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623909U - 一种自然海域石珊瑚栽培种植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自然海域石珊瑚栽培种植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623909U
CN205623909U CN201620385914.9U CN201620385914U CN205623909U CN 205623909 U CN205623909 U CN 205623909U CN 201620385914 U CN201620385914 U CN 201620385914U CN 205623909 U CN205623909 U CN 20562390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rallium japonicum
japonicum kishinouye
reef
coral
stilt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385914.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肖宝华
廖宝林
杨小东
张武财
朱鸣
赵胜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Blue Sky Blue Ocean Technology Co Ltd
Guangdong Ocean University
Shenzhen Research Institute of Guangdong Ocean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Blue Sky Blue Ocean Technology Co Ltd
Guangdong Ocean University
Shenzhen Research Institute of Guangdong Ocea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Blue Sky Blue Ocean Technology Co Ltd, Guangdong Ocean University, Shenzhen Research Institute of Guangdong Ocea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Blue Sky Blue Oce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385914.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62390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62390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62390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arming Of Fish And Shellfish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然海域石珊瑚栽培种植装置,包括架空支撑礁、珊瑚网圃和珊瑚固定器,其中架空支撑礁的顶部与珊瑚网圃固定连接,所述珊瑚网圃采用扁平式通透格栅结构,珊瑚固定器嵌入格栅结构的网格孔中,珊瑚固定器与珊瑚网圃连接。

Description

一种自然海域石珊瑚栽培种植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珊瑚种植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自然海域石珊瑚栽培种植装置。
背景技术
石珊瑚一般生长在我国亚热带和热带区近海海域,分布深度大多不超过40米,目前在印度太平洋区系共发现有86个属,1000余种。石珊瑚属于群体聚集生物,在水中色彩斑斓,颜色可爱,是我国珊瑚礁的重要组成物种,在自然生态系统稳态维持中有重要的作用。石珊瑚对水质的要求特别的高,环境因子中的温度、盐度、重金属、富营养水平等的变化都会对石珊瑚礁生态系统造成影响。近年来随着近海水质日趋恶化,全球气候变化异常,我国近海海域的石珊瑚退化的越来越严重,严重影响了自然海域生态系统的稳态。由于石珊瑚生长速度非常慢,自然生长速度显著慢于石珊瑚消亡的速度,许多石珊瑚已成为濒危动物,
