架安装支撑装置的液压原理图。
图中:
1’、主机;2’、臂架;3’、支腿组件;4’、枕木;5’、辅助设备;6’、钢丝绳;
31’、支腿;32’、支腿安装座;33’、销轴;34’、卡子;
1、臂架安装支撑装置;2、臂架;3、主机;
11、臂架承载座;111、凹槽;
12、驱动缸;121、活塞杆;122、导向套;123、上腔;124、缸筒;125、活塞;126、下腔;
13、平衡阀;131、第一单向阀;132、第二单向阀;133、第一溢流阀;134、第二溢流阀;
14、快接接头;15、法兰;16、支撑底座;
17、换向阀;
18、双向锁;181、第三单向阀;182、第四单向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开展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词如“前、后、上、下、左、右”、“横向、竖向、垂直、水平”和“顶、底”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这些方位词并不指示和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方位词“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使用“第一”、“第二”等词语来限定零部件,仅仅是为了便于对相应零部件进行区别,如没有另行声明,上述词语并没有特殊含义,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图5-10示出了本实用新型臂架安装支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参照图5-10,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臂架安装支撑装置1,用于在臂架组装的过程中设置于臂架2与臂架2下方的支撑平面之间以形成对臂架2的支撑,该臂架安装支撑装置1包括臂架承载座11和高度调节机构,其中,臂架承载座11用于承载臂架2;高度调节机构与臂架承载座11连接,且高度调节机构能够通过改变自身的长度来调节臂架2距离支撑平面的高度。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臂架安装支撑装置1,其高度调节机构能够通过改变自身的长度来调节臂架2距离支撑平面的高度(简称臂架高度),相对于现有技术中需要人工调整(增加或更换)枕木的情况或者需要人工对齐支腿与支腿安装座上通孔的情况,本实用新型可以更加方便且快捷地将臂架2抬起至满足组装要求的适合高度,能够有效提高臂架系统的组装效率。而且,由于臂架安装支撑装置1通过其高度调节机构改变自身的长度即可实现对臂架2的高度的调节,因此,在利用该实施例的臂架安装支撑装置1对臂架2的高度进行调节的过程中,无需使用额外的专用辅助设备对臂架2进行抬高,从而可以减少臂架系统组装过程对专用辅助设备的依赖,进而可以有效简化臂架系统的组装过程,降低组装难度,并有效节约组装成本。此外,由于无需使用枕木来调整臂架2的高度,因此,可以避免对大量枕木的使用以及搬运、储存枕木的人力和仓储陈本,从而可以降低劳动强度,减少臂架系统的组装成本,提高臂架系统的组装效率,并且由于无需通孔对齐并与销轴配合完成高度调节,因此可以避免因对通孔同轴度要求较高所造成的加工难度大等问题,也有利于防止因通孔同轴度加工误差所造成的高度调整困难等问题。
为了避免本实用新型的臂架安装支撑装置1对臂架2自身重量的增加以及因随臂架2起升所造成的对钢丝绳等的干涉,本实用新型的臂架承载座11可以与臂架2可分离地设置,例如臂架承载座11可以与臂架2可拆卸地连接,或者,臂架承载座11也可以设置为具有用于容置臂架2的容置部,且臂架2搭接于容置部中,基于这种设置,由于臂架承载座11设置为与臂架2可分离的,因此,在臂架起臂过程中可以方便地将臂架安装支撑装置1与臂架2分离,而无需随臂架2一起起升,从而可以有效避免臂架安装支撑装置1对臂架2自身重量的增加以及因随臂架2起升所造成的对钢丝绳等的干涉。