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544707U - 一种液冷式电机外壳冷却道的密封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液冷式电机外壳冷却道的密封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544707U
CN205544707U CN201620266900.5U CN201620266900U CN205544707U CN 205544707 U CN205544707 U CN 205544707U CN 201620266900 U CN201620266900 U CN 201620266900U CN 205544707 U CN205544707 U CN 20554470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using
cooling duct
continuous
stop
ca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266900.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何峰
陈世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new aluminum time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Nanfulv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Nanfulv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Nanfulv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266900.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54470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54470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54470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otor Or Generator Frames (AREA)

Abstract

本专利属于电机的制造领域,公开了一种液冷式电机外壳冷却道的密封结构,包括壳体,壳体内设有连续U形冷却道,壳体两端位于连续U形冷却道的内侧方均设有环形的阻挡凸起,阻挡凸起与壳体同轴,且两个阻挡凸起均与壳体一体成型;壳体两端位于阻挡凸起的外侧方设有环形的可将连续U形冷却道密封的密封块;密封块与阻挡凸起之间、密封块与壳体之间均焊接。本专利提供的液冷式电机外壳冷却道的密封结构,解决了现有密封结构容易漏液、导致安全事故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液冷式电机外壳冷却道的密封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机的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液冷式电机外壳冷却道的密封结构。
背景技术
电机是指依据电磁感应定律实现电能转换或传递的一种电磁装置,其主要作用是为各种电器或机械提供动力,如在电动汽车领域,电机可产生驱动转矩,作为电动汽车前进的动力源。电机在运行的过程中,会产生较多的热量,该热量若不及时地转移走,会导致电机温度的升高,最后导致电机寿命缩短,甚至直接导致电机在运行的过程中因温度过高而烧毁。目前,为了电机能更好地散热,通常会于壳体内设置冷却道,电机运行时,持续地向冷却道内通入冷却液,将电机运行产生的热量及时地传递走。
现有电机外壳的冷却道通常为连续U形冷却道,如图1所示,连续U形冷却道1包括一组沿轴向设置于壳体侧壁内的通道,相邻的通道之间交叉式地通过设置于壳体端部上的凹槽连通,即第一条通道和第二条通道于左端连通,形成一个U形结构,第二条通道和第三条通道于右端连通,形成一个U形结构,第三条通道与第四条通道于左端连通,形成一个U形结构,以此类推,形成一条连续U形的冷却道,再于侧壁上设置分别连通冷却道两端的进口和出口。为了避免冷却液体从电机外壳的端部流出,电机外壳制造时,最后还会于壳体的端部对冷却道进行密封,形成一条完整独立的冷却道。
如图2所示,现有电机外壳冷却道的密封结构通常包括一块环形的密封板5,该密封板5直接与壳体2的端部贴合,再于两者内外侧的贴合缝处进行焊接,实现将冷却道的密封。目前,对于两者内侧的贴合缝,由于空间的限制,通常都是进行弧焊,而弧焊的焊缝处易形成气孔等缺陷,导致冷却液漏液,尤其是朝向电机内侧的漏液,冷却液与电机内的零部件接触,极容易引起安全事故。而且,电机内的转子与壳体2内壁的距离非常短,几乎处于接触的状态,因此,为了保证转子的顺利旋转,必须增加电机外壳内侧的精度,这就须要对内侧的焊缝进行车削加工,而车削加工会使得焊缝处的气孔等缺陷更容易暴露,从而引起漏液率的增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意在提供一种液冷式电机外壳冷却道的密封结构,以解决现有密封结构中壳体内侧有焊缝,容易向内侧漏液、导致安全事故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基础方案,一种液冷式电机外壳冷却道的密封结构,包括壳体,壳体内设有连续U形冷却道,壳体两端位于连续U形冷却道的内侧方均设有环形的阻挡凸起,阻挡凸起与壳体同轴,且两个阻挡凸起均与壳体一体成型;壳体两端位于阻挡凸起的外侧方设有环形的可将连续U形冷却道密封的密封块;密封块与阻挡凸起之间、密封块与壳体之间均焊接。
