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546322U - 防水壳及其视窗防水垫圈 - Google Patents

防水壳及其视窗防水垫圈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546322U
CN205546322U CN201620025329.8U CN201620025329U CN205546322U CN 205546322 U CN205546322 U CN 205546322U CN 201620025329 U CN201620025329 U CN 201620025329U CN 205546322 U CN205546322 U CN 20554632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proof
annulus
annular body
module
shell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025329.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游世甫
杨崇鑫
林志宾
徐志豪
颜玮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ijia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Ichia Technologies Inc
Original Assignee
Yijia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ijia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Yijia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025329.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54632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54632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546322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一种防水壳及其视窗防水垫圈,该防水壳包括顶防水模块和底防水模块,顶防水模块包括顶壳体、视窗防水垫圈及底防水模块。顶壳体形成有触控操作窗口。视窗防水垫圈包括环状本体、第一环状部及第二环状部。环状本体具有位于相反侧的顶面与底面,第一环状部自环状本体的底面的内缘朝内且沿远离环状本体的方向倾斜地延伸而形成,第二环状部自环状本体的底面的外缘垂直地延伸而形成,并且第一环状部的远离环状本体的末端及第二环状部的远离环状本体的末端均呈圆角。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地防止异物渗入视窗防水垫圈与智能型手机的触控面之间,并且能够有效地达到双层防水的效果。

Description

防水壳及其视窗防水垫圈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智能型手机的保护壳,且特别涉及一种防水壳及其视窗防水垫圈。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具有拍摄功能的电子装置越来越普及,例如:手机、相机、摄影机。人们可以通过这些电子装置来对人物、美景进行拍摄纪录。有些智能型手机更是标榜着具有防水功能,但其防水功能极为有限,若将该智能型手机实际地在水中进行操作,往往容易产生进水的情况而造成故障、损坏问题。此外,为了避免智能型手机进水损坏,一般会将智能型手机放入于防水壳中,从而经由防水壳达到防水保护的效果。
然而,常用的防水壳对应于智能型手机的触控面所采用的防水设计,主要是采用防水膜或防水垫圈,但常用防水壳的防水垫圈仅为单环设计,所以防水垫圈容易因为异物堆积而丧失防水的效果。
于是,本发明人认为上述缺点可以改善,于是潜心研究并配合原理的运用,终于提出一种设计合理且有效改善上述缺点的本实用新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于提供一种防水壳及其视窗防水垫圈,其能有效地解决已知的防水壳所可能产生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防水壳,包括一顶防水模块和一底防水模块,所述顶防水模块包含一顶壳体及一视窗防水垫圈,所述顶壳体形成有一触控操作窗口;所述视窗防水垫圈具有一环状本体、一第一环状部及一第二环状部;该环状本体具有位于相反侧的一顶面与一底面,该环状本体的顶面设置于该顶壳体的内表面并且围绕于该触控操作窗口,该第一环状部自该环状本体的该底面内缘朝内且沿远离该环状本体的方向倾斜地延伸所形成,该第二环状部自该环状本体的该底面外缘垂直地延伸而形成;该第一环状部地远离该环状本体的末端及该第二环状部的远离该环状本体的末端均呈圆角,并且该第一环状部末端相较于该环状本体的高度大于该第二环状部末端相较于该环