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595292U - 断路器 - Google Patents

断路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595292U
CN205595292U CN201620194189.7U CN201620194189U CN205595292U CN 205595292 U CN205595292 U CN 205595292U CN 201620194189 U CN201620194189 U CN 201620194189U CN 205595292 U CN205595292 U CN 20559529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iving wheel
connects
contact
chopper
moving contac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194189.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照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ueqing Wosituo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ueqing Wosituo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ueqing Wosituo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Yueqing Wosituo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194189.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59529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59529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595292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riving Mechanisms And Operating Circuits Of Arc-Extinguishing High-Tension Switch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断路器,包括壳体、驱动轮、脱扣架、手柄、连杆、动触头、第一弹性复位件、第二弹性复位件和电磁脱扣器;电磁脱扣器包括静触头;手柄可转动地安装于壳体内,连杆一端连接手柄,另一端和驱动轮、脱扣架接触配合;第一弹性复位件一端连接壳体,另一端连接驱动轮;第二弹性复位件一端连接驱动轮,另一端连接脱扣架;驱动轮包括驱动轮本体、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设于驱动轮本体,驱动轮通过第一转轴可转动地安装于壳体内,脱扣架通过第二转轴可转动地设于驱动轮,动触头与静触头相对设置;动触头安装于驱动轮,驱动轮转动时带动动触头转动以使动触头和静触头接触或分离。该断路器结构简单、装配方便,且成本低。

Description

断路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低压电器保护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断路器。
背景技术
断路器是一种能够关合、承载和开断正常回路条件下的电流,并能在规定的时间内承载和开断异常回路条件下的电流的开关装置。现有的断路器一般包括壳体、手柄、连杆、静触头、动触头、触头支持、跳扣、锁扣、杠杆、锁扣弹簧、触头弹簧、复位弹簧、电磁脱扣器、热脱扣器、灭弧系统等,结构复杂,装配困难,且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现有的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装配方便,且成本低的断路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断路器,包括:壳体、驱动轮、脱扣架、手柄、连杆、动触头、第一弹性复位件、第二弹性复位件和电磁脱扣器;所述电磁脱扣器包括静触头。所述手柄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壳体内,所述连杆的一端连接所述手柄,另一端和所述驱动轮、所述脱扣架接触配合以推动所述驱动轮和所述脱扣架转动。