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688886U - 一种砂浆搅拌房的砂浆搅拌区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砂浆搅拌房的砂浆搅拌区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688886U
CN205688886U CN201620621321.8U CN201620621321U CN205688886U CN 205688886 U CN205688886 U CN 205688886U CN 201620621321 U CN201620621321 U CN 201620621321U CN 205688886 U CN205688886 U CN 20568888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irring area
ground
mortar
blender
sedimentation ta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621321.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超
黄文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Metallurgical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Metallurgical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Metallurgical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Metallurgical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621321.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68888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68888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68888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nsolidation Of Soil By Introduction Of Solidifying Substances Into Soi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砂浆搅拌房的砂浆搅拌区结构,包括邻近材料堆放区设置的搅拌区地面,所述搅拌区地面上安装有搅拌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机上远离材料堆放区一侧的搅拌区地面上构筑有蓄水池;所述蓄水池的顶部高于搅拌区地面,且在蓄水池的顶部池口处覆盖设置有一个操作平台,所述操作平台能够供操作人员站立并对搅拌机的搅拌罐进行清理。本实用新型砂浆搅拌房的砂浆搅拌区结构具有结构简单紧凑的优点,其中设置的蓄水池不仅能够存储水防止现场突然断水的情况,还能够构成支撑台来供操作人员站立并对搅拌机的搅拌罐进行清理,使得搅拌罐的清洁更为便捷。

Description

一种砂浆搅拌房的砂浆搅拌区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环保型建筑施工方法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环保型建筑施工方法采用的砂浆搅拌房的砂浆搅拌区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常规的建筑施工方法会在施工现场设置砂浆搅拌机棚、水泥房、砂堆场、石堆场,然而,上述砂浆搅拌机棚(棚下安装有砂浆搅拌机)、水泥房、砂堆场、石堆场却是分散设置在施工现场不同的区域中。这样一来,在砂浆搅拌作业时,需要从水泥房、砂堆场、石堆场中分别取材并将其输送到砂浆搅拌机棚处混合搅拌,这样不仅增加了材料的运输距离,加大了劳动强度;还增加了砂浆搅拌作业时间,降低了生产效率,此外,上述砂浆搅拌作业所需场所的设计也降低了现场场地的利用效率。
基于此,申请人考虑设计一种将砂浆搅拌区、水泥房、砂堆场和石堆场合理的结合在一起来进行使用,从而缩短各种材料的运输距离,提高砂浆生产的效率。
