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585852U - 一种ih内锅、ih电饭煲 - Google Patents

一种ih内锅、ih电饭煲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585852U
CN205585852U CN201620180386.3U CN201620180386U CN205585852U CN 205585852 U CN205585852 U CN 205585852U CN 201620180386 U CN201620180386 U CN 201620180386U CN 205585852 U CN205585852 U CN 20558585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t
outer layer
recombination region
layer
thickne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180386.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腾飞
吴培洪
郑维
黄宇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180386.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58585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58585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58585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磁加热锅具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IH内锅、IH电饭煲,IH内锅包括材质为铝合金的内层和材质为导磁不锈钢的外层,所述内层构成所述IH内锅的锅体,所述内层包括与所述外层复合的复合区和连接在所述复合区上方且至少部分位于锅身的肉厚区,所述复合区包括锅底以及锅底与锅身的连接处,所述外层复合在所述复合区的外侧;所述肉厚区的厚度大于所述复合区的厚度。本实用新型只在锅底及锅底与锅身的连接处复合导磁不锈钢外层,减少了导磁不锈钢的使用量,减少了生产上的消耗,降低了加工成本;肉厚区比复合区厚,外层产生的热量可以快速传递到肉厚区,传热效率高,热量分布均匀。

Description

一种IH内锅、IH电饭煲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磁加热锅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IH内锅、IH电饭煲。
背景技术
由导磁不锈钢和铝合金复合而成的内锅在IH(Electromagneticinduction heater,电磁感应加热炉)电饭煲内锅中占绝大部分,其中导磁不锈钢部分的主要作用为其能在交变的磁场中产生热量为内锅提供热量,而铝合金的作用则主要是其导热系数较高,可以较快地把不锈钢产生的热量迅速均匀地传递到内锅各处。
现有的内锅由不锈钢和铝合金复合板拉伸而成,其不锈钢部分和铝合金部分大小基本相同;现有的电饭煲内锅产生热量的区域主要集中在内锅底部,内锅锅身上的大部分导磁不锈钢都起不到产生热量的作用,这部分不锈钢不但导致材料浪费,并且因为不锈钢比较难于加工,也增加了生产内锅在设备、模具、及人力上的浪费;另外,传统的复合内锅,从整个锅的材料分布来看,层数和厚度基本都是相同,并没有根据锅的部位功能和节省成本的角度上作出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解决现有IH内锅的内层铝合金与外层不锈钢大小基本相同,但外层不锈钢只有锅底部分发热,其余外层不锈钢的存在造成材料浪费、加工难度高的现象,增加了生产内锅在设备、模具、及人力上的浪费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IH内锅,包括材质为铝合金的内层和材质为导磁不锈钢的外层,所述内层构成所述IH内锅的锅体,所述内层包括与所述外层复合的复合区和连接在所述复合区上方且至少部分位于锅身的肉厚区,所述复合区包括锅底以及锅底与锅身的连接处,所述外层复合在所述复合区的外侧;所述肉厚区的厚度大于所述复合区的厚度。
其中,所述外层的顶端到所述IH内锅底部的垂直距离大于等于22mm且小于等于50mm。
其中,所述复合区的厚度大于所述外层的厚度。
其中,所述内层的厚度为2-8mm,所述外层的厚度为0.2-1.5mm。
优选的,所述外层完全嵌入所述内层,所述外层的外表面与所述肉厚区的外表面齐平。
