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540349U - 一种控温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控温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540349U
CN205540349U CN201620366682.2U CN201620366682U CN205540349U CN 205540349 U CN205540349 U CN 205540349U CN 201620366682 U CN201620366682 U CN 201620366682U CN 205540349 U CN205540349 U CN 20554034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cubation cavity
temperature
heating element
cooling module
conductive blo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366682.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姜允中
王晓言
李宪昌
陈宇
赵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abthink Instrumen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abthink Instrumen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abthink Instrumen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Labthink Instrumen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366682.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54034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54034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54034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ntrol Of Temperature (AREA)
  • Devices That Are Associated With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一种控温装置,它包括保温腔、加热元件、制冷元件、传导块、传导体。加热元件、制冷元件固定到保温腔上,传导块与保温腔接触面、制冷元件与保温腔的接触面均设有隔温垫。保温腔内充有传导体。保温腔包括腔体与腔盖,腔体与腔盖之间通过螺钉连接,并设有密封圈。保温腔内设有温度传感器,传感器外接控制元件,控制元件控制加热元件、制冷元件。当传感器测得的温度低于设定温度,控制元件控制加热元件加热,直到达到设定温度;当温度高于设定温度时,控制元件控制制冷元件制冷,直到达到设定温度。

Description

一种控温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控温装置。
背景技术
不同温度下,同一种膜对气体的阻隔性不同。在气体阻隔类检测行业,检测标准往往是基于某一温度条件下而言。为充分了解膜对某气体的阻隔性,一台阻隔类检验仪器(以下简称仪器),往往需要测试不同温度下膜对气体的阻隔性。因此,仪器的控温精度直接影响检测精度。当前仪器的控温效果非常不理想:要么控温不准确,要么温度分布的不是不均匀。严重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控温精度已成为制约仪器检测精度的一大瓶颈。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控温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控温装置,包括密封的保温腔,在所述的保温腔内设有制冷元件和加热元件,所述的制冷元件外套装有与其接触的传导块,在传导块外围绕有加热元件;同时在保温腔内还设有温度传感器,所述的温度传感器与一个控制元件相连,所述的控制元件控制加热元件、制冷元件。
一种控温装置,包括密封的保温腔,在所述的保温腔内设有制冷元件和加热元件,所述的加热元件外套装有与其接触的传导块,在传导块外围绕有制冷元件;同时在保温腔内还设有温度传感器,所述的温度传感器与一个控制元件相连,所述的控制元件控制加热元件、制冷元件。
一种控温装置,包括密封的保温腔,在所述的保温腔内设有传导块和加热元件,所述传导块穿过保温腔延伸到保温腔外侧,制冷元件固定到位于保温腔外的传导块上,加热元件围绕在位于保温腔内的传导块上;同时在保温腔内还设有温度传感器,所述的温度传感器与一个控制元件相连,所述的控制元件控制加热元件、制冷元件。
进一步的,所述保温腔内还设有传导体,所述的传导体为导温硅油。
进一步的,所述的制冷元件与传导块接触。
