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494530U - 一种分流式输液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分流式输液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494530U
CN205494530U CN201620134033.XU CN201620134033U CN205494530U CN 205494530 U CN205494530 U CN 205494530U CN 201620134033 U CN201620134033 U CN 201620134033U CN 205494530 U CN205494530 U CN 20549453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ts
transfusion
passing parts
flow
shun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134033.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肖程午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Yu Rui Medical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肖程午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肖程午 filed Critical 肖程午
Priority to CN201620134033.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49453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49453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49453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分流式输液系统,其系统包括,输液管机构,包括分流部件和主流部件,多个所述分流部件最终交汇于一个主流部件;分流控制机构,与所述分流部件相配合,能够分别对每一所述分流部件进行输液流量大小的控制;以及,监测机构,能够对输液状态进行监测,以判定输液速度以及输液是否结束。本实用新型为实现输液过程中的自动一体化提供了可能性。

Description

一种分流式输液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分流式输液系统及其输液方法。
背景技术
液体点滴输液是利用液体落差的产生压力差(重力)的原理将药液注入人体静脉的方法,是临床抢救和治疗病人的常用的方法。
多年来静脉点滴输液的工作,一直由医护人员使用手工操作、监控和护理。由于人工操作行为环境因素的不确定性,比如:空气中尘埃、纤维细菌、病毒或其它微粒,医护人员在执行输液、转换吊瓶时这些不确定的环境影响因素会对药液产生不可察觉的污染,给临床安全用药带来负面影响。
此外,现有的人工静脉点滴输液,由于人工监控的不及时,经常发生药液过度输入,造成了输液管内、血液之间产生负压差,导致血液回流到输液管内,以至于产生严重的后果。其中最大的危害是,医护人员为减轻工作负担,将输液管内处于凝结状态的血液重新输入患者的血液里,这就可能为血栓的形成埋下了伏笔,同时也可能会提高了脑血栓、脑梗塞的发病率。
在输液的过程中容易产生气泡,如果气泡未经及时处理进入人体的话,势必给人体的健康带来隐患。一般医护人员处理气泡的手段要么是把药液重新挤入滴壶内,要么就是把输液管的针头拔掉排净气泡后重新插入一次,这样的处理过程比较复杂,同时不仅影响病人输液,也加重了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
人工静脉点滴输液时因为医护人员插入的针头未能完全插入静脉血管导致药液注入患者的肌肉内,而医护人员又未能及时发觉,待到发现时被输液者插入针管的周边皮肤、肌肉出现水肿现象,不仅造成了药液的流失,还影响到治疗效果,更给患者造成了雪上加霜的痛苦。
在输液过程中现有市场上没有对输液温度很好控制的设备,现有市场上只有一中简单的加热棒对输液液体的温度进行加热;而且是一次性的加热器,不可发反复使用浪费很多。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 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实用新型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实用新型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鉴于上述和/或现有分流式输液系统及输液方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实用新型。
