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558603U - 双气缸翻门支撑装置 - Google Patents

双气缸翻门支撑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558603U
CN205558603U CN201620345852.9U CN201620345852U CN205558603U CN 205558603 U CN205558603 U CN 205558603U CN 201620345852 U CN201620345852 U CN 201620345852U CN 205558603 U CN205558603 U CN 20555860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oor
plate
seat
regulating block
support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345852.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蔡明�
王庆彦
吕青
徐勇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loni Household Items Hube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oloni Household Items Hube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loni Household Items Hubei Co Ltd filed Critical Boloni Household Items Hube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345852.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55860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55860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558603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Hing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双气缸翻门支撑装置,包括:主气缸、副气缸、门板支撑座、柜体支撑座、调节块、第一调节螺钉和第二调节螺钉。柜体支撑座固定在柜体的顶部,第一端与柜体的正面边沿平齐,第二端固定于柜体的顶部内侧;门板支撑座固定于柜体支撑座的第一端的位置,其上分布有第一孔位和第二孔位;调节块固定于柜体支撑座的第二端的位置,调节块上上下分布第一孔位和第二孔位;主气缸的第一端固定在门板支撑座的第一孔位上,第二端固定在调节块的第一孔位上;副气缸的第一端固定在门板支撑座的第二孔位上,第二端固定在调节块的第二孔位上;第一调节螺钉和第二调节螺钉位于调节块上,分别用于调整主气缸和副气缸的压力和力矩。

Description

双气缸翻门支撑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开合机构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双气缸翻门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家居产品中,凡是向上开启的门板,即上翻门板,也叫上掀门板,通常默认配置铰链和支撑这两种五金,缺一不可。目前家居产品所有的上翻门尺寸比较小,几乎是一个柜体配置一块门板或者两块门板,尚无多个柜体公用一块门板,特别是超大幅面尺寸的门板、触摸屏幕门板、内置收纳格门板等,这些门板除了尺寸大,重量也相应增加,现有的铰链和支撑这两种五金的组合完全不能满足使用要求。虽然现有的技术通过增加材料厚度和尺寸可以增强铰链强度和扭力,也可以增强支撑的压力和扭力,但外形尺寸也会跟着变大,带来成本的增加。
因此,现有技术中的铰链和支撑这两种五金的配置,存在如下技术缺陷:
第一,兼容性差:上翻门默认配置铰链和支撑这两种五金,缺一不可,但目前这两种五金均为单独的部件,不是配套件,兼容性差,即使能够兼容,适应范围也很小;
