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568924U - 一种影像采集适配装置及影像采集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影像采集适配装置及影像采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568924U
CN205568924U CN201620223610.2U CN201620223610U CN205568924U CN 205568924 U CN205568924 U CN 205568924U CN 201620223610 U CN201620223610 U CN 201620223610U CN 205568924 U CN205568924 U CN 20556892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rtable terminal
terminal device
opening
image
hou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223610.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锐
丛林
李晓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Yixian Advance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Langh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Langh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Langh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223610.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56892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56892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56892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影像采集适配装置和影像采集装置。影像采集适配装置,包括壳体、便携终端定位组件以及光线导向组件;壳体具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第一开口用于与人体待采集图像部位贴合,第二开口用于便携终端采集图像;便携终端定位组件用于将便携终端固定于壳体、且使便携终端的摄像头与第二开口匹配;光线导向组件安装于壳体内,用于在人体待采集图像部位与第一开口贴合时使便携终端的摄像头通过第二开口拍摄到人体待采集图像部位的图像。通过光线导向组件,诊疗者能够在通过便携终端采集舌相时观看到舌相,提高了影像采集装置的易用性。

Description

一种影像采集适配装置及影像采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涉及影像采集领域,更具体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涉及一种影像采集适配装置及影像采集装置。
背景技术
本部分旨在为权利要求书中陈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提供背景或上下文。此处的描述不因为包括在本部分中就承认是现有技术。
在中医医疗体系中,中医望诊是一种医生常用的、并且重要的诊查手段,尤其是针对舌相的望诊。目前,市场中提供了一种应用于中医望诊领域的舌相采集装置,该舌相采集装置主要包括:一伸缩筒、安装于伸缩筒的前端用于与人体脸部贴合的采集环、安装于伸缩筒内用于为舌相采集装置在采集舌相时将舌头照亮的LED光源、与伸缩筒的后端匹配的相机模块、以及安装于伸缩筒的手柄等,其中:
当在进行中医诊疗时,使待诊疗者脸部与采集环贴合并且将舌头伸入伸缩筒的前端,LED光源开启以将舌头照亮,通过控制手柄上设置的拍照按钮控制相机模块采集治疗者的舌相,以便中医对采集的舌相进行诊断治疗。
但是,目前市场中的舌相采集装置在对舌相进行采集时,相机模块只能朝向舌相采集装置的前端,即诊疗者无法在采集舌相时观看到采集的舌相,使得舌相采集装置的易用性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出于现有技术中提供的舌相采集装置在诊疗者进行舌相采集时无法观看到采集的舌相的原因,现有技术中提供的舌相采集装置的易用性较差。
因此在现有技术中,使用易用性较差的舌相采集装置采集人体待采集 部位的影像,这是非常令人烦恼的过程。
为此,非常需要一种影像采集装置,以使能够与使诊疗者在采集舌相时能够观看到采集的舌相的影像,以使影响采集装置具有较高的易用性。
在本上下文中,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期望提供一种影像采集适配装置和影像采集装置。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第一方面中,提供了一种影像采集适配装置,包括壳体、便携终端定位组件以及光线导向组件;