所述第一弹性复位件一端连接所述壳体,另一端连接所述驱动轮;所述第二弹性复位件一端连接所述驱动轮,另一端连接所述脱扣架。所述驱动轮包括驱动轮本体、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所述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设于驱动轮本体,所述驱动轮通过所述第一转轴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壳体内,所述脱扣架通过所述第二转轴可转动地设于所述驱动轮。所述静触头固设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动触头与所述静触头相对设置。所述动触头安装于驱动轮,所述驱动轮转动时带动所述动触头转动以使动触头和静触头接触或分离。
于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脱扣架包括第一架体部、钩部和锁止部,所述第一架体部通过所述第二转轴可转动地设于所述驱动轮,所述钩部设于所述第一架体部一侧且朝向所述第一架体部弯折,所述锁止部设于所述钩部且朝向所述第一架体部凸出,所述第一架体部、钩部和锁止部围成第一卡口;所述驱动轮本体设有第二卡口;第一卡口和第二卡口组成一个槽,所述连杆的一端插入第一卡口和第二卡口组成的槽中。
于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架体部包括第二部分、第三部分和第四部分,第三部分的一端连接钩部和第二部分,第三部分的另一端连接第四部分,钩部和第二部分分别位于第三部分的两侧,第二部分和第四部分位于第三部分的同侧,所述钩部朝向所述第三部分弯折,所述第二部分设有第一轴孔,所述第二转轴的一端插入第一轴孔中,所述第三部分与所述第四部分连接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弹性复位件。
于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脱扣架还包括第二架体部,所述第二架体部连接所述钩部和所述第一架体部,所述驱动轮设于第一架体部和第二架体部之间;所述第二架体部包括第五部分、第六部分、第七部分、第八部分和第九部分;第七部分的一端连接第五部分和第六部分,第七部分的另一端连接第四部分和第九部分,第九部分的另一端连接第五部分远离第六部分的一端;第五部分与钩部相对设置,第五部分和钩部的侧面相连,第六部分与第二部分相对设置,所述第六部分设有第二轴孔,所述第二转轴的另一端插入第二轴孔中,第七部分和第三部分相对设置,第八部分和第四部分相对设置,第八部分的自由端连接第四部分的自由端。
于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驱动轮还包括限位部,所述限位部设于所述驱动轮本体以限制所述脱扣架相对所述驱动轮旋转角度。
于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还包括限位弹性件,所述驱动轮本体内设有容置槽,所述动触头的一端可转动地设于容置槽内,所述限位弹性件的两端分别连接动触头和驱动轮本体。
于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驱动轮本体包括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所述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分别设于所述容置槽的两侧,所述第一连接端连接所述第一弹性复位件,所述第二连接端连接所述第二弹性复位件。
于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还包括热脱扣器,所述热脱扣器包括双金属片、双金支持和脱扣杆,所述双金属片通过双金支持安装于壳体内,脱扣杆连接双金属片和脱扣架。
于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电磁脱扣器还包括骨架、线圈、动铁芯、顶杆和铁芯弹簧,所述线圈套设于骨架外侧,所述动铁芯设于骨架内,所述静触头包括固定段、凸起段、触头段和引弧段,所述固定段设于所述骨架一端,所述触头段连接所述固定段,所述引弧段连接所述触头段,所述凸起段由所述固定段朝向所述动铁芯凸出,所述铁芯弹簧抵持于所述动铁芯和所述凸起段之间,所述顶杆一端连接所述动铁芯,另一端穿过所述凸起段且朝向所述脱扣架。
