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490983U - 连线装置 - Google Patents

连线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490983U
CN205490983U CN201620110824.9U CN201620110824U CN205490983U CN 205490983 U CN205490983 U CN 205490983U CN 201620110824 U CN201620110824 U CN 201620110824U CN 205490983 U CN205490983 U CN 20549098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ptical fiber
optical
display lamp
optical patchcord
patchcor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110824.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陶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Luchuang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Luchuang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Luchuang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Luchuang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110824.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49098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49098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49098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连线装置,用于在连线管理端的管理控制之下引导连线操作,包括光纤配线架和光纤跳线,其中:所述光纤配线架构造为与所述光纤跳线插接,且与所述连线管理端电连接以接收并显示连线信号;所述光纤跳线构造为通过所述光纤配线架,与所述连线管理端电连接以接收并显示连线信号。本实用新型的连线装置,引导操作人员对光纤跳线从光纤配线架上进行连接或者断开以及报警,避免操作人员操作错误的同时,能够达到方便、快捷、准确的目的。

Description

连线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综合布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在连线管理端的管理控制之下,引导连线操作的一种连线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光纤跳线插入或者拔出光纤配线架时,光纤连线管理端不会获得任何提示的信息,它的每条链路的联通和中断都不会被操作人员和使用人员发现。在传统的综合布线系统中,机柜里的光纤跳线都会被藏在理线器里,或者机柜的侧面,以保证打开机柜门以后看见的是干净整洁的机柜布局。当操作人员要找到一端和另一端时,首先要查找以前记录的文档,在保证文档是正确的前提下,再去找到对应文档的光纤配线架上光纤跳线的标签信息,或者因频繁跳线操作导致的光纤跳线标签脱落或者是受到污染而看不清,都会导致此次操作的错误,导致其他正常通信链路被中断。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连线装置,引导操作人员对光纤跳线进行连接或者断开时可以避免人为错误的同时,还可以达到快捷、准确的目的。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连线装置,用于在连线管理端的管理控制之下引导连线操作,包括光纤配线架和光纤跳线,其中:
所述光纤配线架构造为与所述光纤跳线插接,且与所述连线管理端电连接以接收并显示连线信号;
所述光纤跳线构造为通过所述光纤配线架,与所述连线管理端电连接以接收并显示连线信号。
作为优选,所述光纤跳线包括光纤线缆以及分别位于其两端的结构相同的光纤跳线插头,所述光纤配线架包括多个与所述光纤跳线插头插接的光纤跳线插槽,其中:
所述光纤跳线插槽包括第一显示部,所述第一显示部与连线管理端电连接以接收并显示连线信号;
所述光纤跳线插头包括用于在所述光纤跳线插头和光纤跳线插槽插接时与所述第一显示部电连接的第二显示部以接收并显示连线信号,光纤线缆两端的光纤跳线插头的所述第二显示部之间并联电连接。
作为优选,其中:
所述第一显示部包括均与连线管理端电连接的第一指示灯和第一触点组;
所述第二显示部包括第二指示灯,所述第二指示灯电连接有第二触点组,所述第二触点组与所述第一触点组形成所述相互抵接。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指示灯设置于光纤配线架的表面,所述第一触点组包括两个触点;
所述第二指示灯设置于光纤跳线插头的表面,所述第二触点组包括两根PIN针。
作为优选,所述光纤跳线插头和所述光纤跳线插槽均采用光纤LC双工接口结构,其中:
所述第一指示灯设置于光纤LC双工接头的一侧,所述两个触点设置于光纤LC双工接头中间部位;
所述第二指示灯设置于光纤LC双工接头,所述两根PIN针设置于光纤LC双工接头中间部位。
作为优选,所述光纤跳线插头和所述光纤跳线插槽均采用光纤LC双工接口结构,其中:
所述第一指示灯和所述两个触点均设置于光纤LC双工接头的一侧,或分别设置于光纤LC双工接头的两侧;或者是所述第一指示灯设置于光纤LC双工接头的一侧,而所述两个触点分别设置于光纤LC双工接头的两侧或两个触点设置于光纤LC双工接头的一侧和中间部位;
所述第二指示灯设置于光纤LC双工接头,所述两根PIN针设置于光纤LC双工接头,且与所述两个触点的位置相对应以便抵接。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指示灯和第二指示灯均采用LED灯。
