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632323U - 车用无线通话设备 - Google Patents

车用无线通话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632323U
CN205632323U CN201620382716.7U CN201620382716U CN205632323U CN 205632323 U CN205632323 U CN 205632323U CN 201620382716 U CN201620382716 U CN 201620382716U CN 205632323 U CN205632323 U CN 20563232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himble
shell
metal
automobile
inner slee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382716.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升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Huibo Technology Co L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Huibo Technology Co 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Huibo Technology Co L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Huibo Technology Co L
Priority to CN201620382716.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63232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63232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632323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用无线通话设备,包括:无线耳机和车载充电器;车载充电器包括外壳和涨紧设置于外壳内的内套,内套顶部对称设置有两个金属顶针并形成有收容腔,无线耳机包括底盖和设置于底盖中心处的耳塞,底盖上环绕耳塞的周缘位置相对间隔设置有两个呈半环形的金属片;底盖的尺寸大于收容腔的尺寸、耳塞的尺寸小于收容腔的尺寸,将无线耳机收纳于车载充电器时,底盖支撑于收容腔上,耳塞伸入并收纳于收容腔,并且,各金属顶针分别与一个金属片抵接。通过上述实施方式,无线耳机可以无方向性地收纳于车载充电器中,并与车载充电器保持稳定的电路连接。

Description

车用无线通话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通讯设备,尤其涉及一种车用无线通话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车载充电装置一般通过点烟器给蓝牙耳机充电,在充电时通常采用USB充电线,否则无法给蓝牙耳机充电;而且,蓝牙耳机在使用时会经常忘记充电而无法正常使用,且蓝牙耳机体积较小不方便收纳容易丢失。虽然目前也有容纳蓝牙耳机的结构,但蓝牙耳机放置时需要对准特定方向,如果未对准特定方向,则无法放置蓝牙耳机或对蓝牙耳机进行充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车用无线通话设备,无线耳机可以无方向性地收纳于车载充电器中,并与车载充电器保持稳定的电路连接。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用无线通话设备,包括:无线耳机和车载充电器;所述车载充电器包括外壳和涨紧设置于所述外壳内的内套,所述内套顶部对称设置有两个金属顶针并形成有收容腔,所述无线耳机包括底盖和设置于所述底盖中心处的耳塞,所述底盖上环绕所述耳塞的周缘位置相对间隔设置有两个呈半环形的金属片;所述底盖的尺寸大于所述收容腔的尺寸、所述耳塞的尺寸小于所述收容腔的尺寸,将所述无线耳机收纳于所述车载充电器时,所述底盖支撑于所述收容腔上,所述耳塞伸入并收纳于所述收容腔,并且,各所述金属顶针分别与一个所述金属片抵接。
进一步地,两个所述金属片相邻近的两端之间的间隔距离略大于所述金属顶针的直径以避免短路;各所述金属片包括用于与所述金属顶针抵接的接触面以及分别自所述接触面两端向上弯折形成的连接臂,所述接触面上还设置有与所述连接臂延伸方向相同的插接件,所述底盖上相对设置有两个与所述金属片结构、尺寸相匹配且两端设有贯穿孔的安装槽,所述安装槽上还设置有与所述插接件相匹配的插孔,所述金属片卡设于所述安装槽时,所述连接臂分别对应穿过一所述贯穿孔用以定位和固定、所述插接件插入所述插孔用以与所述无线耳机内部的电路板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外壳与所述内套均呈筒状,所述外壳收容所述内套及安装于所述内套上的PCB组件,其中,所述内套包括用于涨紧于所述外壳内的筒状上部和由所述筒状上部向下延伸形成的半筒状下部,所述筒状上部形成所述收容腔且其侧壁安装有所述金属顶针,所述PCB组件安装固定于所述半筒状下部。
