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641768U - 用于冷藏冷冻装置的门体及冷藏冷冻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于冷藏冷冻装置的门体及冷藏冷冻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641768U
CN205641768U CN201620413675.3U CN201620413675U CN205641768U CN 205641768 U CN205641768 U CN 205641768U CN 201620413675 U CN201620413675 U CN 201620413675U CN 205641768 U CN205641768 U CN 20564176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oor body
protruding
display
assembly
bonn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413675.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勇
党广明
邹磊
聂志欢
张玉琢
王庆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Hai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ai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ai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ai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413675.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64176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64176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64176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ld Air Circulating Systems And Constructional Details In Refrigerat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冷藏冷冻装置的门体及冷藏冷冻装置。本实用新型的门体包括:用于构成门体前部的面板;用于构成门体后部的门衬;设置于面板和门衬之间的后盖,后盖与面板之间限定有一容纳腔,且后盖具有背板部和分别由背板部的上侧和下侧向前延伸的上缘部和下缘部;显示控制组件,配置成沿横向插入容纳腔中,且具有触摸显示屏和用于固定触摸显示屏的安装板架。安装板架的上端面设有向上凸出并抵接于后盖的上缘部的上部内侧凸起和上部外侧凸起,安装板架的下端面设有向下凸出并抵接于后盖的下缘部的下部内侧凸起和下部外侧凸起,以至少在竖直方向上对显示控制组件进行定位。本实用新型的冷藏冷冻装置包括箱体和直接或间接地连接于箱体的门体。

Description

用于冷藏冷冻装置的门体及冷藏冷冻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冷冻冷藏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冷藏冷冻装置的门体及冷藏冷冻装置。
背景技术
为了满足人们的需求,现有的冰箱、冰柜等一些冷藏冷冻装置上设置有具备触摸显示功能的显示控制组件。为了便于用户操作,显示控制组件一般都设置在冷藏冷冻装置的门体上。冷藏冷冻装置的门体一般都为薄板状构件,其内的空间非常有限,且门体内具有发泡层,在门体的发泡过程中会产生较大的压力,可能导致门体产生一定的变形,因此,显示控制组件的安装和定位都存在诸多问题和较大的技术难度。况且,目前的家电行业竞争日益激烈,因此,如何在控制成本的前提下使显示控制组件的组装便捷、定位牢靠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一直渴望解决而又尚未能够解决的技术难题。
在现有技术中,为了保证显示控制组件能够平顺地推入门体内的容纳腔中,门体与显示控制组件之间通常存在较为明显的间隙或存在其他不恰当的过渡配合关系,导致显示控制组件定位不够牢靠或出现用户不期望的倾斜等。现有技术中还有一些技术方案采用常规的卡扣与凹槽的配合方式对显示控制组件进行定位。这种方式不但不利于显示控制组件的安装、拆卸和维修,还会导致安装表面出现比较严重的磨损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一个目的旨在克服现有技术中的至少一个缺陷,提供一种用于冷藏冷冻装置的能够准确定位显示控制组件的门体。
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另一个目的是减小对安装表面的磨损。
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又一个目的是提高显示控制组件安装过程中的平稳性。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冷藏冷冻装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冷藏冷冻装置的门体,包括:
用于构成所述门体前部的面板;
用于构成所述门体后部的门衬;
