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607701U - 一种液体集样器及采用此液体集样器的尿液收集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液体集样器及采用此液体集样器的尿液收集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607701U
CN205607701U CN201620382982.XU CN201620382982U CN205607701U CN 205607701 U CN205607701 U CN 205607701U CN 201620382982 U CN201620382982 U CN 201620382982U CN 205607701 U CN205607701 U CN 20560770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socon
sample
drainage tube
centrifuge tube
fun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382982.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种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620382982.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60770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60770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607701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Biological Materials (AREA)
  • Sampling And Sample Adjust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液体集样器及采用此液体集样器的尿液采集器,其中液体集样器包括集样漏斗、引流管、沉渣瓶和第一分流管;集样漏斗的凹形底端具有泄流口;引流管的两端均具有开口、侧壁上具有第一连通口;沉渣瓶具有进液口;第一分流管的两端也均具有开口;引流管的第一端开口与集样漏斗的泄流口密封连通、第二端开口与沉渣瓶的进液口密封连通;第一分流管的一端开口与第一连通口密封连通。使用时,经集样漏斗收集的前段试样直接流到沉渣瓶中;待沉渣瓶注满后,试样液面上升至第一连通口处并经第一分流管排出、且经过第一分流管排出的是中段试样。如此,采用一个液体收集器就可完成前段试样和中段试样的自动分离,使用较为方便。

Description

一种液体集样器及采用此液体集样器的尿液收集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学试样制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液体集样器;另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采用前述液体集样器的尿液收集器。
背景技术
尿常规检测是通过对尿液进行化验分析而获取被检测者身体健康、病变情况的一种诊断方法,广泛应用于体检、病理检测等领域。为保证检测的准确性,一般需采取被检测者的中段尿样,并通过离心分离方法处理排除后再进行化验分析。
目前,大部分医疗卫生单位均采用一次性塑料杯作为尿样暂存装置,尿样留存在一次性塑料杯内后再通过倾倒方式转移到离心管中。可想到,这种尿样暂存转移方法很容易造成离心管外侧污染;其次,大部分医疗卫生单位取样、化验地点分离,已经盛装尿样的一次性塑料杯需在取样地点存放一端长时间再转移至化验室内,取样地点、转移过程中空气中的细菌、灰尘等异物很可能造成留存尿样污染,影响后续检测的准确性;此外,因一次性塑料杯的开放式结构,留存尿样会影响环境。
为解决前述尿液留样暂存装置的缺点,目前市场中已经出现了一种新的尿液收集器。这样的尿液收集器主要包括离心管、集样漏斗;集样漏斗底部的汇流管可插入至离心管的进样口中。留取尿样时,被检测者手持离心管或集样漏斗、直接将中段尿样排泄至集样漏斗的大开口端;尿样经集样漏斗的汇流管汇流至离心管中。待离心管中注满尿样后,直接将汇流管从离心管中拔出、再密封集样漏斗即可完成留样工作;相对于采用一次性塑料杯取样再转移至离心管的留样方式,这种尿样收集器的使用方便性和卫生性已有很大改进。
但是,也因为前述尿液收集器的结构,使其在使用中产生不可避免的缺点。首先,由于大部分尿液留样均需采集被测试者的中段尿样作为待检测尿样,被测试者需要首先排泄前段尿液后才再将中段尿液排泄至集样漏斗中,很容易造成尿液迸溅、影响正常卫生。其次,被取样者较难观察到离心管是否已经注满待检测尿样;如离心管已经注满检测尿样,则可能需要倾斜整个尿液收集器再排出存留在集样漏斗收集区的尿液,这样又可能造成离心管中待检测尿样排出;再次,如被检测者不注意,存留在集样漏斗收集区的多余尿液还会溢流出集样漏斗而污染离心管外壁。
因此,如何克服前述尿液收集器在具体使用缺点、以尽可能提高尿液收集过程中的方便性和卫生度,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诸如尿液收集过程中不能较为方便的分离前段试样和中间试样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液体收集器;另结合尿常规检测中收集尿样的具体情况,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采用前述液体收集器的尿液收集器。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液体集样器,包括集样漏斗、引流管、沉渣瓶和第一分流管;所述集样漏斗的凹形底端具有泄流口;所述引流管的两端均具有开口、侧壁上具有第一连通口;所述沉渣瓶具有进液口;所述第一分流管的两端也均具有开口;所述引流管的第一端开口与所述集样漏斗的泄流口密封连通、第二端开口与所述沉渣瓶3的进液口密封连通;所述第一分流管的一端开口与所述第一连通口密封连通。
