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593227U - 换热管组件和具有其的制冷设备 - Google Patents

换热管组件和具有其的制冷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593227U
CN205593227U CN201620303178.8U CN201620303178U CN205593227U CN 205593227 U CN205593227 U CN 205593227U CN 201620303178 U CN201620303178 U CN 201620303178U CN 205593227 U CN205593227 U CN 20559322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exchange
capillary
breathing pipe
sleeve
he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303178.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田德强
逯兆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CL Home Appliances Hefe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CL Home Appliances Hefe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CL Home Appliances Hefei Co Ltd filed Critical TCL Home Appliances Hefe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303178.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59322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59322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59322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冷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换热管组件,其包括吸气管;毛细管,毛细管的外周面与吸气管的外周面相接触;导热套,包裹在吸气管与毛细管的外周;第一套管,套设在导热套外;以及绝热保温套,覆于第一套管外。吸气管和毛细管的外周面相接触,并且吸气管和毛细管两者通过导热套包裹,可以增加吸气管和毛细管的换热面积,增强吸气管与毛细管的换热性能,并且在导热套的外周还设有第一套管,可以避免吸气管、毛细管与外界的湿热空气发生电化学反应,另外,第一套管的外周还设有绝热保温套,可以避免外界和吸气管、毛细管发生热交换,避免凝露导致的安全隐患,防止吸气管吸气温度过高的问题,提高制冷系统的性能。

Description

换热管组件和具有其的制冷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冷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换热管组件及制冷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与压缩机连接的吸气管与换热管组成的换热结构存在换热性能不高的问题,因此有待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技术中换热管组件凝露以及性能下降的问题,提供一种不凝露、性能高的换热管组件。
一种换热管组件,包括:
吸气管;
毛细管,所述毛细管的外周面与所述吸气管的外周面相接触;
导热套,包裹在所述吸气管与所述毛细管的外周;
第一套管,套设在所述导热套外;
以及绝热保温套,覆于所述第一套管外。
上述换热管组件,由于吸气管和毛细管的外周面相接触,并且吸气管和毛细管两者通过导热套包裹,从而可以增加吸气管和毛细管的换热面积,增强吸气管与毛细管的换热性能,并且在导热套的外周还设有第一套管,从而可以避免吸气管、毛细管与外界的湿热空气发生电化学反应,另外,第一套管的外周还设有绝热保温套,从而可以避免外界和吸气管、毛细管发生热交换,避免凝露导致的安全隐患,防止吸气管吸气温度过高的问题,提高制冷系统的性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毛细管为半软态紫铜管。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热套为铝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套管的壁厚为0.1~0.2mm。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套管为热塑性塑料管。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绝热保温套的厚度为7~8mm。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连接环,所述连接环设在所述第一套管的外周面。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制冷设备。
一种制冷设备,包括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换热管组件。
上述制冷设备,由于采用了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换热管组件,从而降低了制冷设备的耗电量,使产品更加节能,可以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优势;在满足产品设计性能要求的情况下,降低产品的设计成本,提高了产品的性价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制冷设备为冰箱。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换热管组件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换热管组件的截面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参见图1-3,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换热管组件100,包括吸气管110、毛细管120、导热套130、第一套管140以及绝热保温套150。
其中,吸气管110与压缩机(未示出)连接。在本实施例中,吸气管110采用直径6mm的铜管弯曲成型,这样提高吸气管110的导热性,从而增强其与毛细管120的换热。
其中,毛细管120与吸气管110并排排布,也就是说,毛细管120的轴向以及吸气管110的轴向大致平行,毛细管120外周面与吸气管110外周面接触。在本实施例中,毛细管120的材质为半软态紫铜管。这样便于制作及安装。在本实施例中,毛细管的直径为1.85mm,壁厚为0.65mm。
其中,导热套130包裹在吸气管110与毛细管120的外周。导热套130的主要作用是,包封吸气管110和毛细管120,同时导热套130可以将吸气管110和毛细管120之间的线接触热交换转化为面接触热交换,有效增大了吸气管110和毛细管120的换热面积,使吸气管110和毛细管120之间的换热更加充分,从而提高制冷系统的制冷效率及性能。在本实施例中,导热套130可以为铝箔等其他金属箔,这样可以进一步增强吸气管110和毛细管120之间的换热。更具体地,导热套130为铝箔胶带。这样方便导热套130与吸气管110和毛细管120的组装。
其中,第一套管140套设在导热套130外。第一套管140的主要作用是,将吸气管110和毛细管120紧固并安装固定在其内部。同时第一套管140隔离外界的湿热空气与铝箔胶带、毛细管120及吸气管110接触,防止三者之间发生电化学反应。优选地,第一套管140为热塑性塑料管,这样可以方便组装。更优选地,第一套管140为软PVC管或PE管。优选地,第一套管140的壁厚为0.1~0.2mm。
其中,绝热保温套150覆于第一套管140外。绝热保温套150的主要作用是,对其内部的部件起到与外界隔绝,阻绝其内外的热交换,同时起保温的作用。绝热保温套150可以有效防止吸气管110吸气温度过高的问题,提高制冷系统的性能。优选地,绝热保温套150的厚度为7~8mm。这样可以进一步增强保温效果,进而提高制冷系统的性能。在本实施例中,绝热保温套150由橡塑保温材料制成。
为了进一步提高换热管组件100的性能,本实施例中的换热管组件100还包括连接环160,连接环160捆扎于绝热保温套150外。这样通过连接环160将绝热保温套150与其它部件捆扎在一起,可以有效防止绝热保温套150脱落而影响保温性能。在本实施例中,若干连接环160分段捆扎在绝缘保温层150外。优选地,连接环160为自紧束扎带。这样更方便捆扎操作。更具体地,连接环160为尼龙连接环。
本实用新型的换热管组件100,由于吸气管110和毛细管120的外周面相接触,并且吸气管110和毛细管120两者通过导热套130包裹,从而可以增加吸气管110和毛细管120的换热面积,增强吸气管110与毛细管120的换热性能,并且在导热套130的外周还设有第一套管140,从而可以避免吸气管110、毛细管120与外界的湿热空气发生电化学反应,另外,第一套管140的外周还设有绝热保温套150,从而可以避免外界和吸气管110、毛细管120发生热交换,避免凝露导致的安全隐患,防止吸气管110吸气温度过高的问题,从而提高制冷系统的性能。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制冷系统。
一种制冷系统,包括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换热管组件100。
当然,制冷系统还包括压缩机、蒸发器、冷凝器等部件,其结构以及连接关系亦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在此不再赘述!
上述制冷系统,由于采用了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换热管组件100,从而不会产生凝露现象,且提高了制冷系统的制冷效率,从而可以降低动力源的级别,进而降低能耗。另外,还可以减少制冷系统两器的材料使用量,降低设计成本、且工艺简单。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制冷设备。
一种制冷设备,包括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换热管组件100。
优选地,制冷设备为冰箱。
上述制冷设备,由于采用了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换热管组件100,从而降低了制冷设备的耗电量,使产品更加节能,可以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优势;在满足产品设计性能要求的情况下,降低产品的设计成本,提高了产品的性价比。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9)

