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670070U - 一种方形动力锂离子电池的壳体验漏夹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方形动力锂离子电池的壳体验漏夹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670070U
CN205670070U CN201620485152.XU CN201620485152U CN205670070U CN 205670070 U CN205670070 U CN 205670070U CN 201620485152 U CN201620485152 U CN 201620485152U CN 205670070 U CN205670070 U CN 20567007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ttery
lithium ion
power lithium
square power
hou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485152.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敬
张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shen Qingdao New Ener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ishen Power Battery System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ishen Power Battery System Co Ltd filed Critical Lishen Power Battery System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485152.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67007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67007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67007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econdary Cells (AREA)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方形动力锂离子电池的壳体验漏夹具,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左右两端分别固定设置有左支板和右支板,所述左支板和右支板的背面倾斜固定设置有下夹板,所述下夹板的上方平行设置有上夹板,所述上夹板和下夹板之间间隙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左顶板和右顶板;所述左顶板上开有肘架通孔,一个肘架通过所述肘架通孔贯穿所述左顶板,所述肘架的右端部与一个立板的左端部固定连接,所述立板的右端部与一个右顶板固定连接;所述上夹板和下夹板之间形成有电池容纳凹台,所述电池容纳凹台用于放置需要验漏测试的方形动力锂离子电池。本实用新型可牢牢固定住电池,保证电池验漏装置方便、快捷地对方型动力锂离子电池进行壳体密封性检测。

