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549847U - 脱水分离器 - Google Patents

脱水分离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549847U
CN205549847U CN201620081583.XU CN201620081583U CN205549847U CN 205549847 U CN205549847 U CN 205549847U CN 201620081583 U CN201620081583 U CN 201620081583U CN 205549847 U CN205549847 U CN 20554984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watering station
dewatering
collection chamber
dehydration
po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081583.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陆诗建
李清方
张建
张新军
刘海丽
尚明华
张媛媛
陆胤君
祝威
桂召龙
文海力
董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nopec Jianghan Petroleum Engineering Desig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nopec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nopec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nopec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081583.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54984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54984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54984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rying Of Ga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脱水分离器,其包括:进气端口;第一脱水室,连通进气端口,对经由进气端口进入的原料气进行一次脱水;第二脱水室,对进入第二脱水室的原料气进行二次脱水;第一集气室,与第二脱水室连通,并收集经由第二脱水室脱水的原料气;集水室,位于第一脱水室和第二脱水室的下方并连通于第一脱水室和第二脱水室,以收集第一脱水室和第二脱水室脱除的水分;以及出气口,连通第一集气室,以供第一集气室内的原料气排出。原料气经由进气端口进入第一脱水室中进行一次脱水;进行一次脱水后的原料气再进入第二脱水室中进行二次脱水。其中,一次脱除的水分和二次脱除的水分最终进入集水室中,从而回收原料气中的水分,节约了水资源。