所述壳体具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用于与人体待采集图像部位贴合,所述第二开口用于便携终端采集图像;
所述便携终端定位组件用于将便携终端固定于所述壳体、且使所述便携终端的摄像头与所述第二开口匹配;
所述光线导向组件安装于所述壳体内,用于在人体待采集图像部位与第一开口贴合时使便携终端的摄像头通过所述第二开口拍摄到人体待采集图像部位的图像。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第二方面中,提供了一种影像采集装置,包括:影像采集适配装置和便携终端,其中,所述影像采集适配装置包括壳体、便携终端定位组件以及光线导向组件;
所述壳体具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用于与人体待采集图像部位贴合,所述第二开口用于便携终端采集图像;
所述便携终端定位组件用于将便携终端固定于所述壳体、且使所述便携终端的摄像头与所述第二开口匹配;
所述光线导向组件安装于所述壳体内,用于在人体待采集图像部位与第一开口贴合时使便携终端的摄像头通过所述第二开口拍摄到人体待采集图像部位的图像。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一种影像采集适配装置和影像采集装置,诊疗者在使用上述图像采集适配装置进行舌相采集时,影像采集适配装置的壳体内设置的光导向组件能够对壳体内的光线路径进行转换,因此,上述影像采集适配装置可以使便携终端的显示屏朝向诊疗者的眼睛,通过壳体内设置的光线导向组件将壳体第一开口处的图像导向便携终端的摄像 头,因此,诊疗者能够在采集舌相时观看到采集的舌相的影像,增强了影像采集装置的易用性,为用户带来了更好的体验。
附图说明
通过参考附图阅读下文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示例性实施方式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易于理解。在附图中,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若干实施方式,其中:
图1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应用场景;
图2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影像采集适配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a-图3c示意性地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影像采集适配装置中便携终端定位组件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4示意性地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影像采集适配装置中便携终端定位组件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5示意性地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影像采集适配装置中便携终端定位组件的又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6示意性地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影像采集适配装置中便携终端定位组件的又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7示意性地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影像采集适配装置中便携终端定位组件的又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8示意性地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影像采集适配装置第二开口处设有的遮挡盖处于第二工位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9示意性地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影像采集适配装置第二开口处设有的遮挡盖处于第一工位时的结构示意图。
在附图中,相同或对应的标号表示相同或对应的部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若干示例性实施方式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应当理解,给出这些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更好地理解 进而实现本实用新型,而并非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使本公开更加透彻和完整,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提出了一种影像采集适配装置和影像采集装置。
