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660283U - 散热器固定架及焊机机箱 - Google Patents

散热器固定架及焊机机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660283U
CN205660283U CN201620519587.1U CN201620519587U CN205660283U CN 205660283 U CN205660283 U CN 205660283U CN 201620519587 U CN201620519587 U CN 201620519587U CN 205660283 U CN205660283 U CN 20566028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diator
plate
fixed plate
gripper shoe
fix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519587.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不公告发明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Hugong Electric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Hugong Electric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Hugong Electric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Hugong Electric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519587.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66028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66028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660283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散热器固定架及焊机机箱。上述散热器固定架用于固定散热器和电路印刷板,包括:第一固定架和第二固定架,第一固定架包括第一支撑板和垂直于第一支撑板的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架包括第二支撑板和垂直于第二支撑板的第二固定板,第一固定板与第二固定板连接,第一固定板与第二固定板上均开设有用于安装电路印刷板的印刷电路板固定孔,第一支撑板与第二支撑板上均开设有用于安装散热器的散热器固定孔。上述散热器固定架的安装减少零部件的使用,安装过程简单便捷。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采用上述散热器固定架的焊机机箱。

Description

散热器固定架及焊机机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焊机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应用于焊机设备的散热器固定架及焊机机箱。
背景技术
一般的,焊机设备的机箱结构中,发热器件上需要安装散热器,传统散热器安装结构都是通过支柱和安装板固定散热器。在散热器的安装过程中,为了达到散热目的,在散热器的一端安装冷风机吹走机箱内的热量,通常为了形成风道会在散热器两侧安装挡风板,便于散热器散热,同时为了安装印刷电路板,需要在散热器上方安装绝缘板,以避免印刷电路板与散热器直接接触产生爬电现象。因此,传统散热器安装结构需要多个安装零件,安装过程复杂、安装时间长且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焊机设备散热器安装过程复杂的问题,提供一种安装便捷的散热器固定架及焊机机箱。
一种散热器固定架,用于固定散热器和电路印刷板,包括:
第一固定架,包括第一支撑板和垂直于第一支撑板的第一固定板;以及,
第二固定架,包括第二支撑板和垂直于第二支撑板的第二固定板;
其中,第一固定板与第二固定板连接,第一固定板与第二固定板上均开设有用于安装电路印刷板的印刷电路板固定孔,第一支撑板与第二支撑板上均开设有用于安装散热器的散热器固定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固定板上开设有连接凹槽,第二固定板上设置有连接凸起,连接凸起的宽度与连接凹槽的宽度相同,且连接凸起的上表面至第二固定板的上表面的距离等于连接凹槽的深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固定板与所述第二固定板上均开设有容置槽,容置槽用于容置印刷电路板上的引脚区,容置槽的宽度大于引脚区的宽度小于印刷电路板的宽度,且容置槽的深度大于引脚区的高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支撑板上设置有第一支撑部,第二支撑板上设置有第二支撑部,第一支撑部与第一支撑板平行设置,第二支撑部与第二支撑板平行设置,散热器设置在第一支撑部与第一支撑板之间,以及第二支撑部与第二支撑板之间,且散热器分别与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接触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上均开设有通孔,通孔的位置与所述散热器上的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的位置对应,且通孔的尺寸大于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的尺寸。