设置于所述面板和所述门衬之间的后盖,所述后盖与所述面板之间限定有一容纳腔,且所述后盖具有背板部和分别由所述背板部的上侧和下侧向前延伸的上缘部和下缘部;以及
显示控制组件,配置成沿横向插入所述容纳腔中,且具有用于显示信息及接收触摸操作的触摸显示屏和用于固定所述触摸显示屏的安装板架;其中
所述安装板架的上端面设有向上凸出并抵接于所述后盖的上缘部的上部内侧凸起和上部外侧凸起,所述安装板架的下端面设有向下凸出并抵接于所述后盖的下缘部的下部内侧凸起和下部外侧凸起,以至少在竖直方向上对所述显示控制组件进行定位。
可选地,所述上部内侧凸起和所述下部内侧凸起对称设置,所述上部外侧凸起与所述下部外侧凸起对称设置;且
所述上部内侧凸起在所述显示控制组件的插入方向上位于所述上部外侧凸起的前侧。
可选地,所述上部内侧凸起由所述安装板架的上端面向上凸出延伸的长度小于所述上部外侧凸起由所述安装板架的上端面向上凸出延伸的长度;且
所述后盖的上缘部设有向下隆起的上隆起部,所述后盖的下缘部对称地设有向上隆起的下隆起部,所述上部内侧凸起和所述下部内侧凸起分别与所述上隆起部和所述下隆起部相抵接。
可选地,所述下隆起部具有沿所述显示控制组件的插入方向由下至上地倾斜延伸的引导斜面以及由所述引导斜面的延伸末端朝所述显示控制组件的插入方向水平延伸的抵接平面,以在所述显示控制组件的插入过程中使得所述安装板架的下部内侧凸起经所述下隆起部的引导斜面滑动至所述抵接平面,并与所述抵接平面相抵接。
可选地,所述下部内侧凸起具有沿与所述显示控制组件的插入方向相反的方向由所述安装板架的下端面倾斜向下延伸的过渡斜面以及由所述过渡斜面的延伸末端朝与所述显示控制组件的插入方向相反的方向水平延伸的受压平面,以在所述显示控制组件的插入过程中首先使得所述下部内侧凸起的过渡斜面滑过所述下隆起部的引导斜面、然后使得所述下部内侧凸起的受压平面抵接于所述下隆起部的抵接平面。
可选地,所述安装板架和所述后盖在所述显示控制组件的插入方向上的后部均设有固定孔,以通过依次穿过所述安装板架后部的固定孔和所述后盖后部的固定孔的紧固件使所述安装板架和所述后盖固定连接。
可选地,所述面板具有平齐且连续的表面;且
所述面板设有沿所述门体的垂直于所述面板的进深方向正对所述触摸显示屏的透明窗,所述触摸显示屏贴靠于所述透明窗的后向表面,以通过所述透明窗向所述门体外部传递所述触摸显示屏显示的信息、并直接接收触摸操作。
可选地,所述安装板架具有平行于所述面板延伸的板体部和至少一个在所述门体的垂直于所述面板的进深方向上向后凸出于所述板体部的弹片,以在所述显示控制组件安装至所述容纳腔后使得所述弹片弹性抵接于所述后盖,从而在进深方向上对所述显示控制组件进行定位;且
所述弹片的中间断开,以形成关于沿进深方向延伸的竖直平面对称设置的第一半部和第二半部。
可选地,所述门体还包括:
用于构成所述门体的两个侧部的两个侧边框,其中一个所述侧边框包括:
框条,具有与所述容纳腔连通的缺口,以使所述显示控制组件通过所述缺口沿横向插入所述容纳腔中;以及
侧盖板,与所述框条可拆卸连接,并覆盖所述框条的缺口。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冷藏冷冻装置,包括:
箱体,其内限定有用于存放物品的储物空间;以及
以上任一所述的门体,其直接或间接地连接于所述箱体,以打开和/或关闭至少部分所述储物空间。
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冷藏冷冻装置的门体中,后盖具有背板部和分别由背板部的上侧和下侧向前延伸的上缘部和下缘部,用于安装触摸显示屏的安装板架的上端面设有向上凸出并抵接于后盖上缘部的上部内侧凸起和上部外侧凸起,安装板架的下端面设有向下凸出并抵接于后盖下缘部的下部内侧凸起和下部外侧凸起。也就是说,安装板架上部的前后侧与后盖的上缘部之间、以及安装板架下部的前后侧与后盖的下缘部之间均不存在间隙,由此,本实用新型能够在上部前侧、上部后侧、下部前侧和下部后侧四个位置处对显示控制组件进行竖直方向上的定位和一定程度的横向上的定位,几乎可完全避免显示控制组件产生歪斜,从而保证了显示控制组件定位的准确性。
进一步地,由于安装板架和后盖之间通过抵接这种便于组合和分离的方式实现定位,因此有利于显示控制组件的安装、拆卸和维修。
进一步地,由于上部内侧凸起由安装板架的上端面向上凸出延伸的长度小于上部外侧凸起由安装板架的上端面向上凸出延伸的长度,也即是,上部内侧凸起的高度低于上部外侧凸起的高度,相应地,下部内侧凸起的高度也低于下部外侧凸起的高度。因此,在显示控制组件插入容纳腔的前期过程中,仅有安装板架的下部内侧凸起沿后盖下缘部的上表面滑动;在显示控制组件插入容纳腔的后期过程中,在下部内侧凸起滑动至后盖的下隆起部之前,仅有安装板架的上部外侧凸起和下部外侧凸起分别沿后盖的上缘部的下表面和下缘部的上表面滑动。由此,最大限度地减小了显示控制组件安装过程中安装板架与后盖的接触面积,从而减小了显示控制组件安装时所受到的阻力,不但使显示控制组件更容易插入容纳腔中,而且还降低了对安装板架和后盖之间的安装表面的磨损程度。
进一步地,由于下隆起部具有用于引导下部内侧凸起滑动的引导斜面,因此,在显示控制组件的插入过程中,安装板架的下部内侧凸起可经下隆起部的引导斜面滑动至下隆起部的抵接平面,并与抵接平面相抵接。由此,可避免下隆起部与下缘部的上表面之间高度变化过大导致安装板架的安装过程出现卡顿现象,从而使显示控制组件的安装更加平稳。
根据下文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更加明了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
附图说明
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用于冷藏冷冻装置的门体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用于冷藏冷冻装置的门体的示意性分解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门体的后盖与显示控制组件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门体的后盖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显示控制组件的安装板架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显示控制组件的安装板架的另一示意性结构图;
