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502427U - 一种耐候全包覆圆形扶手组合 - Google Patents

一种耐候全包覆圆形扶手组合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502427U
CN205502427U CN201620054927.8U CN201620054927U CN205502427U CN 205502427 U CN205502427 U CN 205502427U CN 201620054927 U CN201620054927 U CN 201620054927U CN 205502427 U CN205502427 U CN 20550242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andrail
column
section bar
weather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054927.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宋维宁
张丹芬
苏中淮
丁同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clink Materials Inc
Original Assignee
Cclink Material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clink Materials Inc filed Critical Cclink Materials Inc
Priority to CN201620054927.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50242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50242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50242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teps, Ramps, And Handrai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耐候全包覆圆形扶手组合,包括立柱、扶杆、扶手、连接件、复合材料层、耐候共挤层、金属燕尾筋、耐候燕尾筋;所述立柱通过连接件设有扶杆和扶手,其转弯处采用包角包覆;所述扶手、扶杆由扶手型材为内骨架,所述立柱由立柱型材为内骨架,扶手型材和立柱型材外部通过共挤出一体式全包覆成型设有复合材料层和共挤耐候层,所述扶手型材和立柱型材外面设有多根金属燕尾筋,而扶手型材的复合材料层与耐候共挤层之间设有耐候燕尾筋;本新型采用复合材料与耐候共挤层全包覆在金属型材外部,增设金属燕尾筋,耐候性能好,10年不褪色,美观实用成本低,免后期维护;适合沿海地区使用;线膨胀系数低,有效防止材料间分离。

Description

一种耐候全包覆圆形扶手组合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楼梯扶手技术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耐候全包覆圆形扶手组合。
背景技术
随着居住条件的改善,高层楼房住宅越来越多,楼梯扶手的应用也随之增加,通常的户外扶手主要采用水泥扶手、木质扶手、铝合金扶手、金属扶手或者木塑扶手;常用扶手不足之处为:水泥扶手质地较差,不适用于高档场所使用;木质扶手多为防腐木扶手,存在开裂、褪色、腐烂、不耐酸碱腐蚀,使用寿命一般不长,并且需要刷漆二次维护;铝合金扶手主要采用转印等工艺表面处理,不环保、不耐用;木塑实心扶手一般较贵,大多使用空心木塑扶手型材,但木塑扶手遇寒或受热强度会降低,并且存在褪色现象;户外木塑扶手存在强度不够,褪色等缺陷。
