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668477U - 一种主动调节式轮胎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主动调节式轮胎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668477U
CN205668477U CN201620444067.9U CN201620444067U CN205668477U CN 205668477 U CN205668477 U CN 205668477U CN 201620444067 U CN201620444067 U CN 201620444067U CN 205668477 U CN205668477 U CN 20566847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uter ring
supporting mechanism
ring body
adjustable type
type ti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444067.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齐英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444067.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66847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66847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66847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ir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主动调节式轮胎,包括:中心支撑体和外环体,所述外环体位于在所述中心支撑体之外,并且与所述中心支撑体同圆心设置;所述中心支撑体与所述外环体之间在周向上设有多个调节支撑机构,所述调节支撑机构的一端与所述内环面固定,所述调节支撑机构的另一端可相对于所述中心支撑体为所述外环体提供支撑力,所述支撑力的大小可以由所述调节支撑机构控制并改变,从而,可以解决车辆的轮胎爆胎及可控载重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主动调节式轮胎
技术领域
本公开一般涉及轮胎,具体涉及缓冲轮胎,尤其涉及主动调节式轮胎。
背景技术
轮胎通常安装在金属轮辋上,能支承车身,缓冲外界冲击,实现与路面的接触并保证车辆的行驶性能。尤其是载重型车辆或者路面状况较差的情况下,需要通过轮胎进行缓冲和调整。目前,非充气式轮胎支撑轮胎的材料老化快,支撑力不够对载重有要求的不足。而充气轮胎由能够支撑车辆的载荷、吸收并缓和来自路面的冲击,但轮胎存在安全隐患问题。而且,对橡胶轮胎材质要求和胎压的要求比较高,容易爆胎引发事故,需要经常更换轮胎。子午线轮胎虽然安全系数较高,但是技术中存在的胎压低载重小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或不足,期望提供一种主动调节式轮胎。
一种主动调节式轮胎,包括:中心支撑体和外环体,所述外环体位于在所述中心支撑体之外,并且与所述中心支撑体同圆心设置;所述中心支撑体与所述外环体之间在周向上设有多个调节支撑机构,所述调节支撑机构的一端与所述内环面固定,所述调节支撑机构的另一端可相对于所述中心支撑体为所述外环体提供支撑力,所述支撑力的大小可以由所述调节支撑机构控制并改变。
所述中心支撑体与所述外环体之间在周向上设有多个缓冲件,所述缓冲件的一端与所述内环面固定,所述缓冲件的另一端与所述外环体固定。
所述调节支撑机构位于所述缓冲件的内部空间之中。
所述调节支撑机构沿所述中心支撑体和所述外环体的径向方向设置。
调节支撑机构是气缸、气囊或液压元件中的至少一种。
各个所述调节支撑机构通过各自的连接管线与控制系统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控制系统用于控制和调节所述调节支撑机构的运动。
所述控制系统的输入端设有压力控制阀。
所述缓冲件由弹簧钢材料制成。
所述外环体的外圈设有环形的橡胶体。
所述调节支撑机构位于所述中心支撑体及所述外环体宽度方向上的两侧位置处和/或中间位置处。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正视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调节支撑机构的展开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控制系统与调节支撑机构的示意图。
图号说明:
1…中心支撑体 2…外环体 3…气缸 4…缓冲件 5…橡胶体6…控制系统 7…连接管线 8…压力控制阀 9…输入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发明,而非对该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发明相关的部分。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充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请参考图1-图3,主动调节式轮胎,包括:中心支撑体1和外环体2,外环体2位于在中心支撑体1之外,并且与中心支撑体1同圆心设置;中心支撑体1与外环体2之间在周向上设有多个调节支撑机构,调节支撑机构的一端与内环面固定,调节支撑机构的另一端相对于中心支撑体1为外环体2提供支撑力,支撑力的大小可以由调节支撑机构控制并改变。调节支撑机构可以主动调节改变和控制外环体2相对于中心支撑体1而言所受到的支撑力的大小,调节支撑机构可以通过人为操纵来主动调节改变和控制支撑力的大小,从而使得轮胎可以支持不同配重的车辆,尤其,调节装置可以增大对外环体2的支撑力,以支持重型车辆。进一步,在爆胎等紧急情况下,调节支撑机构可以调节增大对外环体2支撑力,使轮胎能够继续行驶,保证了紧急情况下乘客的安全。再进一步,在经过沙漠等崎岖路段时,调节支撑机构可以调节减小对外环体2支撑力,使得外环体2“瘪”下来,这样会增加轮胎与地面接触的面积,可以起到增加抓地力和减少车身重量对地面的压力作用。
