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517817U - 防倒流微阀 - Google Patents

防倒流微阀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517817U
CN205517817U CN201620267291.5U CN201620267291U CN205517817U CN 205517817 U CN205517817 U CN 205517817U CN 201620267291 U CN201620267291 U CN 201620267291U CN 205517817 U CN205517817 U CN 20551781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icro
liquid
valve
backflow
main chan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267291.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鹏
徐兢
廖平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BIONANOTECH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Bionanote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Bionanote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Bionanotech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267291.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51781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51781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51781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Biological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微流控芯片,尤其涉及一种防倒流微阀;包括主通道、以及并联在主通道两侧的至少两个旁路通道,所述旁路通道两端均以与主通道内液体流动方向相同的朝向连接在主通道上。本实用新型的防倒流微阀,应用于微流控芯片,可以有效防止液体倒流。

Description

防倒流微阀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微流控芯片,尤其涉及一种防倒流微阀。
背景技术
目前临床单位进行全血分离的主要方法是通过采血管离心分离:其一为分离胶促凝采血管,使用3000rpm低速离心,使血红细胞和血清因为密度差别分层到分离胶的两侧;采血管中有促凝成分和分离胶,促凝成分可以促进凝血过程,使红细胞及凝血蛋白聚集起来,更易离心下来。其二为EDTA/枸橼酸钠/肝素抗凝采血管,也是临床常见采血管,其中分别添加了EDTA/枸橼酸钠/肝素钠抗凝成分,可以阻碍凝血过程,在3000rpm低速离心的条件下,血红细胞会和血浆分层。除此之外,中国专利公布号为CN204544220U的实用新型专利,还公开了一种旋转离心全血分离芯片及其制备方法,其通过离心力将血红细胞和血浆分离,并形成一个虹吸作用在离心结束后将上清分离。然而采用该专利技术对上样量及血红细胞所占比例有比较高的要求,上样量太少会导致无法实现虹吸,血红细胞所占比例太大会导致虹吸过程中血红细胞被吸入收集仓,使用效果不稳定;并且该方法需使用离心设备,成本较高。
微流控芯片又称芯片实验室(Lab-on-a-Chip),是一种微型全分析系统(μ-TAS),它是一种操控微小体积流体在微小通道或构件中流动的系统,涉及到物理、化学、生物等多个基础学科领域。微流控芯片以微流控技术为基础,包含微米至纳米级别的通道、腔、阀、泵等小尺度器件,利用其特性控制流体运动和物理化学变化。
通过微流控芯片,可以实现全血分离,然而全血分离过程中,为了实现定量移取,需要在芯片上设置防倒流微阀,而对于小尺度器件上防倒流微阀的实现,目前缺少较好的办法。
有鉴于上述的缺陷,本设计人,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防倒流微阀以应用在微流控芯片上,使其更具有产业上的利用价值。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应用于微流控芯片、有效防止液体倒流的防倒流微阀。
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提供一种防倒流微阀,包括主通道、以及并联在主通道两侧的至少两个旁路通道,所述旁路通道两端均以与主通道内液体流动方向相同的朝向连接在主通道上。
进一步的,所述主通道为直线型、曲线型或折线型结构。
进一步的,各个所述旁路通道的长度沿主通道内液体流动方向上逐渐变小。