图7是图6中部分A的示意性放大图;
图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后盖和显示控制组件的示意性剖视图;
图9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第一弧形曲线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10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冷藏冷冻装置的示意性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冷藏冷冻装置的门体,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用于冷藏冷冻装置的门体的示意性结构图,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用于冷藏冷冻装置的门体的示意性分解图。参见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冷藏冷冻装置的门体1包括用于构成门体1前部的面板30和用于构成门体1后部的门衬40。特别地,门体1还包括后盖20和显示控制组件10。后盖20设置于面板30和门衬40之间,且后盖20与面板30之间限定有一容纳腔。显示控制组件10配置成沿横向插入后盖20与面板30之间限定的容纳腔中,且具有用于显示信息及接收触摸操作的触摸显示屏120和用于固定触摸显示屏120的安装板架110。具体地,触摸显示屏120固定于安装板架110的在门体1垂直于面板30的进深方向上的前侧,门体1的进深方向为门体1的厚度方向,也即为安装有门体1的冷藏冷冻装置处于正常放置状态时门体1的前后方向。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门体的后盖与显示控制组件的示意性结构图,图3中箭头B所示的方向为显示控制组件10的插入方向(即安装方向)。进一步地,后盖20具有背板部21(参见图4)和分别由背板部21的上侧和下侧向前延伸的上缘部(图中未示出)和下缘部24。安装板架110的上端面设有向上凸出并抵接于后盖20的上缘部的上部内侧凸起111和上部外侧凸起112,安装板架110的下端面设有向下凸出并抵接于后盖20的下缘部24的下部内侧凸起113和下部外侧凸起114,以至少在竖直方向上对显示控制组件10进行定位。具体地,上缘部和下缘部24可分别由背板部21的上侧边缘和下侧边缘向前水平延伸,安装板架110的上部内侧凸起111和上部外侧凸起112均由下至上地抵接于上缘部的下侧,安装板架110的下部内侧凸起113和下部外侧凸起114均由上至下地抵接于下缘部24的上侧。
由此可见,当显示控制组件10完全安装至后盖20与面板30之间限定的容纳腔后,安装板架110的上部与后盖20的上缘部之间、以及安装板架110的下部与后盖20的下缘部24之间均不存在能够允许二者发生相对运动的间隙。由此,本实用新型能够在安装板架110的四个凸起所对应的四个位置处对显示控制组件10进行竖直方向上的定位和一定程度的横向上的定位,几乎可完全避免显示控制组件10在上述两个方向上产生歪斜,从而保证了显示控制组件10定位的准确性。
进一步地,由于安装板架110和后盖20之间通过抵接这种便于组合和分离的方式实现定位,因此有利于显示控制组件10的安装、拆卸和维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部内侧凸起111和下部内侧凸起113对称设置,上部外侧凸起112与下部外侧凸起114对称设置,以使显示控制组件10的定位更加牢固和稳定。具体地,上部内侧凸起111和下部内侧凸起113、以及上部外侧凸起112与下部外侧凸起114均关于沿水平方向延伸的平面对称。
进一步地,下部内侧凸起113在显示控制组件10的插入方向(即图3中箭头B所示方向)上位于下部外侧凸起114的前侧,相应地,上部内侧凸起111在显示控制组件10的插入方向上位于上部外侧凸起112的前侧。也就是说,门体1具有允许显示控制组件10沿横向插入上述容纳腔的开口(该开口可以为下文中提及的侧边框51的框条511上的缺口5111),下部内侧凸起113相比于下部外侧凸起114更加靠近上述容纳腔的远离该开口的内侧端,下部外侧凸起114相比于下部内侧凸起113更加靠近上述容纳腔的邻近该开口的外侧端。换句话说,下部内侧凸起113相比于下部外侧凸起114更加远离该开口。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门体的后盖的示意性结构图。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部内侧凸起111由安装板架110的上端面向上凸出延伸的长度小于上部外侧凸起112由安装板架110的上端面向上凸出延伸的长度。也即是,上部内侧凸起111的高度低于上部外侧凸起112的高度,相应地,下部内侧凸起113的高度也低于下部外侧凸起114的高度。后盖20的上缘部设有向下隆起的上隆起部231,后盖20的下缘部24对称地设有向上隆起的下隆起部241,上部内侧凸起111和下部内侧凸起113分别与上隆起部231和下隆起部241相抵接。具体地,上缘部的下表面(朝下的表面)除了上隆起部231之外的其他部分均为平面,以便于上部外侧凸起112沿该平面滑动。下缘部24的上表面(朝上的表面)除了下隆起部241之外的其他部分也均为平面,以便于下部外侧凸起114沿该平面滑动。
