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881851A - 一种通用型锂离子电池模块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通用型锂离子电池模块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881851A CN102881851A CN2012104063975A CN201210406397A CN102881851A CN 102881851 A CN102881851 A CN 102881851A CN 2012104063975 A CN2012104063975 A CN 2012104063975A CN 201210406397 A CN201210406397 A CN 201210406397A CN 102881851 A CN102881851 A CN 102881851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ithium
- module
- lower casing
- upper casing
- baffl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HBBGRARXTFLTSG-UHFFFAOYSA-N Lithium ion Chemical compound [Li+] HBBGRARXTFLTSG-UHFFFAOYSA-N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1
- 229910001416 lithium i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9
- WHXSMMKQMYFTQS-UHFFFAOYSA-N Lithium Chemical compound [Li] WHXSMMKQMYFTQS-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7
- 229910052744 lith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7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5476 solder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10000004243 sweat Anatomy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9000002253 acid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2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7
- 230000001681 prote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439 repair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11435 rock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613 environment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131 composi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826 distribu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708 enhan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912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465 mou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265 preven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0 resear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792 warm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Secondary Cel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用型锂离子电池模块,包括模块上壳(6)和模块下壳(1),所述模块上壳(6)位于所述模块下壳(1)顶部;所述模块下壳(1)内放置有锂离子电芯组(3),所述锂离子电芯组(3)上固定安装有保护板(13),所述模块上壳(6)与模块下壳(1)固定连接在一起。本发明公开的一种通用型锂离子电池模块,其性能优异且无污染,能够保证电池的安全使用,保证电池的整体工作性能,同时安装和使用良好方便,可以避免锂离子电池组安装复杂、维修困难等问题,为锂离子电池完全替代铅酸电池消除了安装和维修的障碍,进而为锂离子电池更快更多地占领电动自行车电池市场奠定了坚定的基础,能够形成产业的规模化。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池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通用型锂离子电池模块。
背景技术
随着世界范围内的能源危机和气候变暖,交通运输领域迫切需要一种全新的能源模式,而锂离子电池因其绿色环保,高能量输出等特性引起了交通运输领域的广泛关注,目前,世界范围内相关行业都对锂离子电池在此领域的应用展开了广泛的研究。