进一步的,所述制冷元件位于保温腔外侧,与传导块接触。
进一步的,所述保温腔包括腔体和腔盖,所述的腔盖与腔体之间通过螺钉连接,并设有密封圈进行密封。
进一步的,所述的温度传感器安装在腔体的内壁上。
进一步的,所述保温腔与传导块接触面、保温腔与制冷元件接触面均设有隔温垫。
进一步的,所述的加热元件为螺旋状的管状结构或者块状结构,包括电加热管或水循环加热管,或者电加热块。
进一步的,所述的制冷元件为螺旋状的管状结构或者块状结构,包括半导体制冷块、水循环制冷管或制冷剂循环制冷管。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当传感器测得的温度低于设定温度时,控制元件控制加热元件加热,直到达到设定温度;当温度高于设定温度时,控制元件控制制冷元件制冷,直到达到设定温度。
腔内设置传导块,与加热元件、制冷元件接触。加热或者制冷时,传导块将制冷元件或加热元件产生的温度传递到腔内,同时增大与导温硅油的接触面积,加速散温。达到快速、均匀控温。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加热与制冷双向控温,控温速率快;
2、使用导温硅油,使得控温变得比较均匀;
3、外层用保温腔,保温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第一种方案结构图;
图2本实用新型第二种方案结构图;
图3本实用新型第三种方案结构图;
图4本实用新型第四种方案结构图。
图中:1.腔体;2.温度传感器;3.加热元件;4.传导块;5.螺钉;6.腔盖;7.密封元件;8.传导体;9.制冷元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的控温装置,它包括保温腔、加热元件3、制冷元件9、传导块4、传导体8。加热元件3、制冷元件9固定到保温腔上,制冷元件外套装有与其接触的传导块4,在传导块4外缠绕有与其接触的加热元件3;同时在保温腔1内还设有温度传感器2,温度传感器2与一个控制元件相连,所述的控制元件控制加热元件3、制冷元件9;这里的加热元件3为螺旋状的电加热棒,或者是螺旋状的水循环管;制冷元件9为半导体制冷块、水循环制冷管或制冷剂循环制冷管。
进一步的,保温腔内充有传导体。
进一步的,保温腔包括腔体1与腔盖6,腔体与腔盖之间通过螺钉5连接,并设有密封圈。
进一步的,保温腔与传导块接触面、保温腔与制冷块接触面均设有隔温垫。
实施例2
结构图和图1相同,但是加热元件3和制冷元件9互换,控温装置,它包括保温腔、加热元件3、制冷元件9、传导块4、传导体8;加热元件3、制冷元件9固定到保温腔上,加热元件3外套装有与其接触的传导块,在传导块外缠绕有与其接触的制冷元件9;同时在保温腔内还设有温度传感器2,温度传感器2与一个控制元件相连,控制元件控制加热元件3、制冷元件9。这里的制冷元件9为螺旋的管状结构,包括水循环制冷管或者制冷剂循环制冷管,加热元件3为块状的电加热棒。
其余的部件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3
如图2所示的控温装置,它包括保温腔、加热元件3、制冷元件9、传导块4、传导体8。在保温腔内设有传导块4和加热元件3,传导块4穿过保温腔延伸到保温腔外侧,制冷元件9固定到位于保温腔外的传导块4上,加热元件3围绕在位于保温腔内的传导块4上;同时在保温腔内还设有温度传感器2,温度传感器2与一个控制元件相连,控制元件控制加热元件、制冷元件。
进一步的,这里的加热元件3为螺旋状的电加热棒,或者是螺旋状的水循环管。
进一步的,制冷元件9为半导体制冷块或水循环制冷管,或制冷剂循环制冷管。
实施例4
如图3所示的控温装置,它包括保温腔、加热元件3、制冷元件9、传导块4、传导体8。加热元件3、制冷元件9固定到保温腔上,制冷元件外套装有与其接触的传导块4,在传导块4外围绕有若干加热元件3;这里的加热元件3、制冷元件9为块状结构;具体制冷制热方式与实施例1、2、3相同。
其余的部件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5
结构图与图3相同,但是加热元件与制冷元件互换。
其余结构与实施例4相同。
实施例6
如图4所示的控温装置,它包括保温腔、加热元件3、制冷元件9、传导块4、传导体8。在保温腔内设有传导块4和加热元件3,传导块4穿过保温腔延伸到保温腔外侧,制冷元件9固定到位于保温腔外的传导块4上,保温腔内的传导块4外围绕有若干加热元件3,这里的加热元件3、制冷元件9为块状结构;具体制冷制热方式与实施例1、2、3相同。
其余结构同实施例3。
上述实施例1-6的工作原理如下:
当传感器测得的温度低于设定温度时,控制元件控制加热元件加热,直到达到设定温度;当温度高于设定温度时,控制元件控制制冷元件制冷,直到达到设定温度。
腔内设置传导块,与加热元件、制冷元件接触。加热或者制冷时,传导块将制冷元件或加热元件产生的温度传递到腔内,同时增大与导温硅油的接触面积,加速散温。达到快速、均匀、双向控温。
上述虽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但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所属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劳动即可做出的各种修改或变形仍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内。