进一步地,所述筒状上部的顶端沿圆周方向对称设置有两个半环形卡槽,半环形磁铁卡设于所述半环形卡槽内并被限制在所述外壳和所述内套之间,并且,所述金属片为磁性金属片以与所述半环形磁铁产生的磁力进而使得所述无线耳机牢固地固定在所述车载充电器上。
进一步地,所述筒状上部的底端开设有圆形卡槽,圆柱形磁铁卡设于所述圆形卡槽内并被限制在所述外壳和所述内套之间,所述耳塞内设置有磁性喇叭,所述耳塞远离所述底盖的一端设置有磁性金属网,利用所述磁性喇叭、所述磁性金属网与所述圆柱形磁铁之间产生的磁力进而使得所述无线耳机牢固地固定在所述车载充电器上。
进一步地,所述筒状上部外壁相对的两侧沿其轴向开设有开槽,所述金属顶针卡设于所述开槽内并被限制在所述外壳和所述内套之间,其中,所述金属顶针顶端可弹性伸缩的穿过所述内套侧壁顶部设置的通孔以与所述无线耳机的金属片弹性抵接。
进一步地,所述金属顶针包括针尖、内部中空的顶针杆、顶针座以及导电杆,所述顶针杆和所述导电杆分别设置于所述顶针座两端,所述针尖可伸缩地设置于所述顶针杆内并保持与所述顶针杆接触,所述开槽相应位置设置有限位台阶,所述顶针座卡设于所述限位台阶处以防止所述金属顶针在所述开槽内上下移动导致与所述金属片接触不良。
进一步地,所述外壳内壁沿轴向设置有至少一个凹槽,所述筒状上部外壁沿轴向对应设置有至少一个凸棱,将所述内套插入所述外壳内时,借助所述凸棱与所述凹槽的配合实现导向和水平方向的限位。
进一步地,所述外壳内壁顶部沿圆周方向设置有一个环形凹槽,所述筒状上部外壁顶部沿圆周方向对应设置有至少一个弧形凸棱,当所述内套插入所述外壳时,借助所述弧形凸棱与所述环形凹槽的配合实现垂直方向的限位。
进一步地,所述半筒状下部沿轴向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PCB组件的安装面,所述安装面设置有定位柱,所述PCB组件包括设有定位孔的PCB板和插设固定于所述PCB板上的正极导电件、负极导电件,所述PCB板通过所述定位柱和所述定位孔的插接配合固定于所述半筒状下部;所述负极导电件为U型一体化结构且具有弹性的负极导电件,其包括两个耳部并从所述外壳侧壁对称设置的两个开口伸出;所述正极导电件可活动地设置于所述外壳底部,弹性件一端插接固定于所述PCB板上、另一端连接或抵接所述正极导电件;所述PCB板上焊接设置有至少一个USB口,各所述USB口分别从所述半筒状下部的底面开设的与所述USB口数量相对应的通孔伸出,所述USB口还进一步从所述外壳侧壁开设的与所述USB口数量相对应的通孔伸出;所述正极导电件采用圆锥形的金属头。
本实用新型的车用无线通话设备,通过在车载充电器的内套顶部形成收容腔,能够将无线耳机的耳塞部分收纳其内,并通过在内套顶部对称设置金属顶针、同时在无线耳机的底盖上相对的设置两个半环形的金属片,使得在任一时刻每个金属顶针均能够分别与一个金属片相抵接,不需要对位即可使得车载充电器能够为无线耳机进行充电,保证了无线耳机无方向性地收纳于车载充电器时均可实现充电。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车用无线通话设备的主视图。
图2是图1所示车用无线通话设备中无线耳机的仰视图。
图3是图2所示车用无线通话设备中车载充电器的主视图。
图4是图2所示车用无线通话设备的爆炸图。
图5是图4所示车用无线通话设备中金属片的放大图。
图6是图4所示车用无线通话设备中金属顶针的放大图。
图7是图4所示车用无线通话设备中内套一实施方式的放大图。
图8是图4所示车用无线通话设备中内套另一实施方式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用无线通话设备,包括:无线耳机1和车载充电器2。该无线耳机1举例可以是蓝牙耳机或者WIFI耳机,此处不作限定。
结合图2至图5进行参阅,车载充电器2包括外壳21和涨紧设置于外壳21内的内套22,内套22顶部对称设置有两个金属顶针23并形成有收容腔220,无线耳机1包括底盖11和设置于底盖11中心处的耳塞12,底盖11上环绕耳塞12的周缘位置相对间隔设置有两个呈半环形的金属片111,通过将两个金属片111间隔设置,能够实现两个金属片111之间绝缘。进一步地,底盖11的尺寸大于收容腔220的尺寸、耳塞12的尺寸小于收容腔220的尺寸,将无线耳机1收纳于车载充电器2时,底盖11支撑于收容腔220上,举例而言,底盖11通常支撑于外壳21顶部以方便拿起,耳塞12伸入并收纳于收容腔220,并且,各金属顶针23分别与一个金属片111抵接。当然,可以通过对充电电路进行设计,使得金属顶针23和/或金属片111可以不分正负极,除两个金属片111之间的间隔处之外,每个金属顶针23均可与其中一个金属片111抵接从而能够保证电路导通状况良好。
优选地,两个金属片111相邻近的两端之间的间隔距离略大于金属顶针23的直径,使得金属顶针23不能同时接触到两个金属片111进而能够避免短路。进一步地,金属片111优选为近1/2圆环,使得两个金属片111相对设置时极尽构成一圆环,提高无线耳机1无方向性放置于车载充电器2亦可实现充电的可能性。