但施工现场易断水,断水为影响到砂浆的生产,从而影响到施工进度。故如何提供一种能够预防施工现场突然断水情况的砂浆搅拌房的砂浆搅拌区结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考虑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一种能够预防施工现场突然断水情况的砂浆搅拌房的砂浆搅拌区结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考虑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砂浆搅拌房的砂浆搅拌区结构,包括邻近材料堆放区设置的搅拌区地面,所述搅拌区地面上安装有搅拌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机上远离材料堆放区一侧的搅拌区地面上构筑有蓄水池;所述蓄水池的顶部高于搅拌区地面,且在蓄水池的顶部池口处覆盖设置有一个操作平台,所述操作平台能够供操作人员站立并对搅拌机的搅拌罐进行清理。
上述砂浆搅拌区中蓄水池的设置,能够有效预防施工现场突然断水的情况,使得砂浆搅拌区能够持续的生产砂浆,确保砂浆的生产效率。
上述蓄水池可在搅拌区地面采用砖块堆砌而成,这样构筑起来更为便捷。此外,在蓄水池的顶部搭设上述操作平台,使得操作人员能够方便地站立在该操作平上来清理搅拌机的搅拌罐,提高清理效率的同时,也能够维持好搅拌机的清洁度,从而更好的确保搅拌机能够持久可靠的工作。
作为优选,所述搅拌区地面具有一层高度为150mm~250mm的混凝土硬化层。
这样一来,即可确保搅拌区地面的平整度,从而便于材料运输工具能够顺畅快速的通过。
作为优选,所述搅拌区地面的上空搭设有顶棚。
这样一来,顶棚能够对高空坠物进行拦截,从而确保搅拌区的操作人员的安全。
作为优选,所述搅拌区地面上位于搅拌机的出料口的左右两侧分别构筑有墩台,左右两侧的墩台之间的间距与砂浆运输工具的宽度相匹配。
这样一来,操作人员站在墩台上即可清理搅拌机的搅拌罐中剩余成品砂浆,从而能够提高搅拌机的单次砂浆产量。且左右两侧的墩台之间的间距与砂浆运输工具(优选斗车来作为砂浆运输工具)的宽度相匹配,这样在搅拌机倒料时,墩台的上表面能够承接洒落的砂浆(或混凝土),并能够快速将其挂至砂浆运输工具中,从而有效降低成品砂浆的浪费。
作为优选,所述砂浆搅拌区还包括沉淀池结构,所述沉淀池结构包括均凹陷形成于搅拌区地面的第一沉淀池和排水沟;其中,所述第一沉淀池位于搅拌机的出料口下方,所述第一沉淀池的出水口位于任一侧面的顶部,且与所述排水沟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一沉淀池的池口处覆盖设置有水篦子。
上述沉淀池结构能够对冲洗砂浆搅拌区的水进行汇集并沉淀,从而可使得与水一起汇入沉淀池的废料能够从池中集中回收并进行处理,从而提高施工现场的环保清洁度。
作为改进,所述沉淀池结构还包括第二沉淀池,第二沉淀池凹陷形成于搅拌区地面上远离搅拌机处,所述第二沉淀池的侧壁上设置有与所述排水沟的另一端连通的进水口,所述第二沉淀池中设置有抽水泵,所述第二沉淀池的池口处覆盖设置有水篦子。
这样一来,第二沉淀池能够更好的汇集经排水沟输送来的经沉淀后的水,并在抽水泵的作用下,再次利用第二沉淀池中的水来冲洗搅拌机或搅拌区地面等,节约用水的同时提高了水源利用率,使得砂浆搅拌作业过程更加环保。
本实用新型砂浆搅拌房的砂浆搅拌区结构具有结构简单紧凑的优点,其中设置的蓄水池不仅能够存储水防止现场突然断水的情况,还能够构成支撑台来供操作人员站立并对搅拌机的搅拌罐进行清理,使得搅拌罐的清洁更为便捷。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砂浆搅拌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砂浆搅拌房的砂浆搅拌区结构的立面图。
图3为图1中A-A剖视图。
图4为图1中B-B剖视图。
图5为图1中C-C剖视图。
图6为图1中D-D剖视图。
图中标记为:
1砂浆搅拌区结构,11搅拌机,12蓄水池,13操作平台,14顶棚,15墩台,16第一沉淀池,17排水沟,18第二沉淀池,19入料坑,101称量区,102抽水泵;
2水泥房,21出料口,22凸条,23支承板,24第一隔墙,25进料口,26屋顶;
3砂石堆场,31洞口,32第一墙体,33第二墙体,34第二隔墙。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一种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砂浆搅拌房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砂浆搅拌区结构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其中,针对描述采用诸如上、下、左、右等说明性术语,目的在于帮助读者理解,而不旨在进行限制。