现有技术中,采用聚氯乙烯材料或聚乙烯和金属型材共挤制造楼梯扶手,一般采用普通的聚氯乙烯材料和铝等金属型材共挤的加工方式,如果使用聚氯乙烯塑料做表层,聚乙烯材料的耐候性能差,表层颜色多为白色,一般不适用于室外,如果在室外使用,则需要贴膜等二次处理,价格较高;共挤类扶手型材,在使用过程中,会因为材料的线膨胀系数不同,导致扶手在长期使用后,会发生金属型材和共挤层分离的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耐候全包覆圆形扶手组合,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采用超耐候高分子复合材料做表层,通过共挤出方式增加共挤耐候层,将复合材料和共挤耐候层一体式覆合在圆形扶手型材和立柱型材外部,在金属型材与复合材料层之间增设圆角燕尾筋和耐候燕尾筋,加强固接强度;边饰层耐候性好,可10年不褪色,表面无需二次处理;复合材料层本身具有抗酸碱的特性,方形金属型材伯为内骨架可以增加扶手刚度,提高了扶手的抗压能力;金属型材外侧独特的燕尾筋设计增强了复合材料层与金属型材的牢固度,防止两者相分离。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耐候全包覆圆形扶手组合,包括基座、锚件、立柱、扶杆、扶手、连接件、连接座、包角、扁台、复合材料层、耐候共挤层、金属燕尾筋、固定螺丝、立柱型材、扶手型材、耐候燕尾筋,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座内预埋设置有锚件,所述锚件与立柱通过焊接固定连接,所述立柱沿楼梯基座台阶方向排列;所述立柱通过连接件和连接座横向设置有多个扶杆和扶手,所述扶手位于立柱的最上方位置;所述扶杆设置有多根,所述扶杆、扶手与连接座之间、所述立柱与连接座之间通过固定螺丝连接固定,所述扶杆、扶手沿立柱排列方向平行设置,所述扶手、扶杆的转弯处采用斜角对接方式,并且通过包角包覆斜角接缝;所述扶手、扶杆的截面为圆形,所述扶手、扶杆由扶手型材为内骨架,其外部通过共挤出一体式全包覆成型设置有复合材料层和共挤耐候层,所述扶手型材圆周外表面沿轴向设置有多根金属燕尾筋,所述复合材料层与耐候共挤层圆周面之间设置有多个耐候燕尾筋;所述立柱由立柱型材为内骨架,其外部通过共挤出一体式全包覆成型设置有复合材料层和共挤耐候层,所述立柱型材外表面沿轴向设置有多根金属燕尾筋,所述立柱的四个侧面上设置有扁台。
所述扶手、扶杆转弯处的包角角度与扶手或者扶杆的转弯角度相同设定;所述立柱上设置的扶杆数量范围为3根—6根。
所述扶手型材为圆形,所述立柱型材为矩形,所述扶手型材和立柱型材采用铝合金或者金属材质制造,所述扶手型材与立柱型材外圆周表面上设置的金属燕尾筋的二个顶角采用圆角设置,所述金属燕尾筋数量范围为8条—20条,所述金属燕尾筋等间距设置。
所述扶手型材、立柱型材的壁厚度为3mm—12mm,所述金属燕尾筋的厚度为3mm—5mm。
所述耐候共挤层为聚烯烃类、丙烯酸酯类中和一种或多种经过改性的超高耐候性的材料加工而成;所述复合材料层为填充有纳米级天然纤维素的低线膨胀系数材料,所述复合材料层由塑料、纳米级天然纤维素、钙粉、稳定剂、增韧剂、发泡剂、发泡调节剂、润滑剂、改性剂、色粉按配方比例混炼而成。
所述纳米级天然纤维素的种类包括但不限于木粉、秸秆粉、麻纤维、稻壳纤维;所述纳米级天然纤维素的长度在10nm—950nm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所述扶手型材和立柱型材为浇铸成形的金属型材,所述金属型材外部一体式成形有多根金属燕尾筋,并且通过共挤出方式在金属型材外部制备有复合材料层和耐候共挤层;采用全包覆共挤的加工方式制造出扶手、扶杆和立柱,一次成型,无需二次处理;采用复合材料本身的抗酸碱的特性,解决了木质或金属扶手无法安装在酸碱较重的沿海地区的问题;采用纳米级天然纤维素作为复合材料的主要组分,由于纳米材料的线膨胀系数低,通过配方的调节,可以将整个复合材料外部型材的线膨胀系数最低达到5×10-6/℃,同时可调节至相匹配于铝型材的线膨胀系数25×10-6/℃,或钢型材的线膨胀系数12×10-6/℃,而传统聚氯乙烯塑料的线膨胀系数在70×10-6/℃,远高于金属型材的线膨胀系数,这就导致了传统聚氯乙烯塑料会在后期的使用中,与金属型材分离;采用自身具有超耐候性的塑料或者经过改性的高耐候材料是为了提高型材在户外的适用性,传统的聚氯乙烯由于其自身分子链结构的原因,使得其在户外的耐候性差,这是因为聚氯乙烯在紫外光照射后,会分解出一定的氯化氢气体,该类气体遇到空气中的水分子或经过雨水的冲淋,生成次氯酸,这种物质具有很强的漂白性,因此我们在市场上见到的该类产品多以白色为主;而采用自身具有超耐候性的塑料或者经过改性的高耐候材料改善了其户外的耐候性,缓慢甚至不褪色的年限可达到10年及以上,并可在表面进行配色和木纹勾色,解决了产品颜色单一,室外耐候性差的问题;采用多根金属燕尾筋和增加金属型材厚度的方法,提高了型材的抗风能力与抗压能力,抗风压等级可达到8级,远高于同类产品。