在一具体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各金属片111包括一个用于与金属顶针23抵接的接触面1111,接触面1111的两端分别向上弯折形成有连接臂1110、接触面1111中部还设置有与连接臂1110延伸方向相同的插接件1112,底盖11上相对设置有两个与金属片111结构、尺寸相匹配且两端设有贯穿孔的安装槽(图未示),安装槽处还设置有与插接件1112相匹配的插孔(图未示),金属片111卡设于安装槽时,连接臂1110分别对应穿过一贯穿孔以定位和固定、而插接件1112插入并贯穿插孔以与无线耳机1内部的电路板连接。
在一具体实施方式中,外壳21与内套22可以均设置为呈筒状,外壳21收容内套22及安装于内套22上的PCB组件24,其中,内套22包括用于涨紧于外壳21内的筒状上部221和由筒状上部221向下延伸形成的半筒状下部222,筒状上部221形成收容腔220且其侧壁安装有金属顶针23,PCB组件24安装固定于半筒状下部222。
为增强无线耳机1与车载充电器2之间连接的可靠性,无线耳机1与车载充电器2之间可采用磁力连接方式进行相对固定。举例而言,如图4所示,并请结合图6,其具体结构可以采用如下两种:
(1)筒状上部221的顶端沿圆周方向对称设置有两个半环形卡槽2214,半环形磁铁2215卡设于半环形卡槽2214内并被限制在外壳21和内套22之间,并且,金属片111为磁性金属片111以与半环形磁铁2215产生的磁力进而使得无线耳机1牢固地固定在车载充电器2上。举例而言,半环形卡槽2214可以设置为1/4环形卡槽,半环形磁铁2215对应可设置为1/4环形磁铁。
(2)筒状上部221的底端开设有圆形卡槽2216,圆柱形磁铁(图未示)卡设于圆形卡槽2216内并被限制在外壳21和内套22之间,耳塞12内部设有磁性喇叭(图未示),耳塞12远离底盖11的一端设置有磁性金属网121,利用磁性喇叭、磁性金属网121与圆柱形磁铁之间产生的磁力进而使得无线耳机1牢固地固定在车载充电器2上,当然,该圆柱形磁铁也会跟无线耳机1内部的磁铁产生磁吸作用帮助将无线耳机1牢固地放置在车载充电器2上。举例而言,PCB组件24中PCB板241上设有USB口2412的情况下,该圆柱形磁铁一侧可与USB口2412产生磁力进而实现固定。
上述两种结构中,无线耳机1中的磁性件可以与筒状上部221中的磁铁接触或者不接触,此处不做限制。另外,外壳21可以选用铝外壳21,铝外壳21不会被磁化能够保证磁铁的磁力,且外观会美观大方、更具档次。内套22可采用塑胶内套22,同样不会被磁化能够保证磁铁的磁力,且成本低、重量轻,方便采用注塑工艺一次成型。而且,筒状上部221中可单独或同时保留半环形卡槽2214和圆形卡槽2216,而视无线耳机1的结构和具体需要选择磁铁安装方式,内套22适用于多种结构,可以节约模具成本。
在一具体实施方式中,筒状上部221外壁相对的两侧沿其轴向开设有开槽2211,金属顶针23卡设于开槽2211内并被限制在外壳21和内套22之间,其中,金属顶针23顶端可弹性伸缩的穿过内套22侧壁顶部设置的通孔2210以与无线耳机1的金属片111弹性抵接,使得车辆行驶中虽然发生震动,但是可以通过金属顶针23的弹性力保持或恢复两者之间的抵接促进电路导通。各金属顶针23分别与下文的PCB板241的正电极、负电极可通过如焊线方式相连接。
具体而言,请参阅图6,金属顶针23可以包括针尖231、内部中空的顶针杆232、顶针座233以及导电杆234,顶针杆232和导电杆234分别设置于顶针座233两端,针尖231可伸缩地设置于顶针杆232内并保持与顶针杆232接触,开槽2211相应位置设置有限位台阶2212,顶针座233卡设于限位台阶2212处以防止金属顶针23整体在开槽2211内上下移动导致与金属片111接触不良,这样,只有针尖231部分可以在开槽2211内上下移动。
在一具体实施方式中,如图6,半筒状下部222沿轴向设置有用于安装PCB组件24的安装面2221,安装面2221设置有定位柱2222,PCB组件24包括设有定位孔2411的PCB板241和插设固定于PCB板241上的正极导电件243、负极导电件242,其中,PCB板241通过定位柱2222和定位孔2411的插接配合固定于半筒状下部222,定位柱2222和定位孔2411通常可以设置为两个以上使得PCB板241的安装更稳定,当然,也可以把任一个或全部定位柱2222替换成螺柱2224,通过螺丝与螺柱2224配合的方式将PCB板241固定在半筒状下部222上,优选为安装固定方便的定位柱2222和定位孔2411插接配合的方式。负极导电件242为U型一体化结构且具有弹性的负极导电件242,其包括由连接部2421连接且对称设置的两个耳部2422,该两个耳部2422从外壳21侧壁对称设置的两个开口211伸出。负极导电件242设置为具有弹性,方便将车载充电器2插入电压器并涨紧进而保持与点烟器负极接触良好。
如图4,正极导电件243可活动地设置于外壳21底部,弹性件244一端插接固定于PCB板241上、另一端连接或抵接正极导电件243。优选地,正极导电件243采用圆锥形的金属头,可用作在紧急情况下充当安全锤使用,结合弹性件244如弹簧,可对金属头起缓冲作用避免震伤用户手臂,并且,有利于金属头与点烟器的正极接触良好。具体的,外壳11底端套设有一密封套25,密封套25内壁进一步安装有连接套26,正极导电件243即金属头活动连接于该连接套26内,并可在连接套26限定的范围内上下移动。
