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459978U - 电子装置及触控笔 - Google Patents

电子装置及触控笔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459978U
CN208459978U CN201820299060.1U CN201820299060U CN208459978U CN 208459978 U CN208459978 U CN 208459978U CN 201820299060 U CN201820299060 U CN 201820299060U CN 208459978 U CN208459978 U CN 20845997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ylus
electronic device
pen
magnetic
pen cli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299060.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吕明舜
刘明忠
白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ompal Electronics Inc
Original Assignee
Compal Electronic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ompal Electronics Inc filed Critical Compal Electronics Inc
Priority to CN201820299060.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459978U/zh
Priority to TW107216646U priority patent/TWM57840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45997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45997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ower Sources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子装置及触控笔,该电子装置包括装置本体及触控笔。装置本体具有供电部及插槽。触控笔包括笔身及笔夹,其中笔夹连接于笔身,笔身或笔夹具有充电部,笔夹插设于插槽内而使充电部接触供电部,且笔身位于装置本体的外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子装置及触控笔可节省电子装置的配置空间,且可稳固地将触控笔结合于电子装置并进行充电。

Description

电子装置及触控笔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电子装置及触控笔,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可相互结合的电子装置及触控笔。
背景技术
随着触控及显示技术的日新月异,无论是笔记本电脑、手机或是平板电脑等电子装置的制造商,皆有利用触控显示面板来取代传统显示面板的趋势。在使用触控显示面板过程中,为了避免使用者的手指面积过大而产生误触或是为了满足书写目的,可搭配触控笔进行触控操作。当使用者不使用触控笔时,如何以不过度占据电子装置内部空间的方式稳固地将触控笔结合于电子装置并进行充电,是电子装置及触控笔设计上的重要课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子装置及触控笔,可节省电子装置的配置空间,且可稳固地将触控笔结合于电子装置并进行充电。
本实用新型的电子装置包括装置本体及触控笔。装置本体具有供电部及插槽。触控笔包括笔身及笔夹,其中笔夹连接于笔身,笔夹具有充电部,笔夹插设于插槽内而使充电部接触供电部,且笔身位于装置本体的外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装置本体在侧边具有凹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插槽位于凹部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充电部位于笔夹的顶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供电部位于插槽外。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触控笔具有第一磁性件,装置本体具有第二磁性件。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触控笔于笔夹插入至或插置于插槽中时,第一磁性件与第二磁性件于具有磁吸力。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触控笔于笔夹自插槽中取出时,第一磁性件与第二磁性件于具有磁斥力。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充电部构成第一磁性件。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供电部构成第二磁性件。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装置本体具有第三吸附件,第一磁性件的数量是多个,这些第一磁性件分别位于笔夹及笔身。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触控笔适于通过第三吸附件与位于笔夹的第一磁性件之间的磁吸力而往装置本体的方向移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触控笔适于通过第二磁性件与位于笔身的第一磁性件之间的磁吸力而沿插槽的延伸方向移动,以使笔夹进入插槽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二磁性件与位于笔身的第一磁性件之间的磁吸力,大于第三吸附件与位于笔夹的第一磁性件之间的磁吸力。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装置本体具有第一处理单元及第一储能元件,触控笔具有第二处理单元及第二储能元件,且第一储能元件、第一处理单元、供电部、充电部及第二处理单元与第二储能元件,可依序电性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触控笔包括笔身及笔夹。笔夹连接于笔身,其中笔夹具有充电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触控笔包括弹性体,连接于笔身及笔夹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弹性体的材质是橡胶或金属。