因此,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分流式输液系统,该系统能够实现对多个输液瓶的依次输液。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分流式输液系统,其包括,输液管机构,包括分流部件和主流部件,多个所述分流部件最终交汇于一个主流部件;分流控制机构,与所述分流部件相配合,能够分别对每一所述分流部件进行输液流量大小的控制;以及,监测机构,能够对输液状态进行监测,以判定输液速度以及输液是否结束。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分流式输液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还包括,固定机构,包括能够设置所述分流控制机构的搁置部件和固定输液瓶的固定部件。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分流式输液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分流控制机构包括,驱动部件以及与驱动部件相连的伸缩部件,当调小输液流速时,所述伸缩部件在所述驱动部件的驱动下伸出并抵触挤压分流部件,分流部件口径变小,流速减小;当调大输液流速时,所述伸缩部件在所述驱动部件的驱动下收缩释放分流部件,分流部件口径增大,流速变大。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分流式输液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驱动部件一端设置有螺纹端,所述伸缩部件一端与所述螺纹端活动连接,另一端形成能够与分流部件相抵触的抵触端,所述驱动部件通过驱动旋转所述螺纹端从而实现伸缩部件的伸出或收缩。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分流式输液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分流控制机构包括,驱动部件、与驱动部件相连的伸缩部件以及带有弹性组件的锁紧部件,带有弹性组件的锁紧部件将分流部件锁紧,当调大输液流速时,所述伸缩部件在所述驱动部件的驱动下伸出并抵触推动锁紧部件,弹性组件被压缩,从而使得锁紧部件释放分流部件,分流部件口径增大,流速变大;当调小输液流速时,所述伸缩部件在所述驱动部件的驱动下收缩并释放锁紧部件,被 压缩的弹性组件逐渐回复,从而使得锁紧部件挤压分流部件,分流部件口径变小,流速减小。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分流式输液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伸缩部件一端设置有第一抵触端,所述锁紧部件包括承载件和穿过所述承载件的弹性组件,所述第一抵触端能够抵触至弹性组件的一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分流式输液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分流控制机构还包括振动部件,所述振动部件设置于与所述伸缩部件相对应的分流部件的另一侧,能够通过振动确保分流部件恢复自身弹性。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分流式输液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分流控制机构还包括振动部件,所述振动部件设置于与所述锁紧部件相对应的分流部件的另一侧,能够通过振动确保分流部件恢复自身弹性。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分流式输液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还包括显示调控机构,所述显示调控机构能够显示输液速度,并通过相对应的按键实现对输液速度的调控。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输液系统,其首先体现在对输液瓶的分流式输液,进而为实现输液过程中的自动一体化提供了可能性,自动一体化具体将体现在:自动化控制输液速度;对输液速度进行自动化的监控;自动化控制输液开启或关闭;也可以通过各单元的控制器实现对本单元自身输液过程中各个阶段的控制。本实用新型实现了输液过程的自动化。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所述分流式输液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所述分流式输液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分流控制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3所示实施例中分流控制机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方案方式中所述分流控制机构的拆分结构示 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再一个实施例所述分流式输液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其次,本实用新型结合示意图进行详细描述,在详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时,为便于说明,表示器件结构的剖面图会不依一般比例作局部放大,而且所述示意图只是示例,其在此不应限制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此外,在实际制作中应包含长度、宽度及深度的三维空间尺寸。