在本文中,需要理解的是,附图中的任何元素数量均用于示例而非限制,以及任何命名都仅用于区分,而不具有任何限制含义。
下面参考本实用新型的若干代表性实施方式,详细阐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
实用新型概述
本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提供的舌相采集装置在对舌相进行采集时,相机模块只能朝向舌相采集装置的前端,即诊疗者无法在采集舌相时观看到采集的舌相,使得舌相采集装置的易用性较差,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影像采集适配装置,其中,该装置包括壳体、便携终端定位组件以及光线导向组件;壳体具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第一开口用于与人体待采集图像部位贴合,第二开口用于便携终端采集图像;便携终端定位组件用于将便携终端固定于所述壳体、且使便携终端的摄像头与第二开口匹配;光线导向组件安装于壳体内,用于在人体待采集图像部位与第一开口贴合时使便携终端的摄像头通过第二开口拍摄到人体待采集图像部位的图像。由于对影像采集适配装置的壳体内设置了光线导向组件,因此,可以使便携终端的显示方向朝向人眼的方向,使诊疗者在进行舌相采集时能够看到便携终端的摄像头拍摄的舌相;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影像采集装置,在上述一种影像采集适配装置的基础上还可以包括便携终端,使便携终端的摄像头模块和影像采集适配装置相配合,增强了影像采集装置的易用性。
在介绍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之后,下面具体介绍本实用新型的各种非限制性实施方式。
应用场景总览
下面结合图1的应用场景,参考图2~图9来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示 例性实施方式的影像采集适配装置和影像采集装置。需要注意的是,上述应用场景仅是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理而示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在此方面不受任何限制。相反,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可以应用于适用的任何场景。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影像采集适配装置包括壳体1、便携终端定位组件2以及光线导向组件;
壳体具有第一开口A和第二开口B,第一开口A用于与人体待采集图像部位贴合,第二开口B用于便携终端4采集图像;
便携终端定位组件用于将便携终端4固定于壳体1、且使便携终端4的摄像头41与第二开口B匹配;
光线导向组件安装于壳体1内,用于在人体待采集图像部位与第一开口A贴合时使便携终端4的摄像头41通过第二开口B拍摄到人体待采集图像部位的图像。
如图1和图2所示,诊疗者在使用上述影像采集适配装置时,首先通过便携终端定位组件2将便携终端4固定在壳体1上,使便携终端4的摄像头41与壳体1的第二开口B匹配,此时,诊疗者的嘴部与壳体1的第一开口A贴合,诊疗者的眼睛能够看到便携终端4的显示屏幕,壳体1内设有的光线导向组件能够将第一开口A处的图像光线导向壳体1的第二开口B处,进而,便携终端4的摄像头41能够拍摄到舌相的图像,从而使诊疗者能够在采集舌相时观看到舌相,提高了图像采集装置的易用性。
上述影像采集适配装置中采用的光线导向组件可以包括用于对光线的传播方向进行调整的反射镜组。反射镜组能够对壳体1的第一开口A处的光线进行反射,进而实现对壳体1内光线的导向,最终将光线导向壳体1的第二开口B。
当然,为了扩大便携终端4通过摄像头采集的舌相的完整性,具体地,如图2所示,光线导向组件还包括沿第一开口A朝向第二开口B的光线路径方向排列的第一透镜组31和第二透镜组33,其中:
第一透镜组31固定于壳体1,用于扩大光线导向组件的采光视角;
第二透镜组33固定于壳体1,用于对光线导向组件的光学后焦进行调 整,以使光线导向组件的成像面与所述第二开口B匹配。
第二透镜组33固定于壳体1,用于对透过第一透镜组31的光线汇聚。这样,便携终端4的摄像头41在采集舌相的过程中能够通过第一透镜组31扩大采集图像的视角范围,同时,通过和第二透镜组33对整个光学导向组件的光学后焦进行调整,使光学导向组件的成像面与第二开口B匹配,进而使便携终端4的摄像头41能够采集完整、高分辨率的舌相图像。
进一步地,为了减小便携终端4采集图像时形成舌相图案的光线在经过第一透镜组31和第二透镜组33之后产生的畸变等,如图2所示,光线导向组件还包括第三透镜组32,第三透镜组32固定于壳体,且用于对透过第一透镜组31的光线进行畸变调整且用于与第二透镜组33以及第一透镜组31配合以对通过光线导向组件的光线进行畸变调整。
具体地,第一透镜组31可以为一凸透镜,同时,第二透镜组33为凹透镜,第三透镜组32可以为凹透镜或凸透镜。