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采用超耐候高分子复合材料做表层,通过共挤出方式增加共挤耐候层,将复合材料和共挤耐候层一体式覆合在圆形金属型材外部,在圆形金属型材与复合材料层之间增设燕尾筋,加强固接强度;从而解决了木质或金属材料外边饰层不耐候的难题,可以做到10年不褪色,可以通过共挤耐候层实现各种勾色效果,解决了金属扶手仍需要进行二次处理的弊端,既美观实用又节约成本,并且后期免维护;复合材料层本身具有抗酸碱的特性,解决了木质或金属扶手无法安装在酸碱较重的沿海地区的问题;复合材料内采用纳米级天然纤维做主要成分,有效调节了塑料本身较高的线膨胀系数,达到5×10-6/℃,同时,金属型材外侧独特的燕尾筋设计增强了复合材料层与金属型材的牢固度,有效防止两者相分离;圆形金属型材作为内骨架可以增加扶手刚度,提高了扶手的抗压能力,扶手整体的抗压与抗风能力强,可抗8级以上大风。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公开的一种耐候全包覆圆形扶手组合剖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公开的一种耐候全包覆圆形扶手组合立柱转弯包角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公开的一种耐候全包覆圆形扶手组合立柱截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公开的一种耐候全包覆圆形扶手组合扶手截面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公开的一种耐候全包覆圆形扶手组合A处放大示意图。
图中数字和字母所表示的相应部件名称:
1.基座 2.锚件 3.立柱 4.扶杆
5.扶手 6.连接件 7.连接座 8.包角
9.扁台 10.复合材料层 11.耐候共挤层 12.金属燕尾筋
13.固定螺丝 14.立柱型材 15.扶手型材 16.耐候燕尾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根据图1至图5,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耐候全包覆圆形扶手组合,包括基座1、锚件2、立柱3、扶杆4、扶手5、连接件6、连接座7、包角8、扁台9、复合材料层10、耐候共挤层11、金属燕尾筋12、固定螺丝13、立柱型材14、扶手型材15、耐候燕尾筋16。
所述基座1内预埋设置有锚件2,所述锚件2与立柱3通过焊接固定连接,所述立柱3沿楼梯基座台阶方向排列;所述立柱3通过连接件6和连接座7横向设置有多个扶杆4和扶手5,所述扶手5位于立柱3的最上方位置;所述扶杆4设置有多根,所述扶杆4、扶手5与连接座7之间、所述立柱3与连接座7之间通过固定螺丝13连接固定,所述扶杆4、扶手5沿立柱3排列方向平行设置,所述扶手5、扶杆4的转弯处采用斜角对接方式,并且通过包角8包覆斜角接缝;所述扶手5、扶杆4的截面为圆形,所述扶手5、扶杆4由扶手型材15为内骨架,其外部通过共挤出一体式全包覆成型设置有复合材料层10和共挤耐候层11,所述扶手型材15圆周外表面沿轴向设置有多根金属燕尾筋12,所述复合材料层10与耐候共挤层11圆周面之间设置有多个耐候燕尾筋16;所述立柱3由立柱型材14为内骨架,其外部通过共挤出一体式全包覆成型设置有复合材料层10和共挤耐候层11,所述立柱型材14外表面沿轴向设置有多根金属燕尾筋12,所述立柱3的四个侧面上设置有扁台9。
所述扶手5、扶杆4转弯处的包角8角度与扶手5或者扶杆4的转弯角度相同设定;所述立柱3上设置的扶杆4数量范围为3根。
所述扶手型材15为圆形,所述立柱型材14为矩形,所述扶手型材15和立柱型材14采用铝合金或者金属材质制造,所述扶手型材15与立柱型材14外圆周表面上设置的金属燕尾筋12的二个顶角采用圆角设置,所述金属燕尾筋12数量范围为8条—16条,所述金属燕尾筋12等间距设置。
所述扶手型材15、立柱型材14的壁厚度为3mm—9mm,所述金属燕尾筋12的厚度为3mm—4mm。
所述耐候共挤层11为聚烯烃类、丙烯酸酯类中和一种或多种经过改性的超高耐候性的材料加工而成;所述复合材料层10为填充有纳米级天然纤维素的低线膨胀系数材料,所述复合材料层10由塑料、纳米级天然纤维素、钙粉、稳定剂、增韧剂、发泡剂、发泡调节剂、润滑剂、改性剂、色粉按配方比例混炼而成。