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图1是表示本实用新型分流式输液系统的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的分流式输液系统包括:输液管机构100、分流控制机构200以及监测机构300。输液管机构100包括分流部件101和主流部件102,多个分流部件101分别与输液瓶一一对应连接,能够实现对输液瓶内的液体进行输送的目的,同时,多个分流部件101最终交汇于一个主流部件102。这里需要指出的是:本实用新型分流式输液系统所适用的范围包括却不限于输液瓶和输液袋,在具体实施例中不再赘述。而分流控制机构200与分流部件101(即分流的输液管)相配合,能够分别对每一个分流部件101进行输液流量大小的控制。具体地,一个分流部件101上设置有一个分流控制机构200,分流控制机构200通过对于分流部件101口径大小的控制,最终实现对输液速度的控制。监测机构300能够对每个液体流经的路径、容器进行监测,如分流部件101、输液瓶等。在这一实施方式中,监测机构300与主流部件102相配合,能够对主流部件102内的输液状态进行监测,以判定输液速度以及输液是否结束,并反馈至分流控制机构200,从而调控分流控制机构200对分流部件101口径的控制。监测机构300通过对单位时间内通过特定距离的液滴数来监测输液速度。
参见图3和图4,在这一实施方式中,分流控制机构200包括,驱动部件201以及与驱动部件201相连的伸缩部件202,驱动部件201能够实现伸缩部件202的“前进”与“后退”。当需要调小输液流速时,伸缩部件202在驱动部件201的驱动下伸出并抵触挤压分流部件101,分流部件101口径变小,流速减小;当需要调大输液流速时,伸缩部件202在驱动部件201的驱动下收缩释放分流部件101,分流部件101口径增大,流速变大。具体的,如图4所示,驱动部件201一端设置有螺纹端201a,伸缩部件202一端与螺纹端201a活动连接,另一端形成能够与分流部件101相抵触的抵触端,驱动部件201通过驱动旋转螺纹端201a从而实现伸缩部件202的伸出或收缩。
较佳地,在这一实施方式中,分流控制机构200还包括振动部件204,振动部件204设置于与伸缩部件202相对应的分流部件101的另一侧,能够通过振动确保分流部件101恢复自身弹性。伸缩部件202在驱动部件201的驱动下产生伸缩运动,直接压制分流部件101来控制分流部件101内部液体流过的口径。设置于分流部件101另一端的振动部件204通过振动保证了分流部件101恢复的弹性。
实际使用时,分别将分流部件101装入相应位置,启动程序,相应部分的分流控制机构200启动,伸缩部件202在驱动部件201的驱动下前进压制相应部分的分流部件101至口径为零(锁定分流部件101口径,至液体无法通过),将相应的输液液体的容器(可以为输液瓶或者输液袋)装入相应的的穿刺部件,与分流部件101实现连接,然后启动试流程序,第一个分流控制机构200启动,其对应的驱动部件201驱动伸缩部件202后退,同时相应部分振动部件204启动振动,分流部件101在自身弹力下扩张,并在振动部件204的振动作用下保证了自身的良好恢复力,从而保证了液体流速的准确度。这时液体从此分流部件101流出并进入主流部件102,确定好主流部件102的状态。此时,其余分流控制机构200锁紧相应部分的分流部件101,保证相应部分的分流部件101无液体流出。当监测机构300监测到第一个输液瓶内的液体输完,第二个分流控制机构200开始启动,第二个伸缩部件202在第二个分流控制机构200的驱动部件201的作用下后退,相应的,第二个振动部件204振动,直至流速进入设定的滴速。依次类推进入第三瓶、第四瓶、以及第N瓶的输液状态。
参见图5,在这一实施方式中,分流控制机构200包括,驱动部件201、 与驱动部件201相连接的伸缩部件202以及带有弹性组件203a的锁紧部件203。带有弹性组件203a的锁紧部件203将分流部件101锁紧,当调大输液流速时,伸缩部件202在驱动部件201的驱动下伸出并抵触推动锁紧部件203,弹性组件203a被压缩,从而使得锁紧部件203释放分流部件101,分流部件101口径增大,流速变大;当调小输液流速时,伸缩部件202在驱动部件201的驱动下收缩并释放锁紧部件203,被压缩的弹性组件203a逐渐回复,从而使得锁紧部件203挤压分流部件101,分流部件101口径变小,流速减小。具体的,如图5所示,伸缩部件202一端设置有第一抵触端202a,锁紧部件203包括承载件203b和穿过承载件203b、且能够与承载件203b发生相对移动的弹性组件203a,第一抵触端202a能够抵触至弹性组件203a的一端迫使弹性组件203a产生弹性形变。
较佳地,在这一实施方式中,分流控制机构200还包括振动部件204,振动部件204设置于与锁紧部件203相对应的分流部件101的另一侧,能够通过振动确保分流部件101恢复自身弹性。当调大输液流速时,伸缩部件202在驱动部件201的驱动下伸出并抵触推动锁紧部件203,弹性组件203a被压缩,从而使得锁紧部件203释放分流部件101,分流部件101口径增大,流速变大;当调小输液流速时,伸缩部件202在驱动部件201的驱动下收缩并释放锁紧部件203,被压缩的弹性组件203a逐渐回复,从而使得锁紧部件203挤压分流部件101,分流部件101口径变小,流速减小。