进一步地,上述光导向组件具有的反射镜组可以包括多个反射镜,如图2所示,具体地,上述反射镜组可以包括第一反射镜34和第二反射镜35,且第一反射镜34位于第一透镜组31和第三透镜组32之间,第二反射镜35位于第三透镜组32和第二透镜组33之间。反射镜组包括多个反射镜能够通过多个反射镜配合来改变光线的照射角度,进而能够减小每一个反射镜多光线照射角度的改变,并且,便于在多个反射镜之间设置透镜组件。
上述影像采集适配装置中,用于将便携终端4固定在壳体1上的便携终端定位组件2可以具有多种结构形式,如图3a-图3c所示,便携终端定位组件2可以包括便携终端夹紧件21,便携终端夹紧件21具有第一侧壁211和第二侧壁212,第一侧壁211和第二侧壁212相对设置以形成用于夹持便携终端4的卡槽C,其中第一侧壁211上设有用于避让便携终端摄像头的避让口2111,且第一侧壁211上设有用于与壳体1配合以将便携终端夹紧件21固定于壳体1的固定件22。
在使用过程中,可以先将便携终端4固定在便携终端夹紧件21形成的卡槽C中,然后再通过固定件22将便携终端夹紧件21固定在壳体1上, 最终实现便携终端4与壳体1之间的固定配合。
进一步地,上述便携终端定位组件2中具有的固定件22具体可以为固定块,且固定块的至少一部分用于伸入第二开口B且与第二开口B固定配合,固定块设有通光孔221以用于避让便携终端4的摄像头41。
当然,上述固定件22与便携终端夹紧件21之间的配合关系也可以有多种,如,固定件22与第一侧壁211之间可以为固定连接。这样,便携终端定位组件2在与便携终端4配合时,可以通过调整便携终端4插入卡槽C的深度、最终使便携终端4的摄像头41与固定件22上设有的通光孔221匹配即可。
当然,上述固定件22与便携终端夹紧件21的第一侧壁211之间的配合方式还可以为滑动配合,此时,第一侧壁211上设有的避让口2111为长度方向垂直于卡槽C槽底的滑槽,固定件22可沿避让口2111长度方向滑动地安装于第一侧壁211。这样,在便携终端4相对于便携终端夹紧件21之间相对位置不发生变化的前提下,可以通过调节固定件22在避让口2111长度方向上的位置来使便携终端4的摄像头41与固定件22设置的通光孔221匹配。
当然,上述固定件22还可以为与便携终端夹紧件21固定连接、且能与壳体1抱接的抱箍。
进一步地,为了减小便携终端4在卡入卡槽C时对便携终端4壳体的磨损,如图4所示,便携终端夹紧件21中的第二侧壁212朝向第一侧壁211的表面阵列分布有由柔性材料制备的多个凸起2121。这样,当便携终端4在伸入卡槽C时,第二侧壁212上设置的凸起1212会在便携终端4的挤压下发生一定的形变,进而使第二侧壁212与便携终端4壳体之间的接触为软接触,进而能够减小便携终端4在卡入卡槽C时对便携终端4壳体的磨损。
同时,为了能够使便携终端定位组件能够适用于不同厚度的便携终端4,可以通过便携终端夹紧件21的下述多种结构实现:
方式一,可以通过在便携终端夹紧件21上设置相应的调节机构实现使便携终端定位组件能够适用于不同厚度的便携终端的目的,如:
上述便携终端夹紧件21中,可以在第二侧壁212上设有用于调节卡槽C内用于固定便携终端4的间隙大小的调节机构。
具体地,如图5所示,上述间隙调节机构可以包括弹片2122,弹片2122位于卡槽C内、且安装于便携终端夹紧件21的第二侧壁212,用于当将便携终端4插入卡槽C时,对弹片2122进行挤压,将便携终端4固定于第一侧壁211和第二侧壁212之间。
便携终端4在插入卡槽C时朝向第二侧壁212的表面与弹片2122接触,弹片2122在便携终端4的挤压下的变形量会根据便携终端4的厚度不同而不同,进而能够将便携终端4固定在卡槽C内。
当然,如图6所示,上述间隙调节机构还可以包括限位板2123、螺杆2124和贯穿第二侧壁212厚度的螺纹孔,限位板2123可沿垂直于第二侧壁212方向移动地安装于卡槽C内、且与第二侧壁212平行,螺杆2124的一端伸入卡槽C以与限位板2123连接,另一端伸出卡槽C,螺杆2124与螺纹孔螺纹配合以在绕自身轴心线旋转时驱动限位板2123移动,将便携终端4固定于第一侧壁和限位板之间。
限位板2123在螺杆2124的驱动下沿垂直于第二侧壁212移动时能够调节限位板2123与第一侧壁211之间的间隙大小,进而能够将不同厚度的便携终端4固定在卡槽C内。
方式二,还可以通过限定便携终端夹紧件21本身的结构实现使便携终端定位组件能够适用于不同厚度的便携终端的目的,如:
便携终端夹紧件21为由弹性材料制备的便携终端夹紧件21,且具有C型结构,便携终端夹紧件21用于通过扣压的方式固定便携终端4;
或者,
如图7所示,便携终端夹紧件21中,第一侧壁为安装板211,第二侧壁212为弹性背夹。
上述两种结构的便携终端夹紧件21中,第二侧壁212本身具有弹性调节功能,因此,第二侧壁212可以在不同厚度的便携终端4的挤压下产生不同程度的变形,进而将不同厚度的便携终端4固定在卡槽C内。
进一步地,请参考图8和图9,为了在上述影像采集适配装置不适用 时能够对第二开口进行保护,同时防止灰尘等异物进入到壳体1内,上述影像采集适配装置还包括遮挡盖12,遮挡盖12处于盖合状态时覆盖第二开口B。
一种实现方式中,上述遮挡盖12为可拆卸地安装于壳体1,当遮挡盖12安装于壳体时处于盖合状态。
另一种实现方式中,请继续参考图8和图9,上述遮挡盖12可滑动地安装于壳体1,当遮挡盖12滑动至第一工位时处于盖合状态,如图9所示;当遮挡盖12滑动至第二工位时露出第二开口B,如图8所示。
具体地,上述壳体1在设置第二开口B的部位形成一台面11,上述遮挡盖12可滑动地安装在台面11上。