结合图4和图7进行参阅,PCB板241上焊接设置有至少一个用于为外接设备进行充电的USB口2412,各USB口2412分别从半筒状下部222的安装面2221开设的与USB口2412数量相对应的通孔2223伸出,USB口2412还进一步从外壳21侧壁开设的与USB口2412数量相对应的通孔212伸出。 USB口2412可以设置为两个以上,如USB口2412设置为两个时,两个USB口2412的输出功率可以相同或者不同,不同时,一个USB口2412可以作为快充口、另一个USB口2412可以作为慢充口以满足不同的充电需求。
在一具体实施方式中,如图7所示,外壳21内壁沿轴向设置有至少一个凹槽(图未示),筒状上部221外壁沿轴向对应设置有至少一个凸棱2213,将内套22插入外壳21内时,借助凸棱2213与凹槽的配合实现导向和水平限位(即圆周方向限位)。举例而言,凹槽可以设置为两个,对称设置于外壳21内壁,相应地,凸棱2213设置为两个,对称设置于筒状上部221外壁。值得注意的是,PCB板241安装于半筒状下部222时,凸棱2213的位置与PCB板241的位置不在同一直线上,即两者相互错位,进而避免PCB板241影响凸棱2213与凹槽之间的导向和水平限位功能。进一步地,外壳21内壁顶部沿圆周方向设置有一个环形凹槽(图未示),筒状上部221外壁顶部沿圆周方向对应设置有至少一个弧形凸棱2217,该弧形凸棱2217设置在半环形卡槽2214的同一高度处,当内套插入外壳时,借助弧形凸棱2217与环形凹槽的配合实现垂直方向的限位,举例而言,各弧形凸棱2217可以设置于开槽2211的两侧。或者可如图8所示,弧形凸棱2217’可设置在略低于半环形卡槽2214’的位置,当然,外壳2内环形凹槽的位置应该相应略作调整。
本实用新型的车用无线通话设备,通过在车载充电器2的内套22顶部形成收容腔220,能够将无线耳机1至少的耳塞12部分收纳其内,并通过在内套22顶部对称设置金属顶针23、同时在无线耳机1的底盖11上相对的设置两个半环形的金属片111,使得在任一时刻每个金属顶针23均能够分别与一个金属片111相抵接,不需要对位即可使得车载充电器2能够为无线耳机1进行充电,保证了无线耳机1无方向性地收纳于车载充电器2时均可实现充电。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车用无线通话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无线耳机和车载充电器;
所述车载充电器包括外壳和涨紧设置于所述外壳内的内套,所述内套顶部对称设置有两个金属顶针并形成有收容腔,所述无线耳机包括底盖和设置于所述底盖中心处的耳塞,所述底盖上环绕所述耳塞的周缘位置相对间隔设置有两个呈半环形的金属片;所述底盖的尺寸大于所述收容腔的尺寸、所述耳塞的尺寸小于所述收容腔的尺寸,将所述无线耳机收纳于所述车载充电器时,所述底盖支撑于所述收容腔上,所述耳塞伸入并收纳于所述收容腔,并且,各所述金属顶针分别与一个所述金属片抵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无线通话设备,其特征在于:
两个所述金属片相邻近的两端之间的间隔距离略大于所述金属顶针的直径以避免短路;各所述金属片包括用于与所述金属顶针抵接的接触面以及分别自所述接触面两端向上弯折形成的连接臂,所述接触面上还设置有与所述连接臂延伸方向相同的插接件,所述底盖上相对设置有两个与所述金属片结构、尺寸相匹配且两端设有贯穿孔的安装槽,所述安装槽上还设置有与所述插接件相匹配的插孔,所述金属片卡设于所述安装槽时,所述连接臂分别对应穿过一所述贯穿孔用以定位和固定、所述插接件插入所述插孔用以与所述无线耳机内部的电路板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无线通话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壳与所述内套均呈筒状,所述外壳收容所述内套及安装于所述内套上的PCB组件,其中,所述内套包括用于涨紧于所述外壳内的筒状上部和由所述筒状上部向下延伸形成的半筒状下部,所述筒状上部形成所述收容腔且其侧壁安装有所述金属顶针,所述PCB组件安装固定于所述半筒状下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用无线通话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筒状上部的顶端沿圆周方向对称设置有两个半环形卡槽,半环形磁铁卡设于所述半环形卡槽内并被限制在所述外壳和所述内套之间,并且,所述金属片为磁性金属片以与所述半环形磁铁产生的磁力进而使得所述无线耳机牢固地固定在所述车载充电器上。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用无线通话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筒状上部的底端开设有圆形卡槽,圆柱形磁铁卡设于所述圆形卡槽内并被限制在所述外壳和所述内套之间,所述耳塞内设有磁性喇叭,所述耳塞远离所述底盖的一端设置有磁性金属网,利用所述磁性喇叭、所述磁性金属网与所述圆柱形磁铁之间产生的磁力进而使得所述无线耳机牢固地固定在所述车载充电器上。