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099342B - 离岸型水面漂浮式光伏电站整体式双船体浮台装置 - Google Patents

离岸型水面漂浮式光伏电站整体式双船体浮台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099342B
CN105099342B CN201510560407.4A CN201510560407A CN105099342B CN 105099342 B CN105099342 B CN 105099342B CN 201510560407 A CN201510560407 A CN 201510560407A CN 105099342 B CN105099342 B CN 10509934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oating platform
floating
water surface
plane
photovoltaic pla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560407.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099342A (zh
Inventor
杨家胜
李德
曾杰
陈卫鹏
朱宜飞
何杰
赵鑫
甘乐
叶任时
刘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jiang Institute of Survey Planning Design and Resear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jiang Institute of Survey Planning Design and Resear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jiang Institute of Survey Planning Design and Resear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jiang Institute of Survey Planning Design and Research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560407.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099342B/zh
Publication of CN10509934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09934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09934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09934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Landscapes

  • Photovoltaic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离岸型水面漂浮式光伏电站整体式双船体浮台装置,它包括若干模块化设计的浮体(1)之间连接成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浮体(1)包括前方水平放置的浮台(2)和位于后方的组件支撑斜面(3),所述的浮台(2)与所述的组件支撑斜面(3)之间形成空腔(2.1),所述的组件支撑斜面(3)包括两个互相平行的船体(3.1),在两个所述的船体(3.1)的横向一侧设置有U型连接体(3.2),它克服了现有技术中不利于水面光伏电站模块化建设的缺点和对于水位变化较大的湖面、水库等不具体可行性的缺点,具有可实现不同纬度、不同类型的水域的应用,能够实现规模效应。