第二,影响外观:打开门板后,铰链和支撑这两种五金完全处于外露可见、伸手可触摸的位置,不仅影响外观,也不易清洁和保养;
第三,占用空间:铰链和支撑这两种五金处于柜内顶层和两侧,占用柜内空间;
第四,安全性差:铰链和支撑这两种五金,伸手可触摸,安全性能差,容易发生夹伤手指等安全隐患;
第五,尺寸限制:这两种五金的组合,不适合超大尺寸的重型门板,例如超大幅面尺寸的门板、大屏幕门板、内置收纳格门板等,这些门板不仅尺寸大,重量也大,现有的铰链和支撑五金的承重和承受能力完成不能满足超大尺寸的重型门板的使用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双气缸翻门支撑装置,完全摒弃现有的铰链与支撑两种五金组合,采用两个气缸利用杠杆原理组成的一种独特的双气缸翻门五金,安装在柜体上面隐藏不可见的位置,柜内看不到任何五金,也没有残留的五金安装孔,整洁美观,安全舒适,具有很好的承重和承受能力,可适合超大幅面尺寸的门板,通过更换气缸或者调整气缸压力,可适合任何尺寸任何重量的翻门板。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有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双气缸翻门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气缸、副气缸、门板支撑座、柜体支撑座、调节块、第一调节螺钉和第二调节螺钉,其中:
所述柜体支撑座,用于通过螺钉固定的方式固定在柜体的顶部,所述柜体支撑座的第一端与所述柜体的正面边沿平齐,所述柜体支撑座的第二端固定于所述柜体的顶部内侧;
所述门板支撑座,固定于所述柜体支撑座的第一端的位置,用于固定门板,闭合所述门板时,所述门板与所述柜体的正面边沿贴合,所述门板支撑座上分布有两个孔位,分别为所述门板支撑座的第一孔位和所述门板支撑座的第二孔位;
所述调节块,固定于所述柜体支撑座的第二端的位置,所述调节块上包含上下分布的两个孔位,分别为所述调节块的第一孔位和所述调节块的第二孔位;
所述主气缸的第一端固定在所述门板支撑座的第一孔位上,所述主气缸的第二端固定在所述调节块的第一孔位上;
所述副气缸的第一端固定在所述门板支撑座的第二孔位上,所述副气缸的第二端固定在所述调节块的第二孔位上;
所述第一调节螺钉和所述第二调节螺钉位于所述调节块上,分别用于调整所述主气缸和所述副气缸的压力和力矩;
所述门板处于闭合状态时,所述主气缸处于释放状态,所述副气缸处于闭合状态,开启所述门板的过程中,所述主气缸逐渐压缩,所述副气缸逐渐释放,闭合所述门板的过程中,所述主气缸逐渐释放,所述副气缸逐渐压缩;
所述门板开启或关闭到固定位置时,所述主气缸和所述副气缸所承受的压力相同。
优选地,其中:
双气缸翻门支撑装置还包括:阻尼器,
所述阻尼器位于所述门板支撑座和所述调节块之间,垂直固定于所述柜体支撑座上,
开启所述门板时,所述门板支撑座和所述门板旋转到一定位置时,所述门板支撑座压到所述阻尼器上,所述阻尼器在所述门板支撑座的压力作用下向下运动;闭合所述门板时,所述阻尼器随所述门板支撑座向上运动,直至恢复至原始位置。
优选地,其中:
所述阻尼器由底座、滑动结构和弹性部件组成,
所述底座,为中空结构,固定在所述柜体支撑座上,
所述弹性部件的第一端固定在所述底座的中空部位的底部,
所述滑动结构固定在所述弹性部件的第二端上,在外力作用下,所述滑动结构上下移动。
优选地,其中:
所述滑动结构为圆柱体或长方体。
优选地,其中:
双气缸翻门支撑装置还包括:轴承,
所述轴承固定在所述柜体支撑座上,与所述门板支撑座的轴部装配,使得开启或关闭所述门板时,所述门板和所述门板支撑座以所述轴承为旋转中心旋转。
优选地,其中:
双气缸翻门支撑装置还包括:平衡杆,
所述平衡杆的两端,分别用于固定在两个配合使用的所述双气缸翻门支撑装置的门板支撑座上,使得两个所述门板支撑座连接为一体。
优选地,其中:
所述平衡杆的两端,通过螺钉固定的方式分别固定在两个配合使用的所述双气缸翻门支撑装置的门板支撑座上。
优选地,其中:
所述第一调节螺钉位于所述调节块上与所述调节块的第一孔位相对应的位置,调节所述第一调节螺钉时,所述主气缸的第二端在所述调节块的第一孔位内的位置发生变化,使得所述主气缸的压力和力矩发生变化;
所述第二调节螺钉位于所述调节块上与所述调节块的第二孔位相对应的位置,调节所述第二调节螺钉时,所述副气缸的第二端在所述调节块的第二孔位内的位置发生变化,使得所述副气缸的压力和力矩发生变化。
优选地,其中:
所述调节块上的第一孔位和所述调节块上的第二孔位上下分布在所述调节块上,使得所述调节块上的第一孔位和所述调节块上的第二孔位的连线垂直于所述柜体支撑座。
优选地,其中:
所述调节块的结构为长方体或正方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所述的方法,达到了如下效果:
第一、本申请的所述一种双气缸翻门支撑装置中的两个气缸,在门板闭合时,一个气缸处于闭合状态,另外一个气缸处于释放状态。利用杠杆原理,当一个气缸释放的时候,同时将另外一个气缸压缩,当门板开启或者关闭某一固定位置时,两个气缸正好处于相同或者相似的压力,所以释放并平衡了门板的阻力,当门板刚开启或者接近闭合的这一段很短的过程中,其中一个气缸利用杠杆原理将压力释放到最大,另外一个气缸被完全压缩,即可轻松打开门板或者自动关闭门板。
第二,本申请的所述一种双气缸翻门支撑装置,采用两个气缸利用杠杆原理组成的一种独特的双气缸翻门五金,安装在柜体上面隐藏不可见的位置,柜内看不到任何五金,也没有残留的五金安装孔,整洁美观,安全舒适。
第三,本申请的所述一种双气缸翻门支撑装置,其独有的双气缸组合机构,具有很好的承重和承受能力,可适合超大幅面尺寸的门板,通过更换气缸或者调整气缸压力,可适合任何尺寸任何重量的翻门板。
第四,本申请的所述一种双气缸翻门支撑装置,完全摒弃现有的铰链与支撑两种五金组合的一种技术,而是采用双气缸组合的一种的双气缸翻门五金,应用范围广,不仅应用到家居产品所有的上翻门产品中,也可应用到工程等相似的上翻门产品,例如车库上翻门、重型上翻门等。当然,改变结构也可应用到任何开启方式的门板,例如平开门,侧开门,下翻门等等。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所述一种双气缸翻门支撑装置在门板闭合状态时的后侧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所述一种双气缸翻门支撑装置在门板闭合状态时的前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所述一种双气缸翻门支撑装置在门板开启状态时的后侧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所述一种双气缸翻门支撑装置在门板开启状态时的前侧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所述一种双气缸翻门支撑装置在门板闭合状态时的分解示意图;
图6为将本实用新型的所述一种双气缸翻门支撑装置应用在柜体上门板处于闭合状态时的左侧视图;
图7为将本实用新型的所述一种双气缸翻门支撑装置应用在柜体上门板处于闭合状态时的前侧视图;
图8为将本实用新型的所述一种双气缸翻门支撑装置应用在柜体上门板处于开启状态的左侧视图;
图9为将本实用新型的所述一种双气缸翻门支撑装置应用在柜体上门板处于开启状态的前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在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当中使用了某些词汇来指称特定组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可理解,硬件制造商可能会用不同名词来称呼同一个组件。本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并不以名称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组件的方式,而是以组件在功能上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的准则。如在通篇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当中所提及的“包含”为一开放式用语,故应解释成“包含但不限定于”。“大致”是指在可接收的误差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在一定误差范围内解决所述技术问题,基本达到所述技术效果。此外,“耦接”一词在此包含任何直接及间接的电性耦接手段。因此,若文中描述一第一装置耦接于一第二装置,则代表所述第一装置可直接电性耦接于所述第二装置,或通过其他装置或耦接手段间接地电性耦接至所述第二装置。说明书后续描述为实施本申请的较佳实施方式,然所述描述乃以说明本申请的一般原则为目的,并非用以限定本申请的范围。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当视所附权利要求所界定者为准。
实施例1
参见图1和图2所示为本申请所述一种双气缸翻门支撑装置1的构成示意图,该双气缸翻门支撑装置1包括:
