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529258U - 提花机 - Google Patents

提花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529258U
CN205529258U CN201620071893.3U CN201620071893U CN205529258U CN 205529258 U CN205529258 U CN 205529258U CN 201620071893 U CN201620071893 U CN 201620071893U CN 205529258 U CN205529258 U CN 20552925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cking arm
driven shaft
jacquard
drive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071893.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宋宗团
任鲁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Fuhezi Precis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Fuhezi Precis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Fuhezi Precis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Fuhezi Precis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071893.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52925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52925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529258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提花机,其包括传动轴、从动轴、转轮和杠杆;所述提花机还包括提刀、两个以上的提刀架及两组以上的摇臂;所述两组以上的摇臂间隔设置在所述从动轴上,每组摇臂包括第一摇臂和第二摇臂;所述提刀架与所述摇臂连接,两个提刀架间隔设置;所述提刀两端分别与两个提刀架连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提花机,传动轮设置有半径相同的第一弧形段和半径不同的第二弧形段,通过第二弧形段驱动提刀移动,通过第一弧形段使提刀驱动竖钩在指定的位置保持一定的时间,方便竖钩被电磁铁吸住或脱离吸附。

Description

提花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提花机。
背景技术
提花,就是纺织物以经线﹑纬线交错组成的凹凸花纹。如要实现经、纬纱的交织必须按照一定的规律将经纱分成上下两层,以形成纬纱穿过的通道,也就是梭口,纬纱引入梭口后,两层经纱再根据交织规律上下交替位置,形成新的梭口,纬线再次穿过梭口,以编织出凹凸花纹。用以实现上述编织工艺的机器即为提花机。提花机工作过程中,驱动装置依靠传动装置驱动提刀运动,提刀运动后驱动竖钩往复移动。提刀将竖钩输送至电磁铁处,电磁铁吸附住提刀并保持一定的时间。完成后,电磁铁解除对竖钩的吸附,竖钩随提刀回复至起始位置。电磁铁是依靠电流产生磁性吸附力的部件,依靠对电磁铁电流的控制,可决定其是否具有吸附力及吸附力的大小。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电流的通和断与磁力的产生存在延迟的现象。比如,对电磁铁通电使其产生电磁力时,通电时间和磁力达到最大或者满足使用要求具有时间间隔。反之,断电使电磁铁失去磁力也是一样,断电时间和磁力完全消失具有时间间隔。由于电磁铁的这一特点,会导致提花机工作过程中出现无法电磁铁无法吸住竖钩的现象。当提刀将竖钩送至电磁铁处时,提刀解除对竖钩的支撑,当如果此时电磁铁磁力不足而无法吸住竖钩,但提刀又解除了对竖钩的支撑,这样就会造成竖钩无法保持在需要的位置。轻则造成织花质量降低,重者造成机器停产,修复后才能继续使用。当需要电磁铁解除对竖钩的吸力时,如果电磁铁存在吸力延迟现象,其磁力无法马上消失,竖钩仍然被吸附住,此时竖钩就无法随提刀下降。这种状况同样会造成织布的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可弥补电磁铁磁力延迟所带来的问题的提花机。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提花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传动轴、从动轴、转轮和杠杆;
所述传动轮设置在所述传动轴上,所述传动轴带动所述传动轮旋转;所述杠杆一端连接在所述从动轴上,另一端与所述传动轮相配合;所述传动轮的外周面直接抵压所述杠杆另一端或间接抵压所述杠杆另一端;所述传动轮转动过程中使所述杠杆另一端移动;所述传动轮外周面具有第一弧度段和第二弧度段;以所述传动轮的旋转中心为圆心,所述第一弧度段半径相同,所述第二弧度段半径不相同;
所述提花机还包括提刀、两个以上的提刀架及两组以上的摇臂;
所述两组以上的摇臂间隔设置在所述从动轴上,每组摇臂包括第一摇臂和第二摇臂;