1.一种换热管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吸气管;
毛细管,所述毛细管的外周面与所述吸气管的外周面相接触;
导热套,包裹在所述吸气管与所述毛细管的外周;
第一套管,套设在所述导热套外;
以及绝热保温套,覆于所述第一套管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毛细管为半软态紫铜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套为铝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套管的壁厚为0.1~0.2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套管为热塑性塑料管。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热保温套的厚度为7~8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管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环,所述连接环设在所述第一套管的外周面。
8.一种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换热管组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设备为冰箱。
CN201620303178.8U 2016-04-11 2016-04-11 换热管组件和具有其的制冷设备 Active CN20559322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303178.8U CN205593227U (zh) 2016-04-11 2016-04-11 换热管组件和具有其的制冷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303178.8U CN205593227U (zh) 2016-04-11 2016-04-11 换热管组件和具有其的制冷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593227U true CN205593227U (zh) 2016-09-21

Family

ID=569220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303178.8U Active CN205593227U (zh) 2016-04-11 2016-04-11 换热管组件和具有其的制冷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593227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84070A (zh) * 2020-09-15 2022-03-15 合肥海尔电冰箱有限公司 换热管组件、其制备方法、冰箱
CN114646162A (zh) * 2020-12-18 2022-06-21 贵州海尔电器有限公司 换热管组件及风冷冰箱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84070A (zh) * 2020-09-15 2022-03-15 合肥海尔电冰箱有限公司 换热管组件、其制备方法、冰箱
WO2022057717A1 (zh) * 2020-09-15 2022-03-24 合肥海尔电冰箱有限公司 换热管组件、其制备方法、冰箱
CN114646162A (zh) * 2020-12-18 2022-06-21 贵州海尔电器有限公司 换热管组件及风冷冰箱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593227U (zh) 换热管组件和具有其的制冷设备
CN201651577U (zh) 一种增强型柔性保温复合管
CN207467343U (zh) 一种食物快递物流箱
CN105525591B (zh) 一种基于复合相变材料的防冰融冰建材
CN103322384A (zh) 一种管道法兰保温结构
CN207569518U (zh) 大容积天然气气瓶内胆与外胆连接结构
CN203336149U (zh) 一种管道法兰保温结构
CN205373475U (zh) 一种循环加热型余热回收装置
CN201919902U (zh) 一种节能保温袋
CN207673974U (zh) Ppr保温复合管
CN210372551U (zh) 一种太阳能复合保温管
CN207486337U (zh) 一种热力管道的保温结构
CN205978997U (zh) 一种耐高温复合高效保温管
CN206094711U (zh) 一种冷藏冷冻箱回气管总成
CN202057227U (zh) 带有温度补偿凹槽的换热翅片管
CN205858699U (zh) 螺杆式压缩机及其热桥结构
CN203798055U (zh) 一种用于冷量传递的蓄冰箱
CN106284508B (zh) 一种应用于高温差沙漠地区的热管式集水装置
CN211476375U (zh) 一种壳管式蒸发器及水系统管路的加热保护结构
CN207112226U (zh) 一种新型保温管道
CN205373474U (zh) 一种余热回收装置
CN201754043U (zh) 一种内嵌四路套管换热器
CN220910841U (zh) 架空用复合保温保冷成品管道
CN106440623A (zh) 一种冷藏冷冻箱回气管总成
CN201448527U (zh) 一种保温铝塑复合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