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602397U - 可重复利用的扎束带 - Google Patents

可重复利用的扎束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602397U
CN205602397U CN201620372919.8U CN201620372919U CN205602397U CN 205602397 U CN205602397 U CN 205602397U CN 201620372919 U CN201620372919 U CN 201620372919U CN 205602397 U CN205602397 U CN 20560239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oor bolt
belt body
pull
passage
tie stra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372919.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铭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620372919.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60239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60239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602397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assenger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重复利用的扎束带,其包括一带扣及一呈长条形片体的带体,该带扣设有一闩掣穿槽及一呈长条形片体的插闩条,该闩掣穿槽设有一供该带体穿置的闩掣通道及一伸入该闩掣通道的啮扣块,该插闩条与该带体叠合时的厚度与该闩掣通道的厚度相匹配。本实用新型利用该插闩条是否插设于该闩掣通道的方式,控制该闩掣穿槽的啮扣块是否与该带体形成啮合限止,并且只要将该插闩条退出该闩掣通道,即可轻易地将带体拆卸退出而重复利用,本实用新型能够避免资源浪费及提升扎束带拆卸使用的便利性。

Description

可重复利用的扎束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束绑电线或物品的扎束带,特别是涉及一种可重复利用的扎束带。
背景技术
扎束带是一种具有止退功能而能够用来捆扎束紧电线或物品的线带,又可称束带、扎带、扎线带、束线带、锁带……等名称,现有扎束带的结构设计请参阅如中国台湾TWM397949号“束带改良结构”及CN200410100621号“高性能的缆线扎带”等专利文献所示,通常是将设有单向啮齿的带体穿过设有啮掣穿槽的带扣,利用设于啮掣穿槽的啮扣块啮合咬掣设置于带体的单向啮齿,只能够顺向地将带体愈拉愈紧而无法将带体逆向抽出,有效地提供捆扎束紧电线或物品的功能。
现有的扎束带的带体与带扣是一体连接在一起,并且带体只能够顺向穿过带扣的啮掣穿槽,导致扎束带只能一次性使用而无法重复利用,当使用人将带体穿过带扣的啮掣穿槽而形成止退形态后,想要调整或变换束绑的电线或物品时,只能直接将带体切断丢弃,不仅存在无法徒手拆卸被捆绑的电线或物品的不便,并且造成资源的浪费。又,现有的扎束带的带体与带扣是一体连接在一起且带体为固定的标准规格长度,不仅无法捆绑超过规格的较大物品,并且捆绑较小的物品时,需要将大部分的带体切除,造成资源的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扎束带存在只能一次性使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可重复利用的扎束带,本实用新型于带扣的闩掣穿槽形成较大规格的闩掣通道,能够利用是否将插闩条插设于闩掣通道的方式,控制闩掣穿槽的啮扣块是否与带体的单向啮齿形成啮合限止,只要让插闩条退出闩掣通道,即可轻易地将带体逆向抽出,达到重复利用的效果。
为解决现有扎束带存在带体长度固定的问题,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将带体设为未与带扣一体连接的独立构件,并于带扣设有相邻并靠的闩掣穿槽及啮掣穿槽,利用让带体的两端分别通过闩掣穿槽及啮掣穿槽的方式,以带扣将带体啮掣固定,达到让带体能够配合被捆绑物品的尺寸而灵活裁切使用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可重复利用的扎束带,其包括:一带体,其为长条形片体且于至少一侧的表面凹形成一槽道,所述槽道设有多个单向啮齿;以及一带扣,其为塑料一体成型制成且设有一供所述带体穿置的闩掣穿槽及一插闩条,所述闩掣穿槽设有一闩掣通道及一具有弹性且伸入所述闩掣通道的啮扣块,所述闩掣通道的宽度与所述带体的宽度相匹配,所述插闩条为长条形片体且设有一导插头,所述插闩条与所述带体叠合时的厚度与所述闩掣通道的高度相匹配。