更具体地,可以是在台面11上设置滑轨、而在遮挡盖12上设置滑槽,或者,在台面11上设置滑槽、而在遮挡盖12上设置滑轨,从而实现遮挡盖12与壳体1之间的滑动配合。
进一步地,由于便携终端4的摄像头41在进行拍摄时需要光源,这里的光源可以利用便携终端4的摄像头41自带的光源,如闪光灯,还可以是影像采集适配装置中设置的电源,如:
一种实现方式中,上述影像采集适配装置还包括安装于壳体1内的光源组件(图中未示出),光源组件设有朝向第一开口A方向发光的光源,以在人体待采集图像部位与第一开口A贴合时照亮人体待采集图像部位。
进一步地,为了减小因壳体1内壁的反光对便携终端4通过摄像头41拍摄的舌相图案的影响,上述壳体1内壁还设有吸光层。吸光层能够将照射在壳体1内壁上的光线进行吸收,减少了壳体1内壁反射的光线,进而能够使得便携终端4拍摄的效果更好。
进一步地,为了提高壳体1对便携终端4支撑的稳定性,壳体1的外表面形成一个用于支撑便携终端4的支撑面,第二开口B位于支撑面。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影像采集装置,该图像采集装置包括:影像采集适配装置和便携终端,其中,影像采集适配装置包括壳体、便携终端定位组件以及光线导向组件;
壳体具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第一开口用于与人体待采集图像部位 贴合,第二开口用于便携终端采集图像;
便携终端定位组件用于将便携终端固定于壳体、且使便携终端的摄像头与第二开口匹配;
光线导向组件安装于壳体内,用于在人体待采集图像部位与第一开口贴合时使便携终端的摄像头通过第二开口拍摄到人体待采集图像部位的图像。
虽然已经参考若干具体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理,但是应该理解,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所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对各方面的划分也不意味着这些方面中的特征不能组合以进行受益,这种划分仅是为了表述的方便。本实用新型旨在涵盖所附权利要求的精神和范围内所包括的各种修改和等同布置。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符合最宽泛的解释,从而包含所有这样的修改及等同结构和功能。

Claims (21)

1.一种影像采集适配装置,包括壳体、便携终端定位组件以及光线导向组件;
所述壳体具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用于与人体待采集图像部位贴合,所述第二开口用于便携终端采集图像;
所述便携终端定位组件用于将便携终端固定于所述壳体、且使所述便携终端的摄像头与所述第二开口匹配;
所述光线导向组件安装于所述壳体内,用于在人体待采集图像部位与第一开口贴合时使便携终端的摄像头通过所述第二开口拍摄到人体待采集图像部位的图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影像采集适配装置,所述光线导向组件包括用于对光线的传播方向进行调整的反射镜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影像采集适配装置,所述光线导向组件还包括沿所述第一开口朝向所述第二开口的光线路径方向排列的第一透镜组和第二透镜组,其中:
所述第一透镜组固定于所述壳体,用于扩大所述光线导向组件的采光视角;
所述第二透镜组固定于所述壳体,用于对光线导向组件的光学后焦进行调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影像采集适配装置,所述光线导向组件还包括第三透镜组,所述第三透镜组固定于所述壳体,且用于对透过所述第一透镜组的光线进行畸变调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影像采集适配装置,所述反射镜组包括第一反射镜和第二反射镜,且所述第一反射镜位于所述第一透镜组和第三透镜组之间,所述第二反射镜位于所述第三透镜组和第二透镜组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影像采集适配装置,所述便携终端定位组件包括便携终端夹紧件,所述便携终端夹紧件具有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相对设置以形成用于夹持便携终端的卡槽,其中所述第一侧壁上设有用于避让便携终端摄像头的避让口,且所述第一侧壁 上设有用于与所述壳体配合以将所述便携终端夹紧件固定于所述壳体的固定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影像采集适配装置,所述固定件为固定块,且所述固定块的至少一部分用于伸入所述第二开口且与所述第二开口固定配合,所述固定块设有通光孔以用于避让所述便携终端摄像头。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影像采集适配装置,所述固定件与所述第一侧壁固定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影像采集适配装置,所述第一侧壁上设有的避让口为长度方向垂直于所述卡槽槽底的滑槽,所述固定件可沿所述避让口长度方向滑动地安装于所述第一侧壁。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影像采集适配装置,所述第二侧壁朝向所述第一侧壁的表面阵列分布有由柔性材料制备的多个凸起。
