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620649U -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5620649U CN205620649U CN201620460204.8U CN201620460204U CN205620649U CN 205620649 U CN205620649 U CN 205620649U CN 201620460204 U CN201620460204 U CN 201620460204U CN 205620649 U CN205620649 U CN 205620649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acklight module
- supporting part
- light transmitting
- transmitting cells
- locating par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0000005489 elastic deform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6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4308 accommod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13013 elastic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7769 metal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6835 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771 impair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20003023 plastic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033 plast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007 visu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XEEYBQQBJWHFJM-UHFFFAOYSA-N Iron Chemical compound [Fe] XEEYBQQBJWHFJM-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390 adhesive tap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82 alumin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aluminium Chemical compound [Al]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142 aphototrop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888 barrier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792 diffusion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073 displacement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738 satura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728 strengthe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该背光模组包括框体单元、透光单元、以及限位单元。该限位单元设置于该透光单元与该框体单元之间,并具有第一支撑部及第二支撑部,其中该第一支撑部用以在第一方向上对该透光单元进行定位,而该第二支撑部用以在第二方向上对该透光单元进行定位,且该第一方向不同于该第二方向。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包括上述背光模组的显示装置。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背光模组;特别涉及一种包括限位单元的背光模组及其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显示装置用于显示影像,来供用户观看。显示装置主要包括外壳、显示面板及背光模组等组成元件,其中显示面板及背光模组收容于外壳内。
背光模组主要分为侧入式(Edge-lighting type)及直下式(Bottom-lighting type)两种类型。侧入式背光模组与直下式背光模组的差异在于,侧入式背光模组使用导光板(light guide plate),其可用于引导光线方向,以控制亮度的均匀性。目前市面上通常使用金属材质的定位销,以将导光板定位在背光模组的外壳内。
然而,导光板在受到光源照射时会受热膨胀,故使用金属材质但缺乏弹性的定位销来定位导光板,可能造成导光板膨胀后与定位销发生碰撞而受损。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前述习知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及其显示装置,可使得导光板在受热膨胀后仍被有效地定位,从而降低发生碰撞的机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包括框体单元、透光单元、以及限位单元。该限位单元设置于该透光单元与该框体单元之间,并具有第一支撑部及第二支撑部,其中该第一支撑部用以在第一方向上对该透光单元进行定位,该第二支撑部用以在第二方向上对该透光单元进行定位,且该第一方向不同于该第二方向。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该第二支撑部具有连接部及弹性变形部,其中该连接部自该第一支撑部朝该第一方向延伸,该弹性变形部在该第二方向上突出于该连接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该弹性变形部具有桥状主体以及位于该桥状主体上的两端,该两端与该连接部固定地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该桥状主体在该第二方向上能够进行压缩变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该弹性变形部具有至少一个强化结构,该至少一个强化结构连接该桥状主体与该连接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该框体单元包括背盖与框体,该透光单元设置于该背盖与该框体之间,该限位单元包括多个第一限位件与多个第二限位件,该多个第一限位件设置于该透光单元与该背盖之间,该多个第二限位件设置于该透光单元与该框体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设置于该透光单元与该背盖之间的该多个第一限位件,及设置于该透光单元与该框体之间的该多个第二限位件,从该第一方向上观看呈错位排列。