可选的,所述引流管的第二端开口与所述沉渣瓶的进液口可拆卸地密封连通。
可选的,所述第一分流管外表面在距离端部开口设定长度处具有凸起或卡环。
可选的,还包括第二分流管;所述第二分流管的两端均具有开口;所述引流管的侧壁上具有第二连通口;所述第二连通口位于所述引流管的第一端开口和所述第一连通口间;所述第二分流管的一端开口与所述第二连通口密封连通。
可选的,所述引流管、所述第一分流管和所述第二分流管均为直管;所述引流管的轴线和所述第一分流管的轴线间夹角为75°-90°;所述引流管的轴线与所述第二分流管的轴线间夹角为75°-90°。
可选的,所述集样漏斗、所述引流管、所述第一分流管和所述第二分流管设置为一体。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尿液收集器,包括离心管和如前所述的液体集样器;所述离心管具有进样口;所述进样口与所述第一分流管的自由端密封连通。
可选的,所述离心管具有离心管本体和管盖;所述进样口设置在所述管盖上;所述管盖上还具有空气排出孔;所述离心管本体和所述管盖密封连接。
可选的,所述离心管具有密封塞;所述管盖的顶部具有凹槽;所述进样口和所述空气排出孔设置在所述凹槽的底端;所述密封塞与所述凹槽可拆卸地密封卡接;所述密封塞与所述管盖一体设置。
可选的,所述第一分流管的外侧壁和所述进样口的内侧壁二者之一具有沿所述第一分流管轴向设置的导向槽、另一具有沿第一分流管轴向设置的导向键;所述导向槽和所述导向键密封配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液体收集器,在引流管的一端连接沉渣瓶、中间设置第一连通口连接第一分流管;使用时第一连通口位置高于沉渣瓶的进口位置,经集样漏斗收集的前段试样直接流到沉渣瓶中;待沉渣瓶注满后,试样液面上升至第一连通口处并经第一分流管排出、且经过第一分流管排出的是中段试样。如此,采用一个液体收集器就可完成前段试样和中段试样的自动分离。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选方案的液体收集器,引流管还具有第二连通口,第二连通口位于第一连通口和引流管的第一端开口间;在第二连通口处还设置有第二分流管。设置在第一分流管自由端的存储装置装满后,多余的液体试样可经过第二连通口流向第二分流管、经第二分流管排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尿液收集器采用前述的液体收集器和安装在液体收集器中第一分流管自由端的离心管。这一尿液收集器直接采用离心管收集中段尿样,并直接离心管进行后续离心处理和实验检验,减少尿常规检测前期取样工作、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为更清楚地说明背景技术或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对现有技术或具体实施方式中结合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以下结合具体实施方式的附图仅是用于方便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液体集样器俯视图;
图2为图1中A-A截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尿液收集器的截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离心管的截面示意图;
其中:1-集样漏斗、11-泄流口、2-引流管、21-第一连通口、22-第二连通口、3-沉渣瓶、4-第一分流管、41-凸起、5-第二分流管、6-离心管、61-离心管本体、62-管盖、63-进样口、64-空气排出孔、65-凹槽、66-密封塞。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液体集样器俯视图,图2为图1中A-A截面示意图.参见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液体集样器包括集样漏斗1、引流管2、沉渣瓶3和第一分流管4;其中:集样漏斗1的凹形底端具有泄流口11,从大口端收集的液体试样可通过泄流口11排出;引流管2的两端均具有开口、侧壁上具有第一连通口21;沉渣瓶3的上端具有进液口;另外,第一分流管4的两端也均具有开口。
如图2,引流管2的第一端开口与集样漏斗1的泄流口11密封连通,第二端开口与沉渣瓶3的进液口密封连通;第一分流管4的一端开口与第一连通口21密封连通,另一端为自由端用于排出试样。
由于引流管2的第二端开口和具有一定容积的沉渣瓶3连通、且在正常使用时第二端开口位置低于第一连通口21的位置(正常使用时,集样漏斗1在上、沉渣瓶3在下、 引流管2基本竖直设置),因此在重力作用下、经集样漏斗1收集的液体试样经过引流管2内腔先流入沉渣瓶3中;沉渣瓶3灌满液体试样且一直有试样注入集样漏斗1时,试样液面逐步向引流管2内腔上侧移动,当试样液面移动至第一连通口21处时,由于第一连通口21的分流作用(结合连通器原理),液体试样流入第一分流管4中。
采用上述结构的液体集样器,可将制备的前段试样和中间段试样分离,方便获取用于后续实验的中段试样。以背景技术中提到的尿常规检测试样获取尿样为例,采用上述的液体集样器,被检测者排泄的前段尿样直接流入沉渣瓶3中、中间尿样经过第一分流管4引流至后续存储装置。