进一步的,所述旁路通道包括沿主通道内液体流动方向上依次设置的第一旁路通道、第二旁路通道和第三旁路通道。
具体的,所述第一旁路通道的长度大于第二旁路通道的长度,所述第二旁路通道的长度大于第三旁路通道的长度。
具体的,所述第二旁路通道的进液端设置在第一旁路通道的进液端和出液端之间,第三旁路通道的进液端设置在第二旁路通道的进液端和出液端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旁路通道包括相连的弧线段和直线段,所述弧线段的端部相比所述直线段的端部连接在主通道上位于液体流动方向的前侧。
具体的,所述弧线段的端部与主通道的夹角大于所述直线段的端部与主通道的夹角。
具体的,所述弧线段的端部与主通道之间的夹角范围为75-90°,所述直线段的端部与主通道之间的夹角范围为0-15°。
进一步的,所述主通道和旁路通道的深度为250μm-350μm,所述主通道和旁路通道的宽度为250μm-350μm。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提供一种采用上述防倒流微阀的全血过滤及定量移取微流控芯片,包括芯片主体、以及设置在芯片主体上的全血分离机构、防倒流微阀、液体定量机构、推进液机构、阻流微阀和出液机构;其中:
所述全血分离机构包括依次设置的进液口、全血滤膜和收集单元,所述全血滤膜用于将自进液口进入的血液过滤分离得到血浆,所述收集单元用于收集分离得到的血浆、并将血浆在毛细作用下经防倒流微阀传送至液体定量机构;
所述防倒流微阀用于阻止液体定量机构中的血浆逆流至全血分离机构;
所述液体定量机构包括用于容置定量血浆的储液腔;
所述阻流微阀设置在液体定量机构的输出端、并用于阻止储液腔中的血浆在无外界压力情况下流出;
所述推进液机构包括用于容置推进液的推进液腔和推进单元,所述推进单元用于将推进液腔内的推进液在压力作用下推送至储液腔、并将储液腔内的定量血浆经阻流微阀推送至出液机构;
所述出液机构包括出液口,所述出液口用于排出定量血浆。
借由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优点:利用阻力差来实现液体的单向流动,有效防止液体在微流控芯片上倒流。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折线型主通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芯片上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芯片下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中A部的局部放大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中舌片式微阀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5中B部的局部放大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中S型毛细槽道储液腔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5中C部的局部放大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中推进液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中第一种出液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中第二种出液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实施例一
参加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一种防倒流微阀,包括主通道311、以及并联在主通道两侧的至少两个旁路通道312,旁路通道两端均以与主通道内液体流动方向相同的朝向连接在主通道上。
应当说明的是,主通道311的目的在于导流通过防倒流微阀的液体,其形状应当并不局限于直线型,只要对液体的毛细流动不起到阻碍作用,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例如为曲线型,或如图2所示为折线型结构。
应当说明的是,旁路通道的数量并不限定,其数量越多,防倒流效果越好,但数量增加到一定程度反而会影响液体的毛细作用,且数量越多也意味着加工难度和成本越高。
另外,防倒流微阀的工作原理为:当液体由图1中右侧向左侧流动时,主通道内有一部分液体进入旁路通道,并在旁路通道的出口与主通道汇合,这个汇合过程中存在一定的能量,将主通道内的液体压向管壁,由于流动方向相同,因而还使主通道内的液体流动更加稳定;当液体逆流时,即液体由图1中左侧向右侧流动时,主通道内有一部分液体进入旁路通道,这一部分液体在旁路通道出口处的流动方向与主通道内的液体流向相反,因此增加了局部阻力,从而阻止液体的逆流。
在上述原理下,当各个旁路通道312的长度沿主通道内液体流动方向上逐渐变小时,其阻流效果最佳。具体而言,若旁路通道312包括沿主通道内液体流动方向上依次设置的第一旁路通道313、第二旁路通道314和第三旁路通道315,则第一旁路通道313的长度大于第二旁路通道314的长度,第二旁路通道314的长度大于第三旁路通道315的长度,尤其体现在若第一旁路通道313、第二旁路通道314和第三旁路通道315为瓣膜形时,其弧度逐渐减小。