目前国外有关石珊瑚保护技术的报道多为美国、澳大利亚、东非等一些国家政府部门或环保组织在石珊瑚受到威胁的海域投放人工鱼礁,对受损珊瑚礁进行人工修复,并且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然而这些方法往往耗时耗力,且成本高投入大。现今国内还没有出现的相应的石珊瑚栽培种植装置,因此,保护珊瑚工作的形势非常严峻。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以上现有技术的难题,提供了一种自然海域石珊瑚栽培种植装置,该装置能够使石珊瑚克服自然海域的不利环境,在改善的 生长环境中迅速长大。
为实现以上实用新型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自然海域石珊瑚栽培种植装置,包括架空支撑礁、珊瑚网圃和珊瑚固定器,其中架空支撑礁的顶部与珊瑚网圃固定连接,所述珊瑚网圃采用扁平式通透格栅结构,珊瑚固定器嵌入格栅结构的网格孔中,珊瑚固定器与珊瑚网圃连接。
使用该装置种植石珊瑚的具体步骤如下:
S1.选择珊瑚覆盖率较低区域投放珊瑚种植装置,珊瑚选址所处位置附近覆盖有珊瑚礁群,珊瑚网圃投放点靠近饵料富集海区;
S2.考察选定的投放海域历史及目前的珊瑚群落组成,以选择合适栽培的珊瑚种类;另外栽培装置提前10-15天投放入选定海区;
S3. 在7-8月珊瑚繁殖季过后,选择健康的、成熟的且生长空间受到限制的原代珊瑚作为移植对象,在原代珊瑚母体的周围对无法扩展延伸的珊瑚枝进行截取,截取芽体完善和虫黄藻生长活跃的枝块,分段成大约3-5cm小段或30*30面积小块;
S4.截取的珊瑚枝块浸水转运至规格(2000-2400)×(1100-1300)×(1100 -1300)mm珊瑚养殖池内暂养,暂养海水直接从珊瑚礁区引入,经冷暖机稳定水温在26 ℃±0.5,每天换水一次,换水量为30%,水处理维生系统循环水流速度6 t/h,保持水体稳定,每个养殖池左右两侧配备两组造浪泵,间歇式运转造浪,珊瑚单枝种植到海域之前放置在水流速0.12t/h、直径15cm、PVC材质的半圆形过流槽内5 min,期间从过流槽上游以每秒3滴不断添加50 ppm碘溶液进行消毒;
S5. 将珊瑚枝块固定于珊瑚固定器上并嵌于珊瑚网圃的网格孔中,各个珊瑚枝块之间相隔有距离,以保证后期充足稳定的阳光和饵料;
S6. 珊瑚枝块的种植前,对海区水质进行监测,满足水温范围为23-27℃、PH为7.8-8.2、溶氧为8.0mg/L、氨值小于0.2ppm,硝酸盐小于0.2ppmD的水质条件方可种植珊瑚;
S7.将种植装置投放至选定的海区中;
S8. 从8月至来年9月,移植的珊瑚枝块生长超过5cm,其珊瑚枝以延伸至珊瑚固定器边缘,珊瑚颜色健康、枝体饱满,此时,将珊瑚枝块从珊瑚网圃上取下并定植在架空支撑礁上,恢复原本的自然生长;
S9. 定期检测投放海域水质状况。
优选地,所述珊瑚固定器的数量为多个,多个珊瑚固定器在珊瑚网圃上均匀分布。
优选地,为了保证珊瑚能够获得充足的生长空间,不予其他珊瑚块存在着竞争关系,所述珊瑚固定器与相邻的珊瑚固定器之间,保持着15-20cm的距离。
优选地,所述架空支撑礁的顶部设置有第一固定臂和第二固定臂,第一固定臂、第二固定臂穿过珊瑚网圃的网格孔后分别与一方形螺母连接,第一固定臂、第二固定臂通过方形螺母旋紧使珊瑚网圃与架空支撑礁固定连接。第一固定臂和第二固定臂采用不锈钢结构。
优选地,所述第一固定臂与第二固定臂之间留有间距,间距范围为30cm-50cm。
优选地,所述架空支撑礁包括一中空裸礁,所述中空裸礁呈台状壳体结构,其底部连接有多个支撑脚。
优选地,所述中空裸礁的壳体上开设有多个交流孔。增设交流孔,便于底层的有机物及生物饵料由下到上运动,为珊瑚枝块提供饵料基础,提高珊瑚枝块生长速度。
优选地,所述中空裸礁呈圆台状壳体结构。
优选地,所述珊瑚网圃采用玻璃钢或不锈钢材质,其长为2-3m,宽为1.5-2m,网格孔边长为3-5cm,深度为3-5cm。
优选地,所述架空支撑礁的直径为2-3m,高度为1-1.5m,架空支撑礁采用混凝土材质。采用混凝土材可有效降低成本。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珊瑚网圃网格孔能提供珊瑚初期生长栖息的场所,每个珊瑚间隔15-20cm,空间间距合理,珊瑚枝块生长过程之间无竞争,珊瑚生存空间不受限制。
(2)珊瑚网圃为扁平式通透格栅构造,水流在网圃上下层间交换通畅,而珊瑚礁鱼类和甲壳类动物也能够畅游于期间,为珊瑚礁鱼类和底栖甲壳动物提供了天然繁殖和生长的庇护场所,从而为良好的珊瑚礁生态系统的建立打下了基础。
(3)网圃采用中空网格结构,能够减少沉积物的堆积,减少细菌微生物等的滋生,为珊瑚提供了稳定健康生长的场所。
