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647356U - 太阳能光伏水面电站用的分体式浮筒结构 - Google Patents

太阳能光伏水面电站用的分体式浮筒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647356U
CN205647356U CN201620366451.1U CN201620366451U CN205647356U CN 205647356 U CN205647356 U CN 205647356U CN 201620366451 U CN201620366451 U CN 201620366451U CN 205647356 U CN205647356 U CN 20564735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allery
buoyancy tank
column
main body
engaging lu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366451.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晓岚
费志刚
孙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SHU YADE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SHU YADE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SHU YADE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SHU YADE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366451.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64735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64735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64735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SSOLAR HEAT COLLECTORS; SOLAR HEAT SYSTEMS
    • F24S20/00Solar heat collecto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uses or environments
    • F24S20/70Waterborne solar heat collector modul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40Solar thermal energy, e.g. solar towers
    • Y02E10/47Mountings or track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Sustainable Energy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otovoltaic Devices (AREA)

Abstract

一种太阳能光伏水面电站用的分体式浮筒结构,包括浮筒本体,具有全封闭的中空腔,浮筒本体上凸起于浮筒本体的表面的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安装平台,四个角部的侧面有浮筒本体连接耳;廊道浮箱,具有全封闭的廊道浮箱腔,四个角部的外侧面上各有廊道浮箱连接耳;一对立柱,其底部各有立柱固定螺杆,在对应于内螺纹孔的孔口的位置有立柱连接螺杆防退槽,一对立柱上还构成有一立柱底部凸台,立柱底部凸台上有防退凸缘,当立柱固定螺杆充分旋入内螺纹孔内时,防退凸缘处于与立柱连接螺杆相配合而藉以阻止立柱固定螺杆朝向与旋入方向相反的方向回退的状态。方便检护;安装效率高,减轻作业强度;连接可靠;提高抗风能力;结构简洁;节约物流成本。

Description

太阳能光伏水面电站用的分体式浮筒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上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太阳能光伏水面电站用的分体式浮筒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人类生产力的快速提高,能源消耗也日益增加,由此而造成的地区环境和全球环境急剧恶化。例如,由温室效应引起的全球气候变暖、冰山、冰川融化和海平面升高等一系列影响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成了国际社会的关注热点。众所周知,温室气体的排放主要缘于人类大量消耗诸如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的矿物质能源所致,因此,各国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将节约和充分利用能源成为首先加以考虑的问题。