优选的,所述外层完全嵌入所述内层,所述肉厚区的厚度大于所述复合区与所述外层厚度之和。
优选的,所述外层部分嵌入所述内层,另一部分外露。
优选的,所述外层复合在所述内层的外表面上,所述外层的内表面与所述内层的外表面齐平。
其中,在所述复合区形成有贴合加强段,所述贴合加强段具有多个凹陷部,以使所述外层贴紧所述内层。
进一步的,所述贴合加强段设置在所述锅底与锅身连接处。
进一步的,所述贴合加强段沿所述内锅周向分布、和/或所述贴合加强段靠近所述外层的顶端。
其中,所述肉厚区的外壁上雕塑有图案。
一种IH电饭煲,具有如上所述的IH内锅以及与所述IH内锅相匹配的底座,所述外层的顶端高于所述底座的线圈。
(三)有益效果
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本实用新型一种IH内锅,其在锅底及锅底与锅身的连接处复合导磁不锈钢外层,在满足发热要求的前提下,大大减少了导磁不锈钢的使用量,降低了材料成本;复合区范围缩小,加工难度降低,减少了生产该IH内锅在设备、模具、及人力上的消耗,降低了加工成本;肉厚区比复合区厚,复合区的导磁不锈钢外层产生的热量可以快速传递到肉厚区,传热效率高,热量分布均匀,不会出现食材受热不均的现象;复合区的外围覆盖有硬度较高的导磁不锈钢,所以由铝合金制成的复合区的厚度可以做得更薄,从而进一步地节省铝合金材料,降低材料成本;外层的顶端到所述IH内锅底部的垂直距离大于等于22mm且小于等于50mm,对于日常的1至6升的内锅,外层的顶端到所述IH内锅底部的垂直距离大于等于22mm,可以保证复合层的贴合力,避免因为两种不同膨胀系数材料在长期使用的过程中发生外层脱落;外层的顶端到所述IH内锅底部的垂直距离小于等于50mm,在满足发热需求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外层的高度,以便节省导磁不锈钢的使用量。优选的,所述复合区的厚度大于所述外层的厚度,可以节省导磁不锈钢的用量,降低成本;而且可以降低整个IH内锅的重量,方便搬运;外层与内层之间通过滚压等方式形成多个凹陷部,增强了外层与内层的贴合强度,避免在热冷变化的环境下,由于两种材料的膨胀系数的差异而发生脱离的现象;在肉厚区外侧雕塑图案进一步增强了IH内锅的美观性。具有该IH内锅的IH电饭煲同样具有如上所述的有益效果;IH内锅与底座组装后,外层的顶端略高于该底座的线圈,不会造成电能浪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IH内锅的剖面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所述IH内锅的剖面示意图;
图3是图2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所述IH内锅的剖面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所述IH内锅的剖面示意图。
其中,1、内层;2、外层;C、侧部切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视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公布了一种IH内锅,包括材质为铝合金的内层1和材质为导磁不锈钢的外层2,所述内层1构成所述IH内锅的锅体,所述内层1包括与所述外层2复合的复合区和连接在所述复合区上方且至少部分位于锅身的肉厚区,所述复合区包括锅底以及锅底与锅身的连接处,所述外层2复合在所述复合区的外侧;所述肉厚区的厚度A大于所述复合区的厚度B。
锅身是指锅体中除去锅底与锅口后剩余的侧壁部分。
只有在能够发热的锅底和锅底与锅身的连接处复合了导磁不锈钢外层2,其余区域均是外露的铝合金内层1,节省了导磁不锈钢的用量,降低内锅的材料成本;相对于传统的内外层2面积相同的复合内锅,本实用新型的复合区范围缩小,加工难度降低,减少了生产该IH内锅在设备、模具、及人力上的消耗,降低了加工成本;由于复合区的外围覆盖有硬度较高的导磁不锈钢,所以由铝合金制成的复合区的厚度B可以做得更薄,从而进一步地节省铝合金材料,降低材料成本;肉厚区比复合区厚,复合区的导磁不锈钢外层2产生的热量可以快速传递到肉厚区,传热效率高,热量分布均匀,不会出现食材受热不均的现象。
优选的,所述外层2的顶端到所述IH内锅底部的垂直距离大于等于22mm且小于等于50mm,对于日常的1至6升的内锅,外层的顶端到所述IH内锅底部的垂直距离大于等于22mm,可以保证复合层的贴合力,避免因为两种不同膨胀系数材料在长期使用的过程中发生外层脱落;由于与IH内锅相配合的底座加热范围有限,对于日常的1至6升的内锅,外层的顶端到所述IH内锅底部的垂直距离小于等于50mm即可,因此没必要将外层2设置过高,只要覆盖到锅底和锅底与锅身的连接处,即覆盖到与该IH内锅相匹配的底座的侧面加热线圈以上即可,以节省导磁不锈钢的使用量。