具体地,在臂架承载座11设置为与臂架2可拆卸地连接的情况下,当需要对臂架2的高度进行调节时,只需将臂架承载座11与臂架2连接,再调节高度调节机构的自身长度即可,而当完成臂架系统的组装、需要起臂时,则只需将臂架承载座11从臂架2上拆卸下来,即可使臂架安装支撑装置1与臂架2脱离,从而可以避免增加臂架2自身的重量,也可以避免臂架安装支撑装置1在起臂过程中与钢丝绳等发生干涉,进而可以防止臂架安装支撑装置1对臂架系统的起臂性能及起重设备的起重性能产生影响;而在臂架承载座11设置为具有用于容置臂架2的容置部的情况下,由于臂架承载座11与臂架2之间仅是相互接触,无需在臂架2上增加任何部件,在需要起臂时,无需对臂架承载座11与臂架2进行拆除,而只需将臂架安装支撑装置1移走即可,因此,其不仅可以有效避免对臂架2自身重量的增加以及对钢丝绳等的干涉,而且使用更加方便,可进一步降低劳动强度、提高组装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高度调节机构可以为包括固定部和伸缩部且伸缩部与臂架承载座11连接而伸缩部相对于固定部能够上下运动的任意结构,这样通过伸缩部相对于固定部的上下运动可以改变伸缩装置的自身长度,其中,伸缩部相对于固定部向上运动时,能够增加伸缩装置的自身长度,而伸缩部相对于固定部向下运动时,能够减小伸缩装置的自身长度,又由于伸缩部与承载臂架2的臂架承载座11连接,因此,伸缩部的上下运动能够带动承载于臂架承载座11上的臂架2上下运动,使得臂架2的高度增加或减小,从而能够实现对臂架2的高度的调节,方便且快捷。其中,作为高度调节机构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高度调节机构可以为驱动缸12,其中,驱动缸12的缸筒124和活塞杆121中的一个与臂架承载座11连接,也即驱动缸12的缸筒124和活塞杆121中的一个作为固定部,而驱动缸12的缸筒124和活塞杆121中的另一个则作为伸缩部;且驱动缸12能够在第一工作状态和第二工作状态之间切换,在第一工作状态,驱动缸12的下腔126与工质供给装置连通且驱动缸12的上腔123与工质回流装置连通,臂架承载座11向上运动,以增加臂架2距离支撑平面的高度;在第二工作状态,上腔123与工质供给装置连通时且下腔126与工质回流装置连通,臂架承载座11向下运动,以减小臂架2距离支撑平面的高度。基于这种设置,通过控制上腔123和下腔126的工质进出方向,即可控制伸缩部相对于固定部的运动方向,进而控制对臂架2高度进行增大调节或减小调节,而且,通过控制上腔123和/或下腔126的工质压力,还能够控制伸缩部位移量的大小,从而能够实现对臂架2的高度的调节量更加准确的控制,可见,以驱动缸12作为伸缩装置,可以实现对臂架2的高度的任意、无级调节,且调节过程方便且准确。
为了使得驱动缸12与工质供给装置和工质回流装置之间的连接更加方便,本实用新型的臂架安装支撑装置1还可以包括两个快接接头14,工质供给装置和工质回流装置通过两个快接接头14与上腔123和下腔126连接。这样通过插拔快接接头14,可以快速地实现驱动缸12与工质供给装置和工质回流装置之间的连接或分离,有利于进一步提高臂架系统的组装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中,控制上腔123和下腔126的工质进出方向,只需控制上腔123和下腔126与工质供给装置和工质回流装置的连接关系,而为了更加方便地上腔123和下腔126与工质供给装置和工质回流装置的连接关系,本实用新型的高度调节机构可以包括伸缩控制装置,该伸缩控制装置控制驱动缸12在第一工作状态和第二工作状态之间切换,这样无需人工改变驱动缸12与工质供给装置和工质回流装置的连接关系,不仅可以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而且也能更方便、更及时且更准确地控制上腔123和下腔126的工质进出方向,进而有利于保证更方便、更及时且更准确地控制对臂架2的高度进行增大调节或减小调节。
作为该伸缩控制装置的一种实施方式,该伸缩控制装置可以为换向阀17,换向阀17可以包括第一阀口、第二阀口、第三阀口和第四阀口,第一阀口与工质供给装置连通,第二阀口与工质回流装置连通,第三阀口与下腔126连接,第四阀口与上腔123连接;换向阀17具有第一阀位和第二阀位,换向阀17处于第一阀位时,第一阀口与第三阀口连通且第二阀口与第四阀口连通,以控制驱动缸12处于第一工作状态,增大臂架2的高度;换向阀17处于第二阀位时,第一阀口与第四阀口连通且第二阀口与第三阀口连通,以控制驱动缸12处于第二工作状态,减小臂架2的高度。可见,通过控制该换向阀17的换向,即可控制驱动缸12在第一工作状态和第二工作状态之间切换,进而能够控制对臂架2的高度进行增大调节或减小调节,操作方便,劳动强度低。
此外,由于臂架2的重量非常重,当伸缩部向下运动时,在臂架2的重力作用下极有可能出现失速现象,影响工作安全性,因此,为了进一步解决该下落失速问题,本实用新型的臂架安装支撑装置1还可以包括失速保护装置,该失速保护装置与下腔126连接,在第二工作状态,失速保护装置使下腔126具有背压以防止臂架承载座11向下运动时失速。通过设置失速保护装置,可以使得下腔126在臂架承载座11向下运动时具有背压,这样该背压可以平衡臂架2的自身重力,从而能够有效防止出现下落失速现象,进而可以使臂架安装支撑装置1在对臂架2的高度进行调节的过程中更加安全可靠。
本实用新型的失速保护装置可以有多种实施方式。