具体实施时: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砂浆搅拌房,包括砂浆搅拌区结构1(即为本实用新型),该砂浆搅拌区结构1内安装有搅拌机11;还包括与砂浆搅拌区结构1相邻设置的材料堆放区,所述材料堆放区搭设有用于堆放水泥的水泥房2和用于堆放砂和石的砂石堆场3。
上述砂浆搅拌房,使得堆放有水泥、砂和石的材料堆放区与砂浆搅拌区结构1相邻设置,这样一来,即可在砂浆搅拌作业时,将砂浆搅拌所需的材料从材料堆放区快速的运输到搅拌机11,有效的缩短了材料的运输距离,提高生产效率。
所述搅拌机11为滚筒式砂浆搅拌机11(例如,型号为JZC250、JZC450、JZC500和JZC750的混凝土搅拌机11均可用于砂浆搅拌)。
实施时,优选在砂浆搅拌区结构1内邻近入料坑19处设置称量区101,该称量区101包括安装在位于搅拌区地面的凹坑内的称量器具,该称量器具的称量面略低于搅拌区地面。这样一来,称量区101的设置能够十分便捷地对水泥和砂石进行称量,从而更为准确地确保砂浆中水泥和砂石的配比,进而确保泥浆质量。
其中,所述水泥房2具有用于将水泥从内向外运出的出料口21,所述砂石堆场3具有用于供材料运输工具通过的洞口31,所述出料口21与所述洞口31均邻近所述搅拌机11。
上述水泥房2的出料口21,与砂石堆场3的洞口31为邻近搅拌机11设置,这样就可更快地将水泥、砂和石运输到搅拌机11进行搅拌,进一步缩短搅拌材料的运输距离,和提高砂浆的生产效率。
实施时,所述搅拌机11与所述材料堆放区均为并列设置的长条形,所述水泥房2和所述砂石堆场3沿所述材料堆放区长度方向分布,且所述搅拌机11整体处在水泥房2与砂石堆场3的交汇处;所述砂石堆场3邻近所述搅拌机11的一侧具有第一墙体32(第一墙体32与搅拌机11之间的距离小于等于0.5m),所述水泥房2邻近所述搅拌机11的一侧具有第二墙体33,第一墙体32和第二墙体33之间相隔形成有所述砂石堆场3的洞口31,所述第二墙体33上邻近第一墙体32处设置有所述出料口21。
这样一来,砂石堆场3的洞口31和水泥房2的出料口21可共用一个通道输送材料至搅拌机11的入料坑19(也称作:上料坑,上料坑内用于落放有搅拌机11的上料斗,使得上料斗的装料口的高度等于或低于搅拌区地面的高度,从而便于将材料轻松的倒入其中),这样能够减少占地面积的使用,提高现场场地利用率。
实施时,优选所述材料运输工具为斗车。
其中,所述砂浆搅拌区结构1包括搅拌区地面,所述搅拌区地面上安装有所述搅拌机11,所述搅拌机11上远离材料堆放区一侧的搅拌区地面上构筑有蓄水池12。
上述砂浆搅拌区结构1中蓄水池12的设置,能够有效预防施工现场突然断水的情况,使得砂浆搅拌区结构1能够持续的生产砂浆,确保砂浆的生产效率。
其中,所述搅拌区地面具有一层高度为150mm~250mm的混凝土硬化层。
这样一来,即可确保搅拌区地面的平整度,从而便于材料运输工具能够顺畅快速的通过。
实施时,所述混凝土硬化层的采用C20混凝土硬化,抗压强度至少为20MPa。这样一来,即可确保搅拌区地面的强度。
其中,所述蓄水池12的顶部高于搅拌区地面,且在蓄水池12的顶部池口处覆盖设置有一个操作平台13,所述操作平台13能够供操作人员站立并对搅拌机11的搅拌罐进行清理。
上述蓄水池12可在搅拌区地面采用砖块堆砌而成,这样构筑起来更为便捷。此外,在蓄水池12的顶部搭设上述操作平台13,使得操作人员能够方便地站立在该操作平上来清理搅拌机11的搅拌罐,提高清理效率的同时,也能够维持好搅拌机11的清洁度,从而更好的确保搅拌机11能够持久可靠的工作。
实施时,所述操作平台13采用钢管和扣件搭设形成支撑架,且在该支撑架的上表面覆盖有至少一层九夹板。钢管、扣件以及九夹板均为施工现场常用的物品,取材方便,故采用上述方式构筑的操作平台13不仅能保证支撑强度,构筑起来也较为方便快捷,且在后续还能够回收并再利用。
实施时,优选所述蓄水池12处砖砌有能够方便在搅拌区地面与操作平台13之间上下的梯步。
其中,所述搅拌区地面的上空搭设有顶棚14。
这样一来,顶棚14能够对高空坠物进行拦截,从而确保搅拌区的操作人员的安全。
实施时,所述顶棚14的支架采用钢管脚手架搭建而成,所述支架的顶部具有高度方向间隔的两层水平支撑面,该水平支撑面上满铺有竹跳板,且上下两层水平支撑面上的竹跳板的长度方向相互垂直。这样一来,通过上述方式搭建而成的顶棚14,不仅结构简单牢固,搭建起来方便;还能够在搅拌区构成具有较强安全防护作用的顶棚14,从而预防施工现场较多的高空坠物,确保操作人员的安全。
其中,所述搅拌区地面上位于搅拌机11的出料口21的左右两侧分别构筑有墩台15,左右两侧的墩台15之间的间距与砂浆运输工具的宽度相匹配。
这样一来,操作人员站在墩台15上即可清理搅拌机11的搅拌罐中剩余成品砂浆,从而能够提高搅拌机11的单次砂浆产量。且左右两侧的墩台15之间的间距与砂浆运输工具(优选斗车来作为砂浆运输工具)的宽度相匹配,这样在搅拌机11倒料时,墩台15的上表面能够承接洒落的砂浆(或混凝土),并能够快速将其挂至砂浆运输工具中,从而有效降低成品砂浆的浪费。