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该框体单元具有承载面及连接该承载面的贴合面,该第一支撑部位于该承载面上,该第二支撑部具有背面,该背面抵靠在该贴合面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该第一方向垂直于该第二方向。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前述背光模组,以及位于该背光模组的一侧的显示面板。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背光模组的局部剖面图。
图2是示出图1中的限位单元的立体示意图。
图3是示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的背光模组的局部剖面图。
图4是示出图3中的限位单元的配置方式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加明显易懂,下文将列举较佳实施例并参考附图做出详细说明。
应理解的是,在附图中,实施例中的部分元件的形状或尺寸被扩大了,以方便标示及清楚示意。另外,附图中未示出或说明书中未描述的元件,为所属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公知的形式。
请先参照图1,其是示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背光模组1的局部剖面图。应先说明的是,背光模组1可用于显示装置(图中未示出),例如液晶电视,以供应充足亮度与分布均匀的光源,使该显示装置能够正常地显示影像。另外,在本实施例中,背光模组1容置于显示装置的外壳内,显示面板(例如液晶显示面板)设置于背光模组1的一侧并根据背光模组1投射的光线来显示影像以供用户观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背光模组1,例如为侧入式(Edge-lighting type)背光模组,主要包括背盖10、框体20、导光板30、及至少一个限位单元40。
背盖10可包括底板102及多个侧壁104(为了简化起见,图中仅示出一个侧壁104),其中侧壁104自底板102延伸,并与底板102大致相互垂直,以形成容置空间R。在本实施例中,背盖10可由金属材质(例如铝、铁或不锈钢)以一体成型的方式制成,但本实用新型并不以此为限。
导光板30容置于容置空间R中,用于将光源(图中未示出)投射的光线均匀地导向位于背光模组1的一侧的显示面板(图中未示出)。关于导光板30的设计并非本实用新型的重点,且为所属技术领域中的习知技术,故在此不再多做赘述。
框体20例如具有盖体(Lid)结构,可与背盖10结合,以将导光板30限制于容置空间R中,同时亦允许来自导光板30的光线由框体20上的开口射向显示面板。在本实施例中,框体20可由塑料材质以一体成型的方式制成,但本实用新型并不以此为限。如图1所示,导光板30设置于框体20与背盖10(这两者构成背光模组1的框体单元H)之间。
至少一个(例如多个)限位单元40(由于视角上的限制,图1中仅示出一个限位单元40)容置于容置空间R中,并设置于导光板30与背盖10之间。在本实施例中,限位单元40可由弹性材质(例如塑料)制成,并用于对因光源照射而受热膨胀的导光板30进行弹性定位,从而能够降低导光板30因受热膨胀而发生碰撞的机会。
以下结合图1及图2,进一步描述限位单元40的结构设计及其用于定位导光板30的效果,其中图2是示出图1中的限位单元40的立体示意图。
如图1和图2所示,限位单元40包括第一支撑部42及第二支撑部44,其中第一支撑部42具有抵靠于底板102的平板结构,(亦即,如图1所示,第一支撑部42可位于框体单元H的承载面H1上),且第二支撑部44包括连接部442及弹性变形部444,该连接部442自第一支撑部42朝第一方向D1延伸,而该弹性变形部444在第二方向D2上突出于连接部442,其中第一方向D1不同于第二方向D2(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方向D1垂直于第二方向D2,但本实用新型并不以此为限)。
另外,弹性变形部444包括桥状主体444A以及位于桥状主体444A上的两端444B,其中桥状主体444A可在第二方向D2上发生压缩变形(如图2中的箭头所示),且该两端444B与连接部442固定地连接。通过该设计,限位单元40的第二支撑部44的背面就可以抵靠于侧壁104(亦即,如图1所示,该第二支撑部44的背面可抵靠在框体单元H的贴合面H2(其中,贴合面H2连接承载面H1)上),由此无需在框体单元H的贴合面H2上以凹陷的方式形成一个空间或缺口,来使第二支撑部44的整体结构或第二支撑部44的连接部442向后产生变形。
值得注意的是,弹性变形部444还可包括至少一个(例如多个)强化结构444C,以连接桥状主体444A与连接部442,从而增加整体结构强度,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以此为限。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强化结构444C亦可被省略。
通过上述结构设计,当限位单元40连同导光板30被放置在背盖10的容置空间R中时,请参照图1,限位单元40的第一支撑部42可在第一方向D1上垫高导光板30及对导光板30进行定位,且限位单元40的第二支撑部44(包括连接部442及弹性变形部444)亦可在第二方向D2上对导光板30进行定位。更具体而言,当弹性变形部444在第二方向D2上受到导光板30挤压而发生压缩变形时,其可对导光板30作用反向抵制力,以限制导光板30在第二方向D2上的位移。需特别说明的是,由于限位单元40具有弹性材质,故亦可避免导光板30在受热膨胀后与其发生碰撞而受损。
请继续参照图1,在本实施例中,限位单元40的第一支撑部42的一部分抵接于导光板30,并且与导光板30下方的光学膜片32(例如反光片)相邻但不抵接,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以此为限。在一些实施例中,光学膜片32亦可以延伸至导光板30与限位单元40的第一支撑部42之间,从而使第一支撑部42抵接于光学膜片32,以在第一方向D1上对导光板30进行定位。