状本体的高度;所述底防水模块能分离地扣接于该顶防水模块;其中,当该顶防水模块与该底防水模块相互扣接且容纳一智能型手机于顶防水模块与底防水模块内时,该顶壳体的该触控操作窗口裸露出该智能型手机的一触控面,该第一环状部与该第二环状部分别以圆角压迫地抵接于该智能型手机的该触控面,并且该第一环状部与该第二环状部彼此分离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顶壳体设有一静音孔,所述顶防水模块具有一静音开关,所述静音开关包含有一长型的基部及自所述基部一端延伸的突出部,所述基部设置于所述静音孔内,并且所述基部的另一端枢设于所述顶壳体;所述静音开关用以卡持于所述智能型手机的一静音键,并且所述突出部能被扳动以使所述静音开关以所述基部与所述顶壳体两者的连接部位为轴心而转动,用以带动所述静音键直线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突出部相反侧的所述基部表面形成有一U形夹,所述U形夹包含有一弯曲部及自所述弯曲部延伸的两个臂部,所述弯曲部枢设于所述顶壳体的枢轴,所述两臂部则用以推抵所述智能型手机的所述静音键。
进一步地,所述顶防水模块包含有安装于所述顶壳体的一防水件,用以遮蔽所述智能型手机的一音孔,在对应于所述防水件的所述顶壳体外侧 部位形成有相互连通且垂直配置的一纵向导音通道及一横向导音通道,并且所述防水件能分别经由所述纵向导音通道及所述横向导音通道而与外部连通。
所述顶壳体形成有一插接通道,用以对应于所述智能型手机的一插孔,以使所述插孔仅能经由所述插接通道来与外部连通;所述防水壳进一步包含有能分离地安装于所述顶壳体的一防水塞,并且所述防水塞枢接于所述顶壳体,以使所述防水塞能够于一角度范围内转动且能够随时停止转动。
所述防水塞于相反两端之间形成有与所述纵向导音通道相连通的一穿孔。
所述底防水模块包含有一底硬壳与能弹性变形且设置于所述底硬壳上的一底软壳,所述底软壳具有设在所述底硬壳内表面的一防水环,而所述防水环与所述底硬壳的侧边部位包围限定出一环状的容置槽,而所述底软壳的所述防水环外侧缘凸设有两个环状的顶抵部;所述顶壳体包含有一顶硬壳与能弹性变形且设置于顶硬壳上的一顶软壳,所述顶硬壳形成有一环状的插接部,所述插接部的内侧缘为平面,所述顶硬壳的插接部插设于所述容置槽中,并且所述底软壳的顶抵部受压迫地抵接于所述插接部的内侧缘。
所述视窗防水垫圈的材质进一步限定为硅基热塑性硫化胶(TPSiV),并且所述第一环状部以及所述环状本体之间的夹角大于100度且小于130度。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另提供一种防水壳的视窗防水垫圈,包括:一环状本体,具有位于相反侧的一顶面与一底面;一第一环状部,自该环状本体的该底面内缘朝内且沿远离该环状本体的方向倾斜地延伸而形成,并且该第一环状部的远离该环状本体的末端呈圆角;以及一第二环状部,自该环 状本体的该底面外缘垂直地延伸而形成,并且该第二环状部的远离该环状本体的末端呈圆角;其中,该第一环状部末端相较于该环状本体的高度大于该第二环状部末端相较于该环状本体的高度,并且当该第一环状部末端与该第二环状部末端受一平面压迫时,该第一环状部与该第二环状部彼此分离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视窗防水垫圈的材质进一步限定为硅基热塑性硫化胶(TPSiV),其中,所述第一环状部与所述环状本体的夹角大于100度且小于130度。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防水壳及其视窗防水垫圈,通过第一环状部末端及第二环状部末端采用圆角构造来提升其挺性,从而在第一环状部与第二环状部分别以其圆角压迫地抵接于智能型手机的触控面时,能够有效地防止异物渗入视窗防水垫圈与智能型手机的触控面之间。此外,所述第二环状部与环状本体呈垂直,以便使第一环状部与第二环状部不会产生叠置的情况,从而有效地达到双层防水的效果。
为能更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及技术内容,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实用新型的详细说明与附图,然而附图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范围作任何的限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防水壳装设有智能型手机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分解示意图。
图3为图1另一视角的分解示意图。
图4为图3中的顶防水模块与防水塞模块的分解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防水壳的顶防水模块分解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防水壳的视窗防水垫圈剖视示意图。
图7为图1沿VⅡ-VⅡ剖线的剖视示意图。
图8为图5的A区块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防水壳省略顶软壳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防水壳的顶防水模块与防水塞模块的分解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防水壳的立体剖视图。
