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滤芯连接口的水路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集成水路模块,特别是一种集成滤芯连接口的水路板,其主要用于净水设备。
背景技术
中国专利文献号104944608A于2015年9月30日公开一种净水设备及其集成水路模块及集成水路模块的制造方法,所述集成水路模块内形成多个流道;所述集成水路模块包括至少一本体和至少一盖体,所述本体和/或盖体上分别形成有多个凹槽,所述本体和盖体通过注塑包胶结构密封连接,所述本体和盖体共同围成多个所述流道中的一部分流道。可将各种有形管路和接头取消,取而代之的是一个整体的水路部件,杜绝了管子与接头连接密封失效导致漏水的最大问题,使净水设备内部更简洁。该结构中集成水路模块上还设有多个接口介面,接口介面布置多个接口,接口可与滤芯座插接配合,然后在滤芯座上放置滤芯,即形成净水设备;但是,由于滤芯座是净水设备必要的部件,该部件与集成水路模块分体连接,同样是容易存在漏水的问题。另外,由于滤芯是质量较大的核心部件,该结构中集成水路模块与滤芯座连接的接口位于其外周面上,从而使得滤芯座使用过程中如同承重的悬臂,更容易导致集成水路模块与滤芯座连接处出现漏水。再有,由于滤芯不规则地分布在集成水路模块外周,同时,各种滤芯的重量不同,导致净水设备的重心与其中心位偏差较大,容易失平衡,而且,产品外形尺寸较大,成本较高。还有,由于集成水路模块的水路不是同在一个层面上,所以,使得集成水路模块至少需要三块主体连接而成,而且,各部分的连接通过二次包胶(二次注塑等)方式连接,或者,通过3D打印实现其整体性,大大增加产品生产的难度,降低生产效率;同时,由于集成水路模块的材料均为塑料,其刚度和强度较弱,容易受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体积小、安装方便、减少水路损失、易漏水点少的集成滤芯连接口的水路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集成滤芯连接口的水路板,包括集成水路板和至少两个滤芯连接口,集成水路板内设有多个流道,其特征是,各个滤芯连接口与集成水路板一体成型,滤芯连接口内设有入水孔和出水孔,入水孔和出水孔与流道连通,各个滤芯连接口沿直线或类似直线排布设置在集成水路板的同一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解决:
作为更具体的方案,所述各个滤芯连接口均位于集成水路板顶侧,有利于滤芯的拆装。
作为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滤芯连接口呈凹槽状,其设有三至六个,各个滤芯连接口按其水流进入的先后顺序依次排布,滤芯连接口内设有将滤芯与滤芯连接口接驳的滤芯连接卡盘组件。滤芯直接插入带有滤芯连接卡盘组件的滤芯连接口后,通过旋转滤芯即可实现水路的连接及机械的固定连接。而通过按其水流进入的先后顺序依次排布,则更有了缩短水流路径,降低产品加工成本和难度。
作为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滤芯连接口中包含有一反渗透膜滤芯连接口,反渗透膜滤芯连接口位于集成水路板中心或位于靠近集成水路板中心的位置。由于目前常用的滤芯中,反渗透膜滤芯体积较大,质量较重,而且,是净水设备的核心部件,通过将其设置在集成水路板中心或位于靠近集成水路板中心的位置,可使得产品放置更加平稳,工作时,噪音更低。
作为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集成水路板由水路板主体和盖板构成,滤芯连接口均位于水路板主体顶侧,水路板主体底部与盖板焊接成一体,水路板主体底面和/或盖板顶面分别设有多个槽体,水路板主体和盖板连接后将槽体围闭成所述流道。
作为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水路板主体和/或盖板上的槽体周围形成有围板,围板外端面上还设有连接凸筋,其中,位于外围的围板呈闭环状,其呈闭环状的围板外端面上的连接凸筋也呈闭环状。由于外围的连接凸筋成完整的环状(闭环状),可降低往外漏水的风险。
作为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连接凸筋的宽度小于围板宽度。当水路板主体与盖板连接时,连接凸筋发生熔融变化,由于围板与连接凸筋侧面之间存在余量空间,连接凸筋熔融后的材料先流至上述余量空间中,直至该空间被填平后再往围板壁流去,但流至围板壁的材料较小,对流道流量影响较小。