在本实施例(图1)中,导光板30上方的边缘与框体20之间可设置间隔件50,例如双面胶,以将导光板30定位在框体20与背盖10之间。另外,在导光板30上方亦可设置另一光学膜片34(例如扩散膜或棱镜片),以将光线均匀地导向位于背光模组1的一侧的显示面板。应理解的是,导光板30及该光学膜片32、34中的至少一者构成背光模组1中的透光单元T,且限位单元40可设置于透光单元T与框体单元H之间,以在第一方向D1与第二方向D2上对透光单元T进行定位。
接着请参照图3,其是示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的背光模组1’的局部剖面图。如图3所示,背光模组1’与图1所示的背光模组1之间的差异在于,背光模组1’包括至少一个(例如多个)第一限位件40A(由于视角上的限制,图3中仅示出一个第一限位件40A),其设置于透光单元T(包括导光板30、光学膜片32与34,但本实用新型并不以此为限)与背盖10之间;及至少一个(例如多个)第二限位件40B(由于视角上的限制,图3中仅示出一个第二限位件40B),其设置于透光单元T与框体20之间。应理解的是,第一限位件40A与第二限位件40B的结构与图1、图2所示的限位单元40的结构相同,且第一限位件40A与第二限位件40B可构成背光模组1’中的限位单元40。
接着请一并参照图3及图4,其中图4是示出图3中的限位单元40的配置方式的示意图,更明确而言,图4是示出从第一方向D1所观看的限位单元40的配置方式的示意图。如图3和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限位件40A与第二限位件40B的摆放方式是相反的,其中第一限位件40A的第一支撑部42设置于透光单元T与背盖10之间,而第二限位件40B的第一支撑部42设置于透光单元T与框体20之间。此外,从第一方向D1上观看,第一限位件40A与第二限位件40B呈错位排列,例如,在图4中,实线表示设置于透光单元T上方的第二限位件40B,及虚线表示设置于透光单元T下方的第一限位件40A。
通过上述结构设计,本实施例的背光模组1’中的限位单元40(包括第一限位件40A与第二限位件40B),亦可利用其第一支撑部42在第一方向D1上对透光单元T进行定位,及利用其第二支撑部44(包括连接部442及弹性变形部444)在第二方向D2上对透光单元T进行定位。同理,由于限位单元40具有弹性材质,故亦可避免透光单元T的导光板30在受到光源S(例如设置于透光单元T的未设有限位单元40的一侧的条状光源)照射而受热膨胀后与其发生碰撞,进而受损。
值得注意的是,在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虽然第一限位件40A与第二限位件40B的第一支撑部42抵接于导光板30,而未抵接于导光板30下方与上方的光学膜片32、34,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以此为限。在一些实施例中,光学膜片32、34亦可以延伸至导光板30下方与上方的边缘,且第一限位件40A与第二限位件40B的第一支撑部42可分别抵接于光学膜片32与34,以在第一方向D1上对导光板30(及透光单元T)进行定位。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提供的背光模组及其显示装置,可使得导光板在受热膨胀后仍被具有弹性的限位单元有效地定位,从而降低发生碰撞的机会。
虽然本实用新型已通过前述实施例进行如上公开,然而其并非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应当可做出各种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所附的权利要求所界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符号说明】
1、1’~背光模组;
10~背盖;
20~框体;
30~导光板;
32~光学膜片;
34~光学膜片;
40~限位单元;
40A~第一限位件;
40B~第二限位件;
42~第一支撑部;
44~第二支撑部;
50~间隔件;
102~底板;
104~侧壁;
442~连接部;
444~弹性变形部;
444A~桥状主体;
444B~两端;
444C~强化结构;
D1~第一方向;
D2~第二方向;
H~框体单元;
H1~承载面;
H2~贴合面;
R~容置空间;
S~光源;
T~透光单元。
Claims (10)
1.一种背光模组,包括:
框体单元;
透光单元;以及
限位单元,其设置于所述透光单元与所述框体单元之间,其中所述限位单元具有第一支撑部及第二支撑部,所述第一支撑部用以在第一方向上对所述透光单元进行定位,所述第二支撑部用以在第二方向上对所述透光单元进行定位,所述第一方向不同于所述第二方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中所述第二支撑部具有连接部及弹性变形部,所述连接部自所述第一支撑部朝所述第一方向延伸,所述弹性变形部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突出于所述连接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组,其中所述弹性变形部具有桥状主体以及位于所述桥状主体上的两端,所述两端与所述连接部固定地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背光模组,其中所述桥状主体在所述第二方向上能够进行压缩变形。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背光模组,其中所述弹性变形部具有至少一个强化结构,所述至少一个强化结构连接所述桥状主体与所述连接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中所述框体单元包括背盖与框体,所述透光单元设置于所述背盖与所述框体之间,所述限位单元包括多个第一限位件与多个第二限位件,所述多个第一限位件设置于所述透光单元与所述背盖之间,且所述多个第二限位件设置于所述透光单元与所述框体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背光模组,其中设置于所述透光单元与所述背盖之间的所述多个第一限位件,及设置于所述透光单元与所述框体之间的所述多个第二限位件,从所述第一方向上观看呈错位排列。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中所述框体单元具有承载面及连接所述承载面的贴合面,所述第一支撑部位于所述承载面上,所述第二支撑部具有背面,所述背面抵靠在所述贴合面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中所述第一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二方向。
10.一种显示装置,包含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背光模组,以及位于所述背光模组的一侧的显示面板。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0460204.8U CN205620649U (zh) | 2016-05-18 | 2016-05-18 |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