采用本方案中的一种液冷式电机外壳冷却道的密封结构,壳体两端设有环形的阻挡凸起,阻挡凸起与壳体一体成型,从而连续U形冷却道内的冷却液不会从阻挡凸起与壳体的连接处泄漏出至壳体内侧,阻挡凸起位于连续U形冷却道的内侧方,此处内侧方是指连续U形冷却道靠近壳体内壁的一侧,即阻挡凸起的横向坐标位于连续U形冷却道与壳体内壁之间。密封块用于封堵连续U形冷却道的端部,密封块位于阻挡凸起的外侧方,即密封块套于阻挡凸起外侧,从而密封块与阻挡凸起的贴合缝方向和壳体轴线方向一致。因此,阻挡凸起与密封块之间的焊缝位于壳体的端部,一方面便于焊接操作;另一方面,焊缝位于端部,而壳体的内侧没有焊缝,避免了焊缝对转子的旋转造成影响,因此,无需对焊缝处进行车削加工,也就不会导致因车削加工而引起漏液;另外,焊缝位于端部,即焊缝处有漏液,泄漏出的冷却液也不易进入至壳体内部,对电机的零部件造成影响,也就避免了因漏液而导致的安全事故的发生。
由上述所得,本实用新型的密封结构不易漏液,因漏液而导致的安全事故的发生率低。
以下是基于上述基础方案的优选方案:
优选方案一:基于基础方案,所述阻挡凸起与密封块之间的焊接为搅拌摩擦焊接。搅拌摩擦焊接即为利用工件端面的相互运动、相互摩擦所产生的热,使端部达到热塑性状态,然后迅速固化、完成焊接的一种焊接方式。搅拌摩擦焊接的强度损失小,焊缝处的强度大,不易裂开,因此,阻挡凸起与密封块之间采用搅拌摩擦焊可进一步避免漏液。搅拌摩擦焊接过程通常需要将摩擦焊机的搅拌头垂直伸入至两个平整端面贴合处,再利用搅拌头肩部与平整端面的摩擦生热,使得搅拌头前面的材料发生高度的塑性变形,随着搅拌头的移动,高度塑性变形的材料逐渐沉积在搅拌头的背后,形成搅拌摩擦焊的焊缝。然而,现有的密封结构中,由于密封块与壳体的贴合缝位于壳体的内侧,不便于搅拌头的插入,而且其内侧面为弧面,无法进行搅拌摩擦焊接,但本实用新型中的所述贴合缝位于壳体的端部,且贴合缝所在的端面为平整端面,便于搅拌摩擦焊接的操作。
优选方案二:基于基础方案或优选方案一,所述密封块与壳体之间的焊接为搅拌摩擦焊接。进一步避免冷却液从壳体的外侧泄露。
优选方案三:基于优选方案二,所述阻挡凸起的壁厚至少有3mm。小于3mm不便于搅拌摩擦焊接。
优选方案四:基于优选方案二,所述阻挡凸起的轴向高度为13-18mm。从而保证阻挡凸起与密封块之间的焊接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连续U形冷却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液冷式电机外壳冷却道的密封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液冷式电机外壳冷却道的密封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连续U形冷却道1、壳体2、阻挡凸起3、密封块4、密封板5。
如图3所示,一种液冷式电机外壳冷却道的密封结构,包括圆筒状的壳体2,壳体2的内径为176mm,壳体2的外径为220mm,壳体2内设有连续U形冷却道1,壳体2两端位于连续U形冷却道1的内侧均设有环形的阻挡凸起3,两个阻挡凸起3均与壳体2一体成型,阻挡凸起3的内径与壳体2的内径相等,均为176mm,阻挡凸起的外径为190mm,阻挡凸起3的高度为15mm。
壳体2两端位于阻挡凸起3的外侧设有环形的可将连续U形冷却道1密封的密封块4,即密封块4套于阻挡凸起3外侧,密封块4的内径为190.5mm,外径为220mm,高度为15mm,密封块4内侧与阻挡凸起3紧密贴合,密封块4的端部与壳体2的端部紧密贴合;阻挡凸起3与密封块4之间通过搅拌摩擦焊连接,壳体2端部与密封块4端部之间通过搅拌摩擦焊连接。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首先于外壳两端分别铣削一个朝向外侧的、且与外壳同轴的环形台阶,再于台阶上交叉式地加工连通相邻两条通道的凹槽,即于左端铣削出连通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的凹槽,于右端铣削出连通第二通道和第三通道的凹槽,于左端铣削出连通第三通道和第四通道的凹槽,以此类推,最后形成完整的连续U形冷却道1,即形成完整的壳体2和阻挡凸起3,其中从纵向来看,外壳没有被铣削的纵段为壳体2,被铣削的纵段剩下的那部分为阻挡凸起3;再设计一个环形的密封块4,将该密封块4的高度、内径、外径都设计成符合上述密封结构的要求,将密封块4套于阻挡凸起3的外侧,使密封块4的端部与壳体2的端部相抵;最后将摩擦焊机的搅拌头伸入至密封块4与阻挡凸起3之间的缝隙中进行密封搅拌摩擦焊接,即将密封块4与阻挡凸起3之间的缝隙全部焊接,形成环形的焊缝;另将摩擦焊机的搅拌头伸入至壳体2和密封块4之间的缝隙中进行密封搅拌摩擦焊接,即形成上述密封结构。
实验:
取五个图2所示的现有密封结构,分别为对比例1、2、3、4、5,且对比例1、2、3、4、5中冷却道密封时,壳体的内侧采用弧焊连接,壳体的外侧采用搅拌摩擦焊连接,另取五个图3所示的本实施例密封结构,分别为专利1、2、3、4、5,其中两种密封结构中的壳体的尺寸相等,壳体的材质均为铝材6061,密封块的材质亦为铝材6061。向十个密封结构中的冷却道灌满水并密封,静置2h,观察十个密封结构的漏水情况,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项目 漏水情况 项目 漏水情况
对比例1 壳体内侧漏水、外侧未漏水 专利1 壳体内、外侧均未漏水
对比例2 壳体内侧漏水、外侧未漏水 专利2 壳体内、外侧均未漏水
对比例3 壳体内侧、外侧均漏水 专利3 壳体内、外侧均未漏水
对比例4 壳体内侧漏水、外侧未漏水 专利4 壳体内、外侧均未漏水
对比例5 壳体内侧漏水、外侧未漏水 专利5 壳体内、外侧均未漏水
由表1可得,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密封结构壳体内侧无焊缝,无需对焊缝进行车削加工,整个密封结构不易漏水,由漏水导致的安全事故发生率低。
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

