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531904U - 站台门 - Google Patents

站台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531904U
CN205531904U CN201620102920.9U CN201620102920U CN205531904U CN 205531904 U CN205531904 U CN 205531904U CN 201620102920 U CN201620102920 U CN 201620102920U CN 205531904 U CN205531904 U CN 20553190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or
gate
door leaf
power source
connecting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102920.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明
戎志刚
刘道强
高敬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qiang infante (Shenzhe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Huaqia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Huaqia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Huaqia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102920.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53190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53190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53190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Gat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站台门,包括门扇,一端分别铰接于门扇的相邻的第一位置、第二位置的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及分别固定连接于对应的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的另一端、并驱动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配合转动以实现门扇开、关的第一驱动组件和第二驱动组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实现了站台门的全自动开关;此外,同一运动状态下,动力源的施力方向相反,且在运动状态结束时至少有一个连杆和曲柄呈90°的夹角,进而站台门在开关状态时都能实现自锁,避免误操作;进一步,通过设置检测极限位置的传感器实现了可靠的开关控制和电气互锁。

Description

站台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游乐设施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设置在主题公园内供游客上下站台的站台门。
背景技术
现有的主题公园内的供游客上下游乐设施的站台门多为手动操作,由工作人员进行手动操作进行开启或关闭。
此外,还需工作人员检查站台门状态,确认无误后给出信号,游乐设施才可以运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自动完成开关门动作的站台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站台门,包括门扇,一端分别铰接于门扇的相邻的第一位置、第二位置的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及分别固定连接于对应的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的另一端、并驱动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配合转动以实现门扇开、关的第一驱动组件和第二驱动组件。
进一步地,第一驱动组件和第二驱动组件均包括与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并带动所述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转动的曲柄,一端与所述曲柄铰接的连杆,及与所述连杆另一端铰接的动力源,其中,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的另一端分别套设并绕对应的固定转轴旋转。
进一步地,动力源包括末端铰接于连杆另一端的滑块、供所述滑块在其中直线移动的导轨、与所述滑块连接推动其直线运动的气缸或液压缸。
进一步地,动力源为由直线电机带动做直线往复运动的驱动组件。
进一步地,同一运动状态下,动力源的施力方向相反,且在运动状态结束时至少有一个连杆和曲柄呈90°的夹角。
进一步地,站台门还包括用于检测动力源移动的极限位置的传感器,传感器连接于控制器,控制器还连接于动力源。
进一步地,门扇、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第一驱动组件和第二驱动组件均为两个且对称设置。
