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592544U - 一种一体式旋转接头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一体式旋转接头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592544U
CN205592544U CN201620413155.2U CN201620413155U CN205592544U CN 205592544 U CN205592544 U CN 205592544U CN 201620413155 U CN201620413155 U CN 201620413155U CN 205592544 U CN205592544 U CN 20559254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uter tube
inner tube
tube
threeway
integrated rotar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413155.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锋
董月超
邱少杰
李广敏
甘小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Linglong Ty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Linglong Ty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Linglong Ty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Linglong Ty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413155.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59254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59254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59254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Joints Allowing Move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一体式旋转接头,包括弯头、三通、外管、内管和零件轴;所述三通的一端位于所述弯头内,三通的另一端通过轴承可旋转的与所述外管的一端连接,外管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零件轴,外管套设在所述内管外部,外管通过支撑板与所述内管焊接成一体式结构,所述内管的一端从外管内伸出至弯头内且与所述三通相接触、所述内管的另一端从外管内伸出至零件轴内。所述外管的前端和所述三通通过密封组件密封。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使用外管、内管加支撑板的结构形式,实现了内管两端密封圈不受力,大大提高了密封圈的使用寿命,且同时解决了轴端密封圈更换难的问题;而内管出气端形式的可选择性,解决了空心轴空腔分为两路气体导致内管过长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一体式旋转接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一体式旋转接头。
背景技术
旋转接头是一种将流体介质从静态系统输入到动态旋转系统的连接密封装置。目前公知的半钢子午线轮胎二次法成型机旋转接头是由三通、弹簧、弹簧垫、辅助密封圈、密封环、轴承、挡圈、外管组成,在使用过程中要求根据实际情况单独加工内管进行旋转接头、内轴、轴之间的装配。轴的连续正反向持续转动和点动要求及两道路径输气的使用特性,决定了在轴旋转过程中需弯头和三通静止不动,以保证在运行过程中气动管路不缠绕在旋转接头或轴上。内管与旋转接头进气端光面轴孔的配合形式,使内管与三通之间产生摩擦,且决定了需在轴上增加轴承进行支撑解决内管的支撑问题,保证内管两端密封不受太大的侧向力。然而,该结构内管脱离了外管和轴可单独旋转,单侧轴承的支撑方式对旋转接头侧的密封圈造成较大的受力,导致密封圈的使用寿命过短且轴端密封圈损坏后需拆卸轴承后进行更换。由于空间过小造成轴承极难拆卸,从而导致需很长时间进行密封圈更换,所以密封圈的频繁损坏对设备的生产效率造成严重影响。在一些要求空心轴空腔分为两路气体的场合,即需旋转接头上的内管超过轴长,且往往一些轴的长度超过1米,而内管长度越长两端的同轴度越不易保证,设备长期不间断的运行会出现轴承破碎及密封圈频繁损坏的问题。
因此,有必要提出有效的技术方案,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内管密封圈磨损小、支撑轴承易拆卸的一体式旋转接头。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一体式旋转接头,该旋转接头包括尾部具有径向进气口的弯头、具有进气口的三通、外管、内管和零件轴;所述三通的一端位于所述弯头内,所述三通的另一端通过轴承可旋转的与所述外管的一端连接,所述外管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零件轴,所述外管套设在所述内管外部,所述外管通过支撑板与所述内管焊接成一体式结构,所述内管的一端从外管内伸出至弯头内且与所述三通相接触、所述内管的另一端从外管内伸出至零件轴内。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板沿圆周方向均布于外管和内管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板为六个。
进一步的,所述外管的前端和所述三通通过密封组件密封,所述密封组件包括弹簧、安装于弹簧右端的弹簧垫、安装于弹簧垫右端的辅助密封圈、安装于辅助密封圈右端的密封环。
进一步的,所述密封环的材质为浸渍石墨材料。