主气缸10、副气缸20、门板支撑座30、柜体支撑座40、调节块50、第一调节螺钉60和第二调节螺钉70,其中:
所述柜体支撑座40,用于通过螺钉固定的方式固定在柜体11的顶部,所述柜体支撑座40的第一端41与所述柜体11的正面边沿平齐,所述柜体支撑座40的第二端42固定于所述柜体11的顶部内侧;
所述门板支撑座30,固定于所述柜体支撑座40的第一端的位置,用于固定门板12,闭合所述门板12时,所述门板12与所述柜体11的正面边沿贴合,所述门板支撑座30上分布有两个孔位,分别为所述门板支撑座30的第一孔位31和所述门板支撑座30的第二孔位32;
所述调节块50,固定于所述柜体支撑座40的第二端的位置,所述调节块50上包含上下分布的两个孔位,分别为所述调节块50的第一孔位51和所述调节块50的第二孔位52;
所述主气缸10的第一端固定在所述门板支撑座30的第一孔位31上,所述主气缸10的第二端固定在所述调节块50的第一孔位51上;
所述副气缸20的第一端固定在所述门板支撑座30的第二孔位上32,所述副气缸20的第二端固定在所述调节块50的第二孔位52上;
所述第一调节螺钉60和所述第二调节螺钉70位于所述调节块50上,分别用于调整所述主气缸10和所述副气缸20的压力和力矩;
所述门板12处于闭合状态时,所述主气缸10处于释放状态,所述副气缸20处于闭合状态,开启所述门板12的过程中,所述主气缸10逐渐压缩,所述副气缸20逐渐释放,闭合所述门板12的过程中,所述主气缸10逐渐释放,所述副气缸20逐渐压缩;
所述门板12开启或关闭到固定位置时,所述主气缸10和所述副气缸20所承受的压力相同。
本实用新型的双气缸翻门支撑装置1,利用气缸本身的压力结合杠杆原理进行工作。在门板12处于闭合状态时,参见图1和图2,主气缸10处于释放状态,副气缸20处于闭合状态。在开启门板12的过程中,主气缸10逐渐压缩,副气缸20逐渐释放,闭合门板12的过程中,主气缸10逐渐释放,副气缸20逐渐压缩,参见图3和图4。
利用杠杆原理,当一个气缸释放的时候,另一个气缸将压缩。当门板12开启或关闭到某个固定位置时,主气缸10和副气缸20正好处于相同或相似的压力状态,因此能够释放并平衡门板12的阻力,当门板12刚开启或接近闭合的这一段很短的过程中,其中一个气缸利用杠杆原理将压力释放到最大,另一个气缸完全被压缩,因此可轻松打开门板12或者自动关闭门板12,而不受到门板12重量的限制,所以,本实用新型双气缸翻门支撑装置1具有很好的承重和承受能力,可适合超大幅面尺寸的门板12,通过更换气缸或者调整气缸压力,还可适合任何尺寸任何重量的翻门板12。
本实用新型省去了现有技术中的铰链和支撑,将双气缸翻门支撑装置1固定于柜体11顶部,在打开门板12后,柜内看不到任何五金,也没有残留的五金安装孔,整洁美观,安全舒适。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参见图5,本实用新型双气缸翻门支撑装置1还包括阻尼器80。
所述阻尼器80位于所述门板支撑座30和所述调节块50之间,垂直固定于所述柜体支撑座40上,
开启所述门板12时,所述门板支撑座30和所述门板12旋转到一定位置时,所述门板支撑座30压到所述阻尼器80上,所述阻尼器80在所述门板支撑座30的压力作用下向下运动;闭合所述门板12时,所述阻尼器80随所述门板支撑座30向上运动,直至恢复至原始位置。
从图2可看出,所述阻尼器80由底座、滑动结构和弹性部件组成,所述底座,为中空结构,固定在所述柜体支撑座40上,所述弹性部件的第一端固定在所述底座的中空部位的底部,所述滑动结构固定在所述弹性部件的第二端上,在外力作用下,所述滑动结构上下移动。
阻尼器80中的滑动结构可采用圆柱体、长方体等结构实现,图1~图5给出了采用圆柱体构成该滑动结构的实施方式。
在将门板12向上开启到一定位置时,门板支撑座30将压到上述阻尼器80上。随着门板12开启的过程,阻尼器80受到门板支撑座30的压力越来越大,该阻尼器80会随着压力的变大向下移动;随着门板12闭合的过程,阻尼器80受到门板支撑座30的压力越来越小,该阻尼器80会随着压力的变小而向上移动。因此,本实用新型中的阻尼器80在门板12开启的过程中起到了消音减振的作用,从而使得应用本实用新型双气缸翻门支撑装置1的柜子更加人性化。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双气缸翻门支撑装置1还包括轴承90,参见图5。
所述轴承90固定在所述柜体支撑座40的孔内,与所述门板支撑座30的轴部装配,使得开启或关闭所述门板12时,所述门板12和所述门板支撑座30以所述轴承为旋转中心进行旋转,两个气缸依据门板的角度的变化带来门板支撑座的支撑力度的变化,配合手动启闭门板带动轴承90旋转。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双气缸翻门支撑装置1还包括平衡杆100,参见图5。
