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526088U - 垃圾箱的举升架 - Google Patents

垃圾箱的举升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526088U
CN205526088U CN201620359260.2U CN201620359260U CN205526088U CN 205526088 U CN205526088 U CN 205526088U CN 201620359260 U CN201620359260 U CN 201620359260U CN 205526088 U CN205526088 U CN 20552608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r
refuse bin
lifting support
hydraulic cylinder
inters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359260.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瀚
许平
朱算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Long-Range Hydraulic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Long-Range Hydraulic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Long-Range Hydraulic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chuan Long-Range Hydraulic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359260.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52608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52608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526088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ypes And Forms Of Lif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升降机构,具体提供了一种垃圾箱的举升架,包括两个交叉升降支架,每个交叉升降支架的顶部连接于垃圾箱的底壁,每个交叉升降支架的底部均连接于地底,每个交叉升降支架的中部均设置有液压缸,每个液压缸的活塞杆连接于对应的交叉升降支架的底部或顶部。其改善了现有的地埋式垃圾箱的升降结构,使得其受力均匀,能够快速进行升降。

Description

垃圾箱的举升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升降机构,具体而言,涉及垃圾箱的举升架。
背景技术
目前,在垃圾处理行业中,大量生活垃圾和工业垃圾在进入焚烧炉或者地埋等处理之前,都需要将垃圾临时存放在垃圾库中。现有地埋式垃圾箱在需要进行转运垃圾时,需要对垃圾箱进行升降操作,但现有的地埋式垃圾箱的剪叉式升降结构的受力不够均匀,升降速度较慢。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垃圾箱的举升架。以改善现有的地埋式垃圾箱的升降结构,使得其受力均匀,能够快速进行升降。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垃圾箱的举升架,包括两个交叉升降支架,每个交叉升降支架的顶部连接于垃圾箱的底壁,每个交叉升降支架的底部均连接于地底,每个交叉升降支架的中部均设置有液压缸,每个液压缸的活塞杆连接于对应的交叉升降支架的底部或顶部。
进一步地,上述每个交叉升降支架的顶部均设置有第一滑动杆、第一转动杆,第一滑动杆滑动连接于垃圾箱的底壁,第一转动杆转动连接于垃圾箱的底壁,每个交叉升降支架的底部均设置有第二滑动杆、第二转动杆,第二滑动杆滑动连接于地底,第二转动杆转动连接于地底,每个液压缸的活塞杆均连接于第一转动杆或第二转动杆。
进一步地,上述第一转动杆的中部与第一滑动杆的中部转动连接,第二转动杆的中部与第二滑动杆的中部转动连接,第一转动杆远离垃圾箱底壁的一端转动连接于第二滑动杆远离地底的一端,第二转动杆远离地底的一端转动连接于第一滑动杆远离垃圾箱底壁的一端。
进一步地,上述液压缸的数量为四个,每个第一转动杆和每个第二转动杆均设置有一个液压缸。
进一步地,上述液压缸设置于第一转动杆远离垃圾箱底壁的一端或第二转动杆远离地底的一端,且设置于第一转动杆的液压缸的活塞杆的端部转动连接于第二转动杆靠近地底的一端,设置于第二转动杆的液压缸的活塞杆的端部转动连接于第一转动杆靠近垃圾箱底壁的一端。
进一步地,上述第一滑动杆与垃圾箱滑动连接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滑轮,垃圾箱的底壁设置有与第一滑轮配合的第一滑轨,第二滑动杆与地底滑动连接一端设置有第二滑轮,地底设置有与第二滑轮配合的第二滑轨。