锂离子电池具有高工作电压、高比能量、循环寿命长、无环境污染等优点,不仅在移动式通讯设备和便携式电子设备上得到广泛应用,而且也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电动自行车以及电动工具等大中型电动设备方面,是目前各大电池厂家发展的主要方向。
但是,目前的锂离子电池型号众多,尺寸千差万别,给锂离子电池的通用性带来了极大地不便,尤其是在电动自行车电池领域表现的尤为推出。目前电动自行车电池主要以铅酸为主,市场份额约在97%左右,其电池型号统一,替换性强,安装、更换都比较灵活方便,而锂离子电池需要加保护板,连接信号线,再加上电芯尺寸的多样性,导致锂电池没有一个统一的模块来替换铅酸电池。
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认识的提高,对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增强,对环保产品的期待也更强烈,而铅酸电池是高污染产品,因此,锂离子电池就成为人们不二的选择,而锂离子电池组合结构复杂,还具有复杂的保护电路系统,相对于铅酸电池来说,锂离子电池的使用更复杂。
因此,目前迫切需要开发出一种锂离子电池模块术,其性能优异且无污染,同时安装和使用良好方便,可以避免锂离子电池组安装复杂、维修困难等问题,为锂离子电池完全替代铅酸电池消除了安装和维修的障碍,进而为锂离子电池更快更多地占领电动自行车电池市场奠定了坚定的基础,有利于广泛地应用,具有重大的生产实践意义。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通用型锂离子电池模块,其性能优异且无污染,能够保证电池的安全使用,保证电池的整体工作性能,同时安装和使用良好方便,可以避免锂离子电池组安装复杂、维修困难等问题,为锂离子电池完全替代铅酸电池消除了安装和维修的障碍,进而为锂离子电池更快更多地占领电动自行车电池市场奠定了坚定的基础,能够形成产业的规模化,有利于广泛地应用,具有重大的生产实践意义。
为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通用型锂离子电池模块,包括模块上壳6和模块下壳1,所述模块上壳6位于所述模块下壳1顶部;
所述模块下壳1内放置有锂离子电芯组3,所述锂离子电芯组3上固定安装有保护板13,所述模块上壳6与模块下壳1固定连接在一起。
其中,所述模块下壳1内设置有锂离子电芯组放置槽14,所述锂离子电芯组放置槽14内放置有所述锂离子电芯组3,所述锂离子电芯组3包括多个锂离子电芯30。
其中,所述保护板13固定设置在所述锂离子电芯组3的右侧壁上,所述保护板13底部与所述模块下壳1内表面固定连接。
其中,所述保护板13的底部前后两端分别设置有一个卡槽,所述模块下壳1内表面在与所述卡槽相对应的位置上分别设置有一个保护板卡扣11,所述卡槽的形状、大小与所述保护板卡扣11的形状、大小相对应匹配,所述保护板卡扣11与所述卡槽相卡接。
其中,所述保护板13的底部前后两端还分别设置有一个定位板容纳槽,所述模块下壳1内表面在与所述定位板容纳槽相对应的位置上分别设置有一个定位板12,所述定位板容纳槽的形状、大小与所述定位板12的形状、大小相对应匹配,所述定位板12与所述定位板容纳槽相插接。
其中,每个所述锂离子电芯30的顶部设置有一个连接杆31,所述连接杆31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模块上壳6的底面。
其中,所述模块上壳6在与所述保护板13相对应的位置上间隔设置有放电负极7、充电负极9和放电正极10,所述放电负极7、充电负极9和放电正极10分别与所述保护板13上输出的放电负极连接线、充电负极连接线和放电正极连接线相连接。
其中,所述模块上壳6的右端开有一条导线连接凹槽8,所述放电负极7、充电负极9和放电正极10位于所述导线连接凹槽8中;
所述模块上壳6的顶部四周间隔设置有多个导线卡扣5。
其中,所述模块下壳1的顶部四周具有下壳凸台2,所述模块上壳6在与所述下壳凸台2相对应的位置上具有上壳凹槽,所述下壳凸台2的形状、大小与所述上壳凹槽的形状、大小相对应匹配,所述下壳凸台2与所述上壳凹槽相卡接。
其中,所述模块上壳6与模块下壳1之间通过卡接、超声波焊接、热熔焊接或者螺栓密封圈固定连接的方式固定连接在一起。
由以上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可见,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通用型锂离子电池模块,其性能优异且无污染,能够保证电池的安全使用,保证电池的整体工作性能,同时安装和使用良好方便,可以避免锂离子电池组安装复杂、维修困难等问题,为锂离子电池完全替代铅酸电池消除了安装和维修的障碍,进而为锂离子电池更快更多地占领电动自行车电池市场奠定了坚定的基础,能够形成产业的规模化,有利于广泛地应用,具有重大的生产实践意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通用型锂离子电池模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模块下壳,2为下壳凸台,3为锂离子电芯组,5为导线卡扣,6为模块上壳,7为放电负极,8为导线连接凹槽,9为充电负极,10为放电正极,11为保护板卡扣,12为定位板,13为保护板,14为锂离子电芯组放置槽,30为锂离子电芯,31为连接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参见图1,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通用型锂离子电池模块,包括模块上壳6和模块下壳1,所述模块上壳6位于所述模块下壳1顶部。
在本发明中,所述模块下壳1为顶部开口的、中空壳体。所述模块下壳1内设置有锂离子电芯组放置槽14,所述锂离子电芯组放置槽14内放置有锂离子电芯组3,所述锂离子电芯组3包括多个锂离子电芯30,所述锂离子电芯组放置槽14的形状、大小与所述锂离子电芯组3的形状、大小相对应匹配。
参见图1,在本发明中,所述锂离子电芯组3的右侧壁上固定安装有一个保护板13,所述保护板13与所述锂离子电芯组3相连接,用于对锂离子电芯组3进行各方面的保护,包括电池过充保护、过放保护、过流保护、温度保护等功能。