平衡杆100的两端,分别用于固定在两个配合使用的双气缸翻门支撑装置1的门板支撑座上,使得两个门板支撑座连接为一体,保证开启或关闭门板的过程中不出现偏移、偏斜。图6和图7给出了两个双气缸翻门支撑装置配合使用的情况,将两个双气缸翻门支撑装置对称固定在柜体上部的两侧,两个双气缸翻门支撑装置之间通过平衡杆100进行连接,如此还能使得两个双气缸翻门支撑装置在运作上保持同步。
上述平衡杆100的两端可通过螺钉固定的方式分别固定在两个配合使用的所述双气缸翻门支撑装置的门板支撑座上。
本实用新型的双气缸翻门支撑装置1中,所述第一调节螺钉60位于所述调节块50上与所述调节块50的第一孔位51相对应的位置,调节所述第一调节螺钉60时,所述主气缸10的第二端在所述调节块50的第一孔位51内的位置发生变化,使得所述主气缸10的压力和力矩发生变化;
本实用新型的双气缸翻门支撑装置1中,所述第二调节螺钉70位于所述调节块50上与所述调节块50的第二孔位52相对应的位置,调节所述第二调节螺钉70时,所述副气缸20的第二端在所述调节块50的第二孔位52内的位置发生变化,使得所述副气缸20的压力和力矩发生变化。
本实用新型的双气缸翻门支撑装置1,通过调节螺钉和调节块50的相互作用,实现了对气缸压力和力矩的调整。将螺钉往里拧,缩短气缸行程,也就是增加了气缸压力,反过来,向外拧,延长气缸行程,减少了气缸压力。例如,门板启闭比较费力,表示压力大,向外拧螺丝减少压力;如果门板很容易打开,且门板不能正常回位关闭,或者门板打开后不能停止,表示压力小,需要向里拧螺钉增加气缸压力,保证门板正常启闭。
本实用新型中,调节块50的结构为长方体、正方体等结构,无论采用何种结构,只要能起到本实用新型对气缸压力和力矩进行调整的作用即可。
本实用新型中,调节块50上的第一孔位51和第二孔位52上下分布在调节块50上,参见图1,使得调节块上的第一孔位51和第二孔位52的连线与柜体支撑座40垂直。
实施例3
以下提供一种本实用新型所述双气缸翻门支撑装置1的应用实施例,参见图6~图9。
如图6和图7所示,将本实用新型的双气缸翻门支撑装置1应用在柜体11上。将两个本实用新型的双气缸翻门支撑装置1对称固定在柜体11上部两侧,为美观,可在柜体11的正面和两个侧面上安装外侧装饰板13,以遮挡双气缸翻门支撑装置1,还可采用加高尺寸的翻门板12上部分及加高尺寸的柜体11侧面装饰板上部分遮挡住双气缸翻门支撑装置1。
两个双气缸翻门支撑装置1的柜体支撑座40通过螺钉固定的方式对称固定在柜体11的顶部,柜体支撑座40的第一端与述柜体11的正面边沿平齐,第二端固定于所述柜体11的顶部内侧。
两个双气缸翻门支撑装置1的门板支撑座30,分别固定于与其对应的柜体支撑座40的第一端的位置,用于固定门板12。图6和图7中的门板12处于闭合状态,门板12与柜体11的正面边沿贴合,使得门板12将柜体11完全遮挡。两个门板支撑座30上分别分布有两个孔位。
两个双气缸翻门支撑装置1的调节块50,分别固定于与其对应的柜体支撑座40的第二端的位置。调节块50上包含上下分布的两个孔位。
两个主气缸10的分别固定在与其对应的门板支撑座30和调节块50的孔位上。两个副气缸20分别固定在门板支撑座30和调节块50的孔位上;
两个调节螺钉分别固定在两个调节块50上,用于调整主气缸10和副气缸20的压力和力矩。
门板12处于闭合状态时,两个主气缸10处于释放状态,两个副气缸20处于闭合状态,开启门板12的过程中,两个主气缸10逐渐压缩,两个副气缸20逐渐释放,参见图8和图9;闭合门板12的过程中,两个主气缸10逐渐释放,两个副气缸20逐渐压缩。
门板12开启或关闭过程中,除了门板的刚开启阶段行程和门板的接近闭合阶段的行程外,其余阶段的行程中,主气缸10和副气缸20正好处于相同或者相似的压力,所以释放并平衡了门板12的阻力,即可轻松启闭门板。当门板12刚开启或者接近闭合的这一段很短的过程中,其中一个气缸利用杠杆原理将压力释放到最大,另外一个气缸被完全压缩,即可支撑固定打开的门板12或者自动关闭门板12。
本实用新型双气缸翻门支撑装置1还包括阻尼器80,在将门板12开启到一定程度时,例如接近完全开启时,门板支撑座30正好压在阻尼器80上,随着门板12开启角度变大,门板支撑座30施加在阻尼器80上的压力越大,阻尼器80将向下滑动,因此,阻尼器80在门板12开启过程中能够起到缓冲、消音、减振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双气缸翻门支撑装置1进一步包括平衡杆100,作用于左右两侧双气缸翻门支撑装置1,有利于左右两个双气缸翻门支撑装置1的同步与平衡,保证了门板12的平衡性和稳定性。
