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608208U - 海洋重力仪稳定平台的基座 - Google Patents

海洋重力仪稳定平台的基座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608208U
CN205608208U CN201620193039.4U CN201620193039U CN205608208U CN 205608208 U CN205608208 U CN 205608208U CN 201620193039 U CN201620193039 U CN 201620193039U CN 205608208 U CN205608208 U CN 20560820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edestal
stabilized platform
shock
housing
marine gravitome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193039.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鹏飞
汪龙
邹舟
王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stitute of Geodesy and Geophysics of CAS
Original Assignee
Institute of Geodesy and Geophysics of CA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stitute of Geodesy and Geophysics of CAS filed Critical Institute of Geodesy and Geophysics of CAS
Priority to CN201620193039.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60820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60820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608208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Vibration Prevent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海洋重力仪稳定平台的基座,属于海洋重力测量设备领域,包括长方体形的壳体,壳体的顶部开口,壳体围成用于安装海洋重力仪的容纳腔,壳体的底部设置有四个减震结构,四个减震结构分别设置于壳体底部的四个角上。本海洋重力仪稳定平台的基座采用上下开口的壳体结构,可以有效减轻自重,同时底部增设减震结构,可以有效减弱或者消除震动,提高基座的稳定性,保证稳定平台的正常工作,弥补现有技术的缺陷。

Description

海洋重力仪稳定平台的基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海洋重力测量设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海洋重力仪稳定平台的基座。
背景技术
海洋重力仪是船舰上或潜水艇内使用的重力仪。在海洋中匀速直线航行条件下,连续地进行重力测量,由于仪器安放在运动的船体上,受到垂直加速度和水平加速度以及基座倾斜的影响很大。因此,通常会将整个重力仪放置于稳定平台上,稳定平台的主要功能是隔离舰船等载体的俯仰和横滚等角运动,使海洋重力仪的传感器始终与地垂线保持平行,不受水平加速度的影响,从而提高海洋重力仪的测量精度。
但是,现有的海洋重力仪稳定平台的基座大多存在自重大,稳定差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海洋重力仪稳定平台的基座,以改善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本海洋重力仪稳定平台的基座包括长方体形的壳体,壳体的顶部开口,壳体围成用于安装海洋重力仪的容纳腔,壳体的底部设置有四个减震结构,四个减震结构分别设置于壳体底部的四个角上。
作为优选的,减震结构为橡胶减震垫。
采用橡胶减震垫作为减震结构的目的在于其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且安装方便,可以有效减弱或者消除基座的震动,从而保证基座及稳定平台的稳定性。
作为优选的,壳体的底部设置有四个凸台,凸台上设置有凹槽,橡胶减震垫的上部卡接于凹槽内。
采用凸台和凹槽结构安装橡胶减震垫的目的在于其可以有效提高橡胶减震垫的安装稳定性和可靠性,且安装起来非常方便。
作为优选的,壳体外壁上设置有加强结构,加强结构包括连接于四个凸台之间的水平加强筋、位于壳体顶部的加强边框以及多个竖直加强筋,每个竖直加强筋的顶端和底端分别与水平加强筋和加强边框连接。
设置加强结构的目的在于提高本基座的力学强度,从而保证本基座及稳定平台的结构稳定性。
作为优选的,橡胶减震垫为丁基橡胶材质。
选用丁基橡胶的目的在于其除了具有缓冲吸震的效果外,还具有耐热、耐臭氧、耐老化、耐化学药品等优良特性,非常适合海上的工作环境,且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