进一步地,上述两个交叉升降支架均通过支撑座连接于地底,第二转动杆转动连接于支撑座,第二滑动杆滑动连接于支撑座。
进一步地,上述两个交叉升降支架所在的平面相互平行。
进一步地,上述两个交叉升降支架之间设置有连杆。
进一步地,上述液压缸为多级液压缸。
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有益效果:在垃圾箱的底壁设置两个交叉升降支架,通过两个交叉升降支架的伸缩可以稳定地实现对垃圾箱的升降操作,每个交叉升降支架的底部均连接于地底,每个交叉升降支架的中部均设置有液压缸,每个液压缸的活塞杆连接于对应的交叉升降支架的底部或顶部。通过液压缸的活塞的伸缩运动,为两个交叉升降支架的的伸缩提供了动力,使得可以自动化地进行垃圾箱的升降。并且将液压缸设置在交叉升降支架上,使得液压缸可以更好地作用于交叉升降支架,从而使得交叉升降支架在伸缩时,其结构能够更加稳定,受力更加均匀,能够到达快速升降的目的。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垃圾箱的举升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垃圾箱的举升架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提供的垃圾箱的举升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汇总:垃圾箱的举升架100;垃圾箱101;地底102;交叉升降支架110;第一转动杆111;第一滑动杆112;第二转动杆113;第二滑动杆114;第一滑轮115;第一滑轨116;第二滑轮117;第二滑轨118;第一固定件119;液压缸120;第二固定件121;支撑座130;连杆14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子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第一实施例
参见附图1,附图2,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垃圾箱的举升架100,包括两个交叉升降支架110。
每个交叉升降支架110的顶部均连接于垃圾箱101的底壁。垃圾箱101的整体形状为长方体形,当然其他实施例中,垃圾箱101也可以为圆柱形等其他形状。两个交叉升降支架110在本实施例中相对于垃圾箱101的两个底壁相对设置,即两个交叉升降支架110平行并且位置对应,这种设置使得两个交叉升降支架110可以同时对垃圾箱101进行作用,并且同时作用时,垃圾箱101以及两个交叉升降支架110的运动能够比较稳定,受力比较均匀。当然,其他实施例中,两个交叉升降支架110的位置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发生一定程度的偏移。
垃圾箱101以及两个交叉升降支架110均为金属材质,例如,刚性材料制成,垃圾箱101的内外表面以及两个交叉升降支架110的外表面均涂覆有防锈涂层,例如,油漆等。通过上述的设置,使得垃圾箱101以及交叉升降支架110能够具有很好的机械强度,从而很好对实现垃圾箱101的升级操作,并且长期使用不易损坏。而防锈涂层的设置,使得垃圾箱101以及交叉升降支架110不易被垃圾中的水分腐蚀生锈。当然,其他实施例中,垃圾箱101以及交叉升降支架110也可以选用强度较高的玻璃钢等机械性能较好的其他材料。
垃圾箱101处于正常状态即交叉升降支架110处于收缩的状态时,垃圾箱101位于地下,每个交叉升降支架110的底部均连接于地底102。本实施例中,参见附图1,每个交叉升降支架110的顶部均设置有第一转动杆111、第一滑动杆112,第一转动杆111、第一滑动杆112的形状大小均相同,且第一转动杆111、第一滑动杆112可以为圆柱状、也可以为长方体的杆状,其可以为实体结构,也可以为内部中空的管状结构。第一转动杆111与第一滑动杆112的区别在于,第一转动杆111转动连接于垃圾箱101的底壁,第一滑动杆112滑动连接于垃圾箱101的底壁。这种结构设置,使得交叉升降支架110在进行升降时,其顶部能够相对于垃圾箱101转动的同时,其另一端还能够相对垃圾箱101的底壁滑动,使得交叉升降支架110的结构更加稳定,降低对交叉升降支架的拉伸,使其不容易在升降的过程中被损坏,同时第一滑动杆112的端部与垃圾箱101的底壁的滑动,使得对垃圾箱101的升降操作更灵活,能够到达更好地升降效果。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第一转动杆111的顶端转动连接于第一固定件119上,第一固定件119焊接在垃圾箱101的底壁上。第一滑动杆112与垃圾箱101滑动连接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滑轮115,垃圾箱101的底壁设置有与第一滑轮115配合的第一滑轨116,第一滑动杆112可以相对于第一滑轮115转动,从而便于第一滑动杆112在交叉升降支架110伸缩过程中的转动。第一滑轮115可以在第一滑轨116上滑动,从而在进行升降时,第一滑动杆112的一端可以在转动的同时相对于第一滑轨116滑动,从而减轻了对交叉升降支架110的刚性拉伸,使得其受力更加均匀,其结构不容易遭到破坏。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通过滑块与滑轨的方式来实现滑动连接,但第一滑动杆112应当可相对于该滑块转动。