Description

离岸型水面漂浮式光伏电站整体式双船体浮台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光伏发电技术领域,更加具体来说是离岸型水面漂浮式光伏电站整体式双船体浮台装置。
背景技术
大型地面式光伏电站一般建设在地势平坦或者起伏不大的场区内,根据场内地质情况来选择相应的基础及支架形式。但是随着国内可用土地资源紧缺以及土地流转难度增大,同时由于光伏电站需要的建设场区面积较大,陆地光伏建设的成本日益增高,整个社会效益日渐减少,而我国南方地区水域面积广泛,且大部分水域表面处于闲置。
因此光伏建设场地开始向水库、湖泊滩涂和鱼塘等水面区域发展,但现阶段还是主要采用和普通地面光伏电站相似的管桩基础。该基础埋入水底,上部路出水面用于固定光伏组件。
但是采用此种基础由于高度过大导致稳定性降低,同时水域部分光伏组件基础建设困难,在不同纬度的区域基础的形式要进行一定调整,不利于水面光伏电站模块化建设,只适用于滩涂、鱼塘等水位较浅地区,对于水位变化较大的湖面、水库等不具体可行性,因此这种形式基础不具备大规模应用的条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不利于水面光伏电站模块化建设的缺点,而提出一种离岸型水面漂浮式光伏电站整体式双船体浮台装置,其具有提高了光伏电站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的优点。
本发明离岸型水面漂浮式光伏电站整体式双船体浮台装置,它包括若干模块化设计的浮体之间连接成片,所述的浮体包括前方水平放置的浮台和位于后方的组件支撑斜面,所述的浮台与所述的组件支撑斜面之间形成空腔,所述的组件支撑斜面包括两个互相平行的船体,在两个所述的船体的横向一侧设置有U型连接体,在所述的浮台的两侧和所述的组件支撑斜面的后端均设置有凸出的一组吊耳,且相邻的吊耳之间上下对孔叠加并通过链连接固定;每个所述的船体包括前后两个凸起,前后两个所述的凸起之间的高度差形成的角度为0度-40度之间;在每个所述的凸起上表面边缘位置设置有凸起的挡板,位于后端的所述的凸起的挡板上设有相配套的凸耳,所述的凸耳伸出所述的凸起的外表面,在每个所述的凸耳上安装有固定压条,所述的凸耳与所述的固定压条上设置有相同大小的孔;所述的固定压条一端通过螺栓与所述的凸耳连接,另一端卡主所述的光伏组件。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浮台与所述的组件支撑斜面在纵向相间布置排列,每两个所述的组件支撑斜面的首尾沿横向依次布置有三个相邻的浮台,所述的浮台与所述的组件支撑斜面之间为无缝连接,所述的浮台与所述的组件支撑斜面均由可塑性材吹塑而成,且内部为中空结构。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固定压条的宽度为3-8厘米。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固定压条的宽度为5厘米。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浮台为长方体,所述的浮台的上表面有纹路,所述的浮台的吃水深度为5-10厘米,所述的浮台的高度为20-30厘米,每片所述的浮台可承受的重量为110KG。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吊耳上设置有吊耳孔。
本发明具有如下技术优点:1、本发明中为双船体型,对于风浪的稳定性大大增加,适应性更广,且该浮体既作为光伏组件的支撑底座,也作为人员同行的通道,使安装过程更加简便。2、浮体由可塑材料吹制而成,重量轻,便于运输与施工,浮力承载性较好。通过合理设计水面式光伏组件的浮体,通过锚固技术使光伏组件得以在水面漂浮,适应水位变化较大的水面(如水库,湖泊,江河等),充分利用了闲置的水域面积,有效的节约宝贵的土地资源,极大的提高水面光伏电站的经济和社会效益;3、通过模块化通用设计,浮式基础各部件为通用件,可用锁链连接,使得该基础形式可大规模应用、成本大幅降低,达到接近地面光伏电站建设成本水平;4、通过设计一定倾角,以实现增加组件接收的太阳辐射量,增加发电量;5、通过利用底座上表面的压条固定光伏组件,以实现组件安装过程方便快捷。6、通过尺寸优化设计,整个产品体积及形状更适合包装及运输。
附图说明
图1为离岸型水面漂浮式光伏电站整体式双船体浮台装置整体示意图。
图2为离岸型水面漂浮式光伏电站整体式双船体浮台装置剖视示意图。
图3为离岸型水面漂浮式光伏电站整体式双船体浮台装置中固定压条的具体连接示意图。
图4为离岸型水面漂浮式光伏电站整体式双船体浮台装置中固定压条示意图。
图5为离岸型水面漂浮式光伏电站整体式双船体浮台装置连接成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浮体1、浮台2、空腔2.1、组件支撑斜面3、船体3.1、U型连接体3.2、凸起3.3、吊耳4、吊耳孔4.1、挡板5、凸耳6、固定压条7、孔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情况,但它们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定,仅作举例而已;同时通过说明对本发明的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和容易理解。
参照图1-5所示:离岸型水面漂浮式光伏电站整体式双船体浮台装置,它包括若干模块化设计的浮体1之间连接成片,所述的浮体1既可以用于支撑固定光伏组件,又可以作为人员通行检修通道。
所述的浮体1包括前方水平放置的浮台2和位于后方的组件支撑斜面3,所述的浮台2与所述的组件支撑斜面3之间形成空腔2.1,所述的组件支撑斜面3包括两个互相平行的船体3.1,在两个所述的船体3.1的横向一侧设置有U型连接体3.2,在所述的浮台1的两侧和所述的组件支撑斜面3的后端均设置有凸出的一组吊耳4,且相邻的吊耳4之间上下对孔叠加并通过链连接固定;以便在负重或者风浪情况下允许各部件之间有一定相对运动,减少部件间的冲击和应力。
每个所述的船体3.1包括前后两个凸起3.3,前后两个所述的凸起3.3之间的高度差形成的角度为0度-40度之间;以便选用光伏组件的尺寸在一定范围内细微变化是可以通用;在每个所述的凸起3.3上表面边缘位置设置有凸起的挡板5,位于后端的所述的凸起3.3的挡板5上设有相配套的凸耳6,所述的凸耳6伸出所述的凸起3.3的外表面,在每个所述的凸耳6上安装有固定压条7,所述的凸耳6与所述的固定压条7上设置有相同大小的孔8;所述的固定压条7一端通过螺栓与所述的凸耳6连接,另一端卡主所述的光伏组件。
所述的浮台2与所述的组件支撑斜面3在纵向相间布置排列,每两个所述的组件支撑斜面3的首尾沿横向依次布置有三个相邻的浮台2,所述的浮台2与所述的组件支撑斜面3之间为无缝连接,所述的浮台2与所述的组件支撑斜面3均由可塑性材吹塑而成,且内部为中空结构;所述的固定压条7的宽度为3-8厘米;所述的固定压条7的最优宽度为5厘米,以便选用光伏组件的尺寸在一定范围内细微变化是可以通用。
所述的浮台2为长方体,所述的浮台2的上表面有纹路,所述的浮台2的吃水深度为5-10厘米,所述的浮台2的高度为20-30厘米,每片所述的浮台2可承受的重量为110KG;因为浮体1之间连接成片,这样工作人员就可以在上面对本发明进行维修处理;所述的吊耳4上设置有吊耳孔4.1。
本发明离岸型水面漂浮式光伏电站整体式双船体浮台装置,该形式包括一支撑基础为双船体型,在风浪中稳定性较好,极大的提高了光伏电站的安全性和适应性。二浮体由可塑材料吹制而成,重量轻,便于运输与施工,浮力承载性较好;三水面式光伏组件的浮体,通过锚固技术使光伏组件得以在水面漂浮且转动角度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以接受尽可能多的太阳辐射,并能够承受水面波浪的动荷载;四浮式基础各部件为模块化通用件,连接后使得该基础形式可大规模应用、并且减少模具数量,成本大幅降低,达到接近地面光伏电站建设成本水平;五组件设计有一定倾角,以实现增加组件接收的太阳辐射量,增加发电量;六底座上表面具有压条,固定光伏组件只需将其用压条压紧,以实现组件安装过程方便快捷;七浮体既作为光伏组件的支撑底座也作为人员通行通道,减少了零部件,简化了安装过程。
上述未详细说明的部分均为现有技术。