图12为图1沿XⅡ-XⅡ剖线的剖视示意图。
图13为图12的操作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防水壳的底防水模块的立体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至图14,其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需先说明的是,本实施例对应附图所提及的相关数量与外形,仅用以具体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以便于了解其内容,而非用以局限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范围。
如图1至图3,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防水壳100,其适于包覆在具备指纹辨识功能的一智能型手机200,并且防水壳100无碍于智能型手机200的指纹辨识功能的使用。所述防水壳100包括有一顶防水模块1、一防水塞模块2、及一底防水模块3,上述防水塞模块2可拆卸地安装于顶防水模块1的底部,而底防水模块3可分离地扣接于顶防水模块1,并且底防 水模块3的底部与顶防水模块1的底部共同夹持防水塞模块2。其中,本实施例的顶防水模块1与底防水模块3是以扣接方式相互组接,而非采用螺锁方式。即,如果顶防水模块与底防水模块以螺锁方式实施的防水壳,则非本实施例所指的防水壳100。
此外,所述智能型手机200包含有一触控面201、一静音键202、一麦克风孔203、一扬声器孔204、一耳机孔205、及一连接器孔206。上述麦克风孔203与扬声器孔204于本实施例中也可称之为音孔,而耳机孔205及连接器孔206于本实施例中也可称之为插孔。上述智能型手机200于本实施例中仅述及与防水壳100较为相关的构件,其余构件在此则不加以赘述。此外,本实施例所公开的智能型手机200及防水壳100也可共同定义为一行动装置(未标示)。
为便于了解所述防水壳100的具体构造,以下将分别就顶防水模块1、底防水模块3、及防水塞模块2的构造做一介绍,而后再适时地说明彼此间的相互关系。
如图4和图5,所述顶防水模块1包含有一顶壳体11、一视窗防水垫圈12、及一静音开关13。上述顶壳体11包含有一顶硬壳111与可弹性变形的一顶软壳112,上述顶软壳112包覆于顶硬壳111的外缘,并且顶硬壳111与顶软壳112可以是可分离地组接或是通过双射成型而制成,在此不加以限制。其中,所述顶硬壳111包含有一环状的顶板(未标示)及垂直相连于顶板周缘的一侧板(未标示),顶软壳112包覆于顶硬壳111的侧板的外表面及部分顶板的外表面边缘。以下分别就顶硬壳111与顶软壳112的构造作一说明,但顶硬壳111与顶软壳112于实际应用时,还可成型为单个构件(即顶壳体11),在此不加以限制。
更详细地说,上述顶硬壳111于顶板的中央处形成有矩形状的一触控操作窗口1111,顶硬壳111自顶板内表面凹设形成有围绕触控操作窗口1111的一环状缺口1112,并且顶硬壳111于其侧板处形成有一静音孔1113 及穿设于上述静音孔1113的一枢轴1114。此外,所述顶软壳112外缘形成有一开关钮1121,并且上述开关钮1121的位置对应于静音孔1113的位置,即,静音孔1113被开关钮1121所遮蔽。
如图5至图7,所述视窗防水垫圈12的材质于本实施例中是以硅基热塑性硫化胶(TPSiV)为例,从而使尘土不易附着于其上,但视窗防水垫圈12的材质不受限于此。上述视窗防水垫圈12具有一环状本体121、一第一环状部122、及一第二环状部123。其中,上述环状本体121具有位于相反侧的一顶面1211与一底面1212,并且环状本体121的厚度(即顶面1211与底面1212的距离)等同于上述顶硬壳111的环状缺口1112深度。所述第一环状部122自环状本体121的底面1212内缘朝内且沿远离环状本体121的方向倾斜地延伸所形成,第二环状部123自环状本体121的底面1212外缘垂直地延伸所形成。
进一步地说,所述第一环状部122与环状本体121的夹角大于100度且小于130度,而上述夹角于本实施例中约为110度,但不受限于此。远离环状本体121的第一环状部122末端及第二环状部123末端均呈圆角,并且第一环状部122末端相较于环状本体121的高度大于第二环状部123末端相较于环状本体121的高度。此外,所述环状本体121的顶面1211设置于顶壳体11内表面的环状缺口1112并且围绕于触控操作窗口1111,上述第一环状部122及第二环状部123均突伸出环状缺口1112。据此,当所述第一环状部122末端与第二环状部123末端受一平面(如图7的智能型手机200触控面201)压迫时,第一环状部122与第二环状部123彼此分离设置。
也就是说,当所述顶防水模块1与底防水模块3相互扣接且容纳智能型手机200于其内时,上述顶壳体11的触控操作窗口1111裸露出智能型手机200的触控面201,并且所述第一环状部122与第二环状部123分别以其圆角压迫地抵接于智能型手机200的触控面201,其中,上述第一环 状部122与第二环状部123彼此分离设置,即第一环状部122的圆角与第二环状部123的圆角不会相互接触。
