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607177U - 双臂翻转式中频感应电炉除尘排烟装置 - Google Patents

双臂翻转式中频感应电炉除尘排烟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607177U
CN205607177U CN201620410925.8U CN201620410925U CN205607177U CN 205607177 U CN205607177 U CN 205607177U CN 201620410925 U CN201620410925 U CN 201620410925U CN 205607177 U CN205607177 U CN 20560717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smoke
support
frequency induction
induction furn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410925.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颜文非
郭洵
李超
刘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n Mechanical & Electric Institute
Original Assignee
Xi'an Mechanical & Electric Institut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n Mechanical & Electric Institute filed Critical Xi'an Mechanical & Electric Institute
Priority to CN201620410925.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60717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60717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607177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General Induction Heat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臂翻转式中频感应电炉除尘排烟装置,包括支架和烟罩,以及排烟管道和执行机构,排烟管道包括依次连通的主排烟管、过渡烟管和外部烟管;支架的前端通过转轴与外部烟管的外侧壁连接,支架的后端通过第一回转支承与过渡烟管的外侧壁连接,第一回转支承外侧设置有第一法兰盘,第一法兰盘外侧设置有连接耳;执行机构包括第一油缸和第二油缸,第一油缸的底端与支架固定连接,第一油缸的柱塞伸出端与连接耳转动连接,第二油缸的底端与中频感应电炉炉体连接,第二油缸的柱塞伸出端与支架的底端连接;执行机构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执行机构分别设置在支架的两侧。本实用新型除尘排烟彻底,烟罩和炉盖设计为一体,操作灵活。