作为失速保护装置的一种实施方式,失速保护装置可以为平衡阀13,该平衡阀13可以包括第一单向阀131和第一溢流阀133,其中,第一单向阀131的进口可切换地与工质供给装置和工质回流装置中的一个连接且第一单向阀131的出口与下腔126连通,第一溢流阀133的进口与下腔126连通且第一溢流阀133的出口与第一单向阀131的进口连通,同时,上腔123可切换地与工质供给装置和工质回流装置中的另一个连接;或者,该平衡阀13还可以进一步地包括第二单向阀132和第二溢流阀134,其中,第二单向阀132的进口及第二溢流阀134的出口均可切换地与工质供给装置和工质回流装置中的另一个连接,第二单向阀132的出口及第二溢流阀134的进口均与上腔123连通,以使上腔123可切换地与工质供给装置和工质回流装置中的另一个连接,并且,第一溢流阀131的控制端与第二单向阀132的进口及下腔126均连通,第二溢流阀131的控制端与第一单向阀131的进口及上腔123均连通。通过设置平衡阀13,不仅能够保证上腔123和下腔126中的一个与工质供给装置连接进工质时另一个与工质回流装置连接出工质,实现对臂架2的高度的调节,而且在上腔123进工质且下腔126出工质时,也即在臂架承载座11向下运动减小臂架2的高度时,第一溢流阀133能够使得下腔126具有背压,实现防止下落失速的目的。
作为失速保护装置的另一种实施方式,失速保护装置也可以包括双向锁18,双向锁18包括第三单向阀181和第四单向阀182,第三单向阀181的进口可切换地与工质供给装置和工质回流装置中的一个连接,第三单向阀181的出口与下腔126连通,第四单向阀182的进口可切换地与工质供给装置和工质回流装置中的另一个连接,第四单向阀182的出口与上腔123连通。通过设置双向锁18,不仅能够保证上腔123和下腔126中的一个进工质时另一个出工质,实现对臂架2的高度的调节,而且由于双向锁18能够在无液压油供给时实现油路的闭锁,使得下腔126内具有背压,以平衡臂架2的自重,因此,该双向锁18够使在上腔123进工质且下腔126出工质时,也即在臂架承载座11向下运动减小臂架2的高度时起到防止臂架2下落失速的目的。
为了更清楚地示出本实用新型,以下结合图5-10所示的三个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的臂架安装支撑装置2进行进一步地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驱动缸12可以为油缸、气缸或者油气缸等,其中,当驱动缸12为油缸时,工质指液压油,工质压力指油压,工质供给装置指油源(例如油泵),工质回流装置指用于回流液压油的装置,例如在开式系统中可以指回油管和油箱,在闭式系统中可以指回油管;而当驱动缸12为气缸时,工质即指气体,工质压力即对应地指气压,工质供给装置指气源(例如压缩机),工质回流装置则指用于回流低压气体的装置,例如排气管。在以下三个实施例中,均是以驱动缸12为油缸为例进行说明的,驱动缸12为气缸时的工作原理与之基本相似,本实用新型不再赘述。
首先结合图5-6所示的第一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的臂架安装支撑装置1进行说明。如图5-6所示,在该第一实施例中,臂架安装支撑装置1包括臂架承载座11、作为高度调节机构的驱动缸12、作为失速保护装置的平衡阀13、法兰15和支撑底座16,其中,臂架承载座11用于承载臂架2;高度调节机构连接于臂架承载座11下方,其通过改变自身长度来调节承载于臂架承载座11上的臂架2的高度;支撑底座16通过法兰15连接于高度调节机构的下方,该支撑底座16用于放置于支撑平面(例如地面)上,且在该实施例中,该支撑底座16的与支撑平面的接触面积大于高度调节结构的与支撑底座16的接触面积,这样设置的好处在于,可以增加臂架安装支撑装置1与支撑平面的接触面积,从而使得臂架安装支撑装置1能够对臂架2形成更稳定的支撑。
如图5所示,在该实施例中,臂架承载座11具有作为容置部的凹槽111,该凹槽111用于容置臂架2的主弦杆,其具有与臂架2的主弦杆相配合的形状和尺寸,以使臂架2能够更稳定地容置于臂架承载座111内。通过设置凹槽111,使得臂架承载座11与臂架2之间仅是相互接触,而并不通过连接件进行连接,因此,在需要起臂时,可以省略对臂架承载座11与臂架2进行拆卸的步骤,方便地将臂架安装支撑装置1移走,不仅可以降低劳动强度,提高组装效率,而且可以避免臂架安装支撑装置1增加臂架2自身的重量,并防止臂架安装支撑装置1在起臂过程中对钢丝绳等产生干涉。