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固定架和第二固定架的内侧均设置有加强筋。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固定架和/或第二固定架上开设有拆卸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固定板或第二固定板上开设有风扇安装孔。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焊机机箱,包括:散热器、电路印刷版和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的散热器固定架,散热器通过散热器固定孔安装在第一支撑板与第二支撑板上,电路印刷板通过印刷电路板固定孔安装在第一固定板与第二固定板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的焊机机箱还包括:风扇、机箱底板、机箱底后板、机箱安装板和机箱前板,机箱前板连接至机箱底板一端,机箱底后板连接至与机箱前板对应的机箱底板的另一端,机箱安装板与机箱前板连接,散热器固定架设置在机箱安装板和机箱底后板之间,且散热器固定架分别与机箱安装板、机箱底后板和机箱底板连接,风扇与散热器固定架连接。
上述散热器固定架及焊机机箱,通过第一固定架和第二固定架实现散热器和印刷电路板的安装,第一固定架包括第一支撑板和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架包括第二支撑板和第二固定板,第一固定板与第二固定板之间相互连接,散热器通过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上开设的散热器固定孔固定在第一固定架和第二固定架中间,印刷电路板通过开设在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上的印刷电路板固定孔固定在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上方。散热器与第一固定架和第二固定架安装后,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能够在在散热器下方形成风道,实现散热器散热,不需要额外安装挡风板。并且,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连接后的整体能够在固定好的散热器上方整体形成密封的固定板,在印刷电路板与散热器之间起到绝缘的作用,不需要额外安装绝缘板。因此,上述散热器固定架及焊机机箱大大减少了安装零部件,使散热器安装简单方便,能够有效节约安装时间和安装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散热器固定架的结构爆炸图;
图2为图1所示的散热器固定架的整体组装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的散热器固定架的第一固定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的第一固定架的仰视图;
图5为图1所示的散热器固定架的第二固定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一个实施例中焊机机箱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
11为第一固定架;112为第一固定板;114为第一支撑板;116为连接凹槽;118为第一支撑部;12为第二固定架;122为第二固定板;124为第二支撑板;126为连接凸起;128为第二支撑部;13为加强筋;14为容置槽;15为通孔;16为风扇安装部;17为拆卸孔;18为散热器固定孔;19为印刷电路板固定孔;20为风扇安装孔;30为散热器;40为印刷电路板;50为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60为机箱底板;70为机箱底后板;75为风扇;80为机箱安装板;90为机箱前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见图1至图3,一种散热器固定架包括第一固定架11和第二固定架12。第一固定架11包括第一支撑板114和第一固定板112,第一固定板112垂直于第一支撑板114,第二固定架12包括第二支撑板124和第二固定板122,第二固定板122垂直于第二支撑板124,第一固定板112和第二固定板122连接。
第一支撑板114与第二支撑板124上均开设有散热器固定孔18。具体的,如图1所示,第一支撑板114和第二支撑板124上均开设有四个散热器固定孔18,且散热器固定孔18对称开设在支撑板的两侧,与散热器30的安装位置相对应。图1中散热器30的数量有两个,每个散热器30与第一支撑板114或第二支撑板124连接的侧面上均开设有四个螺纹孔,散热器30上的螺纹孔开设的位置与支撑板上散热器固定孔18开设的位置相对应。需要说明的是,实际应用中,具体散热器30的个数、散热器固定孔18和散热器侧面螺纹孔的个数以及开设位置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并不只限于本实施例。
如图1所示,第一固定板112和第二固定板122上均开设有两个印刷电路板固定孔19,两个印刷电路板固定孔19之间的距离根据印刷电路板40的宽度设定,印刷电路板40的四角都开设有安装孔,安装孔的位置与第一固定板112和第二固定板122上印刷电路板固定孔19的位置相对应,散热器30的上表面也开设有安装孔,安装孔的位置相应的与印刷电路板40上的安装孔以及第一固定板112和第二固定板122上的印刷电路板固定孔19的位置相互对应。需要说明的是,实际应用中,具体印刷电路板固定孔19开设的个数和位置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并不只限于本实施例。