所述提刀架与所述摇臂连接,两个提刀架间隔设置;
所述提刀两端分别与两个提刀架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弧形段与所述第二弧形段半径不相同。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弧形段为两段以上,两段第一弧形段半径不相同。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弧度段的圆心角为1°-80°。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传动轮为凸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传动轮为偏心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杠杆另一端设置有滚轮,所述滚轮外周面与所述传动轮外周面相接触;所述传动轮旋转过程中,抵压所述滚轮,使所述滚轮带动所述杠杆摆动,所述杠杆摆动时带动所述从动轴转动;所述转轮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杠杆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摇臂和第二摇臂分别向所述从动轴两侧延伸;所述提刀架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摇臂和第二摇臂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从动轴数目为两个,为第一从动轴和第二从动轴;提刀架两端分别与第一从动轴上的第一摇臂和第二从动轴上的第二摇臂连接,或者提刀架两端分别与第一从动轴上的第二摇臂和第二从动轴上的第一摇臂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摇臂与所述提刀架通过连杆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还包括机架,所述传动轴和所述从动轴均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机架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每个从动轴上的杠杆端部设置有一个可转动的连接座;两个杠杆上的连接座通过连接杆连接;所述传动轴自两个连接座之间穿过。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还包括弹性复位装置,所述两个连接座相互接近或远离时使所述弹性复位装置变形而产生弹性变形力。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弹性复位装置为弹簧;所述连接杆端部设置有端帽;所述端帽与所述连接座之间设置有所述弹簧。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提花机,传动轮设置有半径相同的第一弧形段和半径不同的第二弧形段,通过第二弧形段驱动提刀移动,通过第一弧形段使提刀驱动竖钩在指定的位置保持一定的时间,方便竖钩被电磁铁吸住或脱离吸附。当通电或断电时,即使电磁铁存在磁力延迟现象,由于提刀及竖钩此时受第一弧形段驱动,第一弧形段半径相同,因此提刀和竖钩的位置保持不变一定的时间,为电磁铁磁力延迟提供足够时间。比如,在电磁铁从通电至磁力达到最大需要0.1秒时间,第一弧形段可使提刀和竖钩在指定为位置保持0.1秒不变,这样就能够确保竖钩在指定的位置被电磁铁吸住。电磁铁从断电至磁力完全消失需要0.1秒时间,第一弧形段使提刀在指定位置保持0.1秒不变,这样就能够确保电磁铁磁力完全消失后提刀能够接住竖钩,两者一起移动。
本实用新型可将误钩的概率降低10%-15%,降低布产生跳花问题的概率,提高布的质量。本实用新型可利用第一弧形段,确保最大梭口保持时间,确保纬纱顺利通过,降低纬纱断头率,提高产品合格率,确保产品品质。最大梭口保持时间稳定,也能够确保纬纱引纬器在引纬时更加顺畅进出梭口,避免纬纱引纬器与经纱接触,减少纬纱引纬器对经纱磨擦损伤,避免断纱。提高产品合格率,确保产品品质。同时纬纱断头率的降低,经纱摩擦损伤的减少,可减少纬纱和经纱的更换次数,从而能够将生产效率提高2%以上。
本实用新型利用两个连接座将两个杠杆端部连接,利用弹性复位装置可确保滚轮与传动轮始终处于接触的状态,而且能够确保两个杠杆联动。两个杠杆联动,可以使梭口开口更大, 方便纬纱穿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的提花机结构示意图,图中未示出两个连接座及用于连接两个连接座的结构。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的提花机侧视图,图中示出了两个连接座及用于连接两个连接座的结构。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的传动轴、从动轴及与提刀架的配合关系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的传动轴与从动轴配合关系示意图。
图5为从另一角度观察的图4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4的侧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的传动轮侧视图。
图8为滚轮的位移大小与时间对应关系坐标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描述:
如图1至图7所示,提花机100,其包括传动轴110、从动轴120以及机架170。传动轴110及从动轴120均可转动地安装在机架170上。从动轴120数目为两根,分列传动轴110两侧。所述传动轴110上设置有传动轮130。所述传动轴110贯穿所述传动轮130,所述传动轴110带动所述传动轮130旋转。所述传动轮130的外周面133具有第一弧度段131和第二弧度段132。以所述传动轮130的旋转中心O为圆心,所述第一弧度段131半径相同,所述第二弧度段132半径不相同。第一弧形段的半径与第二弧形段的半径不相同。外周面133既可以仅包括一段第一弧形段131和一段第二弧形段132。第一弧形段131和第二弧形段132组成360°的外周面。外周面133还可以包括多段第一弧形段131和多段第二弧形段132,第一弧形段131与第二弧形段132间隔设置。在如图所示的优选示例中,第一弧形段131和第 二弧形段132各有两段。两段第一弧形段131半径不相同。其中一段第一弧形段131圆心角为A1,半径为R1;另一段第二弧形段131圆心角为A2,半径为R2。半径R2与半径R1不相同。两段第二弧形段132的半径变化相同或不相同。在如图所示的示例中,两段第二弧形段132的半径变化趋势相同。与第一弧形段131和第二弧形段132相适应,所述传动轴110带动所述传动轮130旋转时,使所述传动轮130的外周面133沿一曲线轨迹运动;所述传动轮130外周面的旋转轨迹包括半径相同的第一轨迹段和半径不相同的第二轨迹段。所述第一弧度段131的圆心角A1、A2根据使用要求确定,其可以为1°-80°,优选为10°-30°。与此相对应,所述第一轨迹段的圆心角为1°-80°,优选为10°-30°。另外,第一弧形段131与第二弧形段132的弧长可依据实际使用要求确定,其未必需要组成360°的外周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传动轮130可以设置为凸轮或者偏心轮。所述曲线轨迹为规则的曲线和/或不规则的曲线。所述传动轮130的外圆周面与所述从动轴120直接接触或间接连接;所述传动轮130外周面用于驱动所述从动轴120运动。
在如图所示的示例中,提花机100还包括两个杠杆140。每个所述杠杆140一端141设置有滚轮142,另一端143与其中一个从动轴120连接。所述滚轮142外周面与所述传动轮130外周面相接触。所述传动轮130旋转过程中,外周面133抵压所述滚轮142,使所述滚轮142带动所述杠杆140摆动,所述杠杆140摆动时带动所述从动轴120转动。所述转轮142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杠杆140上。
每根杠杆140上设置有一个连接座171。连接座171可转动地安装在杠杆130上。传动轴110自两个连接座171之间穿过。两个连接座171通过连接杆172连接。连接杆172端部设置有端帽173。连接杆172上套装有弹簧174。弹簧174位于端帽173与连接座171之间。
每根从动轴120上设置有两组摇臂150,每组摇臂150包括第一摇臂151和第二摇臂152。两组摇臂150间隔设置。第一摇臂151和第二摇臂152分别自从动轴120起向两侧延伸。第一摇臂151端部和第二摇臂152端部分别连接一根连杆153。连杆153一端与第一摇臂151或第二摇臂152连接,另一端连接在提刀架160一端。沿着提刀架160长度方向,提刀架160两端分别与不同从动轴120上的第一摇臂151和第二摇臂152连接。比如,其中一个提刀架160两端分别与第一从动轴121上的第一摇臂151和第二从动轴122上的第二摇臂152连接。另一个提刀架160两端分别与第一从动轴121上的第二摇臂152和第二从动轴122上的第一摇臂152连接。两组摇臂150分别用于连接四个提刀架160。提刀架160用于安装提刀180。 每根提刀180两端分别连接在两个提刀架160上。每个提刀架160沿长度方向可连接有多个提刀180。图中仅示出其中四个提刀180。
驱动装置驱动传动轴110转动。传动轴110带动传动轮130转动。传动轮130转动过程中,使转轮142沿竖直方向上下移动。从而带动从动轴120转动。如图8所示,滚轮142与在半径为R1的第一弧形段131接触时,其位移为零;然后滚轮142与第二弧形段132接触,其位移逐渐增大至最大。接着与半径为R2的第一弧形段131接触,使滚轮142在位移最大处保持一定时间,然后再与第二弧形段132接触,其位移逐渐下降至位移为零处回到起点。与滚轮142位移相对应,从动轴120随着滚轮142的位移而转动。从动轴120的转动角度与滚轮142的位移大小正相关。从动轴120转动时,带动第一摇臂151和第二摇臂152转动,使得提刀架160一端上升、另一端下降,也使得沿提刀架160长度方向分布的提刀有的上升,有的下降。使得本实用新型中的从动轴转动幅度更小的情况能使梭口张开幅度更大。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并非需要传动轴110带动传动轮130按照360°旋转。其也可以仅旋转一定的角度。比如,使与第一从动轴121配合的滚轮142仅与半径为R1的第一弧形段131和其中一段第二弧形段132接触;而使与第二从动轴122配合的滚轮142与半径为R2的第一弧形段和另一段第二弧形段132接触。传动轴110来回循环往复移动即可。
本实用新型中的上、下、左、右均以图6为参考,为清楚地描述本实用新型而使用的相对概念,并不构成对权利要求范围的限制。
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仅用于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说明,并不构成对权利要求范围的限制,本领域内技术人员可以想到的其他实质上等同的替代,均在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内。