需补充说明的是,假设第一环状部末端及第二环状部末端采用尖角(图略),则异物容易渗入平面与第一环状部(或第二环状部)末端之间,造成第一环状部末端变形而丧失防水效果。因此,本实施例的第一环状部122末端及第二环状部123末端采用圆角构造,从而提升其挺性来防止异物渗入视窗防水垫圈12与智能型手机200的触控面201之间。
此外,假设第一环状部及第二环状部都是自环状本体底面倾斜地延伸所形成(图略),则第一环状部及第二环状部将叠置于所述平面上,当异物容易渗入平面与第一环状部(或第二环状部)之间时,相叠置的第一环状部与第二环状部容易同时变形而丧失防水效果。因此,本实施例的第一环状部122与环状本体121的夹角是具有特定的角度设计,并且第二环状部123与环状本体121呈垂直,从而使第一环状部122与第二环状部123有效地达到双层防水的效果。
如图8和图9,所述静音开关13具有一长型的基部131及自基部131一端垂直地延伸的一柱状的突出部132,而基部131另一端则形成有一贯孔1311。上述基部131设置于静音孔1113内,并且基部131的贯孔1311枢设于顶壳体11的枢轴1114,而突出部132则凸伸出静音孔1113并插设于开关钮1121内。
进一步地说,所述突出部132相反侧的基部131表面(如图8中的基部131左侧表面)形成有一U形夹1312,上述U形夹1312包含有一弯曲部1313及自上述弯曲部1313延伸且相互平行的两臂部1314,所述U形夹1312的弯曲部1313夹持(或枢设于)顶壳体11的枢轴1114,而U形夹1312的两臂部1314则用以推抵智能型手机200的静音键202(如图9所示)。由此,所述开关钮1121(或突出部132)能被扳动,以使静音开 关13以基部131与顶壳体11两者的连接部位为轴心而转动,用以带动静音键202直线移动。
此外,如图2、图5及图11,所述顶防水模块1包含有安装于顶壳体11的一麦克风防水件14与一扬声器防水件15,并且上述麦克风防水件14与扬声器防水件15于本实施例中也可称之为防水件。上述麦克风防水件14用以遮蔽智能型手机200的麦克风孔203,而所述扬声器防水件15则用以遮蔽智能型手机200的扬声器孔204。
再者,在对应于麦克风防水件14与扬声器防水件15的所述顶壳体11外侧部位各形成有相互连通且垂直配置的一纵向导音通道C1及一横向导音通道C2(如图11),即,所述麦克风防水件14与扬声器防水件15能经由各自所对应的纵向导音通道C1或横向导音通道C2而与外部连通。由此,本实施例的防水壳100通过设有横向导音通道C2,从而更为符合使用者的接听习惯,进而利于使用者得知置于防水壳100内的智能型手机200所发出的声音。
所述顶壳体11的顶硬壳111形成有一第一插接通道1115与一第二插接通道1116,并且上述第一插接通道1115与第二插接通道1116于本实施例中也可称之为插接通道。上述第一插接通道1115用以对应于智能型手机200的耳机孔205,以使耳机孔205仅能经由第一插接通道1115来与外部连通;第二插接通道1116用以对应于智能型手机200的连接器孔206,以使连接器孔206仅能经由第二插接通道1116来与外部连通。再者,所述顶壳体11的顶硬壳111在上述第一插接通道1115与第二插接通道1116之间形成有一枢转轴1117,并且所述顶壳体11的顶硬壳111在第二插接通道1116远离第一插接通道1115的一侧形成有一枢接孔1118。
如图10和图11,所述防水塞模块2包含有具有弹性且可分离地安装于顶壳体11的一第一防水塞21及一第二防水塞22,并且上述第一防水塞21及第二防水塞22于本实施例中也可称之为防水塞。其中,所述第一防 水塞21包含有一第一板体211、自上述第一板体211一端延伸的一第一连接部212、自上述第一板体211另一端延伸的一第一插接柱213、及套设于上述第一插接柱213的一第一O形环214。所述第一板体211在第一连接部212与第一插接柱213之间形成有与纵向导音通道C1相连通的一第一穿孔2111,所述第一连接部212呈圆筒状且套设于顶壳体11的枢转轴1117,而所述第一插接柱213插设于第一插接通道1115内,并且第一O形环214与第一插接通道1115的内壁呈无间隙地接触。由此,本实施例的第一防水塞21能通过第一连接部212与枢转轴1117的配合而相对于顶壳体11枢转(如图12和图13),以便使第一防水塞21能够于一角度范围内转动且能够随时停止转动,并能有效地避免第一板体211产生过度弯折而减少使用寿命。
此外,所述第二防水塞22包含有一第二板体221、自上述第二板体221一端延伸的一第二连接部222、自上述第二板体221另一端延伸的一第二插接柱223、及套设于上述第二插接柱223的一第二O形环224。所述第二板体221在第二连接部222与第二插接柱223之间形成有与纵向导音通道C1相连通的一第二穿孔2211,所述第二连接部222呈柱状且插设于顶壳体11的枢接孔1118,而所述第二插接柱223插设于第二插接通道1116内,并且第二O形环224与第二插接通道1116的内壁呈无间隙地接触。需说明的是,所述第一穿孔2111与第二穿孔2211于本实施例中也可称之为穿孔。
如图7和图14,所述底防水模块3于本实施例中包含有一底壳体31,并且上述底壳体31包含有一底硬壳311与可弹性变形的一底软壳312,所述底硬壳311呈板状,而底软壳312呈环状且包覆于底硬壳311的周缘,并且底硬壳311与底软壳312可以是可分离地组接或是通过双射成型所制成,在此不加以限制。以下分别就底硬壳311与底软壳312的构造作一说明,但底硬壳311与底软壳312于实际应用时,还可成型为单个构件(即底壳体31),在此不加以限制。