实际使用时,分别将分流部件101装入相应位置,锁紧部件203先行锁紧分流部件101至口径为零(锁定分流部件101口径,至液体无法通过),将相应的输液液体的容器(可以为输液瓶或者输液袋)装入相应的穿刺部件,与分流部件101实现连接。启动程序,第一个分流控制机构200启动,伸缩部件202在驱动部件201的驱动下伸出,第一抵触端202a抵触推动锁紧部件203,弹性组件203a被压缩,从而使得锁紧部件203释放分流部件101,同时相应部分振动部件204启动振动,分流部件101在自身弹力下扩张,并在振动部件204的振动作用下保证了自身的良好恢复力,从而保证了液体流速的准确度。这时液体从此分流部件101流出并进入主流部件102,确定好主流部件102的状态。此时,其余分流控制机构200锁紧相应部分的分流部件101,保证相应部分的分流部件101无液体流出。当监测机构300监测到第一个输液瓶内的液体输完, 第二个分流控制机构200开始启动,第二个伸缩部件202在第二个分流控制机构200的驱动部件201的作用下第一抵触端202a抵触推动锁紧部件203,从而使得锁紧部件203释放分流部件101,相应的,第二个振动部件204振动,直至流速进入设定的滴速。依次类推进入第三瓶、第四瓶、以及第N瓶的输液状态。
如图2所示,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的分流式输液系统包括:输液管机构100、分流控制机构200、监测机构300以及固定机构400。输液管机构100包括分流部件101和主流部件102,多个分流部件101分别与输液瓶一一对应连接,能够实现对输液瓶内的液体进行输送的目的,同时,多个分流部件101最终交汇于一个主流部件102。这里需要指出的是:本实用新型分流式输液系统所适用的范围包括却不限于输液瓶和输液袋,在具体实施例中不再赘述。而分流控制机构200与分流部件101(即分流的输液管)相配合,能够分别对每一个分流部件101进行输液流量大小的控制。具体地,一个分流部件101上设置有一个分流控制机构200,分流控制机构200通过对于分流部件101口径大小的控制,最终实现对输液速度的控制。监测机构300与主流部件102相配合,能够对主流部件102内的输液状态进行监测,以判定输液速度以及输液是否结束,并反馈至分流控制机构200,从而调控分流控制机构200对分流部件101口径的控制。监测机构300通过对单位时间内通过特定距离的液滴数来监测输液速度。固定机构400包括能够设置分流控制机构200的搁置部件401和固定输液瓶的固定部件402。
如图6所示,在第三个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的分流式输液系统包括:输液管机构100、分流控制机构200、监测机构300、固定机构400以及显示调控机构500。输液管机构100包括分流部件101和主流部件102,多个分流部件101分别与输液瓶一一对应连接,能够实现对输液瓶内的液体进行输送的目的,同时,多个分流部件101最终交汇于一个主流部件102。这里需要指出的是:本实用新型分流式输液系统所适用的范围包括却不限于输液瓶和输液袋,在具体实施例中不再赘述。而分流控制机构200与分流部件101(即分流的输液管)相配合,能够分别对每一个分流部件101进行输液流量大小的控制。具体地,一个分流部件101上设置有一个分流控制机构200,分流控制机构200通过对于分流部件101口径大小的控制,最终实现对输液速度的控制。监测机构300 与主流部件102相配合,能够对主流部件102内的输液状态进行监测,以判定输液速度以及输液是否结束,并反馈至分流控制机构200,从而调控分流控制机构200对分流部件101口径的控制。监测机构300通过对单位时间内通过特定距离的液滴数来监测输液速度。固定机构400包括能够设置分流控制机构200的搁置部件401和固定输液瓶的固定部件402。而显示调控机构500能够显示输液速度,并通过相对应的按键实现对输液速度的调控。
实际使用时,分别将分流部件101装入相应位置,启动程序,相应部分的分流控制机构200启动,伸缩部件202在驱动部件201的驱动下前进压制相应部分的分流部件101至口径为零(锁定分流部件101口径,至液体无法通过),将相应的输液液体的容器(可以为输液瓶或者输液袋)装入相应的的穿刺部件,与分流部件101实现连接,在显示调控机构500中输入滴速状态,例如:30滴/分钟,点击开始程序,第一个分流控制机构200即锁定第一个分流部件101至30滴/分钟位置。第一个分流控制机构对应的驱动部件201驱动伸缩部件202后退,同时相应部分振动部件204启动振动,分流部件101在自身弹力下扩张,并在振动部件204的振动作用下保证了自身的良好恢复力,从而保证了液体流速的准确度。这时液体从此分流部件101流出并进入主流部件102,确定好主流部件102的状态。此时,其余分流控制机构200锁紧相应部分的分流部件101,保证相应部分的分流部件101无液体流出。当监测机构300监测到第一个输液瓶内的液体输完,第二个分流控制机构200开始启动,第二个伸缩部件202在第二个分流控制机构200的驱动部件201的作用下后退,相应的,第二个振动部件204振动,直至流速进入设定的滴速。依次类推进入第三瓶、第四瓶、以及第N瓶的输液状态。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利用上述系统进行分流式输液的方法,其包括,通过分流控制机构200锁紧分流部件101,并将分流部件101与输液瓶一一连接的步骤;分流控制机构200通过对分流部件101口径大小控制,实现对输液速度的控制的步骤;监测机构300对主流部件102内的输液状态进行监测,进而反馈至分流控制机构200控制输液速度的步骤;输液瓶输液结束后,分流控制机构200控制另外的输液瓶进行输液的步骤。如上述使用过程,在此不赘述。
由此可见,借助于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所述输液系统实现输液过程中的自动一体化,具体体现在:自动化控制输液速度;对输液速度进行自动 化的监控;自动化控制输液开启或关闭;也可以通过各单元的控制器实现对本单元自身输液过程中各个阶段的控制。
