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283649U - 一种点接触式充电的蓝牙耳机及充电座 - Google Patents

一种点接触式充电的蓝牙耳机及充电座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283649U
CN206283649U CN201621438005.3U CN201621438005U CN206283649U CN 206283649 U CN206283649 U CN 206283649U CN 201621438005 U CN201621438005 U CN 201621438005U CN 206283649 U CN206283649 U CN 20628364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rging contact
charging
contact
bluetooth earphone
crad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438005.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曾德强
魏永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Cooper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Cooper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Cooper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Cooper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1438005.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28364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28364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28364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点接触式充电的蓝牙耳机,包括耳机本体,所述耳机本体内设有PCB板及可充电电池,该耳机本体的底部设有第一充电触片及第二充电触片;该第一充电触片通过PCB板与该可充电电池的正极电连接,该第二充电触片通过PCB板与该可充电电池的负极电连接,其中,所述第一充电触片为金属环片,所述第二充电触片为圆形金属片;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用于对上述蓝牙耳机进行充电的充电座,该充电座内设有容置该蓝牙耳机充电的充电位,该充电位的底部设有第一充电触点、第二充电触点及第三充电触点,其中第一充电触点和第三充电触点与耳机上的第一充电触片相连接,第二充电触点与耳机上的第二充电触片相连接,本实用新型不仅有效减小了蓝牙耳机的体积和重量,而且充电时无需区分原始接口方向和位置,具有结构简单、体积较小、充电便捷,携带方便及美观大方等特点。