更详细地说,所述底软壳312具有设在底硬壳311内表面的一防水环3121,而上述防水环3121与底硬壳311的侧边部位包围定义出一环状的容置槽32。其中,所述底硬壳311的侧边部位于内缘凹设有连通上述容置槽32的多个卡勾槽3111,而底软壳312的防水环3121外侧缘则凸设有两个环状的顶抵部3122。此外,所述顶硬壳111形成有一环状的插接部1119,上述插接部1119的内侧缘为平面,而插接部1119的外侧缘设有多个卡勾1110。所述顶硬壳111的插接部1119插设于底壳体31的容置槽32中,并且底软壳312的顶抵部3122受压迫地抵接于插接部1119的内侧缘,而顶硬壳111的该些卡勾1110分别扣持于底硬壳311的卡勾槽3111中。由此,本实施例的防水壳100能够过顶壳体11插接部1119与底壳体31容置槽32及顶抵部3122的配合而具备侧向防水的功能,从而避免水由顶壳体11与底壳体31的接缝渗入防水壳100之内。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效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防水壳及其视窗防水垫圈可具有下述功能:
1.所述视窗防水垫圈通过第一环状部末端及第二环状部末端采用圆角构造来提升其挺性,从而在第一环状部与第二环状部分别以其圆角压迫地抵接于智能型手机的触控面时,能够有效地防止异物渗入视窗防水垫圈与智能型手机的触控面之间。此外,所述第一环状部与环状本体的夹角是具有特定的角度设计,并且第二环状部与环状本体呈垂直,以便使第一环状部与第二环状部不会产生叠置的情况,从而有效地达到双层防水的效果。
2.所述顶防水模块的开关钮(或突出部)能被扳动,以使静音开关以基部与顶壳体两者的连接部位为轴心而转动,进而带动智能型手机的静音键直线移动。
3.所述防水壳通过设有横向导音通道,从而更为符合使用者的接听习惯,进而利于使用者得知置于防水壳内的智能型手机所发出的声音。
4.所述第一防水塞能通过第一连接部与枢转轴的配合而相对于顶壳体进行枢转,从而使第一防水塞能够于特定角度范围内转动且能够随时停止转动,并能有效地避免第一板体产生过度弯折而减少使用寿命。
5.所述防水壳能够过顶壳体插接部与底壳体容置槽及顶抵部的配合而具备侧向防水的功能,从而避免水由顶壳体与底壳体的接缝渗入防水壳之内。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可行实施例,其并非用以局限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都应属本实用新型的涵盖范围。
【符号说明】
100 防水壳
1 顶防水模块
11 顶壳体
111 顶硬壳
1111 触控操作窗口
1112 环状缺口
1113 静音孔
1114 枢轴
1115 第一插接通道(插接通道)
1116 第二插接通道(插接通道)
1117 枢转轴
1118 枢接孔
1119 插接部
1110 卡勾
112 顶软壳
1121 开关钮
12 视窗防水垫圈
121 环状本体
1211 顶面
1212 底面
122 第一环状部
123 第二环状部
13 静音开关
131 基部
1311 贯孔
1312U 形夹
1313 弯曲部
1314 臂部
132 突出部
14 麦克风防水件(防水件)
15 扬声器防水件(防水件)
2 防水塞模块
21 第一防水塞(防水塞)
211 第一板体
2111 第一穿孔(穿孔)
212 第一连接部
213 第一插接柱
214 第一O形环
22 第二防水塞(防水塞)
221 第二板体
2211 第二穿孔(穿孔)
222 第二连接部
223 第二插接柱
224 第二O形环
3 底防水模块
31 底壳体
311 底硬壳
3111 卡勾槽
312 底软壳
3121 防水环
3122 顶抵部
32 容置槽
C1 纵向导音通道
C2 横向导音通道
200 智能型手机
201 触控面
202 静音键
203 麦克风孔(音孔)
204 扬声器孔(音孔)
205 耳机孔(插孔)
206 连接器孔(插孔)

Claims (10)

1.一种防水壳,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壳包括:
一顶防水模块,所述顶防水模块包含:
一顶壳体,所述顶壳体形成有一触控操作窗口;及
一视窗防水垫圈,所述视窗防水垫圈具有一环状本体、一第一环状部、及一第二环状部;所述环状本体具有位于相反侧的一顶面与一底面,所述环状本体的所述顶面设置于所述顶壳体的内表面并且围绕于所述触控操作窗口,所述第一环状部自所述环状本体的所述底面的内缘朝内且沿远离所述环状本体的方向倾斜地延伸而形成,所述第二环状部自所述环状本体的所述底面的外缘垂直地延伸而形成;所述第一环状部的远离所述环状本体的末端及所述第二环状部的远离所述环状本体的末端均呈圆角,并且所述第一环状部的末端相较于所述环状本体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二环状部的末端相较于所述环状本体的高度;以及