Description

一种方形动力锂离子电池的壳体验漏夹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壳体测试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方形动力锂离子电池的壳体验漏夹具。
背景技术
目前,锂离子电池与铅酸、镉镍等其他类型的电池相比,具有比容量大、工作电压高、充电速度快、工作温度范围宽、循环寿命长、体积小、重量轻等优点,已经成功地应用于电动自行车、电动摩托车、电动汽车等众多的领域,并且其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
随着电动汽车技术的成熟和日益完善,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走进日常生活的梦想已成为可能,并且在电动汽车普及的过程中孕育着巨大的商机。而车载动力电池性能的优劣直接影响着电动汽车的整体性能,这也对电动汽车车载动力电池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其中,方型动力锂离子电池被较多的应用于电动车领域,这种单体电池的内部大多采用多极组的并联结构,外封装壳为钢壳或者铝壳,方型动力锂离子电池的安全型是核心问题,现有的电池组包装盒壳体由铝制加工制成,但是焊接装配电池盖后,密封性无法确定,这样无法保证电池的安全性能。如果电池壳体上存在气孔,那么电池在冲放电过程中,气孔将会造成电池内部出现短路,容易造成电池的安全隐患,影响电池的正常工作。
为了提高电池的安全性、保护性,普通的锂离子电池都设有验漏装置。但是,目前没有一种有效的夹具可以牢牢固定住电池,从而无法保证验漏装置方便、快捷地对方型动力锂离子电池进行壳体密封性检测,以及判断电池壳体的装配焊接强度。
因此,迫切要求出现一种夹具,其可以牢牢固定住电池,从而可以保证验漏装置方便、快捷地对方型动力锂离子电池进行壳体密封性检测,以及判断电池壳体的装配焊接强度,进而保证电池的安全性能,提高方形动力锂离子电池的生产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方形动力锂离子电池的壳体验漏夹具,其可以牢牢固定住电池,从而可以保证电池验漏装置方便、快捷地对方型动力锂离子电池进行壳体密封性检测,以及判断电池壳体的装配焊接强度,进而保证电池的安全性能,提高方形动力锂离子电池的生产质量,有利于提高生产厂家电池产品的市场应用前景,具有重大的生产实践意义。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方形动力锂离子电池的壳体验漏夹具,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左右两端分别固定设置有左支板和右支板,所述左支板和右支板的背面倾斜固定设置有下夹板,所述下夹板的上方平行设置有上夹板,所述上夹板和下夹板之间间隙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左顶板和右顶板;
所述左顶板上开有肘架通孔,一个肘架通过所述肘架通孔贯穿所述左顶板,所述肘架的右端部与一个立板的左端部固定连接,所述立板的右端部与一个右顶板固定连接;
所述上夹板和下夹板之间形成有电池容纳凹台,所述电池容纳凹台用于放置需要进行验漏测试的方形动力锂离子电池。
其中,所述右顶板上开有两个注气孔,所述注气孔与所述方形动力锂离子电池壳体电池盖上的注液口对应设置。
其中,所述两个注气孔上分别垫有胶垫。
由以上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见,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方形动力锂离子电池的壳体验漏夹具,其可以牢牢固定住电池,从而可以保证电池验漏装置方便、快捷地对方型动力锂离子电池进行壳体密封性检测,以及判断电池壳体的装配焊接强度,进而保证电池的安全性能,提高方形动力锂离子电池的生产质量,有利于提高生产厂家电池产品的市场应用前景,具有重大的生产实践意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方形动力锂离子电池的壳体验漏夹具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底板,2为左支板,3为右支板,4为下夹板,5为上夹板,6为立板,7为左顶板,8为右顶板,9为肘架,90为肘架通孔,10为电池容纳凹台,11为注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方形动力锂离子电池的壳体验漏夹具,用于对电池壳体的密封性进行测试,以及对壳体装配的焊接强度进行测试。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壳体验漏夹具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1的左右两端分别固定设置有左支板2和右支板3,所述左支板2和右支板3的背面倾斜固定设置有下夹板4,所述下夹板4的上方平行设置有上夹板5,所述上夹板5和下夹板4之间间隙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左顶板7和右顶板8。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左顶板7上开有肘架通孔90,一个肘架9通过所述肘架通孔90贯穿所述左顶板7,所述肘架9的右端部与一个立板6的左端部固定连接,所述立板6的右端部与一个右顶板8固定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上夹板5、下夹板4、左顶板7、右顶板8和立板6之间组成中空的结构,所述上夹板5和下夹板4之间形成有电池容纳凹台10,所述电池容纳凹台10用于放置需要夹紧以进行验漏测试的方形动力锂离子电池,所述电池容纳凹台10与所述方形动力锂离子电池的壳体形状、大小相对应匹配。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肘架9和左顶板7连接的目的在于,用于固定和保护所述电池容纳凹台10中放置的方形动力锂离子电池,避免电池因为验漏测试而发生晃动。
还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电池容纳凹台10在带肘架9的左顶板7、右顶板8和立板6的配合下,可以保护本实用新型的壳体验漏夹具的稳定性,避免本实用新型遭到挤压和由于震动冲击造成损坏。
具体实现上,所述右顶板8上开有两个注气孔11,所述注气孔11与所述方形动力锂离子电池壳体电池盖上的注液口对应设置。所述注气孔11用于和电池验漏装置的注气输入管相连接,该电池验漏装置可以根据通过注气输入管和注气孔11、注液口,将气体注入到电池壳体中,通过检测气体总量的变化情况,方便、快捷地对方型动力锂离子电池进行壳体密封性检测。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右顶板8用于固定所述方形动力锂离子电池的电池盖,以保证所述右顶板8上的注气孔11与注液口配合,实现密封对接。
具体实现上,所述两个注气孔11上分别垫有胶垫,用于起到更好的密封性作用。
在本实用新型中,整个夹具的整体运用螺栓进行紧固连接,结构简单,结合整体模块式的结构设计,不仅简化了装配工艺,还可以保证夹具整体的稳定性,进而保证对待测方形动力锂离子电池的验漏测试(即密封性测试)结果的质量和稳定性。
对于本实用新型,在对方形动力锂离子电池进行验漏测试时,首先应先把周边焊好的待测方形动力锂离子电池放入夹具中的述电池容纳凹台10,将其推至左端底部,再用肘架9将待测方形动力锂离子电池锁紧,最后将测试用的电池验漏装置的注气输入管连接所述注气孔11,然后进行测试,最终,通过检测气体总量的变化情况,方便、快捷地对方型动力锂离子电池进行壳体密封性检测。
对于本实用新型,可以广泛应用于方型动力锂离子电池的测试验漏工序,不仅简化了现有工序的操作难度,而且增加了测试的工艺精度,有利于解决过程控制中因为不严格出现的电池质量问题。
综上所述,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方形动力锂离子电池的壳体验漏夹具,其可以牢牢固定住电池,从而可以保证电池验漏装置方便、快捷地对方型动力锂离子电池进行壳体密封性检测,以及判断电池壳体的装配焊接强度,进而保证电池的安全性能,提高方形动力锂离子电池的生产质量,有利于提高生产厂家电池产品的市场应用前景,具有重大的生产实践意义。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3)

