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536686U - 换热装置 - Google Patents

换热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536686U
CN205536686U CN201620074264.6U CN201620074264U CN205536686U CN 205536686 U CN205536686 U CN 205536686U CN 201620074264 U CN201620074264 U CN 201620074264U CN 205536686 U CN205536686 U CN 20553668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exchanger
heat
header
exchanger
axi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074264.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磊
牟守冠
高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nhua Hangzhou Micro Channel Heat Exchang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nhua Hangzhou Micro Channel Heat Exchang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nhua Hangzhou Micro Channel Heat Exchang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nhua Hangzhou Micro Channel Heat Exchang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074264.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53668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53668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53668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换热装置,包括:多个换热器,每个换热器包括第一集流管、第二集流管、扁管和翅片,扁管的两端分别与第一集流管和第二集流管相连,每个换热器绕平行于第一集流管和第二集流管的轴向且正交于扁管的厚度方向的折弯轴线折弯以形成第一换热部分、第二换热部分和位于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之间的折弯部,多个换热器沿平行于折弯轴线的方向或正交于折弯轴线的方向排列,多个换热器的第一集流管彼此并联且多个换热器的第二集流管彼此并联。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换热装置由多个折弯成双排的换热器连接而成,避免单个换热器过大,有利于工艺生产,换热器之间的接管可以在换热装置的侧部,方便了换热装置在空调系统中的连接。

Description

换热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交换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换热装置。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广泛应用的商用风冷空调机组的换热器由于空间和性能方面的要求,通常需要折弯。当换热器尺寸较大时,换热器折弯会造成换热器的芯体变形偏大,导致生产制造换热器困难。此外,多个换热器之间的接管位于换热器之间,导致换热面积损失,并且接管位于中间会导致生产工艺困难,产品生产的经济性降低。另一方面,生产制作尺寸偏大的换热器会与一些认证的标准相违背,使得产品在某些地区的推广和使用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出一种换热装置,该换热装置由多个折弯成双排的换热器连接而成,避免单个换热器过大,有利于工艺生产,换热器之间的接管可以在换热装置的侧部,方便了换热装置在空调系统中的连接。
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换热装置,所述换热装置包括:多个换热器,每个换热器包括第一集流管、第二集流管、扁管和翅片,所述扁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集流管和第二集流管相连,每个所述换热器绕平行于所述第一集流管和所述第二集流管的轴向且正交于所述扁管的厚度方向的折弯轴线折弯以形成第一换热部分、第二换热部分和位于所述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之间的折弯部,所述多个换热器沿平行于所述折弯轴线的方向或正交于所述折弯轴线的方向排列,所述多个换热器的第一集流管彼此并联且所述多个换热器的第二集流管彼此并联。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换热装置由多个折弯成双排的换热器连接而成,避免单个换热器过大,有利于工艺生产,换热器之间的接管可以在换热装置的侧部,方便了换热装置在空调系统中的连接。
每个所述换热器折弯成U形或V形。
所述多个换热器沿平行于所述折弯轴线的方向排列且它们的开口方向一致或相邻两个的开口方向相反。
