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607383U - 一种自动提升式测斜仪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自动提升式测斜仪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607383U
CN205607383U CN201620431423.3U CN201620431423U CN205607383U CN 205607383 U CN205607383 U CN 205607383U CN 201620431423 U CN201620431423 U CN 201620431423U CN 205607383 U CN205607383 U CN 20560738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ble
inclinometer
control chamber
automatic lifting
grou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431423.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叶成林
严江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Clou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Clou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Clou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Clou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431423.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60738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60738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607383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ental Tools And Instruments Or Auxiliary Dent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动提升式测斜仪,包括控制箱,所述控制箱上设置有检测界面,所述检测界面设置有显示屏和一组设置按钮,所述控制箱在所述检测界面侧部对应位置上设置有提拉按钮和放线按钮,所述控制箱与减速电机电连接,所述减速电机设置有抱闸和限位装置,所述减速电机与线缆卷放架配合,所述线缆卷放架一侧设置有一组限位触头,所述限位触头与所述限位装置适配,所述线缆卷放架上缠绕有线缆,所述线缆与测头连接。该自动提升式测斜仪配有电控提拉设备,将测斜仪的提拉方式从传统的人工方式转换为自动提升方式,实现探头按照设定距离自动提升的目的,并能够在到达设定距离的点自动记录,比照传统提拉方式大大提高了测量的准确性和精确度。