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用无线通话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筒状上部外壁相对的两侧沿其轴向开设有开槽,所述金属顶针卡设于所述开槽内并被限制在所述外壳和所述内套之间,其中,所述金属顶针顶端可弹性伸缩的穿过所述内套侧壁顶部设置的通孔以与所述无线耳机的金属片弹性抵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用无线通话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金属顶针包括针尖、内部中空的顶针杆、顶针座以及导电杆,所述顶针杆和所述导电杆分别设置于所述顶针座两端,所述针尖可伸缩地设置于所述顶针杆内并保持与所述顶针杆接触,所述开槽相应位置设置有限位台阶,所述顶针座卡设于所述限位台阶处以防止所述金属顶针在所述开槽内上下移动导致与所述金属片接触不良。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用无线通话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壳内壁沿轴向设置有至少一个凹槽,所述筒状上部外壁沿轴向对应设置有至少一个凸棱,将所述内套插入所述外壳内时,借助所述凸棱与所述凹槽的配合实现导向和水平方向的限位。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用无线通话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壳内壁顶部沿圆周方向设置有一个环形凹槽,所述筒状上部外壁顶部沿圆周方向对应设置有至少一个弧形凸棱,当所述内套插入所述外壳时,借助所述弧形凸棱与所述环形凹槽的配合实现垂直方向的限位。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用无线通话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半筒状下部沿轴向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PCB组件的安装面,所述安装面设置有定位柱,所述PCB组件包括设有定位孔的PCB板和插设固定于所述PCB板上的正极导电件、负极导电件,所述PCB板通过所述定位柱和所述定位孔的插接配合固定于所述半筒状下部;
所述负极导电件为U型一体化结构且具有弹性的负极导电件,其包括两个耳部并从所述外壳侧壁对称设置的两个开口伸出;
所述正极导电件可活动地设置于所述外壳底部,弹性件一端插接固定于所述PCB板上、另一端连接或抵接所述正极导电件;
所述PCB板上焊接设置有至少一个USB口,各所述USB口分别从所述半筒状下部的底面开设的与所述USB口数量相对应的通孔伸出,所述USB口还进一步从所述外壳侧壁开设的与所述USB口数量相对应的通孔伸出;
所述正极导电件采用圆锥形的金属头。
CN201620382716.7U 2016-04-28 2016-04-28 车用无线通话设备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63232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382716.7U CN205632323U (zh) 2016-04-28 2016-04-28 车用无线通话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382716.7U CN205632323U (zh) 2016-04-28 2016-04-28 车用无线通话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632323U true CN205632323U (zh) 2016-10-12

Family

ID=570611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382716.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632323U (zh) 2016-04-28 2016-04-28 车用无线通话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632323U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092364A (zh) * 2017-12-29 2018-05-29 上海挚想科技有限公司 移动电源充电设备及其工作方法