所述的扎束带,其中所述闩掣通道于与所述啮扣块相对的侧面凹设有一导槽,所述插闩条于至少一侧的表面对应设有一与所述导槽匹配的凸导部。
所述的扎束带,其中所述带体的一端一体连接于所述带扣,并于另一端设有一导引头。
所述的扎束带,其中所述带扣进一步设有一啮掣穿槽,所述啮掣穿槽与所述闩掣穿槽相邻并列设置且包括一啮掣通道及一具有弹性且伸入所述啮掣通道的啮扣块,所述啮掣通道的宽度与所述带体的宽度相匹配,所述啮掣通道的高度与所述带体的厚度相匹配。
所述的扎束带,其中所述带体为未与所述带扣一体连接的独立构件。
所述的扎束带,其中所述带体于两侧面各凹形成一所述槽道,并于两所述槽道设有多个所述单向啮齿。
所述的扎束带,其中所述闩掣通道于与所述闩掣穿槽的啮扣块相对的侧面凹设有一导槽,所述插闩条于两侧的表面各对应设有一与所述导槽匹配的凸导部。
所述的扎束带,其中位于所述带体两侧面的所述单向啮齿的限止方向相反。
所述的扎束带,其中于所述带体的两端各设为一导引头,于各所述导引头设有一导向符号。
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技术方案可以获得的有益效果包括:
1.本实用新型利用闩掣通道与插闩条的搭配设计,能够控制闩掣穿槽的啮扣块是否与带体的单向啮齿形成啮合限止,并且只要将插闩条退出闩掣通道,不需要使用其他工具,即可轻易地将带体抽出拆卸而重复利用,有效地避免资源浪费,并且能够提升扎束带拆卸使用的便利性。
2.本实用新型将带体设为未与带扣一体连接的独立构件,搭配带扣的闩掣穿槽及啮掣穿槽的设计,让使用人能够自由选用带体的长度,并且以带扣将带体的两端啮掣固定,有效解决现有扎束带的带体长度固定的问题,提升扎束带实施应用的实用性。
3.本实用新型于带扣的闩掣通道及带体对应设有相匹配的导槽及凸导部,能够让插闩条顺畅地插入或退出带扣的闩掣通道。
4.本实用新型于带体的导引头设有导向符号,让使用人能够以正确的方向,将带体穿入带扣的闩掣穿槽或啮掣穿槽,提升扎束带使用的方便性。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和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优选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优选实施例的组成元件分解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优选实施例的带扣的断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一优选实施例的带扣与带体结合的侧向剖面示意图。
图5是图4的A-A线剖面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一优选实施例变换插闩条插设方向的侧向剖面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第一优选实施例束绑物品的实施状态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第二优选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第二优选实施例的带扣与带体结合的侧向剖面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10A 带扣 11 闩掣穿槽
111、121 啮扣块 112 闩掣通道
113 导槽 12 啮掣穿槽
122 啮掣通道 13 插闩条
131 导插头 132 凸导部
20、30 带体 21、22、31 槽道
23、24、32 单向啮齿 25 导引头
251、331 导向符号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可重复利用的扎束带的第一优选实施例如图1至图6所示,其包括有至少一带扣10及一带体20。
请参阅图2、图3及图4所示,该带扣10是利用塑料一体成型制成且包括一供该带体20穿置的闩掣穿槽11、一供该带体20穿置且与该闩掣穿槽11相邻并靠(并列)设置的啮掣穿槽12以及一插闩条13,并以该带体20的穿设方向为长度方向;其中,于该闩掣穿槽11设有一具有弹性的啮扣块111及一供该带体20通过且对应该啮扣块111的闩掣通道112,该啮扣块111的构造设计与现有的扎束带相同且设有一具有多个单向啮齿的卡齿部,该啮扣块111的卡齿部伸入该闩掣通道112,该闩掣通道112的宽度与该带体20的宽度相匹配且厚度(高度)大于该带体20的厚度(高度),该闩掣通道112于该啮扣块111的对向侧面凹设有一宽度小于该闩掣通道112宽度的导槽113。
该啮掣穿槽12的构造设计与现有的扎束带相同,其设有一具有弹性的啮扣块121及一供该带体20通过且对应该啮扣块121的啮掣通道122,该啮扣块121设有一具有多个单向啮齿的卡齿部,该啮扣块121的卡齿部伸入该啮掣通道122,该啮掣通道122的宽度及厚度(高度)与该带体20的宽度及厚度(高度)相匹配;该插闩条13为长条形片体且两端分别一体连接于该带扣10的本体及形成一导插头131,该插闩条13的宽度与该带体20的宽度相匹配,该插闩条13与该带体20叠合时的厚度(高度)与该闩掣通道122的厚度(高度)相匹配,如图4及图5所示,该导插头131设为宽度及厚度(高度)渐缩的形态而方便于将该插闩条13穿入该闩掣通道112,并于该插闩条13的两侧面各凸设有一与该导槽113相匹配的凸导部132。