作为优选的,减震结构包括套筒、支柱以及弹簧,支柱一端滑动连接于套筒内,另一端伸出套筒且与壳体底部连接,弹簧设置于套筒内且一端抵住套筒内壁,另一端抵住支柱。
采用套筒、支柱以及弹簧组合作为减震结构的目的在于其具有优良的缓冲减震性能,可以有效减弱基座的震动,保证基座及稳定平台的稳定性。
作为优选的,壳体的外壁上可拆卸连接有多个把手。
设置多个把手的目的在于方便本海洋重力仪基座及稳定平台的搬运;采用可拆卸方式设置把手的目的在于使得把手可以轻松地拆下,以便基座及稳定平台进行包装等操作。
作为优选的,每个把手上均设置有连接板,连接板通过螺栓连接于壳体外壁上。
这样设置把手可拆卸结构的目的在于其结构简单,加工方便,且连接稳定可靠。
作为优选的,容纳腔内设置有电连接器,壳体对应电连接器的部位设置有检修口和用于遮挡检修口的检修板,检修板可拆卸连接于壳体外壁上,检修板上设置有与电连接器接口匹配的避位孔。
设置检修口和检修板的目的在于当电连接器及相关的电气部分发生故障时,维修人员可以拆下检修板并通过检修口对故障部分进行检修,而不用将故障部分从基座内拆下,从而大大提高了本稳定平台检修的便捷性。
作为优选的,壳体的底部也开口。
设置额抗体顶部开口的目的在于一方面减轻基座的自重,从而减轻稳定平台对载体造成的复合,另一方面提高本基座的开放度,从而方便基座内部热量的散发,保证本稳定平台的正常工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海洋重力仪稳定平台的基座采用上下开口的壳体结构,可以有效减轻自重,同时底部增设减震结构,可以有效减弱或者消除震动,提高基座的稳定性,保证稳定平台的正常工作,弥补现有技术的缺陷。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海洋重力仪稳定平台的基座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汇总:
壳体100;把手400;
检修板500;减震结构600。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第一实施例,参照图1,本海洋重力仪稳定平台的基座包括长方体形的壳体100,壳体100的顶部开口,壳体100围成用于安装海洋重力仪的容纳腔,壳体100的底部设置有四个减震结构600,四个减震结构600分别设置于壳体100底部的四个角上。
其中,壳体100采用不锈钢材质制成,既可以保证其具有足够的力学强度,以支撑其内部的零部件,又可以提高其防腐蚀性能,从而延长其使用寿命;壳体100的四条竖直的棱边均采用圆弧过渡,从而优化其力学性能;容纳腔与壳体100的形状对应,呈长方体形,以便其它零部件的安装;上述减震结构600指的是具有缓冲减震性能的零件或者组件,四个减震结构600均匀于壳体100底部可以提高对壳体100支撑的均匀性。
现有的海洋重力仪稳定平台的基座大多存在结构复杂,自重偏大,且稳定性差,无法有效保护其内部零部件的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方案提供的海洋重力仪稳定平台的基座采用长方体形的壳体100顶部开口的结构,有效简化了整个基座的结构,减轻了整个基座的自重,同时本海洋重力仪稳定平台的基座增设了多个减震结构600,使得自身具有缓冲减震的功能,可以有效抵消或者减弱载体(船舰或者潜艇)带来的震动,从而提高海洋重力仪稳定平台的稳定性,有效保护基座内部的零部件,保证整个稳定平台的正常工作。
在本海洋重力仪稳定平台的实际设计和制造过程中,减震结构600可以采用各种结构和形式,只要其能起到良好的减震效果即可。本实施例中,减震结构600为橡胶减震垫。
其中,橡胶减震垫有四个且分别设置于壳体100底部的四个角上,以提高对壳体100支撑的均匀性和稳定性;橡胶减震垫为现有产品,其整体呈圆柱形,且竖直可拆卸连接于壳体100的底部。
采用橡胶减震垫作为减震结构600的目的在于其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且安装方便,可以有效减弱或者消除基座的震动,从而保证基座及稳定平台的稳定性。
本实施例中,壳体100的底部设置有四个凸台,凸台上设置有凹槽,橡胶减震垫的上部卡接于凹槽内。
其中,凸台呈圆柱形且分别设置于壳体100的四个角上;凹槽设置于凸台的底部,凹槽呈圆柱形且尺寸与橡胶减震垫匹配,以便橡胶减震垫的卡入;橡胶减震垫上半部分卡入上述凹槽内,下半部分位于凹槽外部。
采用凸台和凹槽结构安装橡胶减震垫的目的在于其可以有效提高橡胶减震垫的安装稳定性和可靠性,且安装起来非常方便。
本实施例中,壳体100外壁上设置有加强结构,加强结构包括连接于四个凸台之间的水平加强筋、位于壳体100顶部的加强边框以及多个竖直加强筋,每个竖直加强筋的顶端和底端分别与水平加强筋和加强边框连接。
其中,水平加强筋有四个且分别连接于相邻的两个凸台之间;加强边框的形状与整个壳体100的形状匹配,为长方形边框,且一体成型于壳体100外壁顶部;竖直加强筋有两个,分别设置于壳体100上相对的两个外壁上,且与顶部的加强边框和底部的水平加强筋一体成型;水平加强筋、竖直加强筋以及加强边框的横截面均呈长方形,以便加工。
设置加强结构的目的在于提高本基座的力学强度,从而保证本基座及稳定平台的结构稳定性。
在本减震结构600的实际设计和制造过程中,橡胶减震垫可以采用各种橡胶材质,只要其具有良好的减震效果即可。本实施例中,橡胶减震垫为丁基橡胶材质。
其中,丁基橡胶是合成橡胶的一种,由异丁烯和少量异戊二烯合成。
选用丁基橡胶的目的在于其除了具有缓冲吸震的效果外,还具有耐热、耐臭氧、耐老化、耐化学药品等优良特性,非常适合海上的工作环境,且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