CN108461897A (zh) * 2018-04-02 2018-08-28 深圳市沃特沃德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WO2020199297A1 (zh) * 2019-04-02 2020-10-08 深圳市首诺信电子有限公司 无弹片磁吸式车载充电器和车载电源
CN112911445A (zh) * 2021-02-01 2021-06-04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耳机充电盒及耳机装置
CN108461897B (zh) * 2018-04-02 2024-06-04 深圳市沃特沃德信息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092364A (zh) * 2017-12-29 2018-05-29 上海挚想科技有限公司 移动电源充电设备及其工作方法
CN108092364B (zh) * 2017-12-29 2024-05-17 上海挚想科技有限公司 移动电源充电设备及其工作方法
CN108461897A (zh) * 2018-04-02 2018-08-28 深圳市沃特沃德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108461897B (zh) * 2018-04-02 2024-06-04 深圳市沃特沃德信息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WO2020199297A1 (zh) * 2019-04-02 2020-10-08 深圳市首诺信电子有限公司 无弹片磁吸式车载充电器和车载电源
CN112911445A (zh) * 2021-02-01 2021-06-04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耳机充电盒及耳机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632323U (zh) 车用无线通话设备
US9364026B2 (en) Electronic cigarette tightly engaged by expansion
CN203617757U (zh) 一种无线麦克风充电座
CN105337094B (zh) 耳机插座和电子设备
CN206850998U (zh) 耳机及其耳机充电装置
CN209608020U (zh) 一种转接头及其连接器
CN204968058U (zh) 车载外装型触点可充电话筒装置
CN218041712U (zh) 一种充电装置及骨传导耳机
CN217788869U (zh) 一种组装拆卸方便的插座
CN205921717U (zh) 车用无线通话设备
CN216162843U (zh) 一种防水耳机充电盒
CN215580556U (zh) 一种可折叠式无线充电器
CN111338491B (zh) 一种多功能触控笔及触控设备
CN202332555U (zh) 一种车用点火线圈
CN206547183U (zh) 蓝牙音箱
CN210351575U (zh) 一种蓝牙耳机充电座
CN207459764U (zh) 车载充电器
CN210183510U (zh) 一种充电式耳机收纳盒
CN204929166U (zh) 车载嵌入式触点可充电话筒装置
CN209516202U (zh) 一种lighting转接头及其连接器
CN214228453U (zh) 蓝牙耳机充电座
CN211530311U (zh) 一种带蓝牙功放的壁式磁吸式充电装置
CN211296251U (zh) 一种电子烟充电座
CN205647884U (zh) 蓝牙耳机套件
CN219894670U (zh) 一种电子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Baoan District Xixiang stree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18000 Xingye Road East Industrial veteran Hengfang seven floor 7002A-B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WINRISE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00, Shenzhen, Guangdong province Baoan District Xixiang street labor community, Xixiang Avenue, Huafeng, Huafeng headquarters, fifteen floor, building 1505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WINRISE TECHNOLOGY CO.,LTD.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1012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