如图5所示,在该实施例中,驱动缸12包括缸筒124、活塞杆121和容置于缸筒124中的活塞125,其中,缸筒124通过法兰15与支撑底座16固定连接,活塞杆121可上下运动地伸入缸筒124中,并且,活塞杆121的下端与活塞125连接,活塞杆121上端与臂架承载座11连接,这样活塞125将缸筒124的内腔分为下腔126(在该实施例中即为无杆腔)和容置有活塞杆121的上腔123(在该实施例中即为有杆腔),从而当下腔126进油且上腔123出油时,活塞杆121相对于缸筒124向上运动,带动承载于臂架承载座11上的臂架2向上运动,实现增加臂架2的高度的目的;而当上腔123进油且下腔126出油时,活塞杆121相对于缸筒124向下运动,带动承载于臂架承载座11上的臂架2向下运动,实现减小臂架2的高度的目的。可见,在该实施例中,伸缩装置的固定部为缸筒124,伸缩装置的伸缩部则为活塞杆121,且可以通过控制上腔123和下腔126的进出油方向来方便地控制对臂架2的高度进行增加调节或减小调节。此外,如图5所示,在该实施例中,驱动缸12还包括导向套122,该导向套122能够进一步保证活塞杆121上下运动时的直线度,有利于保证安全且稳定地实现对臂架2的高度的调节。
如图6所示,在该实施例中,平衡阀13为单向平衡阀,其包括第一单向阀131和第一溢流阀133,且该第一单向阀131与第一溢流阀133彼此并联地设置于下腔126与油源和油箱中的一个的连接油路上,具体地,第一单向阀131的进口可切换地与油源和油箱中的一个连接且第一单向阀131的出口与下腔126连通,第一溢流阀133的进口与下腔126连通且第一溢流阀133的出口与第一单向阀131的进口连通;同时,上腔123可切换地与油源和油箱中的另一个连接。基于该平衡阀13,当需要增加臂架2的高度时,将第一单向阀131的进口与油源连通,且上腔123与油箱连通,此时第一溢流阀133无法打开,油源所供给的液压油于是经由第一单向阀131进入下腔126内,推动活塞125和活塞杆121向上运动,同时上腔123内的液压油回流至油箱,实现对臂架2的高度的增大调节;而当需要减小臂架2的高度时,将上腔123与油源连通,第一单向阀131的进口与油箱连通,于是油源所供给的液压油进入上腔123内,且由于此时第一单向阀131处于反向截止状态,下腔126通过第一溢流阀133与油箱连通,使得下腔126内的液压油能够经由第一溢流阀133回流至油箱,从而活塞杆121能够在上腔123与下腔126的液压油作用力之差及臂架2自身重力作用下产生向下的运动,实现对臂架2的高度的减小调节,且由于该过程中第一溢流阀133能够使下腔126始终具有背压,而该背压可以平衡臂架2的自身重力,因此,该平衡阀13可以有效防止臂架2的下落失速,进而可以使臂架安装支撑装置1在对臂架2的高度进行调节的过程中更加安全可靠,有利于保证臂架系统的组装过程的安全性。可见,该平衡阀13不仅能够保证上腔123和下腔126中的一个进工质时另一个出工质,实现对臂架2的高度的调节,而且在上腔123进工质且下腔126出工质时,也即在活塞杆121向下运动减小臂架2的高度时,第一溢流阀133能够使得下腔126具有背压,实现防止下落失速的目的。
该实施例的油源优选为动力小车,动力小车一般为臂架系统组装现场的必备辅助工具,因此,以动力小车作为油源,便于随时为驱动缸12提供动力,能使对臂架2的高度的调节更加简单方便。动力小车集成有油泵和油箱,且通常具有快插插头,因此,如图6所示,该实施例的高度调节机构还包括两个快接接头14,其中一个快接接头14连接在第一单向阀131的进口与动力小车的油泵和油箱中的一个的可切换连接的连接通路上,另一个快接接头14则连接于上腔123与动力小车的油泵和油箱中的另一个的可切换连接的连接通路上,通过将这两个快接接头14与动力小车的快插插头进行插拔,可以快速地实现驱动缸12与动力小车的连接与分离,有利于进一步提高臂架系统的组装效率。
参照图7-8,对基于该实施例的臂架安装支撑装置1进行臂架系统的组装的过程说明如下:
当起重机的主机3装配好之后,开始安装臂架系统,且由第一节臂架开始依次连接各节臂架2。首先,如图7所示,利用辅助吊车将第一节臂架安装于主机3上,将臂架安装支撑装置1放置于第一节臂架的前端(指第一臂架的远离主机3的一端),控制活塞杆121向上运动一定距离,将第一节臂架抬高至合适高度后撤走辅助吊车;然后,按顺序连接后续第二节臂架至第N节臂架,当悬空安装臂架系统至一定长度后,例如图8所示的,当连接至第二节臂架时,在相应节臂架前端合适位置增加一臂架安装支撑装置1,以防止臂架因承受较大的附加弯矩而损坏。