于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还包括灭弧室,灭弧室设于所述静触头一侧,灭弧室包括固定板和数个灭弧片,固定板包括底板、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分别设于底板的两侧,数个灭弧片并列设置于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之间,任一灭弧片的两侧分别固定于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相邻两个灭弧片之间形成间隙,第一侧板设有数个第一排气孔,第一排气孔与间隙连通;第二侧板设有数个第二排气孔,第二排气孔与间隙连通;第一排气孔与第二排气孔相对错开设置,第一排气孔和第二排气孔分别连通不同的间隙。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断路器,利用手柄旋转推动连杆再带动驱动轮和脱扣架转动,即可使动触头和静触头接触或分离,结构简单,驱动轮和脱扣架实现了现有技术中的跳扣、锁扣、杠杠、触头支持等多个零部件的功能,简化了结构,装配非常方便,可以大大提高装配效率,且降低了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断路器动触头和静触头处于分离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B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断路器动触头和静触头处于接触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的剖面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断路器的驱动轮、脱扣架、手柄、连杆、动触头、第一弹性复位件、第二弹性复位件和限位弹性件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5的正面视图。
图8是图5的背面视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断路器的脱扣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断路器的电磁脱扣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图10的剖视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断路器的灭弧室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断路器的灭弧室另一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
请参考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断路器,包括:壳体1、驱动轮2、脱扣架3、手柄4、连杆5、动触头6、第一弹性复位件8、第二弹性复位件9和电磁脱扣器50。所述电磁脱扣器50包括静触头7。
为了便于说明,驱动轮2、脱扣架3、手柄4、连杆5、动触头6、第一弹性复位件8在图1所示断路器中的位置称为原位。文中所述的“左”“右”“上”、“下”分别是针对相应图而言的左方、右方、上方、下方,只是为了便于对断路器的工作原理进行详细说明,并不是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所述手柄4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壳体1内,所述手柄4的转动中心设有扭簧,手柄4发生转动后扭簧的反作用力可将手柄4自动回复至原位。所述连杆5的一端连接所述手柄4,另一端和所述驱动轮2、所述脱扣架3接触配合以推动所述驱动轮2和所述脱扣架3转动。接触配合指的是连杆5接触驱动轮2和脱扣架3时可以推动驱动轮2和脱扣架3转动。连杆5和驱动轮2脱扣架3接触的侧面为弧形面。
所述第一弹性复位件8一端连接所述壳体1,另一端连接所述驱动轮2。当所述驱动轮2顺时针转动并压缩第一弹性复位件8时,第一弹性复位件8产生反作用力使所述驱动轮2存在逆时针回转至原位的趋势。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弹性复位件8为压缩弹簧,但不限于此,也可以是其它类型的弹性元件,当第一弹性复位件8被压缩后能够积蓄较大的弹性势能,从而释放时具有较大的反弹力。所述第一弹性复位件8呈弧形弯曲,则第一弹性复位件8释放弹性势能时更加快速,可以避免动触头6抖动而发生二次燃弧。所述第二弹性复位件9一端连接所述驱动轮2,另一端连接所述脱扣架3,使脱扣架3围绕着驱动轮2作顺时针旋转至所述驱动轮2上的限位部23挡住所述脱扣架3为止。所述第二弹性复位件9为压缩弹簧,但不限于此,也可以是其它类型的弹性元件。当驱动轮2相对所述脱扣架3转动并压缩第二弹性复位件9时,第二弹性复位件9产生反作用力使所述脱扣架3围绕所述驱动轮2作顺时针转动至所述驱动轮2上的限位部23挡住所述脱扣架3为止。顺时针指的是图1和图7中A所指示的方向,逆时针为与此相反的方向,下文与此相同。