Claims (6)

1.离岸型水面漂浮式光伏电站整体式双船体浮台装置,它包括若干模块化设计的浮体(1)之间连接成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浮体(1)包括前方水平放置的浮台(2)和位于后方的组件支撑斜面(3),所述的浮台(2)与所述的组件支撑斜面(3)之间形成空腔(2.1),所述的组件支撑斜面(3)包括两个互相平行的船体(3.1),在两个所述的船体(3.1)的横向一侧设置有U型连接体(3.2),在所述的浮台(1)的两侧和所述的组件支撑斜面(3)的后端均设置有凸出的一组吊耳(4),且相邻的吊耳(4)之间上下对孔叠加并通过链连接固定;每个所述的船体(3.1)包括前后两个凸起(3.3),前后两个所述的凸起(3.3)之间的高度差形成的角度为0度-40度之间;在每个所述的凸起(3.3)上表面边缘位置设置有凸起的挡板(5),位于后端的所述的凸起(3.3)的挡板(5)上设有相配套的凸耳(6),所述的凸耳(6)伸出所述的凸起(3.3)的外表面,在每个所述的凸耳(6)上安装有固定压条(7),所述的凸耳(6)与所述的固定压条(7)上设置有相同大小的孔(8);所述的固定压条(7)一端通过螺栓与所述的凸耳(6)连接,另一端卡住所述的光伏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岸型水面漂浮式光伏电站整体式双船体浮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浮台(2)与所述的组件支撑斜面(3)在纵向相间布置排列,每两个所述的组件支撑斜面(3)的首尾沿横向依次布置有三个相邻的浮台(2),所述的浮台(2)与所述的组件支撑斜面(3)之间为无缝连接,所述的浮台(2)与所述的组件支撑斜面(3)均由可塑性材吹塑而成,且内部为中空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离岸型水面漂浮式光伏电站整体式双船体浮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压条(7)的宽度为3-8厘米。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离岸型水面漂浮式光伏电站整体式双船体浮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压条(7)的宽度为5厘米。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离岸型水面漂浮式光伏电站整体式双船体浮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浮台(2)为长方体,所述的浮台(2)的上表面有纹路,所述的浮台(2)的吃水深度为5-10厘米,所述的浮台(2)的高度为20-30厘米,每片所述的浮台(2)可承受的重量为110KG。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离岸型水面漂浮式光伏电站整体式双船体浮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吊耳(4)上设置有吊耳孔(4.1)。
CN201510560407.4A 2015-09-02 2015-09-02 离岸型水面漂浮式光伏电站整体式双船体浮台装置 Active CN10509934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560407.4A CN105099342B (zh) 2015-09-02 2015-09-02 离岸型水面漂浮式光伏电站整体式双船体浮台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560407.4A CN105099342B (zh) 2015-09-02 2015-09-02 离岸型水面漂浮式光伏电站整体式双船体浮台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099342A CN105099342A (zh) 2015-11-25
CN105099342B true CN105099342B (zh) 2016-12-14