其中,所述砂浆搅拌区结构1还包括沉淀池结构,所述沉淀池结构包括均凹陷形成于搅拌区地面的第一沉淀池16和排水沟17;其中,所述第一沉淀池16位于搅拌机11的出料口21下方,所述第一沉淀池16的出水口位于任一侧面的顶部,且与所述排水沟17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一沉淀池16的池口处覆盖设置有水篦子。
上述沉淀池结构能够对冲洗砂浆搅拌区结构1的水进行汇集并沉淀,从而可使得与水一起汇入沉淀池的废料能够从池中集中回收并进行处理,从而提高施工现场的环保清洁度。
其中,所述沉淀池结构还包括第二沉淀池18,第二沉淀池18凹陷形成于搅拌区地面上远离搅拌机11处,所述第二沉淀池18的侧壁上设置有与所述排水沟17的另一端连通的进水口,所述第二沉淀池18中设置有抽水泵102,所述第二沉淀池18的池口处覆盖设置有水篦子。
这样一来,第二沉淀池18能够更好的汇集经排水沟17输送来的经沉淀后的水,并在抽水泵102的作用下,再次利用第二沉淀池18中的水来冲洗搅拌机11或搅拌区地面等,节约用水的同时提高了水源利用率,使得砂浆搅拌作业过程更加环保。
实施时,优选第一沉淀池16和第二沉淀池18的水篦子均采用钢筋网片来制得,且该水篦子的上表面与搅拌区地面的上表面齐平。采用钢筋网片制得的水篦子便于从池上取出,从而便于对池中进行清理;且水篦子的上表面与搅拌区地面的上表面齐平不会妨碍砂浆运输工具的行进,确保砂浆运输工具的运输效率。
实施时,所述排水沟17的开口处覆盖设置有盖板,所述盖板的上表面与搅拌区地面的上表面齐平。
其中,所述水泥房2包括房屋主体,所述房屋主体的内部具有用于堆放水泥的堆放空间,所述房屋主体上开设有与所述堆放空间相连通的出料口21;所述堆放空间的下表面为房内地面,所述房内地面上间隔布置有多根凸条22,且在所述多根凸条22上铺设有用于构成踩踏面的支承板23。
上述房屋主体的房内地面的结构,房内地面上间隔布置有多根凸条22,这样一来,即可通过多根凸条22的高度来将房内地面与凸条22顶面之间间隔开来,且在多根凸条22上铺设上述支承板23且用于堆放水泥后,能够防止房内地面上的积水或潮气对水泥的质量造成影响,从而更好的保证采用水泥房2内堆放的水泥用于构筑的建筑的质量。
其中,所述堆放空间内固定设置有第一隔墙24,该第一隔墙24将所述堆放空间隔分为第一堆放间和第二堆放间,且第一堆放间和第二堆放间均具有与出料口21相通的通道。
上述第一隔墙24将堆放空间隔分呈第一堆放间和第二堆放间,这样即可采用第一堆放间和第二堆放间来分别堆放新旧水泥(以距离出厂日期在两个月内的为新,超过两个月的为旧),且优选将距离出料口21更近的堆放间先用于堆放旧水泥,这样一来,即可更快地将旧水泥使用完,避免旧水泥长期不用致使超期并导致质量降低的情况发生,更好确保建筑施工的质量。
其中,所述房屋地面具有一层高度为150mm~250mm的混凝土硬化层。
这样一来,即可确保水泥房2内地面的平整度,从而便于水泥运输工具能够顺畅快速的通过。
实施时,所述混凝土硬化层的采用C20混凝土硬化,抗压强度至少为20MPa。这样一来,即可确保水泥房2内地面的硬度。
其中,所述多根凸条22均采用混凝土浇筑而成。
上述凸条22的形成不仅施工方便,且还使得凸条22具有适当的强度,从而起到更为稳定的支撑作用。
实施时,优选多根凸条22的尺寸为150mm高、150mm宽,相邻两凸条22之间的间距为400mm。上述尺寸的凸条22能够提供足够的支撑强度,从而使得房内的踩踏面更为耐用。
其中,所述支承板23为至少一层九夹板。
九夹板是9mm厚的夹心木质板。其不仅具有成本低,铺设方便的优点,还可重复使用,节能环保。
实施时,优选在地面铺设的九夹板的上表面铺设置有塑料布。塑料布具有更好地防水性,将塑料布铺设在九夹板上后能够更好地防止房内地面的湿气对水泥的影响。
其中,所述房屋主体上与出料口21相对的墙面上还设置有一个用于将水泥送入至房内的进料口25。
这样一来,水泥房2的进料和出料可以同时进行,且进料和出料的路线不易重合,不易出现进出料作业人员相撞的情况,故能够提高水泥房2的使用效率。
实施时,优选进料口25面向施工道路,出料口21面向搅拌机11。这样的布置更便于水泥堆放和使用,提高使用效率。
其中,所述房屋主体的顶部具有倾斜状的屋顶26。
这样一来,倾斜状的屋顶26具有更好的泄水作用,故能够更好的防止雨水流入房内。
实施时,优选所述屋顶26采用彩钢来构成。这样即可利用彩钢所具有加工方便、强度高、成本低的优点来构筑性价比更好的屋顶26。
其中,所述砂石堆场3的地面具有一层高度为150mm~250mm的混凝土硬化层。
这样一来,即可确保砂石堆场3地面的平整度,从而便于材料运输工具能够顺畅快速的通过。
实施时,所述混凝土硬化层的采用C20混凝土硬化,抗压强度至少为20MPa。