所述驱动轮2包括驱动轮本体20、第一转轴21和第二转轴22。所述第一转轴21和第二转轴22设于驱动轮本体20。所述驱动轮2通过所述第一转轴21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壳体1内。所述脱扣架3通过所述第二转轴22可转动地设于所述驱动轮2外侧。所述静触头7固设于所述壳体1内,所述动触头6与所述静触头7相对设置。所述动触头6安装于驱动轮2内,所述驱动轮2转动时带动所述动触头6转动以使动触头6和静触头7接触或分离。
当所述手柄4顺时针转动时带动连杆5移动,由于连杆5和驱动轮2、脱扣架3接触配合从而使所述驱动轮2和所述脱扣架3转动,进而带动所述动触头6转动,以使动触头6和静触头7接触或分离。本实用新型断路器直接依靠驱动轮2和脱扣架3的作用,即可使得动触头6和静触头7接触或分离,驱动轮2和脱扣架3实现了现有技术中的跳扣、锁扣、杠杆、触头支持等多个零部件的功能,简化了结构,装配非常方便,可以大大提高装配效率,且降低了成本。
所述脱扣架3包括第一架体部31、钩部311和锁止部33。所述第一架体部31通过所述第二转轴22可转动地设于所述驱动轮2,所述钩部311设于所述第一架体部31一侧且朝向所述第一架体部31弯折,所述锁止部33设于所述钩部311且朝向所述第一架体部31凸出,所述第一架体部31、钩部311和锁止部33围成第一卡口301。所述驱动轮本体20设有第二卡口202。第一卡口301和第二卡口202组成一个槽,所述连杆5的一端插入第一卡口301和第二卡口202组成的槽中,所述连杆5的一端可以在第一卡口301和第二卡口202围绕的空间内活动,当手柄作顺时针转动时,所述连杆5的一端在第一卡口301和第二卡口202围绕的空间向右活动,锁止部33锁止住连杆5,防止连杆5从第二卡口202滑出。
当断路器处于图3所示状态时,第一弹性复位件8的反作用力经驱动轮2、连杆5传递至手柄4转动中心的下方位置上,是使得手柄4作顺时针转动的力,这个顺时针转动的力大于扭簧施加到手柄4上的逆时针的回复力,但是此时手柄4被壳体1挡住不能作顺时针转动,此时,连杆5的一端抵靠所述锁止部33的侧壁和所述第二卡口202的内壁,锁止部33挡住了第二卡口202的开口处,防止连杆5的一端从第二卡口202的开口处移出,锁止部33起到了锁止连杆5的作用。此时如果给脱扣架3施加能驱使脱扣架3发生逆时针旋转的力,则锁止部33的锁止作用被破坏,则锁止部33和第二卡口202处形成一个开口,连杆5一端从开口处滑出,此时,第二弹性复位件9产生反作用力使所述脱扣架3围绕所述驱动轮2作顺时针转动至所述驱动轮2上的限位部23挡住所述脱扣架3为止,此时第一弹性复位件8被压缩产生反作用力使得驱动轮2和脱扣架3作逆时针转动直至驱动轮2接触到壳体1的限位处101,动触头6随着驱动轮2做逆时针旋转,动触头6和静触头7分离。此时,连杆5一端已从开口处滑出,第一弹性复位件8经驱动轮2、连杆5传递后作用于手柄4的力已经消失,此时使手柄4运动的力是扭簧施加到手柄4上的逆时针回复力,手柄4作逆时针转动带动连杆5回复至原位,即图1所示的状态。
请参考图1所示,手柄4处于原位。此时,顺时针转动手柄4,连杆5的一端在第二卡口202中朝右移动,当连杆5一端接触第二卡口202的内壁后,连杆5推动驱动轮2转动,此时压缩第二弹性复位件9,则第二弹性复位件9产生反弹力推动脱扣架3作顺时针转动,并且,在连杆5一端接触第二卡口202的内壁时,连杆5的这一端同时接触锁止部33,连杆5同时推动驱动轮2和锁止部33,则由于第二弹性复位件9和锁止部33的共同作用使得脱扣架3随着驱动轮2作顺时针转动,所述动触头6也随着顺时针转动,转动到一定角度时,动触头6与静触头7接触,电路接通。
所述断路器还包括限位弹性件10,所述驱动轮本体20内设有容置槽201,所述动触头6的一端可转动地设于容置槽201内,所述限位弹性件10的两端分别连接动触头6和驱动轮本体20。所述驱动轮2相对动触头6转动时压缩所述限位弹性件10,以使得所述动触头6与所述静触头7可靠接触。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限位弹性件10是压缩弹簧。请参考图1和图3所示,顺时针转动手柄4,当动触头6和静触头7刚接触时,连杆5的两端的连线位于手柄4的转动中心的上方,如果此时撤去作用在手柄4上的力,由于扭簧的回复力和第一弹性复位件8的反作用力都是使手柄4逆时针转动的力,则手柄4逆时针转动回复至原位。驱动轮2和脱扣架3同样回复至原位,动触头6将和静触头7分离。因此当动触头6和静触头7刚接触时,需要继续转动手柄4,则动触头6由于抵靠静触头7不能继续转动,而驱动轮2和脱扣架3继续转动,因此,所述驱动轮2相对于动触头6顺时针转动,压缩限位弹性件10。当手柄4转动到抵靠壳体1限位处102时,即图3所示位置时,连杆5的两端的连线位于手柄4的转动中心的下方,此时,由于限位弹性件10以及第一弹性复位件8的反作用力是使手柄4顺时针转动的力,且大于扭簧的逆时针回复力,此时撤去作用在手柄4上的力,则手柄4不会自动回复至原位。此时,动触头6紧紧地抵靠静触头7,即动触头6和静触头7可靠接触。此时,电路可靠接通,即图3所示的状态。
请参考图1-4所示,所述驱动轮本体20包括第一连接端211和第二连接端212,所述第一连接端211和第二连接端212分别设于所述容置槽201的两侧,所述第一连接端211连接所述第一弹性复位件8,所述第二连接端212连接所述第二弹性复位件9。