Family

ID=545790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560407.4A Active CN105099342B (zh) 2015-09-02 2015-09-02 离岸型水面漂浮式光伏电站整体式双船体浮台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09934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709642B2 (ja) * 2016-03-14 2020-06-17 株式会社ジェイエスピー ソーラパネル用フロート及びその連結体
CN105790682A (zh) * 2016-05-04 2016-07-20 青岛迪玛尔海洋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水面漂浮式光伏发电系统
CN105827189A (zh) * 2016-05-12 2016-08-03 杭州桑尼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水上光伏发电系统的浮动平台
CN106335612B (zh) * 2016-11-08 2018-03-13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异径浮管式水面光伏浮体支架平台
CN106788167A (zh) * 2016-12-31 2017-05-31 广西拓瑞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浮体光伏发电系统
CN107380366A (zh) * 2017-08-15 2017-11-24 冯若愚 多功能水面光伏电站专用浮体装置
CN107769680A (zh) * 2017-10-06 2018-03-06 常州工学院 一种海面用漂浮光伏组件
CN108069000A (zh) * 2018-01-02 2018-05-25 宁波安浮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模块式水上漂浮光伏系统的锚固结构
CN108961430B (zh) * 2018-06-27 2020-03-27 山东大学 一种任意形状物体的漂浮支撑组件的获取方法及系统
CN209870681U (zh) * 2019-04-17 2019-12-31 厦门格瑞士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水上浮体及一种应用于太阳能板的水上支架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215402B1 (ko) * 2011-05-06 2012-12-26 김승섭 수상 태양광 발전장치
CN204216820U (zh) * 2013-12-17 2015-03-18 河南省电力勘测设计院 水上浮筒光伏发电系统
CN103795328A (zh) * 2014-03-06 2014-05-14 无锡朗阁新能源工程有限公司 水面漂浮式密集型光伏发电装置
CN203788214U (zh) * 2014-04-08 2014-08-20 赵伟安 水上悬浮式光伏发电系统
CN204928666U (zh) * 2015-09-02 2015-12-30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离岸型水面漂浮式光伏电站整体式双船体浮台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099342A (zh) 2015-11-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099342B (zh) 离岸型水面漂浮式光伏电站整体式双船体浮台装置
CN105048958B (zh) 一种水面漂浮式太阳能发电系统
CN204993165U (zh) 水上漂浮式渔光互补型光伏发电装置
KR20160108974A (ko) 수상 태양광 발전용 플로트 및 부력 구조물
CN103452742A (zh) 一种半潜式多浮子波浪能转换装置
CN105083489A (zh) 一种组成水上漂浮光伏电站的双体船式浮箱模块
CN105763145A (zh) 太阳能光伏水面电站用的分体式浮筒结构
CN205389187U (zh) 一种用于支撑光伏板的水上浮筒装置
CN205385435U (zh) 水上光伏系统
CN204334424U (zh) 多水域水面漂浮式密集型光伏发电装置
CN206031711U (zh) 一种水上光伏发电平台
CN105141245B (zh) 一种离岸型浮岛式光伏发电系统
CN105186986B (zh) 变倾角全水域水面光伏电站模块化整体平台漂浮式装置
CN201941953U (zh) 海上组合式漂浮风力发电平台
CN204937420U (zh) 水上浮筒浮体及具有该浮体的太阳能发电装置
CN105129041B (zh) 变倾角全水域水面光伏电站模块化双船体一体式漂浮装置
CN204928666U (zh) 离岸型水面漂浮式光伏电站整体式双船体浮台装置
CN105109631B (zh) 变倾角全水域水面光伏电站模块化分体式双船体型漂浮装置
CN212556710U (zh) 一种漂浮式光伏发电系统
CN204886818U (zh) 变倾角全水域水面光伏电站模块化整体平台漂浮式装置
CN101617119A (zh) 用于回收海浪能量的设备
CN205854439U (zh) 海上浮动承载平台及光伏电站
CN205105147U (zh) 变倾角全水域水面光伏电站模块化漂浮式装置
CN204871507U (zh) 变倾角全水域水面光伏电站模块化双船体一体式漂浮装置
CN105763144A (zh) 一种水面光伏发电浮式支持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