该两个气缸组成的一种双气缸翻门支撑装置1,可应用于大幅面尺寸的门板12、内置收纳格门板12等重型门板12,为家居产品增加了一种新型的开启方式,例如整体厨房的一组排列的吊柜,共用一块门板12,整个大门板12显得非常简练大气,非常适合现代年轻人的需求,将厨房的功能进一步丰富和扩充,具有极好的应用效果和生产效益。
本实用新型采用两个气缸组成的一种翻门五金,不仅应用到家居产品所有的上翻门产品中,也可应用到工程等相似的上翻门产品,例如车库上翻门、重型上翻门等。当然,改变结构也可应用到任何开启方式的门板12,例如平开门,侧开门,下翻门等等。
通过以上各实施例可知,本申请存在的有益效果是:
第一、本申请的所述一种双气缸翻门支撑装置中的两个气缸,在门板闭合时,一个气缸处于闭合状态,另外一个气缸处于释放状态。利用杠杆原理,当一个气缸释放的时候,同时将另外一个气缸压缩,当门板开启或者关闭某一固定位置时,两个气缸正好处于相同或者相似的压力,所以释放并平衡了门板的阻力,当门板刚开启或者接近闭合的这一段很短的过程中,其中一个气缸利用杠杆原理将压力释放到最大,另外一个气缸被完全压缩,即可轻松打开门板或者自动关闭门板。
第二,本申请的所述一种双气缸翻门支撑装置,采用两个气缸利用杠杆原理组成的一种独特的双气缸翻门五金,安装在柜体上面隐藏不可见的位置,柜内看不到任何五金,也没有残留的五金安装孔,整洁美观,安全舒适。
第三,本申请的所述一种双气缸翻门支撑装置,其独有的双气缸组合机构,具有很好的承重和承受能力,可适合超大幅面尺寸的门板,通过更换气缸或者调整气缸压力,可适合任何尺寸任何重量的翻门板。
第四,本申请的所述一种双气缸翻门支撑装置,完全摒弃现有的铰链与支撑两种五金组合的一种技术,而是采用双气缸组合的一种的双气缸翻门五金,应用范围广,不仅应用到家居产品所有的上翻门产品中,也可应用到工程等相似的上翻门产品,例如车库上翻门、重型上翻门等。当然,改变结构也可应用到任何开启方式的门板,例如平开门,侧开门,下翻门等等。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申请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装置、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申请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申请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上述说明示出并描述了本申请的若干优选实施例,但如前所述,应当理解本申请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实用新型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双气缸翻门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气缸、副气缸、门板支撑座、柜体支撑座、调节块、第一调节螺钉和第二调节螺钉,其中:
所述柜体支撑座,用于通过螺钉固定的方式固定在柜体的顶部,所述柜体支撑座的第一端与所述柜体的正面边沿平齐,所述柜体支撑座的第二端固定于所述柜体的顶部内侧;
所述门板支撑座,固定于所述柜体支撑座的第一端的位置,用于固定门板,闭合所述门板时,所述门板与所述柜体的正面边沿贴合,所述门板支撑座上分布有两个孔位,分别为所述门板支撑座的第一孔位和所述门板支撑座的第二孔位;
所述调节块,固定于所述柜体支撑座的第二端的位置,所述调节块上包含上下分布的两个孔位,分别为所述调节块的第一孔位和所述调节块的第二孔位;
所述主气缸的第一端固定在所述门板支撑座的第一孔位上,所述主气缸的第二端固定在所述调节块的第一孔位上;
所述副气缸的第一端固定在所述门板支撑座的第二孔位上,所述副气缸的第二端固定在所述调节块的第二孔位上;
所述第一调节螺钉和所述第二调节螺钉位于所述调节块上,分别用于调整所述主气缸和所述副气缸的压力和力矩;
所述门板处于闭合状态时,所述主气缸处于释放状态,所述副气缸处于闭合状态,开启所述门板的过程中,所述主气缸逐渐压缩,所述副气缸逐渐释放,闭合所述门板的过程中,所述主气缸逐渐释放,所述副气缸逐渐压缩;
所述门板开启或关闭到固定位置时,所述主气缸和所述副气缸所承受的压力相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双气缸翻门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阻尼器,