作为优选,所述触点和PIN针采用铜、铜合金或者钢材质构成的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连线装置为新型的综合布线连接装置,其有益效果在于:
1.通过相互抵接的第一显示部和第二显示部,使得连线装置能够在连线管理端的管理控制之下,接收到并且能够显示出连线信号,引导操作人员对光纤跳线从光纤配线架上进行连接或者断开以及报警,避免操作人员操作错误的同时,能够达到方便、快捷、准确的目的;
2.由于同一光纤线缆两端的第二显示部之间并联电连接,当对其中一个光纤跳线插头进行接插操作时,光纤线缆另一头的光纤跳线插头即可显示相应的连线信号,便捷的引导操作人员在成堆线缆束中定位光纤跳线;
3.通过采用光纤LC双工接口结构,对光纤LC双工接口的结构进行改造,使得连线装置在各种通信传输场合下得以广泛使用,并且兼容性好。
本实用新型上述方法可以通过程序代码方式存在。当程序代码被机器加载且执行时,机器变成用以实行本实用新型的装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的连线装置的光纤配线架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所指A部分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的连线装置的光纤跳线插头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的连线装置的光纤跳线插头与光纤配线架的电气结构示意图。
主要附图标记说明:
1-光纤配线架 2-光纤跳线插头
11-触点 12-第一指示灯
21-PIN针 22-第二指示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连线装置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首先介绍一下相关的背景技术。常规光纤跳线就是指光纤接线,由标准的跳线光缆和连接硬件制成,跳线光缆有两芯的光纤芯,连接硬件为一个光纤LC双工的模块插槽。光纤跳线用在光纤配线架上交接各种链路,可作为光纤配线架或设备连接线缆使用。模块化光纤跳线两头均为光纤LC双工接头,具有灵活的插拔设计,防止松脱和卡死。光纤跳线有不同长度可选。模块化光纤跳线在工作区中使用,也可作为光纤配线架的跳线。常规光纤跳线即使通过连接,连接上智能光纤配线架,也无法形成智能管理系统。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的连线装置的光纤配线架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所指A部分放大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的连线装置的光纤跳线插头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的连线装置的光纤跳线插头与光纤配线架的电气结构示意图。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的连线装置,用于在连线管理端的管理控制之下引导连线操作。连线管理端可以是包括以用户服务器、用户客户端、智能交换单元等管理控制并引导连线操作的综合管理控制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的连线装置包括光纤配线架1和光纤跳线,光纤跳线包括光纤线缆以及分别位于其两端的结构相同的光纤跳线插头2,光纤配线架1包括多个与光纤跳线插头2插接的光纤跳线插槽,其中:所述光纤跳线插槽包括第一显示部,第一显示部与连线管理端电连接以接收并显示连线信号;光纤跳线插头2包括用于在光纤跳线插头2和光纤跳线插槽插接时与第一显示部相互抵接的第二显示部以接收并显示连线信号,光纤线缆两端的跳线插头的所述第二显示部之间并联电连接。通过相互抵接的第一显示部和第二显示部,使得连线装置能够在连线管理端的管理控制之下,接收并且能够显示出连线信号,引导操作人员对光纤跳线从光纤配线架上进行连接或者断开以及报警,避免操作人员操作错误的同时,能够达到方便、快捷、准确的目的。同时,由于同一光纤线缆两端的第二显示部之间并联电连接,当对其中一个光纤跳线插头2进行接插操作时,光纤线缆另一头的光纤跳线插头即可显示相应的连线信号,便捷的引导操作人员在成堆线缆束中定位光纤跳线。
作为一种改进,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的连线装置的第一显示部包括均与连线管理端电连接的第一指示灯11和第一触点组,第二显示部包括第二指示灯22,所述第二指示灯22电连接有第二触点组,所述第二触点组与所述第一触点组形成所述相互抵接。这样的结构设置,使得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连线装置通过第一指示灯11以及第二指示灯22的闪烁指示,即可以引导操作人员进行跳线的连接或者断开操作。
作为进一步改进,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的连线装置的光纤跳线插头2和光纤跳线插槽采用光纤LC双工接口结构,其中,如图2所示,第一指示灯12设置于光纤LC双工接口的一侧,第一触点组包括设置于光纤LC双工接口中间部位的两个触点11;第二指示灯22设置于光纤LC双工接头,所述第二触点组包括设置于光纤LC双工接头中间部位的两根PIN针21。模块化光纤跳线两头均为光纤LC双工接头,通过采用光纤LC双工接口结构,对光纤LC双工接口的结构进行改造,使得连线装置在各种通信传输场合下得以广泛使用,并且兼容性好。作为更进一步的优选方案,触点11和PIN针21可以采用铜、铜合金或者钢材质构成的结构,例如黄铜、紫铜、铜镍带、高碳钢等材质结构,它们都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和物流性能。
在实际应用中,第一指示灯12、触点11、第二指示灯22以及PIN针21的具体设置位置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多变,比如:第一指示灯12可以设置于光纤配线架的任何位置,既可以设置于光纤LC双工接口的上下左右某一侧、或在中间,也可以涵盖多方位等,并且除了可以设置于如图所示光纤配线架的正面,也可以设置于其他面,既可以凸出或凹进于表面,也可以与表面持平,只要能够达到显示的效果即可;同理,第二指示灯22可以设置于光纤LC双工接头的任何位置,既可以设置于某一处,也可以涵盖多方位,既可以凸或凹于表面,也可以与表面持平,只要能够达到显示的效果即可;触点11既可以如图1或图2设置于光纤LC双工耦合器的中间部位,也可以设置于光纤LC双工耦合器的某一侧,或两个触点11分别设置于不同侧,或一个触点在一侧而另一个触点在中间部位等,而PIN针21的设置与此类似不再赘述,只要触点11与PIN针21被设置于相对应的位置以便能够相互抵接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方案即可。
