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692960U - 波束方向可重构的天线及波束扫描范围可重构的天线阵列 - Google Patents

波束方向可重构的天线及波束扫描范围可重构的天线阵列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692960U
CN205692960U CN201620547779.3U CN201620547779U CN205692960U CN 205692960 U CN205692960 U CN 205692960U CN 201620547779 U CN201620547779 U CN 201620547779U CN 205692960 U CN205692960 U CN 20569296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astica
antenna
beam direction
medium
receiving por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547779.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科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XINTA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XINTA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XINTA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XINTA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547779.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69296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69296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692960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Variable-Direction Aerials And Aerial Array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波束方向可重构的天线及波束扫描范围可重构的天线阵列。该天线包括:本体、第一弹性膜、第一介质、曲率调节单元以及至少一个天线单元;第一弹性膜粘接于本体上,第一弹性膜与本体围合形成第一可变容积腔;第一介质填充在第一可变容积腔中,第一弹性膜能够根据第一介质的体积或压力变化而弹性形变;曲率调节单元用于通过使第一介质的压力或体积变化而使第一弹性膜的曲率发生变化;至少一个天线单元粘接于所述第一弹性膜的外表面上,用于接收或发送无线信号。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天线可以非常灵活地大范围改变天线的波束方向,采用该天线的天线阵列的波束扫描范围也很大,而且波束扫描范围可随时重构。

Description

波束方向可重构的天线及波束扫描范围可重构的天线阵列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天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波束方向可重构的天线及波束扫描范围可重构的天线阵列。
背景技术
对于一个特定的天线,其能接收空间中某一方向的波束或向空间辐射某一方向的波束。在现有技术中,改变该特定天线的波束的方向有两种方法。一种方法是机械地改变天线的几何方向;另一种是通过移相器改变天线的电流,从而在空间辐射出不同方向性的波束。采用第一种方法形成的天线阵列通常称为机械式天线阵列,这种天线阵列通过机械运动来改变天线阵列的空间位置及角度,从而改变波束扫描范围。采用第二种方法形成的天线阵列通常称为相控阵天线,这种天线通过移相器来改变辐射或接收波束的方向,从而改变波束扫描范围。然而,机械式天线阵列具有波束指向不灵活、无法快速扫描以及使用寿命短等缺点。相控阵天线具有设备结构复杂、造价昂贵、波束扫描范围有限的缺点,其最大扫描角为90°~120°。
因此,现有技术的天线及天线阵列都各自存在一些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波束方向可重构的天线及波束扫描范围可重构的天线阵列。
本实用新型就上述技术问题而提出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波束方向可重构的天线,包括:
采用激光设备照射空气以使空气电离,形成电离区域;以及
设计所述电离区域的形状和尺寸以形成适合无线通信的空气天线。
优选地,所述电离区域的形状和尺寸包括:
根据所需形成的空气天线的形状、尺寸以及位置计算激光设备的数量、功率、照射时间、激光出射角度及激光设备移动轨迹。
优选地,所述采用激光设备照射空气以使空气电离,形成电离区域包括:
采用激光设备照射不同区域的空气以使空气电离,形成多个电离区域;所述多个电离区域用于形成空气天线阵列。
优选地,所述空气天线的形状包括面状和线状。
优选地,所述线状包括直线状、折线状、平面螺旋状、立体螺旋状以及波浪状。
优选地,所述的波束方向可重构的天线还包括:
采用激光设备照射空气以使空气电离,从而在所述空气天线旁形成一反射区域。
优选地,所述的波束方向可重构的天线还包括:
采用控制设备控制激光设备,从而自动调节激光设备的数量、功率、照射时间、激光出射角度及激光设备移动轨迹。
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包括:使用空气天线进行通信,所述空气天线采用上述波束方向可重构的天线制备而成。
优选地,当所述空气天线为线状时,所述空气天线用于接收和发射无线信号;当所述空气天线为面状时,所述空气天线用于反射无线信号。