Description

双臂翻转式中频感应电炉除尘排烟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排烟除尘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臂翻转式中频感应电炉除尘排烟装置。
背景技术
中频感应电炉是铸造生产的主力设备,在生产过程中,由于炉料含有杂质,会产生烟尘,这对环境和人都是有害的,必须对中频感应电炉产生的烟尘进行除尘。现有的除尘装置有两种,一种是在中频感应电炉路口外部设置环绕炉口的吸烟环,其缺点是收集烟尘不彻底,排烟通道不可动;另一种是固定在炉口上方的烟罩,虽然收集烟尘比较彻底,但是在加料时或者出铁水扒渣时,炉体倾翻收集烟尘效果大大降低,且现有的中型以上的中频感应电炉炉体倾翻采用在其两侧设置销子,使用连杆传动,弹簧扩张的双臂翻转式架构,炉体倾翻忽快忽慢,不易稳定,由于中型以上的中频感应电炉积庞大,质量大,频繁往复的拉伸容易造成连杆或弹簧的损坏,导致除尘排烟装置故障率高,因此,现如今缺少一种双臂翻转式中频感应电炉除尘排烟装置,将烟罩和炉盖一体化设计,在烟罩内形成环形排烟腔体,除尘排烟彻底,采用两组油缸带动炉盖前后翻转,炉盖前后翻转的同时排烟管道也随着转动,操作稳定灵活。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双臂翻转式中频感应电炉除尘排烟装置,其设计新颖合理,除尘排烟彻底,将烟罩和炉盖设计为一体,安装操作灵活,适用于中型以上的中频感应电炉,实用性强,便于推广使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双臂翻转式中频感应电炉除尘排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转动安装在中频感应电炉炉体上的支架和设置在支架上方且可容纳炉盖的烟罩,以及与烟罩连通的排烟管道和用于带动炉盖前后翻转的执行机构,所述排烟管道包括与烟罩连通的主排烟管、与主排烟管活动连接的过渡烟管和设置在中频感应电炉炉体一侧且与过渡烟管转动连接的外部烟管,主排烟管、过渡烟管和外部烟管依次连通;支架的前端通过转轴与外部烟管的外侧壁连接,支架的后端通过第一回转支承与过渡烟管的外侧壁连接,第一回转支承外侧设置有第一法兰盘,第一法兰盘外侧设置有连接耳;所述执行机构包括用于带动炉盖后翻的第一油缸和用于带动炉盖前翻的第二油缸,第一油缸的底端与支架固定连接,第一油缸的柱塞伸出端与连接耳转动连接,第二油缸的底端与中频感应电炉炉体连接,第二油缸的柱塞伸出端与支架的底端连接;所述执行机构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执行机构分别设置在支架的两侧。
上述的双臂翻转式中频感应电炉除尘排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烟罩的前部设置有第一卡扣件,支架的前端设置有与第一卡扣件相配合的第一卡柱。
上述的双臂翻转式中频感应电炉除尘排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的后端设置有第二卡扣件,中频感应电炉炉体上设置有与第二卡扣件相配合的第二卡柱。
上述的双臂翻转式中频感应电炉除尘排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烟管与主排烟管活动连接位置处安装有第二法兰盘,外部烟管与过渡烟管转动连接位置处安装有中空结构的第二回转支承,外部烟管的侧壁上开有通孔,所述通孔的外侧安装有第三法兰盘。
上述的双臂翻转式中频感应电炉除尘排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排烟管与过渡烟管相互垂直布设。
上述的双臂翻转式中频感应电炉除尘排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炉盖通过定位销与烟罩的内侧壁固定连接。
上述的双臂翻转式中频感应电炉除尘排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烟罩与支架的活动夹角为0°~90°。
上述的双臂翻转式中频感应电炉除尘排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与中频感应电炉炉体的活动夹角为0°~65°。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采用第一油缸带动炉盖和烟罩后翻,第一油缸的数量为两个,且分别设置在支架两侧,两个第一油缸泄压拉动第一回转支承逆时针转动,烟罩打开实现炉盖后翻;采用第二油缸带动炉盖和烟罩前翻,第二油缸的数量为两个,且分别设置在支架两侧,两个第二油缸加压推动支架顺时针转动,支架连同烟罩同时前倾实现炉盖前翻,操作稳定可靠,适用于中型以上的中频感应电炉,便于推广使用。
2、本实用新型采用第一法兰盘套装第一回转支承,拉动第一法兰盘上的连接耳可实现炉盖后翻;在过渡烟管与主排烟管活动连接位置处安装有第二法兰盘,可根据实际情况调节主排烟管长度,便于安装;在外部烟管的侧壁通孔外侧安装有第三法兰盘,可根据实际情况调节外部烟管长度,使用效果好。
3、本实用新型设计新颖合理,炉盖全完固定在烟罩内,炉盖与烟罩形成环形腔体,可实现360°立体环形排烟,烟罩与主排烟管连通,除尘排烟彻底,实用性强,便于推广使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设计新颖合理,除尘排烟彻底,将烟罩和炉盖设计为一体,安装操作灵活,适用于中型以上的中频感应电炉,实用性强,便于推广使用。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炉盖后翻的使用状态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炉盖前翻的使用状态图。
附图标记说明:
1—中频感应电炉炉体;2—炉盖; 3-1—主排烟管;
3-2—过渡烟管; 3-3—外部烟管; 4—第一卡扣件;
5—支架; 6—第一油缸; 7—第二油缸;
8—第一回转支承; 9—连接耳; 10—第一法兰盘;
11—第二法兰盘; 12—第二回转支承; 13—第三法兰盘;
14—转轴; 15—烟罩; 16—第二卡柱;
17—第一卡柱。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转动安装在中频感应电炉炉体1上的支架5和设置在支架5上方且可容纳炉盖2的烟罩15,以及与烟罩15连通的排烟管道和用于带动炉盖2前后翻转的执行机构,所述排烟管道包括与烟罩15连通的主排烟管3-1、与主排烟管3-1活动连接的过渡烟管3-2和设置在中频感应电炉炉体1一侧且与过渡烟管3-2转动连接的外部烟管3-3,主排烟管3-1、过渡烟管3-2和外部烟管3-3依次连通;支架5的前端通过转轴14与外部烟管3-3的外侧壁连接,支架5的后端通过第一回转支承8与过渡烟管3-2的外侧壁连接,第一回转支承8外侧设置有第一法兰盘10,第一法兰盘10外侧设置有连接耳9;所述执行机构包括用于带动炉盖2后翻的第一油缸6和用于带动炉盖2前翻的第二油缸7,第一油缸6的底端与支架5固定连接,第一油缸6的柱塞伸出端与连接耳9转动连接,第二油缸7的底端与中频感应电炉炉体1连接,第二油缸7的柱塞伸出端与支架5的底端连接;所述执行机构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执行机构分别设置在支架5的两侧。
实际安装使用中,第一回转支承8、套装在第一回转支承8外侧的第一法兰盘10和安装在第一法兰盘10上的连接耳9的数量均为两个,过渡烟管3-2和外部烟管3-3是数量均为一个且布设在支架5的一侧,一个第一回转支承8通过一个第一法兰盘10安装在过渡烟管3-2的外侧壁上用于带动过渡烟管3-2旋转,支架5的另一侧后端与另一个第一回转支承8转动连接,另一个第一回转支承8通过另一个第一法兰盘10上的连接耳9与安装在支架5的另一侧的第一油缸6的柱塞伸出端连接。
如图3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烟罩15的前部设置有第一卡扣件4,支架5的前端设置有与第一卡扣件4相配合的第一卡柱17,所述烟罩15与支架5的活动夹角为0°~90°。
实际安装使用中,当中频感应电炉处于加热状态时,烟罩15和炉盖2处于水平状态设置在中频感应电炉炉口上,此时安装在支架5上的第一油缸6处于加压状态,支架5前端的第一卡柱17与烟罩15前部的第一卡扣件4配合连接,需要进行扒渣和捣打炉衬时,通过给第一油缸6泄压,第一油缸6拉动连接耳9带动第一回转支承8转动,此时在外力作用下,支架5前端的第一卡柱17与烟罩15前部的第一卡扣件4相分离,使烟罩15与支架5的夹角可达到90°,扒渣和捣打炉衬不受阻挡;结束扒渣和捣打炉衬后可通过给第一油缸6加压推动连接耳9带动第一回转支承8转动,使烟罩15前部的第一卡扣件4卡装在支架5前端的第一卡柱17上,恢复初始状态。
如图3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架5的后端设置有第二卡扣件,中频感应电炉炉体1上设置有与第二卡扣件相配合的第二卡柱16,所述支架5与中频感应电炉炉体1的活动夹角为0°~65°。
实际安装使用中,当中频感应电炉需要加料时,此时安装在中频感应电炉炉体1上的第二油缸7处于泄压状态,中频感应电炉炉体1上的第二卡柱16与支架5的后端设置有第二卡扣件配合连接,通过给第二油缸7加压,第二油缸7推动支架5整体转动,此时在外力作用下,中频感应电炉炉体1上的第二卡柱16与支架5的后端设置有第二卡扣件相分离,使支架5与中频感应电炉炉体1的夹角可达到65°,便于后侧的加料机工作,结束加料后可通过给第二油缸7泄压使支架5下降,当支架5的后端设置有第二卡扣件卡装在中频感应电炉炉体1上的第二卡柱16上,支架5恢复到位。
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过渡烟管3-2与主排烟管3-1活动连接位置处安装有第二法兰盘11,外部烟管3-3与过渡烟管3-2转动连接位置处安装有中空结构的第二回转支承12,外部烟管3-3的侧壁上开有通孔,所述通孔的外侧安装有第三法兰盘13。
实际使用中,第二法兰盘11的数量为两个,一个与过渡烟管3-2连接的第二法兰盘11为中空结构,便于排烟,另一个设置在支架5另一侧的第二法兰盘11为封闭结构,阻止烟尘泄漏;可根据实际情况调节主排烟管3-1长度,在过渡烟管3-2与主排烟管3-1活动连接位置处安装第二法兰盘11,安装方便;在外部烟管3-3的侧壁通孔外侧安装第三法兰盘13,可根据实际情况调节外部烟管3-3安装位置,使用效果好。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主排烟管3-1与过渡烟管3-2相互垂直布设。
本实施例中,所述炉盖2通过定位销与烟罩15的内侧壁固定连接。
实际使用中,炉盖2与烟罩15设计为一体,炉盖2完全安装在烟罩15内,在烟罩15内实现环形腔体,排烟彻底。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限制,凡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变更以及等效结构变化,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8)