所述多个换热器的开口方向一致,在正交于所述折弯轴线的平面内,所述多个换热器的投影彼此重叠或并排,所述换热器为至少两个,所述至少两个换热器包括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所述第一换热器的第一集流管沿所述换热器的开口方向超出该第一换热器的第二集流管,所述第二换热器的第二集流管沿所述换热器的开口超出所述第二换热器的第一集流管,在正交于所述折弯轴线的平面内,所述第一换热器的第一集流管与所述第二换热器的第二集流管在垂直于所述换热器的对称轴线的方向上平齐,所述第一换热器的第二集流管与所述第二换热器的第一集流管在垂直于所述换热器的对称轴线的方向上平齐。
所述多个换热器的开口方向一致,在正交于所述折弯轴线的平面内,所述多个换热器的投影彼此重叠或并排,所述换热器为至少两个,所述至少两个换热器包括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在正交于所述折弯轴线的平面内,所述第一换热器的第一集流管和第二集流管以及所述第二换热器第一集流管和第二集流管在垂直于所述换热器的对称轴线的方向上彼此平齐。
相邻两个所述换热器的开口方向相反,在正交于所述折弯轴线的平面内,所述多个换热器的投影彼此重叠或并排,所述换热器为至少两个,所述至少两个换热器包括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在正交于所述折弯轴线的平面内,所述第一换热器的第一集流管和第二集流管与所述第二换热器的折弯部在垂直于所述换热器的对称轴线的方向上彼此平齐,所述第二换热器的第一集流管和第二集流管与所述第一换热器的折弯部在垂直于所述换热器的对称轴线的方向上彼此平齐。
所述多个换热器沿在正交于所述折弯轴线的平面内的平行于所述换热器的对称轴线的方向排列。
所述换热器为至少两个,所述至少两个换热器包括开口彼此相对的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在正交于所述折弯轴线的平面内,所述第一换热器的第一集流管沿所述换热器的对称轴线的方向超出所述第一换热器的第二集流管,所述第二换热器的第二集流管沿所述换热器的对称轴线的方向超出所述第二换热器的第一集流管,所述第一换热器的第一集流管与所述第二换热器的第二集流管在垂直于所述换热器的对称轴线的方向上平齐。
所述换热器为至少两个,所述至少两个换热器包括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在正交于所述折弯轴线的平面内,所述第二换热器的第一换热部分的投影与所述第一换热器的第二换热部分的投影相交。
所述换热器为至少两个,所述至少两个换热器包括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在正交于所述折弯轴线的平面内,所述第二换热器的投影位于所述第一换热器的第一换热部分和第二换热部分的投影之间。
每个扁管包括第一平直段、第二平直段以及位于所述第一平直段和第二平直段之间且绕该扁管的长度方向扭转的扭转段,所述扁管在所述扭转段处折弯,相邻扁管的扭转段之间未设置所述翅片。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换热装置的主视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换热装置的左视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换热装置的右视示意图。
图4是图1所示换热装置的仰视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换热装置的主视示意图。
图6是图5所示换热装置的左视示意图。
图7是图5所示换热装置的右视示意图。
图8是图5所示换热装置的仰视示意图。
图9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换热装置的主视示意图。
图10是图9所示换热装置的左视示意图。
图11是图9所示换热装置的右视示意图。
图1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的换热装置的主视示意图。
图1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五实施例的换热装置的主视示意图。
图1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六实施例的换热装置的主视示意图。
图15是图14所示换热装置的右视示意图。
图16是图14所示换热装置的仰视示意图。
图1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七实施例的换热装置的主视示意图。
图18是图17所示换热装置的右视示意图。
图19是图17所示换热装置的仰视示意图。
图20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八实施例的换热装置的主视示意图。
图21是图20所示换热装置的左视示意图。
图22是图20所示换热装置的右视示意图。
附图标记:
换热装置1;
换热器10、第一换热器11、第二换热器12、第一换热部分13、第二换热部分14、折弯部15;
第一集流管100、第一换热器11的第一集流管110、第二换热器12的第一集流管120、
第二集流管200、第一换热器11的第二集流管210、第二换热器12的第二集流管220、
扁管300、翅片400、第一平直段310、第二平直段320、扭转段33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换热装置1,该换热装置1可以应用于商用风冷空调机组等。
如图1-图19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换热装置1包括多个换热器10。