节能减排,保护环境已成为全球革命,于是作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并且具有清洁绿色环保意义的能源即太阳能越来越为人类所器重。随着利用太阳能电池将太阳光转化为电能技术的不断成熟,太阳能光伏发电所具有的输电成本低、能源利用率高的优势逐渐被人们认识。例如就我国的长三角、珠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而言,因电力资源紧缺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建立光伏电站可以显著缓解电力资源紧缺的矛盾。但是,以土地为载体建立太阳能光伏电站又会引发本来已捉襟见肘的土地资源占用问题,于是太阳能光伏水面电站既可解决电力资源紧缺又能通过合理利用闲置水面而节约宝贵的土地资源,或许基于这种背景,在公开的中国专利文献中出现了关于供设置太阳能光伏水面电站的浮体的技术信息,如CN205076003U(立式浮筒结构漂浮平台)、CN203788226U(用于架设光电板的浮筒装置)和CN104709442A(一种浮筒平台及应用),等等。
典型的如CN204937420U推荐的“水上浮筒浮体及具有该浮体的太阳能发电装置”,该专利方案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体现其说明书第0014至0015段记载的技术效果,但是存在以下缺憾:其一,由于缺乏在安装及日后检护时供作业人员站立的浮箱式廊道,因而在将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即前述的太阳能光伏水面电站,以下同)安装时以及在使用过程中进行必要的检护作业时造成不便;其二,由于安装支架自身的结构复杂并且为了将安装支架与浮体固定连接,因而需在浮体的长度方向的两侧各开设复数对安装孔,而在安装支架上并且在对应于安装孔的位置开设固定孔,藉由紧固件在对应于安装孔与固定孔的位置将安装支架与浮体固定(安装支架也可称为“立柱”,供设置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于是不仅安装效率低,而且安装人员的作业强度大;其三,由于前述的安装支架是通过单独的紧固件(螺钉与螺母的配合)与浮体上的前述安装孔间接固定连接的,因而连接的可靠性难以保障,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当紧固件松动时,安装支架的稳定性受到影响,甚至损及以安装支架为载体设置的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其四,由于整体高度相对较高,因而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重心离水平面的距离较大,于是对抗风力和水浪影响的能力相对脆弱。
CN204947966U提供的“一种水面光伏电站的新型浮体”由于设计有连接浮筒(说明书第0044段),因而能够消除前述CN204937420U的所述第一点欠缺,但是为了供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安装,需在浮体的前后两侧各构成一对定位凸台,在两对定位凸台的相向一侧各开设限位凹槽,并且在浮体上还开设有一对自浮体的左端贯通至右端的通孔,在通孔内插置具有伸缩调节功能的支撑,在支撑的末端设置挡块,当安装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时,将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框体的前后侧与限位凹槽嵌配,而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框体的左右端则由挡块限位,因而不仅致使整个浮体的结构趋于复杂,而且因太阳能光伏光电系统的左右端显著探出浮体而有失稳定性。