另外,为了增加防倒流效果,第一旁路通道、第二旁路通道和第三旁路通道还存在相互叠加的情况,即第二旁路通道314的进液端设置在第一旁路通道313的进液端和出液端之间,第三旁路通道315的进液端设置在第二旁路通道 314的进液端和出液端之间。
具体而言,对于旁路通道的形状,为了防止液体在旁路通道内流动受到内壁的阻流作用,旁路通道312包括相连的弧线段316和直线段317,弧线段316的端部相比直线段317的端部连接在主通道311上位于液体流动方向的前侧。
为了提高防倒流的效果,弧线段316的端部与主通道311的夹角大于直线段317的端部与主通道311的夹角。弧线段316的端部与主通道311之间的夹角范围为75-90°,直线段317的端部与主通道311之间的夹角范围为0-15°。
应当说明的是,防倒流微阀的作用机理建立在液体的毛细作用上,而并非任何直径的通道均可以实现该毛细作用,具体而言,主通道311和旁路通道312的深度为250μm-350μm,主通道311和旁路通道312的宽度为250μm-350μm。
实施例二
参见图3至图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采用上述防倒流微阀的全血过滤及定量移取微流控芯片,包括芯片主体1、以及设置在芯片主体上的全血分离机构2、防倒流微阀3、液体定量机构4、推进液机构5、阻流微阀6和出液机构7。
应当说明的是,全血分离机构2、防倒流微阀3、液体定量机构4、推进液机构5、阻流微阀6和出液机构7可以通过激光加工、模型注塑加工等多种方式在芯片主体内部成型,也可通过设置为分离式的芯片上片11和芯片下片12,在芯片上片11或芯片下片12上加工出特定形状、然后相互封装的在一起;由于前一种加工方式较为繁琐,本实用新型对此不再赘述,在后续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以芯片主体分离设计为芯片上片11或芯片下片12而后相互封装的方式,做进一步说明。
全血分离机构2包括依次设置的进液口201、全血滤膜(图中未示出)和收集单元202,其中进液口201和全血滤膜可设置在芯片上片11上,收集单元设置在芯片下片12上;全血滤膜用于将自进液口201进入的血液过滤分离得到血浆,收集单元202用于收集分离得到的血浆、并将血浆在毛细作用下经防倒流微阀3传送至液体定量机构4;
防倒流微阀3用于阻止液体定量机构中的血浆逆流至全血分离机构2;
液体定量机构4包括用于容置定量血浆的储液腔;
阻流微阀6设置在液体定量机构5的输出端、并用于阻止储液腔中的血浆在无外界压力情况下流出;
推进液机构5包括用于容置推进液的推进液腔和推进单元,推进单元用于将推进液腔内的推进液在压力作用下推送至储液腔、并将储液腔内的定量血浆经阻流微阀推送至出液机构;
出液机构7包括出液口701,出液口701用于排出定量分离后的血浆。
收集单元202、防倒流微阀3、液体定量机构4、推进液机构5、阻流微阀6和出液机构7,可均设置在芯片下片上,而芯片上片封装在芯片下片上,封装形式可采用胶装、卡装、夹装等多种方式中的一种,也可相互配合使用;其中,胶装可采用双面胶、热固化胶、光固化胶等方式,卡装可采用在芯片上片和芯片下片上分别设置相互配合的卡件和卡槽以卡装固定,夹装可采用单独配置的夹具,将芯片上片和芯片下片夹装固定;另外,涉及防倒流微阀3、液体定量机构4、推进液机构5、阻流微阀6和出液机构7的区域,为了防止血浆流出,还可设置相应的密封结构,如密封垫、或是相互配合的密封突条和凹槽等,也可配合胶装,以达到密封的效果。
应当说明的是,附图3至5所示的各结构,仅用于解释说明全血分离机构2、防倒流微阀3、液体定量机构4、推进液机构5、阻流微阀6和出液机构7所起到的功能,凡是能够实现上述技术效果的微流控结构,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而并不局限于附图中所示的结构。
实施例三
参见图4至图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实现实施例二中所述功能的全血分离机构2,芯片主体1包括芯片上片11和芯片下片12,进液口201设置于芯片上片,并且进液口201底部的尺寸大于顶部的尺寸,或者进液口201的底部设置有向内凹陷的卡槽203,收集单元202包括收集腔204、设置在收集腔204内的多个支撑柱205、以及支撑层(图中未示出),支撑层设置在支撑柱205上, 并通过芯片上片和芯片下片之间的相互封装实现固定,例如可将支撑层的四周边缘夹装在卡槽203中;全血滤膜设置在支撑层上,全血滤膜的四周边缘可夹装在卡槽203中位于支撑层和芯片上片11之间;进液口201设置在全血滤膜的上方。应当说明的是,支撑层的作用在于将全血滤膜支撑在支撑柱的上方,一方面起到支撑作用,另一方面起到防止全血滤膜与支撑柱顶面相互贴附,增大全血滤膜的过滤面积,提高过滤效果的作用;支撑层的材料可以选择多种,例如聚酯膜、玻璃纤维等结构疏松的纤维材料,自全血滤膜过滤而下的血浆,可以穿过纤维材料中的空隙,进入收集腔204中。