进一步地,站台门为用于游乐设施的站台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提出一种站台门,通过设置分别铰接于门扇对应的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及驱动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配合转动以实现门扇开、关的第一驱动组件和第二驱动组件,从而实现了站台门的全自动开关;此外,同一运动状态下,动力源的施力方向相反,且在运动状态结束时至少有一个连杆和曲柄呈90°的夹角,进而站台门在开关状态时都能实现自锁,避免误操作;进一步,通过设置检测极限位置的传感器实现了可靠的开关控制和电气互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站台门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位置的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游乐设施舱体1
第一驱动组件2
第二驱动组件3
门扇10
第一连接件20
第二连接件30
曲柄40
连杆50
动力源60
滑块61
导轨62
支撑物100。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若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若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
请参照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站台门为用于游乐设施的站台门,箭头方向分别为游客进入乘坐游乐设施舱体1的方向,和乘坐完毕离开游乐设施舱体1的方向,图中实线为关门状态,虚线为开门状态。所述站台门包括:用于承载游客及安装本站台门运动机构的平台(图未示出,平台还设有用于上下站台的楼梯)、门扇10、铰接于门扇10的第一连接件20和第二连接件30及第一驱动组件2和第二驱动组件3。其中,门扇10、第一连接件20、第二连接件30、第一驱动组件2和第二驱动组件3均为两个且对称设置。
第一连接件20和第二连接件30的一端分别铰接于门扇10对应的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且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相邻设置。具体地,所述两连接件相对于平台的高度为1米至2米,优选为1.5米,可为连接门结构或连接杆结构。
第一驱动组件2和第二驱动组件3分别固定连接于对应的第一连接件20和第二连接件30的另一端,并驱动第一连接件20和第二连接件30配合转动以实现门扇10开、关。第一驱动组件2和第二驱动组件3均包括曲柄40、连杆50及动力源60。
两个曲柄40分别与对应的第一连接件20和第二连接件30的另一端刚性固定,与第一连接件20和第二连接件30保持固定不变的夹角,并带动所述第一连接件20和第二连接件30同步转动。其中,第一连接件20和第二连接件30的另一端套设于对应的固定转轴上,并绕固定转轴旋转,固定转轴可转动地固设于对应的支撑物100上。
连杆50的一端与所述曲柄40铰接,另一端与动力源60铰接。具体地,本说明书实施例中的铰接可以通过销轴的方式实现。
动力源60包括末端铰接于连杆50另一端的滑块61、供所述滑块61在其中直线移动的导轨62、与所述滑块61连接推动其直线运动的气缸或液压缸(图未示出),其中,直线运动为前进或后退运动。作为另一种实施方式,动力源60为由直线电机带动做直线往复运动的驱动组件,在一实施方式中,将所述实施方式中的气缸或液压缸直接替换为直线电机。
对于同一门扇10的两个动力源60,同一运动状态下(如开门或关门状态下),两个动力源60的施力方向相反即由曲柄40和连杆50组成的传动机构的转动方向相反,从而驱动门扇10打开或关闭,四个动力源60两两一组配合驱动,从而使得站台门按照预定的要求打开或关闭,起到控制游客通行的作用;且在运动状态结束时至少有一个连杆50和曲柄40呈90°的夹角,即在开门或关门状态下至少有一个连杆50处于自锁状态,确保了门扇10在开关状态时均不会随意摆动。
如图2所示,关门状态下,第一驱动组件2中的连杆50即处于自锁状态,此时即使有作用在门扇10上的外力(如有人用力推拉门扇10),由于连杆50和曲柄40呈90°的夹角,第一连接件20通过曲柄40、连杆50传递并施加在动力源60上的作用力与滑块61直线运动方向垂直,因而无法推动动力源60运动,门扇10也不会摆动(即处于自锁状态)。
站台门还包括用于检测动力源60移动的极限位置的传感器(图未示出),传感器连接于控制器,控制器还连接于动力源60,进而站台门能够自动输出自身开关状态,实现了电气互锁及自动控制。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站台门的工作过程为(以动力源60采用气缸、从关门状态转变为开门状态为例进行说明):第一驱动组件2中的气缸拉动滑块61在导轨62内做收缩运动,滑块61依次带动连杆50、曲柄40并传动至第一连接件20,使第一连接件20做顺时针转动;同时,第二驱动组件3中的气缸推动滑块61在导轨62内做扩展运动,滑块61依次带动连杆50、曲柄40并传动至第二连接件30,使第二连接件30也做顺时针转动,在第一连接件20和第二连接件30的配合作用下将门扇10打开,四个动力源60两两一组配合驱动,从而使得两个门扇10同步打开。
在门扇10关闭状态下,第一驱动组件2的连杆50和曲柄40呈90°的夹角,实现了自锁,在门扇10打开状态下,第二驱动组件3的连杆50和曲柄40呈90°的夹角,也实现了自锁,也即站台门在打开状态和关闭状态时都有自锁功能,安全可靠。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站台门能够实现与设备之间电气互锁,并实现自动控制,当游乐设施运行到预定的站台位置时,传感器发出信号到控制器(或是中央控制系统),实现电气互锁;当游乐设施不在站台区域时,上述站台门不可以进行操作,从而避免因为工作人员的误操作而致使游乐设施与站台门之间发生碰撞,为整套游乐设施的安全运行提供了可靠的安全保障。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范围限定。

Claims (8)