优选地,调节支撑机构可以设置在外环体2和中心支撑体1的径向方向,这样,可以沿径向方向调节对外环体2的支撑力,以更适合轮胎的轴向转动。
优选地,外环体2的外圈可以再设有一个橡胶体5,并通过橡胶体5与地面接触,橡胶体5优选耐磨橡胶制成。当然,外环体2上也可以包括橡胶材质的物质,从而使得外环体2可以直接与地面接触,兼顾了胎面的作用。而且,中心支撑体1也可以为轮毂,调节支撑机构一端可以直接与轮毂固定。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还可以:中心支撑体1与外环体2之间在周向上设有多个缓冲件4,缓冲件4的一端与内环面固定,缓冲件4的另一端与外环体2固定。缓冲件4与调节支撑机构配合使用,缓解了轴向转动,还可以缓冲在行驶过程中地面给调节支撑机构带来的压力。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还可以:调节支撑机构可以设置在缓冲件4的内部,这样,在一个施力点同时作用支撑力和弹性力,既对缓冲件4起到了支持防断的作用,也对调节支撑机构起到了缓解疲劳的作用。此处的缓冲件4可以是柱体、网状体、也可以是螺旋体。本申请中优选螺旋体,与弹簧形状相类似,弹性缓冲效果更好。当然,调节支撑机构也可以设置在缓冲件4之外;或者一部分设置在缓冲件4之内,一部分设置在缓冲件4之外;调节支撑机构与缓冲件4之间的配合并不仅仅限于上述技术方案。
优选地,缓冲件4可以选择由弹簧钢材料制成的,弹簧钢具有较高的弹性极限和屈服强度,即不容易在行驶中断离,又能够对外环体2提供缓冲支撑。
请参考图1-图3,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还可以:调节支撑机构可以是气缸3、气囊或液压元件等,并且气缸3、气囊或液压元件等均可以同时或者相互搭配再或者单一的设置在中心支撑体1与外环体2之间。从而,可以通过不同的元件同时起到对调节支撑机构的调节作用。例如,可以通过对气囊的充放气,在中心支撑体1和外环体2之间形成不同压强的压力,从而适合不同车辆的载重,实现了可控载重的轮胎;在路过颠簸路面时候,也可以通过对气囊的充放气来调整轮胎与地面之间的接触面积。优选地,调节支撑机构选用气缸3,气缸3的固定端与中心支撑体1固定,通过对气缸3的充放气,使得气缸3的伸出端可相对于固定端做伸缩运动,从而,在气缸3伸缩运动的控制下,外环面可以相对于内环面远离或者靠近,即提供不同大小的支撑力。当轮胎需要承载较大重力,例如重型车辆时,气缸3做伸出运动,以增大对外环面的支撑力;而当轮胎需要承载较小重力时,气缸3做缩回运动,以减小对外环面的支撑力。在车辆经过颠簸或者崎岖路段时,如沙漠路段等,更可以通过对气缸3的充放气来调节对外环面的支撑力,以使得轮胎适应不同的路面。在爆胎等紧急情况下,可以对气缸3充气,增大气缸3对外环体2支撑力,使外环体2能够继续行驶一段距离,保证了紧急情况下乘客的安全。还可以,通过液体对液压元件的控制,使得液压元件可以做往返运动,使得液压元件对外环面提供不同大小的支撑力,以实现轮胎对不同路面的适应性,以及调节控制轮胎的承载力。
请参考图4,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各个调节支撑机构,例如气缸3,可以通过各自的连接管线7与控制系统6的输入端9连接,各个气缸3并联在控制系统6中。控制系统6可以通过轮胎软管与打气筒连接,打气筒为控制系统6提供了气体,控制系统6内的气体可以有各个连接管线7均匀地输送到各个气缸3之中。控制系统6的输入端9可以设有压力控制阀8,压力控制阀8可以对气体施以不同大小的压力,控制系统6内的气体在不同压力大小之下,通过各个连接管线7进入到各个气缸3,从而使得气缸3对外环面提供不同大小的支撑力。当然,当调节支撑机构为气囊时,可以将连接管线7接入到气囊下部;或者直接在气囊下部开始进气口,进气口直接与控制系统6联通,控制系统6内的气体直接由进气口进入到气囊,从而通过对气囊的充放气为外环面提供不同大小支撑力;再或者可以省去控制系统6,直接对气囊进行充放气。同时,当调节支撑机构为液压元件时,可以通过液压控制机构调整液压元件,以对外环面提供不同大小支撑力。
请参考图5,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在中心支撑体1及外环体2宽度方向上,调节支撑机构可以设置在中心支撑体1及外环体2的两侧位置处,也可以设置在中间位置处,还可以同时设置在两侧位置和中间位置处。不同位置处的调节支撑机构也可以通过配置优化的控制系统6,能够分别单独控制各个连接管线7内的气体压力,优化的控制系统6还可以对不同位置处的调节支撑机构下发不同的调节命令,例如,在车辆左转弯时,可以对位于靠近车体左侧的调节支撑机构下发减小支撑力的命令,对远离车体左侧的调节支撑机构下发相对增大或者不变支撑力的命令,从而使得轮胎更适应于左转弯。进一步地,各个调节支撑机构之间可以交错排开,这样可以补偿排列间隙,使调节支撑机构设置紧密,但设置形式并不拘泥于某一种。
上述技术方案之间的组合形式并不在于举例中的某种情况,可以相互组合实施,也可以拆分实施。
以上描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申请中所涉及的发明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所述发明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申请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