每个换热器10包括第一集流管100、第二集流管200、扁管300和翅片400。第一集流管100和第二集流管200平行设置,扁管300的两端分别与第一集流管100和第二集流管200相连,每个换热器10绕平行于第一集流管100和第二集流管200的轴向且正交于扁管300的厚度方向的折弯轴线L折弯以形成第一换热部分13、第二换热部分14和位于第一换热部分13和第二换热部分14之间的折弯部15。换言之,每个换热器10均为双排折弯式多通道换热器。多个换热器10沿平行于折弯轴线L的方向或正交于折弯轴线L的方向排列,多个换热器10的第一集流管100彼此并联,且多个换热器10的第二集流管200彼此并联。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换热装置1,采用沿平行于折弯轴线L的方向或正交于折弯轴线L的方向排列的多个尺寸较小的双排折弯式多通道换热器10,且多个换热器10的第一集流管100彼此并联,多个换热器10的第二集流管200彼此并联,能够满足空间和性能方面的要求,且单个换热器10的尺寸可以相比现有技术中的换热器更小,从而折弯时芯体的变形较小,方便生产制造。并且,换热器10之间的接管可以位于换热装置1的侧部,不仅方便了换热装置1在空调系统中的连接,而且换热面积损失较小,减小了制冷剂的压降,生产工艺更加简单,提高了产品生产的经济性。此外,由于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换热装置1的单个换热器10的尺寸较小,利于达到一些认证标准,便于在某些地区的推广和使用。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换热装置1。
如图1-图19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换热装置1包括多个换热器10,每个换热器10均为双排折弯式多通道换热器,多个换热器10沿平行于折弯轴线L的方向或正交于折弯轴线L的方向排列,多个换热器10的第一集流管100彼此并联,且多个换热器10的第二集流管200彼此并联。
具体而言,如图1-图19所示,每个换热器10折弯成U形或V形。每个扁管300包括第一平直段310、第二平直段320以及位于第一平直段310和第二平直段320之间且绕该扁管300的长度方向N方向扭转的扭转段330,扁管300在扭转段330处折弯,相邻扁管300的扭转段330之间未设置翅片400。举例而言,每个扁管300在其长度方向的中部扭转以形成扭转段330,且相邻扁管300的扭转段330之间不设置翅片400,这样可以便于扁管300折弯,从而方便整个换热器10折弯,以形成双排折弯式多通道换热器。
可选地,多个换热器10沿平行于折弯轴线L的方向排列,且多个换热器10的开口方向一致或相邻两个换热器10的开口方向相反。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图8所示,每个换热器10折弯成U形,多个换热器10沿平行于折弯轴线L的方向排列,且多个换热器10的开口方向一致(即多个U形的开口方向一致),在正交于折弯轴线L的平面内,多个换热器10的投影彼此重叠或并排。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示例中,如图1-图4所示,每个换热器10折弯成U形,多个换热器10沿平行于折弯轴线L的方向排列,且多个换热器10的开口方向一致(即多个U形的开口方向一致),在正交于折弯轴线L的平面内,多个换热器10的投影彼此重叠或并排。
可选地,如图1-图4所示,在正交于折弯轴线L的平面内,多个换热器10的投影彼此重叠,换热器10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换热器10包括第一换热器11和第二换热器12。第一换热器11的第一换热部分13和第二换热部分14的长度不一致,且第二换热器12的第一换热部分13和第二换热部分14的长度不一致。第一换热器11的第一换热部分13的长度等于第二换热器12的第二换热部分14的长度,第一换热器11的第二换热部分14的长度等于第二换热器12的第一换热部分13的长度。具体地,第一换热器11的第一集流管110沿第一换热器11的开口方向超出第一换热器11的第二集流管210。第二换热器12的第二集流管220沿第二换热器12的开口超出第二换热器12的第一集流管120。在正交于折弯轴线L的平面内,第一换热器11的第一集流管110与第二换热器12的第二集流管220在垂直于换热器10的对称轴线的方向M上平齐,第一换热器11的第二集流管210与第二换热器12的第一集流管120在垂直于换热器10的对称轴线的方向M上平齐。第一换热器11的第一集流管110与第二换热器12的第一集流管120并联成进口管和出口管中的一个,第一换热器11的第二集流管210和第二换热器12的第二集流管220并联成进口管和出口管中的另一个,从而进口管和出口管分别位于换热装置1的两侧。其中,由于第一换热器11的对称轴线与第二换热器12的对称轴线重合,因此,换热器10的对称轴线可以为第一换热器11和第二换热器12中的任一个的对称轴线。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地是,在该实施例中,换热器10也可以为两个以上,两个以上的换热器10可以按照第一换热器11和第二换热器12的排列方式排列,也可以按照其它方式沿平行于折弯轴线L的方向排列。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具体示例中,如图5-图8所示,每个换热器10折弯成U形,多个换热器10沿平行于折弯轴线L的方向排列,且多个换热器10的开口方向一致(即多个U形的开口方向一致),在正交于折弯轴线L的平面内,多个换热器10的投影彼此重叠或并排。