1.一种站台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站台门包括门扇,一端分别铰接于门扇的相邻的第一位置、第二位置的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及分别固定连接于对应的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的另一端、并驱动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配合转动以实现门扇开、关的第一驱动组件和第二驱动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站台门,其特征在于,第一驱动组件和第二驱动组件均包括与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并带动所述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转动的曲柄,一端与所述曲柄铰接的连杆,及与所述连杆另一端铰接的动力源,其中,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的另一端分别套设并绕对应的固定转轴旋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站台门,其特征在于,动力源包括末端铰接于连杆另一端的滑块、供所述滑块在其中直线移动的导轨、与所述滑块连接推动其直线运动的气缸或液压缸。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站台门,其特征在于,动力源为由直线电机带动做直线往复运动的驱动组件。
5.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站台门,其特征在于,同一运动状态下,动力源的施力方向相反,且在运动状态结束时至少有一个连杆和曲柄呈90°的夹角。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站台门,其特征在于,站台门还包括用于检测动力源移动的极限位置的传感器,传感器连接于控制器,控制器还连接于动力源。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站台门,其特征在于,门扇、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第一驱动组件和第二驱动组件均为两个且对称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站台门,其特征在于,站台门为用于游乐设施的站台门。
CN201620102920.9U 2016-02-01 2016-02-01 站台门 Active CN20553190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102920.9U CN205531904U (zh) 2016-02-01 2016-02-01 站台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102920.9U CN205531904U (zh) 2016-02-01 2016-02-01 站台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531904U true CN205531904U (zh) 2016-08-31

Family

ID=567761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102920.9U Active CN205531904U (zh) 2016-02-01 2016-02-01 站台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531904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06452A (zh) * 2019-07-10 2019-09-06 德屹智能科技(扬州)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回转门
CN115196213A (zh) * 2022-07-20 2022-10-18 湖北泰和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翻转角度大的开关门机构
CN115196213B (zh) * 2022-07-20 2024-06-04 湖北泰和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翻转角度大的开关门机构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06452A (zh) * 2019-07-10 2019-09-06 德屹智能科技(扬州)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回转门
CN110206452B (zh) * 2019-07-10 2024-04-09 德屹智能科技(扬州)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回转门
CN115196213A (zh) * 2022-07-20 2022-10-18 湖北泰和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翻转角度大的开关门机构
CN115196213B (zh) * 2022-07-20 2024-06-04 湖北泰和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翻转角度大的开关门机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627324U (zh) 一种大型自动移门
CN201903440U (zh) 一种高速风洞攻角控制系统
CN206035355U (zh) 一种具有升降电磁锁紧机构的电动折叠平开门
CN110517395A (zh) 一种人脸识别考勤闸机
CN205531904U (zh) 站台门
CN108861984A (zh) 一种电梯门
CN109505497A (zh) 防火门装置、消防系统及运行方法
CN105952327A (zh) 智能控制式自动移动门
CN102900301A (zh) 淋浴房的智能门体
CN108302748A (zh) 一种导风门运动机构、空调挂机以及导风门控制方法
CN209699456U (zh) 一种拉毛机及预制构件生产线
CN202081410U (zh) 一种手动闸门启闭装置
CN208534250U (zh) 塞拉门锁闭解锁装置
CN202836215U (zh) 一种自动开闭式炉门
CN104563713B (zh) 一种自动入户门
CN208291363U (zh) 一种缆索攀爬机器人
CN105113766A (zh) 全自动滑轨式吊顶
CN209178879U (zh) 摆闸驱动装置
CN209368730U (zh) 一种新型闸机机壳
CN107939208A (zh) 一种自动控制窗户
CN208829081U (zh) 一种电梯门
CN205047030U (zh) 一种紧急锁门机构
CN209324401U (zh) 一种井下对向开风门闭锁装置
CN108005538B (zh) 一种重型建筑塞拉自动门
CN207598093U (zh) 自动门窗机驱动装置、自动门窗机及门窗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The development of high-tech building a road in Shenzhen City Huaqiang Nanshan Distric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Guangdong province 518000 13 floor

Patentee after: Huaqiang infante (Shenzhe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Address before: The development of high-tech building a road in Shenzhen City Huaqiang Nanshan Distric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Guangdong province 518000 13 floor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Huaqia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