所述纳米级天然纤维素的种类包括但不限于木粉、秸秆粉、麻纤维、稻壳纤维;所述纳米级天然纤维素的长度在10nm—950nm之间。
所述扶手5、扶杆4的截面外径尺寸范围为80MM—200MM,所述立柱3的截面尺寸范围为长度60MM—150MM,宽度为40MM—100MM。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耐候全包覆原理为:所述扶手型材15、立柱型材14为浇铸成形的金属型材,所述金属型材外部一体式成形有多根金属燕尾筋12,并且通过共挤出方式在金属型材外部制备有复合材料层10和耐候共挤层11;采用全包覆共挤的加工方式制造出扶手5、扶杆4和立柱3,一次成型,无需二次处理。
1、采用复合材料10本身的抗酸碱的特性,以全包覆方式应用,解决了木质或金属扶手无法安装在酸碱较重的沿海地区的问题;
2、采用纳米级天然纤维素作为复合材料10的主要组分,由于纳米材料的线膨胀系数低,通过配方的调节,可以将整个复合材料10外部型材的线膨胀系数最低达到5×10-6/℃,同时可调节至相匹配于铝型材的线膨胀系数25×10-6/℃,或钢型材的线膨胀系数12×10-6/℃,而传统聚氯乙烯塑料的线膨胀系数在70×10-6/℃,远高于金属型材的线膨胀系数,这就导致了传统聚氯乙烯塑料会在后期的使用中,与金属型材分离;
3、采用自身具有超耐候性的塑料或者经过改性的高耐候材料是为了提高型材在户外的适用性,传统的聚氯乙烯由于其自身分子链结构的原因,使得其在户外的耐候性差,这是因为聚氯乙烯在紫外光照射后,会分解出一定的氯化氢气体,该类气体遇到空气中的水分子或经过雨水的冲淋,生成次氯酸,这种物质具有很强的漂白性,因此我们在市场上见到的该类产品多以白色为主;而采用自身具有超耐候性的塑料或者经过改性的高耐候材料改善了其户外的耐候性,缓慢甚至不褪色的年限可达到10年及以上,并可在表面进行配色和木纹勾色,解决了产品颜色单一,室外耐候性差的问题;
4、采用多根金属燕尾筋12和增加金属型材厚度的方法,提高了型材的抗风能力与抗压能力,抗风压等级可达到8级,远高于同类产品。
通过上述具体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超耐候高分子复合材料做表层,通过共挤出方式增加共挤耐候层,将复合材料和共挤耐候层一体式覆合在圆形金属型材外部,在圆形金属型材与复合材料层之间增设燕尾筋,加强固接强度;从而解决了木质或金属材料外边饰层不耐候的难题,可以做到10年不褪色,可以通过共挤耐候层实现各种勾色效果,解决了金属扶手仍需要进行二次处理的弊端,既美观实用又节约成本,并且后期免维护;复合材料层本身具有抗酸碱的特性,解决了木质或金属扶手无法安装在酸碱较重的沿海地区的问题;复合材料内采用纳米级天然纤维做主要成分,有效调节了塑料本身较高的线膨胀系数,达到5×10-6/℃,同时,金属型材外侧独特的燕尾筋设计增强了复合材料层与金属型材的牢固度,有效防止两者相分离;圆形金属型材作为内骨架可以增加扶手刚度,提高了扶手的抗压能力,扶手整体的抗压与抗风能力强,可抗8级以上大风。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3)

1.一种耐候全包覆圆形扶手组合,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锚件、立柱、扶杆、扶手、连接件、连接座、包角、扁台、复合材料层、耐候共挤层、金属燕尾筋、固定螺丝、立柱型材、扶手型材、耐候燕尾筋;所述基座内预埋设置有锚件,所述锚件与立柱通过焊接固定连接,所述立柱沿楼梯基座台阶方向排列;所述立柱通过连接件和连接座横向设置有多个扶杆和扶手,所述扶手位于立柱的最上方位置;所述扶杆设置有多根,所述扶杆、扶手与连接座之间、所述立柱与连接座之间通过固定螺丝连接固定,所述扶杆、扶手沿立柱排列方向平行设置,所述扶手、扶杆的转弯处采用斜角对接方式,并且通过包角包覆斜角接缝;所述扶手、扶杆的截面为圆形,所述扶手、扶杆由扶手型材为内骨架,其外部通过共挤出一体式全包覆成型设置有复合材料层和共挤耐候层,所述扶手型材圆周外表面沿轴向设置有多根金属燕尾筋,所述复合材料层与耐候共挤层圆周面之间设置有多个耐候燕尾筋;所述立柱由立柱型材为内骨架,其外部通过共挤出一体式全包覆成型设置有复合材料层和共挤耐候层,所述立柱型材外表面沿轴向设置有多根金属燕尾筋,所述立柱的四个侧面上设置有扁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候全包覆圆形扶手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手、扶杆转弯处的包角角度