实际应用中,沉渣瓶3中的液体试样也可能具有一定的测试价值,因此还可能需要保留前段试样。可选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引流管2的第二端开口和沉渣瓶3为可拆卸地密封连通;在中段试样获取完毕后,沉渣瓶3和引流管2可分离。具体的,沉渣瓶3和引流管2可采用过盈配合形成的卡接连接方式,也可采用螺纹连接的方式;本实施例中,可在引流管2的第二端侧壁外侧设置倾斜设置的卡环,以保证沉渣瓶3和引流管2的密封连接。应当可以想到,将引流管2和沉渣瓶3设置成分体结构,还可便于模具制造和两部件的加工,降低生产成本。
应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液体集样器收集液体试样时,在第一分流管4的自由端会安装用于存储中段试样的存储装置。为防止存储装置和第一分流管4之间连接重合过长使存储装置和沉渣瓶3发生位置干涉、影响各个组件连接的密封性,在第一分流管4的外表面上可设置限位用的凸起41或卡环,凸起41和卡环相对第一连通口21或第一分流管4自由端设定距离,设定距离可根据沉渣瓶3的瓶体尺寸和存储装置的尺寸确定。
以尿常规取样实际应用场景为例,在存储装置灌满尿样后,被检测者可能仍在进行尿液排泄;过多尿样在引流管2中积存而使试样液面进一步提高,可能进入集样漏斗1的凹形收集区。如被检测者没有注意,尿液可溢流而造成液体集样器外侧壁、被测试者衣物和取样场地污染。为解决本段前述问题,如图1,在本实施例中,还可设置第二分流管5;第二分流管5的两端也均具有开口;此外,在引流管2的侧壁上还设置第二连通口22,且第二连通口22位于引流管2的第一端开口和第一连通口21之间;第二分流管5的一端开口与第二连通口22密封连通。
试样制备时,安装在第一分流管4端部的存储装置灌满液体试样后,引流管2中的液面高度逐步提高并达到第二连通口22高度;因第二分流管5的分流作用,液体试样经第二分流管5自由端的开口排出(此处应当注意,第二分流管5自由端高度应当低于集样漏斗1的大口端高度)。
从图1看出,本实施例中,第一分流管4和第二分流管5在水平面中投影夹角为90°,这样方便使用时将多余的尿样引流至被检测者身体异侧、并方便被检测者观察和操作;当然,第一分流管4和第二分流管5在水平面的投影夹角也可改为其他角度,但 也应便于被检测使用。
取样完毕后,需将存储装置从第一分流管4自由端取下。而因第一分流管4和引流管2高于第一连通口21的内腔中具有尿样,在分离存储装置和第一分流管4时,这部分尿样可能泄漏。为解决前述问题,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引流管2可适当地向沉渣瓶3方向倾斜,取样完毕后适当倾斜整个液体集样器,存储在第一分流管4和引流管2中的多余尿样可通过第二分流管5排出;进一步地,也可适当的向上倾斜第二分流管5、便于多余尿样的排出。
在一具体应用中,引流管2、第一分流管4和第二分流管5可均为直管,引流管2轴线和第一分流管4轴线间夹角可在75°-90°间,优选为75°;引流管2轴线和第二分流管5的轴线夹角也可在75°-90°间,优选也为75°。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将引流管2和第一分流管4间夹角、引流管2和第二分流管5间夹角设置为其他角度也可实现上述的主要功能,只是排出多余液体试样的效果相对较差。
另提及一点,本实施例中的集样漏斗1、引流管2、第一分流管4和第二分流管5可一体加工,避免具体尺寸不匹配而造成组装后密封性较差的问题、提高使用的方便性。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液体集样器可应用到尿样收集器中。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尿液收集器的截面示意图;如图3所示,这一尿液收集器除具有前述的液体收集器外,还具有与液体收集器中第一分流管4密封配合的离心管6。因前述已经对液体收集器的结构及功能做介绍分析,以下仅介绍离心管6以及离心管6与第一分流管4的配合关系。
如图4,图4为离心管截面示意图。离心管6的一端具有进样口63,第一分流管4插入到进样口63而和离心管6管腔的密封连通。具体的,离心管6可具有离心管本体61和管盖62两个部分;离心管本体61和管盖62密封连接,实际应用中可为过盈配合形式的卡接连接,也可为螺纹连接;因采用离心管本体61和管盖62二者配合形成离心管6,进样口63设置在管盖62上。
本实施例中,考虑使用成本问题,离心管6采用的是常压管;为尽快排出管内空气、方便液体试样进入离心管本体61中的内腔,在管盖62上还设置有空气排出孔64。当然,在其他需要较高要求的场合,也可采用负压型离心管6,直接利用负压型离心管6内腔中的负压将液体试样吸入管中、不再设置空气排出孔64。可想到,为防止液体试样从空气排出孔64泄漏,还可在空气排出孔64处设置只能通过空气的半透膜;当然,如空气排出孔64尺寸很小、也可不设置半透膜。
为防止离心管6脱离第一分流管4后尿样从进样口63泄漏、尿样中的异味气体从空气排出孔64扩散至离心管6外,离心管6还配置有密封塞66。具体的,在管盖62的顶部具有卡接密封塞66的凹槽65,进样口63和空气排出孔64设置在凹槽65底端,将密封塞66卡接在管盖62的凹槽65中就可同时密封进样口63和空气排出孔64。为方便密封塞66和管盖62的配合使用,密封塞66和管盖62可一体设置。更进一步地,密封 塞66上还可设置对应进样口63和空气排出孔64的突触。
使用前述尿液收集器时,使用者多握持离心管6进行尿样收集;而握持离心管6时,离心管6和第一分流管4之间可能发生相对转动而泄漏尿样。为解决这一问题,在第一分流管4和管盖62的进样口63间还可设置防止二者相对转动的限位部件:如可在第一分流管4轴线内侧设置导向槽,在进样口63的内侧壁设置导向键;导向槽和导向键密封配合;当然,导向槽和导向键的设置位置也可互换,并不影响其功能实现。