使用上述的散热器固定架进行散热器30安装的具体过程如下:
安装散热器30时,先将一个散热器30与第一支撑板114连接,将安装螺钉穿过支撑板上的散热器固定孔18并插入散热器30侧面上的螺纹孔,锁紧螺钉后散热器30与第一支撑板114连接。再将另一个散热器30与第二支撑板124连接,具体安装过程与上述散热器30与第一支撑板114连接的过程相同,不予赘述。散热器30安装完成后,将第一固定板112与第二固定板122连接,在固定好的散热器30的上方形成密封的固定板,且第一固定板112与第二固定板122上的印刷电路板固定孔19的位置与散热器30的上表面的安装孔的位置对应。之后,安装印刷电路板40,先把印刷电路板40放到第一固定板112与第二固定板122连接形成的密封固定板上,将安装印刷电路板40上的安装孔与第一固定板112和第二固定板122上的印刷电路板固定孔19的对齐,再将螺钉穿过印刷电路板40上的安装孔后穿过第一固定板112和第二固定板122上的印刷电路板固定孔19,插入散热器30上表面的安装孔后锁紧螺钉,锁紧螺钉后,完成印刷电路板40的安装。并且,第一固定板112和第二固定板122固定在散热器30上后整体形成密封的固定板,印刷电路板40固定于第一固定板112和第二固定板122连接后形成的密封固定板上方,散热器30位于第一固定板112和第二固定板122连接后形成的密封固定板下方。
具体的,第一固定架11与第二固定架12均采用非金属材料制成。第一固定板112和第二固定板122连接后整体形成密封的固定板,可以将散热器30和印刷电路板40隔开,且第一固定板112和第二固定板122均采用绝缘的非金属材料制成,连接后的第一固定板112和第二固定板122形成的密封固定板可以起到绝缘板的作用,能够对散热器30和印刷电路板40进行绝缘隔离。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散热器30的数量为两个,但是实际应用中,具体散热器30的个数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并不限于本实施例。如,在一个实施例中,散热器的数量为一个,散热器与第一支撑板114和第二支撑板124连接的两个侧面上均开设有四个螺纹孔,散热器上的螺纹孔开设的位置与支撑板上散热器固定孔18开设的位置相对应。安装散热器时,将散热器与第一支撑板114和第二支撑板124连接,将安装螺钉穿过第一支撑板114和第二支撑板124上的散热器固定孔18并插入散热器侧面上的螺纹孔,锁紧螺钉后散热器与第一支撑板114和第二支撑板124连接,即完成散热器安装,操作简单方便。
请参阅图2,其为散热器固定架的整体组装结构示意图。散热器30通过第一支撑板114和第二支撑板124上开设的散热器固定孔18固定在第一支撑板114和第二支撑板124中间,第一固定板112和第二固定板122之间相互连接后在固定好的散热器30上方整体形成密封的固定板,并且,在散热器30的下方,第一支撑板114和第二支撑板124之间形成风道,实现散热器30的散热,不需要额外安装挡风板构建风道来对散热器30进行散热。印刷电路板40通过开设在第一固定板112和第二固定板122上的印刷电路板固定孔19固定在第一固定板112和第二固定板122连接后形成的密封固定板的上方,同时散热器30固定在第一固定板112和第二固定板122形成的密封固定板的下方,因此第一固定板112和第二固定板122形成的密封固定板可以将散热器30和印刷电路板40隔开,又因为第一固定架11和第二固定架12的材料均为非金属材料,因此第一固定板112和第二固定板122形成的密封固定板可以起到绝缘板的作用,不需要在散热器30上方再额外安装绝缘板隔离印刷电路板40。因此,上述散热器30、印刷电路板40与散热器固定架的安装可以大大减少安装的零部件,安装过程简单方便,节约安装时间和成本。
进一步的,如图1所示,第一固定架11和第二固定架12内侧均设置有加强筋13,在第一固定板112、第二固定板122、第一支撑板114和第二支撑板124的内侧的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上均设置有多个加强筋13,加强筋13可以是长板、长条或梯形板,也可以设置为其他形状。加强筋13的形状、数量和位置具体可根据固定板、支撑板的面积和结构进行设置。在第一固定架11和第二固定架12的内侧设置加强筋13能够增强散热器固定架的刚度和强度,使散热器固定架能够更好地支撑承重,提高散热器固定架整体的稳定性。
第一固定架11和第二固定架12上还都开设有拆卸孔17,如图1所示,在第一支撑板114上开设有两个拆卸孔17,第二固定板122上开设有一个拆卸孔17,拆卸孔17为腰型孔。拆卸孔17能够方便散热器固定架安装和拆卸,本实施中,拆卸孔17为腰型孔,需要说明的是,拆卸孔17还可以是其它形状的孔,如圆形孔或方形孔等,并不只限于本实施例。
通过在散热器固定架上开设拆卸孔17,可以方便在拆装散热器固定架时持握第一固定架11和第二固定架12,从而方便对第一固定架11和第二固定架12进行拆卸。本实施例中,拆卸孔17开设在第一支撑板114和第二固定板122上。但是,需要说明的是,拆卸孔17还可以设置在第二支撑板124上或第一固定板112上,实际应用中,具体拆卸孔17的个数和开设位置可根据需要进行设置,并不只限于本实施例。
参见图3至图5,第一固定板112上开设有连接凹槽116,第二固定板122上设置有连接凸起126,连接凸起126从第二固定板122的边缘向外延伸。连接凹槽116与连接凸起126的宽度相等,并且连接凸起126的上表面与第二固定板122的上表面的距离等于连接凹槽116的深度。第一固定板112与第二固定板122连接时,连接凸起126插入连接凹槽116中,连接凹槽116和第二固定连接凸起126扣合,从而实现第一固定板112和第二固定板122连接,连接后第一固定板112和第二固定板122连接整体形成密封的固定板。