Description

脱水分离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烟气CO2捕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脱水分离器。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绝大多数脱硫装置均采用湿法脱硫,但烟气经脱硫系统后会带走大量水分,造成水资源的浪费,且还会出现风机带水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脱水分离器,其能脱去并回收原料气中的水分,节约了水资源。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脱水分离器,其包括:进气端口;第一脱水室,连通进气端口,对经由进气端口进入的原料气进行一次脱水;第二脱水室,对进入第二脱水室的原料气进行二次脱水;第一集气室,与第二脱水室连通,并收集经由第二脱水室脱水的原料气;集水室,位于第一脱水室和第二脱水室的下方并连通于第一脱水室和第二脱水室,以收集第一脱水室和第二脱水室脱除的水分;以及出气口,连通第一集气室,以供第一集气室内的原料气排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脱水分离器中,原料气经由进气端口进入第一脱水室中,并在第一脱水室中进行一次脱水;进行一次脱水后的原料气再进入第二脱水室中进行二次脱水。其中,在第一脱水室中一次脱除的水分和在第二脱水室中二次脱除的水分最终进入集水室中,从而回收原料气中的水分,节约了水资源。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脱水分离器的一实施例的各室连接示意图;
图2是沿图1中的A-A线切分后的局部右视图;
图3是图1的俯视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脱水分离器的另一实施例的各室连接示意图;
图5是图4的左视图;
图6是图4的俯视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进气端口 51排水口
2第一脱水室 6出气口
21第一气孔 7第二集气室
3第二脱水室 8第一观察孔
31第二气孔 9第二观察孔
4第一集气室 S液位计
5集水室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来详细说明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脱水分离器。
参照图1至图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脱水分离器包括:进气端口1;第一脱水室2,连通进气端口1,对经由进气端口1进入的原料气进行一次脱水;第二脱水室3,对进入第二脱水室3的原料气进行二次脱水;第一集气室4,与第二脱水室3连通,并收集经由第二脱水室3脱水的原料气;集水室5,位于第一脱水室2和第二脱水室3的下方并连通于第一脱水室2和第二脱水室3,以收集第一脱水室2和第二脱水室3脱除的水分;以及出气口6,连通第一集气室4,以供第一集气室4内的原料气排出。
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脱水分离器中,原料气经由进气端口1进入第一脱水室2中,并在第一脱水室2中进行一次脱水;进行一次脱水后的原料气再进入第二脱水室3中进行二次脱水。其中,在第一脱水室2中一次脱除的水分和在第二脱水室3中二次脱除的水分最终进入集水室5中,从而回收原料气中的水分,节约了水资源。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脱水分离器,在一实施例中,第一脱水室2内放置有波纹板填料。基于波纹板填料布水、布气性能好,具有切割气泡作用,可以将原料气中带入的水分进行吸附和阻挡以使原料气中的气体通过,从而分离出原料气中的水分和气体。
在一实施例中,第二脱水室3内放置有丝网填料。丝网填料相对波纹板填料具有更小的气孔,可以吸附和阻挡更小体积的液滴,从而对从第一脱水室2中流入到第二脱水室3中的原料气进行进一步脱水,进而更彻底的分离出原料气中的水分和气体。
在一实施例中,参照图1和图4,脱水分离器还可包括:第二集气室7,设置在进气端口1和第一脱水室2之间,且直接连通于进气端口1和第一脱水室2,以使从进气端口1进入的原料气经由第二集气室7进入第一脱水室2中。
在一实施例中,参照图1和图4,第一脱水室2可具有:第一气孔21,用于原料气进入或流出第一脱水室2。第二脱水室3可具有:第二气孔31,用于二次脱水后的原料气流出第二脱水室3。
在一实施例中,参照图1至图3,进气端口1和第二集气室7位于第一脱水室2的外侧。第一脱水室2的第一气孔21贯穿设置在第一脱水室2与第二集气室7、第二脱水室3以及集水室5连接的各壁面上;第二脱水室3的第二气孔31贯穿设置在第二脱水室3与第一集气室4连接的壁面上。
原料气经由进气端口1、第二集气室7、以及第一脱水室2与第二集气室7连接的壁面上的第一气孔21进入第一脱水室2中,并在第一脱水室2中进行一次脱水。在第一脱水室2中脱除的水分通过第一脱水室2与集水室5连接的壁面上的第一气孔21进入集水室5,而进行一次脱水后的原料气经由第一脱水室2与第二脱水室3连接的壁面上的第一气孔21进入第二脱水室3中进行二次脱水,进行二次脱水后的原料气经由第二脱水室3与第一集气室4连接的壁面上的第二气孔31进入第一集气室4,而脱除的水分经由第一脱水室2与第二脱水室3连接的壁面上的第一气孔21直接进入第一脱水室2中。进入第一集气室4中的二次脱水后的原料气经由与第一集气室4连通的出气口6排出。
在这里补充说明的是,在该实施例中,第一脱水室2通过第一气孔21与第二脱水室3直接贯通,有利于更充分的吸收原料气中的水分。
在一实施例中,参照图4至图6,进气端口1和第二集气室7位于第一脱水室2的顶部。第一脱水室2的第一气孔21贯穿设置在第一脱水室2与第二集气室7、集水室5连接的各壁面上;第二脱水室3的第二气孔31贯穿设置在第二脱水室3与集水室5、第一集气室4连接的各壁面上。
原料气经由进气端口1、第二集气室7、以及第一脱水室2与第二集气室7连接的壁面上的第一气孔21进入第一脱水室2中,并在第一脱水室2中进行一次脱水。在第一脱水室2中一次脱除的水分和一次脱水后的原料气经由第一脱水室2与集水室5连接的壁面上的第一气孔21进入集水室5,其中,一次脱除的水分集中在集水室5的下游,而一次脱水后的原料气集中在上游并通过第二脱水室3与集水室5连接的壁面上的第二气孔31进入第二脱水室3中进行二次脱水。进行二次脱水后的原料气经由第二脱水室3与第一集气室4连接的壁面上的第二气孔31进入第一集气室4,而脱除的水分经由第二脱水室3与集水室5连接的壁面上的第二气孔31进入集水室5中。进入第一集气室4中的二次脱水后的原料气经由与第一集气室4连通的出气口6排出。
在这里补充说明的是,在该实施例中,第一脱水室2通过集水室5与第二脱水室3间接贯通,从而在第二脱水室3中设置丝网填料时,无需弯折丝网填料,有利于丝网填料填充在第二脱水室3中。
在一实施例中,参照图1至图6,集水室5可具有:排水口51,将集水室5收集的水排出。
在一实施例中,参照图1至图6,集水室5可设置有液位计S,位于集水室5的外部,能够实时监测集水室5的水位。通过液位计S和排水口51的配合使用,可以及时排出集水室5中的水分以防止集水室5的水位过高而漫过第一脱水室2和/或第二脱水室3。
在一实施例中,参照图1至图6,脱水分离器可具有:第一观察孔8,设置在第一集气室4的顶部;以及第二观察孔9,设置在集水室5的侧壁上。第一观察孔8和第二观察孔9的设置,便于观察脱水分离器的脱水情况,且有利于脱水分离器的维修。
在一实施例中,原料气为采用湿法脱硫之后的CO2烟气。通常CO2烟气会通过出气口6直接进入风机(未示出)中,基于本实用新型的脱水分离器,从出气口6出来并进入风机的CO2烟气中的水分已经被脱除,从而解决了风机带水问题。
在一实施例中,第二集气室7、第一脱水室2、集水室5、第二脱水室3、以及第一集气室4各可为同一室的一部分。