所述阻尼器位于所述门板支撑座和所述调节块之间,垂直固定于所述柜体支撑座上,
开启所述门板时,所述门板支撑座和所述门板旋转到一定位置时,所述门板支撑座压到所述阻尼器上,所述阻尼器在所述门板支撑座的压力作用下向下运动;闭合所述门板时,所述阻尼器随所述门板支撑座向上运动,直至恢复至原始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双气缸翻门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阻尼器由底座、滑动结构和弹性部件组成,
所述底座,为中空结构,固定在所述柜体支撑座上,
所述弹性部件的第一端固定在所述底座的中空部位的底部,
所述滑动结构固定在所述弹性部件的第二端上,在外力作用下,所述滑动结构上下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双气缸翻门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滑动结构为圆柱体或长方体。
5.根据权利要求1~4之任一所述双气缸翻门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轴承,
所述轴承固定在所述柜体支撑座上,与所述门板支撑座的轴部装配,使得开启或关闭所述门板时,所述门板和所述门板支撑座以所述轴承为旋转中心旋转。
6.根据权利要求1~4之任一所述双气缸翻门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平衡杆,
所述平衡杆的两端,分别用于固定在两个配合使用的所述双气缸翻门支撑装置的门板支撑座上,使得两个所述门板支撑座连接为一体。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双气缸翻门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平衡杆的两端,通过螺钉固定的方式分别固定在两个配合使用的所述双气缸翻门支撑装置的门板支撑座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双气缸翻门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调节螺钉位于所述调节块上与所述调节块的第一孔位相对应的位置,调节所述第一调节螺钉时,所述主气缸的第二端在所述调节块的第一孔位内的位置发生变化,使得所述主气缸的压力和力矩发生变化;
所述第二调节螺钉位于所述调节块上与所述调节块的第二孔位相对应的位置,调节所述第二调节螺钉时,所述副气缸的第二端在所述调节块的第二孔位内的位置发生变化,使得所述副气缸的压力和力矩发生变化。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双气缸翻门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调节块上的第一孔位和所述调节块上的第二孔位上下分布在所述调节块上,使得所述调节块上的第一孔位和所述调节块上的第二孔位的连线垂直于所述柜体支撑座。
10.根据权利要求1、2、3、4、7、8或9所述双气缸翻门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调节块的结构为长方体或正方体。
CN201620345852.9U 2016-04-21 2016-04-21 双气缸翻门支撑装置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555860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345852.9U CN205558603U (zh) 2016-04-21 2016-04-21 双气缸翻门支撑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345852.9U CN205558603U (zh) 2016-04-21 2016-04-21 双气缸翻门支撑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558603U true CN205558603U (zh) 2016-09-07

Family