优选的,所述复合区的厚度B大于所述外层2的厚度。外层2只是用来产生热量,因此不必设置过厚,这样一则可以节省导磁不锈钢的用量,降低成本;而且可以降低整个IH内锅的重量,方便搬运。优选的,所述内层1的厚度为2-8mm,所述外层2的厚度为0.2-1.5mm;肉厚区的厚度A不能过大,过大则造成材料的浪费,也不能过小,过小则会使得侧壁过薄,使得锅身的硬度不够;同样,复合区过薄则难以实现均匀传热的效果。
实施例一:
基于上述全部或部分内容,本实施例进一步公布了以下内容:如图1所述,所述外层2完全嵌入所述内层1,所述外层2的外表面与所述肉厚区的外表面齐平。
即外层2的外表面与肉厚区的外表面共同形成该IH内锅的平滑的外表面,外层2顶端的侧部切口C完全被肉厚区覆盖,这样可以防止外层2的侧部切口C生锈,也可以使外层2和内层1在侧部切口C处结合得更为紧密;另外,由于肉厚层覆盖到了外层2上端的侧部切口C,外层2产生的热量能够直接通过该侧部切口C向肉厚区传递,进一步提高了热量向上传递的效率。
实施例二: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区别仅在于,所述外层2完全嵌入所述内层1,所述肉厚区的厚度大于所述复合区与所述外层2厚度之和。相对实施例一来说,本实施例的肉厚区相对厚一些,外层2的外表面陷入肉厚区外表面的内侧,使得肉厚区的厚度A大于复合区的厚度B与外层2的厚度之和。这样设置后,外层2顶端完全被肉厚区包住,不易脱落;外层2顶端产生的热量可以不通过复合区直接传递给肉厚区,提高了热量传递的效率;相对较厚的肉厚区使得热量传递效率更好,增强了内锅的加热效果。
肉厚区比复合区厚,复合区的导磁不锈钢外层2产生的热量可以快速传递到肉厚区,传热效率高,热量分布均匀,不会出现食材受热不均的现象。
另外,由于外层2为导磁不锈钢,内层1为铝合金层,外层2的硬度要高与内层1,利用较薄的、硬度较高的外层2就可以实现支撑作用;由于有外层2的支撑,内层1在复合区的部分可以做得更薄,使得内锅下半部的厚度变薄,减少了铝合金的用量,同时也减轻了整个内锅的重量,方便搬运。
实施例三:
如图2和3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区别仅在于,所述外层2部分嵌入所述内层1,另一部分外露。外层2嵌入部分增强了内层1与外层2的连接强度,侧部切口C部分与内层1接触,增强了外层2与内层1的连接强度,有效防止外层2脱落;有利于外层2产生的热量能够通过外层2的侧部切口C快速向肉厚区传递。外层2外露部分增加了该IH内锅下部的厚度,提高了整个IH内锅的强度。
实施例四:
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区别仅在于,所述外层2复合在所述内层1的外表面上,所述外层2的内表面与所述内层1的外表面齐平。即将外层2完全贴合在内层1的外侧,无需嵌入;这样设置降低了该IH内锅的加工难度,内层1与外层2直接复合即可;为避免外层2边缘脱落,将外层2的边缘设置成由下至上逐渐变薄的结构,以增大外层2与内层1的接触面积,提高内层1与外层2之间的连接强度。
进一步的,在所述复合区形成有贴合加强段,所述贴合加强段具有多个凹陷部,以使所述外层2贴紧所述内层1。即在复合区的外表面处形成多个凹陷部,外层2复合后也会有部分陷入该凹陷部内,增大了外层2与复合区之间的接触面积,以增强外层2与复合区的复合强度,使两者紧贴。该贴合加强段可通过滚压等方式形成,这样可以将内层1与外层2的接合面由光滑的面变成凹凸不平的面,进一步增强了外层2与内层1的贴合强度,以避免在热冷变化的环境下,由于两种材料的膨胀系数的差异而发生脱离。
进一步的,所述贴合加强段设置在所述锅底与锅身连接处。锅底与锅身连接处为弧形过渡面,在该处设置贴合加强段后,不同高度处的各凹陷部内的应力方向各不相同,可以起到相互制约的作用力,从各个方向上进一步增强了外层2与复合区的贴合强度。
进一步的,所述贴合加强段沿所述内锅周向分布,即设置在复合区外表面上任意区域的贴合加强段沿着内锅的周向分布,优选设置在锅身与锅底的连接处;
所述贴合加强段靠近所述外层2的顶端,设置贴合加强段的目的是防止外层2脱落,尤其是外层2的边缘处——即外层2的顶端最容易脱落,因此优选将贴合加强段设置在靠近外层2顶端的位置;设置在靠近外层2顶端的贴合加强段同时也可以沿锅体的圆周方向分布。
当外层2不是很高的时候,外层2顶端恰好位于锅身与锅体的连接处,此时设置在外层2顶端附近的贴合加强段也恰好位于锅身与锅体的连接处。
优选的,所述肉厚区的外壁上雕塑有图案;由于肉厚区的厚度A大于复合区的厚度B,相对来说肉厚区是最厚的区域,再加上铝合金材质较软,雕塑图案难度较低,操作方便;所以该肉厚区不能过薄,否则图案可塑性较低,无法实现;通过雕塑图案可以提高该IH内锅的美观性。
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公布了一种IH电饭煲,其具有如实施例一至三任一项所述的IH内锅、以及与所述IH内锅相匹配的底座。IH内锅与底座组装后,外层2的顶端略高于该底座的线圈,不会造成电能浪费。