请参阅图1、图2及图4、图5所示,该带体20是利用塑料一体成型制成的长条形片状(长条形片体)线带,该带体20可以卷绕成环圈状包装或设为具有适当长度的长条形片状形态,在如图所示的第一优选实施例中,该带体20为具有适当长度的长条形片状形态,该带体20于两侧面各沿着该带体20凹形成一槽道21、22,各槽道21、22的宽度大于所述啮扣块111、121的宽度,并于两所述槽道21、22设有多个沿着该带体20设置且限止方向相反的单向啮齿23、24,该带体20的两端各设为一宽度及厚度(高度)渐缩而方便于将该带体20穿入该闩掣通道112或该啮掣通道122的导引头25,于各导引头25设有一导向符号251,让使用人能够以正确的方向将该带体20穿入该闩掣穿槽112或该啮掣穿槽122。
请参阅图2及图4、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优选实施例于实施使用时,依据欲捆扎的电线或物品的规格,将该带体20的足够适当长度穿过该带扣10的闩掣通道112后,以该导插头131的导引而将该插闩条13共同插设于该闩掣通道112,让该闩掣穿槽11的啮扣块111与该带体20的单向啮齿24相啮合而形成单向限止的卡掣形态;接着将该带体20绕过欲捆扎的电线或物品后,以该导引头25的导引而将该带体20穿设通过该带扣10的啮掣通道122,让该啮掣穿槽12的啮扣块121与该带体20的单向啮齿23相啮合而形成单向限止的卡掣形态,如图7所示,有效地提供捆扎束紧电线或物品的功能。其中,如果该带体20预先穿过该闩掣通道112的长度过长时,可以由该带体20未通过该闩掣通道112的部分将该带体20的多余部分拉回,能够充分避免资源的浪费;如果该带体20预先穿过该闩掣通道112的长度过短时,可以将该插闩条13退出,并于增加该带体20通过该闩掣通道112的长度后,重新将该插闩条13插回该闩掣通道112,操作使用相当的简便实用。
本实用新型利用该闩掣通道112与该插闩条13的搭配设计,能够控制该闩掣穿槽11的啮扣块111是否与该带体的单向啮齿24形成啮合限止,想要拆卸扎束带时,只要直接将该插闩条13抽离退出该闩掣通道112,不需要使用其他工具,即可轻易地将该带体20抽出与该带扣10分离而重复利用,有效地解决现有扎束带无法重复利用的问题。请参阅图2及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设于该插闩条13两侧面的所述凸导部132,能够与该闩掣穿槽11的导槽113及该带体20的槽道21、22相匹配,不仅能够提供该插闩条13穿置的顺畅性及于该闩掣通道112支撑顶靠该带体20的效果,并且如图4及图6所示,能够让该插闩条13能够自由地以不同的方向穿入该闩掣通道112,提升扎束带实施应用的便利性。
请参阅图1及图4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优选实施例中,该带体20为分离的独立构件,让使用人能够依据想要捆扎束紧的电线或物品而自由选用该带体20的长度,有效解决现有扎束带的带体长度固定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优选实施例如图8及图9所示,该实施例的扎束带是利用塑料一体成型制成且包括一带扣10A及一带体30;其中,该带扣10A设有一供该带体30穿置的闩掣穿槽11及一插闩条13,该闩掣穿槽11及该插闩条13的结构设计与前述的第一优选实施例相同,不再重复说明;该带体30的两端分别一体连接于该带扣10A的本体及形成一导引头33,该带体30于一侧面沿着该带体30凹形成一槽道31,并于该槽道31设有多个沿着于该带体30设置的单向啮齿32,以及于该导引头33设有一导向符号331。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优选实施例实施使用时,将该带体30绕过欲捆扎的电线或物品后,以该导引头33的导引而将该带体30穿设通过该带扣10A的闩掣通道112,接着将该插闩条13共同插设于该闩掣通道112,让该闩掣穿槽11的啮扣块111与该带体30的单向啮齿32相啮合而形成单向限止的卡掣形态,有效地提供捆扎束紧电线或物品的功能。本实用新型利用该闩掣通道112与该插闩条13的搭配设计,想要拆卸扎束带时,只要直接将该插闩条13抽离退出该闩掣通道112,不需要使用其他工具,即可轻易地将该带体30抽出与该带扣10A分离而重复利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示意性的具体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原则的前提下所作的等同变化与修改,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而且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各组成部分并不仅限于上述整体应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描述的各技术特征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一项单独采用或选择多项组合起来使用,因此,本实用新型理所应当地涵盖了与本案创新点有关的其他组合及具体应用。