TW105207886U TWM537230U (zh) | 2016-05-18 | 2016-05-27 | 背光模組及顯示裝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0460204.8U CN205620649U (zh) | 2016-05-18 | 2016-05-18 |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5620649U true CN205620649U (zh) | 2016-10-05 |
Family
ID=570233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20460204.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620649U (zh) | 2016-05-18 | 2016-05-18 |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5620649U (zh) |
TW (1) | TWM537230U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182772A (zh) * | 2020-01-22 | 2020-05-19 | 合肥鑫晟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固定元件、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
CN112419876A (zh) * | 2019-08-21 | 2021-02-26 | 瑞仪(广州)光电子器件有限公司 | 显示器 |
WO2023231985A1 (zh) * | 2022-05-30 | 2023-12-07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背光源以及显示装置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389468A (zh) * | 2018-04-17 | 2019-10-29 | 宸盛光电有限公司 | 背光模块及其显示装置 |
-
2016
- 2016-05-18 CN CN201620460204.8U patent/CN205620649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6-05-27 TW TW105207886U patent/TWM537230U/zh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419876A (zh) * | 2019-08-21 | 2021-02-26 | 瑞仪(广州)光电子器件有限公司 | 显示器 |
CN111182772A (zh) * | 2020-01-22 | 2020-05-19 | 合肥鑫晟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固定元件、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
CN111182772B (zh) * | 2020-01-22 | 2021-08-27 | 合肥鑫晟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固定元件、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
WO2023231985A1 (zh) * | 2022-05-30 | 2023-12-07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背光源以及显示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M537230U (zh) | 2017-02-2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5620649U (zh) |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 |
CN100492134C (zh) | 面光源装置及使用它的液晶显示装置 | |
CN107329301B (zh) | 显示装置 | |
CN102445775B (zh) | 光提供组件和显示设备 | |
CN102998846A (zh) | 一种窄边框液晶模块及其胶框 | |
CN113287159B (zh) | 曲面显示装置以及交通工具 | |
US20140139784A1 (en) | Liquid crystal module | |
CN110544427A (zh) | 显示主体及拼接式智能交互平板 | |
CN209992784U (zh) | 一种支撑件、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 |
EP0193088A2 (en) | Transmission type screen apparatus | |
US8625046B2 (en)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nd backlight module thereof | |
CN206906749U (zh) | 液晶显示设备 | |
CN101551534B (zh) | 液晶显示装置 | |
CN211086862U (zh) | 折边背板 | |
WO2018090732A1 (zh) | 交互智能平板的散热板安装结构及交互智能平板 | |
JP3179072U (ja) | 表示パネルアッセンブリまたは該表示パネルアッセンブリを有する表示装置 | |
CN113050316B (zh) | 一种双视角车载背光模组 | |
CN211928356U (zh) | 背光模组、显示装置 | |
CN204964951U (zh) | 背光源组件、显示装置 | |
CN210378168U (zh) | 显示主体及拼接式智能交互平板 | |
CN107942557A (zh) | 液晶显示装置及其背光模块 | |
CN200989974Y (zh) | 液晶显示装置 | |
CN101702062A (zh) | 背框、金属背框、其背光模块及液晶显示器 | |
CN217639856U (zh) | 一种显示器 | |
CN217506236U (zh) | 一种人脸模组适配高低镜头的装配结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1005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