应当说明的是,全血滤膜并非可以将血细胞与血浆完全有效地分离,为了防止血细胞进入液体定量机构4,收集腔204的底部设置有排列为阶梯状的多个底台206,支撑柱205设置在底台206上,支撑柱205的顶面相互齐平,收集腔204的出液口207设置在靠近具有最高位置的底台的那一侧。阶梯状的底台206,起到沉淀血细胞并限制血细胞朝向出液口方向位移的作用,相互间隔排布的支撑柱之间的间隙,又起到过滤并限制血细胞朝向出液口方向位移的作用。应当说明的是,底台206的数量为3至5个,每个阶梯的高度约为150-250μm,底台数量较少对于血细胞的限制作用较为一般,而数量较多,则又受限制于芯片主体的厚度,使得底台的高度减小,反而降低了血细胞的过滤效果。
实施例四
参见图7和图8,本实用新型提供多种可实现实施例二中所述功能的防倒流微阀3,与实施例二相同的是,芯片主体1包括芯片上片11和芯片下片12,防倒流微阀3设置在芯片下片12上,芯片上片11起到密封的作用。防倒流微阀具有多种实现方式,如变截面微阀、舌片式微阀、附壁式微阀等,应当说明的是,凡是能够实现前述功能的防倒流微阀,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于芯片主体为片状,综合考虑实用性和生产成本等问题,本实用新型中优选舌片式微阀和附壁式微阀以做进一步说明,其中附壁式微阀即实施例一中所述的防倒流微阀,本实施例对此不再赘述。
如图7所示,舌片式微阀包括舌片301,舌片301在液体流动方向前侧与后 侧的压力差为正值和负值的情况下分别为开启状态和闭合状态;换言之,当收集单元202中收集得到血浆时,由于防倒流微阀3靠近储液腔的一侧空置,前后两侧存在正值的压力差,血浆可以顺利通过舌片式微阀,当血浆流量达到一定值,或者推进液在推进单元的作用下进入储液腔时,防倒流微阀前后两侧的压力出现平衡或负值的压力差,舌片301在压力差作用下发生形变或位移,将收集单元202的出液口封闭。
具体而言,舌片式微阀包括阀体通道302、舌片腔303、以及舌片301,舌片腔303设置在阀体通道302上,舌片301的一端旋转或固定设置在舌片腔内。旋转连接的情况下,舌片腔内设置有转轴304,舌片301的一端设置有转轴孔305,舌片301通过转轴孔305套装在转轴304上并相对转动;固定连接的情况下,舌片301的一端固定在舌片腔靠近收集单元的一侧,推进液机构输出端连接在靠近舌片301的另一端的位置,此时舌片301密封推进液机构的输出端,当推进液机构5将推进液推送至液体定量机构4时,舌片301在压力下发生形变,从而顶压密封在阀体通道上,实现液体的单向流动。应当说明的是,当舌片为旋转连接时,也可将推进液机构输出端连接在靠近舌片301的另一端的位置,同时将舌片设置为具有弹性而可发生形变,这样在双重作用下,控制单向流动的效果更好。对于舌片301的材料选择,可采用软硅胶材质的舌片。
舌片式微阀与附壁式微阀均可有效地实现液体的防倒流功能,相对而言,舌片式微阀的防倒流效果更好,然而生产成本更高,而附壁式微阀相比而言,生产加工更为简单,生产成本较低。
实施例五
参见图5和图9,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实现实施例二中所述功能的液体定量机构4,与前述实施例相同的是,芯片主体1包括芯片上片11和芯片下片12,液体定量机构4设置在芯片下片12上,芯片上片11起到密封的作用。液体定量机构4中的储液腔,可以设置为多种结构,或者简单的设置为毛细管、或毛细槽道。应当说明的是,储液腔的储液量与毛细管或毛细槽道的内径和长度有关,在内径一定的情况下,可以在有限尺寸的芯片主体上采用S型、圆形等多 种形状的毛细管或毛细槽道,以改变储液腔的储液量。
实施例六
参见图10,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实现实施例二中所述功能的阻流微阀6,与前述实施例相同的是,芯片主体1包括芯片上片11和芯片下片12,阻流微阀6设置在芯片下片12上,芯片上片11起到密封的作用。阻流微阀6包括流控腔601,流控腔601的进液口孔径大于液体定量机构4输出端的孔径,流控腔601的内径自进液口方向至出液口方向逐渐减小。阻流微阀6利用液体表面浸润力作为阀门阻力,当定量血浆流到阻流微阀6时,液体表面积突然增大,从而需要大量液体体积,这样就对液体向前的毛细流动产生了巨大阻力,从而起到阻流的作用;在施加压力将液体推入阻流微阀的流控腔601后,其结构表面积迅速被饱和,使阻流微阀对后续液体流动不产生阻碍。
具体而言,流控腔601包括按液体流动方向依次设置的前腔体602和后腔体603,前腔体602为立方体型,前腔体602的底面高度低于液体定量机构输出端的底面高度,后腔体603的内径按液体流动方向逐渐减小。
实施例七
参见图3和图11,本实用新型提供多种可实现实施例二中所述功能的推进液机构5,与前述实施例不同的是,芯片主体1虽然包括芯片上片11和芯片下片12,但就安装方式而言,推进液机构5可设置为拆卸式推进液机构或模块式推进液机构,其中,如图3所示,拆卸式推进液机构以可拆卸方式连接在芯片主体1上,并在芯片主体上设置有接头13;也可如图11所示,以模块式推进液机构的方式一体化设置在芯片主体上。