进一步的,所述外管和所述零件轴通过外密封圈密封
进一步的,所述内管和所述零件轴通过密封圈密封。
进一步的,所述内管和所述三通通过内密封圈密封。
进一步的,所述内管和所述三通相接触处还设有密封环。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在三通上设有油浸石墨密封环和增加密封圈,其中油浸石墨密封环在进气端起到一个辅助支撑的作用,减少内轴与三通之间的摩擦,减少提高了密封圈的使用寿命,提高了产品的密封效果,减少了密封圈的更换周期,即设备维护周期;
本实用新型使用外管、内管加支撑板的结构形式,实现了内管两端密封圈不受力,大大提高了密封圈的使用寿命,且同时解决了轴端密封圈更换难的问题;而内管出气端形式的可选择性,解决了空心轴空腔分为两路气体导致内管过长的问题。
附图说明
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体式旋转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向剖视图。
图中,1、弯头,2、三通,3、内密封圈,4、密封环,5、弹簧,6、弹簧垫,7、辅助密封圈,8、密封环,9、轴用挡圈,10、轴承,11、孔用挡圈,12、外管,13、支撑板,14、内管,15、法兰,16、外密封圈,17、零件轴,18、密封圈,19、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提供了一种一体式旋转接头,具体为子午线轮胎成型机旋转接头,旋转接头包括尾部具有径向进气口的弯头1、具有进气口的三通2、外管12、内管14和零件轴17;所述三通的一端位于所述弯头内,所述三通的另一端通过轴承10可旋转的与所述外管的一端连接,所述轴承通过孔用挡圈11进行轴向定位,轴承10通过内孔支撑外管12,通过外管12上的轴用挡圈9进行轴向定位,法兰15与外管12焊接在一起,通过螺钉19固定在零件轴17上;所述外管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零件轴,所述外管套设在所述内管外部,所述外管通过支撑板13与所述内管焊接成一体式结构,所述内管的一端从外管内伸出至弯头内且与所述三通相接触、所述内管的另一端从外管内伸出至零件轴内。
需要理解的是,所述支撑板沿圆周方向均布于外管和内管之间。优选的,所述支撑板为六个。外管和内管通过六个支撑板套装在一起,达到了内外管一体的目的,在保证外管与内管之间的通气效果的基础上,又可使内外轴的重量全部通过轴承进行支撑,保证内管两端密封圈不受力;而内外管一体式结构解决了内轴支撑问题,可取消零件轴的外端支撑轴承,解决了轴承拆卸难导致密封圈更换不易的问题;且内外管一体式结构,保证内轴出气端形式的可选择性,即可采用光面轴孔加密封圈的配合方式,保证了气体直接与使用件之间的输送,也可采用内管外端加工密封管螺纹与标准气动内螺纹快插接头连接,通过PU管进行间接气体传输的形式,该形式可解决空心轴空腔分为两路气体导致内管过长的问题。具体的,所述六个支撑板分为两组,在外管两端采用在圆周方向均布的方式进行连接,保证了外管和内管中气体的流通效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外管的前端和所述三通通过密封组件密封,所述密封组件包括弹簧5、安装于弹簧右端的弹簧垫6、安装于弹簧垫右端的辅助密封圈7、安装于辅助密封圈右端的密封环8。优选的,所述密封环的材质为浸渍石墨材料或其他相关材料减少与外轴间的摩擦系数,通过弹簧5不间断的施加力给密封环8,确保密封环8与外管12之间的长期密封效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外管和所述零件轴通过外密封圈16密封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内管和所述零件轴通过密封圈18密封。去除了现有技术中的支撑轴承,两件密封圈达到了密封效果,解决了轴承影响密封圈更换的问题,保证了零件轴17中两路气体的各自走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内管和所述三通通过内密封圈3密封,即进气端采用两个内密封圈,加强了三通与内管之间的密封效果,确保了旋转接头长时间持续不间断运行过程中的密封效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内管和所述三通相接触处还设有密封环4。进气口处的密封环对内管起到一个辅助支撑的作用,加强了内管进气端的支撑,而密封环4的使用可消除内密封圈3受力不均匀的情况,彻底杜绝了进气端内密封圈受径向力的问题。进一步的,所述内密封环选用浸渍石墨材料或其他相关材料减少与内管间的摩擦系数,解决了原内管与三通之间摩擦力大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可用其他的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主要特征的具体形式来概述。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方案都只能认为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说明而不能限制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指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上述的说明并未指出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因此,在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相当的含义和范围内的任何改变,都应认为是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一体式旋转接头,该旋转接头包括尾部具有径向进气口的弯头、具有进气口的三通、外管、内管和零件轴;所述三通的一端位于所述弯头内,所述三通的另一端通过轴承可旋转的与所述外管的一端连接,所述外管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零件轴,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套设在所述内管外部,所述外管通过支撑板与所述内管焊接成一体式结构,所述内管的一端从外管内伸出至弯头内且与所述三通相接触、所述内管的另一端从外管内伸出至零件轴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式旋转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沿圆周方向均布于外管和内管之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体式旋转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为六个。