根据尿常规检测经验数据和取样要求,本实施例可将沉渣瓶3的容积设置在30.0-50.0ml间、将离心管6的容量设置在10.0-12.0ml间。具体应用中,沉渣瓶3可设置成底部为平面的烧瓶状,也可设置为其他方便放置的形状。此外,具体使用采用的集样漏斗1可为锥体状漏斗,也可为柱状漏斗,其中集样漏斗1大口端的直径尺寸最好再65.0mm以上。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液体收集器和尿液收集器进行了详细介绍。本部分采用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思想,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情况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液体集样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集样漏斗(1)、引流管(2)、沉渣瓶(3)和第一分流管(4);所述集样漏斗(1)的凹形底端具有泄流口(11);所述引流管(2)的两端均具有开口、侧壁上具有第一连通口(21);所述沉渣瓶(3)具有进液口;所述第一分流管(4)的两端也均具有开口;所述引流管(2)的第一端开口与所述集样漏斗(1)的泄流口(11)密封连通、第二端开口与所述沉渣瓶(3)的进液口密封连通;所述第一分流管(4)的一端开口与所述第一连通口(21)密封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集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管(2)的第二端开口与所述沉渣瓶(3)的进液口可拆卸地密封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集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流管(4)外表面在距离端部开口设定长度处具有凸起(41)或卡环。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液体集样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分流管(5);所述第二分流管(5)的两端均具有开口;所述引流管(2)的侧壁上具有第二连通口(22);所述第二连通口(22)位于所述引流管(2)的第一端开口和所述第一连通口(21)间;所述第二分流管(5)的一端开口与所述第二连通口(22)密封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体集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管(2)、所述第一分流管(4)和所述第二分流管(5)均为直管;所述引流管(2)的轴线和所述第一分流管(4)的轴线间夹角为75°-90°;所述引流管(2)的轴线与所述第二分流管(5)的轴线间夹角为75°-90°。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体集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样漏斗(1)、所述引流管(2)、所述第一分流管(4)和所述第二分流管(5)设置为一体。
7.一种尿液收集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离心管(6)和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液体集样器;所述离心管(6)具有进样口(63);所述进样口(63)与所述第一分流管(4)的自由端密封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尿液收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心管(6)具有离心管本体(61)和管盖(62);所述进样口(63)设置在所述管盖(62)上;所述管盖(62)上还具有空气排出孔(64);所述离心管本体(61)和所述管盖(62)密封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尿液收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心管(6)具有密封塞(66);所述管盖(62)的顶部具有凹槽(65);所述进样口(63)和所述空气排出孔(64)设置在所述凹槽(65)的底端;所述密封塞(66)与所述凹槽(65)可拆卸地密封卡接;所述密封塞(66)与所述管盖(62)一体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尿液收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流管(4)的外侧壁和所述进样口(63)的内侧壁二者之一具有沿所述第一分流管(4)轴向设置的导向槽、另一具有沿第一分流管(4)轴向设置的导向键;所述导向槽和所述导向键密封配合。
CN201620382982.XU 2016-04-29 2016-04-29 一种液体集样器及采用此液体集样器的尿液收集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60770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382982.XU CN205607701U (zh) 2016-04-29 2016-04-29 一种液体集样器及采用此液体集样器的尿液收集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382982.XU CN205607701U (zh) 2016-04-29 2016-04-29 一种液体集样器及采用此液体集样器的尿液收集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607701U true CN205607701U (zh) 2016-09-28

Family

