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594598U - 电磁笔 - Google Patents

电磁笔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594598U
CN205594598U CN201620301184.XU CN201620301184U CN205594598U CN 205594598 U CN205594598 U CN 205594598U CN 201620301184 U CN201620301184 U CN 201620301184U CN 205594598 U CN205594598 U CN 20559459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nit
magnetic structure
time writer
sense magnetic
pen co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301184.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连建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ma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ima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ima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Lima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301184.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59459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59459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59459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磁笔。电磁笔包括壳体单元、电路板单元、压感单元以及笔芯单元。电路板单元设于壳体单元内部。压感单元设于壳体单元内部,电路板单元电性耦接于压感单元,压感单元包含感磁结构,感磁结构包含容置部。笔芯单元包含相对的第一端及第二端,笔芯单元连动于压感单元,其中笔芯单元的第一端可拆卸地置于容置部,且笔芯单元的第二端位于壳体单元外。

Description

电磁笔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磁笔,特别涉及一种能够提升电磁感应的电磁笔。
背景技术
电磁感应式触摸板是一种使用电磁技术的输入设备。例如:行动通讯装置、数字板(digital Tablet)、电磁式电子白板(digital whiteboard)或绘图板(graphing board)等触摸板,当电磁笔在上述触摸板的触控面上书写时,电磁笔可发出特定频率的电磁信号,触摸板接收该电磁信号并将该电磁笔的位置、按键状态、频率变化等通过软件计算后显示在屏幕等显示设备上。
此外,电磁笔可分为主动式电磁笔与被动式电磁笔两种,主动式电磁笔需要电池供电,被动式电磁笔则不需要电池供电。相较于采用被动式电磁笔的触摸板而言,采用主动式电磁笔的触摸板因不需发射能量给电磁笔,能量完全由对应的触摸板提供,因此不仅较为省电,而且坐标数据的传输速度(report rate)也较快。
但是,对于被动式电磁笔而言,由于能量完全由感应板提供,当电磁笔不靠近触摸板时就无法获取到电磁能量,换言之,当电磁笔距离触摸板越远时,所能接收的电磁能量就越少,因而发射回触摸板的电磁信号强度就越弱。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磁笔,其为一种能够提升电磁感应的电磁笔。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磁笔包括一壳体单元、一电路板单元、一压感单元以及一笔芯单元。电路板单元设于壳体单元内部。压感单元设于壳体单元内部,电路板单元电性耦接于压感单元,压感单元包含一感磁结构,感磁结构包含一容置部。笔芯单元包含相对的第一端及第二端,笔芯单元连动于压感单元,其中笔芯单元的第一端可拆卸地置于容置部,且笔芯单元的第二端位于壳体单元外。
基于上述,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磁笔中,将感磁结构内部挖空而形成一容置槽,将笔芯单元直接置入在容置槽内,故无需另外设置笔芯座,如此便能降低感磁结构至手写输入设备之间的距离,以提升电磁笔与手写输入设备之间的电磁感应的信号强度。
另外,由于降低了感磁结构至手写输入设备之间的距离,感磁结构所形成的磁力线较不会受到电磁笔倾斜影响,故可降低电磁笔所欲操控的位置与手写输入设备显示的指针位置的落差。
此外,笔芯单元可拆卸地置于容置部,从而可供使用者便于拆装,提升使用便利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电磁笔还包括:
一导电弹片结构,设于该容置部,且该导电弹片结构用以固定该笔芯单元。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该压感单元包含一基座及一感应线圈,该感磁结构可活动地设于该基座内,该感应线圈绕于该基座外。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该基座包含一第一防转部,该第一防转部位于该基座内侧表面,该感磁结构包含一第二防转部,该第二防转部位于该感磁结构外侧表面,该感磁结构设于该基座内时,该第一防转部与该第二防转部相互接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电磁笔还包括:
一弹性体,设于该基座内,且该感磁结构用以接触该弹性体。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电磁笔还包括:
一弹簧,该弹簧围绕于该弹性体外。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电磁笔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电磁笔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电磁笔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电磁笔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五实施例电磁笔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六实施例电磁笔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00、200、300、400、500、600-电磁笔;110-壳体单元;120-电路板单元;130、230、430-压感单元;132、232、432-感磁结构;132a、232a-容置部;432a-第二防转部;234、434-基座;434a-第一防转部;236-感应线圈;140-笔芯单元;142-第一端;144-第二端;350-导电弹片结构;560、660-弹性体;670-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谨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电磁笔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电磁笔100为一无电池的电磁笔。电磁笔100可搭配包含感应天线电路的手写输入设备使用。手写输入设备例如为包含数字板(digital Tablet)、电磁式电子白板(digital whiteboard)或绘图板(graphing board),但本实用新型不以此为限。