作为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水路板主体和盖板对应外围的围板外周还设有外翻边,外翻边上设有溢胶槽,当水路板主体和盖板焊接时连接凸筋熔化,连接凸筋熔化后将盖板和水路板主体连接成一体,水路板主体和盖板的外翻边相互贴紧,且大部分熔化的连接凸筋材料熔入外翻边的溢胶槽内。连接凸筋熔掉后的部分材料封存在溢胶槽内,而水路板主体和盖板结合位保持平滑,无需二次处理。
作为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集成水路板的前后两侧还设有多个功能插口,功能插口与流道形成夹角。功能插口主要用于插放传感器,由于功能插口与流道形成夹角,所以,当传感器伸入流道后,传感器表面形成有背水侧,背水侧的水流较慢,有利于传感器对水体进行检测,且检测数据更准确。
作为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各个滤芯连接口顶部持平、并通过支撑板连接,支撑板上设有连接孔,以提高集成水路板的结构强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此款集成滤芯连接口的水路板将滤芯连接口沿直线或类似直线(如略微的弧形等)排布,使得水流路径更短,减少水路流失,产品结构布局更合理、体积更少;而通过将滤芯连接口与集成水路板一体化(材料之间连成一体,而非机械连接成一体,之间没有接驳位),减少了易漏水点的存在,使得产品使用更安全,更可靠;
(2)此款集成滤芯连接口的水路板的滤芯连接口设置在集成水路板的同一侧,更有利于滤芯的安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另一角度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A-A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3的B-B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C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中盖板与水路板主体连接成一体后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3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3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3取走盖板后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与滤芯连接卡盘组件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图11另一角度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参见图1和图2所示,一种集成滤芯连接口的水路板,包括集成水路板和至少两个滤芯连接口,集成水路板内设有多个流道,各个滤芯连接口与集成水路板一体成型,滤芯连接口内设有入水孔和出水孔,入水孔和出水孔与流道连通,各个滤芯连接口沿直线排布设置在集成水路板的顶侧。
结合图3至图6所示,所述滤芯连接口呈凹槽状,滤芯连接口设有四个,其包括沿水流进入的先后顺序依次直线排布的PP棉滤芯连接口14、前置活性炭滤芯连接口13、反渗透膜滤芯连接口12和后置活性炭滤芯连接口11。PP棉滤芯连接口14内设有第一出水孔141和第一入水孔142,前置活性炭滤芯连接口13内设有第二出水孔131和第二入水孔132,反渗透膜滤芯连接口12内设有第三出水孔123、废水入水孔121和纯水入水孔122,后置活性炭滤芯连接口11内设有第四出水孔111和第四入水孔112。其中,反渗透膜滤芯连接口12的直径大于其它滤芯连接口直径。
结合图11和图12所示,所述反渗透膜滤芯连接口12内设有用于将反渗透膜滤芯与反渗透膜滤芯连接口12接驳的反渗透膜滤芯连接卡盘组件8。所述PP棉滤芯连接口14、前置活性炭滤芯连接口13和后置活性炭滤芯连接口11结构相同,其内部分别设有可用于与PP棉滤芯、前置活性炭滤芯或后置活性炭滤芯接驳的普通连接卡盘组件7。
所述反渗透膜滤芯连接口12位于集成水路板中心或位于靠近集成水路板中心的位置。
所述各个滤芯连接口顶部持平、并通过支撑板21连接,支撑板21上设有连接孔22。