Claims (10)

1.一种主动调节式轮胎,包括:中心支撑体和外环体,所述外环体位于在所述中心支撑体之外,并且与所述中心支撑体同圆心设置;所述中心支撑体与所述外环体之间在周向上设有多个调节支撑机构,所述调节支撑机构的一端与内环面固定,所述调节支撑机构的另一端可相对于所述中心支撑体为所述外环体提供支撑力,所述支撑力的大小可以由所述调节支撑机构控制并改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动调节式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支撑体与所述外环体之间在周向上设有多个缓冲件,所述缓冲件的一端与所述内环面固定,所述缓冲件的另一端与所述外环体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主动调节式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支撑机构位于所述缓冲件的内部空间之中。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主动调节式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支撑机构沿所述中心支撑体和所述外环体的径向方向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主动调节式轮胎,其特征在于,调节支撑机构是气缸、气囊或液压元件中的至少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主动调节式轮胎,其特征在于,各个所述调节支撑机构通过各自的连接管线与控制系统连接,所述控制系统用于控制和调节所述调节支撑机构的运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主动调节式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系统的输入端设有压力控制阀。
8.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主动调节式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件由弹簧钢材料制成。
9.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主动调节式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环体的外圈设有环形的橡胶体。
10.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主动调节式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支撑机构位于所述中心支撑体及所述外环体宽度方向上的两侧位置处和/或中间位置处。
CN201620444067.9U 2016-05-16 2016-05-16 一种主动调节式轮胎 Active CN20566847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444067.9U CN205668477U (zh) 2016-05-16 2016-05-16 一种主动调节式轮胎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444067.9U CN205668477U (zh) 2016-05-16 2016-05-16 一种主动调节式轮胎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668477U true CN205668477U (zh) 2016-11-02

Family

ID=571931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444067.9U Active CN205668477U (zh) 2016-05-16 2016-05-16 一种主动调节式轮胎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66847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757243A (zh) * 2017-09-19 2018-03-06 浙江科技学院 一种自减震电能回收轮毂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757243A (zh) * 2017-09-19 2018-03-06 浙江科技学院 一种自减震电能回收轮毂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70241504A1 (en) Damping air spring with dynamically variable orifice
US4386791A (en) Actively controlled suspension system and height sensor
US2257913A (en) Suspension system and method
US2226605A (en) Pneumatic cushion
CN205446513U (zh) 一种空气弹簧式动力吸振器
US20100253017A1 (en) Closed loop pressure control for dual air spring configuration
US10343478B2 (en) Transfer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01856961A (zh) 用于双空气弹簧配置的行车高度水平控制
CN101844494A (zh) 交叉连接的可变活塞空气悬架
EP3227127B1 (en) Rapid tire inflation system
EP2254761B1 (en) Composite suspension system for a vehicle
CN103883659B (zh) 一种活塞基座形状可变的空气弹簧及其控制方法
US10214071B1 (en) Vehicle suspension system with multi-stage hydraulic cylinder assemblies and external spring packs
US6923434B2 (en) Dual height airspring having adjusted spring rate
CN109720148A (zh) 柱体支撑式免充气轮胎
CN205668477U (zh) 一种主动调节式轮胎
US2694569A (en) Pneumatic suspension device for vehicles
EP0008297B1 (en) Air spring assembly
CN107458168A (zh) 一种轻型载货车随动后桥的空气悬架系统
US20190337349A1 (en) Pneumatic control system for vehicles and other loaded structures
CN205632013U (zh) 一种桥可提升承载气囊固定调压的空气悬架
US20230080108A1 (en) Motor Vehicle Suspension Gas Spring
CN108412935A (zh) 一种活塞直径可变的空气弹簧
TWI597231B (zh) 車輛舉升裝置之控制系統
JPS63170112A (ja) サスペンシヨンユニツ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utility model: Initiative adjusting formula tire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0205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1102

Pledgee: Beijing technology intellectual property financing Company limited by guarantee

Pledgor: (Beijing)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Registration number: 2018990000130

PC01 Cancellation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PC01 Cancellation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ate of cancellation: 20190620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1102

Pledgee: Beijing technology intellectual property financing Company limited by guarantee

Pledgor: (Beijing)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Registration number: 201899000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