Claims (10)

1.一种脱水分离器,其特征在于,脱水分离器包括:
进气端口(1);
第一脱水室(2),连通进气端口(1),对经由进气端口(1)进入的原料气进行一次脱水;
第二脱水室(3),对进入第二脱水室(3)的原料气进行二次脱水;
第一集气室(4),与第二脱水室(3)连通,并收集经由第二脱水室(3)脱水的原料气;
集水室(5),位于第一脱水室(2)和第二脱水室(3)的下方并连通于第一脱水室(2)和第二脱水室(3),以收集第一脱水室(2)和第二脱水室(3)脱除的水分;以及
出气口(6),连通第一集气室(4),以供第一集气室(4)内的原料气排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水分离器,其特征在于,第一脱水室(2)内放置有波纹板填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水分离器,其特征在于,第二脱水室(3)内放置有丝网填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水分离器,其特征在于,脱水分离器还包括:
第二集气室(7),设置在进气端口(1)和第一脱水室(2)之间,且直接连通于进气端口(1)和第一脱水室(2),以使从进气端口(1)进入的原料气经由第二集气室(7)进入第一脱水室(2)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脱水分离器,其特征在于,
第一脱水室(2)具有:第一气孔(21),用于原料气进入或流出第一脱水室(2);
第二脱水室(3)具有:第二气孔(31),用于二次脱水后的原料气流出第二脱水室(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脱水分离器,其特征在于,
进气端口(1)和第二集气室(7)位于第一脱水室(2)的外侧;
第一脱水室(2)的第一气孔(21)贯穿设置在第一脱水室(2)与第二集气室(7)、第二脱水室(3)以及集水室(5)连接的各壁面上;
第二脱水室(3)的第二气孔(31)贯穿设置在第二脱水室(3)与第一集气室(4)连接的壁面上;
原料气经由进气端口(1)、第二集气室(7)、以及第一脱水室(2)与第二集气室(7)连接的壁面上的第一气孔(21)进入第一脱水室(2)中,并在第一脱水室(2)中进行一次脱水;
在第一脱水室(2)中脱除的水分通过第一脱水室(2)与集水室(5)连接的壁面上的第一气孔(21)进入集水室(5),而进行一次脱水后的原料气经由第一脱水室(2)与第二脱水室(3)连接的壁面上的第一气孔(21)进入第二脱水室(3)中进行二次脱水,进行二次脱水后的原料气经由第二脱水室(3)与第一集气室(4)连接的壁面上的第二气孔(31)进入第一集气室(4),而脱除的水分经由第一脱水室(2)与第二脱水室(3)连接的壁面上的第一气孔(21)直接进入第一脱水室(2)中;
进入第一集气室(4)中的二次脱水后的原料气经由与第一集气室(4)连通的出气口(6)排出。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脱水分离器,其特征在于,
进气端口(1)和第二集气室(7)位于第一脱水室(2)的顶部;
第一脱水室(2)的第一气孔(21)贯穿设置在第一脱水室(2)与第二集气室(7)、集水室(5)连接的各壁面上;
第二脱水室(3)的第二气孔(31)贯穿设置在第二脱水室(3)与集水室(5)、第一集气室(4)连接的各壁面上;
原料气经由进气端口(1)、第二集气室(7)、以及第一脱水室(2)与第二集气室(7)连接的壁面上的第一气孔(21)进入第一脱水室(2)中, 并在第一脱水室(2)中进行一次脱水;
在第一脱水室(2)中一次脱除的水分和一次脱水后的原料气经由第一脱水室(2)与集水室(5)连接的壁面上的第一气孔(21)进入集水室(5),其中,一次脱除的水分集中在集水室(5)的下游,而一次脱水后的原料气集中在上游并通过第二脱水室(3)与集水室(5)连接的壁面上的第二气孔(31)进入第二脱水室(3)中进行二次脱水;
进行二次脱水后的原料气经由第二脱水室(3)与第一集气室(4)连接的壁面上的第二气孔(31)进入第一集气室(4),而脱除的水分经由第二脱水室(3)与集水室(5)连接的壁面上的第二气孔(31)进入集水室(5)中;
进入第一集气室(4)中的二次脱水后的原料气经由与第一集气室(4)连通的出气口(6)排出。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水分离器,其特征在于,集水室(5)具有:
排水口(51),将集水室(5)收集的水排出。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水分离器,其特征在于,原料气为采用湿法脱硫之后的CO2烟气。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脱水分离器,其特征在于,第二集气室(7)、第一脱水室(2)、集水室(5)、第二脱水室(3)、以及第一集气室(4)各为同一室的一部分。
CN201620081583.XU 2016-01-27 2016-01-27 脱水分离器 Active CN20554984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081583.XU CN205549847U (zh) 2016-01-27 2016-01-27 脱水分离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081583.XU CN205549847U (zh) 2016-01-27 2016-01-27 脱水分离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549847U true CN205549847U (zh) 2016-09-07