其中,所述砂石堆场3具有外围墙体,所述外围墙体包括均呈长条状的第一墙体32和第二墙体33,其中,所述第一墙体32整体邻近搅拌机11且与搅拌机11的长度相平行,第二墙体33的一端与第一墙体32上远离搅拌机11的一端相连,另一端往远离第一墙体32和搅拌机11的方向延伸。
上述砂石堆场3具有结构简单,建造方便的优点。
实施时,外围墙体的墙厚240mm,墙高800mm。
其中,所述第二墙体33上固定连接有第二隔墙34,该隔墙将外围墙体的所围成的空间分隔成石堆场和砂堆场。
这样可更好的对砂和石进行堆放,有效防止砂和石的自行混合,从而使得砂浆所需砂和石配比能够更为准确,确保砂浆的质量。
实施时,优选第二隔墙34厚120mm,第一墙体32、第二墙体33以及第二隔墙34均采用采用1:3水泥砂浆抹面。
此外,上述砂浆搅拌房在实施使用时还可搭设外围架体。
上述外围架体将水泥房2和砂浆搅拌区结构1外围采用钢管脚手架连接为一体,且在钢管脚手架铺设九夹板来进行防护或设置宣传安全广告及宣传标语。
上述钢管脚手架中的立杆基础采用150~250mm厚C20混凝土硬化,使其足够牢固。钢管采用外径为48.3mm,壁厚大于2.8mm,脚手架钢管每根最大质量不应大于25.8kg(6m长),钢管上不打孔,统一刷黄色,剪刀撑刷红白色(单色600长)。这样一来,可使得搭设的脚手架更为醒目,并具有更好的警示作用。
脚手架采用的扣件,螺栓拧紧扭力矩在40N·m~65N·m范围内。外围架体主要由立杆、横杆、剪刀撑组成,立杆纵距La=1.5米,横杆步距h=1.0米。每道剪刀撑跨越宽度为4跨,倾角在45°~60°之间,剪刀撑连续设置。在侧立面两端必须设置由底至顶剪刀撑,剪刀撑连接的旋转扣件中心线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大于150mm。
在架体顶部搭设两层水平安全防护,两层防护竖向间距0.6m,采用竹跳板满铺,竹跳板搭设方向应垂直铺设。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式,需指出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方案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上述变形和改进的技术方案应同样视为落入本申请要求保护的范围。

Claims (6)

1.一种砂浆搅拌房的砂浆搅拌区结构,包括邻近材料堆放区设置的搅拌区地面,所述搅拌区地面上安装有搅拌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机上远离材料堆放区一侧的搅拌区地面上构筑有蓄水池;所述蓄水池的顶部高于搅拌区地面,且在蓄水池的顶部池口处覆盖设置有一个操作平台,所述操作平台能够供操作人员站立并对搅拌机的搅拌罐进行清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砂浆搅拌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区地面具有一层高度为150mm~250mm的混凝土硬化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砂浆搅拌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区地面的上空搭设有顶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砂浆搅拌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区地面上位于搅拌机的出料口的左右两侧分别构筑有墩台,左右两侧的墩台之间的间距与砂浆运输工具的宽度相匹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砂浆搅拌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砂浆搅拌区还包括沉淀池结构,所述沉淀池结构包括均凹陷形成于搅拌区地面的第一沉淀池和排水沟;其中,所述第一沉淀池位于搅拌机的出料口下方,所述第一沉淀池的出水口位于任一侧面的顶部,且与所述排水沟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一沉淀池的池口处覆盖设置有水篦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砂浆搅拌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池结构还包括第二沉淀池,第二沉淀池凹陷形成于搅拌区地面上远离搅拌机处,所述第二沉淀池的侧壁上设置有与所述排水沟的另一端连通的进水口,所述第二沉淀池中设置有抽水泵,所述第二沉淀池的池口处覆盖设置有水篦子。