Claims (5)

1.一种液冷式电机外壳冷却道的密封结构,包括壳体,壳体内设有连续U形冷却道,其特征在于:壳体两端位于连续U形冷却道的内侧方均设有环形的阻挡凸起,阻挡凸起与壳体同轴,且两个阻挡凸起均与壳体一体成型;壳体两端位于阻挡凸起的外侧方设有环形的可将连续U形冷却道密封的密封块;密封块与阻挡凸起之间、密封块与壳体之间均焊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冷式电机外壳冷却道的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挡凸起与密封块之间的焊接为搅拌摩擦焊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液冷式电机外壳冷却道的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块与壳体之间的焊接为搅拌摩擦焊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冷式电机外壳冷却道的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挡凸起的壁厚至少有3mm。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冷式电机外壳冷却道的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挡凸起的轴向高度为13-18mm。
CN201620266900.5U 2016-03-31 2016-03-31 一种液冷式电机外壳冷却道的密封结构 Active CN20554470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266900.5U CN205544707U (zh) 2016-03-31 2016-03-31 一种液冷式电机外壳冷却道的密封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266900.5U CN205544707U (zh) 2016-03-31 2016-03-31 一种液冷式电机外壳冷却道的密封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544707U true CN205544707U (zh) 2016-08-31

Family

ID=571411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266900.5U Active CN205544707U (zh) 2016-03-31 2016-03-31 一种液冷式电机外壳冷却道的密封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54470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43269A (zh) * 2016-03-31 2016-07-06 重庆南涪铝精密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液冷式电机外壳冷却道的密封结构及其密封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43269A (zh) * 2016-03-31 2016-07-06 重庆南涪铝精密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液冷式电机外壳冷却道的密封结构及其密封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743269B (zh) 一种液冷式电机外壳冷却道的密封结构及其密封方法
US11646613B2 (en) Stator for an electrical machine, in particular of a motor vehicle,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such a stator
CN205544707U (zh) 一种液冷式电机外壳冷却道的密封结构
CN106102421A (zh) 一种铝液冷机箱结构及制备方法
WO2020006806A1 (zh) 电机壳体冷却水道密封焊接方法
CN203374814U (zh) 水轮发电机组轴承油槽气体密封装置
CN217003026U (zh) 一种盾构机主驱动减速机用冷却系统
CN205407470U (zh) 一种电机水冷装置
CN205858482U (zh) 一种双缸风冷柴油发电机组
CN105024476A (zh) 一种水冷电机机座的冷却系统结构
CN102384310A (zh) Sf6阀门波纹管组件及其生产方法
CN204867779U (zh) 点焊电极结构
CN207074911U (zh) 分体式新能源汽车交流电机壳
CN203687646U (zh) 一种真空炉水冷电极
CN203907054U (zh) 一种冷热系统中冷热剂循环管道用连接头
CN212577786U (zh) 一种用于水冷板密封搅拌摩擦焊接的工装
CN202713071U (zh) 一种电动机的内水套与外水套焊接结构
CN207382111U (zh) 一种混合动力电机机壳结构
CN206878617U (zh) 一种具有冷却功能的电机壳体
CN206865317U (zh) 一种水泵用集成控制器的双屏蔽电机
CN206723645U (zh) 汽车空调管路镦压双密封结构
CN210927290U (zh) 一种水冷电机轴向水道壳体封堵形式
CN216367854U (zh) 一种持续稳定的锂电池负极材料卧式包覆造粒设备
CN208369348U (zh) 一种电机壳体
CN202759318U (zh) 端盖水冷电机防渗漏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408000 Chongqing city Fuling District Longqiao Stone Industrial Park Group building two floor

Patentee after: Chongqing new aluminum times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408000 Chongqing city Fuling District Longqiao Stone Industrial Park Group building two floor

Patentee before: CHONGQING NANFULV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