就结构而言,推进液机构可设置为多种,如现有的注射器、移液枪等,凡是能够实现将推进液腔内的推进液在压力作用下推送至储液腔的推进液机构,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就注射器和移液枪而言,均需在芯片主体上设置接头以连接,同时由于操作时需单独一只手推动或摁压手柄,这样就需要两只手同时操作方可完成芯片的使用,多有不便。对此,可将推进液机构5设 置为与芯片厚度相匹配的扁平状主体,包括座体501,座体501上设置有活塞孔502,活塞孔502可以设置在座体501的顶面,也可设置在座体501的侧面,座体501内部设置有推进液腔503,推进单元为活塞块504,活塞块504在活塞孔502内相对滑动,活塞孔502的内壁上设置有用于限制活塞块单向位移的限位件。应当说明的是,这种结构的推进液机构,可以设置为拆卸式推进液机构,也可设置为模块式推进液机构。若为模块式推进液机构,可如图11所示,在芯片下片12上开槽为推进液腔503,在芯片上片上开孔为活塞孔502,然后将芯片上片11与芯片下片12相密封,再设置一与活塞孔502尺寸相配合的活塞块即可。另外,需说明的是,推进液腔503的出液端底部逐渐升高,直至与开设在芯片下片上的毛细槽道底部齐平,以满足推进液的出液。
应当说明的是,凡是能够实现活塞块504在活塞孔内单向位移的限位件,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较为简单的,限位件为并排设置在活塞孔内壁上的多条斜齿,活塞块的外壁上设置有与斜齿相啮合的咬合齿,通过咬合齿对斜齿的咬合作用,防止活塞块反向位移;活塞块504单向位移的作用在于使储液腔内的定量血浆排出,而不会将收集单元中的血浆吸出。
实施例八
参见图12和13,本实用新型提供多种可实现实施例二中所述功能的出液机构7,与前述实施例三至六相同的是,芯片主体1包括芯片上片11和芯片下片12,出液机构7设置在芯片下片12上,芯片上片11起到密封的作用。出液机构7包括出液口701,出液口701的内侧设置有连接结构702,连接结构为卡槽、内螺纹、或突起,以方便与其它芯片上的连接件相互匹配,实现位置固定。或者,出液机构还包括连接接头703,连接接头703的尺寸与EP管等收集容器、或其它芯片上的连接件相互匹配,以实现血浆的收集。
实施例九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全血过滤及定量移取微流控芯片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预处理:将一块PMMA板材切割成100mm*60mm,切割出两块备用;采用3M 3701-3702纯透明双面胶,将双面胶平整贴在其中一块PMMA板材上,将贴上双面胶的板材放入滚轴压制机上反复压制两次,除去双面胶和PMMA板材中的气泡。
S2芯片加工:使用CO2激光加工机对预处理过的PMMA板材进行加工。
将预处理过的PMMA板材双面胶面向上卡入激光加工模具槽中;将需要加工图形在激光加工软件中进行编辑,调整激光功率为8W进行加工;反复加工10次,待加工成型后取下;将另一片未经预处理的PMMA板材卡入激光加工模具槽中;将需要加工图形在激光加工软件中进行编辑,调整激光功率为8W进行加工;反复加工10次,待加工成型后取下;
S3芯片组装:将全血滤膜和玻璃纤维裁成适当大小,依次装入全血分离机构中;撕去双面胶上的覆膜,将加工好的芯片上下片对齐后,流道方向朝内粘合到仪器,放入滚轴压制机上反复压制两次,除去双面胶和PMMA板材中的气泡;检查已键合好芯片是否有堵塞或漏气,将推进液吸入推进结构,将推进结构出液端和已经组装好的芯片的对应位置用细管接好,然后用卡扣将推进结构固定好,使整个结构成为一个整体。
实施例十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采用不同材料和方法制备全血过滤及定量移取微流控芯片的对比结果,如下所示:
分别采用PMMA材料、玻璃材料、PS材料制作芯片,每种芯片制备5块,其中,PMMA材料使用激光加工的方式加工成所需结构,玻璃材料使用光刻的方式形成所需结构,PS材料使用注塑的方式形成所需结构。PMMA材料使用热胶加工进行键合,玻璃材料使用双面胶进行键合,PS材料使用热胶和压敏胶结合胶膜进行键合。键合完成后将三个不同的芯片接上注射器,三种芯片的设计定量移取容量为20ul,设计加样量为100ul。
在键合完成前,使用氢化铝锂的乙醚溶液加入到PMMA材料通道中进行钝化处理。钝化处理完成后,将PMMA材料芯片进行键合。
使用芯片时,将全血标本分别加入到三块芯片的进液口中,待血清流到阻流微阀前时,三种芯片中的血浆都停止了沿管道方向的毛细流动。推动推进液机构的推进单元,将推进液推入液体定量机构的储液腔内,推动血清标本向前移动。此时,三块芯片中的血清标本都流入阻流微阀中,并从中通过,从出液口中流出。
待标本液体完全从芯片中流出,分别收集到EP管中,测量三种不同芯片收集到的液体体积。结果如表1所示,根据质量差值的平均值,可见三种芯片均具有较好的定量移取效果,换算为血浆体积,符合设计定量移取容量20ul。
表1三种芯片定量移取效果对比结果
另外,本实用新型还制作一批PMMA微流控芯片,其设计定量移取容量为20ul,设计加样量为100ul。采用临床取得健康体检血进行试验。从不同标本中取100ul加入到加样孔中,结果如表2所示,根据质量差值的平均值,可见PMMA微流控芯片均具有较好的定量移取效果,长期使用稳定性较高,换算为血浆体积,符合设计定量移取容量20ul。
