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524457U - 一种用于汽车副车架的副梁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汽车副车架的副梁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524457U
CN205524457U CN201520947779.8U CN201520947779U CN205524457U CN 205524457 U CN205524457 U CN 205524457U CN 201520947779 U CN201520947779 U CN 201520947779U CN 205524457 U CN205524457 U CN 20552445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ng plate
fixed part
beam structure
automobile accessory
auxiliary bea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947779.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岳彩立
彭卫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Innova Auto Desig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Innova Auto Desig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Innova Auto Design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anjin Innova Auto Desig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947779.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52445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52445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52445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汽车副车架的副梁结构,包括防撞梁、连接横梁与连接板,连接板包括左连接板与右连接板,防撞梁同侧的两端分别固接左、右连接板的前端;连接横梁连接左、右连接板的中间,连接板与横梁连接处至连接板的后端设有第二固定部;连接板的后端设有第三固定部。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1)、在现有车型前副车架的前部增加副梁结构,改善了碰撞传力通道,达到吸能溃缩的作用;2)、防止车辆在行驶过程中撞击到路人并将其卷入到车体下造成二次伤害,提高了车辆的被动安全性能;3)节约开发成本,缩短开发周期,在现有车型与新开发车型之间根据不同碰撞星级的需要随意切换。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汽车副车架的副梁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配件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汽车副车架的副梁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各汽车厂家为适应市场多元化车型的需要,不断地对现有车型进行升级换代,但开发一个全新的车型需要很长的开发周期,并且投入巨大。所以各汽车厂商都在现有车型平台基础上,通过更换大轮胎、抬高车身或是更换动力总成的方式来实现开发新产品的目的。但是,车身整体抬高或是整备质量变化后,导致汽车在碰撞试验过程中,碰撞吸能结构吸能不充分,纵梁处产生折弯变形,车身前部变形大,直接对乘员及行人造成伤害。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用于汽车副车架的副梁结构,以解决现有成熟车型被抬高后碰撞吸能结构吸能不充分,对乘员及行人造成伤害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用于汽车副车架的副梁结构,包括防撞梁、连接横梁与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包括左连接板与右连接板,所述防撞梁同侧的两端分别固接左、右连接板的前端;所述连接横梁连接左、右连接板的中间,连接板与横梁连接处至连接板的后端设有第二固定部,用于连接前纵梁;连接板的后端设有第三固定部,所述第三固定部用于连接副车架。
进一步,所述连接横梁在垂直于连接板的方向包括设于中间的横向部与 横向部两侧的前后部,所述横向部设有若干垂直于连接板的加强筋,所述前后部设有若干平行于连接板的加强筋,不同方向的加强筋可以更好地吸收各个方向的碰撞能。
进一步,所述连接板包括设于连接板后部的后弧形部分与前部的前弧形部分,且前弧形部分的弧度大于后弧形部分的弧度。
进一步,所述连接横梁设于前弧形部分,优选地,设于前弧形部分靠近后弧形部分的一端。
进一步,所述第二固定部设于后弧形部分与前弧形部分的连接处。
进一步,所述第二固定部为Z型,Z型固定部的两固定面均设有固定孔,其一固定面与连接板的上侧面固定在一起,另一固定面用于固接纵梁。
进一步,所述连接板靠近防撞梁与连接板的连接处设有第一固定部,所述第一固定部包括U型部,连接板置于U型部内,U型部的两竖直边均设有向外的翻折,所述翻折设有固定孔。
进一步,所述第三固定部包括上板与下板,所述上板截面为Z型,包括两固定面与连接两固定面的连接面,其中一固定面设有固定孔并与连接板的后端的上表面固接;所述下板为F型,设有若干固定孔。
进一步,F型下板竖边顶端的横边通过固定孔与连接板前端的下侧面固接,竖边为弧形并连接副车架。