实施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上述波束方向可重构的天线,可利用空气形成天线,用于进行无线通信。空气天线具有长度长、对地点限制低、形状和高度可设计、即用即建、用完也无需人工拆除的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一实施例天线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的天线的俯视图;
图3是图1中的本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二实施例天线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的本体一个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二实施例天线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中的本体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三实施例本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波束方向可重构的天线,参见图1~3,该天线包括:本体11、第一弹性膜12、第一介质13、曲率调节单元14以及至少一个天线单元15。第一弹性膜12粘接于本体11上,第一弹性膜12与本体11围合形成第一可变容积腔16。第一介质13填充在第一可变容积腔16中,第一弹性膜12能够根据第一介质13的体积或压力变化而弹性形变。曲率调节单元14用于通过使第一介质13的压力或体积变化而使第一弹性膜12的曲率发生变化。至少一个天线单元15粘接于第一弹性膜12的外表面121上,用于接收或发送无线信号。
进一步地,第一介质为13液体或胶体,如水、电介质或磁介质等。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第一介质13可包含掺杂剂17。掺杂剂可以用来改变第一介质13的电性质或磁性质。
在本实施例中,天线单元15设置在第一弹性膜12的外表面,因此天线单元15的方向会随着第一弹性膜12的曲率的变化而变化。例如,当在第一可变容积腔16中填充更多的第一介质13时,第一弹性膜12的曲率会变大,位于两边的天线单元15与位于中间的天线单元15之间的角度会变大,那么整个天线的波束扫描范围就变大。相反,当从第一可变容积腔内排出一些第一介质13时,第一弹性膜12的曲率就会变小,当然,当第一介质13是电介质时,就可以通过曲率调节单元14施加电场来改变第一介质13所产生的压力,从而改变第一弹性膜12的曲率。当第一介质13是磁介质时,就可以通过曲率调节单元14施加磁场来改变第一介质13所产生的压力,从而改变第一弹性膜12的曲率。通过上述三个方法,都可以达到精确调节天线的波束方向的效果。而且,本实施例的天线无需通过机械转动来调节方向,也无需付出高昂的成本来实现波束扫描范围可重构。
具体地,如图3所示,本体11具有容纳部112。容纳部112具有一开口端111。第一弹性膜12将开口端111密封,从而形成第一可变容积腔16。第一弹性膜12可以直接或通过密封胶粘接到本体11上。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优选实施例中,还可以设置一些加固或保护装置来保证第一弹性膜12与本体11之间的紧密连接。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可在第一弹性膜12的外表面121上设置多个天线单元15。天线单元15可以无规则地随意分布在第一弹性膜12上。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优选实施例中,多个天线单元15有序地分布在第一弹性膜12的外表面121上。例如,天线单元15可以沿着某一条或某两条曲线(例如曲线L1、L2、L3或L4)分布,也可以沿着某一个圆周(例如圆周L6)分布。当然,还可以以中心点O为中心,对称地分布若干个天线单元15。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提供了另一种波束方向可重构的天线,如图4所示,该天线包括:本体21、第一弹性膜22、第一介质23、曲率调节单元24、至少一个天线单元25以及第二弹性膜27。第一弹性膜22和第二弹性膜27粘接于本体21上,第一弹性膜22、第二弹性膜27与本体21围合形成第一可变容积腔26。第一介质23填充在第一可变容积腔26中,第一弹性膜22与第二弹性膜27能够根据第一介质23的体积或压力变化而弹性形变。曲率调节单元24用于通过使第一介质23或第二弹性膜27的压力或体积变化而相应地使第一弹性膜22或第二弹性膜27的曲率发生变化。至少一个天线单元25分别粘接于第一弹性膜22和第二弹性膜27的外表面上,用于接收或发送无线信号。
进一步地,第一介质为23液体或胶体,如水、电介质或磁介质等。
进一步地,如上述实施例一所阐述的,第一介质23可包含掺杂剂。掺杂剂可以用来改变第一介质23的电性质或磁性质。
在本实施例中,多个天线单元25分别设置在第一弹性膜22和第二弹性膜27的外表面,因此通过调节本体21的厚度和第一、第二弹性膜的曲率,甚至可以将天线的波束扫描范围最大调整到将近360°。因此,通过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天线,可快速地大范围调整波束扫描范围,使得本实用新型的天线灵活度高。
具体地,如图5所示,本体21具有容纳部212。容纳部212具有两个开口端211和213。第一弹性膜22和第二弹性膜27分别将开口端211和213密封,从而形成第一可变容积腔26。第一弹性膜22和第二弹性膜27可以直接或通过密封胶粘接到本体21上。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优选实施例中,还可以设置一些加固或保护装置来保证第一弹性膜22和第二弹性膜27与本体21之间的紧密连接。容纳部212分别与两个开口端211和213连通,如图5中的箭头所示,上开口端211与下开口端213贯通。
进一步地,如图6和7所示,容纳部212内还可设置隔板214,从而将容纳部212分成不连通的第一容纳部212a和第二容纳部212b。第一弹性膜22密封第一容纳部212a,从而形成第一可变容积腔261。第二弹性膜27密封第二容纳部212b,从而形成第二可变容积腔262。第二可变容积腔262填充第二介质28。曲率调节单元24还用于通过使第二介质28的压力或体积变化而使第二弹性膜27的曲率发生变化。
