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489532U - 一种直线型分相分层布置的统一潮流控制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直线型分相分层布置的统一潮流控制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489532U
CN205489532U CN201620251296.9U CN201620251296U CN205489532U CN 205489532 U CN205489532 U CN 205489532U CN 201620251296 U CN201620251296 U CN 201620251296U CN 205489532 U CN205489532 U CN 20548953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quipment
series transformer
transformer
system side
power distribu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251296.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曾洪涛
康伟
乔光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Global Energy Interconnection Research Institute
Original Assignee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Global Energy Interconnection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Global Energy Interconnection Research Institute filed Critical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Priority to CN201620251296.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48953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48953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48953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upply And Distribution Of Alternating Curr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直线型分相分层布置的统一潮流控制器,包括:至少一组串联变压器,每组串联变压器包括至少一个变压器,每组串联变压器与相应的输电线路连接;与每个所述变压器相连接的系统侧配电装置,每组系统侧配电装置包括多个电气设备,所述多个电气设备按主接线的电气连接关系分相布置,并从所述系统侧配电装置的进线端至出线端呈直线排布;换流阀侧设备,其出线端分别与所述串联变压器连接;并联变压器及其系统侧设备,其进线端与并联侧进线连接,其出线端与所述换流阀侧设备的进线端连接。