所述集成水路板由水路板主体10和盖板5构成,滤芯连接口均位于水路板主体10顶侧,水路板主体10底部与盖板5焊接成一体,水路板主体10底面和盖板5顶面分别设有多个槽体,水路板主体10和盖板5连接后将槽体围闭成所述流道。所述水路板主体10和盖板5上的槽体周围形成有围板,围板外端面上还设有连接凸筋,其中,位于外围的围板呈闭环状,其呈闭环状的围板外端面上的连接凸筋也呈闭环状。所述连接凸筋的宽度小于围板宽度。具体是:水路板主体10底面垂直设有多个上槽体42(结合图10所示),上槽体42之间形成上围板45,上围板45外端面设有上连接凸筋44,其中,位于外围的上围板45呈闭环状,其外端面的上连接凸筋44也呈闭环状。盖板5顶面对应水路板主体10的上槽体42设有多个下槽体55,下槽体55之间形成下围板53,下围板53外端面设有下连接凸筋54,其中,位于外围的下围板53呈闭环状,其外端面的下连接凸筋54也呈闭环状。
由于上槽体42和下槽体55分别与水路板主体10和盖板5垂直,同时,滤芯连接口和上槽体42分别位于水路板主体10的上下两侧,所以,水路板主体10和盖板5可以通过最为简单的上下开合模具加工成型,而当水路板主体10侧面还具有其它插口时,通过对上模增加简单的横向抽芯,即可加工出侧面插口,其加工设备简单,生产成本低。再有,集成水路板的用料为聚丙烯和玻璃纤维的混合材料,其强度高、质量轻。
所述水路板主体10和盖板5对应外围的围板外周还设有外翻边,外翻边上设有溢胶槽,当水路板主体10和盖板5焊接时连接凸筋熔化,连接凸筋熔化后将盖板5和水路板主体10连接成一体,水路板主体10和盖板5的外翻边相互贴紧,且大部分熔化的连接凸筋材料熔入外翻边的溢胶槽内。具体是:所述水路板主体10对应外围的上围板45外周还设有第一外翻边41,第一外翻边41底面设有上溢胶槽43;所述盖板5对应第一外翻边41设有第二外翻边52,第二外翻边52顶面对应上溢胶槽43设有下溢胶槽51。
结合图7所示,当水路板主体10和盖板5焊接时,同时对压水路板主体10和盖板5,上连接凸筋44和下连接凸筋54熔融结合,其中,上连接凸筋44和下连接凸筋54熔掉后的材料一部分流至流道壁,而位于外围的上连接凸筋44和下连接凸筋54熔融后的材料主要留入上溢胶槽43和下溢胶槽51内,直至水路板主体10和盖板5完全贴合(见图7中E处所示,其结合位平滑,无需二次处理),此时,上溢胶槽43和下溢胶槽51围成溢胶腔D,上连接凸筋44和下连接凸筋54熔掉后的部分材料F封存在溢胶腔D内、并与溢胶腔D壁熔成一体,而水路板主体10和盖板5结合位保持平滑。当被熔掉的材料凝固后,则与水路板主体10和盖板5形成无缝连接,结构强度大,不分离、不漏水。
结合图8和图9所示,所述集成水路板呈长方体状,集成水路板的水路板主体10前后两侧还设有多个功能插口,功能插口与流道形成90度夹角,见图5中两道中心线所示。另外,水路板主体10还设有进水口31、废水口32和纯水口33,进水口31、废水口32和纯水口33设置在水路板主体10的前侧,该实施例中进水口31、废水口32和纯水口33的中心位于同一平面上。所述功能插口具体包括第一插口34、第二插口35、第三插口36、第四插口61、第五插口62、第六插口63、第七插口64、第八插口65、第九插口66、第十插口67和第十一插口68,其中,第一插口34、第二插口35和第三插口36位于水路板主体10的前侧,其余第四至第十一插口位于水路板主体10的后侧。另外,本实施例中:第一插口34的中心位于一平面上,第二插口35和第三插口36的中心位于另一平面上,进水口31、废水口32和纯水口33的中心位于又一平面上,见图8中中心线所示。参见图9所示,第四插口61和第五插口62的中心位于一平面上,第六插口63的中心位于另一平面上,第七插口64、第八插口65、第十插口67和第十一插口68的中心位于又一平面上,第九插口66的中心位于再一平面上。而且,上述前后两侧的插口可以不在同一平面上。
结合集成水路板使用时的水路说明:将净水设备的构件设置在集成水路板上,自来水从进水口31进入,经过PP棉滤芯连接口14的第一出水孔141进入到PP棉滤芯,从PP棉滤芯进入第一入水孔142,经过第四插口61进入流量计,在进入第五插口62,再进入第八插口65,经过流量电磁阀后进入第七插口64,再经第六插口63进入泵,从泵出来后进入第一插口34,在经过前置活性炭滤芯连接口13的第二出水孔131进入前置活性炭滤芯,经前置活性炭滤芯连接口13的第二入水孔132进入反渗透膜滤芯连接口12的第三出水孔123进入反渗透膜滤芯,反渗透膜滤芯的纯水从反渗透膜滤芯连接口12的纯水入水孔122经过第二接口35进入流量计,再经过第三接口36进入,经过后置活性炭滤芯连接口11的第四出水孔111进入后置活性炭滤芯,再经过后置活性炭滤芯连接口11的第四入水孔112到纯水口33流出,反渗透膜滤芯的废水经反渗透膜滤芯连接口12的废水入水孔121进入第十一插口68再经过流量调节阀后进入第十插口67,再经废水口32排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