可选地,如图5-图8所示,在正交于折弯轴线L的平面内,多个换热器10的投影并排,换热器10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换热器10包括第一换热器11和第二换热器12。第一换热器11的第一换热部分13和第二换热部分14的长度一致,且第二换热器12的第一换热部分13和第二换热部分14的长度一致。第一换热器11的第一换热部分13和第二换热部分14的长度等于第二换热器12的第一换热部分13和第二换热部分14的长度。在正交于折弯轴线L的平面内,第一换热器11的第一集流管110和第一换热器11的第二集流管210以及第二换热器12的第一集流管120和第二换热器12的第二集流管220在垂直于换热器10的对称轴线的方向M上彼此平齐。第一换热器11的第一集流管110与第二换热器12的第一集流管120并联成进口管和出口管中的一个,第一换热器11的第二集流管210和第二换热器12的第二集流管220并联成进口管和出口管中的另一个,从而进口管和出口管位于换热装置1的同一侧。其中,由于第一换热器11的对称轴线与第二换热器12的对称轴线平行,因此,换热器10的对称轴线可以为第一换热器11和第二换热器12中的任一个的对称轴线。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地是,在该实施例中,换热器10也可以为两个以上,两个以上的换热器10可以按照第一换热器11和第二换热器12的排列方式排列,也可以按照其它方式沿平行于折弯轴线L的方向排列。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具体示例中,如图20-图22所示,每个换热器10折弯成U形,多个换热器10沿平行于折弯轴线L的方向排列,且相邻两个换热器10的开口方向相反(即相邻U形的开口方向相反),在正交于折弯轴线L的平面内,多个换热器10的投影彼此重叠或并排。
可选地,如图20-图22所示,在正交于折弯轴线L的平面内,多个换热器10的投影并排,换热器10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换热器10包括第一换热器11和第二换热器12。第一换热器11的第一换热部分13和第二换热部分14的长度一致,且第二换热器12的第一换热部分13和第二换热部分14的长度一致。第一换热器11的第一换热部分13和第二换热部分14的长度等于第二换热器12的第一换热部分13和第二换热部分14的长度。在正交于折弯轴线L的平面内,第一换热器11的第一集流管110和第一换热器11的第二集流管210与第二换热器12的折弯部15在垂直于换热器10的对称轴线的方向M上彼此平齐,第二换热器12的第一集流管120和第二换热器12的第二集流管220与第一换热器11的折弯部15在垂直于换热器10的对称轴线的方向M上彼此平齐。第一换热器11的第一集流管110与第二换热器12的第一集流管120并联成进口管和出口管中的一个,第一换热器11的第二集流管210和第二换热器12的第二集流管220并联成进口管和出口管中的另一个,从而进口管和出口管位于换热装置1的同一侧。其中,由于第一换热器11的对称轴线与第二换热器12的对称轴线平行,因此,换热器10的对称轴线可以为第一换热器11和第二换热器12中的任一个的对称轴线。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地是,在该实施例中,换热器10也可以为两个以上,两个以上的换热器10可以按照第一换热器11和第二换热器12的排列方式排列,也可以按照其它方式沿平行于折弯轴线L的方向排列。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如图9-图13所示,多个换热器10沿在正交于折弯轴线L的平面内的平行于换热器10的对称轴线的方向N排列,且多个换热器10的开口方向一致或相邻两个换热器10的开口方向相反。
具体地,换热器10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换热器10包括第一换热器11和第二换热器12,第一换热器11和第二换热器12均折弯成U形,第一换热器11和第二换热器12的开口彼此相对(即两个U形的开口相对)。
可选地,如图9-图11所示,第一换热器11的第一换热部分13和第二换热部分14的长度不一致,且第二换热器12的第一换热部分13和第二换热部分14的长度不一致。具体地,在正交于折弯轴线L的平面内,第一换热器11的第一集流管110沿换热器100的对称轴线的方向N超出第一换热器11的第二集流管210,第二换热器12的第二集流管220沿换热器100的对称轴线的方向N超出第二换热器12的第一集流管120。第一换热器11的第一集流管110与第二换热器12的第二集流管220在垂直于换热器10的对称轴线的方向M上平齐。第一换热器11的第一集流管110与第二换热器12的第一集流管120并联成进口管和出口管中的一个,第一换热器11的第二集流管210和第二换热器12的第二集流管220并联成进口管和出口管中的另一个,从而进口管和出口管分别位于换热装置1的两侧。其中,由于第一换热器11的对称轴线与第二换热器12的对称轴线重合,因此,换热器10的对称轴线可以为第一换热器11和第二换热器12中的任一个的对称轴线。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地是,在该实施例中,换热器10也可以为两个以上,如图12和图13所示,两个以上的换热器10可以按照第一换热器11和第二换热器12的排列方式排列,也可以按照其它方式沿在正交于折弯轴线L的平面内的垂直于换热器10的对称轴线的方向N排列。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示例中,如图14-图16所示,每个换热器10折弯成V形,也就是说,每个换热器10的第一换热部分13和第二换热部分14之间的夹角大于0°且小于180°,多个换热器10沿平行于折弯轴线L的方向排列,多个换热器10的开口方向一致或相邻两个换热器10的开口方向相反。
可选地,如图14-图16所示,换热器10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换热器10包括第一换热器11和第二换热器12,第一换热器11和第二换热器12的开口方向一致。第一换热器11的第一换热部分13和第二换热部分14的长度一致,且第二换热器12的第一换热部分13和第二换热部分14的长度一致。第一换热器11的第一换热部分13和第二换热部分14的长度等于第二换热器12的第一换热部分13和第二换热部分14的长度。在正交于折弯轴线L的平面内,第二换热器12的第一换热部分13的投影与第一换热器11的第二换热部分14的投影相交。第一换热器11的第一集流管110与第二换热器12的第一集流管120并联成进口管和出口管中的一个,第一换热器11的第二集流管210和第二换热器12的第二集流管220并联成进口管和出口管中的另一个,从而进口管和出口管位于换热装置1的同一侧。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地是,在该实施例中,换热器10也可以为两个以上,两个以上的换热器10可以按照第一换热器11和第二换热器12的排列方式排列,也可以按照其它方式沿平行于折弯轴线L的方向排列且在正交于折弯轴线L的平面内相交。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具体示例中,如图17-图19所示,每个换热器10折弯成V形,也就是说,每个换热器10的第一换热部分13和第二换热部分14之间的夹角大于0°且小于180°,多个换热器10沿平行于折弯轴线L的方向排列,多个换热器10的开口方向一致或相邻两个换热器10的开口方向相反。