1.双臂翻转式中频感应电炉除尘排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转动安装在中频感应电炉炉体(1)上的支架(5)和设置在支架(5)上方且可容纳炉盖(2)的烟罩(15),以及与烟罩(15)连通的排烟管道和用于带动炉盖(2)前后翻转的执行机构,所述排烟管道包括与烟罩(15)连通的主排烟管(3-1)、与主排烟管(3-1)活动连接的过渡烟管(3-2)和设置在中频感应电炉炉体(1)一侧且与过渡烟管(3-2)转动连接的外部烟管(3-3),主排烟管(3-1)、过渡烟管(3-2)和外部烟管(3-3)依次连通;支架(5)的前端通过转轴(14)与外部烟管(3-3)的外侧壁连接,支架(5)的后端通过第一回转支承(8)与过渡烟管(3-2)的外侧壁连接,第一回转支承(8)外侧设置有第一法兰盘(10),第一法兰盘(10)外侧设置有连接耳(9);所述执行机构包括用于带动炉盖(2)后翻的第一油缸(6)和用于带动炉盖(2)前翻的第二油缸(7),第一油缸(6)的底端与支架(5)固定连接,第一油缸(6)的柱塞伸出端与连接耳(9)转动连接,第二油缸(7)的底端与中频感应电炉炉体(1)连接,第二油缸(7)的柱塞伸出端与支架(5)的底端连接;所述执行机构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执行机构分别设置在支架(5)的两侧。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臂翻转式中频感应电炉除尘排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烟罩(15)的前部设置有第一卡扣件(4),支架(5)的前端设置有与第一卡扣件(4)相配合的第一卡柱(17)。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臂翻转式中频感应电炉除尘排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5)的后端设置有第二卡扣件,中频感应电炉炉体(1)上设置有与第二卡扣件相配合的第二卡柱(16)。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臂翻转式中频感应电炉除尘排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烟管(3-2)与主排烟管(3-1)活动连接位置处安装有第二法兰盘(11),外部烟管(3-3)与过渡烟管(3-2)转动连接位置处安装有中空结构的第二回转支承(12),外部烟管(3-3)的侧壁上开有通孔,所述通孔的外侧安装有第三法兰盘(13)。
5.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臂翻转式中频感应电炉除尘排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排烟管(3-1)与过渡烟管(3-2)相互垂直布设。
6.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臂翻转式中频感应电炉除尘排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炉盖(2)通过定位销与烟罩(15)的内侧壁固定连接。
7.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臂翻转式中频感应电炉除尘排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烟罩(15)与支架(5)的活动夹角为0°~90°。
8.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臂翻转式中频感应电炉除尘排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5)与中频感应电炉炉体(1)的活动夹角为0°~65°。
CN201620410925.8U 2016-05-09 2016-05-09 双臂翻转式中频感应电炉除尘排烟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60717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410925.8U CN205607177U (zh) 2016-05-09 2016-05-09 双臂翻转式中频感应电炉除尘排烟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410925.8U CN205607177U (zh) 2016-05-09 2016-05-09 双臂翻转式中频感应电炉除尘排烟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607177U true CN205607177U (zh) 2016-09-28