由以上实施例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只在锅底及锅底与锅身的连接处复合导磁不锈钢外层2,在满足发热要求的前提下,大大减少了导磁不锈钢的使用量,降低了材料成本;复合区范围缩小,加工难度降低,减少了生产该IH内锅在设备、模具、及人力上的消耗,降低了加工成本;肉厚区比复合区厚,复合区的导磁不锈钢外层2产生的热量可以快速传递到肉厚区,传热效率高,热量分布均匀,不会出现食材受热不均的现象;复合区的外围覆盖有硬度较高的导磁不锈钢,所以由铝合金制成的复合区的厚度B可以做得更薄,从而进一步地节省铝合金材料,降低材料成本;外层2的顶端到所述IH内锅底部的垂直距离小于等于50mm,在满足发热需求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外层2的高度,以便节省导磁不锈钢的使用量。优选的,所述复合区的厚度B大于所述外层2的厚度,可以节省导磁不锈钢的用量,降低成本;而且可以降低整个IH内锅的重量,方便搬运;外层2与内层1之间通过滚压等方式形成多个凹陷部,增强了外层2与内层1的贴合强度,避免在热冷变化的环境下,由于两种材料的膨胀系数的差异而发生脱离的现象;在肉厚区外侧雕塑图案进一步增强了IH内锅的美观性。具有该IH内锅的IH电饭煲同样具有如上所述的有益效果;IH内锅与底座组装后,外层2的顶端略高于该底座的线圈,不会造成电能浪费。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3)

1.一种IH内锅,其特征在于,包括材质为铝合金的内层(1)和材质为导磁不锈钢的外层(2),所述内层(1)构成所述IH内锅的锅体,所述内层(1)包括与所述外层(2)复合的复合区和连接在所述复合区上方且至少部分位于锅身的肉厚区,所述复合区包括锅底以及锅底与锅身的连接处,所述外层(2)复合在所述复合区的外侧;所述肉厚区的厚度A大于所述复合区的厚度B。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IH内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层(2)的顶端到所述IH内锅底部的垂直距离大于等于22mm且小于等于50m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IH内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区的厚度B大于所述外层(2)的厚度。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IH内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层(1)的厚度为2-8mm,所述外层(2)的厚度为0.2-1.5mm。
5.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IH内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层(2)完全嵌入所述内层(1),所述外层(2)的外表面与所述肉厚区的外表面齐平。
6.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IH内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层(2)完全嵌入所述内层(1),所述肉厚区的厚度大于所述复合区与所述外层(2)厚度之和。
7.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IH内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层(2)部分嵌入所述内层(1),另一部分外露。
8.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IH内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层(2)复合在所述内层(1)的外表面上,所述外层(2)的内表面与所述内层(1)的外表面齐平。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IH内锅,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复合区形成有贴合加强段,所述贴合加强段具有多个凹陷部,以使所述外层(2)贴紧所述内层(1)。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IH内锅,其特征在于,所述贴合加强段设置在所述锅底与锅身连接处。
