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583023U - 一种连接器组件和电池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连接器组件和电池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583023U
CN205583023U CN201620275806.6U CN201620275806U CN205583023U CN 205583023 U CN205583023 U CN 205583023U CN 201620275806 U CN201620275806 U CN 201620275806U CN 205583023 U CN205583023 U CN 20558302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exible glue
peristome
glue circle
connector assembly
containing cav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275806.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明亮
游阳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Grepow Batt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Grepow Batt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Grepow Batt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Grepow Batt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275806.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58302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58302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58302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onnection Of Batteries Or Termin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连接器组件和电池系统,该连接器组件包括:连接器,包括板体、连接端子、连接接口以及第一开口部;电池外壳,设置有第一容置腔,第一容置腔用于容纳连接器,第一容置腔内设置有定位柱和第二开口部,定位柱空心设置;软胶圈,设置有卡置槽,卡置槽与第一开口部尺寸配合,卡置槽卡置固定于第一开口部,软胶圈的第一表面与定位柱的一端贴合,软胶圈的第二表面与螺母贴合;螺钉,穿过定位柱、软胶圈与螺母锁紧,以使得连接器通过软胶圈固定于电池外壳。本实用新型可降低连接器的受力,并避免共振的情况发生,可有效延长连接器的工作寿命。

Description

一种连接器组件和电池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讯产品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连接器组件和电池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与发展,机器人和飞行器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越来越普及,连接器对于电池与机器人和飞行器的使用已无可替代。现有的连接器装在电池上面是固定的无法活动,对于这种连接方式,在结构体运动时,会产生共振,而且连接器两端的震动频率很可能不一致,对于这种情况,连接器受力会非常大,导致连接器损坏或寿命减短。
因此,需要对涉及一种连接器组件,克服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连接器组件和电池系统,以解决上述问题。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连接器组件,包括:连接器,包括板体、自板体的第一表面向外延伸的连接端子、自板体的第二表面向外延伸的连接接口以及设置在板体端部的第一开口部;电池外壳,设置有第一容置腔,第一容置腔用于容纳连接器,第一容置腔内设置有定位柱和第二开口部,定位柱空心设置,第二开口部用于露出连接接口;软胶圈,设置有卡置槽,卡置槽与第一开口部尺寸配合,卡置槽卡置固定于第一开口部,软胶圈的第一表面与定位柱的一端贴合,软胶圈的第二表面与螺母贴合;螺钉,穿过定位柱、软胶圈与螺母锁紧,以使得连接器通过软胶圈固定在电池外壳内部。
其中,该连接器组件,还包括:软胶套,包裹并露出连接接口,使得连接接口与第二开口部之间通过软胶套进行缓冲。
其中,软胶圈和软胶套的材料为橡胶。
其中,连接接口设置有卡置部,软胶套设置有卡口,卡置部卡置于卡口以使得软胶套与连接接口相对固定。
其中,电池外壳还设置有第二容置腔,第二容置腔用于容纳电池。
其中,连接接口为USB接口。
其中,开口部、软胶圈、定位柱、螺钉、螺母各自的数量分别为2个。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提供一种电池系统,该电池系统包括连接器组件,连接器组件包括:连接器,包括板体、自板体的第一表面向外延伸的连接端子、自板体的第二表面向外延伸的连接接口以及设置在板体端部的第一开口部;电池外壳,设置有第一容置腔,第一容置腔用于容纳连接器,第一容置腔内设置有定位柱和第二开口部,定位柱空心设置,第二开口部用于露出连接接口;软胶圈,设置有卡置槽,卡置槽与第一开口部尺寸配合,卡置槽卡置固定于第一开口部,软胶圈的第一表面与定位柱的一端贴合,软胶圈的第二表面与螺母贴合;螺钉,穿过定位柱、软胶圈与螺母锁紧,以使得连接器通过软胶圈固定于电池外壳。
其中,该连接器组件还包括软胶套,软胶套包裹并露出连接接口,使得连接接口与第二开口部之间通过软胶套进行缓冲,其中软胶圈和软胶套的材料为橡胶。