Description

一种自动提升式测斜仪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测斜仪领域,具体为一种自动提升式测斜仪。
背景技术
测斜仪是一种有两对(四个)导轮的角度测量仪器。其角度测量部分能测出测斜仪轴向与(即时的)铅垂线间的角度(t);它的两对导轮间距离是定长“L”(一般L=50cm)。测斜仪本身防水,其尾后有一条兼作信号传送和荷重的钢丝多芯电缆。使用时将导轮纳入测斜管待测方向的一对导槽中。当测斜仪停在测斜管的某深度位置时,该处测斜管与铅垂方向的夹角t就被斜仪所测出。
观测方法如下:
(1)将测头导轮卡置在预埋测斜导管的滑槽内,轻轻将测头放入测斜导管中,放松电缆使测头滑止孔底,记下深度标志。当触及孔底时,应避免过分冲击。将测头在孔底停置约5分钟,使测斜仪与管内温度基本一致。
(2)将测头拉起至最近深度标志作为测读起点,每1m(或0.5m)测读一个数,利用电缆标志测读直到测头至测斜管顶端为止。每次测读时都应将电缆对准标志并拉紧,以防止读数不稳。
(3)将测头调转180°重新放入测斜导管中,将测头滑到孔底,重复上述步骤在相同的深度标志测读,以保证测量精度。通常采用正反测量的目的是为了提高精度,导轮在正反向滑槽内的读数将抵消或减小传感器的零偏和轴对准所造成的误差。
测斜管的管口必须每次用全站仪测取位移量,用来验证用测斜方法测出的管口位移量。位移方向一般应取直接的或经换算过的垂直基坑边方向上的分量。
现阶段测斜的方法主要是,把测斜仪的一组导向轮沿测斜管导向滑槽放入管中,一直滑到管底,每隔一定距离(500mm或1000mm,视工程需要而定)向上拉线(标有刻度的信号线)读数。这些操作现阶段都是有人工方式完成的,而现阶段人工方式存在如下几个问题和不足:
(1)作业效率低下,一般人工方式需要2个作业人员,一人负责拉升电缆,一人负责记录数据,对于深度较大的测斜孔,拉升的辛苦程度很大和作业效率也较为低;
(2)精度无法保证,人工每次拉升的距离是根据电缆上每隔0.5米设置的标志而判断的,随着电缆的磨损以及人工判断的误差,每次提拉的位置无法准确定位,对于测量结果的精度会带来直接的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提升式测斜仪,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动提升式测斜仪,包括控制箱,所述控制箱上设置有检测界面,所述检测界面设置有显示屏和一组设置按钮,所述控制箱在所述检测界面侧部对应位置上设置有提拉按钮和放线按钮,所述控制箱与减速电机电连接,所述减速电机设置有抱闸和限位装置,所述限位装置与所述控制箱电连接,所述减速电机与线缆卷放架配合,所述线缆卷放架一侧设置有一组限位触头,所述限位触头与所述限位装置适配,所述线缆卷放架上缠绕有线缆,所述线缆与测头连接。
优选的,所述控制箱通过一组合页与箱盖铰接,所述控制箱一侧设置有锁扣,所述锁扣与所述箱盖适配。
优选的,所述减速电机设置在电机座上,所述电机座下部设置有一组支腿。
优选的,所述限位装置包括限位架、升降杆以及限位拨片,所述限位架设置在所述减速电机一端,所述升降杆设置在所述限位架的端部,所述限位拨片设置在所述升降杆的下端,所述限位拨片与所述限位触头适配。
优选的,所述测头上设置有一组导轮。
优选的,所述限位触头设置有4组,每一组均布在所述线缆卷放架上,且每一组包含的限位触头的数量根据放卷的设定长度进行调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自动提升式测斜仪使用时,将测头滑入到测斜管中,然后通过控制箱上的放线按钮控制减速电机反转将线缆放出,使得测头滑至测斜管的底部,然后使用者根据实际需求,通过调节升降杆,使得升降杆端部的限位拨片与代表设定距离的限位触头配合,当按下控制箱上的提拉按钮后,减速电机正转,则线缆卷放架转动将线缆收回,使得测头被向上提拉,提拉时在线缆卷放架转动的过程中,限位拨片会和对应的限位触头接触,每一次限位拨片与限位触头接触,则既是线缆被提拉到设定距离时的位置,这时控制箱就会自动进行测量,并将测量数据记录下来,实现自动测量和自动记录的目的;本装置配备有电控提拉设备,将测斜仪的提拉方式从传统的人工方式转换为自动提升方式,实现探头按照设定距离自动提升的目的,并能够在到达设定距离的点自动记录,比照传统提拉方式大大提高了测量的准确性和精确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限位触头在线缆卷放架上分布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控制箱,2、检测界面,3、显示屏,4、设置按钮,5、提拉按钮,6、放线按钮,7、减速电机,8、抱闸,9、线缆卷放架,10、限位触头,11、线缆,12、测头,13、合页,14、箱盖,15、锁扣,16、电机座,17、支腿,18、限位架,19、升降杆,20、限位拨片,21、导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自动提升式测斜仪,包括控制箱1,所述控制箱1上设置有检测界面2,所述检测界面2设置有显示屏3和一组设置按钮4,所述控制箱1在所述检测界面2侧部对应位置上设置有提拉按钮5和放线按钮6,所述控制箱1与减速电机7电连接,所述减速电机7设置有抱闸8和限位装置,所述限位装置与所述控制箱1电连接,所述减速电机7与线缆卷放架9配合,所述线缆卷放架9一侧设置有一组限位触头10,所述限位触头10与所述限位装置适配,所述线缆卷放架9上缠绕有线缆11,所述线缆11与测头12连接,所述控制箱1通过一组合页13与箱盖14铰接,所述控制箱1一侧设置有锁扣15,所述锁扣15与所述箱盖14适配,所述减速电机7设置在电机座16上,所述电机座16下部设置有一组支腿17,所述限位装置包括限位架18、升降杆19以及限位拨片20,所述限位架18设置在所述减速电机7一端,所述升降杆19设置在所述限位架18的端部,所述限位拨片20设置在所述升降杆19的下端,所述限位拨片20与所述限位触头10适配,所述测头12上设置有一组导轮21。
工作原理:在使用该自动提升式测斜仪时,将测头12滑入到测斜管中,然后通过控制箱1上的放线按钮6控制减速电机7反转将线缆11放出,使得测头12滑至测斜管的底部,然后使用者根据实际需求,通过调节升降杆19,使得升降杆19端部的限位拨片20与代表设定距离的限位触头10配合,当按下控制箱1上的提拉按钮5后,减速电机7正转,则线缆卷放架9转动将线缆11收回,使得测头12被向上提拉,提拉时在线缆卷放架9转动的过程中,限位拨片20会和对应的限位触头10接触,每一次限位拨片20与限位触头10接触,则既是线缆11被提拉到设定距离时的位置,这时控制箱1就会自动进行测量,并将测量数据记录下来,实现自动测量和自动记录的目的。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6)