CN201620621321.8U 2016-06-22 2016-06-22 一种砂浆搅拌房的砂浆搅拌区结构 Active CN20568888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621321.8U CN205688886U (zh) 2016-06-22 2016-06-22 一种砂浆搅拌房的砂浆搅拌区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621321.8U CN205688886U (zh) 2016-06-22 2016-06-22 一种砂浆搅拌房的砂浆搅拌区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688886U true CN205688886U (zh) 2016-11-16

Family

ID=574164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621321.8U Active CN205688886U (zh) 2016-06-22 2016-06-22 一种砂浆搅拌房的砂浆搅拌区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68888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77698A (zh) * 2018-11-16 2019-04-05 四川兴城港瑞建材有限公司 预拌混凝土生产厂区雨污水净化处理系统的施工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77698A (zh) * 2018-11-16 2019-04-05 四川兴城港瑞建材有限公司 预拌混凝土生产厂区雨污水净化处理系统的施工方法
CN109577698B (zh) * 2018-11-16 2020-07-17 四川兴城港瑞建材有限公司 预拌混凝土生产厂区雨污水净化处理系统的施工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615053B (zh) 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后浇带施工工法
CN105780976B (zh) 复合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及其混凝土浇筑方法
CN102815964A (zh) 一种建筑垃圾回收再利用工艺
CN103206085A (zh) 泡沫玻璃板屋面保温防水系统施工方法
CN108059400A (zh) 一种再生混凝土轻质条板及其制备方法
CN205576955U (zh) 一种条形基础置换成筏板基础的加固结构
CN205688886U (zh) 一种砂浆搅拌房的砂浆搅拌区结构
CN205688887U (zh) 一种砂浆搅拌房构造
CN210288674U (zh) 一种预制的多面体房屋建筑构件
CN205688885U (zh) 一种砂浆搅拌房的水泥房结构
CN102797316A (zh) 一种平屋面防火保温砖及其制备工艺与施工方法
CN103899090A (zh) 预拌浆料流体泡沫混凝土施工工艺
CN105332450B (zh) 一种快速组装的外墙免拆保温模板
CN113914530B (zh) 一种斜屋面鱼鳞式混凝土结构及施工方法
RU2107784C1 (ru) Способ возведения, восстановления или реконструкции зданий, сооружений и способ изготовления строительных изделий и конструкций из композиционных материалов, преимущественно бетонов, для возведения, восстановления или реконструкции зданий, сооружений
Grasser et al. Building with pumice
CN208280530U (zh) 一种石墨烯电热式架空隔音地板及其安装结构
CN208323759U (zh) 一种砌块生产线
CN206733293U (zh) 灰渣混凝土空心隔墙板生产系统
CN109339276A (zh) 夯土墙结构及其支模和施工方法
CN206319321U (zh) 一种深基坑混凝土输送工具
CN101240569A (zh) 加气混凝土墙体现场整体浇筑的施工方法
CN205712517U (zh) 无水间和有水间门口部位交接处的防水构造
CN213979994U (zh) 一种无废料的砌砖工具
CN204725649U (zh) 多功能混凝土运料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