由此,安装板架110的上部内侧凸起111的最高位置与下部内侧凸起113的最低位置之间的垂直距离小于后盖20的上缘部与下缘部24之间的垂直距离。在显示控制组件10插入上述容纳腔的前期过程中,仅有安装板架110的下部内侧凸起113沿后盖20下缘部24的上表面滑动;在显示控制组件10插入上述容纳腔的后期过程中,在下部内侧凸起113滑动至后盖20的下隆起部241之前,仅有安装板架110的上部外侧凸起112和下部外侧凸起114分别沿后盖20的上缘部的下表面和下缘部24的上表面滑动。由此,最大限度地减小了在显示控制组件10安装过程中安装板架110与后盖20的接触面积,从而减小了显示控制组件10安装时所受到的阻力,不但使显示控制组件10更容易插入容纳腔中,而且还降低了对安装板架110和后盖20之间的安装表面的磨损程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下隆起部241可具有沿显示控制组件10的插入方向由下至上地倾斜延伸的引导斜面2411以及由引导斜面2411的延伸末端朝显示控制组件10的插入方向水平延伸的抵接平面2412,以在显示控制组件10的插入过程中使得安装板架110的下部内侧凸起113经下隆起部241的引导斜面2411滑动至其抵接平面2412,并与抵接平面2412相抵接。由此,可避免下隆起部241与下缘部24的上表面之间高度变化过大导致安装板架110的安装过程出现卡顿现象,从而使显示控制组件10的安装更加平稳。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显示控制组件的安装板架的示意性结构图。进一步地,下部内侧凸起113可具有沿与显示控制组件10的插入方向相反的方向由安装板架110的下端面倾斜向下延伸的过渡斜面1131以及由过渡斜面1131的延伸末端朝与显示控制组件10的插入方向相反的方向水平延伸的受压平面1132,以在显示控制组件10的插入过程中首先使得下部内侧凸起113的过渡斜面1131滑过下隆起部241的引导斜面2411、然后使得下部内侧凸起113的受压平面1132抵接于下隆起部241的抵接平面2412,从而进一步保证了显示控制组件10安装的平稳性。
更进一步地,下部内侧凸起113还可具有由其受压平面1132的延伸末端沿与显示控制组件10的插入方向相反的方向倾斜向下延伸、直至与安装板架110的下端面相交的另一斜面。下部内侧凸起113的另一斜面的倾斜度大于下部内侧凸起113的过渡斜面1131的倾斜度。下部外侧凸起114也可具有用于与后盖20的下缘部24抵接的抵接面、由该抵接面的一个横向端部沿显示控制组件10的插入方向倾斜向上延伸直至与安装板架20的下端面相交的第一斜面以及由该抵接面的另一个横向端部沿与显示控制组件10的插入方向相反的方向倾斜向上延伸直至与安装板架20的下端面相交的第二斜面。第二斜面的倾斜度大于第一斜面的倾斜度,以便于将显示控制组件10安装至上述容纳腔中。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安装板架110和后盖20在显示控制组件10的插入方向上的后部均设有固定孔,以通过依次穿过安装板架110后部的固定孔115和后盖20后部的固定孔25的紧固件90使安装板架110和后盖20固定连接。具体地,后盖20在显示控制组件10的插入方向上的后部上侧和后部下侧可均设有台阶部,每个台阶部均开设有一固定孔25。安装板架110在显示控制组件10的插入方向上的后部边缘的上端高于安装板架110的上端面、下端低于安装板架110的下端面,安装板架110后部边缘的上端和下端分别开设有一固定孔115。
当显示控制组件10完全安装至上述容纳腔后,安装板架110的上端和下端分别贴靠于后盖20后部上侧和后盖20后部下侧的台阶部,从而在平行于显示控制组件10的插入方向(即横向)上对显示控制组件10进行定位。紧固件90具体可以为螺钉、螺栓或其他合适的能够实现两部件固定连接的构件。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面板30可具有平齐且连续的表面,即面板30没有接缝或开口。面板30设有沿门体1的进深方向正对触摸显示屏120的透明窗31,触摸显示屏120贴靠于透明窗31的后向表面(即透明窗31的朝向门衬40的内侧表面),以通过透明窗31向门体1外部传递触摸显示屏120显示的信息、并直接接收用户的触摸操作。也就是说,用户可通过面板30上的透明窗31获得触摸显示屏120上显示的信息。当用户实施触摸操作时,该触摸操作直接作用在透明窗31上,从而间接作用在触摸显示屏120上,以实现对显示控制组件10的操控。由此,可避免用户直接接触触摸显示屏120,从而避免触摸显示屏120的表面粘附水渍、污渍等,延长了显示控制组件10的使用寿命。同时,由于面板30没有任何接缝或开口,因此可保证门体1的保温性能,从而降低了使用该门体1的冷藏冷冻装置的能耗。
具体地,触摸显示屏120在面板30上的正投影可与透明窗31所在的区域重合。面板30的透明窗31的形状及尺寸可与触摸显示屏120的形状及尺寸保持一致。例如,透明窗31和触摸显示屏120可为等长等宽的矩形。
面板30可以为玻璃板,该玻璃板的内侧表面(即朝向门体1的门衬40的后向表面)除了透明窗31之外的其他区域均涂附有用于提升面板30的整个外观的涂层。该涂层例如可包括花纹层和油墨封层。
触摸显示屏120可包括覆晶薄膜层,其通过GFF屏幕贴合技术贴合至显示屏上。覆晶薄膜层在-30℃~70℃之间的温度范围内、小于85%的相对湿度范围内的精度比普通显示膜高,因此能够满足本实用新型的精度要求。