第二介质28可以与第一介质23相同,也可以与第一介质23不同。当需要对天线单元25进行统一调节时,可选第一介质23与第二介质28相同。当需要分别对位于第一弹性膜22和第二弹性膜27进行调节时,可选用第一介质23与第二介质28不同,例如,可选用第一介质23为电介质,选用第二介质28为磁介质。当然,曲率调节单元24的数量也可以为多个,用于分别对第一介质23和第二介质28的曲率进行调节。应理解,第二介质28可以为液体或胶体。
优选地,隔板214余本体21一体成型。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其他实施例中,隔板214也可以是可拆卸的结构。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本体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8,本体31具有容纳部,容纳部内设置有多个隔板312,从而将容纳部分隔成多个具有一开口端311的子容纳部313。采用此种本体的波束方向可重构的天线包括多个弹性膜(结合图4,如弹性膜22和27)。所述多个第一弹性膜分别用于密封多个子容纳部的开口端311,从而形成多个可变容积腔(结合图6,如可变容积腔262和261)。
采用该本体的天线可包括多个天线单元,分别设置在多个第一弹性膜上。所形成的多个可变容积腔内可填充一种或多种介质。根据所填充的介质的种类,曲率调节单元也可以相应地采用多种,例如可包括磁场施加单元、电场施加单元和介质注入/排出单元。通过相应的曲率调节单元,可针对性地改变介质的体积或压力。
应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列举的本体的形状只是用于阐述本实用新型,并不是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的本体的结构可以为圆柱、长方体或球形,还可以为其他不规则的形状。
通过设置多个弹性膜,可以单独地控制各个方向的天线的波束扫描范围,从而使天线可以适用于多种需求的应用。
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提供了另一种波束方向可重构的天线阵列,该天线阵列包括至少两个如上述实施例一至三任意一个实施例所描述的波束方向可重构的天线。
本实施例通过将至少两个波束方向可重构的天线组成天线阵列,从而可以全方位地调节波束扫描范围,尤其适用于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中。在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中,设置机械式天线阵列是不现实的,采用相控阵天线成本高、功耗也高。而采用本申请的天线阵列,不但可以实现如机械式天线那样大的波束扫描范围,又可以实现相控阵天线的灵活度,而且成本还很低,适用于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流程,并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于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波束方向可重构的天线,其特征在于,包括:
本体、第一弹性膜、第一介质、曲率调节单元以及至少一个天线单元;
所述第一弹性膜粘接于所述本体上,所述第一弹性膜与所述本体围合形成第一可变容积腔;
所述第一介质填充在所述第一可变容积腔中,所述第一弹性膜能够根据第一介质的体积或压力变化而弹性形变;
所述曲率调节单元用于通过使所述第一介质的压力或体积变化而使所述第一弹性膜的曲率发生变化;
所述至少一个天线单元粘接于所述第一弹性膜的外表面上,用于接收或发送无线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波束方向可重构的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单元的个数为多个,多个天线单元有序地分布在所述第一弹性膜的外表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波束方向可重构的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具有容纳部,所述容纳部具有一开口端;所述第一弹性膜将所述开口端密封,从而形成所述第一可变容积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波束方向可重构的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具有容纳部,所述容纳部具有两个开口端;所述波束方向可重构的天线还包括第二弹性膜;所述第一和第二弹性膜分别将所述两个开口端密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波束方向可重构的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部分别与所述两个开口端连通,所述第一弹性膜、第二弹性膜和所述本体围合形成所述第一可变容积腔。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波束方向可重构的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部内设置有隔板,将容纳部分成不连通的第一容纳部和第二容纳部;所述第一弹性膜密封第一容纳部,从而形成第一可变容积腔;所述第二弹性膜密封第二容纳部,从而形成第二可变容积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波束方向可重构的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可变容积腔填充第二介质;所述曲率调节单元还用于通过使所述第二介质的压力或体积变化而使所述第二弹性膜的曲率发生变化。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波束方向可重构的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具有容纳部,所述容纳部内设置有多个隔板,从而将所述容纳部分隔成多个具有一开口端的子容纳部;所述波束方向可重构的天线包括多个第一弹性膜;所述多个第一弹性膜分别用于密封多个子容纳部的开口端,从而形成多个可变容积腔。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波束方向可重构的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曲率调节单元为磁场施加单元、电场施加单元或介质注入/排出单元。