11.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影像采集适配装置,所述第二侧壁上设有用于调节所述卡槽内用于固定所述便携终端的间隙大小的调节机构。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影像采集适配装置,
所述调节机构包括弹片,所述弹片位于所述卡槽内、且安装于所述便携终端夹紧件的第二侧壁,用于当将所述便携终端插入所述卡槽时,对所述弹片进行挤压,将所述便携终端固定于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之间;
或者,
所述调节机构包括限位板、螺杆和贯穿所述第二侧壁厚度的螺纹孔,所述限位板可沿垂直于所述第二侧壁方向移动地安装于所述卡槽内、且与所述第二侧壁平行,所述螺杆的一端伸入所述卡槽以与所述限位板连接,另一端伸出所述卡槽,所述螺杆与所述螺纹孔螺纹配合以在绕自身轴心线旋转时驱动所述限位板移动,将便携终端固定于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限位板之间。
13.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影像采集适配装置,
所述便携终端夹紧件为由弹性材料制备的便携终端夹紧件,且具有C型结构,所述便携终端夹紧件用于通过扣压的方式固定所述便携终端;
或者,
所述便携终端夹紧件中,所述第一侧壁为安装板,所述第二侧壁为弹性背夹。
14.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影像采集适配装置,所述固定件为与所述便携终端夹紧件固定连接、且能与所述壳体抱接的抱箍。
15.根据权利要求1-14任一项所述的影像采集适配装置,还包括遮挡盖,所述遮挡盖处于盖合状态时覆盖所述第二开口。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影像采集适配装置,所述遮挡盖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壳体,当所述遮挡盖安装于所述壳体时处于所述盖合状态。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影像采集适配装置,所述遮挡盖可滑动地安装于所述壳体,当所述遮挡盖滑动至第一工位时处于所述盖合状态,当所述遮挡盖滑动至第二工位时露出所述第二开口。
18.根据权利要求1-14任一项所述的影像采集适配装置,还包括安装于所述壳体内的光源组件,所述光源组件设有朝向所述第一开口方向发光的光源,以在人体待采集图像部位与所述第一开口贴合时照亮人体待采集图像部位。
19.根据权利要求1-14任一项所述的影像采集适配装置,所述壳体内壁设有吸光层。
20.根据权利要求1-14任一项所述的影像采集适配装置,所述壳体的外表面形成一个用于支撑便携终端的支撑面,所述第二开口位于所述支撑面。
21.一种影像采集装置,包括:影像采集适配装置和便携终端,其中,所述影像采集适配装置包括壳体、便携终端定位组件以及光线导向组件;
所述壳体具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用于与人体待采集图像部位贴合,所述第二开口用于便携终端采集图像;
所述便携终端定位组件用于将便携终端固定于所述壳体、且使所述便携终端的摄像头与所述第二开口匹配;
所述光线导向组件安装于所述壳体内,用于在人体待采集图像部位与第一开口贴合时使便携终端的摄像头通过所述第二开口拍摄到人体待采 集图像部位的图像。
CN201620223610.2U 2016-03-22 2016-03-22 一种影像采集适配装置及影像采集装置 Active CN20556892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223610.2U CN205568924U (zh) 2016-03-22 2016-03-22 一种影像采集适配装置及影像采集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223610.2U CN205568924U (zh) 2016-03-22 2016-03-22 一种影像采集适配装置及影像采集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568924U true CN205568924U (zh) 2016-09-14

Family

ID=568658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223610.2U Active CN205568924U (zh) 2016-03-22 2016-03-22 一种影像采集适配装置及影像采集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56892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076275A (zh) * 2018-01-03 2018-05-25 虹光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可携式影像撷取电子装置及使用其的可携式影像撷取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076275A (zh) * 2018-01-03 2018-05-25 虹光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可携式影像撷取电子装置及使用其的可携式影像撷取系统