Claims (10)

1.一种可重复利用的扎束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可重复利用的扎束带包括:
一带体,其为长条形片体且于至少一侧的表面凹形成一槽道,所述槽道设有多个单向啮齿;以及
一带扣,其为塑料一体成型制成且设有一供所述带体穿置的闩掣穿槽及一插闩条,所述闩掣穿槽设有一闩掣通道及一具有弹性且伸入所述闩掣通道的啮扣块,所述闩掣通道的宽度与所述带体的宽度相匹配,所述插闩条为长条形片体且设有一导插头,所述插闩条与所述带体叠合时的厚度与所述闩掣通道的高度相匹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重复利用的扎束带,其特征在于,所述闩掣通道于与所述啮扣块相对的侧面凹设有一导槽,所述插闩条于至少一侧的表面对应设有一与所述导槽匹配的凸导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可重复利用的扎束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带体的一端一体连接于所述带扣,并于另一端设有一导引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重复利用的扎束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带扣进一步设有一啮掣穿槽,所述啮掣穿槽与所述闩掣穿槽相邻并列设置且包括一啮掣通道及一具有弹性且伸入所述啮掣通道的啮扣块,所述啮掣通道的宽度与所述带体的宽度相匹配,所述啮掣通道的高度与所述带体的厚度相匹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重复利用的扎束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带体为未与所述带扣一体连接的独立构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重复利用的扎束带,其特征在于,所述闩掣通道与所述闩掣穿槽的啮扣块相对的侧面凹设有一导槽,所述插闩条于至少一侧的表面对应设有一与所述导槽匹配的凸导部。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重复利用的扎束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带体于两侧面各凹形成一所述槽道,并于两所述槽道设有多个所述单向啮齿。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重复利用的扎束带,其特征在于,所述闩掣通道于与所述闩掣穿槽的啮扣块相对的侧面凹设有一导槽,所述插闩条于两侧的表面各对应设有一与所述导槽匹配的凸导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可重复利用的扎束带,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带体两侧面的所述单向啮齿的限止方向相反。
10.根据权利要求5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可重复利用的扎束带,其特征在于,于所述带体的两端各设为一导引头,于各所述导引头设有一导向符号。
CN201620372919.8U 2016-04-28 2016-04-28 可重复利用的扎束带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60239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372919.8U CN205602397U (zh) 2016-04-28 2016-04-28 可重复利用的扎束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372919.8U CN205602397U (zh) 2016-04-28 2016-04-28 可重复利用的扎束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602397U true CN205602397U (zh) 2016-09-28

Family

ID=569708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372919.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602397U (zh) 2016-04-28 2016-04-28 可重复利用的扎束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602397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323863A (zh) * 2016-04-28 2017-11-07 黄铭德 可重复利用的扎束带
US10774953B1 (en) 2019-08-16 2020-09-15 Fei-Lung Ku Cable tie
DE102019122136A1 (de) * 2019-08-16 2021-02-18 Fei-Lung Ku Kabelbinder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323863A (zh) * 2016-04-28 2017-11-07 黄铭德 可重复利用的扎束带
US10774953B1 (en) 2019-08-16 2020-09-15 Fei-Lung Ku Cable tie
DE102019122136A1 (de) * 2019-08-16 2021-02-18 Fei-Lung Ku Kabelbinder
DE102019122136B4 (de) 2019-08-16 2022-08-25 Fei-Lung Ku Kabelbinder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602397U (zh) 可重复利用的扎束带
US8739387B1 (en) Reusable cable tie
US3368247A (en) Cable tie
US7520030B2 (en) Cable tie having detachable tail
CN1078162C (zh) 不突出自由端的固定圆周捆紧装置和用它进行捆紧的方法
CN201914570U (zh) 可重复使用的束带
US4862560A (en) Irreversible tie strap with specialized clasp to permit the strap to be inserted through the clasp twice
TW201209293A (en) The improved cable tie structure
US9210969B2 (en) Fastener and fastener system
KR101399742B1 (ko) 케이블 타이
CN203740330U (zh) 扎带单体及其组合扎带
CN107323863A (zh) 可重复利用的扎束带
US20030070263A1 (en) Cable tie style tail with improved grip
TWI576530B (zh) Reusable tie belt
CN209939403U (zh) 一种内绕式扎带
CN210708736U (zh) 分体式双通道扎带
CN104590717A (zh) 一种扎带
CN201080599Y (zh) 可拆式安全护栏装置
CN203311750U (zh) 一种扎带式标签牌
TWM526543U (zh) 可重複利用的紮束帶
CN209051821U (zh) 末端约束式扎带
TWM421920U (en) Cable tie
CN218705408U (zh) 一种具有双向自锁功能的塑料扎带
KR20190118380A (ko) 케이블타이
CN215775973U (zh) 服饰及其滑链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928

Termination date: 20180428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