其中,该电池系统还包括电池,电池外壳还设置有第二容置腔,第二容置腔用于容纳电池,电池的正负输出端与连接端子连接。
通过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通过软胶圈将连接器固定于电池外壳,使得在发生震动时,连接器可通过软胶圈的缓冲作用相对于电池外壳具有微小的运动,从而可降低连接器的受力,并避免共振的情况发生,可有效延长连接器的工作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连接器组件在第一视角下的外部结构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连接器组件在第二视角下的外部结构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连接器组件在第三视角下的分解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连接器组件在第四视角下的分解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连接器组件在第五视角下的分解图;以及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连接器组件在第六视角下的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一并参阅图1至6,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连接器组件在第一视角下的外部结构图;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连接器组件在第二视角下的外部结构图;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连接器组件在第三视角下的分解图;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连接器组件在第四视角下的分解图;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连接器组件在第五视角下的分解图;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连接器组件在第六视角下的分解图。
如图1至6所示,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连接器组件具体包括:
连接器20,包括板体203、自板体203的第一表面向外延伸的连接端子204、自板体203的第二表面向外延伸的连接接口201以及设置在板体203端部的第一开口部2031;
电池外壳10,设置有第一容置腔102,第一容置腔102用于容纳连接器20,第一容置腔102内设置有定位柱103和第二开口部104,定位柱103空心设置,第二开口部104用于露出连接接口201;
软胶圈303,设置有卡置槽3031,卡置槽3031与第一开口部2031尺寸配合,卡置槽3031卡置固定于第一开口部2031,软胶圈303的第一表面与定位柱103的一端贴合,软胶圈303的第二表面与螺母304贴合;
螺钉301,穿过定位柱103、软胶圈303与螺母304锁紧,以使得连接器20通过软胶圈303固定在电池外壳10的内部。
区别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通过软胶圈303将连接器20固定于电池外壳10,使得在发生震动时,连接器可通过软胶圈303的缓冲作用相对于电池外壳10具有微小的运动,从而可降低连接器20的受力,并避免共振的情况发生,可有效延长连接器20的工作寿命。
并请继续参考图1至6,连接器组件还包括软胶套302,其包裹并露出连接接口201,使得连接接口201与第二开口部103之间通过软胶套302进行缓冲。
通过设置软胶套302,使得在发生震动时,连接器20可通过软胶套302进一步进行缓冲,使得连接器20相对于电池外壳10具有微小的运动,从而可降低连接器20的受力,并避免共振的情况发生,可有效延长连接器的工作寿命。
软胶圈303和软胶套302的材料可以是任何绝缘的弹性材料,优选地,软胶圈303和软胶套302的材料为橡胶。
具体而言,连接接口201设置有卡置部202,软胶套302设置有卡口3021,卡置部202卡置于卡口3021以使得软胶套302与连接接口201相对固定。
并且,电池外壳10还设置有第二容置腔102,第二容置腔102用于容纳电池。
其中,连接接口201举例而言可为USB接口。
在图1至6的实施例中,第一开口部2031、软胶圈303、定位柱103、螺钉301、螺母304各自的数量分别为2个。值得注意的是,2个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现方式,本实用新型对其数量不作限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揭示一种电池系统,其包括上述的连接器组件和电池,第二容置腔102用于容纳电池,电池的正负输出端与连接端子204连接。
通过上述方式,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连接器组件和电池系统,通过软胶圈将连接器固定于电池外壳,使得在发生震动时,连接器可通过软胶圈的缓冲作用相对于电池外壳具有微小的运动,从而可降低连接器的受力,并避免共振的情况发生,可有效延长连接器的工作寿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连接器,包括板体、自所述板体的第一表面向外延伸的连接端子、自所述板体的第二表面向外延伸的连接接口以及设置在所述板体端部的第一开口部;
电池外壳,设置有第一容置腔,所述第一容置腔用于容纳所述连接器,所述第一容置腔内设置有定位柱和第二开口部,所述定位柱空心设置,所述第二开口部用于露出所述连接接口;
软胶圈,设置有卡置槽,所述卡置槽与所述第一开口部尺寸配合,所述卡置槽卡置固定于所述第一开口部,所述软胶圈的第一表面与所述定位柱的一端贴合,所述软胶圈的第二表面与螺母贴合;