针对上述已有技术,有必要加以改进,为此本申请人作了有益的设计并且形成了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有助于为浮体配备廊道浮箱而藉以方便作业人员安装及检护、有利于将立柱与浮体直接连接而藉以显著简化浮体结构并且提高太阳能光伏水面电站的安装效率同时降低安装人员的作业强度、有益于确保立柱与浮体之间的持久连接的可靠性而藉以避免立柱出现松解情形和有便于显著降低太阳能光伏水面电站的重心而藉以增强防风能力的太阳能光伏水面电站用的分体式浮筒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太阳能光伏水面电站用的分体式浮筒结构,包括一形状呈口字形构造的浮筒本体,该浮筒本体具有一全封闭的中空腔,在浮筒本体上并且位于浮筒本体朝向上的一侧的四个角部分别构成有凸起于浮筒本体的表面的一第一安装平台、一第二安装平台、一第三安装平台和一第四安装平台,在第一安装平台上埋设有一第一安装平台紧固件,在第二安装平台上埋设有一第二安装平台紧固件,在第三安装平台以及第四安装平台上各开设有一内螺纹孔,在浮筒本体的四个角部的侧面并且在对应于浮筒本体的厚度方向的居中位置各以水平状态延伸有一浮筒本体连接耳;一廊道浮箱,该廊道浮箱具有一全封闭的廊道浮箱腔,在该廊道浮箱的四个角部的外侧面上各延伸有一廊道浮箱连接耳,廊道浮箱连接耳与所述浮箱本体连接耳连接;一对立柱,在该对立柱的底部各固定有一立柱固定螺杆,一对立柱中的其中一个立柱的底部的立柱固定螺杆与所述第三安装平台上的所述内螺纹孔连接,而一对立柱中的另一个立柱的底部的立柱固定螺杆与所述第四安装平台上的内螺纹孔连接,在对应于所述内螺纹孔的孔口的位置构成有一立柱连接螺杆防退槽,而在一对立柱上并且在对应于所述的立柱固定螺杆的基部的位置构成有一立柱底部凸台,在该立柱底部凸台上构成有一防退凸缘,当所述立柱固定螺杆充分旋入所述内螺纹孔内时,所述防退凸缘处于与所述的立柱连接螺杆防退槽相配合而藉以阻止立柱固定螺杆朝向与旋入方向相反的方向回退的状态。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安装平台紧固件以及第二安装平台紧固件为具有内螺纹孔的螺母。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浮筒本体连接耳的两侧与所述浮筒本体的外侧面之间各构成有一浮筒本体连接耳夹角α;所述的廊道浮箱连接耳的两侧与所述廊道浮箱的外侧面之间各构成有一廊道浮箱连接耳夹角β。
在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浮筒本体连接耳上开设有一浮筒本体连接耳孔,而在所述廊道浮箱连接耳上开设有一廊道浮箱连接耳孔,在同时对应于浮筒本体连接耳孔以及廊道浮箱连接耳孔的位置由连接耳螺栓将浮筒本体连接耳与廊道浮箱连接耳连接并且由旋配在连接耳螺栓上的限定螺母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浮筒本体连接耳夹角α以及所述的廊道浮箱连接耳夹角β均为135°。
在本实用新型的还有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的立柱的顶面上各埋设有一立柱紧固件。
在本实用新型的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立柱紧固件为具有内螺纹孔的螺母。
在本实用新型的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的廊道浮箱朝向上的一侧表面构成有廊道浮箱防滑凸缘。
在本实用新型的又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的廊道浮箱上以间隔状态构成有凹陷于廊道浮箱的上下表面的廊道浮箱增强凸台。
在本实用新型的又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廊道浮箱防滑凸缘呈浮点状或棱形状。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之一,由于设置有廊道浮箱,因而可供作业人员站在廊道浮箱上将太阳能光伏水面电站安装于浮筒本体并且方便作业人员日后的检护;之二,由于合理地采用了一对立柱,并且将该对立柱在分别对应于第三、第四安装平台上的内螺纹孔固定连接,因而既可提高太阳能光伏水面电站的安装效率,又能显著减轻安装人员的作业强度;之三,由于设置了立柱连接螺杆防退槽以及防退凸缘,因而可防止一对立柱出现回退情形,确保一对立柱与浮筒本体的持久连接的可靠性;之四,由于无需另行配备结构复杂并且体积大的安装支架,因而可显著降低太阳能光伏水面电站的重心,提高抗风能力;之五,由于整体结构简洁,因而得以满足工业化放大生产要求并且体现经济性;之六,由于廊道浮箱以及一对立柱在物流渠道可与浮筒本体分离,因而可显著节约诸如包装、仓储、运输环节中的物流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结构图。