本实施例中,壳体100的外壁上可拆卸连接有多个把手400。
其中,把手400由四个,四个把手400两两一组分别水平设置于外壳相对的两个侧壁下部。
设置多个把手400的目的在于方便本海洋重力仪基座及稳定平台的搬运;采用可拆卸方式设置把手400的目的在于使得把手400可以轻松地拆下,以便基座及稳定平台进行包装等操作。
本实施例中,每个把手400上均设置有连接板,连接板通过螺栓连接于壳体100外壁上。
其中,连接板的四个角上分别设置有安装孔,壳体100的外壁上设置有与安装孔对应的螺孔,用螺栓穿过安装孔并锁入螺孔内即可进连接板安装于壳体100外壁上;把手400均呈U型且其开口的两端焊接或者一体成型于连接板远离壳体100的侧壁上。
这样设置把手400可拆卸结构的目的在于其结构简单,加工方便,且连接稳定可靠。
本实施例中,容纳腔内设置有电连接器,壳体100对应电连接器的部位设置有检修口和用于遮挡检修口的检修板500,检修板500可拆卸连接于壳体100外壁上,检修板500上设置有与电连接器接口匹配的避位孔。
其中,电连接器是在器件与器件、组件与组件、系统与系统之间进行电气连接和信号传递的电气元件;电连接器有八个,八个连接器均分为两组,两组电连接器分别设置于外壳未设置把手400的相对的两外壁上;检修口和检修板500均呈长条形且多个电连接器沿检修口或者检修板500的长度方向均匀间隔设置;检修板500通过多个螺栓连接于壳体100的外壁上,以便装拆;电连接器的端部呈圆形,相应地,避位孔也呈圆形且略大于电连接器,以便电连接器的端部可以露出。
设置检修口和检修板500的目的在于当电连接器及相关的电气部分发生故障时,维修人员可以拆下检修板500并通过检修口对故障部分进行检修,而不用将故障部分从基座内拆下,从而大大提高了本稳定平台检修的便捷性。
本实施例中,壳体100的底部也开口。
设置额抗体顶部开口的目的在于一方面减轻基座的自重,从而减轻稳定平台对载体造成的复合,另一方面提高本基座的开放度,从而方便基座内部热量的散发,保证本稳定平台的正常工作。
本海洋重力仪稳定平台的基座采用上下开口的壳体100结构,可以有效减轻自重,同时底部增设减震结构600,可以有效减弱或者消除震动,提高基座的稳定性,保证稳定平台的正常工作,弥补现有技术的缺陷。
第二实施例,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装置,其实现原理及产生的技术效果和前述实施例相同,为简要描述,装置实施例部分未提及之处,可参考前述实施例中相应内容。
本实施例中,减震结构600包括套筒、支柱以及弹簧,支柱一端滑动连接于套筒内,另一端伸出套筒且与壳体100底部连接,弹簧设置于套筒内且一端抵住套筒内壁,另一端抵住支柱。
其中,套筒和支柱均呈圆柱形且两者间隙配合,以便相对滑动;套筒一端封口,另一端设置有挡环,支柱一端设置有与挡环对应的挡片,另一端穿过挡环的内孔从而伸出套筒,的挡环和挡片的设置可以有效防止支柱滑动过度而完全脱离套筒,弹簧处于压缩状态且一端抵住套筒的封口端,另一端抵住挡片远离支柱的侧壁。
采用套筒、支柱以及弹簧组合作为减震结构600的目的在于其具有优良的缓冲减震性能,可以有效减弱基座的震动,保证基座及稳定平台的稳定性。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海洋重力仪稳定平台的基座,其特征在于,包括长方体形的壳体,所述壳体的顶部开口,所述壳体围成用于安装海洋重力仪的容纳腔,所述壳体的底部设置有四个减震结构,四个减震结构分别设置于所述壳体底部的四个角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洋重力仪稳定平台的基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结构为橡胶减震垫。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海洋重力仪稳定平台的基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底部设置有四个凸台,所述凸台上设置有凹槽,所述橡胶减震垫的上部卡接于所述凹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海洋重力仪稳定平台的基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外壁上设置有加强结构,所述加强结构包括连接于四个凸台之间的水平加强筋、位于所述壳体顶部的加强边框以及多个竖直加强筋,每个竖直加强筋的顶端和底端分别与水平加强筋和加强边框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海洋重力仪稳定平台的基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减震垫为丁基橡胶材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洋重力仪稳定平台的基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结构包括套筒、支柱以及弹簧,所述支柱一端滑动连接于套筒内,另一端伸出所述套筒且与所述壳体底部连接,所述弹簧设置于所述套筒内且一端抵住所述套筒内壁,另一端抵住所述支柱。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洋重力仪稳定平台的基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外壁上可拆卸连接有多个把手。