可见,该实施例的臂架安装支撑装置1,通过驱动缸12的活塞杆121的伸缩可以自行将臂架2抬高或降低到任意需要的高度,实现对臂架2的高度的任意、无级调节,保证各节臂架2间能够顺利地连接,使用方便,操作简单,调节效率高;且由于该实施例的臂架安装支撑装置1能够对臂架2的高度实现任意、无级调节,因此,当因支撑平面(例如地面)不平造成臂架2的各主弦杆不在同一平面中时,可以方便地通过设置在各主弦杆下方的臂架支撑装置1调整对应主弦杆至同一高度位置,可见,该实施例的臂架支撑装置1对安装场地地面适应能力强,可以有效的保证臂架2(尤其具有双臂的臂架2,例如“A”型双臂臂架,或者平行双臂臂架)的各主弦杆能够处于同一平面,这样可以使得各主弦杆受力均匀,从而避免臂架系统组装过程中各主弦杆由于受力不均而造成的局部损坏。此外,由于该实施例臂架安装支撑装置1的驱动缸12的活塞杆121可以伸缩,因此,当需要将臂架安装支撑装置1放置于臂架2下方或组装完成后需要从臂架2下方将其移走时,只需控制活塞杆121伸缩即可,而无需再借助辅助吊车抬高臂架2,不仅可以简化臂架系统的组装步骤,提高组装效率,节约因使用辅助吊车所增加的高昂成本,而且由于该臂架安装支撑装置1无需在臂架2上增加任何部件,且在起臂时可以直接将其移走,臂架安装支撑装置1无需随着臂架系统一同起升,因此,还可以有效防止臂架安装支撑装置1对臂架2自身重量的增加以及因随臂架2起升所造成的对钢丝绳等的干涉,进而能够有效避免臂架安装支撑装置1对臂架系统的起臂性能及起重设备的起重性能产生不利影响。
图9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臂架安装支撑装置1的液压原理图。由图9可知,该第二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1)平衡阀13不仅包括前述第一实施例中的第一单向阀131和第一溢流阀133,而且还进一步地包括第二单向阀132和第二溢流阀134,且该第二单向阀132和第二溢流阀134彼此并联地设置在上腔123与油源和油箱中的另一个的连接油路上,以使上腔123能够可切换地与油源和油箱中的另一个连接。(2)臂架安装支撑装置1还包括作为伸缩控制装置的换向阀17。
具体地,如图9所示,在该实施例中,换向阀17包括第一阀口、第二阀口、第三阀口和第四阀口,第一阀口与油源连通,第二阀口则与油箱连通,第三阀口通过平衡阀13与下腔126连接,第四阀口通过平衡阀13与上腔123连接;换向阀17具有第一阀位和第二阀位,换向阀17处于第一阀位时,第一阀口与第三阀口连通且第二阀口与第四阀口连通,以使下腔126与油源连通,上腔123与油箱连通,也即驱动缸12处于第一工作状态,活塞杆121向上运动,增大臂架2的高度;换向阀17处于第二阀位时,第一阀口与第四阀口连通且第二阀口与第三阀口连通,以使上腔123与油源连通,与下腔126油箱连通,也即驱动缸12处于第二工作状态,活塞杆121向下运动,减小臂架2的高度。可见,通过设置该换向阀17,可以方便地控制驱动缸12在第一工作状态和第二工作状态之间切换,进而能够方便地控制对臂架2的高度进行增大调节或减小调节,不仅控制简单,效率高,而且控制也更加准确。
而如图9所示,在该第二实施例中,平衡阀13为双向平衡阀,其具有第一工作口A1、第二工作口A2、第三工作口B1和第四工作口B2,第一工作口A1与换向阀17的第一阀口连通,第二工作口A2与换向阀17的第四阀口连通,第三工作口B1与下腔126连通,第四工作口B2与上腔123连通;第一单向阀131的进口及第一溢流阀133的出口均与第一工作口A1连通,第一单向阀131的出口及第一溢流阀133的进口均与第三工作口B1连通,第二单向阀132的进口及第二溢流阀134的出口均与第二工作口A2连通,第二单向阀132的出口及第二溢流阀134的进口均与第四工作口B2连通,并且,第一溢流阀131的控制端与第二单向阀132的进口及下腔126均连通,第二溢流阀131的控制端则与第一单向阀131的进口及上腔123均连通。
基于该第二实施例,通过换向阀17的换向,可以控制第一工作口A1可切换地与油源和油箱中的一个连通,进而可以控制下腔126可切换地与油源和油箱中的一个连通,同时可以控制第二工作口A2可切换地与与油源和油箱中的另一个连通,进而可以控制上腔123可切换地与油源和油箱中的另一个连通;并且,当换向阀17处于第一阀位时,第一工作口A1与油源连通,第二工作口A2与油箱连通,第一单向阀131及第二溢流阀134能够被打开,而第一溢流阀132及第二单向阀132均处于截止状态,因此,油源所供给的液压油能够经由第一单向阀131流入下腔126内,且上腔123内的液压油能够经由第二溢流阀134回流至油箱,活塞125及活塞杆125能够被推动向上运动,实现增大臂架2的高度的目的;而当换向阀17处于第二阀位时,第二工作口A2与油源连通,第一工作口A1与油箱连通,第二单向阀132及第一溢流阀133能够被打开,而第一单向阀131和第二溢流阀134均处于截止状态,因此,油源所供给的液压油能够经由第二单向阀132流入上腔123内,且下腔126内的液压油能够经由第一溢流阀133回流至油箱,活塞125及活塞杆125能够被推动向下运动,实现减小臂架2的高度的目的,而且,由于在该过程中,第一溢流阀131能够使得下腔126内具有背压,因此,能够防止下落失速,保证高度调节过程的安全进行。使用双向平衡阀作为失速保护装置,不仅可以更可靠地实现失速保护,而且振动和冲击较小,有利于更加平稳地实现对臂架2的高度的调节。