表2PMMA微流控芯片长期使用的定量移取效果对比结果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防倒流微阀,其特征在于:包括主通道、以及并联在主通道两侧的至少两个旁路通道,所述旁路通道两端均以与主通道内液体流动方向相同的朝向连接在主通道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倒流微阀,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通道为直线型、曲线型或折线型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倒流微阀,其特征在于:各个所述旁路通道的长度沿主通道内液体流动方向上逐渐变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倒流微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旁路通道包括沿主通道内液体流动方向上依次设置的第一旁路通道、第二旁路通道和第三旁路通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倒流微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旁路通道的进液端设置在第一旁路通道的进液端和出液端之间,第三旁路通道的进液端设置在第二旁路通道的进液端和出液端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倒流微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旁路通道包括相连的弧线段和直线段,所述弧线段的端部相比所述直线段的端部连接在主通道上位于液体流动方向的前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倒流微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弧线段的端部与主通道的夹角大于所述直线段的端部与主通道的夹角。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防倒流微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弧线段的端部与主通道之间的夹角范围为75-90°,所述直线段的端部与主通道之间的夹角范围为0-15°。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倒流微阀,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通道和旁路通道的深度为250μm-350μm,所述主通道和旁路通道的宽度为250μm-350μm。
10.一种采用根据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防倒流微阀的全血过滤及定量移取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包括芯片主体、以及设置在芯片主体上的全血分离机构、防倒流微阀、液体定量机构、推进液机构、阻流微阀和出液机构;其中:
所述全血分离机构包括依次设置的进液口、全血滤膜和收集单元,所述全血滤膜用于将自进液口进入的血液过滤分离得到血浆,所述收集单元用于收集分离得到的血浆、并将血浆在毛细作用下经防倒流微阀传送至液体定量机构;
所述防倒流微阀用于阻止液体定量机构中的血浆逆流至全血分离机构;
所述液体定量机构包括用于容置定量血浆的储液腔;
所述阻流微阀设置在液体定量机构的输出端、并用于阻止储液腔中的血浆在无外界压力情况下流出;
所述推进液机构包括用于容置推进液的推进液腔和推进单元,所述推进单元用于将推进液腔内的推进液在压力作用下推送至储液腔、并将储液腔内的定量血浆经阻流微阀推送至出液机构;
所述出液机构包括出液口,所述出液口用于排出定量血浆。
CN201620267291.5U 2016-03-31 2016-03-31 防倒流微阀 Active CN20551781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267291.5U CN205517817U (zh) 2016-03-31 2016-03-31 防倒流微阀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267291.5U CN205517817U (zh) 2016-03-31 2016-03-31 防倒流微阀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517817U true CN205517817U (zh) 2016-08-31

Family

ID=571412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267291.5U Active CN205517817U (zh) 2016-03-31 2016-03-31 防倒流微阀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517817U (zh)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02905A (zh) * 2017-04-01 2017-06-30 苏州岚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微流控芯片液体控制防回流装置及其微流控芯片