图2为图1所示的一对立柱的底部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应用例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应用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见图1和图2,示出了一形状呈中国汉字的口字形构造的浮筒本体1,该浮筒本体1具有一全封闭的中空腔11,在浮筒本体1上并且位于浮筒本体1朝向上的一侧的四个角部分别构成有凸起于浮筒本体1的表面的一第一安装平台12、一第二安装平台13、一第三安装平台14和一第四安装平台15,在第一安装平台12上埋设有一第一安装平台紧固件121,在第二安装平台13上埋设有一第二安装平台紧固件131,在第三安装平台14以及第四安装平台15上各开设有一内螺纹孔16,在浮筒本体1的四个角部的侧面并且在对应于浮筒本体1的厚度方向的居中位置各以水平状态构成有一浮筒本体连接耳17;示出了一廊道浮箱2,该廊道浮箱2具有一全封闭的廊道浮箱腔21,在该廊道浮箱2的四个角部的外侧面上各延伸有一廊道浮箱连接耳22,廊道浮箱连接耳22与前述浮箱本体连接耳17连接;示出了一对立柱3,在该对立柱3的底部各固定有一立柱固定螺杆31,一对立柱3中的其中一个立柱的底部的立柱固定螺杆与前述第三安装平台14上的内螺纹孔16连接,而一对立柱3中的另一个立柱的底部的立柱固定螺杆与第四安装平台15上的内螺纹孔16连接,在对应于前述内螺纹孔16的孔口的位置构成有即开设有一立柱连接螺杆防退槽161,而在一对立柱3上并且在对应于前述的立柱固定螺杆31的基部的位置构成有一立柱底部凸台32,在该立柱底部凸台32上构成有一防退凸缘321,当立柱固定螺杆31充分旋入前述内螺纹孔16内时,那么防退凸缘321处于与前述的立柱连接螺杆防退槽161相配合而藉以阻止立柱固定螺杆31朝向与旋入方向相反的方向回退的状态,如此结构可确保一对立柱3与浮筒本体1的可靠连接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前述的第一安装平台紧固件121以及第二安装平台紧固件131为具有内螺纹孔的螺母,在对浮筒本体1成型时将第一、第二安装平台紧固件121、131预先埋入,使其与浮筒本体1构成一体。
前述的浮筒本体连接耳17的两侧与前述浮筒本体1的外侧面之间各构成有一浮筒本体连接耳夹角α;同样,前述的廊道浮箱连接耳22的两侧与前述廊道浮箱2的外侧面之间各构成有一廊道浮箱连接耳夹角β。由图1所示,浮筒本体连接耳17位于浮筒本体1的棱线处,廊道本体连接耳22位于廊道本体2的棱线处。也就是说四个浮筒本体连接耳17中的前端左侧的一个浮筒本体连接耳与后端右侧的一个浮筒本体连接耳彼此形成对角关系,而四个浮筒本体连接耳17中的前端右侧的一个浮筒本体连接耳与后端左侧的一个浮筒本体连接耳彼此形成对角关系。四个廊道本体连接耳22同例,不再复述。前述的浮筒本体连接耳夹角α实质上是指浮筒本体连接耳17的法线与浮筒本体1的外侧面之间的夹角,由于前述的廊道浮箱连接耳夹角β同例,因而不再赘述。
重点见图1,在前述浮筒本体连接耳17上开设有一浮筒本体连接耳孔171,而在前述廊道浮箱连接耳22上开设有一廊道浮箱连接耳孔221,在同时对应于浮筒本体连接耳孔171以及廊道浮箱连接耳孔221的位置由连接耳螺栓4将浮筒本体连接耳17与廊道浮箱连接耳22连接并且由旋配在连接耳螺栓4上的限定螺母41限定。
在本实施例中,前述的浮筒本体连接耳夹角α以及前述的廊道浮箱连接耳夹角β均为135°;在前述的立柱3的顶面上各埋设有一立柱紧固件33,该立柱紧固件33为具有内螺纹孔的螺母。
优选地,在前述的廊道浮箱2朝向上的一侧表面构成有廊道浮箱防滑凸缘23;在前述的廊道浮箱2上以间隔状态构成有凹陷于廊道浮箱2的上下表面的廊道浮箱增强凸台24。
在本实施例中,前述的廊道浮箱防滑凸缘23呈棱形状,但也可以是浮点状或其它类似的形状。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申请人在图1中还示出了介于两相邻廊道浮箱2之间的过渡廊道浮箱5,该过渡廊道浮箱5的结构与廊道浮箱2相同,但长度比廊道浮箱2短,藉由过渡廊道浮箱5将两相邻的浮筒本体1实现连接。
请参见图3,图3示出了太阳能光伏水面电站6与本实用新型的浮筒本体1的情形,具体是将太阳能光伏水面电站6的左端通过一对立柱连接座61与前述的一对立柱3固定,一对立柱连接座61采用立柱连接座螺钉611与前述一对立柱3上的立柱紧固件33固定,而太阳能光伏水面电站6的框体由框体固定螺钉62与立柱连接座61固定,太阳能光伏水面电站6的右端支承在下固定座63上,下固定座63采用下固定座螺钉631在对应于前述第一、第二安装平台紧固件121、131的位置分别与第一、第二安装平台12、13固定,并且由限位块64限定,而限位块64由螺钉641与下固定座63固定。
请参见图4,图1示意了将多个浮筒本体1通过前述过渡廊道浮箱5连接以及在各浮筒本体1上设置太阳能水面光伏电站6的情形。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弥补了已有技术中的不足,顺利地完成了发明任务,如实地兑现了申请人在上面的技术效果栏中记载的技术效果。

Claims (10)