如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笔夹的材质是金属。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触控笔包括枢接结构,且笔夹通过枢接结构而枢接于笔身。
基于上述,本实用新型的触控笔的笔夹插设于电子装置的装置本体的插槽内,而使触控笔稳固地结合于装置本体。此外,当笔夹插设于插槽时,触控笔的充电部接触装置本体的供电部,使装置本体能够对触控笔进行充电。再者,当笔夹插设于插槽时,笔身位于装置本体的外部,从而装置本体不需提供用以容纳笔身的空间,以达到节省电子装置的配置空间的效果。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A至图1C示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触控笔结合至装置本体的流程。
图2A至图2C示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触控笔结合至装置本体的流程。
图3A至图3C示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触控笔结合至装置本体的流程。
图4A至图4C示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触控笔结合至装置本体的流程。
图5A至图5C示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触控笔结合至装置本体的流程。
图6A至图6C示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触控笔分离于装置本体的流程。
图7A至图7C示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触控笔分离于装置本体的流程。
图8A至图8C示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触控笔分离于装置本体的流程。
图9是图1C的电子装置的方块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电子装置
110:装置本体
110a:侧边
110b:凹部
120:触控笔
112:供电部
114:插槽
116:第二磁性件
118:第三吸附件
122:笔身
122a:顶部
122b:电量指示灯
124:笔夹
124a:充电部
126:第一磁性件
128:第四吸附件
129:弹性体
129’:枢接结构
D1、D2、D3:方向
P1:第一处理单元
P2:第二处理单元
S1:第一储能元件
S2:第二储能元件
具体实施方式
图1A至图1C示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触控笔结合至装置本体的流程。请参考图1A至图1C,本实施例的电子装置100包括装置本体110及触控笔120。装置本体110例如是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或智能手机等可携式电子装置,且具有供电部112及插槽114,供电部112位于插槽114内。触控笔120包括笔身122及笔夹124,笔夹124连接于笔身122的顶部122a,笔夹124具有充电部124a。使用者可以方向D1(标示于图1A)将触控笔120从图1A所示位置往装置本体110移动至图1B所示位置,然后将触控笔120从图1B所示位置以方向D2沿装置本体110移动至图1C所示位置,从而笔夹124插设于插槽114内而使触控笔120稳固地结合于装置本体110,且使充电部124a接触供电部112,让装置本体110能够对触控笔120进行充电。此外,当笔夹124插设于插槽114时,笔身122位于装置本体110的外部,从而装置本体110不需提供用以容纳笔身122的空间,以达到节省电子装置100的配置空间的效果。
详细而言,本实施例的笔身122承靠于装置本体110的侧边110a,装置本体110在侧边110a具有凹部110b,且插槽114位于凹部110b内。也即,本实施例的装置本体110仅需形成凹部110b来容纳笔夹124及笔身122的部分顶部122a,而不需形成更大的容纳空间来容纳整个笔身122。
在本实施例中,供电部112及充电部124a例如是探针式接脚(pogo pin)、Type C通用序列总线、微型通用序列总线、导电弹簧或导电金属件等形式,本实用新型不对此加以限制。
在本实施例中,装置本体110具有第二磁性件116,触控笔120的笔身122具有第一磁性件126,触控笔120在笔夹124插入至或插置于插槽114中时,第一磁性件126与第二磁性件116具有磁吸力。装置本体110及触控笔120通过第二磁性件116及第一磁性件126之间的磁吸力而相互固定。本实施例的第二磁性件116及第一磁性件126例如皆是磁铁。然本实用新型不以此为限,第二磁性件116及第一磁性件126可分别是磁铁及可被磁吸的金属件。在其他实施例中,触控笔120在笔夹124自插槽114中取出时,第一磁性件126与该第二磁性件116可具有磁斥力,以易于取出触控笔120。
此外,插槽114内的供电部112可包含磁性材料或可被磁吸的金属材料而构成另一第二磁性件,笔夹124上的充电部124a可包含磁性材料或可被磁吸的金属材料而构成另一第一磁性件。也即,第二磁性件的数量是两个,两第二磁性件分别位于插槽114内及装置本体110的侧边110a,第一磁性件的数量是两个,两第一磁性件分别位于笔夹124及笔身122。以通过供电部112与充电部124a之间的磁吸力使触控笔120更稳固地结合于装置本体110。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不设置任何吸附件,本实用新型不对此加以限制。