(4)通过珊瑚固定器将珊瑚枝块固定于珊瑚网圃上,整个珊瑚固定器牢牢嵌入珊瑚网圃中,避免了珊瑚因潮流冲击而造成脱落。
(5)架空支撑礁为台状壳体结构,其流体构型有助于下层水流流向上层的珊瑚网圃,输送下层丰富有机物及饵料供珊瑚枝块生长。
(6)架空支撑礁高度可达1m-1.5m,将珊瑚网圃支撑到更高的水层,由于光照辐射随海水深度而递减,因此,珊瑚网圃接受的光照相对更强,珊瑚虫上的虫黄藻光合作用也更强,能为珊瑚虫生长提供更多的能量来源。
(7)架空支撑礁的支撑使得珊瑚网圃悬空并且远离海床,能够使珊瑚枝块生长初期远离海底珊瑚敌害生物,如长棘海星。
附图说明
图1为种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阐述。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石珊瑚栽培种植装置包括架空支撑礁1、珊瑚网圃2和珊瑚固定器3,其中架空支撑礁1的顶部与珊瑚网圃2固定连接,所述珊瑚网圃2采用扁平式通透格栅结构,珊瑚固定器3嵌入格栅结构的网格孔21中,珊瑚固定器3与珊瑚网圃2连接。
其中,珊瑚固定器3的数量为多个,多个珊瑚固定器3在珊瑚网圃2上均匀分布,珊瑚固定器3与相邻的珊瑚固定器3之间,保持着15-20cm的距离。
本实施例中,架空支撑礁1的顶部设置有第一固定臂4和第二固定臂5,第一固定臂4与第二固定臂5之间留有间距,间距范围为30cm-50cm,第一固定臂4、第二固定臂5穿过珊瑚网圃2的网格孔21后分别与一方形螺母连接,第一固定臂4、第二固定臂5通过方形螺母旋紧使珊瑚网圃2与架空支撑礁1固定连接。第一固定臂4和第二固定臂5采用不锈钢结构。
本实施例中,架空支撑礁1包括一中空裸礁11,所述中空裸礁11呈圆台状壳体结构,其底部连接有多个支撑脚12。所述中空裸礁11的壳体上开设有多个交流孔101。增设交流孔101,便于底层的有机物及生物饵料由下到上运动,为珊瑚枝块提供饵料基础,提高珊瑚枝块生长速度。
使用该装置种植石珊瑚的具体步骤如下:
S1.选择珊瑚覆盖率较低区域投放珊瑚种植装置,珊瑚选址所处位置附近覆盖有珊瑚礁群,珊瑚网圃投放点靠近饵料富集海区;
S2.考察选定的投放海域历史及目前的珊瑚群落组成,以选择合适栽培的珊瑚种类;另外栽培装置提前10-15天投放入选定海区;
S3. 在7-8月珊瑚繁殖季过后,选择健康的、成熟的且生长空间受到限制的原代珊瑚作为移植对象,在原代珊瑚母体的周围对无法扩展延伸的珊瑚枝进行截取,截取芽体完善和虫黄藻生长活跃的枝块,分段成大约3-5cm小段或30*30面积小块;
S4.截取的珊瑚枝块浸水转运至规格(2000-2400)×(1100-1300)×(1100 -1300)mm珊瑚养殖池内暂养,暂养海水直接从珊瑚礁区引入,经冷暖机稳定水温在26 ℃±0.5,每天换水一次,换水量为30%,水处理维生系统循环水流速度6 t/h,保持水体稳定,每个养殖池左右两侧配备两组造浪泵,间歇式运转造浪,珊瑚单枝种植到海域之前放置在水流速0.12t/h、直径15cm、PVC材质的半圆形过流槽内5 min,期间从过流槽上游以每秒3滴不断添加50 ppm碘溶液进行消毒;
S5. 将珊瑚枝块固定于珊瑚固定器上并嵌于珊瑚网圃的网格孔中,各个珊瑚枝块之间相隔有距离,以保证后期充足稳定的阳光和饵料;
S6. 珊瑚枝块的种植前,对海区水质进行监测,满足水温范围为23-27℃、PH为7.8-8.2、溶氧为8.0mg/L、氨值小于0.2ppm,硝酸盐小于0.2ppmD的水质条件方可种植珊瑚;
S7.将种植装置投放至选定的海区中;
S8. 从8月至来年9月,移植的珊瑚枝块生长超过5cm,其珊瑚枝以延伸至珊瑚固定器边缘,珊瑚颜色健康、枝体饱满,此时,将珊瑚枝块从珊瑚网圃上取下并定植在架空支撑礁上,恢复原本的自然生长;
S9. 定期检测投放海域水质状况。
实施例2
在徐闻半岛海洋自然保护区通过勘探选取适合投放珊瑚种植装置的海域,以架空支撑礁1作为支撑底座,架空支撑礁1直径为3m,高度为1.2m,架空支撑礁1上连接有两个不锈钢固定臂,均长10cm,两臂水平相距60cm,通过一方形螺母旋紧固定珊瑚网圃2于架空支撑礁1之上。珊瑚网圃2由玻璃钢格栅制造而成,呈长方形中空网格结构,长为2m,宽1.5m,厚度为5cm。在天气晴朗情况下,将架空支撑礁1通过运输船运载到选定的海域,通过水下潜水员和水下摄像机的观察,调整升降机缓慢将架空支撑礁1固定在海底,投放项目开始于2014年8月,此次于徐闻海洋自然保护区内安装了10个珊瑚种植装置,并在每个珊瑚网圃2上种植了200株珊瑚枝块,所有珊瑚枝块均来源于保护区生长空间受到限制的原代珊瑚母株,以霜鹿角珊瑚和蔷薇珊瑚作为种植对象,枝块长度约为3-5cm,蔷薇珊瑚的块状面积大小约为3cm*3cm。移植之前随机对100株珊瑚枝块进行了编号,并测量枝块的长度。投放之后每隔3个月(2014年11月、2015年2月、2015年5月和2015年8月)进行成活率和长度增长率的测量。经过12个月的投放过后发现霜鹿角珊瑚和蔷薇珊瑚的枝块成活率为95.75%。对100株编号的珊瑚枝块进行体高测量,发现1年后鹿角珊瑚珊瑚的基部扩展20.3-52.6mm,平均扩展46.2mm。蔷薇珊瑚面积增加600-1300mm2,平均增长940mm2。在2015年9月,将珊瑚网圃2上已达标的珊瑚枝块移植到架空支撑礁1上。目前,在珊瑚种植装置上栖息着各种不同的珊瑚礁鱼类和甲壳类动物,整个珊瑚种植装置形成的生态系统纷繁复杂,充满生机。