一底防水模块,所述底防水模块能分离地扣接于所述顶防水模块;其中,当所述顶防水模块与所述底防水模块相互扣接且将一智能型手机容纳于所述顶防水模块与所述底防水模块内时,所述顶壳体的所述触控操作窗口裸露出所述智能型手机的一触控面,所述第一环状部与所述第二环状部分别以其圆角压迫地抵接于所述智能型手机的所述触控面,并且所述第一环状部与所述第二环状部彼此分离地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水壳,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壳体设有一静音孔,所述顶防水模块具有一静音开关,所述静音开关包含有一长型的基部及自所述基部的一端延伸的突出部,所述基部设置于所述静音孔内,并且所述基部的另一端枢设于所述顶壳体;所述静音开 关用以卡持于所述智能型手机的一静音键,并且所述突出部能被扳动,以使所述静音开关以所述基部与所述顶壳体两者的连接部位为轴心而转动,用以带动所述静音键直线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水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基部的位于所述突出部相反侧的表面形成有一U形夹,所述U形夹包含有一弯曲部及自所述弯曲部延伸的两个臂部,所述弯曲部枢设于所述顶壳体的枢轴,所述两个臂部则用以推抵所述智能型手机的所述静音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水壳,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防水模块包含有安装于所述顶壳体的一防水件,用以遮蔽所述智能型手机的一音孔,在所述顶壳体的对应于所述防水件的外侧部位形成有相互连通且垂直配置的一纵向导音通道及一横向导音通道,并且所述防水件能分别经由所述纵向导音通道及所述横向导音通道而与外部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水壳,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壳体形成有一插接通道,用以对应于所述智能型手机的一插孔,以使所述插孔仅能经由所述插接通道来与外部连通;所述防水壳进一步包含有能分离地安装于所述顶壳体的一防水塞,并且所述防水塞枢接于所述顶壳体,以使所述防水塞能够于一角度范围内转动且能够随时停止转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水壳,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塞在相反两端之间形成有与所述纵向导音通道相连通的一穿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水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防水模块包含有一底硬壳与能弹性变形且设置于所述底硬壳上的一底软壳,所述底软壳具有设在所述底硬壳的内表面的一防水环,所述防水环与所述底硬壳的侧边部位包围限定出一环状的容置槽,所述底软壳的所述防水环的外侧缘凸设有两个环状的顶抵部;所述顶壳体包含有一 顶硬壳与能弹性变形且设置于所述顶硬壳上的一顶软壳,所述顶硬壳形成有一环状的插接部,所述插接部的内侧缘为平面,所述顶硬壳的所述插接部插设于所述容置槽中,并且所述底软壳的所述顶抵部受压迫地抵接于所述插接部的内侧缘。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防水壳,其特征在于,所述视窗防水垫圈的材质进一步限定为硅基热塑性硫化胶,并且所述第一环状部与所述环状本体之间的夹角大于100度且小于130度。
9.一种防水壳的视窗防水垫圈,其特征在于,所述视窗防水垫圈包括:
一环状本体,具有位于相反侧的一顶面与一底面;
一第一环状部,自所述环状本体的所述底面的内缘朝内且沿远离所述环状本体的方向倾斜地延伸而形成,并且所述第一环状部的远离所述环状本体的末端呈圆角;以及
一第二环状部,自所述环状本体的所述底面的外缘垂直地延伸而形成,并且所述第二环状部的远离所述环状本体的末端呈圆角;
其中,所述第一环状部的末端相较于所述环状本体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二环状部的末端相较于所述环状本体的高度,并且当所述第一环状部的末端与所述第二环状部的末端受一平面压迫时,所述第一环状部与所述第二环状部彼此分离地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防水壳的视窗防水垫圈,其特征在于,所述视窗防水垫圈的材质进一步限定为硅基热塑性硫化胶,其中,所述第一环状部与所述环状本体的夹角大于100度且小于130度。
CN201620025329.8U 2016-01-12 2016-01-12 防水壳及其视窗防水垫圈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54632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025329.8U CN205546322U (zh) 2016-01-12 2016-01-12 防水壳及其视窗防水垫圈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025329.8U CN205546322U (zh) 2016-01-12 2016-01-12 防水壳及其视窗防水垫圈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546322U true CN205546322U (zh) 2016-08-31