所述驱动轮2还包括限位部23,所述限位部23设于所述驱动轮本体20,用于限制所述脱扣架3围绕所述驱动轮2旋转的角度,以便于安装连杆5。具体地,所述限位部23设于所述第一转轴21一侧,当脱扣架3装配于驱动轮2后,再将第二弹性复位件9装配于驱动轮2和脱扣架3之间,在第二弹性复位件9作用下使脱口架3相对于驱动轮2做顺时针方向转动直至抵靠于所述限位部23后停止转动,此时第一卡口301和第二卡口202组成一个槽,从而便于把连杆5的一端依次插入第一卡口301和第二卡口202组成的槽中,方便了连杆5的安装。
请参考图5-9所示,所述第一架体部31包括第二部分312、第三部分313和第四部分314,第三部分313的一端连接钩部311和第二部分312,第三部分313的另一端连接第四部分314,钩部311和第二部分312分别位于第三部分313的两侧,第二部分312和第四部分314位于第三部分313的同侧,所述钩部311朝向所述第三部分313弯折。该第一架体部31和钩部311连成一个片体,结构简单,容易加工,简化了断路器的结构,从而利于降低成本。所述第二部分312设有第一轴孔3120,所述第二转轴22的一端插入第一轴孔3120中,从而脱扣架3可以以第二转轴22为中心转动。所述第三部分313与所述第四部分314连接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弹性复位件9。所述第四部分314的自由端朝向所述电磁脱扣器50,所述第四部分314的自由端指的是第四部分314远离第三部分313的一端。图7中的虚线仅是为了区分钩部311和第一架体部31的各个部分,便于说明钩部311和第一架体部31的结构,实际产品中并不存在虚线。
请参考图5-9所示,为保证结构的稳定性,所述脱扣架3还包括第二架体部32,所述第二架体部32连接所述钩部311和所述第一架体部31,所述驱动轮2设于第一架体部31和第二架体部32之间。所述第二架体部32包括第五部分321、第六部分322、第七部分323、第八部分324和第九部分325。第七部分323的一端连接第五部分321和第六部分322,第七部分323的另一端连接第四部分314和第九部分325,第九部分325的另一端连接第五部分321远离第六部分322的一端,也就是第五部分321、第七部分323和第九部分325围成环状,结构强度更好,且节省了材料。第五部分321与钩部311相对设置,第五部分321和钩部311的侧面相连,以加强脱扣架3的结构强度,所述锁止部33设于钩部311和第五部分321的连接处。所述第二卡口202朝向该第五部分321和钩部311相连侧面的内侧,防止连杆5的一端滑出第二卡口202。第六部分322与第二部分312相对设置,所述第六部分322设有第二轴孔3122,所述第二转轴22的另一端插入第二轴孔3122中,从而第一架体部31和第二架体部32可以一起以第二转轴22为中心转动。第七部分323和第三部分313相对设置,第八部分324和第四部分314相对设置,第八部分324的自由端连接第四部分314的自由端,以提高脱扣架3的结构强度。第八部分324的自由端指的是第八部分324远离第七部分323的一端。图8中的虚线仅是为了区分第二架体部32的各个部分,便于说明第二架体部32的结构,实际产品中并不存在虚线。
所述断路器还包括热脱扣器40。所述热脱扣器40包括双金属片41、双金支持43、引弧片44和脱扣杆42,脱扣杆42连接双金属片41和脱扣架3。具体地,所述第八部分324设有凹槽,所述脱扣杆42一端插入该凹槽中以连接脱扣架3。所述双金属片40通过双金支持43安装于壳体1内。引弧片44一端连接双金支持43,另一端设于灭弧室80一侧,以引导电弧进灭弧室80进行灭弧。所述热脱扣器40的双金属片41受热弯曲的方向远离所述脱扣架3,断路器发生过载时,双金属片41受热发生弯曲,带动脱扣杆42向右移动,则脱扣杆42带动脱扣架3做逆时针转动,连杆5靠近锁止部33的一端锁止作用被破坏,第一弹性复位件8释放弹性势能,使驱动轮2、脱扣架3、手柄4快速逆时针转动,从而动触头6和静触头7分开,电路断开。
请参考图4、图10和图11所示,所述电磁脱扣器50还包括骨架51、线圈52、动铁芯53、顶杆54和铁芯弹簧55。所述静触头7设于骨架51一端。所述线圈52套设于骨架51外侧。所述动铁芯53设于骨架51内。所述静触头7包括固定段71、凸起段72和触头段73,所述固定段71设于所述骨架51一端,所述触头段73连接所述固定段71,所述凸起段72由所述固定段71朝向所述动铁芯53凸出。所述铁芯弹簧55抵持于动铁芯53和静触头7之间,具体地,所述铁芯弹簧55抵持于所述动铁芯53和所述凸起段72之间。所述顶杆54一端连接所述动铁芯53,另一端穿过所述凸起段72。当所述动触头6接触所述静触头7时,所述顶杆54靠近所述第四部分314的自由端。当电路发生短路时,电流急剧增大,在线圈52的电磁力作用下,动铁芯53和静触头7上的凸起段72相吸,动铁芯53迅速朝向静触头7方向移动,动铁芯53推动顶杆54朝向脱扣架3的第四部分314移动,从而推动脱扣架3以第二转轴22为中心作逆时针转动,连杆5靠近锁止部33的一端锁止作用被破坏,则锁止部33和第二卡口202处形成一个开口,连杆5一端从开口处滑出,第一弹性复位件8释放弹性势能,使驱动轮2、脱扣架3、手柄4瞬间逆时针转动,从而动触头6和静触头7迅速分开,电路断开,以起到保护电路的作用。静触头7的固定段71的作用等同于现有技术中的磁轭,凸起段72的作用等同于现有技术中的静铁芯,触头段73的作用等同于现有技术中的静触头,也就是说本实用新型中的静触头7同时起到了现有技术中的磁轭、静铁芯和静触头的作用,由一个零部件代替了多个零部件,减少了断路器的零部件数量,结构简单,容易装配,性能更加稳定,降低了成本。