图10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臂架安装支撑装置1的液压原理图。由图10可知,该第三实施例与第二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在该第三实施例中,失速保护装置为双向锁18,且该双向锁18为液压双向锁,该双向锁18包括第三单向阀181和第四单向阀182,第三单向阀181的进口与换向阀17的第三阀口连通,以使该第三单向阀181的进口可切换地与油源和油箱中的一个连接;第三单向阀181的出口与下腔126连通;第四单向阀182的进口与换向阀17的第四阀口连通,以使该第四单向阀182的进口可切换地与油源和油箱的另一个连接;第四单向阀182的出口与上腔123连通。基于该第三实施例,当换向阀17处于第一阀位时,第三单向阀181的进口与油源连通,第四单向阀182的进口与油箱连通,第三单向阀181及第四单向阀182均能够打开,因此,油源所供给的液压油能够经由第三单向阀181流入下腔126内,且上腔123内的液压油能够经由第四单向阀182回流至油箱,活塞125及活塞杆125能够被推动向上运动,实现增大臂架2的高度的目的;而当换向阀17处于第二阀位时,第四单向阀182的进口与油源连通,第三单向阀181的进口与油箱连通,第三单向阀181及第四单向阀182均能够打开,因此,油源所供给的液压油能够经由第四单向阀182流入上腔123内,且下腔126内的液压油能够经由第三单向阀181回流至油箱,活塞125及活塞杆125能够被推动向下运动,实现减小臂架2的高度的目的,而且,由于双向锁18能够在无液压油供给时实现油路的闭锁,使得下腔126内具有背压,以平衡臂架2的自重,因此,该双向锁18能够防止下落失速,保证高度调节过程的安全进行。可见,该双向锁18不仅能够保证上腔123和下腔126中的一个进工质时另一个出工质,实现对臂架2的高度的调节,而且在上腔123进工质且下腔126出工质时,也即在活塞杆121向下运动减小臂架2的高度时,实现防止下落失速的目的。
此外,由图9和图10可知,在第二实施实例和第三实施例中,为了快速地实现驱动缸12与动力小车的连接与分离,高度调节机构同样也包括两个快接接头14,其中一个快接接头14连接在换向阀17的第一阀口与油源的连接通路上,而另一个快接接头14则连接在换向阀17的第二阀口与油箱的连接通路上,这样可以快速地实现驱动缸12与动力小车的连接与分离,从而进一步提高臂架系统的组装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3)

1.一种臂架安装支撑装置,用于在臂架组装的过程中设置于臂架(2)与所述臂架(2)下方的支撑平面之间以形成对所述臂架(2)的支撑,其特征在于,所述臂架安装支撑装置(1)包括臂架承载座(11)和高度调节机构,其中,所述臂架承载座(11)用于承载所述臂架(2);所述高度调节机构与所述臂架承载座(11)连接,且所述高度调节机构能够通过改变自身的长度来调节所述臂架(2)距离所述支撑平面的高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臂架安装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度调节机构为驱动缸(12),所述臂架承载座(11)与所述驱动缸(12)的缸筒(124)和活塞杆(121)中的一个连接,所述驱动缸(12)能够在第一工作状态和第二工作状态之间切换,在所述第一工作状态,所述驱动缸(12)的下腔(126)与工质供给装置连通且所述驱动缸(12)的上腔(123)与工质回流装置连通,所述臂架承载座(11)向上运动,以增加所述臂架(2)距离所述支撑平面的高度;在所述第二工作状态,所述上腔(123)与所述工质供给装置连通且所述下腔(126)与所述工质回流装置连通,所述臂架承载座(11)向下运动,以减小所述臂架(2)距离所述支撑平面的高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臂架安装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臂架安装支撑装置(1)还包括失速保护装置,所述失速保护装置与所述下腔(126)连接,在所述第二工作状态,所述失速保护装置使所述下腔(126)具有背压以防止所述臂架承载座(11)向下运动时失速。