作为另一种改进,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连线装置的第一指示灯和第二指示灯均采用LED灯。通过图4具体介绍一下连线过程如下:
当操作人员需要连接或断开某两个光纤LC双工端口时,便可通过连线管理端的用户客户端的图形用户界面向用户服务器端发送请求,用户服务器解析用户客户端的请求后,将请求翻译成智能交换单元指令,发送到智能交换单元,智能交换单元再将指令转换成光纤配线架指令,将指令传送到光纤配线架1,光纤配线架1控制相应光纤跳线插槽,即光纤LC双工端口对应的LED灯或者光纤跳线插头2上的LED灯开始闪烁,引导操作人员连接或断开两芯光纤+两芯铜缆跳线。所谓智能光纤跳线,即为配置了本实用新型的光纤跳线插头2的光纤跳线(由于光纤LC双工接头为两芯光纤,改造后增设两个PIN针,即为智能光纤跳线)。如果操作人员的操作有误,系统会通过LED指示灯提示操作人员,操作人员也可以及时通过软件的报警功能得知。
如果操作人员想找到插接在光纤配线架的光纤跳线的另一端光纤跳线插头,只需要通过软件或者智能交换单元下发一个指令,相应光纤跳线上的LED指示灯和与之对应的端口上的LED灯都会同时闪烁,操作人员能够方便、迅速地通过LED指示灯找到光纤跳线所在的位置。
传统光纤跳线只能依靠人工查找光纤跳线的另一端所在的位置,光纤跳线的连接或断开往往很难在第一时间确定,造成很多错误的操作产生。本实用新型的连线装置,在插入或拔出光纤跳线插头2时候,端口的电子信息及其连接或断开的信息就可以及时地通过管理设备传达到管理软件,可以通过声光邮件等形式对紧急事件进行报警,操作人员就也及时知道网络连接的变化,对其进行报警处理。随着布线建设的规模化,对于布线规范化管理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布线产品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布线建设的要求。随着网络安全问题的日益严峻,本实用新型的连线装置对于综合布线管理所能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明显的。
以上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书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和保护范围内,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修改或等同替换,这种修改或等同替换也应视为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连线装置,用于在连线管理端的管理控制之下引导连线操作,其特征在于,包括光纤配线架和光纤跳线,其中:
所述光纤配线架构造为与所述光纤跳线插接,且与所述连线管理端电连接以接收并显示连线信号;
所述光纤跳线构造为通过所述光纤配线架,与所述连线管理端电连接以接收并显示连线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跳线包括光纤线缆以及分别位于其两端的结构相同的光纤跳线插头,所述光纤配线架包括多个与所述光纤跳线插头插接的光纤跳线插槽,其中:
所述光纤跳线插槽包括第一显示部,所述第一显示部与连线管理端电连接以接收并显示连线信号;
所述光纤跳线插头包括用于在所述光纤跳线插头和光纤跳线插槽插接时与所述第一显示部电连接的第二显示部以接收并显示连线信号,所述光纤线缆两端的光纤跳线插头的所述第二显示部之间并联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
所述第一显示部包括均与连线管理端电连接的第一指示灯和第一触点组;
所述第二显示部包括第二指示灯,所述第二指示灯电连接有第二触点组,所述第二触点组与所述第一触点组形成相互抵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线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指示灯设置于光纤配线架的表面,所述第一触点组包括两个触点;
所述第二指示灯设置于光纤跳线插头的表面,所述第二触点组包括两根PIN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跳线插头和所述光纤跳线插槽均采用光纤LC双工接口结构,其中:
所述第一指示灯设置于光纤LC双工接头的一侧,所述两个触点设置于光纤LC双工接头中间部位;
所述第二指示灯设置于光纤LC双工接头,所述两根PIN针设置于光纤LC双工接头中间部位。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跳线插头和所述光纤跳线插槽均采用光纤LC双工接口结构,其中:
所述第一指示灯和所述两个触点均设置于光纤LC双工接头的一侧,或分别设置于光纤LC双工接头的两侧;或者是所述第一指示灯设置于光纤LC双工接头的一侧,而所述两个触点分别设置于光纤LC双工接头的两侧或两个触点设置于光纤LC双工接头的一侧和中间部位;
所述第二指示灯设置于光纤LC双工接头,所述两根PIN针设置于光纤LC双工接头,且与所述两个触点的位置相对应以便抵接。
7.根据权利要求3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连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指示灯和第二指示灯均采用LED灯。
8.根据权利要求4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连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触点和PIN针采用铜、铜合金或者钢材质构成的结构。