图2A至图2C示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触控笔结合至装置本体的流程。图2A至图2C所示实施例与图1A至图1C所示实施例的不同处在于,装置本体110还具有第三吸附件118,第三吸附件118例如是磁铁,触控笔120适于通过第三吸附件118与位于笔夹124的第一磁性件(即充电部124a)之间的磁吸力而从图2A所示位置以方向D1往装置本体110的方向移动至图2B所示位置,接着触控笔120适于通过第二磁性件116与位于笔身122的第一磁性件126之间的磁吸力而从图2B所示位置以方向D2沿插槽114的延伸方向移动至图2C所示位置,以使笔夹124进入插槽114内。
图3A至图3C示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触控笔结合至装置本体的流程。图3A至图3C所示实施例与图2A至图2C所示实施例的不同处在于,当笔夹124尚未进入插槽114而处于图3A及图3B所示状态时,第一磁性件126的S极不对应于第二磁性件116的N极,第一磁性件126的N极不对应于第二磁性件116的S极,此时通过第一磁性件126的S极与第二磁性件116的N极之间的磁吸力以及第一磁性件126的N极与第二磁性件116的S极之间的磁吸力,触控笔120从图3B所示位置以方向D2移至图3C所示位置,使笔夹124插入插槽114。
进一步而言,在图3A至图3C所示实施例中,第二磁性件116与位于笔身122的第一磁性件126之间的磁吸力例如大于第三吸附件118与位于笔夹124的第一磁性件(即充电部124a)之间的磁吸力,以避免第三吸附件118与位于笔夹124的第一磁性件之间的磁吸力过大而让触控笔120固定于图3B所示状态。
图4A至图4C示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触控笔结合至装置本体的流程。图4A至图4C所示实施例与图3A至图3C所示实施例的不同处在于,触控笔120还具有第四吸附件128,第四吸附件128例如是磁铁,当笔夹124尚未进入插槽114而处于图4A及图4B所示状态时,第四吸附件128的S极不对应于第三吸附件118的N极,第四吸附件128的N极不对应于第三吸附件118的S极,此时通过第四吸附件128的S极与第三吸附件118的N极之间的磁吸力以及第四吸附件128的N极与第三吸附件118的S极之间的磁吸力,触控笔120从图4B所示位置以方向D2移至图4C所示位置,使笔夹124插入插槽114。
图5A至图5C示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触控笔结合至装置本体的流程。图5A至图5C所示实施例与图2A至图2C所示实施例的不同处在于,供电部112位于插槽114外,充电部124a位于笔夹124的顶部。当触控笔120依序由图5A及图5B所示位置移至图5C所示位置时,供电部112对应于充电部124a以进行充电,且笔夹124对应于第三吸附件118。其中,笔夹124的材质例如是可被磁吸的金属,以通过笔夹124与第三吸附件118之间的磁吸力将触控笔120固定于图5C所示位置。此外,在图5A至图5C所示实施例中,不具有图2A至图2C所示实施例的第二磁性件116及第一磁性件126。在另一实施例中,可不设置第三吸附件118,而通过供电部112与充电部124a之间的磁吸力来固定触控笔120的位置。
图6A至图6C示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触控笔分离于装置本体的流程。图6A至图6C所示实施例与图4A至图4C所示实施例的不同处在于,触控笔120包括弹性体129,弹性体129例如是弹簧且连接于笔身122及笔夹124之间。在使用者拿取触控笔120而使触控笔120以方向D3从图6A所示位置往图6C所示位置移动的过程中,当笔夹124如图6B所示尚未脱离插槽114时,弹性件129会适度地产生弹性变形,以避免笔身122与笔夹124的连接处因使用者的施力而断裂。在其他实施例中,弹性件129可以是橡胶材料或其他适当弹性材料,本实用新型不对此加以限制。
图7A至图7C示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触控笔分离于装置本体的流程。图7A至图7C所示实施例与图6A至图6C所示实施例的不同处在于,弹性体129及笔夹124的材质是金属,弹性体129及笔夹124是一体成形的金属件。在使用者拿取触控笔120而使触控笔120以方向D3从图7A所示位置往图7C所示位置移动的过程中,当笔夹124如图7B所示尚未脱离插槽114时,弹性件129及笔夹124会适度地产生弹性变形,以避免笔身122与笔夹124的连接处因使用者的施力而断裂。
图8A至图8C示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触控笔分离于装置本体的流程。图8A至图8C所示实施例与图6A至图6C所示实施例的不同处在于,触控笔120不包括前述弹性体129,触控笔120包括枢接结构129’,笔夹124通过枢接结构129’而枢接于笔身122。在使用者拿取触控笔120而使触控笔120以方向D3从图7A所示位置往图7C所示位置移动的过程中,当笔夹124如图7B所示尚未脱离插槽114时,笔身122与笔夹124会通过枢接结构129’而产生适度地相对枢转,以避免笔身122与笔夹124的连接处因使用者的施力而断裂。
图9是图1C的电子装置的方块示意图。请参考图1C,本实施例的装置本体110具有第一处理单元P1及第一储能元件S1,触控笔120具有第二处理单元P2及第二储能元件S2。存储于第一储能元件S2、第一处理单元P1、供电部112、充电部124a及第二处理单元P2与第二储能元件S2可依序电性连接。进一步而言,电子装置100例如是通过装置本体110的第一处理单元P1来判断触控笔120的第二储能单元S2的电量,若第二储能单元S2的电量已满,则停止充电以避免过度充电。此外,也可通过触控笔120的第二处理单元P2来判断触控笔120的第二储能单元S2的电量,本实用新型不对此加以限制。此外,触控笔120的笔身122可如图1A至图1C所示具有电量指示灯122b,以让使用者能够得知第二储能单元S2的电量是否已满。在其他实施例中,可在装置本体110的显示屏幕显示第二储能单元S2的电量,本实用新型不对此加以限制。
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实施例揭示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所属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些许的更动与润饰,故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当视所附权利要求所界定者为准。