具体的,在一个较佳的实施例中,连接凹槽116与连接凸起126扣合的面积可以调节,以适用于不同尺寸的散热器30、印刷电路板40的安装,通用性高。此外,连接凹槽116与连接凸起126的扣合能够保证在散热器30的上方形成密封的固定板,在散热器30与印刷电路板40之间起到隔离绝缘作用。
进一步的,连接凹槽116与连接凸起126扣合连接后形成的密封的固定板的表面积大于所述散热器30的上表面积。连接凹槽116与连接凸起126扣合的面积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节,经过调节后形成的密封固定板的表面积必须大于散热器30的上表面积,以保证能够将散热器30固定安装在两个支撑板之间。
请参见图3至图5,第一固定板112和第二固定板122上均开设有容置槽14,容置槽14用于容置印刷电路板40上的引脚区,容置槽14的宽度大于引脚区的宽度同时小于印刷电路板40的宽度,容置槽14的深度大于引脚区的高度。印刷电路板40固定在第一固定板112和第二固定板122上后,位于容置槽14的上方,印刷电路板40下方的引脚区能够完全容置在容置槽14中。容置槽14可以起到保护引脚的作用,同时印刷电路板40在安装的过程中不会受到引脚的影响,能够平整地固定在第一固定板112与第二固定板122形成的密封固定板上。
如图3和图5所示,第一支撑板114上设置有第一支撑部118,第二支撑板124上设置有第二支撑部128,第一支撑部118与第一支撑板平行设置,第二支撑部128与第二支撑板平行设置,散热器30固定在第一支撑板114和第二支撑板124之间后,散热器设置在第一支撑部118与第一支撑板114之间,以及第二支撑部128与第二支撑板124之间,且散热器分别与第一支撑部118和第二支撑部128接触连接。
进一步的,第一支撑部118与第一固定板112之间的距离与散热器30的高度匹配,第二支撑部128与第二固定板122之间的距离与散热器30的高度匹配,具体的,使第一支撑部118与第一固定板112之间的距离等于或者略大于散热器30的高度,第二支撑部128与第二固定板122之间的距离等于或者略大于散热器30的高度,以使第一支撑部118和第二支撑部128恰好能够在散热器30下方对散热器30进行支撑,使得散热器30在散热器固定架上的安装更加稳定。
具体的,第一支撑部118和第二支撑部128可以采用凸起块、凸起条,或者支撑板等多种结构,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第一支撑部118和第二支撑部128的具体结构形态,现有技术中任何能够实现在第一支撑板114和第二支撑板124内部对散热器30进行支撑的结构均应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如图3和图5所示,第一支撑板114与第二支撑板124上均开设有通孔15,通孔15的开设能够便于拆卸和维修安装在散热器30上的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50。印刷电路板40上开设有多个焊接孔,散热器30与第一支撑板114或第二支撑板124连接的的侧面也开设有多个用于安装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50的螺纹孔。安装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50时,将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50的引脚穿过印刷电路板40上的焊接孔锡焊在印刷电路板40上,之后,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50上的螺钉插入散热器30侧面的螺纹孔中,锁紧螺钉后,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50固定在散热器30的侧面,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50的安装完成。通孔15开设的位置与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50在散热器30侧面的安装位置相对应,第一支撑板114与第二支撑板124上开设的通孔15的尺寸大于安装在散热器30上的绝缘栅双极性晶体管50的尺寸。由于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50工作时发热比较严重,在第一支撑板114与第二支撑板124上开设通孔15,可以使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50工作时处于开放的空间,便于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50散热,同时如果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50发生损坏,可以直接从散热器固定架的两侧将其取出进行更换,便于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50的装配和拆卸维修。
进一步的,参见图5,第一固定板112和第二固定板122具有风扇安装部16,风扇安装部16从第一固定板112和第二固定板122上固定印刷电路板40的区域向外延伸,在风扇安装部16的下方为风扇的安装提供空间。在第二固定板122的风扇安装部16上开设有风扇安装孔20,风扇安装孔20用于安装风扇,风扇通过风扇安装孔20安装在第二固定板122的风扇安装部16的下方,并且位于散热器30的后方,用于对散热器30吹风散热。需要说明的是,实际应用中,风扇安装孔20还可以单独开设在第一固定板112上,或者也可以同时开设在第一固定板112和第二固定板122上,具体风扇安装孔20的个数和开设位置根据风扇75的安装位置确定,并不限于本实施例。