安装板架110具有平行于面板30延伸的板体部116和至少一个在门体1的垂直于面板30的进深方向(即前后方向,也就是门体1的厚度方向)上向后凸出于板体部116的弹片117,以在显示控制组件10安装至上述容纳腔后使得弹片117弹性抵接于后盖20,从而在进深方向上对显示控制组件10进行定位。也即是,安装板架110与后盖20之间通过弹片117软接触,一方面,可在前后方向上的一定范围内都可对显示控制组件10进行良好的定位,保证显示控制组件10的触摸显示屏120时刻紧密贴靠在门体1的面板30上,从而保证显示控制组件10的触摸灵敏度;另一方面,可利用弹片117的变形能力缓冲显示控制组件10和后盖20在前后方向上的受力,从而避免显示控制组件10的触摸显示屏120因受力过大而产生水波纹甚至损坏。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显示控制组件的安装板架的另一示意性结构图,图7是图6中部分A的示意性放大图。进一步地,弹片117的中间断开,以形成关于沿门体1的进深方向(即前后方向)延伸的竖直平面对称设置的第一半部1171和第二半部1172。由此,弹片117的第一半部1171和第二半部1172的断开端可相对自由地运动,且弹片117中间断开的开口可以为第一半部1171和第二半部1172的变形提供一定的让位空间。当弹片117受到一定大小的作用力时,相比于完整的弹片来说,中间断开的弹片117能够产生更大的弹性变形,从而增大弹片117的形变能力,以为显示控制组件10提供更佳的定位和缓冲作用。同时,当作用在弹片117上的作用力大到一定程度后,第一半部1171的断开端与第二半部1172的断开端可相互抵接,从而消除第一半部1171与第二半部1172之间的开口。此时,弹片117的形变能力减弱,从而可提供更大的抵靠力。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安装板架110还具有至少一个由板体部116向后凹陷的凹腔118,每个凹腔118的平行于板体部116的底壁均开设有一缺口1181,每个弹片117均设置于相应的一个凹腔底壁的缺口1181内。由此,凹腔底壁的缺口1181能够为弹片117的变形提供让位空间,从而允许弹片117具有更大的形变量,以进一步为显示控制组件10提供更佳的定位和缓冲作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弹片117可呈弧形。弹片117的第一半部1171具有与缺口1181的一个侧边缘固定连接的固定端1171a以及由该固定端1171a沿第一弧形曲线1173弯曲延伸至位于弹片117中间断开的开口处的断开端1171b;弹片117的第二半部1172具有与缺口1181的另一个侧边缘固定连接的固定端1172a以及由该固定端1172a沿与第一弧形曲线1173对称的第二弧形曲线弯曲延伸至位于弹片117中间断开的开口处的断开端1172b。弹片117中间断开的开口位于第一半部1171的断开端1171b和第二半部1172的断开端1172b之间。也就是说,第一半部1171和第二半部1172均具有与缺口1181的边缘固定连接的固定端和可在一定的范围内自由运动的断开端,第一半部1171的断开端1171b与第二半部1172的断开端1172b相对设置。
图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后盖后显示控制组件的示意性剖视图,图9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第一弧形曲线的示意性结构图。由于弹片117为弧形的薄片状构件,因此第一弧形曲线1173的形状大致相当于第一半部1171的横截面的形状,第二弧形曲线的形状大致相当于第二半部1172的横截面的形状。具体地,第一弧形曲线1173包括由第一半部1171的固定端1171a向第一半部1171的断开端1171b依次光滑连接的第一圆弧区段1173a和第二圆弧区段1173b。图9中虚线所述为第一圆弧区段1173a和第二圆弧区段1173b的分界点。第一圆弧区段1173a朝向凹腔118底壁的前侧凸出,第二圆弧区段1173b朝向凹腔118底壁的后侧凸出。也就是说,第一圆弧区段1173a所在圆的圆心位于第一弧形曲线1173的前侧,第二圆弧区段1173b所在圆的圆心位于第一弧形曲线1173的后侧。当弹片117受到后盖20施加的作用力时,第一半部1171的朝向不同方向凸出的分别对应第一圆弧区段1173a和第二圆弧区段1173b的两个部分能够减弱施加在第一半部1171固定端1171a的作用力,由此,本实用新型的弹片117不但能够产生较大的弹性变形,而且还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较强的形变恢复能力。
进一步地,第一圆弧区段1173a朝凹腔118底壁的前侧凸出的长度不超过凹腔118在前后方向上的深度。也就是说,第一圆弧区段1173a不会从凹腔118中凸出出来,从而可避免第一半部1171与位于安装板架110的板体部116前侧的触摸显示屏120发生结构干涉。优选地,第一圆弧区段1173a朝凹腔118底壁的前侧凸出的长度小于凹腔118在前后方向上的深度,从而保证当第一半部1171的对应第一圆弧区段1173a的部分朝前发生一定的弹性形变的情况下也不会触碰到触摸显示屏120。第一圆弧区段1173a所在圆的半径可小于第二圆弧区段1173b所在圆的半径,以使第二圆弧区段1173b的弯曲程度更加平稳。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弧形曲线1173的对应于第一半部1171的断开端1171b的末端的外切线(即图9中所示的点划线)平行于安装板架110的板体部116。由此,可保证第一半部1171与后盖20接触的部位大致与后盖20的背板部21平齐,从而避免第一半部1171与后盖20抵接时剐蹭或划伤后盖20的前向表面。
进一步地,第一半部1171的断开端1171b和第二半部1172的断开端1172b分别具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第一竖直平面和第二竖直平面,以便于在弹片117受到较大的外力作用时使第一半部1171与第二半部1172通过第一竖直平面和第二竖直平面相抵接。