Description

一种点接触式充电的蓝牙耳机及充电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耳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点接触式充电的蓝牙耳机及充电座。
背景技术
如今,蓝牙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蓝牙耳机作为一种无线耳机,摆脱了传统有线耳线长度的限制,使得用户在预设距离内通过蓝牙技术一边接听电话及欣赏音频一边从事其他活动,一定程度上解放了用户的双手,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也提高了耳机的使用便捷性。
目前市场上销售的蓝牙耳机为实现充电功能大部分都是在耳机上增加充电接口(比如Micro-USB接口、DC插座接口),通过使用专用的充电线来给耳机充电或是使用与充电接口对接的专门电池盒进行充电。
其至少存在以下不足:其一,充电接口对于耳机本身占用空间较大,增大了蓝牙耳机本身的体积和重量,影响了耳机本身的轻便性,;其二,使用充电线充电往往受到线缆长短的影响,移动不便,另外充电线也容易丢失或遗忘携带;其三,充电接口与对应电池盒配合时,需花较多时间找寻对应接口位置,组装较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点接触式充电的蓝牙耳机,以充电触片代替传统的充电接口,配合相应的充电座即可实现快速充电的功能,不仅有效减小了蓝牙耳机的体积和重量,而且充电时无需区分原始接口方向和位置,充电更加方便快捷;相比起使用充电线充电,不受线缆长度的影响,也避免了由于遗忘或丢失充电线而造成无法充电。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一种点接触式充电的蓝牙耳机,包括耳机本体,所述耳机本体内设有PCB板及可充电电池,该耳机本体的底部设有第一充电触片及第二充电触片;该第一充电触片通过PCB板与该可充电电池的正极电连接,该第二充电触片通过PCB板与该可充电电池的负极电连接,其中,所述第一充电触片为金属环片,所述第二充电触片为圆形金属片。
优选的,所述第一充电触片的内环直径为3~6mm,其外环直径为5~8mm。
优选的,所述第二充电触片的直径为0.5~3mm。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用于对上述蓝牙耳机进行充电的充电座,所述充电座设有容置所述蓝牙耳机充电的充电位,所述充电位的底部设有第一充电触点、第二充电触点及第三充电触点;其中,当所述蓝牙耳机置于所述充电位时,所述第一充电触点及所述第三充电触点与所述第一充电触片相接触,所述第二充电触点与所述第二充电触片相接触。
优选的,所述耳机本体上设有卡扣,所述充电位的内壁设有与所述卡扣相配合的卡槽,所述卡扣与所述卡槽相配合从而将所述蓝牙耳机紧固在所述充电座上。
优选的,所述耳机本体上设有环状卡扣,所述环状卡扣设置于第一充电触片及第二充电触片之间,所述充电位的底壁上设有与所述环状卡扣相配合的环状卡槽。
优选的,所述耳机本体上设有铁片,所述充电位的内壁设有磁铁,所述铁片与所述磁铁相配合从而将所述蓝牙耳机紧固在所述充电座上。
优选的,所述充电位的数量为两个,用于一对蓝牙耳机充电。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实用新型的点接触式充电的蓝牙耳机在耳机本体的底部上设置外露的第一充电触片及第二充电触片,本实用新型的充电座的底部设有第一充电触点、第二充电触点及第三充电触点,当蓝牙耳机置于充电位时,第一充电触点及第三充电触点与第一充电触片相接触,第二充电触点与第二充电触片相接触,即可实现对蓝牙耳机的快速充电。本实用新型点接触式充电的蓝牙耳机相比起使用充电线充电,不受线缆长度的影响,也避免了由于遗忘或丢失充电线而造成无法充电。同时,本实用新型不仅有效减小了蓝牙耳机的体积和重量,而且充电时无需区分原始接口方向和位置,具有结构简单、体积较小、充电便捷,携带方便及美观大方等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点接触式充电的蓝牙耳机的实施例一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点接触式充电的蓝牙耳机的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充电座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点接触式充电的蓝牙耳机与充电座的工作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点接触式充电的蓝牙耳机的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
请参阅图1和图2,一种点接触式充电的蓝牙耳机的实施例一,包括耳机本体,所述耳机本体101内设有PCB板及可充电电池(图中未示出),该耳机本体101的底部设有第一充电触片101a及第二充电触片101b;该第一充电触片101a通过PCB板与该可充电电池的正极电连接,该第二充电触片101b通过PCB板与该可充电电池的负极电连接,其中,所述第一充电触片101a为金属环片,所述第二充电触片101b为圆形金属片,优选的,第一充电触片101a的内环直径为6mm,其外环直径为8mm,第二充电触片101b的直径为3mm。
另外,如图3和图4所示,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用于对上述实施例一进行充电的充电座2,充电座2设有容置蓝牙耳机1充电的充电位201,其中,充电位201的数量为两个,用于为一对蓝牙耳机1充电。每个充电位201的底部设有第一充电触点201a、第二充电触点201b及第三充电触点201c;其中,当蓝牙耳机1置于充电位201时,第一充电触点201a及第三充电触点201c与第一充电触片101a相接触,第二充电触点201b与第二充电触片101b相接触。
如图5,一种点接触式充电的蓝牙耳机的实施例二,耳机本体101上设有环状卡扣101c,充电位201的底壁设有与环状卡扣相配合的环状卡槽(图中未示),环状卡扣101c与环状卡槽相配合从而将蓝牙耳机1紧固在充电座201上,环状卡扣101c除了固定耳机本体的作用外,还有另一个用处,由于环状卡扣101c高于相邻的第一充电触片101a及第二充电触片101b,增强了第一充电触片101a及第二充电触片101b之间的爬墙距离,避免了两者发生短路的可能性。
本实用新型点接触式充电的蓝牙耳机的充电过程如下:
当蓝牙耳机1需要充电时,使用者将蓝牙耳机1放置于充电座2的充电位201上,耳机本体101上的环状卡扣卡入充电位201底壁上的环状卡槽内,从而使得耳机本体1不从充电座2上脱落。此时,充电位201底部上的第一充电触点201a及第三充电触点201c与耳机本体101上的第一充电触片101a相接触,充电位201底部上的第二充电触点201b与耳机本体101上的第二触点触片101b相接触,充电座2实现对蓝牙耳机1的可充电电池的快速充电。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中(图中未示出),耳机本体101上设有铁片,充电位201的内壁设有磁铁,铁片与磁铁相配合从而将蓝牙耳机1紧固在充电座2上。
本实用新型的点接触式充电的蓝牙耳机在耳机本体的底部上设置外露的第一充电触片及第二充电触片,本实用新型的充电座的底部设有第一充电触点、第二充电触点及第三充电触点,当蓝牙耳机置于充电位时,第一充电触点及第三充电触点与第一充电触片相接触,第二充电触点与第二充电触片相接触,即可实现对蓝牙耳机的快速充电。本实用新型点接触式充电的蓝牙耳机相比起使用充电线充电,不受线缆长度的影响,也避免了由于遗忘或丢失充电线而造成无法充电。同时,本实用新型不仅有效减小了蓝牙耳机的体积和重量,而且充电时无需区分原始接口方向和位置,具有结构简单、体积较小、充电便捷,携带方便及美观大方等特点。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点接触式充电的蓝牙耳机,其特征在于,包括耳机本体,所述耳机本体内设有PCB板及可充电电池,该耳机本体的底部设有第一充电触片及第二充电触片;该第一充电触片通过PCB板与该可充电电池的正极电连接,该第二充电触片通过PCB板与该可充电电池的负极电连接,其中,所述第一充电触片为金属环片,所述第二充电触片为圆形金属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蓝牙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充电触片的内环直径为3~6mm,其外环直径为5~8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蓝牙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充电触片的直径为0.5~3mm。
4.一种用于对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蓝牙耳机进行充电的充电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座设有容置所述蓝牙耳机充电的充电位,所述充电位的底部设有第一充电触点、第二充电触点及第三充电触点;其中,当所述蓝牙耳机置于所述充电位时,所述第一充电触点及所述第三充电触点与所述第一充电触片相接触,所述第二充电触点与所述第二充电触片相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充电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机本体上设有卡扣,所述充电位的内壁设有与所述卡扣相配合的卡槽,所述卡扣与所述卡槽相配合从而将所述蓝牙耳机紧固在所述充电座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充电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机本体上设有环状卡扣,所述环状卡扣设置于第一充电触片及第二充电触片之间,所述充电位的底壁上设有与所述环状卡扣相配合的环状卡槽。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充电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机本体上设有铁片,所述充电位的内壁设有磁铁,所述铁片与所述磁铁相配合从而将所述蓝牙耳机紧固在所述充电座上。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充电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位的数量为两个,用于一对蓝牙耳机充电。
CN201621438005.3U 2016-12-26 2016-12-26 一种点接触式充电的蓝牙耳机及充电座 Active CN20628364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438005.3U CN206283649U (zh) 2016-12-26 2016-12-26 一种点接触式充电的蓝牙耳机及充电座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438005.3U CN206283649U (zh) 2016-12-26 2016-12-26 一种点接触式充电的蓝牙耳机及充电座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283649U true CN206283649U (zh) 2017-06-27