每个交叉升降支架110的底部均设置有第二转动杆113、第二滑动杆114,第二转动杆113、第二滑动杆114的形状结构可以参考第一转动杆111、第一滑动杆112的形状结构,同时,第一转动杆111与第一滑动杆112的区别在于,第一转动杆111转动连接于地底102,第一滑动杆112滑动连接于地底102。这种结构设置,使得交叉升降支架110在进行升降时,其底部能够相对于地底102转动的同时,其第二滑动杆114的一端还能够相对地底102滑动,使得交叉升降支架110的结构更加稳定,降低对交叉升降支架的拉伸,使其不容易在升降的过程中被损坏,同时第二滑动杆114的端部与地底102的滑动,使得在对垃圾箱101进行升降操作时,交叉升降支架110的活动更灵活,能够到达更好地升降效果。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第二滑动杆114与地底102滑动连接一端设置有第二滑轮117,地底102设置有与第二滑轮117配合的第二滑轨118。第二滑动杆114可以相对于第二滑轮117转动,从而便于第二滑动杆114在交叉升降支架110伸缩过程中的转动。第二滑轮117可以在第二滑轨118上滑动,从而在进行升降操作时,第二滑动杆114的一端可以在转动的同时还相对于第二滑轨118滑动,从而减轻了对交叉升降支架110的刚性拉伸,使得其受力更加均匀,其结构不容易遭到破坏。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通过滑块与滑轨的方式来实现滑动连接,但第二滑动杆114应当可相对于该滑块转动。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两个交叉升降支架110均通过支撑座130连接于地底102,支撑座130固定在地底,第二转动杆113转动连接于支撑座130,第二滑动杆114滑动连接于支撑座130。通过支撑座130的设置使得交叉升降支架110与地底102的连接更加稳固,同时也便于第二滑轨118的固定。支撑座130能够很好对交叉升降支架110以及垃圾箱101起到支撑作用。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第一转动杆111的中部与第一滑动杆112的中部转动连接,第二转动杆113的中部与第二滑动杆114的中部转动连接,第一转动杆111远离垃圾箱101底壁的一端转动连接于第二滑动杆114远离地底102的一端,第二转动杆113远离地底的一端转动连接于第一滑动杆112远离垃圾箱101底壁的一端。通过上述的结构设置,使得第一转动杆111、第一滑动杆112、第二转动杆113以及第二滑动杆114共同组成可以通过相互转动进行交叉伸缩的交叉升降支架110,这种连接比较简单,且结构稳定,不易被破坏。当然,其他实施例中,在第一转动杆111与第一滑动杆112组成的交叉结构以及第二转动杆113与第二滑动杆114组成的交叉结构之间还可以设置多根交叉转动的转动杆,转动杆的数量根据所需进行升降的高度的需要进行设计。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两个交叉升降支架110所在的平面相互平行。这种设置使得,两个交叉升降支架110可以同时进行伸缩,从而使得可以稳定地对垃圾箱101进行作用,整个交叉升降支架110的受力也比较均匀。其结构的稳固性越高。
进一步地,参见附图2,本实施例中,两个交叉升降支架110之间设置有连杆140。本实施例中,连杆140为两根,其中一根连杆140的两端分别连接于两个交叉升降支架110对应的两根第一滑动杆112,另一根连杆的两端分别连接于两个交叉升降支架110对应的两根第二滑动杆114。当然,其他实施例中,可以根据整个交叉升降支架110的高度以及转动杆的数量,对连杆140的数量进行调整。连杆140的设置,使得两个交叉升降支架110成为一个整体,使得两个交叉升降支架110共同动作,其结构更加稳定,受力更加均匀,其结构在升降过程中,更不易遭到破坏。
参见附图1,附图2,每个交叉升降支架110的中部均设置有液压缸120,每个液压缸120均转动连接于交叉升降支架110的中部位置,每个液压缸120的活塞杆转动连接于对应的交叉升降支架110的底部或顶部。具体地,本实施例中,液压缸120的数量为4个,每个第一转动杆111和每个第二转动杆113均设置有一个液压缸120。其中,第一转动杆111远离垃圾箱底壁的一端转动连接有一个液压缸120,该液压缸120的活塞杆的端部转动连接于第二转动杆113靠近地底102的一端。第二转动杆113远离所述地底102的一端转动连接有一个液压缸120,该液压缸120的活塞杆转动连接于第一转动杆111靠近垃圾箱101底壁的一端,活塞杆通过第二固定件121转动连接在第一转动杆111上。通过上述的结构设置,使得在四个液压缸120的作用下,能够给交叉升降支架110作用力使得其结构发生伸缩变化,从而完成对垃圾箱101的升降操作。上述液压缸120的位置的设置,使得其作用力能够更好地作用于交叉升降支架110。并且四个液压缸120的位置形成了均匀分布的向上的两个力以及向下的两个力,四个力使得整个交叉升降支架110的受力非常均匀,在升降过程中不容易对交叉升降支架110的结构造成破坏。同时,四个气缸可以共同作用,快速完成升降操作。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四个液压缸120均为多级液压缸。具体地,液压缸120为单作用三级油缸,这种液压缸120能够提供更好的动力,也更有利于杆与杆之间的转动以及伸缩,使得交叉升降支架110能够更好地伸缩。