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9)

1.一种分流式输液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输液管机构(100),包括分流部件(101)和主流部件(102),多个所述分流部件(101)最终交汇于一个主流部件(102);
分流控制机构(200),与所述分流部件(101)相配合,能够分别对每一所述分流部件(101)进行输液流量大小的控制;以及,
监测机构(300),能够对输液状态进行监测,以判定输液速度以及输液是否结束。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流式输液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固定机构(400),包括能够设置所述分流控制机构(200)的搁置部件(401)和固定输液瓶的固定部件(402)。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分流式输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控制机构(200)包括,驱动部件(201)以及与驱动部件(201)相连的伸缩部件(202),当调小输液流速时,所述伸缩部件(202)在所述驱动部件(201)的驱动下伸出并抵触挤压分流部件(101),分流部件(101)口径变小,流速减小;当调大输液流速时,所述伸缩部件(202)在所述驱动部件(201)的驱动下收缩释放分流部件(101),分流部件(101)口径增大,流速变大。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分流式输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部件(201)一端设置有螺纹端(201a),所述伸缩部件(202)一端与所述螺纹端(201a)活动连接,另一端形成能够与分流部件(101)相抵触的抵触端,所述驱动部件(201)通过驱动旋转所述螺纹端(201a)从而实现伸缩部件(202)的伸出或收缩。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分流式输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控制机构(200)包括,驱动部件(201)、与驱动部件(201)相连的伸缩部件(202)以及带有弹性组件(203a)的锁紧部件(203),带有弹性组件(203a)的锁紧部件(203)将分流部件(101)锁紧,当调大输液流速时,所述伸缩部件(202)在所述驱动部件(201)的驱动下伸出并抵触推动锁紧部件(203),弹性组件(203a)被压缩,从而使得锁紧部件(203)释放分流部件(101),分流部件(101)口径增大,流速变大;当调小输液流速时,所述伸缩部件(202)在所述驱动部件(201)的驱动下收缩并释放锁紧部件(203),被压缩的弹性组件(203a)逐渐回复,从而使得锁紧部件(203)挤压分流部件(101),分流部件(101)口径变小,流速减小。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分流式输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部件(202)一端设置有第一抵触端(202a),所述锁紧部件(203)包括承载件(203b)和穿过所述承载件(203b)的弹性组件(203a),所述第一抵触端(202a)能够抵触至弹性组件(203a)的一端。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分流式输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控制机构(200)还包括振动部件(204),所述振动部件(204)设置于与所述伸缩部件(202)相对应的分流部件(101)的另一侧,能够通过振动确保分流部件(101)恢复自身弹性。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分流式输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控制机构(200)还包括振动部件(204),所述振动部件(204)设置于与所述锁紧部件(203)相对应的分流部件(101)的另一侧,能够通过振动确保分流部件(101)恢复自身弹性。
9.如权利要求1、2、4、6~8任一所述的分流式输液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显示调控机构(500),所述显示调控机构(500)能够显示输液速度,并通过相对应的按键实现对输液速度的调控。
CN201620134033.XU 2016-02-22 2016-02-22 一种分流式输液系统 Active CN20549453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134033.XU CN205494530U (zh) 2016-02-22 2016-02-22 一种分流式输液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134033.XU CN205494530U (zh) 2016-02-22 2016-02-22 一种分流式输液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494530U true CN205494530U (zh) 2016-08-24