实验结果证实,整个珊瑚种植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不仅能够提高无性移植珊瑚枝块的存活率,还能促进珊瑚枝块的成长。同时也为海域珊瑚礁鱼类和底栖生物提供了繁殖和栖息场地,巩固了该海域自然生态系统,达到了明显的生态修复目的。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自然海域石珊瑚栽培种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架空支撑礁、珊瑚网圃和珊瑚固定器,其中架空支撑礁的顶部与珊瑚网圃固定连接,所述珊瑚网圃采用扁平式通透格栅结构,珊瑚固定器嵌入格栅结构的网格孔中,珊瑚固定器与珊瑚网圃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然海域石珊瑚栽培种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珊瑚固定器的数量为多个,多个珊瑚固定器在珊瑚网圃上均匀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然海域石珊瑚栽培种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珊瑚固定器与相邻的珊瑚固定器之间,保持着15-20cm的距离。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然海域石珊瑚栽培种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架空支撑礁的顶部设置有第一固定臂和第二固定臂,第一固定臂、第二固定臂穿过珊瑚网圃的网格孔后分别与一方形螺母连接,第一固定臂、第二固定臂通过方形螺母旋紧使珊瑚网圃与架空支撑礁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然海域石珊瑚栽培种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臂与第二固定臂之间留有间距,间距范围为30cm-50cm。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然海域石珊瑚栽培种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架空支撑礁包括一中空裸礁,所述中空裸礁呈台状壳体结构,其底部连接有多个支撑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然海域石珊瑚栽培种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裸礁的壳体上开设有多个交流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然海域石珊瑚栽培种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裸礁呈圆台状壳体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自然海域石珊瑚栽培种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珊瑚网圃采用玻璃钢或不锈钢材质,其长为2-3m,宽为1.5-2m,网格孔边长为3-5cm,深度为3-5cm。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自然海域石珊瑚栽培种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架空支撑礁的直径为2-3m,高度为1-1.5m,架空支撑礁采用混凝土材质。