所述凸起段72设有通孔702,所述顶杆54穿过所述通孔702,从而顶杆54可以穿过通孔702进行移动,以推动脱扣架3作逆时针方向旋转,以使得机构动作从而动触头6和静触头7分离。
所述触头段73包括静触杆731和触点732,所述静触杆731连接所述固定段71,所述触点732设于所述静触杆731上。具体地,所述静触杆731呈环状。所述触点732通过焊接或铆接的方式固设于所述静触杆731上。当静触头7和动触头6接触时,由触点732接触动触头6。
所述静触头7还包括引弧段74,所述引弧段74连接所述触头段73,更具体地,所述引弧段74连接所述静触杆731。装配时,所述引弧段74安装于断路器的灭弧室80的一侧,利于引弧段74把电弧快速引进灭弧室80中,减少电弧产生的能量,达到快速灭弧的效果。所述静触头7的固定段71、凸起段72、静触杆731和引弧段74为一体成型,简化了结构,降低了成本,且无需通过铆接或焊接等方式进行安装,性能更加稳定。
请参考图1、图12和图13所示,所述断路器还包括灭弧室80。灭弧室80安装于壳体1内且设于所述静触头7一侧,具体地,灭弧室80设于静触头7的引弧段74与热脱扣器40的引弧片44之间。所述灭弧室80包括固定板81和数个灭弧片82。固定板81包括底板810、第一侧板811和第二侧板812。第一侧板811和第二侧板812分别设于底板810的两侧,数个灭弧片82并列设置于第一侧板811和第二侧板812之间,任一灭弧片82的两侧分别固定于第一侧板811和第二侧板812,相邻两个灭弧片82之间形成间隙。第一侧板811设有数个第一排气孔801,该第一排气孔801与间隙连通;第二侧板812设有数个第二排气孔802,该第二排气孔802与间隙连通。所述底板810设有数个第三排气孔803。当电路发生短路电流后断路器动作,动触头6与静触头7分开产生的电弧通过静触头7的引弧段74与热脱扣器40的引弧片44进入灭弧室80后,第一排气孔801、第二排气孔802和第三排气孔803快速引导电弧进行分流,防止电弧同时涌向灭弧室的中间,避免击穿或烧伤灭弧片82,且防止外部气流进入间隙。当电弧通过灭弧片82的切割后,所产生的带电离子快速通过第一排气孔801、第二排气孔802和第三排气孔803排出灭弧室,再通过固定板81对电离子的挤压,使电离子失去冲击力排出固定板81外,避免电离子直接排出固定板81外对金属导体造成伤害。
所述第一排气孔801与第二排气孔802相对错开设置,第一排气孔801和第二排气孔802分别连通不同的间隙,即第一排气孔801连通的间隙和第二排气孔802连通的间隙交叉设置,利于电弧快速从第一排气孔801和第二排气孔802排出。所述第一排气孔801为方形孔或圆形孔,结构简单,容易加工。同样地,所述第二排气孔802为方形孔或圆形孔,同样容易加工。
所述第三排气孔803为方形孔或圆形孔,所述第三排气孔803排列成两排,两排第三排气孔803错开设置分别连通不同的间隙。结构简单,容易加工。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断路器,利用手柄推动连杆再带动驱动轮和脱扣架转动,即可使动触头和静触头接触或分离,结构简单,驱动轮和脱扣架实现了现有技术中的跳扣、锁扣、杠杠、触头支持等多个零部件的功能,简化了结构,装配非常方便,可以大大提高装配效率,且降低了成本。
虽然本实用新型已由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知此技艺者,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可作些许的更动与润饰,因此,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断路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驱动轮、脱扣架、手柄、连杆、动触头、第一弹性复位件、第二弹性复位件和电磁脱扣器;所述电磁脱扣器包括静触头;
所述手柄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壳体内,所述连杆的一端连接所述手柄,另一端和所述驱动轮、所述脱扣架接触配合以推动所述驱动轮和所述脱扣架转动;
所述第一弹性复位件一端连接所述壳体,另一端连接所述驱动轮;所述第二弹性复位件一端连接所述驱动轮,另一端连接所述脱扣架;