图6为应用上述散热器固定架进行装配的焊机机箱的结构示意图。一种焊机机箱,包括:散热器30、电路印刷版40和上述的散热器固定架,散热器30通过散热器固定孔安装在第一支撑板与第二支撑板上,电路印刷板40通过印刷电路板固定孔安装在第一固定板与第二固定板上。
进一步的,焊机机箱还包括风扇75、机箱底板60、机箱底后板70、机箱安装板80和机箱前板90,机箱前板90连接至机箱底板60一端,机箱底后板70连接至与机箱前板90对应的机箱底板60的另一端,机箱安装板80与机箱前板90连接,散热器固定架设置在机箱安装板80和机箱底后板70之间,且散热器固定架分别与机箱安装板80、机箱底后板70和机箱底板60连接,风扇75与散热器固定架连接。
焊机机箱的安装过程如下,首先,将散热器30、印刷电路板40与散热器固定架连接,具体安装过程如上述使用散热器固定架进行散热器30安装的过程所述,在此不予赘述。完成散热器30和印刷电路板40与散热器固定架安装后,将机箱前板90安装在机箱底板60的一端,机箱底后板70安装在与机箱前板90对应的机箱底板60的另一端;再将机箱安装板80与机箱前板90连接;之后,将散热器固定架放置在机箱安装板80和机箱底后板70之间,并将散热器固定架分别与机箱安装板80、机箱底后板70和机箱底板60连接。最后,将风扇75与散热器固定架连接,即可完成焊机机箱组装,操作方便。
焊接机箱整机装配好后,在散热器30的下方,第一支撑板与第二支撑板之间形成风道,散热器30工作时,风扇75启动,向散热器30吹风,风从风道中吹出,第一支撑板与第二支撑板起到挡风板的作用,防止风扇75吹出的风从侧边吹出,有利于散热器30的散热。
上述散热器固定架及焊机机箱,通过第一固定架11和第二固定架12实现散热器30和印刷电路板40的安装,第一固定架11包括第一支撑板114和第一固定板112,第二固定架12包括第二支撑板124和第二固定板112,第一固定板112与第二固定板122间相互连接,散热器30通过第一支撑板114和第二支撑板124上开设的散热器固定孔18固定在第一固定架11和第二固定架12中间,印刷电路板40通过开设在第一固定板112和第二固定板122上的印刷电路板固定孔19固定在第一固定板112和第二固定板122上方。散热器30与第一固定架11和第二固定架12安装后,第一支撑板114和第二支撑板124能够在在散热器30下方形成风道,实现散热器30散热,不需要额外安装挡风板。并且,第一固定板112和第二固定板122连接后的整体能够在固定好的散热器30上方整体形成密封的固定板,在印刷电路板40与散热器30之间起到绝缘的作用,不需要额外安装绝缘板。因此,上述散热器固定架及焊机机箱大大减少了安装零部件,使散热器安装简单方便,能够有效节约安装时间和安装成本。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散热器固定架,用于固定散热器和电路印刷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固定架,包括第一支撑板和垂直于所述第一支撑板的第一固定板;以及,
第二固定架,包括第二支撑板和垂直于所述第二支撑板的第二固定板;
其中,所述第一固定板与所述第二固定板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板与所述第二固定板上均开设有用于安装所述电路印刷板的印刷电路板固定孔,所述第一支撑板与所述第二支撑板上均开设有用于安装所述散热器的散热器固定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器固定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板上开设有连接凹槽,所述第二固定板上设置有连接凸起,所述连接凸起的宽度与所述连接凹槽的宽度相同,且所述连接凸起的上表面至所述第二固定板的上表面的距离等于所述连接凹槽的深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器固定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板与所述第二固定板上均开设有容置槽,所述容置槽用于容置所述印刷电路板上的引脚区,所述容置槽的宽度大于所述引脚区的宽度小于所述印刷电路板的宽度,且所述容置槽的深度大于所述引脚区的高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器固定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板上设置有第一支撑部,所述第二支撑板上设置有第二支撑部,所述第一支撑部与所述第一支撑板平行设置,所述第二支撑部与所述第二支撑板平行设置,所述散热器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部与所述第一支撑板之间,以及所述第二支撑部与所述第二支撑板之间,且所述散热器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接触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器固定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上均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位置与所述散热器上的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的位置对应,且所述通孔的尺寸大于所述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的尺寸。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器固定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架和所述第二固定架的内侧均设置有加强筋。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器固定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架和/或所述第二固定架上开设有拆卸孔。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器固定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板或所述第二固定板上开设有风扇安装孔。