Family

ID=569693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410925.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607177U (zh) 2016-05-09 2016-05-09 双臂翻转式中频感应电炉除尘排烟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607177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677140A (zh) * 2017-11-09 2018-02-09 苏州顺为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烟尘随动收集装置
CN111589831A (zh) * 2020-05-21 2020-08-28 嵊州市因康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双支撑吸烟罩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677140A (zh) * 2017-11-09 2018-02-09 苏州顺为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烟尘随动收集装置
CN107677140B (zh) * 2017-11-09 2024-02-09 苏州顺为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烟尘随动收集装置
CN111589831A (zh) * 2020-05-21 2020-08-28 嵊州市因康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双支撑吸烟罩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607177U (zh) 双臂翻转式中频感应电炉除尘排烟装置
CN203148196U (zh) 一种可清洁窑身各部的回转窑刮圈器
CN103047872B (zh) 一种感应电炉的环保型吸烟罩
CN205607178U (zh) 单臂翻转烟罩
CN205347468U (zh) 一种高炉冷却壁修复装置
CN202410052U (zh) 方便小足球门移动的装置
CN206439549U (zh) 一种弯头耐磨加固装置
CN201852472U (zh) 一种熔炼炉专用可移动式吸尘罩
CN212651260U (zh) 一种可移动消防箱
CN209650294U (zh) 一种建筑工程用运料车
CN201025429Y (zh) 自动进料机构
CN206735118U (zh) 一种脚踏翻盖双桶式垃圾箱
CN201565449U (zh) 一种清砂装置
CN202716259U (zh) 防错废品箱
CN205661492U (zh) 石子煤车
CN207439175U (zh) 烟尘随动收集装置
CN204213906U (zh) 一种可旋转自清洁式燃烧器
CN206198509U (zh) 一种用于电镀线的防火系统
CN206648091U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缺氧保护装置
CN206768005U (zh) 一种用于焦炉炉门修理站的旋转框架
CN201392087Y (zh) 炼钢用的废钢烘烤装置
CN205599206U (zh) 一种化学教学用试管托架
CN211012571U (zh) 一种定型机废气余热利用设备
CN206290120U (zh) 一种拖拉机机罩开启机构
CN213019584U (zh) 一种新型移动式生物质锅炉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928

Termination date: 20180509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