US10684536B2 (en) 2018-01-03 2020-06-16 Avision Inc. Portable image capture device having handle assembly disposed on main body and portable image capture system using such portable image capture devic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374874U (zh) 一种头戴式人机交互装置
WO2018028379A1 (zh) 视频眼镜的眼球追踪模组
KR101584737B1 (ko) 스마트폰 부착형 구강 촬영 보조 장치
KR101707861B1 (ko) 카메라가 장착된 휴대 단말기를 이용한 근접촬영장치 및 그 근접촬영용 외장 광학모듈
US20170119250A1 (en) Portable hardware fixture for fundoscopy
US10012888B1 (en) Optical lighting accessory for handheld mobile devices in selfie mode
CN111522141B (zh) 头戴设备
US20180329452A1 (en) Virtual reality device and system
CN211830947U (zh) 拍照辅助装置及电子设备组件
US10082725B1 (en) Universal optical lighting accessory for mobile phone devices with backside camera and flash
CN205450971U (zh) 一种虚拟现实设备和虚拟现实系统
CN113866980A (zh) 近眼显示设备
CN205568924U (zh) 一种影像采集适配装置及影像采集装置
WO2014081287A1 (en) A camera unit adaptor, a method of recording an image and a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US8860877B2 (en) Short-range light source device for image pick-up apparatus and image pick-up apparatus provided with same
BRPI1102520A2 (pt) Tambor de lente, aparelho de formação de imagem, dispositivo de lente, e, para-sol da lente
CN210243967U (zh) 可调焦的增强现实ar眼镜
CN115857669A (zh) 头戴式设备
CN217587851U (zh) 光效器及闪光灯
CN202822797U (zh) 一种基于lcos微显示技术的互动玩具
CN205548507U (zh) 可实现多光谱病变筛查的便携式鼻咽喉镜系统
US4652103A (en) Colposcope with photographic equipment
TWM442662U (en) A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using led flash thinning of the light guiding mechanism
JPH057320A (ja) カメラ付きドアホン子器
CN1567982A (zh) 利用激光光束取景的图像拾取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0620

Address after: 311200 Room 102, 6 Blocks, C District, Qianjiang Century Park, Xiaoshan District,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Hangzhou Yixian Advanced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310052 Room 301, Building No. 599, Changhe Street Network Business Road, Binjiang District,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Hangzhou Langhe Technology Limite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