1.一种自动提升式测斜仪,包括控制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箱(1)上设置有检测界面(2),所述检测界面(2)设置有显示屏(3)和一组设置按钮(4),所述控制箱(1)在所述检测界面(2)侧部对应位置上设置有提拉按钮(5)和放线按钮(6),所述控制箱(1)与减速电机(7)电连接,所述减速电机(7)设置有抱闸(8)和限位装置,所述限位装置与所述控制箱(1)电连接,所述减速电机(7)与线缆卷放架(9)配合,所述线缆卷放架(9)一侧设置有一组限位触头(10),所述限位触头(10)与所述限位装置适配,所述线缆卷放架(9)上缠绕有线缆(11),所述线缆(11)与测头(12)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提升式测斜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箱(1)通过一组合页(13)与箱盖(14)铰接,所述控制箱(1)一侧设置有锁扣(15),所述锁扣(15)与所述箱盖(14)适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提升式测斜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速电机(7)设置在电机座(16)上,所述电机座(16)下部设置有一组支腿(17)。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提升式测斜仪,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装置包括限位架(18)、升降杆(19)以及限位拨片(20),所述限位架(18)设置在所述减速电机(7)一端,所述升降杆(19)设置在所述限位架(18)的端部,所述限位拨片(20)设置在所述升降杆(19)的下端,所述限位拨片(20)与所述限位触头(10)适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提升式测斜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测头(12)上设置有一组导轮(2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提升式测斜仪,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触头(10)设置有4组,每一组均布在所述线缆卷放架(9)上,且每一组包含的限位触头(10)的数量根据放卷的设定长度进行调节。
CN201620431423.3U 2016-05-13 2016-05-13 一种自动提升式测斜仪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60738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431423.3U CN205607383U (zh) 2016-05-13 2016-05-13 一种自动提升式测斜仪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431423.3U CN205607383U (zh) 2016-05-13 2016-05-13 一种自动提升式测斜仪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607383U true CN205607383U (zh) 2016-09-28

Family

ID=569671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431423.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607383U (zh) 2016-05-13 2016-05-13 一种自动提升式测斜仪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607383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45333A (zh) * 2016-11-25 2017-03-29 中铁十四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半自动倾斜仪、方法及应用
CN109540085A (zh) * 2018-11-13 2019-03-29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一体化全自动测斜仪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45333A (zh) * 2016-11-25 2017-03-29 中铁十四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半自动倾斜仪、方法及应用
CN109540085A (zh) * 2018-11-13 2019-03-29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一体化全自动测斜仪
CN109540085B (zh) * 2018-11-13 2021-02-05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一体化全自动测斜仪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387332U (zh) 一种汽车零部件的径向跳动检测装置
CN205607383U (zh) 一种自动提升式测斜仪
CN207147420U (zh) 基于数控技术的加工轴轴径检测装置
CN206146349U (zh) 一种核电主管道壁厚快速测量装置
CN207007050U (zh) 一种多功能工程管理测量尺
CN203249604U (zh) 抽油机曲柄剪刀差激光检测仪
CN207688783U (zh) 机械设计用多功能测量装置
CN205898120U (zh) 一种建筑施工用倾斜度检测装置
CN202420396U (zh) 一种竖直地埋管下管深度估测装置
CN201555563U (zh) 一种激光测量油套管长度的装置
CN207570422U (zh) 一种多功能建筑用钢卷尺
CN207019602U (zh) 一种建设工程用圆形管材外径检测装置
CN206363612U (zh) 一种数学三角形的性质教学用教具
CN203396325U (zh) 一种混凝土楼板厚度测量的装置
CN210051286U (zh) 一种用于墙面平整度检测的靠尺
CN210486879U (zh) 一种测绘工具
CN208313306U (zh) 一种便于记录的全站仪
CN208818093U (zh) 一种工程造价用测量尺
CN205785075U (zh) 一种石油地质检验测量工具
CN206648560U (zh) 一种工程验收用的多功能测量尺
CN205426785U (zh) 用于测量水体透明度的测量仪器
CN207081384U (zh) 一种机械测量卡尺
CN105004699B (zh) 用于测量水体透明度的测量仪器
CN219015286U (zh) 一种建筑施工测量装置
CN201297909Y (zh) 一种内外径量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