Family

ID=568212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081583.XU Active CN205549847U (zh) 2016-01-27 2016-01-27 脱水分离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54984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98367A (zh) * 2016-01-27 2016-04-20 中石化节能环保工程科技有限公司 脱水分离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98367A (zh) * 2016-01-27 2016-04-20 中石化节能环保工程科技有限公司 脱水分离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549847U (zh) 脱水分离器
CN209178340U (zh) 一种天然气脱硫装置
CN204919451U (zh) 一种分类吸叶机
CN107138413A (zh) 一种玉米专用除杂设备
CN105498367B (zh) 脱水分离器
CN206680214U (zh) 一种泡沫分离装置
CN111440904B (zh) 一种用于皮革清洁生产中环保物料放置设备
CN211623665U (zh) 一种空压机系统
CN205056432U (zh) 一种真空自吸环保型触媒筛分装置
CN206867862U (zh) 应用于污泥干化系统上的汽水分离装置
CN216282657U (zh) 一种基于电容烘干箱废汽干湿分离装置
CN207856612U (zh) 一种多腔体结构的高效活性炭过滤装置
CN206786909U (zh) 用于空气组合风柜的恒湿系统的回水装置
CN109499278A (zh) 用于油烟净化装置的空气干燥组件
CN211677078U (zh) 一种用于抽吸机的次级水气分离装置
CN215855722U (zh) 一种高效的含油污泥处理装置
CN211585946U (zh) 一种尾气干燥设备
CN210934267U (zh) 一种除尘机
CN209270920U (zh) 一种便于进料和出料的滤板
CN212731079U (zh) 一种喷雾干燥塔
CN207970597U (zh) 一种尘气分离系统
CN204637910U (zh) 一种喷涂车间用供气装置
CN210646825U (zh) 一种湿式静电除尘除雾装置
CN211854806U (zh) 一种阿胶生产用烘干装置
CN217526687U (zh) 一种氯乙烯高效脱水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No.38-2, Tangxun Hubei Road, Donghu New Technology Development Zone, Wuhan, Hubei 430223

Patentee after: SINOPEC PETROLEUM ENGINEERING JIANGHAN Corp.

Address before: No.38-2, Tangxun Hubei Road, Donghu New Technology Development Zone, Wuhan, Hubei 430223

Patentee before: SINOPEC ENERGY CONSERVATION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