在本发明中,所述保护板13的底部前后两端分别设置有一个卡槽,所述模块下壳1内表面在与所述卡槽相对应的位置上分别设置有一个保护板卡扣11,所述卡槽的形状、大小与所述保护板卡扣11的形状、大小相对应匹配,所述保护板卡扣11与所述卡槽相卡接,从而保证保护板在安装后能够被卡紧,避免整个锂离子电芯组3的前后两端发生晃动,从而防止在颠簸使用环境中由于保护板13被晃动而造成断电失效,保证锂离子电池模块的正常使用,提高锂离子电池模块的使用质量。
在本发明中,所述保护板13的底部前后两端还分别设置有一个定位板容纳槽,所述模块下壳1内表面在与所述定位板容纳槽相对应的位置上分别设置有一个定位板12,所述定位板容纳槽的形状、大小与所述定位板12的形状、大小相对应匹配,所述定位板12与所述定位板容纳槽相插接,从而进一步对保护板13进行定位限制,防止保护板13发生左右、前后晃动,进一步保证保护板13在安装后能够被固定住,避免锂离子电池模块在颠簸使用环境中由于保护板13被晃动而造成断电失效,提高保护板13的安装牢固性,保证锂离子电池模块的长时间正常使用,进一步提高锂离子电池模块的使用质量。
参见图1,每个所述锂离子电芯30的顶部设置有一个连接杆31,所述连接杆31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模块上壳6的底面,从而通过模块上壳6和连接杆31可以对锂离子电芯组3的顶面进行固定定位。同时,由于模块下壳1上设置的锂离子电芯放置槽14的形状、大小与所述锂离子电芯组3的形状、大小对应匹配,可以对锂离子电芯组3的中部和下部进行固定定位,因此,本发明提供的锂离子电池模块可以对其内放置的锂离子电芯组3进行全方位的固定定位,实现对锂离子电芯组3的安全防护。
在本发明中,参见图1,所述模块上壳6在与所述保护板13相对应的位置上(具体为正上方的位置)间隔设置有放电负极7、充电负极9和放电正极10,所述放电负极7、充电负极9和放电正极10分别与所述保护板13上输出的放电负极连接线、充电负极连接线和放电正极连接线相连接,从而实现同外部用于对锂离子电池模块充电的充电设备、需要驱动的用电设备之间的连接。
具体实现上,所述放电负极7、充电负极9和放电正极10通过注塑工艺与所述模块上壳6紧密连接在一起,从而可以提高放电负极7、充电负极9和放电正极10这三个极柱与模块上壳6连接的可靠性。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中,所述放电正极10同时作为充电正极使用,从而本发明提供的锂离子电池模块同时具有充电、放电功能,本发明的充电、放电功能分开控制。
在本发明中,参见图1,所述模块上壳6的右端开有一条导线连接凹槽8,所述放电负极7、充电负极9和放电正极10位于所述导线连接凹槽8中,通过所述导线连接凹槽8,可以方便地将所述放电负极7、充电负极9和放电正极10上面连接的导线引出,然后方便地与外部的充电设备和用电设备通过导线相连接。
在本发明中,所述模块上壳6的顶部四周间隔设置有多个导线卡扣5,从而从导线连接凹槽8引出的导线可以沿着所述导线卡扣5进行延伸分布,与不同方向、位置的充电设备和用电设备相连接,实现对所述放电负极7、充电负极9和放电正极10上连接的导线进行全方位保护,避免导线在使用过程中受到挤压,甚至出现拉断的问题,提高本发明提供的锂离子电池模块的连接可靠性。
在本发明中,参见图1,所述模块下壳1的顶部四周具有下壳凸台2,所述模块上壳6在与所述下壳凸台2相对应的位置上具有上壳凹槽,所述下壳凸台2的形状、大小与所述上壳凹槽的形状、大小相对应匹配,所述下壳凸台2与所述上壳凹槽相卡接,从而能够保证模块上壳6与模块下壳1之间方便、可靠地安装连接。
具体实现上,所述模块上壳6与模块下壳1之间还通过超声波焊接在一起,进一步增强两者之间的连接可靠性,使得本发明提供的锂离子电池模块具有防水性能,保证锂离子电池模块的长时间正常使用,提高锂离子电池模块的使用质量。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本发明,所述模块上壳6与模块下壳1不限于通过卡接、超声波焊接连接在一起,根据用户的实际需要,还可以为激光焊接、热熔焊接或者螺栓密封圈固定连接以及其他各种方式固定连接在一起。
还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本发明提供的模块上壳6、模块下壳1、保护板13、锂离子电芯组3、导线等部件,它们相互之间可以进一步通过超声波焊接、热熔焊接或者螺栓密封圈固定连接在一起,保证相互之间连接的可靠性,提高锂离子电池模块的生产质量。
对于本发明,具体实现上,可以将一定规格的锂离子电芯组3和保护板13连接好后放入模块下壳1的锂离子电芯组放置槽14中,然后再将保护板上输出的放电正极连接线、放电负极连接线、充电负极连接线三根线,分别与所述模块上壳6相对应的放电正极10、放电负极7和充电负极9这三个极柱在内部相连接,然后,继续将模块上壳6和模块下壳1按照相应的位置扣在一起进行卡接,最后,操作工作使用超音波焊接机将模块上壳6和模块下壳1焊接在一起,最终形成本发明的锂离子电池模块,因此,本发明提供的锂离子电池模块组装起来方便、可靠、快捷。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本发明提供的锂离子电池模块,当模块成型后,可以根据客户的需要,通过多个模块之间的串并连组合,就可以得到客户所需要的电池组规格,使得锂离子电池模块组成的电池组可以与各种环境下的铅酸电池具有相同的尺寸,可以替换不同尺寸的铅酸电池,并且模块组合和维修都比较方便,因此可以完全替代现有的铅酸电池。
因此,综上所述,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通用型锂离子电池模块,其性能优异且无污染,能够保证电池的安全使用,保证电池的整体工作性能,同时安装和使用良好方便,可以避免锂离子电池组安装复杂、维修困难等问题,为锂离子电池完全替代铅酸电池消除了安装和维修的障碍,进而为锂离子电池更快更多地占领电动自行车电池市场奠定了坚定的基础,能够形成产业的规模化,有利于广泛地应用,具有重大的生产实践意义。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通用型锂离子电池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模块上壳(6)和模块下壳(1),所述模块上壳(6)位于所述模块下壳(1)顶部;