Claims (17)

1.一种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装置本体,具有供电部及插槽;以及
触控笔,包括笔身及笔夹,其中所述笔夹连接于所述笔身,所述笔夹具有充电部,所述笔夹插设于所述插槽内,而使所述充电部接触所述供电部,且所述笔身位于所述装置本体的外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本体在侧边具有凹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槽位于所述凹部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部位于所述笔夹的顶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部位于所述插槽外。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笔具有第一磁性件,所述装置本体具有第二磁性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笔在笔夹插入至或插置于所述插槽中时,所述第一磁性件与所述第二磁性件具有磁吸力。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笔在笔夹自所述插槽中取出时,所述第一磁性件与所述第二磁性件具有磁斥力。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部构成所述第一磁性件。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部构成所述第二磁性件。
11.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本体具有第三吸附件,所述第一磁性件的数量是多个,多个第一磁性件分别位于所述笔夹及所述笔身。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笔适于通过所述第三吸附件与位于所述笔夹的所述第一磁性件之间的磁吸力而往所述装置本体的方向移动。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笔适于通过所述第二磁性件与位于所述笔身的所述第一磁性件之间的磁吸力而沿所述插槽的延伸方向移动,以使所述笔夹进入所述插槽内。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磁性件与位于所述笔身的所述第一磁性件之间的磁吸力,大于所述第三吸附件与位于所述笔夹的所述第一磁性件之间的磁吸力。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本体具有第一处理单元及第一储能元件,所述触控笔具有第二处理单元及第二储能元件,且所述第一储能元件、所述第一处理单元、所述供电部、所述充电部及所述第二处理单元与第二储能元件,可依序电性连接。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笔包括弹性体,连接于所述笔身及所述笔夹之间。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笔包括枢接结构,且所述笔夹通过所述枢接结构而枢接于所述笔身。
CN201820299060.1U 2018-03-05 2018-03-05 电子装置及触控笔 Active CN20845997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299060.1U CN208459978U (zh) 2018-03-05 2018-03-05 电子装置及触控笔
TW107216646U TWM578406U (zh) 2018-03-05 2018-12-07 電子裝置及觸控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299060.1U CN208459978U (zh) 2018-03-05 2018-03-05 电子装置及触控笔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459978U true CN208459978U (zh) 2019-02-01

Family

ID=651551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299060.1U Active CN208459978U (zh) 2018-03-05 2018-03-05 电子装置及触控笔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208459978U (zh)
TW (1) TWM578406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885189A (zh) * 2019-04-04 2019-06-14 北京科加触控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笔夹装置、书写笔及触摸设备
CN112698738A (zh) * 2019-10-17 2021-04-23 翰硕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笔结构
US11620005B2 (en) 2021-03-02 2023-04-04 Asustek Computer Inc. Stylus pen
US11901754B2 (en) 2021-03-02 2024-02-13 Asustek Computer Inc. Charging base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31650B (zh) 2020-04-15 2021-06-21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觸控筆、觸控電子裝置與觸控系統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885189A (zh) * 2019-04-04 2019-06-14 北京科加触控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笔夹装置、书写笔及触摸设备
CN109885189B (zh) * 2019-04-04 2023-10-20 北京科加触控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笔夹装置、书写笔及触摸设备
CN112698738A (zh) * 2019-10-17 2021-04-23 翰硕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笔结构
CN112698738B (zh) * 2019-10-17 2024-02-20 株式会社和冠 触控笔结构
US11620005B2 (en) 2021-03-02 2023-04-04 Asustek Computer Inc. Stylus pen
US11901754B2 (en) 2021-03-02 2024-02-13 Asustek Computer Inc. Charging bas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578406U (zh) 2019-05-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459978U (zh) 电子装置及触控笔
CN205334388U (zh) 磁吸式电容笔
CN205594600U (zh) 主动式压感电容触控笔
CN203480440U (zh) 投射电容式触控笔
EP2608354A1 (en) Wireless charger
CN104283458A (zh) 触控笔及其操作方法
CN106227022A (zh) 一种智能手表的机芯
CN207281719U (zh) 一种触控组件及具有该触控组件的智能终端
CN106293144B (zh) 可携式电子装置及其小型化充电式电容触控笔
US20210141469A1 (en) Digital pen for computing devices
CN106200775A (zh) 充电模块及具有此充电模块的可携式电子装置
CN108268150A (zh) 手写笔及手写笔装置
CN103424703B (zh) 一种识别不同厚度电池的装置及其方法
TWM526118U (zh) 主動式壓感電容觸控筆
CN101782809A (zh) 可充电无线鼠标
CN103186258A (zh) 结合磁吸式充电座的手写输入装置
CN104035580A (zh) 电子系统、输入装置及输入装置的充电方法
CN213024150U (zh) 电子设备
CN108762599A (zh) 一种云笔记智能笔记本
CN213367451U (zh) 一种具有无线充电板的移动设备外壳
WO2017219537A1 (zh) 一种基于温差发电的自发电显示面板及电子设备
TW201441871A (zh) 觸控筆
US20100259489A1 (en) Touch control display apparatus and position indicator thereof
CN208873125U (zh) 一种触控笔
CN101893944B (zh) 可充电无线鼠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