Family

ID=590711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438005.3U Active CN206283649U (zh) 2016-12-26 2016-12-26 一种点接触式充电的蓝牙耳机及充电座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283649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87542A (zh) * 2017-10-19 2019-04-26 深圳市冠旭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蓝牙耳机的充电装置
CN110867919A (zh) * 2019-11-21 2020-03-06 广东乐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实现充电信号同步的系统
CN111698609A (zh) * 2020-07-30 2020-09-22 中科傲声(苏州)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tws耳机及tws耳机充电盒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87542A (zh) * 2017-10-19 2019-04-26 深圳市冠旭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蓝牙耳机的充电装置
CN109687542B (zh) * 2017-10-19 2024-03-22 深圳市冠旭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蓝牙耳机的充电装置
CN110867919A (zh) * 2019-11-21 2020-03-06 广东乐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实现充电信号同步的系统
CN110867919B (zh) * 2019-11-21 2022-03-25 深圳市睿鑫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实现充电信号同步的系统
CN111698609A (zh) * 2020-07-30 2020-09-22 中科傲声(苏州)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tws耳机及tws耳机充电盒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117952U (zh) 一种蓝牙耳机充电装置
CN206283649U (zh) 一种点接触式充电的蓝牙耳机及充电座
CN202565335U (zh) 一种接触式手机传送装置
CN206250513U (zh) 便携式电子设备及其有线连接座和连接结构
CN201601712U (zh) 一种具有蓝牙耳机的一体手机
CN206164798U (zh) 一种蓝牙耳机及其充电装置
CN102833645B (zh) 一种可给手机充电的蓝牙耳机
CN212368532U (zh) 一种带蓝牙耳机的包袋
CN205753515U (zh) 磁吸手机背分体移动电源
CN206117951U (zh) 一种外部供电的蓝牙耳机
CN209994138U (zh) 多功能充电器
CN208969620U (zh) 一种多功能无线鼠标
CN203416389U (zh) 一种蓝牙手机及其蓝牙耳机
CN203774848U (zh) 一种便于手机充电的移动电源
CN206283638U (zh) 一种便携式蓝牙耳机
CN205566592U (zh) 一种可利用太阳能底座充电的蓝牙耳机
CN207053229U (zh) 一种手机安全充电转换头
CN111838921A (zh) 一种带蓝牙耳机的包袋
CN206077637U (zh) 一种移动充电蓝牙耳机
CN204809916U (zh) 一种手摇式手机充电器
CN215420676U (zh) 一种电池可更换的挂脖式蓝牙耳机
CN202957628U (zh) 一种手机充电器
CN204905615U (zh) 一种项链数据线
CN103581381A (zh) 新型手机壳
CN203608238U (zh) 新型手机壳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