CN106955750A (zh) * 2017-04-01 2017-07-18 苏州岚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主动控制液体流动的微流控芯片
CN109804243A (zh) * 2016-10-03 2019-05-24 瑟乐斯佩克株式会社 血浆分离装置和血浆分离方法
CN112901475A (zh) * 2021-02-23 2021-06-04 浙江赛克思液压有限公司 螺旋涡阻能量消散结构及具有该结构的配流盘
CN113437393A (zh) * 2021-07-30 2021-09-24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一种冷板结构、电池冷板以及电池热管理系统
CN113617401A (zh) * 2020-05-08 2021-11-09 浙江普施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离心式检测流道、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WO2021227544A1 (en) * 2020-05-15 2021-11-18 Stemirna Therapeutics Co., Ltd Mixer for generating particles
CN113663573A (zh) * 2020-05-15 2021-11-19 斯微(上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粒子生成的混合器
US11701651B2 (en) * 2017-11-28 2023-07-18 Inje University Industry-Academic Cooperation Foundation Microfluidic device capable of removing microbubbles in channel by using porous thin film, sample injection device for preventing inflow of bubbles, and method for bonding panel of microfluidic element by using mold-releasing film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804243A (zh) * 2016-10-03 2019-05-24 瑟乐斯佩克株式会社 血浆分离装置和血浆分离方法
CN109804243B (zh) * 2016-10-03 2020-11-10 瑟乐斯佩克株式会社 血浆分离装置和血浆分离方法
CN106902905A (zh) * 2017-04-01 2017-06-30 苏州岚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微流控芯片液体控制防回流装置及其微流控芯片
CN106955750A (zh) * 2017-04-01 2017-07-18 苏州岚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主动控制液体流动的微流控芯片
US11701651B2 (en) * 2017-11-28 2023-07-18 Inje University Industry-Academic Cooperation Foundation Microfluidic device capable of removing microbubbles in channel by using porous thin film, sample injection device for preventing inflow of bubbles, and method for bonding panel of microfluidic element by using mold-releasing film
US12048927B2 (en) 2017-11-28 2024-07-30 Inje University Industry-Academic Cooperation Foundation Microfluidic device capable of removing microbubbles in channel by using porous thin film, sample injection device for preventing inflow of bubbles, and method for bonding panel of microfluidic element by using mold-releasing film
CN113617401A (zh) * 2020-05-08 2021-11-09 浙江普施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离心式检测流道、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CN113617401B (zh) * 2020-05-08 2023-06-06 浙江普施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离心式检测流道、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WO2021227544A1 (en) * 2020-05-15 2021-11-18 Stemirna Therapeutics Co., Ltd Mixer for generating particles