第二实施例
参见附图3,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垃圾箱的举升架100,也包括两个交叉升降支架110。两个交叉升降支架110的顶端均连接于垃圾箱101的底壁,垃圾箱101的形状结构以及与交叉升降支架110的连接方式参见第一实施例。同时,两个交叉升降支架110的结构也参见第一实施例,本实施例中不再进行赘述。
本实施例中,不同于第一实施例之处在于,液压缸120转动连接于交叉升降支架110的中部,液压缸120的活塞杆均连接于交叉升降支架110的顶部。即本实施例中,液压缸120的活塞杆可以连接于第一转动杆111靠近垃圾箱101底壁的一端,也可以连接与第一滑动杆112靠近垃圾箱101底壁的一端。当然,其他实施例中,液压缸120的活塞杆也可以全部向下连接于交叉升降支架110的底部。
综上所述,在垃圾箱101的底壁设置两个交叉升降支架110,通过两个交叉升降支架110的伸缩可以稳定地实现对垃圾箱101的升降操作,每个交叉升降支架110的底部均连接于地底102,每个交叉升降支架110的中部均设置有液压缸120,每个液压缸120的活塞杆连接于对应的交叉升降支架110的底部或顶部。通过液压缸120的活塞杆的伸缩运动,为两个交叉升降支架110的伸缩提供了动力,使得可以自动化地进行垃圾箱101的升降。并且将液压缸120设置在交叉升降支架110上,使得液压缸120可以更好地作用于交叉升降支架110,从而使得交叉升降支架110在伸缩时,其结构能够更加稳定,受力更加均匀,能够到达快速升降的目的。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上面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了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表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上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Claims (10)

1.一种垃圾箱的举升架,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交叉升降支架,每个所述交叉升降支架的顶部连接于垃圾箱的底壁,每个所述交叉升降支架的底部均连接于地底,每个所述交叉升降支架的中部均设置有液压缸,每个所述液压缸的活塞杆连接于对应的所述交叉升降支架的底部或顶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箱的举升架,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交叉升降支架的顶部均设置有第一滑动杆、第一转动杆,所述第一滑动杆滑动连接于所述垃圾箱的底壁,所述第一转动杆转动连接于所述垃圾箱的底壁,每个所述交叉升降支架的底部均设置有第二滑动杆、第二转动杆,所述第二滑动杆滑动连接于所述地底,所述第二转动杆转动连接于所述地底,每个所述液压缸的活塞杆均连接于所述第一转动杆或第二转动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垃圾箱的举升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动杆的中部与所述第一滑动杆的中部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转动杆的中部与所述第二滑动杆的中部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动杆远离所述垃圾箱底壁的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二滑动杆远离所述地底的一端,所述第二转动杆远离所述地底的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滑动杆远离所述垃圾箱底壁的一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垃圾箱的举升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缸的数量为四个,每个所述第一转动杆和每个所述第二转动杆均设置有一个所述液压缸。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垃圾箱的举升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缸设置于所述第一转动杆远离所述垃圾箱底壁的一端或所述第二转动杆远离所述地底的一端,且设置于所述第一转动杆的所述液压缸的活塞杆的端部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二转动杆靠近所述地底的一端,设置于所述第二转动杆的所述液压缸的活塞杆的端部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转动杆靠近所述垃圾箱底壁的一端。