与扶手或者扶杆的转弯角度相同设定;所述立柱上设置的扶杆数量范围为3根—6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候全包覆圆形扶手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手型材为圆形,所述立柱型材为矩形,所述扶手型材和立柱型材采用铝合金或者金属材质制造,所述扶手型材与立柱型材外圆周表面上设置的金属燕尾筋的二个顶角采用圆角设置,所述金属燕尾筋数量范围为8条—20条,所述金属燕尾筋等间距设置;所述扶手型材、立柱型材的壁厚度为3mm—12mm,所述金属燕尾筋的厚度为3mm—5mm。
CN201620054927.8U 2016-01-20 2016-01-20 一种耐候全包覆圆形扶手组合 Active CN20550242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054927.8U CN205502427U (zh) 2016-01-20 2016-01-20 一种耐候全包覆圆形扶手组合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054927.8U CN205502427U (zh) 2016-01-20 2016-01-20 一种耐候全包覆圆形扶手组合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502427U true CN205502427U (zh) 2016-08-24

Family

ID=567232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054927.8U Active CN205502427U (zh) 2016-01-20 2016-01-20 一种耐候全包覆圆形扶手组合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50242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724615A (zh) * 2017-10-31 2018-02-23 五河县方圆窗业 一种幼儿园楼梯用的扶手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724615A (zh) * 2017-10-31 2018-02-23 五河县方圆窗业 一种幼儿园楼梯用的扶手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782939U (zh) 一种新型不锈钢防火幕墙
CN205502427U (zh) 一种耐候全包覆圆形扶手组合
CN110725449A (zh) 一种具有装饰作用的玻璃幕墙立柱结构
CN202081662U (zh) 一种铝包木阳光房
CN102182329A (zh) 一种铝包木阳光房
CN205502428U (zh) 一种耐候全包覆方形扶手组合
CN206667537U (zh) 一种t型钢龙骨幕墙连接结构
CN104047508B (zh) 平开门门框边框
CN211172591U (zh) 一种具有装饰作用的玻璃幕墙立柱结构
CN112160423A (zh) 一种索膜结构体系中膜谷处连接构造
CN208518156U (zh) 幕墙铝单板拼接组件
CN105569494B (zh) 一种保温耐候共挤复合全包覆金属型材的仿生材料
CN205805129U (zh) 一种正十边形帐篷
CN213682495U (zh) 一种索膜结构体系中膜谷处连接构造
CN208039618U (zh) 一种中空金属复合板
CN204936366U (zh) 不锈钢套装门
CN205637128U (zh) 新型金属斗拱组合结构
CN206385641U (zh) 一种铝合金阳光房防雨拼接屋顶
CN102220792A (zh) 一种金属幕墙装配装置
CN208137112U (zh) 一种风琴板式环形空中连廊采光顶系统
CN201981709U (zh) 一种屋面保温板
CN206625762U (zh) 一种谷壳绿木新型环保电动翻板结构
CN205954953U (zh) 一种隐框幕墙可调节转角结构及其形成的转角系统
CN104060917B (zh) 内扇下边板铝型材
CN211499929U (zh) 双层八角凉亭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