进一步,所述下板竖边顶端的横边与两横边之间的竖边设有背向连接板的折弯;所述上板的里侧边与两固定面的外侧边设有背向连接板的折弯。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用于汽车副车架的副梁结构具有以下优势:1)、在现有车型前副车架的前部增加副梁结构,使其在车辆碰撞过程中与发动机舱纵梁一起参与碰撞吸能,改善了碰撞传力通道,达到 了吸能溃缩的作用;2)、当车辆在行驶过程中撞击到路人时,可以防止路人被卷入到车体下造成二次伤害,提高了车辆的被动安全性能;3)节约了开发成本,缩短了发周期,在原有车型与新开发车型之间根据不同碰撞星级的需要随意切换。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用于汽车副车架的副梁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防撞梁,2-连接板,21-后弧形部分,22-前后弧形部分,3-连接横梁,31-中间部,32-前后部,4-第一固定部,5-第二固定部,61-上板,62-下板,7-固定孔,8-副车架。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一种用于汽车副车架的副梁结构,包括防撞梁1、连接横梁3与连接板2,所述连接板2包括左连接板与右连接板,所述防撞梁1同侧的两端分别固接左、右连接板2的前端,连接板2靠近防撞梁1与连接板2的连接处设有第一固定部4;所述连接横梁3连接左、右连接板2的中间,连接板2与横梁连接处至连接板2的后端设有第二固定部5,用于连接前纵梁;连接板 2的后端设有第三固定部,所述第三固定部用于连接副车架8。
其中,连接横梁3在垂直于连接板2的方向包括设于中间的横向部31与横向部31两侧的前后部32,所述横向部31设有若干垂直于连接板2的加强筋,所述前后部32设有若干平行于连接板2的加强筋,不同方向的加强筋可以更好地吸收各个方向的碰撞能。
所述连接板2包括设于连接板2后部的后弧形部分21与前部的前弧形部分22,且前弧形部分22的弧度大于后弧形部分21的弧度。
所述连接横梁3设于前弧形部分22,优选地,设于前弧形部分22靠近后弧形部分21的一端。
所述第二固定部5设于后弧形部分21与前弧形部分22的连接处。
优选地,所述第二固定部5为Z型,Z型固定部的两固定面均设有固定孔7,其一固定面与连接板2的上侧面固定在一起,另一固定面用于固接纵梁。
所述连接板2靠近防撞梁1与连接板2的连接处设有第一固定部4,所述第一固定部4包括U型部,连接板2置于U型部内,U型部的两竖直边均设有向外的翻折,所述翻折设有固定孔7。
所述第三固定部包括上板61与下板62,所述上板61截面为Z型,包括两固定面与连接两固定面的连接面,其中一固定面设有固定孔7并与连接板2的后端的上表面固接;所述下板62为F型,设有若干固定孔7。
F型下板62竖边顶端的横边通过固定孔7与连接板2后端的下侧面固接,竖边为弧形并连接副车架8。
所述下板62竖边顶端的横边与两横边之间的竖边设有背向连接板2的折弯;所述上板61的里侧边与两固定面的外侧边设有背向连接板2的折弯。
工作原理:
第一固定部4通过固定孔7与冷凝器固接,第二固定部5通过固定孔7与纵梁螺栓连接,第三固定部通过上、下板61、62将连接板2与副车架8连接在一起。原车型增加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用于汽车副车架的副梁结构后,碰撞力的传输由原来沿纵梁单通道传输,改成了沿纵梁传输以及副梁结构加副车架8两条通道传输;另外,当车辆行驶过程中撞击到路人,路人倒地后,若车辆仍在运行,新增的副梁结构将会推着倒地的路人往前移动,从而避免了车辆将倒地的路人卷入车底,造成二次伤害。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用于汽车副车架的副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防撞梁(1)、连接横梁(3)与连接板(2),所述连接板(2)包括左连接板与右连接板,所述防撞梁(1)同侧的两端分别固接左、右连接板(2)的前端;所述连接横梁(3)连接左、右连接板(2)的中间,连接板(2)与横梁连接处至连接板(2)的后端之间设有第二固定部(5),连接板(2)的后端设有第三固定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汽车副车架的副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横梁(3)在垂直于连接板(2)的方向包括设于中间的横向部(31)与横向部(31)两侧的前后部(32),所述横向部(31)设有若干垂直于连接板(2)的加强筋,所述前后部(32)设有若干平行于连接板(2)的加强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汽车副车架的副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2)包括设于连接板(2)后部的后弧形部分(21)与前部的前弧形部分(22),且前弧形部分(22)的弧度大于后弧形部分(21)的弧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汽车副车架的副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横梁(3)设于前弧形部分(2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汽车副车架的副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部(5)设于后弧形部分(21)与前弧形部分(22)的连接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汽车副车架的副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部(5)为Z型,Z型固定部的两固定面均设有固定孔(7),其一固定面与连接板(2)的上侧面固定在一起,另一固定面用于固接纵梁。