Family

ID=567245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134033.XU Active CN205494530U (zh) 2016-02-22 2016-02-22 一种分流式输液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494530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98026A (zh) * 2016-02-22 2016-04-20 肖程午 一种分流式输液系统及输液方法
CN106620924A (zh) * 2016-10-12 2017-05-10 何燕 一种由电脑控制的连续输液装置
CN108704195A (zh) * 2018-05-25 2018-10-26 东莞市联洲知识产权运营管理有限公司 一种输液器上输液管的分流装置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98026A (zh) * 2016-02-22 2016-04-20 肖程午 一种分流式输液系统及输液方法
CN105498026B (zh) * 2016-02-22 2019-06-11 深圳煜睿医疗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分流式输液系统
CN106620924A (zh) * 2016-10-12 2017-05-10 何燕 一种由电脑控制的连续输液装置
CN108704195A (zh) * 2018-05-25 2018-10-26 东莞市联洲知识产权运营管理有限公司 一种输液器上输液管的分流装置
CN108704195B (zh) * 2018-05-25 2020-08-04 台州市晋宏橡塑有限公司 一种输液器上输液管的分流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561427A (zh) 一种输液置换装置及系统
CN205494530U (zh) 一种分流式输液系统
CN105498024B (zh) 一种输液置换移动穿刺装置
DE60132507T2 (de) Gerät zur transkutanen Abgabe von Medikamenten
KR101857491B1 (ko) 약병들의 연결을 위한 개선된 게이트를 가진 튜빙 세트
CN105498026B (zh) 一种分流式输液系统
WO2004024211A3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painless injection of medication
NZ587485A (en) An infusion system controling for the optimum flow rate to and from a hemofilter
CN204411402U (zh) 一种释放压力的贮液装置
US7331942B2 (en) Flush syringe having anti-reflux stopper
CN207721815U (zh) 一种自体血采血回输管路装置
CN103263708A (zh) 一种智能输液系统
CN205460154U (zh) 一种输液置换装置及系统
CN205494522U (zh) 一种固定装置、穿刺装置、换瓶装置、排气装置、拔针装置以及简化固定装置的输液系统
CN205322908U (zh) 一种输液置换移动穿刺装置
CN103170024A (zh) 等容稀释自体血采集、回输系统和装置
CN209270606U (zh) 骨科植入式给药装置
CN109999276A (zh) 一种注射设备及注射诊疗系统
CN204684352U (zh) 一种医疗用辅助一次性输液器用全自动止液报警装置
CN209984701U (zh) 一种多功能点滴插口
CN208049111U (zh) 一次性便捷输液器
DE10102054A1 (de) Ampullenspritze
CN204233522U (zh) 一次性输液器
CN201164626Y (zh) 一种以弹簧推注的持续微量静脉输液系统
CN213911770U (zh) 一种急诊科输液用头皮针固定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60926

Address after: Baoan District manhole Street sand Shenzhen city 518104 three Guangdong Province Lu Hao Ju No. 612 three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Yu Rui Medical Equipment Co., Ltd.

Address before: 518106, Sha three street, Sha three village, Sha 612 street, Guangdong, Shenzhen Province, China

Patentee before: Xiao Chengw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