Claims (14)

1.提花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传动轴、从动轴、转轮和杠杆;
所述传动轮设置在所述传动轴上,所述传动轴带动所述传动轮旋转;所述杠杆一端连接在所述从动轴上,另一端与所述传动轮相配合;所述传动轮的外周面直接抵压所述杠杆另一端或间接抵压所述杠杆另一端;所述传动轮转动过程中使所述杠杆另一端移动;所述传动轮外周面具有第一弧度段和第二弧度段;以所述传动轮的旋转中心为圆心,所述第一弧度段半径相同,所述第二弧度段半径不相同;
所述提花机还包括提刀、两个以上的提刀架及两组以上的摇臂;
所述两组以上的摇臂间隔设置在所述从动轴上,每组摇臂包括第一摇臂和第二摇臂;
所述提刀架与所述摇臂连接,两个提刀架间隔设置;
所述提刀两端分别与两个提刀架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花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弧形段与所述第二弧形段半径不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提花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弧形段为两段以上,两段第一弧形段半径不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花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弧度段的圆心角为1°-8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花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轮为凸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花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轮为偏心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花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杠杆另一端设置有滚轮,所述滚轮外周面与所述传动轮外周面相接触;所述传动轮旋转过程中,抵压所述滚轮,使所述滚轮带动所述杠杆摆动,所述杠杆摆动时带动所述从动轴转动;所述转轮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杠杆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花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摇臂和第二摇臂分别向所述从动 轴两侧延伸;所述提刀架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摇臂和第二摇臂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花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动轴数目为两个,为第一从动轴和第二从动轴;提刀架两端分别与第一从动轴上的第一摇臂和第二从动轴上的第二摇臂连接,或者提刀架两端分别与第一从动轴上的第二摇臂和第二从动轴上的第一摇臂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提花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摇臂与所述提刀架通过连杆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花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机架,所述传动轴和所述从动轴均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机架上。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花机,其特征在于,每个从动轴上的杠杆端部设置有一个可转动的连接座;两个杠杆上的连接座通过连接杆连接;所述传动轴自两个连接座之间穿过。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提花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弹性复位装置,所述两个连接座相互接近或远离时使所述弹性复位装置变形而产生弹性变形力。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提花机传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复位装置为弹簧;所述连接杆端部设置有端帽;所述端帽与所述连接座之间设置有所述弹簧。
CN201620071893.3U 2016-01-25 2016-01-25 提花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52925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071893.3U CN205529258U (zh) 2016-01-25 2016-01-25 提花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071893.3U CN205529258U (zh) 2016-01-25 2016-01-25 提花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529258U true CN205529258U (zh) 2016-08-31

Family

ID=567694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071893.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529258U (zh) 2016-01-25 2016-01-25 提花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52925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63658A (zh) * 2016-01-25 2016-04-06 上海氟赫滋精工科技有限公司 提花机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63658A (zh) * 2016-01-25 2016-04-06 上海氟赫滋精工科技有限公司 提花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474209U (zh) 提花机传动机构
CN205529258U (zh) 提花机
CN205387609U (zh) 提花机传动装置
CN105506810A (zh) 提花机传动机构
CN105463659A (zh) 提花机传动装置
CN105463658A (zh) 提花机
CN105177836A (zh) 毛巾织机的折入边装置
CN200974890Y (zh) 剑杆织机的纱罗绞边装置
CN208604272U (zh) 一种双面选针大提花机的选针机构
CN103806217A (zh) 双凸轮花边编制驱动装置
CN104032455B (zh) 一种电磁捕纬收紧结构
CN205152488U (zh) 一种剑杆织机绞边器
CN203768600U (zh) 高速丝袜机橡筋输送装置
EP0467444B1 (en) Actuation device for the programming of rotary dobbies in looms
CN104264340B (zh) 一种喷气织机机械牵伸装置
CN1101866C (zh) 将织造机构和织机的驱动轴旋转地连接在一起的联轴器
CN210916476U (zh) 一种应用于喷水织机的压纱器
CN201208778Y (zh) 一种纺织机
CN110937466A (zh) 一种自动化纺织机械用防绞纱装置
CN213328040U (zh) 用于电子提花机的电磁阀模组
CN104988628A (zh) 纺织机
CN1776049A (zh) 一种电子提花选纱机构
CN104233589A (zh) 一种选纬控制方法及装置
CN202925275U (zh) 双凸轮花边编制驱动装置
CN103243461A (zh) 一种织布机织边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831

Termination date: 20210125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