1.一种太阳能光伏水面电站用的分体式浮筒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形状呈口字形构造的浮筒本体 (1) ,该浮筒本体 (1) 具有一全封闭的中空腔 (11) ,在浮筒本体 (1) 上并且位于浮筒本体 (1) 朝向上的一侧的四个角部分别构成有凸起于浮筒本体 (1) 的表面的一第一安装平台 (12) 、一第二安装平台 (13) 、一第三安装平台 (14) 和一第四安装平台 (15) ,在第一安装平台 (12) 上埋设有一第一安装平台紧固件 (121) ,在第二安装平台 (13) 上埋设有一第二安装平台紧固件 (131) ,在第三安装平台 (14) 以及第四安装平台 (15) 上各开设有一内螺纹孔 (16) ,在浮筒本体 (1) 的四个角部的侧面并且在对应于浮筒本体 (1) 的厚度方向的居中位置各以水平状态延伸有一浮筒本体连接耳 (17) ;一廊道浮箱 (2) ,该廊道浮箱 (2) 具有一全封闭的廊道浮箱腔 (21) ,在该廊道浮箱 (2) 的四个角部的外侧面上各延伸有一廊道浮箱连接耳 (22) ,廊道浮箱连接耳 (22) 与所述浮箱本体连接耳 (17) 连接;一对立柱 (3) ,在该对立柱 (3) 的底部各固定有一立柱固定螺杆 (31) ,一对立柱 (3) 中的其中一个立柱的底部的立柱固定螺杆与所述第三安装平台 (14) 上的所述内螺纹孔 (16) 连接,而一对立柱 (3) 中的另一个立柱的底部的立柱固定螺杆与所述第四安装平台 (15) 上的内螺纹孔 (16) 连接,在对应于所述内螺纹孔 (16) 的孔口的位置构成有一立柱连接螺杆防退槽 (161) ,而在一对立柱 (3) 上并且在对应于所述的立柱固定螺杆 (31) 的基部的位置构成有一立柱底部凸台 (32) ,在该立柱底部凸台 (32) 上构成有一防退凸缘 (321) ,当所述立柱固定螺杆 (31) 充分旋入所述内螺纹孔 (16) 内时,所述防退凸缘 (321) 处于与所述的立柱连接螺杆防退槽 (161) 相配合而藉以阻止立柱固定螺杆 (31) 朝向与旋入方向相反的方向回退的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太阳能光伏水面电站用的分体式浮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安装平台紧固件 (121) 以及第二安装平台紧固件 (131) 为具有内螺纹孔的螺母。
3.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太阳能光伏水面电站用的分体式浮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浮筒本体连接耳 (17) 的两侧与所述浮筒本体 (1) 的外侧面之间各构成有一浮筒本体连接耳夹角 ( α ) ;所述的廊道浮箱连接耳 (22) 的两侧与所述廊道浮箱 (2) 的外侧面之间各构成有一廊道浮箱连接耳夹角 ( β )
4.根据权利要求 1 3 所述的太阳能光伏水面电站用的分体式浮筒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浮筒本体连接耳 (17) 上开设有一浮筒本体连接耳孔 (171) ,而在所述廊道浮箱连接耳 (22) 上开设有一廊道浮箱连接耳孔 (221) ,在同时对应于浮筒本体连接耳孔 (171) 以及廊道浮箱连接耳孔 (221) 的位置由连接耳螺栓 (4) 将浮筒本体连接耳 (17) 与廊道浮箱连接耳 (22) 连接并且由旋配在连接耳螺栓 (4) 上的限定螺母 (41) 限定。
5.根据权利要求 3 所述的太阳能光伏水面电站用的分体式浮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浮筒本体连接耳夹角 ( α ) 以及所述的廊道浮箱连接耳夹角 ( β ) 均为 135 °。
6.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太阳能光伏水面电站用的分体式浮筒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立柱 (3) 的顶面上各埋设有一立柱紧固件 (33)
7.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太阳能光伏水面电站用的分体式浮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立柱紧固件 (33) 为具有内螺纹孔的螺母。
8.根据权利要求 1 3 所述的太阳能光伏水面电站用的分体式浮筒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廊道浮箱 (2) 朝向上的一侧表面构成有廊道浮箱防滑凸缘 (23)
9.根据权利要求 8 所述的太阳能光伏水面电站用的分体式浮筒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廊道浮箱 (2) 上以间隔状态构成有凹陷于廊道浮箱 (2) 的上下表面的廊道浮箱增强凸台 (24)
10.根据权利要求 8 所述的太阳能光伏水面电站用的分体式浮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廊道浮箱防滑凸缘 (23) 呈浮点状或棱形状