电磁笔100包括一壳体单元110、一电路板单元120、一压感单元130以及一笔芯单元140。
壳体单元110内部具有一容置空间,电路板单元120、压感单元130以及部分笔芯单元140被装设在壳体单元110的容置空间内。壳体单元110可由任何的金属材料制成,例如铜、铝、不锈钢等,在其他实施例中,壳体单元110可由塑料制成,可以根据实际产品选择壳体单元的材质。
电路板单元120设于壳体单元110内部。
压感单元130设于壳体单元110内部,电路板单元120电性耦接于压感单元130。在本实施例中,压感单元130包含一感磁结构132。感磁结构132内包含铁粉芯、铁磁材料或氧化磁铁(ferrite)等具感磁材质。
感磁结构132包含一容置部132a,其中容置部132a为自感磁结构132的一侧面挖空而形成的槽体。
笔芯单元140连动于压感单元130,笔芯单元140的形状与容置部132a的形状相互配合。笔芯单元140包含相对的第一端142及第二端144。笔芯单元140的第一端142可拆卸地置于容置部132a,且笔芯单元140的第二端144位于壳体单元110外。
在此配置之下,本实施例将感磁结构132内部挖空而形成一容置槽132a,将笔芯单元140直接置入在该容置槽132a内,故无需另外设置笔芯座,如此便能降低感磁结构132至手写输入设备之间的距离,以提升电磁笔与手写输入设备间的电磁感应的信号强度。
另外,由于降低了感磁结构132至手写输入设备之间的距离,感磁结构132所形成的磁力线较不会受到电磁笔100倾斜影响,故可降低电磁笔100所欲操控的位置与手写输入设备显示的指针位置的落差。
此外,笔芯单元140可拆卸地置于容置部132a,即,笔芯单元140以可分离方式装固至容置部132a内,从而可供使用者便于拆装,提升使用便利性。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电磁笔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图2中的电磁笔200与图1中的电磁笔100相似,其中相同的元件以相同的标号表示且具有相同的功效而不再重复说明,以下仅说明差异处。
在本实施例中,电磁笔200的压感单元230包含一感磁结构232、一基座234及一感应线圈236。
基座234固设在壳体单元120内。感磁结构232可活动地设于基座234内。感磁结构232包含一容置部232a,其中容置部232a为自感磁结构232的一侧面挖空而形成的槽体。感应线圈236绕于基座234外。
在此配置之下,笔芯单元140连动感磁结构232,使该感磁结构232在基座234内移动,感磁结构232与感应线圈236产生一位移变化量,使感应线圈具有一电感变化,电路板根据电感变化而产生一电磁感应的信号。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电磁笔的示意图。如图3所示。图3中的电磁笔300与图2中的电磁笔200相似,其中相同的元件以相同的标号表示且具有相同的功效而不再重复说明,以下仅说明差异处。
在本实施例中,电磁笔300还包括一导电弹片结构350。导电弹片结构350设于容置部232a,且导电弹片结构350用以固定笔芯单元140。如此配置之下,如此一来,当笔芯单元140置入于容置部232a内时,通过导电弹片结构350而能便于将笔芯单元140固定在容置部232a内。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电磁笔的示意图。如图4所示。图4中的电磁笔400与图3中的电磁笔300相似,其中相同的元件以相同的标号表示且具有相同的功效而不再重复说明,以下仅说明差异处。
在本实施例中,压感单元430中的基座434包含一第一防转部434a,第一防转部434a位于基座434内侧表面,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防转部434a为一凸出结构。
压感单元430中的感磁结构432包含一第二防转部432a,第二防转部432a位于感磁结构432外侧表面。在本实施例中,第二防转部432a为一凹陷于感磁结构432外侧表面的凹槽。当然,在一未绘示实施例,第一防转部亦可为一凹槽,第二防转部为一配合该凹槽的凸出结构,本实用新型不以此为限。
在此配置之下,感磁结构432设于基座434内时,第一防转部434a与第二防转部432a相互接合,此举不仅能避免感磁结构432于基座432内转动,由于笔芯单元140的第一端142位于容置槽232a内,还能防止使用者经由外部转动笔芯单元140,从而具有防转机制。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五实施例电磁笔的示意图。如图5所示。图5中的电磁笔500与图4中的电磁笔400相似,其中相同的元件以相同的标号表示且具有相同的功效而不再重复说明,以下仅说明差异处。
在本实施例中,电磁笔500还包括一弹性体560,弹性体560是以弹性体材质制成。弹性体560设于基座434内,且感磁结构432用以接触弹性体560。
如此配置之下,触碰笔芯单元140时,感磁结构432于基座434内移动,且感磁结构434用以接触弹性体560,弹性体560能够使感磁结构432进行回弹归位,并带动笔芯单元140复位。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六实施例电磁笔的示意图。如图6所示。图6中的电磁笔600与图5中的电磁笔500相似,其中相同的元件以相同的标号表示且具有相同的功效而不再重复说明,以下仅说明差异处。
在本实施例中,电磁笔600还包括一弹性体660及一弹簧670。弹性体660是以弹性体材质制成,弹簧670围绕于弹性体670外。
如此配置之下,当笔芯单元140被触压时,使笔芯单元140沿着其轴向方向移动,感磁结构432挤压弹性体670及弹簧670,使弹性体670及弹簧670产生形变,当触压笔芯单元140的力道逐渐消失时,弹性体670及弹簧670逐渐恢复原状,通过弹性体670及弹簧670本身的弹性恢复力,以推动感磁结构432及笔芯单元140复位到初始位置。在一未绘示实施例中,亦可将弹簧配置于弹性体与感磁结构之间,亦可达到上述回弹复位的效果。
综上所述,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磁笔中,将感磁结构内部挖空而形成一容置槽,将笔芯单元直接置入在容置槽内,故无需另外设置笔芯座,如此便能降低感磁结构至手写输入设备之间的距离,以提升电磁笔与手写输入设备之间的电磁感应的信号强度。
另外,由于降低感磁结构至手写输入设备之间的距离,感磁结构形成的磁力线较不会受到电磁笔倾斜影响,故可降低电磁笔所欲操控的位置与手写输入设备显示的指针位置的落差。
此外,笔芯单元可拆卸地置于容置部,从而可供使用者便于拆装,提升使用便利性。
进一步地,分别在感磁结构与基座设置第一防转部与第二防转部,通过第一防转部与第二防转部相互接合,不仅能避免感磁结构于基座内转动,还能防止使用者经由外部转动笔芯单元,从而使得本实施例的电磁笔具有防转机制。
另外,当触压笔芯单元的力道逐渐消失时,弹性体(及弹簧)逐渐恢复原状,弹性体(及弹簧)通过本身的弹性恢复力,以推动感磁结构及笔芯单元回复到初始位置,以使笔芯单元复位至初始状态的位置。
以上所述仅记载本实用新型为呈现解决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手段的较佳实施方式或实施例而已,并非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即凡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范围文义相符,或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所涵盖。