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垃圾箱的举升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动杆与所述垃圾箱滑动连接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滑轮,所述垃圾箱的底壁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滑轮配合的第一滑轨,所述第二滑动杆与所述地底滑动连接一端设置有第二滑轮,所述地底设置有与所述第二滑轮配合的第二滑轨。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垃圾箱的举升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交叉升降支架均通过支撑座连接于所述地底,所述第二转动杆转动连接于所述支撑座,所述第二滑动杆滑动连接于所述支撑座。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箱的举升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交叉升降支架所在的平面相互平行。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箱的举升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交叉升降支架之间设置有连杆。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箱的举升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缸为多级液压缸。
CN201620359260.2U 2016-04-26 2016-04-26 垃圾箱的举升架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52608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359260.2U CN205526088U (zh) 2016-04-26 2016-04-26 垃圾箱的举升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359260.2U CN205526088U (zh) 2016-04-26 2016-04-26 垃圾箱的举升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526088U true CN205526088U (zh) 2016-08-31

Family

ID=567974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359260.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526088U (zh) 2016-04-26 2016-04-26 垃圾箱的举升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52608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046158A (zh) 一种便于折叠的机械升降装置
CN201670672U (zh) 起重机的支撑装置
CN204057852U (zh) 一种升降平台系统
CN105501765A (zh) 带剪叉挂桶机构的垃圾桶翻桶装置
CN205708371U (zh) 垃圾箱的剪叉式升降架
CN206623606U (zh) 一种多功能美术教学画架
CN201386396Y (zh) 网架简易调平支座
CN205526088U (zh) 垃圾箱的举升架
CN206395745U (zh) 新型户外用模块化龙门吊
CN204568983U (zh) 一种高度可调式电缆盘支架总成
CN203295047U (zh) 抓斗
CN205222269U (zh) 一种电线电缆货架
CN206156692U (zh) 一种建筑用液压同步支撑架
CN205223936U (zh) 用于城市捡拾机的升降装置
CN205526026U (zh) 地埋式垃圾箱
CN205708322U (zh) 垃圾箱
CN202353036U (zh) 有载调压开关检修工具
CN209256897U (zh) 一种钢筋支撑架
CN201029061Y (zh) 一种用于广告架的桁架装置
CN204588598U (zh) 带自动升降台的推车
CN207550814U (zh) 土木管件放置装置
CN204433516U (zh) 垃圾箱
CN2617605Y (zh) 可伸缩式脚轮机构
CN206203734U (zh) 多级伸缩臂回转起重机
CN104891353A (zh) 用于煤矿井下的液压吊装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831

Termination date: 2021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