ID=569677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382982.X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607701U (zh) 2016-04-29 2016-04-29 一种液体集样器及采用此液体集样器的尿液收集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607701U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49640A (zh) * 2017-09-14 2017-12-08 上海云霓商务咨询有限公司 液体分段收集器
CN108478237A (zh) * 2018-04-04 2018-09-04 武汉康立优医疗发展有限公司 尿液收集和检测组件及尿液收集和检测装置
CN110891487A (zh) * 2017-07-17 2020-03-17 贝克顿·迪金森公司 用于捕集初始血液流的设备
CN111141899A (zh) * 2019-02-25 2020-05-12 上海快灵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生化反应试纸条管及其使用方法和试剂盒
CN112754531A (zh) * 2020-12-29 2021-05-07 咸宁尚科医疗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检验科用多段尿取样装置
CN113116393A (zh) * 2019-08-09 2021-07-16 杭州安旭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样本收集及检测的装置
CN114259261A (zh) * 2021-09-15 2022-04-01 常州市武进人民医院 一种尿液采集器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91487A (zh) * 2017-07-17 2020-03-17 贝克顿·迪金森公司 用于捕集初始血液流的设备
CN110891487B (zh) * 2017-07-17 2024-03-15 贝克顿·迪金森公司 转移设备和血液采集装备
CN107449640A (zh) * 2017-09-14 2017-12-08 上海云霓商务咨询有限公司 液体分段收集器
CN107449640B (zh) * 2017-09-14 2024-02-27 上海云霓商务咨询有限公司 液体分段收集器
CN108478237A (zh) * 2018-04-04 2018-09-04 武汉康立优医疗发展有限公司 尿液收集和检测组件及尿液收集和检测装置
CN111141899A (zh) * 2019-02-25 2020-05-12 上海快灵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生化反应试纸条管及其使用方法和试剂盒
CN113116393A (zh) * 2019-08-09 2021-07-16 杭州安旭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样本收集及检测的装置
CN113303832A (zh) * 2019-08-09 2021-08-27 杭州安旭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样本收集检测装置
CN112754531A (zh) * 2020-12-29 2021-05-07 咸宁尚科医疗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检验科用多段尿取样装置
CN114259261A (zh) * 2021-09-15 2022-04-01 常州市武进人民医院 一种尿液采集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607701U (zh) 一种液体集样器及采用此液体集样器的尿液收集器
US20180049724A1 (en) Urine sample device
CN205426590U (zh) 自动截取中段尿液的尿液收集装置
CN201773021U (zh) 尿检体采集器具
CN204890048U (zh) 尿液收集器
CN205301004U (zh) 方便复检和回收的尿液收集器
CN205941087U (zh) 液体采集器
CN211094272U (zh) 一种新型检验科多用尿杯
CN208653879U (zh) 一种定量采尿器
CN208949280U (zh) 一种微生物限度过滤装置
CN208596065U (zh) 一种用于粮堆内气体的采样检测装置
CN209332109U (zh) 一次性密闭尿液收集器
CN104840223A (zh) 一种唾液样品收集容器
CN206534904U (zh) 一种带有新型采样器的一次性负压引流袋
CN206146690U (zh) 一种24小时尿液取样装置
CN110220758A (zh) 痰液样本留取杯及痰液中分离结核分枝杆菌的方法
CN214907267U (zh) 一种尿液采集管
CN218899514U (zh) 一种患者尿液样本留取装置
CN206630932U (zh) 一种引流袋
CN106053150B (zh) 液体采集器
CN205665054U (zh) 一种尿液收集器
CN209241607U (zh) 痰液样本留取杯
CN205251550U (zh) 气泡收集装置及血样采集器
CN214667884U (zh) 一种检验科采尿检验装置
CN219629670U (zh) 一种男用尿液取样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928

Termination date: 2017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