所述模块下壳(1)内放置有锂离子电芯组(3),所述锂离子电芯组(3)上固定安装有保护板(13),所述模块上壳(6)与模块下壳(1)固定连接在一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块下壳(1)内设置有锂离子电芯组放置槽(14),所述锂离子电芯组放置槽(14)内放置有所述锂离子电芯组(3),所述锂离子电芯组(3)包括多个锂离子电芯(30)。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锂离子电池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板(13)固定设置在所述锂离子电芯组(3)的右侧壁上,所述保护板(13)底部与所述模块下壳(1)内表面固定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锂离子电池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板(13)的底部前后两端分别设置有一个卡槽,所述模块下壳(1)内表面在与所述卡槽相对应的位置上分别设置有一个保护板卡扣(11),所述卡槽的形状、大小与所述保护板卡扣(11)的形状、大小相对应匹配,所述保护板卡扣(11)与所述卡槽相卡接。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锂离子电池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板(13)的底部前后两端还分别设置有一个定位板容纳槽,所述模块下壳(1)内表面在与所述定位板容纳槽相对应的位置上分别设置有一个定位板(12),所述定位板容纳槽的形状、大小与所述定位板(12)的形状、大小相对应匹配,所述定位板(12)与所述定位板容纳槽相插接。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锂离子电池模块,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锂离子电芯(30)的顶部设置有一个连接杆(31),所述连接杆(31)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模块上壳(6)的底面。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块上壳(6)在与所述保护板(13)相对应的位置上间隔设置有放电负极(7)、充电负极(9)和放电正极(10),所述放电负极(7)、充电负极(9)和放电正极(10)分别与所述保护板(13)上输出的放电负极连接线、充电负极连接线和放电正极连接线相连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锂离子电池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块上壳(6)的右端开有一条导线连接凹槽(8),所述放电负极(7)、充电负极(9)和放电正极(10)位于所述导线连接凹槽(8)中;
所述模块上壳(6)的顶部四周间隔设置有多个导线卡扣(5)。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块下壳(1)的顶部四周具有下壳凸台(2),所述模块上壳(6)在与所述下壳凸台(2)相对应的位置上具有上壳凹槽,所述下壳凸台(2)的形状、大小与所述上壳凹槽的形状、大小相对应匹配,所述下壳凸台(2)与所述上壳凹槽相卡接。
10.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锂离子电池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块上壳(6)与模块下壳(1)之间通过卡接、超声波焊接、热熔焊接或者螺栓密封圈固定连接的方式固定连接在一起。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2104063975A CN102881851A (zh) | 2012-10-23 | 2012-10-23 | 一种通用型锂离子电池模块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2104063975A CN102881851A (zh) | 2012-10-23 | 2012-10-23 | 一种通用型锂离子电池模块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881851A true CN102881851A (zh) | 2013-01-16 |
Family
ID=474831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2104063975A Pending CN102881851A (zh) | 2012-10-23 | 2012-10-23 | 一种通用型锂离子电池模块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2881851A (zh)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993187A (zh) * | 2015-07-16 | 2015-10-21 | 广东万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圆柱电池的均温方法 |
CN107068933A (zh) * | 2017-04-21 | 2017-08-18 | 安徽亿诺新能源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电池组 |
CN109244548A (zh) * | 2018-08-27 | 2019-01-18 | 东莞市机圣自动化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锂电池平衡入壳机 |