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臂架安装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失速保护装置包括平衡阀(13),所述平衡阀(13)包括第一单向阀(131)和第一溢流阀(133),所述第一单向阀(131)的进口可切换地与所述工质供给装置和所述工质回流装置中的一个连接且所述第一单向阀(131)的出口与所述下腔(126)连通;所述第一溢流阀(133)的进口与所述下腔(126)连通且所述第一溢流阀(133)的出口与所 述第一单向阀(131)的进口连通;所述上腔(123)可切换地与所述工质供给装置和所述工质回流装置中的另一个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臂架安装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衡阀(13)还包括第二单向阀(132)和第二溢流阀(134),所述第二单向阀(132)的进口及所述第二溢流阀(134)的出口均可切换地与所述工质供给装置和所述工质回流装置中的另一个连接,所述第二单向阀(132)的出口及所述第二溢流阀(134)的进口均与所述上腔(123)连通,并且,所述第一溢流阀(131)的控制端与所述第二单向阀(132)的进口及所述下腔(126)均连通,所述第二溢流阀(131)的控制端与所述第一单向阀(131)的进口及所述上腔(123)均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臂架安装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失速保护装置包括双向锁(18),所述双向锁(18)包括第三单向阀(181)和第四单向阀(182),所述第三单向阀(181)的进口可切换地与工质供给装置和工质回流装置中的一个连接,所述第三单向阀(181)的出口与所述下腔(126)连通,所述第四单向阀(182)的进口可切换地与所述工质供给装置和所述工质回流装置中的另一个连接,所述第四单向阀(182)的出口与所述上腔(123)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臂架安装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臂架安装支撑装置(1)还包括伸缩控制装置,所述伸缩控制装置控制所述驱动缸(12)在第一工作状态和第二工作状态之间切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臂架安装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控制装置为换向阀(17),所述换向阀(17)包括第一阀口、第二阀口、第三阀口和第四阀口,所述第一阀口与所述工质供给装置连通,所述第二阀口与所述工质回流装置连通,所述第三阀口与所述下腔(126)连接,所述第四阀口与所述上腔(123)连接;所述换向阀(17)具有第一阀位和第二阀位,所述换向阀(17)处于所述第一阀位时,所述第一阀口与所述第三阀口连通且所述第二阀口与所述第四阀口连通,以控制所述驱动缸(12)处于所述第一工作状态;所述 换向阀(17)处于所述第二阀位时,所述第一阀口与所述第四阀口连通且所述第二阀口与所述第三阀口连通,以控制所述驱动缸(12)处于所述第二工作状态。
9.根据权利要求2-8任一所述的臂架安装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臂架安装支撑装置(1)还包括两个快接接头(14),所述工质供给装置和所述工质回流装置通过所述两个快接接头(14)与所述上腔(123)和下腔(126)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的臂架安装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臂架承载座(11)与所述臂架(2)可分离地设置。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臂架安装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臂架承载座(11)与所述臂架(2)可拆卸地连接;或者,所述臂架承载座(11)具有用于容置所述臂架(2)的容置部,所述臂架(2)搭接于所述容置部中。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臂架安装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臂架承载座(11)具有用于容置所述臂架(2)的容置部,所述容置部为凹槽(111),所述凹槽(111)用于容置所述臂架(2)的主弦杆。