所述驱动轮包括驱动轮本体、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所述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设于驱动轮本体,所述驱动轮通过所述第一转轴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壳体内,所述脱扣架通过所述第二转轴可转动地设于所述驱动轮;
所述静触头固设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动触头与所述静触头相对设置;所述动触头安装于驱动轮,所述驱动轮转动时带动所述动触头转动以使动触头和静触头接触或分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扣架包括第一架体部、钩部和锁止部,所述第一架体部通过所述第二转轴可转动地设于所述驱动轮,所述钩部设于所述第一架体部一侧且朝向所述第一架体部弯折,所述锁止部设于所述钩部且朝向所述第一架体部凸出,所述第一架体部、钩部和锁止部围成第一卡口;所述驱动轮本体设有第二卡口;第一卡口和第二卡口组成一个槽,所述连杆的一端插入第一卡口和第二卡口组成的槽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架体部包括第二部分、第三部分和第四部分,第三部分的一端连接钩部和第二部分,第三部分的另一端连接第四部分,钩部和第二部分分别位于第三部分的两侧,第二部分和第四部分位于第三部分的同侧,所述钩部朝向所述第三部分弯折,所述第二部分设有第一轴孔,所述第二转轴的一端插入第一轴孔中,所述第三部分与所述第四部分连接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弹性复位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扣架还包括第二架体部,所述第二架体部连接所述钩部和所述第一架体部,所述驱动轮设于第一架体部和第二架体部之间;所述第二架体部包括第五部分、第六部分、第七部分、第八部分和第九部分;第七部分的一端连接第五部分和第六部分,第七部分的另一端连接第四部分和第九部分,第九部分的另一端连接第五部分远离第六部分的一端;第五部分与钩部相对设置,第五部分和钩部的侧面相连,第六部分与第二部分相对设置,所述第六部分设有第二轴孔,所述第二转轴的另一端插入第二轴孔中,第七部分和第三部分相对设置,第八部分和第四部分相对设置,第八部分的自由端连接第四部分的自由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轮还包括限位部,所述限位部设于所述驱动轮本体以限制所述脱扣架相对所述驱动轮旋转角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断路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限位弹性件,所述驱动轮本体内设有容置槽,所述动触头的一端可转动地设于容置槽内,所述限位弹性件的两端分别连接动触头和驱动轮本体。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轮本体包括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所述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分别设于所述容置槽的两侧,所述第一连接端连接所述第一弹性复位件,所述第二连接端连接所述第二弹性复位件。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断路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热脱扣器,所述热脱扣器包括双金属片、双金支持和脱扣杆,所述双金属片通过双金支持安装于壳体内,脱扣杆连接双金属片和脱扣架。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脱扣器还包括骨架、线圈、动铁芯、顶杆和铁芯弹簧,所述线圈套设于骨架外侧,所述动铁芯设于骨架内,所述静触头包括固定段、凸起段、触头段和引弧段,所述固定段设于所述骨架一端,所述触头段连接所述固定段,所述引弧段连接所述触头段,所述凸起段由所述固定段朝向所述动铁芯凸出,所述铁芯弹簧抵持于所述动铁芯和所述凸起段之间,所述顶杆一端连接所述动铁芯,另一端穿过所述凸起段且朝向所述脱扣架。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断路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灭弧室,灭弧室设于所述静触头一侧,灭弧室包括固定板和数个灭弧片,固定板包括底板、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分别设于底板的两侧,数个灭弧片并列设置于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之间,任一灭弧片的两侧分别固定于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相邻两个灭弧片之间形成间隙,第一侧板设有数个第一排气孔,第一排气孔与间隙连通;第二侧板设有数个第二排气孔,第二排气孔与间隙连通;第一排气孔与第二排气孔相对错开设置,第一排气孔和第二排气孔分别连通不同的间隙。