CN113663573A (zh) * 2020-05-15 2021-11-19 斯微(上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粒子生成的混合器
CN112901475A (zh) * 2021-02-23 2021-06-04 浙江赛克思液压有限公司 螺旋涡阻能量消散结构及具有该结构的配流盘
CN113437393A (zh) * 2021-07-30 2021-09-24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一种冷板结构、电池冷板以及电池热管理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517817U (zh) 防倒流微阀
CN105879936B (zh) 全血过滤及定量移取微流控芯片
CN205517819U (zh) 全血过滤及定量移取微流控芯片
CN109580323B (zh) 一种螺旋形微通道及其使用方法与串、并联安装结构
WO2007044642A3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combined microfluidic-micromagnetic separation of material in continuous flow
Xu et al. Recent progress of inertial microfluidic-based cell separation
CN205517818U (zh) 阻流微阀
CN111778138B (zh) 一种分选血浆中外泌体的微流控器件及其使用方法
US20220251497A1 (en) Microfluidic chip suitable for capturing circulating tumour cells
CN104111190A (zh) 一种双螺旋微流控芯片
CN107377024A (zh) 微流控注射器滤头及其使用方法
CN106754344B (zh) 循环血肿瘤细胞的联合分选纯化装置及分选检测方法
CN205517821U (zh) 全血分离机构
US20220371013A1 (en) Microfluidic Cellular Device And Methods Of Use Thereof
CN110124758A (zh) 微流控芯片的进样腔及单指标微流控芯片
CN205714635U (zh) 推进液机构
CN111647499A (zh) 集成黏弹性和磁力的细胞多级分选微流控芯片
WO2022062934A1 (zh) 基于微流控芯片的循环肿瘤 / 融合细胞捕获装置及其方法
CN108795692B (zh) 稀有细胞捕获系统及其应用
CN109847816A (zh) 一种微流控分离芯片
CN111423969B (zh) 集成式微流控芯片
CN107702967B (zh) 一种基于微流控芯片的空间站用细胞样本自动预处理装置
CN112844504A (zh) 一种全血预处理微流控装置及全血预处理方法
CN208574483U (zh) 一种新型膜分离装置
CN203238273U (zh) 一种翼型翻盖式可拆卸生物芯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0220

Address after: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215000 Industrial Park of Suzhou Linquan Street 5 building 306 Hanlin edge

Patentee after: Zhang Peng

Address before: Xinghu Street Industrial Park of Suzhou city in Jiangsu province 215000 No. 218 BioBAY B2 building 208 room

Patentee before: Suzhou BionanoTech Co., 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112

Address after: Room 410-1, building 1, No.8, Jinfeng Road, high tech Zone, Suzhou, Jiangsu 215000

Patentee after: SUZHOU BIONANOTECH Co.,Ltd.

Address before: 215000 room 306, building 5, hanlinyuan, Linquan street, Suzhou Industrial Park,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Zhang Peng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