ID=568074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345852.9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5558603U (zh) 2016-04-21 2016-04-21 双气缸翻门支撑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558603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35813A (zh) * 2016-04-21 2016-07-06 博洛尼家居用品湖北有限公司 双气缸翻门支撑装置
CN109252767A (zh) * 2018-11-23 2019-01-22 苏世博(南京)减振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上翻支撑机构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35813A (zh) * 2016-04-21 2016-07-06 博洛尼家居用品湖北有限公司 双气缸翻门支撑装置
CN105735813B (zh) * 2016-04-21 2017-03-22 博洛尼家居用品湖北有限公司 双气缸翻门支撑装置
CN109252767A (zh) * 2018-11-23 2019-01-22 苏世博(南京)减振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上翻支撑机构
CN109252767B (zh) * 2018-11-23 2020-02-11 苏世博(南京)减振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上翻支撑机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174953B2 (en) Domestic appliance including door mounted through articulated hinge mechanism
CN205558603U (zh) 双气缸翻门支撑装置
EP3312372B1 (en) Snap-acting hinge with damped closure and opening angle of more than 90°
US8906168B2 (en) Assisted-movement system for one of a rack and a door of an appliance
CA2778716C (en) Domestic appliance hinge assembly with universal hinge body design
US20050264144A1 (en) Cabinet door support mechanism
EP3184713B1 (en) Anchoring device for panels
CN105735813B (zh) 双气缸翻门支撑装置
CA2915048C (en) Kitchen oven
CN202039733U (zh) 隐藏合页隐框幕墙平开窗
CN109875268B (zh) 储物柜
CN204542372U (zh) 一种心内科用诊疗桌
CN205243323U (zh) 升降门及升降门的支架
CN205250995U (zh) 书客两用家具
CN109178290A (zh) 一种飞机底部维护舱门的收放结构
CN207110762U (zh) 一种自锁式翻转门合页
CN208096413U (zh) 一种安装有电动滑台的办公桌
CN208048362U (zh) 一种医用柜门回弹阻尼平开门
CA2465459C (en) Cabinet door support mechanism
CN207323102U (zh) 屏风办公桌
CN205370219U (zh) 挂式铰链装置及其门体结构
CN109419173A (zh) 一种功能扩展型的吧台结构
JP6268643B2 (ja) 昇降収納装置
CN207885965U (zh) 一种装有隔板结构的橱柜架
CN206434029U (zh) 一种用于四人办公桌的办公中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907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70322

C25 Abandonment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o avoid double paten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