10.一种波束扫描范围可重构的天线阵列,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个如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波束方向可重构的天线。
CN201620547779.3U 2016-06-06 2016-06-06 波束方向可重构的天线及波束扫描范围可重构的天线阵列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569296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547779.3U CN205692960U (zh) 2016-06-06 2016-06-06 波束方向可重构的天线及波束扫描范围可重构的天线阵列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547779.3U CN205692960U (zh) 2016-06-06 2016-06-06 波束方向可重构的天线及波束扫描范围可重构的天线阵列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692960U true CN205692960U (zh) 2016-11-16

Family

ID=572611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547779.3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5692960U (zh) 2016-06-06 2016-06-06 波束方向可重构的天线及波束扫描范围可重构的天线阵列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692960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7210833A1 (zh) * 2016-06-06 2017-12-14 武汉芯泰科技有限公司 波束方向可重构的天线及波束扫描范围可重构的天线阵列
CN105846079B (zh) * 2016-06-06 2018-06-26 武汉芯泰科技有限公司 波束方向可重构的天线及波束扫描范围可重构的天线阵列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7210833A1 (zh) * 2016-06-06 2017-12-14 武汉芯泰科技有限公司 波束方向可重构的天线及波束扫描范围可重构的天线阵列
CN105846079B (zh) * 2016-06-06 2018-06-26 武汉芯泰科技有限公司 波束方向可重构的天线及波束扫描范围可重构的天线阵列
US10998624B2 (en) 2016-06-06 2021-05-04 Wuhan Syntek Ltd. Antenna with reconfigurable beam direction and antenna array with reconfigurable beam scanning rang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846079A (zh) 波束方向可重构的天线及波束扫描范围可重构的天线阵列
CN205692960U (zh) 波束方向可重构的天线及波束扫描范围可重构的天线阵列
CN2888459Y (zh) 柱面球面合一的多探头近场天线测量系统
CN106486784A (zh) 反射式天线阵列及波束扫描方法
CN110071371B (zh) 一种一比特基于液晶数字式超表面及其谐振控制方法
CN108281771A (zh) 利用重力控制收发波束方向的液体天线
JP2019519136A (ja) 光起電力セルと一体化したアンテナ
CN111805527B (zh) 球状体自发电场驱动智能材料软体机器人及其制备方法
CN105470086B (zh) 一种高能多元素离子注入机
CN1745290A (zh) 用于基于雷达的水平仪的底部反射器
CN209766650U (zh) 一种一比特基于液晶数字式超表面
CN109411901A (zh) 基于投影法的半球面阵以及球面共型天线阵子阵排布方法
CN109638473A (zh) 透镜天线及透镜天线制作方法
CN103972652B (zh) 一种低轮廓移动卫星通信天线伺服机构
CN108711679A (zh) 一种可调谐液体平面反射阵列天线
CN101776795A (zh) 可分立变焦的液体透镜阵列制作方法
CN107591625A (zh) 一种用于可重构平面反射阵的宽带平面反射阵单元
US10804524B2 (en) Controlling structures of battery electrodes
CN102570007B (zh) 一种含法向振子的可重构广角天线
CN105633584A (zh) 基于星载多波束天线空间立体结构布局的对数周期馈源阵
CN106025541B (zh) 一种屏蔽效果好的共形球面天线阵
CN201107376Y (zh) 紧缩场馈源转台
CN106299694A (zh) 阵列天线
KR102110808B1 (ko) 이차전지용 전해액 함침 시스템 및 이를 이용하는 전해액 함침 방법
US10998624B2 (en) Antenna with reconfigurable beam direction and antenna array with reconfigurable beam scanning rang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1116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80626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