螺钉,穿过所述定位柱、所述软胶圈与所述螺母锁紧,以使得所述连接器通过所述软胶圈固定在所述电池外壳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软胶套,包裹并露出所述连接接口,使得所述连接接口与所述第二开口部之间通过所述软胶套进行缓冲。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软胶圈和所述软胶套的材料为橡胶。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接口设置有卡置部,所述软胶套设置有卡口,所述卡置部卡置于所述卡口以使得所述软胶套与所述连接接口相对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外壳还设置有第二容置腔,所述第二容置腔用于容纳电池。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接口为USB接口。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部、所述软胶圈、所述定位柱、所述螺钉、所述螺母各自的数量分别为2个。
8.一种电池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器组件,所述连接器组件包括:
连接器,包括板体、自所述板体的第一表面向外延伸的连接端子、自所述板体的第二表面向外延伸的连接接口以及设置在所述板体端部的第一开口部;
电池外壳,设置有第一容置腔,所述第一容置腔用于容纳所述连接器,所述第一容置腔内设置有定位柱和第二开口部,所述定位柱空心设置,所述第二开口部用于露出所述连接接口;
软胶圈,设置有卡置槽,所述卡置槽与所述第一开口部尺寸配合,所述卡置槽卡置固定于所述第一开口部,所述软胶圈的第一表面与所述定位柱的一端贴合,所述软胶圈的第二表面与螺母贴合;
螺钉,穿过所述定位柱、所述软胶圈与所述螺母锁紧,以使得所述连接器通过所述软胶圈固定于所述电池外壳。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组件还包括软胶套,所述软胶套包裹并露出所述连接接口,使得所述连接接口与所述第二开口部之间通过所述软胶套进行缓冲,其中所述软胶圈和所述软胶套的材料为橡胶。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系统还包括电池,所述电池外壳还设置有第二容置腔,所述第二容置腔用于容纳所述电池,所述电池的正负输出端与所述连接端子连接。
CN201620275806.6U 2016-04-05 2016-04-05 一种连接器组件和电池系统 Active CN20558302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275806.6U CN205583023U (zh) 2016-04-05 2016-04-05 一种连接器组件和电池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275806.6U CN205583023U (zh) 2016-04-05 2016-04-05 一种连接器组件和电池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583023U true CN205583023U (zh) 2016-09-14

Family

ID=568650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275806.6U Active CN205583023U (zh) 2016-04-05 2016-04-05 一种连接器组件和电池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58302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55852A (zh) * 2019-03-28 2020-10-09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燃料电池系统及燃料电池车辆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55852A (zh) * 2019-03-28 2020-10-09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燃料电池系统及燃料电池车辆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583023U (zh) 一种连接器组件和电池系统
CN203415732U (zh) 卡连接器
CN208778257U (zh) 一种卧式热水离心泵
CN204323703U (zh) 无人飞行器
CN205945370U (zh) 一种防振动电机
CN106784465A (zh) 一种可在检测时防止电池模组晃动的工装
CN211430784U (zh) 一种干细胞生长因子的冻存装置
CN207759293U (zh) 一种土壤取样瓶运输箱
CN202209588U (zh) Led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
CN202425228U (zh) 空调器及其电器盒
CN202308597U (zh) 盲插连接器和通信系统
CN207005188U (zh) 一种减震装置、云台组件及无人机
CN216134016U (zh) 一种电池模具控制模块连接器
CN201230193Y (zh) 线缆组件
CN203205475U (zh) 一种耐冲击电池包
CN203205474U (zh) 一种防滑防振电池包
CN208848763U (zh) 一种超级电容器模组
CN211083544U (zh) 一种工业计算机减震装置
CN219802715U (zh) 一种数传终端
CN209337237U (zh) 石英坩埚内部支撑固定组合架
CN213690583U (zh) 一种用于电子产品的电容式触摸屏
CN213167614U (zh) 一种悬挂装置上位杆总成
CN209949066U (zh) 一种石英晶体谐振器
CN220181351U (zh) 一种钙塑中空板箱
CN201782930U (zh) 带防水功能的按摩棒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