11.如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IH内锅,其特征在于,所述贴合加强段沿所述内锅周向分布、和/或所述贴合加强段靠近所述外层(2)的顶端。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IH内锅,其特征在于,所述肉厚区的外壁上雕塑有图案。
13.一种IH电饭煲,其特征在于,具有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IH内锅以及与所述IH内锅相匹配的底座,所述外层(2)的顶端高于所述底座的线圈。
CN201620180386.3U 2016-03-09 2016-03-09 一种ih内锅、ih电饭煲 Active CN20558585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180386.3U CN205585852U (zh) 2016-03-09 2016-03-09 一种ih内锅、ih电饭煲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180386.3U CN205585852U (zh) 2016-03-09 2016-03-09 一种ih内锅、ih电饭煲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585852U true CN205585852U (zh) 2016-09-21

Family

ID=569293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180386.3U Active CN205585852U (zh) 2016-03-09 2016-03-09 一种ih内锅、ih电饭煲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585852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728842A (zh) * 2017-04-24 2018-11-02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烹饪器具及其制备方法
CN109393987A (zh) * 2017-08-17 2019-03-01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适于电磁加热的内锅及其制造方法和烹饪器具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728842A (zh) * 2017-04-24 2018-11-02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烹饪器具及其制备方法
CN109393987A (zh) * 2017-08-17 2019-03-01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适于电磁加热的内锅及其制造方法和烹饪器具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585852U (zh) 一种ih内锅、ih电饭煲
CN105433764B (zh) 一种多用炒锅
CN201200288Y (zh) 节能型电磁电饭锅
CN201015535Y (zh) 一种压铸复底锅
CN205285955U (zh) 一种多用炒锅
CN205585851U (zh) 一种ih内锅及ih电饭煲
CN209995917U (zh) 一种锅具
CN203555537U (zh) 节能炒锅
CN202122456U (zh) 快热节能铝炒锅
CN208784370U (zh) 锅具及烹饪器具
CN205162824U (zh) 新型复合锅
CN202154512U (zh) 新型导磁复底锅
CN206303692U (zh) 适用各种炉灶的节能锅
CN202665215U (zh) 石质内胆铝锅
CN208371498U (zh) 锅具以及烹饪器具
CN205285954U (zh) 一种多用炒锅
CN207638912U (zh) 自发热金属复合锅体
CN207492545U (zh) 锅具及烹饪设备
CN207152461U (zh) 鸳鸯锅
CN2914960Y (zh) 电磁炉专用锅具
CN201569035U (zh) 一种智能控制电陶炉盘
CN201515939U (zh) 电磁炉用锅
CN204427620U (zh) 锅具及电饭煲
CN206621261U (zh) 一种改进发热盘结构的电磁加热料理杯
CN205072661U (zh) 一种聚水垢节能加热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