由于第二半部1172与第一半部1171对称设置,第二弧形曲线与第一弧形曲线对称设置,因此这里不再对第二半部1172和第二弧形曲线作详细地阐述。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背板部21的前侧设有至少一个由背板部21的前向表面朝前凸出的凸台211,安装板架110的弹片117抵靠于凸台211上。由此,可在背板部21的前向表面与安装板架110的板体部116之间留有一定的间隙,从而在显示控制组件10插入上述容纳腔的过程中避免弹片117与背板部21的前向表面接触产生磨损现象,同时也减小了显示控制组件10安装过程中所受到的阻力。凸台211的数量与弹片117的数量保持一致,每个弹片117均抵接于一个相应的凸台211上。
具体地,每个凸台211均可具有平行于背板部21的前向表面的抵靠面,以使弹片117的第一半部1171和第二半部1172的断开端抵接于该抵靠面上。即该抵靠面可沿竖直方向延伸,在保证弹片117与凸台211可靠抵接的前提下可尽量减小弹片117与凸台211之间在竖直方向和横向上的摩擦力,从而减小显示控制组件10插入或抽出上述容纳腔的过程中在横向上和竖直方向上的阻力。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安装板架110可具有多个弹片117,且在显示控制组件10的插入方向上位于前侧的弹片117凸出于安装板架110的板体部116的尺寸(即弹片117的每个半部的断开端距离板体部116的垂直距离,后面简称为弹片117的高度)大于在显示控制组件10的插入方向上位于后侧的弹片117凸出于安装板架110的板体部116的尺寸。相应地,在显示控制组件10的插入方向上位于前侧的凸台211的高度高于在显示控制组件10的插入方向上位于后侧的凸台211的高度。
具体地,参见图8,位于左侧的弹片117的高度低于位于右侧的弹片117的高度,位于左侧的凸台211的高度高于位于右侧的凸台211的高度。由此,在显示控制组件10插入上述容纳腔的过程中,既可以避免位于左侧的弹片117与位于右侧的凸台211相接触,从而避免左侧的弹片117与后侧的凸台211之间产生配合关系或出现剐蹭、磨损等现象,又可以在显示控制组件10完全安装至容纳腔后使得左侧的弹片117弹性抵接于左侧的凸台211、使得右侧的弹片117弹性抵接于右侧的凸台211。
进一步地,在显示控制组件10的插入方向上位于前侧的凸台211的高度可以为范围在5.0mm~5.4mm之间的任一值,例如5.0mm、5.2mm或5.4mm。在显示控制组件10的插入方向上位于后侧的凸台211的高度可以为范围在3.7mm~4.1mm之间的任一值,例如3.7mm、3.9mm或4.1mm。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弹片117的数量可为四个。四个弹片117分别邻近板体部116的四个拐角部。也就是说,板体部116在显示控制组件10的插入方向上的上部前侧、上部后侧、下部前侧和下部后侧均设有一弹片117,以在前后方向上对显示控制组件10进行均衡地定位。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四个弹片117可关于沿水平延伸的水平面和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竖直平面对称设置。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方式中,四个弹片117也可散布在板体部116上,即四个弹片117可在板体部116上非对称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门体1还包括用于构成门体1的两个侧部的两个侧边框,两个侧边框包括侧边框51和侧边框52,两个侧边框中的其中一个侧边框(例如侧边框51)包括框条511和侧盖板512。框条511具有与容纳腔连通的缺口5111,以使显示控制组件10通过缺口5111沿横向插入容纳腔中,其中一个侧边框51上的缺口5111为显示控制组件10的安装缺口。侧盖板512与框条511可拆卸连接,并覆盖框条511的缺口5111。也就是说,显示控制组件10可通过其中一个侧边框51上的缺口沿横向插入门体1内的容纳腔中,之后再盖上侧盖板512,以避免显示控制组件10从缺口中滑出容纳腔。
进一步地,侧盖板512上可设置有多个通孔,每个通孔均通过缺口5111与容纳腔连通,即通孔可将门体所处的环境空间与容纳腔连通。两个侧边框中的另一个侧边框52的结构可与侧边框51的结构完全相同,也就是说,另一个侧边框52也可包括具有与缺口的框条521和具有通孔的侧盖板522。在本实用新型其他的实施方式中,两个侧边框中的另一个侧边框52也可以为一体成型构件,此时其通孔形成在其侧板上。
由此,两个侧边框上的通孔可连通门体1所处的环境空间与显示控制组件10所在的容纳腔,由此,两个侧边框上的通孔和该容纳腔形成了贯穿门体1的散热通道,有助于空气的对流流通。显示控制组件10产生的热量可通过空气的对流快速及时地散发出去,避免热量在容纳腔内滞留囤积,从而保证了显示控制组件10的散热效率和散热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2,门体1还包括用于构成门体1上部的上饰条70和用于构成门体1下部的下饰条80。门体1的上饰条70、下饰条80、门衬40、面板30、后盖20、侧边框51和侧边框52之间填充有用于保温隔热的发泡层。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后盖20还具有由上缘部的延伸末端向上弯折的上弯折部26以及由下缘部24的延伸末端向下弯折的下弯折部27。上弯折部26和下弯折部27均与面板30的后向表面贴合。具体地,后盖20的上缘部和下缘部24向前延伸,后盖20在横向上的两端均为敞口端,以便于显示控制组件10的安装。后盖20在横向上的宽度与侧边框51和侧边框52之间的距离大致相同,上缘部和下缘部24向前延伸的距离相同,以使二者均能够与面板30紧密贴合。由此,用于容纳显示控制组件10的容纳腔形成在后盖20的背板部21、上缘部、下缘部24和面板30之间,并且该容纳腔可与发泡空间隔离。