CN201620194189.7U 2016-03-14 2016-03-14 断路器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559529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194189.7U CN205595292U (zh) 2016-03-14 2016-03-14 断路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194189.7U CN205595292U (zh) 2016-03-14 2016-03-14 断路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595292U true CN205595292U (zh) 2016-09-21

Family

ID=569286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194189.7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5595292U (zh) 2016-03-14 2016-03-14 断路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59529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75740A (zh) * 2016-03-14 2016-05-11 乐清市沃斯托电气有限公司 断路器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75740A (zh) * 2016-03-14 2016-05-11 乐清市沃斯托电气有限公司 断路器
WO2017156978A1 (zh) * 2016-03-14 2017-09-21 乐清市沃斯托电气有限公司 断路器
GB2552628A (en) * 2016-03-14 2018-01-31 Yueqing Onesto Electric Co Ltd Breaker
CN105575740B (zh) * 2016-03-14 2018-06-05 乐清市沃斯托电气有限公司 断路器
GB2552628B (en) * 2016-03-14 2022-03-30 Yueqing Onesto Electric Co Ltd Breaker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575740B (zh) 断路器
CN101923987B (zh) 一种改良的断路器
CN205595292U (zh) 断路器
CN102938354A (zh) 一种塑壳断路器触头与灭弧系统
CN205992519U (zh) 一种漏电断路器
CN204348662U (zh) 断路器的触头灭弧装置
CN215578335U (zh) 一种隔离开关及其分合闸装置
CN206947273U (zh) 断路器
CN106971921B (zh) 断路器
CN101587802B (zh) 一种快速脱扣的断路器
CN205595291U (zh) 断路器的电磁脱扣器
CN204348663U (zh) 用于低压断路器的触头灭弧装置
CN113394038A (zh) 隔离开关及其触头机构
CN102436984B (zh) 断路器快速分断装置
CN113327801A (zh) 隔离开关及其分合闸装置
CN105118747B (zh) 一种断路器的脱扣复位装置
CN201780948U (zh) 一种低压电器断路器引弧机构
CN213242460U (zh) 一种双极高分断小型断路器
CN205582864U (zh) 一种小型断路器
CN204905191U (zh) 一种低压断路器的操作结构
CN205542659U (zh) 小型断路器
CN101794685B (zh) 断路器的减压斥动分断装置
CN206460928U (zh) 一种小型断路器
CN116759246B (zh) 一种电力用开关装置
CN203300576U (zh) 具有地线保护的双线灭弧式漏电断路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921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8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