CN112952263A (zh) * | 2021-01-27 | 2021-06-11 | 广东信可达工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可兼容多款汽车电池充电存储的装置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722445Y (zh) * | 2004-06-24 | 2005-08-31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电池引出结构及含有该电池引出结构的锂离子电池 |
CN201307774Y (zh) * | 2008-09-28 | 2009-09-09 | 广州丰江电池新技术有限公司 | 充放电分置保护装置 |
CN201838673U (zh) * | 2010-10-08 | 2011-05-18 | 张孝敏 | 汽车起动用磷酸铁锂电池 |
CN102460813A (zh) * | 2009-06-17 | 2012-05-16 | 麦格拜斯公司 | 工具缔结方式的单元组组合型电池单元盒 |
-
2012
- 2012-10-23 CN CN2012104063975A patent/CN102881851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722445Y (zh) * | 2004-06-24 | 2005-08-31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电池引出结构及含有该电池引出结构的锂离子电池 |
CN201307774Y (zh) * | 2008-09-28 | 2009-09-09 | 广州丰江电池新技术有限公司 | 充放电分置保护装置 |
CN102460813A (zh) * | 2009-06-17 | 2012-05-16 | 麦格拜斯公司 | 工具缔结方式的单元组组合型电池单元盒 |
CN201838673U (zh) * | 2010-10-08 | 2011-05-18 | 张孝敏 | 汽车起动用磷酸铁锂电池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993187A (zh) * | 2015-07-16 | 2015-10-21 | 广东万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圆柱电池的均温方法 |
CN107068933A (zh) * | 2017-04-21 | 2017-08-18 | 安徽亿诺新能源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电池组 |
CN109244548A (zh) * | 2018-08-27 | 2019-01-18 | 东莞市机圣自动化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锂电池平衡入壳机 |
CN109244548B (zh) * | 2018-08-27 | 2024-02-23 | 东莞市机圣自动化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锂电池平衡入壳机 |
CN112952263A (zh) * | 2021-01-27 | 2021-06-11 | 广东信可达工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可兼容多款汽车电池充电存储的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6022463U (zh) | 一种电动汽车电池模块单元及电池模块 | |
CN205985094U (zh) | 使用MicroUSB充电的新型1.5V锂离子圆柱电池 | |
CN202084607U (zh) | 一种锂离子电池模块 | |
CN106058106A (zh) | 一种电池模组 | |
CN102881851A (zh) | 一种通用型锂离子电池模块 | |
CN216413143U (zh) | 一种可充电锂离子电池 | |
CN205355141U (zh) | 一种新型电池组 | |
CN204793052U (zh) | 方便串并联的锂离子电池模组 | |
CN203690393U (zh) | 新型锂电池集成模块 | |
CN203150621U (zh) | 一种新型高电压塑壳锂离子电池 | |
CN202189852U (zh) | 一种动力锂离子电池组 | |
CN105977555B (zh) | 一种模块化的电池组系统 | |
CN209461610U (zh) | 一种水下机器人用锂离子蓄电池组 | |
CN207517796U (zh) | 一种电芯装配结构及使用该结构的usb充电电池 | |
CN216288693U (zh) | 一种12v辅助电池系统 | |
CN203721834U (zh) | 一种高安全连接结构的锂离子电池模块 | |
CN202695601U (zh) | 圆柱锂电池 | |
CN202019030U (zh) | 一种锂离子电池模块及电池组装置 | |
CN211017226U (zh) | 一种软包动力电池模组连接绝缘防护装置 | |
CN204834758U (zh) | 一种电动车用轻便型通用的电池标准模组 | |
CN204991881U (zh) | 一种锂电池集成模块及电动车 | |
CN105098219B (zh) | 一种电动车用轻便型通用的电池标准模组 | |
CN210668468U (zh) | 一种低成本高效散热的电池组 | |
CN201466120U (zh) | 一种立式电动自行车电池组中电芯的组合结构 | |
CN206790356U (zh) | 车载储能电源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02 |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301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