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海洋重力仪稳定平台的基座,其特征在于,每个把手上均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通过螺栓连接于所述壳体外壁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海洋重力仪稳定平台的基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腔内设置有电连接器,所述壳体对应所述电连接器的部位设置有检修口和用于遮挡检修口的检修板,所述检修板可拆卸连接于所述壳体外壁上,所述检修板上设置有与电连接器接口匹配的避位孔。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洋重力仪稳定平台的基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底部也开口。
CN201620193039.4U 2016-03-14 2016-03-14 海洋重力仪稳定平台的基座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60820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193039.4U CN205608208U (zh) 2016-03-14 2016-03-14 海洋重力仪稳定平台的基座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193039.4U CN205608208U (zh) 2016-03-14 2016-03-14 海洋重力仪稳定平台的基座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608208U true CN205608208U (zh) 2016-09-28

Family

ID=569629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193039.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608208U (zh) 2016-03-14 2016-03-14 海洋重力仪稳定平台的基座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60820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21151A (zh) * 2017-04-14 2017-09-01 中北大学 一种面向实验教学的稳定平台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21151A (zh) * 2017-04-14 2017-09-01 中北大学 一种面向实验教学的稳定平台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327858B (zh) 一种高稳定性水下测量平台
CA2612617C (en) Vessel for transport of compressed natural gas
EP2671791B1 (en) Damped engine support
CN103442979B (zh) 具有可压舱旋转对称外壳和船井的开采单元
LU504336B1 (en) Lng marine transportation device with tank protection function
CN205608208U (zh) 海洋重力仪稳定平台的基座
CN111174082B (zh) 立式船用燃料罐
CN105676304A (zh) 海洋重力仪稳定平台
CN109000148B (zh) 船用lng燃料供应系统
CN216735738U (zh) 一种矿山井下储油设备
CN205771011U (zh) 液体样品运输减震装置
CN210370971U (zh) 一种燃油动力型机器人用一体式油箱
CN205296116U (zh) 一种防风浪的钻井平台结构
CN213118500U (zh) 一种地下水管道检测用探头结构
CN107228157A (zh) 一种用于压力容器的支撑板
CN109838427A (zh) 一种花炮包装设备用液压站
CN215763014U (zh) 一种地铁车站用的抗震箱
CN207818663U (zh) 一种地铁车辆牵引用蓄电池安全装置
CN208603078U (zh) 一种化工用分层储油罐
CN202017878U (zh) 一种球形低温液体储存容器
CN206715960U (zh) 一种工业生产用安全柜
KR101794104B1 (ko) 부유식 구조물의 수평 용기
US20170223849A1 (en) Subsea container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N219383632U (zh) 一种带有抗震结构的呼吸帽
CN202735060U (zh) 抗冲击防护浮筒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928

Termination date: 2018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