13.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的臂架安装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臂架安装支撑装置(1)还包括支撑底座(16),所述支撑底座(16)连接于所述高度调节机构的下方且所述支撑底座(16)的与所述支撑平面的接触面积大于所述高度调节机构的与所述支撑底座(16)的接触面积。
CN201620475008.8U 2016-05-23 2016-05-23 一种臂架安装支撑装置 Active CN20570966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475008.8U CN205709666U (zh) 2016-05-23 2016-05-23 一种臂架安装支撑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475008.8U CN205709666U (zh) 2016-05-23 2016-05-23 一种臂架安装支撑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709666U true CN205709666U (zh) 2016-11-23

Family

ID=573000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475008.8U Active CN205709666U (zh) 2016-05-23 2016-05-23 一种臂架安装支撑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709666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76055A (zh) * 2016-05-23 2016-07-20 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臂架安装支撑装置和臂架组装方法
CN109278001A (zh) * 2018-09-22 2019-01-29 中船澄西船舶修造有限公司 一种可以升降的支撑工装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76055A (zh) * 2016-05-23 2016-07-20 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臂架安装支撑装置和臂架组装方法
CN109278001A (zh) * 2018-09-22 2019-01-29 中船澄西船舶修造有限公司 一种可以升降的支撑工装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687426U (zh) 室内中小型设备起吊装置
CN101985917B (zh) 海上风力发电机组分体安装施工方法及其设备
CN104477788B (zh) 风力发电塔跨越自爬式平移吊机
CN106315389B (zh) 一种大型预制板调姿吊架及其方法
CN100451330C (zh) 大型轴流式水轮发电机组安装方法
CN205709666U (zh) 一种臂架安装支撑装置
CN205527410U (zh) 塔式起重机平衡重自行装拆装置
CN105366567B (zh) 一种gis拆装智能辅助平台
CN103342296A (zh) 风电设备吊装附着自升式塔吊
CN111997344A (zh) 一种折臂轮载机及建筑外墙施工平台的搭建方法
CN108222484A (zh) 塔筒施工装置及其自升降方法
CN101633483B (zh) 一种钢结构网架整体提升装置
CN109518614B (zh) 一种钢桥梁悬空施工机构及施工方法
CN107217993B (zh) 塔架
CN205873782U (zh) 一种手动调节的升降平台
CN106966291A (zh) 用于安装风力发电机的吊具
CN103539020B (zh) 一种新型吊装施工方法及专用吊运器
CN207844939U (zh) 动臂塔机爬升梁支撑系统
CN203529784U (zh) 一种风电维护机
CN104925687A (zh) 一种电力升降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CN101818829B (zh) 跨山谷架空管道施工方法
CN201448062U (zh) 一种快速搬迁钻机井架
CN209507455U (zh) 具有自伸缩塔身的塔式起重机
CN205421366U (zh) 一种用于逆作法立柱垂直度调整的叠拼式加强型调垂机构
CN2775210Y (zh) 用于建筑结构施工的可调控液压支撑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