Family

ID=567645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025329.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546322U (zh) 2016-01-12 2016-01-12 防水壳及其视窗防水垫圈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546322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19334A (zh) * 2018-01-23 2018-07-24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US11622035B1 (en) * 2022-01-14 2023-04-04 Guangdong Xizhiongxi Technology Co., Ltd. Waterproof phone case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19334A (zh) * 2018-01-23 2018-07-24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CN108319334B (zh) * 2018-01-23 2020-06-0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US11622035B1 (en) * 2022-01-14 2023-04-04 Guangdong Xizhiongxi Technology Co., Ltd. Waterproof phone cas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357302B2 (en) Biometric and proximity sensor compatible protective case for mobile device
CN1838833B (zh) 电声变换器的安装结构
US7466558B2 (en)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KR101832548B1 (ko) 태블릿 컴퓨터를 수납하기 위한 하우징
JP5805072B2 (ja) 防水構造、防水方法及びこれらを用いた電子機器
US20130146491A1 (en) Selective exposure waterproof case for electronic devices
US8243458B2 (en) Waterproof structure for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CN101471194A (zh) 按键模组及应用该按键模组的便携式电子装置
CN209283227U (zh) 移动终端
US20100118476A1 (en) Accessory strap securing mechanism
CN205546322U (zh) 防水壳及其视窗防水垫圈
US20110070472A1 (en) Watertight battery cover assembly for electronic device
US8005208B2 (en) Sealing assembly and sliding cover mechanism using the sealing assembly
CN204498512U (zh) 终端侧键防水装置及终端
US20170366217A1 (en) Providing a seal for a protective mobile device case
JP4966620B2 (ja) 電子機器
CN101383858A (zh) 连接单元和电子设备
CN109348320A (zh) 麦克风防水装置、麦克风及电子装置
CN201608990U (zh) 一种防水手持设备外壳
CN201491051U (zh) 三防型无线网络电话
US20090158793A1 (en) Key mechanism for electronic device
CN111986942A (zh) 一种防水按键结构及电子设备
WO2013084992A1 (ja) 防水構造、防水方法、及び、これらを用いた電子機器
CN201267065Y (zh) 电子装置的机壳
CN212676153U (zh) 一种防水按键结构及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831

Termination date: 20180112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