CN201620110824.9U 2016-02-03 2016-02-03 连线装置 Active CN20549098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110824.9U CN205490983U (zh) 2016-02-03 2016-02-03 连线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110824.9U CN205490983U (zh) 2016-02-03 2016-02-03 连线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490983U true CN205490983U (zh) 2016-08-17

Family

ID=566744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110824.9U Active CN205490983U (zh) 2016-02-03 2016-02-03 连线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490983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85800A (zh) * 2017-02-16 2017-05-31 天津东驰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线束引导插入装置
CN108414192A (zh) * 2018-03-01 2018-08-17 南京华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odn设备端口状态实时监测方法
WO2022105314A1 (zh) * 2020-11-17 2022-05-2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光电混合公端连接器、母端及光电混合连接器系统
EP4191304A4 (en) * 2020-08-18 2024-01-17 Huawei Tech Co Ltd OPTICAL MODULE,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POE DEVICE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85800A (zh) * 2017-02-16 2017-05-31 天津东驰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线束引导插入装置
CN106785800B (zh) * 2017-02-16 2023-03-21 天津东驰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线束引导插入装置
CN108414192A (zh) * 2018-03-01 2018-08-17 南京华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odn设备端口状态实时监测方法
EP4191304A4 (en) * 2020-08-18 2024-01-17 Huawei Tech Co Ltd OPTICAL MODULE,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POE DEVICE
EP4191303A4 (en) * 2020-08-18 2024-01-31 Huawei Tech Co Ltd OPTICAL MODULE,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POE DEVICE
WO2022105314A1 (zh) * 2020-11-17 2022-05-2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光电混合公端连接器、母端及光电混合连接器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490983U (zh) 连线装置
US10819602B2 (en) Inferring physical layer connection status of generic cables from planned single-end connection events
AU2007229834B2 (en) Intelligent patching identification system and method
EP2659550B1 (en) Two-part modular connector comprising unique identification number of communication port
JP6457509B2 (ja) 視覚標識装置を含むネットワークケーブル及びネットワークケーブルの末端の視覚標識装置
CN201657230U (zh) 电子配线架
US20230217139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infrastructure 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CN103491459B (zh) 电子配线架系统
CN208001431U (zh) 一种单机柜柜内综合布线预设系统
CN201699902U (zh) 配线架端口
CN205049781U (zh) 一种新型智能光配模块
CN105242361A (zh) 一种新型智能光配模块
CN203554632U (zh) 配线装置
CN209858678U (zh) 一套快速寻线和线路检测的产品
CN106596070A (zh) 一种自动极性测试仪的控制系统
CN202631788U (zh) 光纤跳线
CN108802913A (zh) 一种快速识别链路的aoc线缆
CN105511025A (zh) 石英塑料复合光纤组件、识别方法及装置
CN211929846U (zh) 一种可视化光寻线系统
CN205828832U (zh) 一种内置双开关结构及指示灯的rj45型配线架
KR200482793Y1 (ko) 광섬유 케이블 분배함 및 광케이블 카드
CN103945286A (zh) 配线装置
CN218240493U (zh) 适用于高密度免熔接的光纤配线箱的光纤跳线理线架
CN205941992U (zh) 束装光纤
CN210427866U (zh) 光纤活动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