1.一种方形动力锂离子电池的壳体验漏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1)的左右两端分别固定设置有左支板(2)和右支板(3),所述左支板(2)和右支板(3)的背面倾斜固定设置有下夹板(4),所述下夹板(4)的上方平行设置有上夹板(5),所述上夹板(5)和下夹板(4)之间间隙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左顶板(7)和右顶板(8);
所述左顶板(7)上开有肘架通孔(90),一个肘架(9)通过所述肘架通孔(90)贯穿所述左顶板(7),所述肘架(9)的右端部与一个立板(6)的左端部固定连接,所述立板(6)的右端部与一个右顶板(8)固定连接;
所述上夹板(5)和下夹板(4)之间形成有电池容纳凹台(10),所述电池容纳凹台(10)用于放置需要进行验漏测试的方形动力锂离子电池。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验漏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右顶板(8)上开有两个注气孔(11),所述注气孔(11)与所述方形动力锂离子电池壳体电池盖上的注液口对应设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壳体验漏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注气孔(11)上分别垫有胶垫。
CN201620485152.XU 2016-05-25 2016-05-25 一种方形动力锂离子电池的壳体验漏夹具 Active CN20567007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485152.XU CN205670070U (zh) 2016-05-25 2016-05-25 一种方形动力锂离子电池的壳体验漏夹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485152.XU CN205670070U (zh) 2016-05-25 2016-05-25 一种方形动力锂离子电池的壳体验漏夹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670070U true CN205670070U (zh) 2016-11-02

Family

ID=571941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485152.XU Active CN205670070U (zh) 2016-05-25 2016-05-25 一种方形动力锂离子电池的壳体验漏夹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670070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44542A (zh) * 2018-02-08 2018-07-31 河北银隆新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测漏夹具
CN110383029A (zh) * 2017-08-18 2019-10-25 株式会社Lg化学 通过使用陀螺传感器和湿度检测传感器来检测到电池组中的液体泄漏的装置和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83029A (zh) * 2017-08-18 2019-10-25 株式会社Lg化学 通过使用陀螺传感器和湿度检测传感器来检测到电池组中的液体泄漏的装置和方法
CN110383029B (zh) * 2017-08-18 2021-01-26 株式会社Lg化学 通过使用陀螺传感器和湿度检测传感器来检测到电池组中的液体泄漏的装置和方法
CN108344542A (zh) * 2018-02-08 2018-07-31 河北银隆新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测漏夹具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995760B (zh) 具有新颖结构的电池模块组件
CN205670070U (zh) 一种方形动力锂离子电池的壳体验漏夹具
CN201364228Y (zh) 一种锂离子动力电池的密封性检测装置
CN201871891U (zh) 一种新型电池焊接定位工装
CN203983423U (zh) 锂电池外壳盖板连接片与极柱过流温升测试装置
CN207303197U (zh) 电池包及电池包系统
CN206225436U (zh) 一种电动自行车用电池组
CN205092635U (zh) 一种新能源电动汽车电源管理装置
CN104377325B (zh) 一种车载启动电源
CN102881851A (zh) 一种通用型锂离子电池模块
CN103943899B (zh) 一种镍氢电池气路均衡装置
CN106328854A (zh) 抗震型新能源汽车电池装卡装置
CN203011635U (zh) 一种锂离子动力电池验漏压紧机构
CN207353335U (zh) 一种锂电池组保护壳体
CN207558875U (zh) 电池模组及汽车
CN203432841U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盖板固定拉力检验工具
CN206271785U (zh) 电池装置
CN207398288U (zh) 一种动力锂离子电池一次化成的密封夹紧系统
CN103675684B (zh) 一种测定电池组漏电的系统和方法
CN206293568U (zh) 聚合物锂离子电池Degas压板可快速拆卸更换泡棉机构
CN206038230U (zh) 一种用于锂电池的检漏装置
CN201319391Y (zh) 锂离子电池非干燥间预化成装置
CN219320426U (zh) 一种便携式变流器驱动测试仪
CN106328984A (zh) 防震圆柱型动力锂离子电池及其制备工艺
CN202996931U (zh) 带有电池架的电池盒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128

Address after: 266500 Minshan Road, Huangdao District, Qingdao, Shandong

Patentee after: LISHEN (QINGDAO) NEW ENERGY CO.,LTD.

Address before: 300384 Tianjin Xiqing District Binhai hi 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outer ring) 38 Haitai South Road

Patentee before: LISHEN POWER BATTERY SYSTEMS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