可选地,如图17-图19所示,换热器10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换热器10包括第一换热器11和第二换热器12,第一换热器11和第二换热器12的开口方向一致。第一换热器11的第一换热部分13和第二换热部分14的长度一致,且第二换热器12的第一换热部分13和第二换热部分14的长度一致。第一换热器11的第一换热部分13和第二换热部分14的长度大于第二换热器12的第一换热部分13和第二换热部分14的长度。在正交于折弯轴线L的平面内,第二换热器12的投影位于第一换热器11的第一换热部分13和第二换热部分14的投影之间。第一换热器11的第一集流管110与第二换热器12的第一集流管120并联成进口管和出口管中的一个,第一换热器11的第二集流管210和第二换热器12的第二集流管220并联成进口管和出口管中的另一个,从而进口管和出口管位于换热装置1的同一侧。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地是,在该实施例中,换热器10也可以为两个以上,两个以上的换热器10可以按照第一换热器11和第二换热器12的排列方式排列,也可以按照其它方式沿平行于折弯轴线L的方向排列且在正交于折弯轴线L的平面内依次套设。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需要理解地是,上述所有实施例中,折弯成U形的换热器也可以折弯成V形,而折弯成V形的换热器也可以折弯成U形。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换热装置1,由多个折弯成双排的换热器10连接而成,避免单个换热器10过大,有利于工艺生产,换热器10之间的接管可以在换热装置1的侧部,方便了换热装置1在空调系统中的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彼此可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1)

1.一种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换热器,每个换热器包括第一集流管、第二集流管、扁管和翅片,所述扁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集流管和第二集流管相连,每个所述换热器绕平行于所述第一集流管和所述第二集流管的轴向且正交于所述扁管的厚度方向的折弯轴线折弯以形成第一换热部分、第二换热部分和位于所述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之间的折弯部,所述多个换热器沿平行于所述折弯轴线的方向或正交于所述折弯轴线的方向排列,所述多个换热器的第一集流管彼此并联且所述多个换热器的第二集流管彼此并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换热器折弯成U形或V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换热器沿平行于所述折弯轴线的方向排列且它们的开口方向一致或相邻两个的开口方向相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换热器的开口方向一致,在正交于所述折弯轴线的平面内,所述多个换热器的投影彼此重叠或并排,所述换热器为至少两个,所述至少两个换热器包括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所述第一换热器的第一集流管沿所述换热器的开口方向超出该第一换热器的第二集流管,所述第二换热器的第二集流管沿所述换热器的开口超出所述第二换热器的第一集流管,在正交于所述折弯轴线的平面内,所述第一换热器的第一集流管与所述第二换热器的第二集流管在垂直于所述换热器的对称轴线的方向上平齐,所述第一换热器的第二集流管与所述第二换热器的第一集流管在垂直于所述换热器的对称轴线的方向上平齐。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换热器的开口方向一致,在正交于所述折弯轴线的平面内,所述多个换热器的投影彼此重叠或并排,所述换热器为至少两个,所述至少两个换热器包括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在正交于所述折弯轴线的平面内,所述第一换热器的第一集流管和第二集流管以及所述第二换热器第一集流管和第二集流管在垂直于所述换热器的对称轴线的方向上彼此平齐。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换热器的开口方向相反,在正交于所述折弯轴线的平面内,所述多个换热器的投影彼此重叠或并排,所述换热器为至少两个,所述至少两个换热器包括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在正交于所述折弯轴线的平面内,所述第一换热器的第一集流管和第二集流管与所述第二换热器的折弯部在垂直于所述换热器的对称轴线的方向上彼此平齐,所述第二换热器的第一集流管和第二集流管与所述第一换热器的折弯部在垂直于所述换热器的对称轴线的方向上彼此平齐。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换热器沿在正交于所述折弯轴线的平面内的平行于所述换热器的对称轴线的方向排列。