CN201620366451.1U 2016-04-27 2016-04-27 太阳能光伏水面电站用的分体式浮筒结构 Active CN20564735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366451.1U CN205647356U (zh) 2016-04-27 2016-04-27 太阳能光伏水面电站用的分体式浮筒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366451.1U CN205647356U (zh) 2016-04-27 2016-04-27 太阳能光伏水面电站用的分体式浮筒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647356U true CN205647356U (zh) 2016-10-12

Family

ID=570602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366451.1U Active CN205647356U (zh) 2016-04-27 2016-04-27 太阳能光伏水面电站用的分体式浮筒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647356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63145A (zh) * 2016-04-27 2016-07-13 常熟市亚德实业有限公司 太阳能光伏水面电站用的分体式浮筒结构
CN108706081A (zh) * 2018-04-04 2018-10-26 宿州诺亚坚舟光伏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漂浮式水上连接浮体
CN109415111A (zh) * 2016-06-30 2019-03-01 京洛株式会社 浮板、浮板集合体以及浮板集合体的设置方法
TWI661666B (zh) * 2017-08-14 2019-06-01 大陸商長江勘測規劃設計研究有限責任公司 三位一體耦合插拔式水面光伏發電單元及其發電系統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63145A (zh) * 2016-04-27 2016-07-13 常熟市亚德实业有限公司 太阳能光伏水面电站用的分体式浮筒结构
CN109415111A (zh) * 2016-06-30 2019-03-01 京洛株式会社 浮板、浮板集合体以及浮板集合体的设置方法
CN109415111B (zh) * 2016-06-30 2021-11-09 京洛株式会社 浮板、浮板集合体以及浮板集合体的设置方法
TWI661666B (zh) * 2017-08-14 2019-06-01 大陸商長江勘測規劃設計研究有限責任公司 三位一體耦合插拔式水面光伏發電單元及其發電系統
CN108706081A (zh) * 2018-04-04 2018-10-26 宿州诺亚坚舟光伏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漂浮式水上连接浮体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763145A (zh) 太阳能光伏水面电站用的分体式浮筒结构
CN205647356U (zh) 太阳能光伏水面电站用的分体式浮筒结构
CN204947966U (zh) 一种水面光伏电站的新型浮体
CN204794820U (zh) 一种浮筒式漂浮光伏支架
CN105099342B (zh) 离岸型水面漂浮式光伏电站整体式双船体浮台装置
CN203358830U (zh) 水中漂浮式建筑
CN106385225A (zh) 通道主浮体与支撑浮体耦合式水面光伏发电系统及方法
CN103986406A (zh) 一种水上光伏组件承载单元方阵及使用其的发电系统
CN105610388B (zh) 一种用于支撑光伏板的水上浮筒装置
WO2017071550A1 (zh) 漂浮式光伏板安装平台
WO2017071549A1 (zh) 漂浮式光伏支架系统
CN207354105U (zh) 一种漂浮式光伏电站组件
CN204937420U (zh) 水上浮筒浮体及具有该浮体的太阳能发电装置
CN208842586U (zh) 光伏组件支撑系统
US20160134228A1 (en) A photovotaic array with floating raft foundations
CN105958907A (zh) 一种水面浮动式光伏发电系统
CN206211922U (zh) 水上太阳能光伏漂浮电站
CN206961915U (zh) 一种减震效果好的动力电池铝壳
CN105129041B (zh) 变倾角全水域水面光伏电站模块化双船体一体式漂浮装置
CN107356001B (zh) 一种水上太阳能采集平台
CN204003272U (zh) 一种浮式组合风力发电机组
CN203821719U (zh) 一种防风型平板光伏瓦
CN108001635B (zh) 一种水上漂浮发电站的漂浮装置
CN204928666U (zh) 离岸型水面漂浮式光伏电站整体式双船体浮台装置
CN201268386Y (zh) 太阳能密封货船舱盖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