Claims (10)

1.一种控温装置,包括密封的保温腔,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保温腔内设有制冷元件和加热元件,所述的制冷元件外套装有与其接触的传导块,在所述的传导块外围绕有加热元件;同时在保温腔内还设有温度传感器,所述的温度传感器与一个控制元件相连,所述的控制元件控制加热元件、制冷元件。
2.一种控温装置,包括密封的保温腔,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保温腔内设有制冷元件和加热元件,所述的加热元件外套装有与其接触的传导块,在所述的传导块外围绕有制冷元件;同时在保温腔内还设有温度传感器,所述的温度传感器与一个控制元件相连,所述的控制元件控制加热元件、制冷元件。
3.一种控温装置,包括密封的保温腔,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保温腔内设有传导块和加热元件,所述传导块穿过保温腔延伸到保温腔外侧,制冷元件固定到位于保温腔外的传导块上,加热元件围绕在位于保温腔内的传导块上;同时在保温腔内还设有温度传感器,所述的温度传感器与一个控制元件相连,所述的控制元件控制加热元件、制冷元件。
4.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控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腔内还设有传导体。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控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导体为导温硅油。
6.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控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腔包括腔体和腔盖,所述的腔盖与腔体之间通过螺钉连接,并设有密封圈进行密封。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控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温度传感器安装在腔体的内壁上。
8.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控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腔与传导块接触面、保温腔与制冷元件接触面均设有隔温垫。
9.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控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热元件为螺旋状的管状结构或者块状结构。
10.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控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制冷元件为螺旋状的管状结构或者块状结构。
CN201620366682.2U 2016-04-27 2016-04-27 一种控温装置 Active CN20554034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366682.2U CN205540349U (zh) 2016-04-27 2016-04-27 一种控温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366682.2U CN205540349U (zh) 2016-04-27 2016-04-27 一种控温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540349U true CN205540349U (zh) 2016-08-31

Family

ID=567946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366682.2U Active CN205540349U (zh) 2016-04-27 2016-04-27 一种控温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54034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894795A (zh) * 2017-11-22 2018-04-10 济南兰光机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气体恒温装置及检测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894795A (zh) * 2017-11-22 2018-04-10 济南兰光机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气体恒温装置及检测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677011B (zh) 一种适用于真空条件下面源黑体宽温度范围控制系统
CN109613051B (zh) 一种采用对比法测量材料Seebeck系数的装置及方法
CN102353479A (zh) 一种热电制冷器冷量测量装置
CN109444215B (zh) 非稳态超高温隔热性能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
CN104272862A (zh) 加热装置
CN109815596A (zh) 基于温控散热器的半导体器件环境温度模拟系统及方法
CN107329026A (zh) 三支柱绝缘子温度循环试验装置和方法
CN205540349U (zh) 一种控温装置
CN104653789A (zh) 一种带泄漏检测的电加热液态金属阀门
WO2015188635A1 (zh) 高电压分体油炉
CN102865969A (zh) 压力传感器温度特性的测试装置
CN103500733B (zh) 一种隔爆结构绝缘热管散热器
CN102566624B (zh) 噪声式水温控制装置
EP3438597B1 (en) Temperature calibration system with separable cooling assembly
CN207895328U (zh) 半导体温控装置
JP6161327B2 (ja) 四端子抵抗測定装置および四端子測定用プローブ
WO2016029663A1 (zh) 电压等级为2.5kv~220kv的电阻加热油炉
CN215728497U (zh) 一种温差发电模块热电性能测试工作台
CN213601877U (zh) 光电检测器件温控装置
CN208317250U (zh) 一种相变冷却散热器
CN212906024U (zh) 低温保护装置及摄像机
CN104457358B (zh) 基于u型管的高温热管腔内压力实时测量系统
CN211348520U (zh) 一种tec制冷性能的测量装置
KR20170140657A (ko) 열전소자와 냉매를 이용한 냉온 제어 시스템
GB2188163A (en) Testing degradation of a sample under thermal cycling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