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为至少两个,所述至少两个换热器包括开口彼此相对的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在正交于所述折弯轴线的平面内,所述第一换热器的第一集流管沿所述换热器的对称轴线的方向超出所述第一换热器的第二集流管,所述第二换热器的第二集流管沿所述换热器的对称轴线的方向超出所述第二换热器的第一集流管,所述第一换热器的第一集流管与所述第二换热器的第二集流管在垂直于所述换热器的对称轴线的方向上平齐。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为至少两个,所述至少两个换热器包括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在正交于所述折弯轴线的平面内,所述第二换热器的第一换热部分的投影与所述第一换热器的第二换热部分的投影相交。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为至少两个,所述至少两个换热器包括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在正交于所述折弯轴线的平面内,所述第二换热器的投影位于所述第一换热器的第一换热部分和第二换热部分的投影之间。
11.根据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扁管包括第一平直段、第二平直段以及位于所述第一平直段和第二平直段之间且绕该扁管的长度方向扭转的扭转段,所述扁管在所述扭转段处折弯,相邻扁管的扭转段之间未设置所述翅片。
CN201620074264.6U 2016-01-26 2016-01-26 换热装置 Active CN20553668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074264.6U CN205536686U (zh) 2016-01-26 2016-01-26 换热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074264.6U CN205536686U (zh) 2016-01-26 2016-01-26 换热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536686U true CN205536686U (zh) 2016-08-31

Family

ID=567707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074264.6U Active CN205536686U (zh) 2016-01-26 2016-01-26 换热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536686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62945A (zh) * 2017-04-26 2017-08-18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换热器及具有其的空调室外机
CN109780919A (zh) * 2017-11-13 2019-05-21 杭州三花微通道换热器有限公司 一种多通道换热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62945A (zh) * 2017-04-26 2017-08-18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换热器及具有其的空调室外机
CN109780919A (zh) * 2017-11-13 2019-05-21 杭州三花微通道换热器有限公司 一种多通道换热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652995U (zh) 微通道换热器
CN101846465B (zh) 换热器
US8656986B2 (en) Fin, heat exchanger and heat exchanger assembly
EP2369285A2 (en) Heat exchanger
EP3002539B1 (en) Heater core
CN206440153U (zh) 一种管翅型微通道换热器
CN107314573B (zh) 一种微通道热交换器
CN105651081B (zh) 双排折弯式换热器及其制造方法
CN101490494A (zh) 螺旋扁平管式换热器
KR20110110722A (ko) 입구 분배기 및 출구 수집기를 구비한 향상된 열교환기
WO2020259671A1 (zh) 换热器和多制冷系统空调机组
CN204177261U (zh) 一种换热器扁管及微通道换热器
CN205536686U (zh) 换热装置
CN217383880U (zh) 微通道换热器
CN215114092U (zh) 换热器
CN110220296A (zh) 一种换热器及空调器
EP3362759A1 (en) Heat exchanger for residential hvac applications
CN107830658A (zh) 换热器、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07438860U (zh) 室内换热器、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14371085U (zh) 换热器和空调系统
CN216159689U (zh) 换热器
CN215413276U (zh) 一种换热器
CN107843029A (zh) 室内换热器、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11552123U (zh) 换热组件及空调系统
CN201697494U (zh) 换热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