9.一种焊机机箱,其特征在于,包括:散热器、电路印刷版和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散热器固定架,所述散热器通过所述散热器固定孔安装在所述第一支撑板与所述第二支撑板上,所述电路印刷板通过所述印刷电路板固定孔安装在所述第一固定板与所述第二固定板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焊机机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风扇、机箱底板、机箱底后板、机箱安装板和机箱前板,所述机箱前板连接至所述机箱底板一端,所述机箱底后板连接至与所述机箱前板对应的所述机箱底板的另一端,所述机箱安装板与所述机箱前板连接,所述散热器固定架设置在所述机箱安装板和所述机箱底后板之间,且所述散热器固定架分别与所述机箱安装板、所述机箱底后板和所述机箱底板连接,所述风扇与所述散热器固定架连接。
CN201620519587.1U 2016-05-31 2016-05-31 散热器固定架及焊机机箱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66028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519587.1U CN205660283U (zh) 2016-05-31 2016-05-31 散热器固定架及焊机机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519587.1U CN205660283U (zh) 2016-05-31 2016-05-31 散热器固定架及焊机机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660283U true CN205660283U (zh) 2016-10-26

Family

ID=571579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519587.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660283U (zh) 2016-05-31 2016-05-31 散热器固定架及焊机机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660283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738027A (zh) * 2017-09-28 2018-02-27 深圳力科电气有限公司 逆变焊接机安全冷却系统
CN109719362A (zh) * 2018-12-29 2019-05-07 佛山耀立电气有限公司 中层架预固定结构及焊机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738027A (zh) * 2017-09-28 2018-02-27 深圳力科电气有限公司 逆变焊接机安全冷却系统
CN109719362A (zh) * 2018-12-29 2019-05-07 佛山耀立电气有限公司 中层架预固定结构及焊机
CN109719362B (zh) * 2018-12-29 2024-04-16 佛山耀立电气有限公司 中层架预固定结构及焊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159722B (zh) 一种抗震配电柜
WO2016187932A1 (zh) 一种led灯板组件
CN203722973U (zh) 一种具有屏蔽电磁波的高热传导性散热片
KR100755756B1 (ko) 멀티비전용 스탠드
CN205660283U (zh) 散热器固定架及焊机机箱
CN207365332U (zh) 一种空调器电控盒
CN103365361A (zh) 硬盘固定装置
CN202753749U (zh) 多功能蓄电池支架
CN103423816B (zh) 空调室外机的电器盒及具有该电器盒的空调室外机
KR102131255B1 (ko) 공기조화기 실외기의 컨트롤 박스
CN205910649U (zh) 一种电脑机箱后侧板
KR200419281Y1 (ko) 멀티비전용 스탠드
CN105485567A (zh) 一种防尘防水面板灯
CN207133757U (zh) 易散热的计算机主板
CN204460341U (zh) 电磁炉主板放置盒的防水结构
CN207720524U (zh) 一种电路板结构及采用其的电磁炉
CN105738727A (zh) 测试设备
CN207742863U (zh) 显示装置及其显示面板
CN205880772U (zh) 服务器机箱
CN210328320U (zh) 一种车辆云端信息储存系统
CN106602884B (zh) 一种独立风道结构的变频器及其装配工艺
CN204513047U (zh) 一种灯盘
CN209435671U (zh) 一种用于一体化集成的电控箱插件盒体
CN214545305U (zh) 一种散热网络机柜
CN103712171B (zh) 整流器支架及照明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1026

Termination date: 20200531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