Claims (6)

1.一种电磁笔,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壳体单元;
一电路板单元,设于该壳体单元内部;
一压感单元,设于该壳体单元内部,该电路板单元电性耦接于该压感单元,该压感单元包含一感磁结构,该感磁结构包含一容置部;以及
一笔芯单元,包含相对的第一端及第二端,该笔芯单元连动于压感单元,其中该笔芯单元的该第一端可拆卸地置于该容置部,且该笔芯单元的该第二端位于该壳体单元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笔,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一导电弹片结构,设于该容置部,且该导电弹片结构用以固定该笔芯单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笔,其特征在于,该压感单元包含一基座及一感应线圈,该感磁结构可活动地设于该基座内,该感应线圈绕于该基座外。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磁笔,其特征在于,该基座包含一第一防转部,该第一防转部位于该基座内侧表面,该感磁结构包含一第二防转部,该第二防转部位于该感磁结构外侧表面,该感磁结构设于该基座内时,该第一防转部与该第二防转部相互接合。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磁笔,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一弹性体,设于该基座内,且该感磁结构用以接触该弹性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磁笔,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一弹簧,该弹簧围绕于该弹性体外。
CN201620301184.XU 2016-04-12 2016-04-12 电磁笔 Active CN20559459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301184.XU CN205594598U (zh) 2016-04-12 2016-04-12 电磁笔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301184.XU CN205594598U (zh) 2016-04-12 2016-04-12 电磁笔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594598U true CN205594598U (zh) 2016-09-21

Family

ID=569218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301184.XU Active CN205594598U (zh) 2016-04-12 2016-04-12 电磁笔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59459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595998U (zh) 触控笔
CN203759655U (zh) 微型触控笔结构
CN203480440U (zh) 投射电容式触控笔
CN205594600U (zh) 主动式压感电容触控笔
CN104461078A (zh) 磁容式指标装置
CN101133383A (zh) 位置指示装置和手持式电子设备
CN104283458A (zh) 触控笔及其操作方法
CN208459978U (zh) 电子装置及触控笔
CN203552196U (zh) 触摸输入装置
TW201512906A (zh) 磁容式指標裝置
TWM448730U (zh) 兼具電磁與墨水書寫功能之電磁筆
CN208890404U (zh) 电子设备
CN204440332U (zh) 一种新型的可在纸质介质上书写的电磁笔
CN101901046B (zh) 具有调整结构的无线笔
TWM526118U (zh) 主動式壓感電容觸控筆
CN102279659A (zh) 手写输入装置
CN205594598U (zh) 电磁笔
CN103365522B (zh) 结合磁感应天线的触控装置
KR102332821B1 (ko) 디지타이저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휴대단말기
TWI475464B (zh) 結合磁感應天線的觸控裝置
TWM521214U (zh) 主動式觸控筆
TWM524951U (zh) 電磁筆
CN208506634U (zh) 保护壳
JP3181323U (ja) 電磁誘導式ペン
CN110221713A (zh) 可携式电子装置及其触控笔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