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式旋转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的前端和所述三通通过密封组件密封,所述密封组件包括弹簧、安装于弹簧右端的弹簧垫、安装于弹簧垫右端的辅助密封圈、安装于辅助密封圈右端的密封环。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体式旋转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环的材质为浸渍石墨材料。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式旋转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和所述零件轴通过外密封圈密封。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式旋转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和所述零件轴通过密封圈密封。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式旋转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和所述三通通过内密封圈密封。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体式旋转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和所述三通相接触处还设有密封环。
CN201620413155.2U 2016-05-06 2016-05-06 一种一体式旋转接头 Active CN20559254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413155.2U CN205592544U (zh) 2016-05-06 2016-05-06 一种一体式旋转接头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413155.2U CN205592544U (zh) 2016-05-06 2016-05-06 一种一体式旋转接头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592544U true CN205592544U (zh) 2016-09-21

Family

ID=569314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413155.2U Active CN205592544U (zh) 2016-05-06 2016-05-06 一种一体式旋转接头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59254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36881A (zh) * 2016-05-06 2016-07-06 山东玲珑轮胎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一体式旋转接头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36881A (zh) * 2016-05-06 2016-07-06 山东玲珑轮胎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一体式旋转接头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921865U (zh) 一种适用于大口径气管道的射流清管器
CN102718161B (zh) 一种液压绞车
CN102303143B (zh) 用于气动卡盘的旋转配气装置
CN205592544U (zh) 一种一体式旋转接头
CN207893297U (zh) 一种焦化厂结片机旋转接头
CN105736881B (zh) 一种一体式旋转接头
CN110259952A (zh) 一种离心机旋转动密封装置
CN105221871A (zh) 一种用于驱动桥的旋转密封装置
CN2723804Y (zh) 低温膨化磁力密封旋转接头
CN203702868U (zh) 一种加热炉装出料机托臂辊
CN201916624U (zh) 抽真空用旋转接头
CN201916625U (zh) 可拆卸的双端密封旋转接头
CN201284120Y (zh) 输送用滚筒
CN103944329A (zh) 一种用于全自动平衡机的无限转自动夹持机构
CN207349671U (zh) 安全型压力平衡补偿器
CN208900898U (zh) 一种连接紧密的吸尘管万向法兰
CN202412726U (zh) 成型鼓传动箱气动密封组件
CN208057742U (zh) 一种防止跳动的带制动盘鼓型齿联轴器
CN206092485U (zh) 一种耐磨泵轴及应用该泵轴的水泵
CN202561035U (zh) 一种轴承箱体轴端密封结构
CN204054328U (zh) 一种球墨铸铁管内涂敷用托轮
CN209483237U (zh) 速度管柱投放装置
CN204054327U (zh) 一种球墨铸铁管内涂敷用托轮
CN203796953U (zh) 一种卷接机组蜘蛛手传送臂传动轴的密封结构
CN209524208U (zh) 一种液压管旋转接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