本实用新型的设计人通过大量的实验发现,当后盖20与面板30之间限定的容纳腔在门体1的进深方向上的厚度超过30mm时,受到门体1厚度的限制,与该容纳腔前后正对的门体1的发泡空间的厚度会很薄,不利于门体1的保温性能,严重影响冷藏冷冻装置的制冷效果。当该容纳腔在门体进深方向上的厚度小于20mm时,容纳腔的厚度太薄,不利于平稳顺畅地安装显示控制组件10,且对显示控制组件10的厚度要求较高,制作难度较大。经过反复多次的实验,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后盖20的背板部21距面板30的距离(即容纳腔的厚度)可以为20mm、25mm或30mm。特别地,当该距离为25mm时效果最佳。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冷藏冷冻装置,图10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冷藏冷冻装置的示意性结构图,冷藏冷冻装置3包括其内限定有储物空间的箱体2和以上任一实施例所述的门体1。门体1直接或间接地连接于箱体2,以打开和/或关闭至少部分储物空间。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涉及的冷藏冷冻装置3可具有压缩制冷系统、半导体制冷系统或其他合适的制冷系统,以为其箱体2内的储物空间提供冷量,从而使该储物空间保持冷藏、冷冻或其他特殊条件的储存环境。具体地,冷藏冷冻装置3包括但不限于冰箱、冰柜、冷柜等常见的装置,还包括其他具有冷藏和/或冷冻功能的装置。
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应理解,在没有特别说明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称的“上”、“下”、“内”、“外”、“竖直”、“水平”、“前”、“后”等用于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的用语是以门体1和冷藏冷冻装置3的实际使用状态为基准而言的,这些用语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部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至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认识到,虽然本文已详尽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多个示例性实施例,但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仍可根据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内容直接确定或推导出符合本实用新型原理的许多其他变型或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应被理解和认定为覆盖了所有这些其他变型或修改。

Claims (10)

1.一种用于冷藏冷冻装置的门体,其特征在于,包括:
用于构成所述门体前部的面板;
用于构成所述门体后部的门衬;
设置于所述面板和所述门衬之间的后盖,所述后盖与所述面板之间限定有一容纳腔,且所述后盖具有背板部和分别由所述背板部的上侧和下侧向前延伸的上缘部和下缘部;以及
显示控制组件,配置成沿横向插入所述容纳腔中,且具有用于显示信息及接收触摸操作的触摸显示屏和用于固定所述触摸显示屏的安装板架;其中
所述安装板架的上端面设有向上凸出并抵接于所述后盖的上缘部的上部内侧凸起和上部外侧凸起,所述安装板架的下端面设有向下凸出并抵接于所述后盖的下缘部的下部内侧凸起和下部外侧凸起,以至少在竖直方向上对所述显示控制组件进行定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部内侧凸起和所述下部内侧凸起对称设置,所述上部外侧凸起与所述下部外侧凸起对称设置;且
所述上部内侧凸起在所述显示控制组件的插入方向上位于所述上部外侧凸起的前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门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部内侧凸起由所述安装板架的上端面向上凸出延伸的长度小于所述上部外侧凸起由所述安装板架的上端面向上凸出延伸的长度;且
所述后盖的上缘部设有向下隆起的上隆起部,所述后盖的下缘部对称地设有向上隆起的下隆起部,所述上部内侧凸起和所述下部内侧凸起分别与所述上隆起部和所述下隆起部相抵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门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隆起部具有沿所述显示控制组件的插入方向由下至上地倾斜延伸的引导斜面以及由所述引导斜面的延伸末端朝所述显示控制组件的插入方向水平延伸的抵接平面,以在所述显示控制组件的插入过程中使得所述安装板架的下部内侧凸起经所述下隆起部的引导斜面滑动至所述抵接平面,并与所述抵接平面相抵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门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部内侧凸起具有沿与所述显示控制组件的插入方向相反的方向由所述安装板架的下端面倾斜向下延伸的过渡斜面以及由所述过渡斜面的延伸末端朝与所述显示控制组件的插入方向相反的方向水平延伸的受压平面,以在所述显示控制组件的插入过程中首先使得所述下部内侧凸起的过渡斜面滑过所述下隆起部的引导斜面、然后使得所述下部内侧凸起的受压平面抵接于所述下隆起部的抵接平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安装板架和所述后盖在所述显示控制组件的插入方向上的后部均设有固定孔,以通过依次穿过所述安装板架后部的固定孔和所述后盖后部的固定孔的紧固件使所述安装板架和所述后盖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面板具有平齐且连续的表面;且