CN201620385914.9U 2016-05-03 2016-05-03 一种自然海域石珊瑚栽培种植装置 Active CN20562390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385914.9U CN205623909U (zh) 2016-05-03 2016-05-03 一种自然海域石珊瑚栽培种植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385914.9U CN205623909U (zh) 2016-05-03 2016-05-03 一种自然海域石珊瑚栽培种植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623909U true CN205623909U (zh) 2016-10-12

Family

ID=570612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385914.9U Active CN205623909U (zh) 2016-05-03 2016-05-03 一种自然海域石珊瑚栽培种植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62390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79840A (zh) * 2017-06-14 2017-08-22 刘小兵 一种海底珊瑚培养座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79840A (zh) * 2017-06-14 2017-08-22 刘小兵 一种海底珊瑚培养座
CN107079840B (zh) * 2017-06-14 2019-08-16 郑修志 一种海底珊瑚培养座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108797B (zh) 一种由水生动植物立体配置的水体净化系统及其净化方法
CN203999152U (zh) 一种由水生动植物立体配置的水体净化系统
Nakamura et al. Corals mass-cultured from eggs and transplanted as juveniles to their native, remote coral reef
CN106614203B (zh) 组合式人工鱼礁
CN110292014B (zh) 一种生态型牡蛎礁快速构建的方法
van Tussenbroek Dynamics of seagrasses and associated algae in coral reef lagoons
CN103238542A (zh) 一种砗磲贝的底播养殖方法
CN101982069A (zh) 集成化海底森林的营造方法
CN107018889A (zh) 一种组装式多功能人工藻礁
CN105454101A (zh) 一种人工生态珊瑚礁及其构建方法
CN109429860A (zh) 红树林中植物秋茄果实的育苗方法
Gökalp et al. Design for large-scale maricultures of the Mediterranean demosponge Chondrosia reniformis Nardo, 1847 for collagen production
KR101475414B1 (ko) 육상축제식 양식장을 활용한 어패류의 고생산성 양식을 위한 원스톱(One-stop) 복합 양식 시스템 및 양식 방법
CN103004576A (zh) 一种鼠尾藻潮间带人工栽培的方法
CN105961230A (zh) 一种自然海域石珊瑚栽培种植方法
CN106577432A (zh) 一种海洋森林牧场
CN102027885A (zh) 一种能使贝类"游动"育肥和采苗的悬浮式养殖装置
CN201846685U (zh) 一种人工鱼礁
CN109197705A (zh) 基于海藻浮床构建的海参池塘青苔防控方法
CN205623909U (zh) 一种自然海域石珊瑚栽培种植装置
CN110651743B (zh) 林蟹贝共生海水生物净化装置
KR102011244B1 (ko) 부자를 사용하지 않는 해조장 복원을 위한 수중 저연승 장치
CN102524116B (zh) 中华仙影海葵的人工繁殖方法
CN111165403A (zh) 一种方格星虫和近江牡蛎苗种池塘立体生态培育方法
KR101957022B1 (ko) 모자반류 접합자를 자연석인 현무암에 부착 및 생장시켜 바다숲을 조성하는 신규 바다숲 조성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