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汽车副车架的副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2)靠近防撞梁(1)与连接板(2)的连接处设有第一固定部(4),所述第一固定部(4)包括U型部,连接板(2)置于U型部内,U型部的两竖直边均设有向外的翻折,所述翻折设有固定孔(7)。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一种用于汽车副车架的副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固定部包括上板(61)与下板(62),所述上板(61)截面为Z型,包括两固定面与连接两固定面的连接面,其中一固定面设有固定孔(7)并与连接板(2)的前端的上表面固接;所述下板(62)为F型,设有若干固定孔(7)。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用于汽车副车架的副梁结构,其特征在于:F型下板(62)竖边顶端的横边通过固定孔(7)与连接板(2)后端的下侧面固接。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用于汽车副车架的副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板(62)竖边顶端的横边与两横边之间的竖边设有背向连接板(2)的折弯;所述上板(61)的里侧边与两固定面的外侧边设有背向连接板(2)的折弯。
CN201520947779.8U 2015-11-24 2015-11-24 一种用于汽车副车架的副梁结构 Active CN20552445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947779.8U CN205524457U (zh) 2015-11-24 2015-11-24 一种用于汽车副车架的副梁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947779.8U CN205524457U (zh) 2015-11-24 2015-11-24 一种用于汽车副车架的副梁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524457U true CN205524457U (zh) 2016-08-31

Family

ID=567624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947779.8U Active CN205524457U (zh) 2015-11-24 2015-11-24 一种用于汽车副车架的副梁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524457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29833A (zh) * 2019-11-22 2021-05-25 奥迪股份公司 机动车
CN114852006A (zh) * 2022-04-30 2022-08-05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有利于碰撞性能的行人小腿保护结构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29833A (zh) * 2019-11-22 2021-05-25 奥迪股份公司 机动车
CN114852006A (zh) * 2022-04-30 2022-08-05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有利于碰撞性能的行人小腿保护结构
CN114852006B (zh) * 2022-04-30 2023-07-25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有利于碰撞性能的行人小腿保护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005349B2 (en) Structural underbody support in a vehicle
EP3305628B1 (en) Automobile engine compartment assembly
CN105313972B (zh) 用于车辆的车身及具有其的车辆
US20160052556A1 (en) Rear part structure of vehicle
CN201999070U (zh) 用于车辆的、及用于具有通道的车辆的能量分配侧面结构
WO2017101513A1 (zh) 前机舱框架总成
CN103802773B (zh) 具有前防撞梁侧向载荷传递构件的车辆
US8303030B2 (en) Energy management structure
CN105593037B (zh) 用于车辆的车辆前部结构
CN108016506B (zh) 车辆机舱总成
JP2012521922A (ja) 側面衝撃保護用の変形可能クロスカービーム
JP6254872B2 (ja) 車体フレーム構造
CN104527704A (zh) 一种轨道车辆及其头车排障装置
CN105189258A (zh) 用于对车辆产生沿车辆横向方向冲击的设备
CN105730386A (zh) 一种具有三重吸能效果的汽车防撞梁
CN205524457U (zh) 一种用于汽车副车架的副梁结构
CN105313976A (zh) 用于车辆的车身和具有其的车辆
CN205706886U (zh) 机动车的车身前端
CN108016504A (zh) 前车身加强结构
US9758192B2 (en) Underbody structure for absorbing energy to improve roof structure integrity during side impact
CN203876826U (zh) 基于25%偏置碰撞设计的一种机舱纵梁结构
CN204279474U (zh) 一种轨道车辆及其头车排障装置
CN103786791A (zh) 一种整体式汽车前纵梁
CN112238901B (zh) 框架车
CN204037676U (zh) 用于车辆的车身和具有其的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