所述面板设有沿所述门体的垂直于所述面板的进深方向正对所述触摸显示屏的透明窗,所述触摸显示屏贴靠于所述透明窗的后向表面,以通过所述透明窗向所述门体外部传递所述触摸显示屏显示的信息、并直接接收触摸操作。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安装板架具有平行于所述面板延伸的板体部和至少一个在所述门体的垂直于所述面板的进深方向上向后凸出于所述板体部的弹片,以在所述显示控制组件安装至所述容纳腔后使得所述弹片弹性抵接于所述后盖,从而在进深方向上对所述显示控制组件进行定位;且
所述弹片的中间断开,以形成关于沿进深方向延伸的竖直平面对称设置的第一半部和第二半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用于构成所述门体的两个侧部的两个侧边框,其中一个所述侧边框包括:
框条,具有与所述容纳腔连通的缺口,以使所述显示控制组件通过所述缺口沿横向插入所述容纳腔中;以及
侧盖板,与所述框条可拆卸连接,并覆盖所述框条的缺口。
10.一种冷藏冷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箱体,其内限定有用于存放物品的储物空间;以及
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门体,其直接或间接地连接于所述箱体,以打开和/或关闭至少部分所述储物空间。
CN201620413675.3U 2016-05-06 2016-05-06 用于冷藏冷冻装置的门体及冷藏冷冻装置 Active CN20564176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413675.3U CN205641768U (zh) 2016-05-06 2016-05-06 用于冷藏冷冻装置的门体及冷藏冷冻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413675.3U CN205641768U (zh) 2016-05-06 2016-05-06 用于冷藏冷冻装置的门体及冷藏冷冻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641768U true CN205641768U (zh) 2016-10-12

Family

ID=570506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413675.3U Active CN205641768U (zh) 2016-05-06 2016-05-06 用于冷藏冷冻装置的门体及冷藏冷冻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64176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72612A (zh) * 2016-10-31 2017-04-19 海信(山东)冰箱有限公司 一种家电面板及家电设备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72612A (zh) * 2016-10-31 2017-04-19 海信(山东)冰箱有限公司 一种家电面板及家电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641769U (zh) 冷藏冷冻装置及用于冷藏冷冻装置的门体
CN105526766A (zh) 用于冷藏冷冻装置的门体及冷藏冷冻装置
US11747079B2 (en) Touch sensor assembly
CN105571237A (zh) 用于冰箱的门体的制备方法、用于冰箱的门体及冰箱
CN107110593B (zh) 冰箱及其真空绝热板
JP7314114B2 (ja) 冷蔵庫
US10055038B2 (en) Touch sensor assembly and refrigerator door including same
CN101846430B (zh) 冰箱
CN106016925B (zh) 用于冰箱的门体及其制备方法、冰箱
CN106091552B (zh) 冷藏冷冻装置、用于冷藏冷冻装置的门体及其安装方法
CN205641768U (zh) 用于冷藏冷冻装置的门体及冷藏冷冻装置
CN205536822U (zh) 用于冷藏冷冻装置的门体及冷藏冷冻装置
CN108759269A (zh) 用于冰箱的门体及冰箱
CN205536823U (zh) 用于冷藏冷冻装置的门体及冷藏冷冻装置
CN106052274A (zh) 一种用于冷藏冷冻装置的门体
JP2021113678A (ja) 冷蔵庫
CN106052273A (zh) 一种用于冷冻冷藏装置的门体
KR100634364B1 (ko) 전면 글래스형 냉장고 도어
CN205425612U (zh) 用于冷藏冷冻装置的显示控制组件及冷藏冷冻装置
CN105318638B (zh) 用于制冷器具的冷藏物存放装置
CN205536865U (zh) 用于冷藏冷冻装置的显示控制组件及冷藏冷冻装置
CN105627675A (zh) 用于冷藏冷冻装置的门体及冷藏冷冻装置
CN206695483U (zh) 一种冰箱的中梁组件及冰箱
JP6852663B2 (ja) 冷蔵庫
CN106196857A (zh) 用于冷藏冷冻装置的门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