Description

一种直线型分相分层布置的统一潮流控制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直线型分相分层布置的统一潮流控制器。
背景技术
统一潮流控制器是一种功能强大、特性优越、迄今为止通用性最好的新一代柔性交流输电装置,通过改变控制规律,即可分别或同时快速实现并联补偿、串联补偿、移相、端电压调节等基本功能。统一潮流控制器既能在电力系统稳定方面实现潮流调节,合理控制有功功率、无功功率的流动,提高线路的输送能力,实现优化运行,又能在动态方面通过快速无功吞吐,动态地支撑接入点的电压,提高系统电压稳定性。
统一潮流控制器通常由串联变压器及其系统侧设备、并联变压器及其系统侧设备和换流阀侧设备三部分组成,接线复杂,当用于控制多回输电线路的潮流时,串联侧的换流阀及配电装置数量则更多。图1示出了现有统一潮流控制器的典型接线,以统一潮流控制器一次设备的构成为例,11为进线侧设备,16为出线侧设备,12为并联变压器,接入换流阀13,15为电气设备。其中串联变压器14及其系统侧设备需串接于变电站高压侧的出线回路中,串联变压器14的选型、其系统侧配电设备的布置方式、串联变压器接入系统侧配置装置的布线方式将直接影响到设备的布局及占地。当电压等级较高时,出线所占用的面积更大,不利于节省电力建设用地。
在110k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变电站中,特别是在330kV及500kV以上等级变电站中,高压侧出线设备的占地面积通常在整个变电站占地面积中占有较大比重,如能缩减高压侧出线设备的占地面积,就可以大幅减少整个变电站的占地面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统一潮流控制器控制多回输电线路时接线复杂、占用面积大的缺陷。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直线型分相分层布置的统一潮流控制器,包括:
至少一组串联变压器,每组串联变压器包括至少一个变压器,每组串联变压器与相应的输电线路连接;
与每个所述变压器相连接的系统侧配电装置,每组系统侧配电装置包括多个电气设备,所述多个电气设备按主接线的电气连接关系分相布置,并从所述系统侧配电装置的进线端至出线端呈直线排布;
换流阀侧设备,其出线端分别与所述串联变压器连接;
并联变压器及其系统侧设备,其进线端与并联侧进线连接,其出线端与所述换流阀侧设备的进线端连接。
优选地,所述串联变压器包括多组,多组串联变压器呈直线型布置。
优选地,所述多组串联变压器所在直线与所述系统侧配电装置的电气设备所在直线垂直。
优选地,所述每组串联变压器与相应的系统侧配电装置布置在同一直线上。
优选地,所述每组系统侧配电装置所在直线相互平行。
优选地,所述系统侧配电装置连接带绝缘的分支母线,所述分支母线与所述串联变压器一次侧的进线端子和出线端子连接。
优选地,所述系统侧配电装置连接带绝缘的分支母线,所述分支母线通过架空线分层接入所述串联变压器一次侧的进线端子和出线端子。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直线型分相分层布置的统一潮流控制器,包括:至少一组串联变压器,每组串联变压器包括至少一个变压器,每组串联变压器与相应的输电线路连接;与每个所述变压器相连接的系统侧配电装置,每组系统侧配电装置包括多个电气设备,所述多个电气设备按主接线的电气连接关系分相布置,并从所述系统侧配电装置的进线端至出线端呈直线排布;换流阀侧设备,其出线端分别与所述串联变压器连接;并联变压器及其系统侧设备,其进线端与并联侧进线连接,其出线端与所述换流阀侧设备的进线端连接。该控制器结构简单清晰,设计紧凑,每条输电线路的进出线均为“一字型”直线布置,而且串联变压器系统侧配电装置的多个电气设备按主接线的电气连接关系分相布置,大大减少了交叉布线,降低了系统布置的复杂程度,有效缩减了变电站高压侧出线设备的占地面积,而且方便设备操作与检修。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的统一潮流控制器典型接线示意图;
图2为一种直线型分相分层布置的统一潮流控制器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为:
11-进线侧设备,12-并联变压器,13-换流阀,14-串联变压器,15-电气设备,16-出线侧设备;
20-系统侧配电装置,201-电气设备,21-串联变压器,22-换流阀侧设备,23-并联变压器及其系统侧设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还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无线连接,也可以是有线连接。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直线型分相分层布置的统一潮流控制器,如图2所示。该潮流控制器包括至少一组串联变压器、与每个所述变压器相连接的系统侧配电装置、换流阀侧设备和并联变压器及其系统侧设备。
其中,该潮流控制器能够用于N条输电线路中(N为大于1的自然数),对应所述N条输电线路设置N组串联变压器,每组串联变压器与相应的输电线路连接。此处,串联变压器的组数与输电线路的数量相同,如果是一条输电线路,则对应一组串联变压器21,如果是两条输电线路,则对应两组串联变压器。N组串联变压器布置在一条直线上。
每组串联变压器包括至少一个变压器。作为具体地实现方式,每组串联变压器可以包括一个三相变压器,或者是包括三个单相变压器。如果是三个单相变压器,采用直线型布置或三角形布置。
其中,与每个变压器相连接的系统侧配电装置20包括多个电气设备201,所述多个电气设备201按主接线的电气连接关系分相布置,并从系统侧配电装置20的进线端至出线端呈直线排布,并且与所述N组串联变压器所在直线垂直。该设置方式使整个系统排列清晰,接线简单,并且方便设备的操作与检修。
换流阀侧设备22,其出线端分别与串联变压器21连接,用于实现潮流控制。
并联变压器及其系统侧设备23,其进线端与并联侧进线连接,其出线端与换流阀侧设备22的进线端连接。
由于串联变压器及其系统侧配电装置要串接于变电站高压侧的出线回路中,串联变压器的选型、其系统侧配电装置的布置方式、串联变压器接入系统侧配电设备的布线方式将直接影响到高压侧出线设备的布局及占地。因此,合理的设备选型与科学的进出线布置将有效地减少高压侧出线设备的占地,从而缩减整个换流站的占地面积,进一步节省电力建设用地。
该控制器结构简单清晰,设计紧凑,每条输电线路的进出线均为“一字型”直线布置,而且串联变压器系统侧配电装置的多个电气设备按主接线的电气连接关系分相布置,大大减少了交叉布线,降低了布置的复杂程度,有效缩减了变电站高压侧出线设备的占地面积,而且方便设备操作与检修。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每组串联变压器21与相应的系统侧配电装置20布置在同一直线上。结构布置简单清晰,无交叉,有效节省了占地面积。
此外还可以设置为每组系统侧配电装置20所在直线相互平行。有效缩减了变电站高压侧出线设备的占地面积,方便设备的操作与检修。
作为一种具体的实现方案,系统侧配电装置20连接带绝缘的分支母线,所述分支母线与串联变压器21一次侧的进线端子和出线端子连接。
作为另外一种可替换的实现方法,系统侧配电装置20连接带绝缘的分支母线,所述分支母线通过架空线分层接入串联变压器21一次侧的进线端子和出线端子。结构布置简单清晰,无交叉,有效节省了占地面积。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7)

1.一种直线型分相分层布置的统一潮流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一组串联变压器,每组串联变压器包括至少一个变压器,每组串联变压器与相应的输电线路连接;
与每个所述变压器相连接的系统侧配电装置,每组系统侧配电装置包括多个电气设备,所述多个电气设备按主接线的电气连接关系分相布置,并从所述系统侧配电装置的进线端至出线端呈直线排布;
换流阀侧设备,其出线端分别与所述串联变压器连接;
并联变压器及其系统侧设备,其进线端与并联侧进线连接,其出线端与所述换流阀侧设备的进线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串联变压器包括多组,多组串联变压器呈直线型布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组串联变压器所在直线与所述系统侧配电装置的电气设备所在直线垂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每组串联变压器与相应的系统侧配电装置布置在同一直线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每组系统侧配电装置所在直线相互平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侧配电装置连接带绝缘的分支母线,所述分支母线与所述串联变压器一次侧的进线端子和出线端子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侧配电装置连接带绝缘的分支母线,所述分支母线通过架空线分层接入所述串联变压器一次侧的进线端子和出线端子。
CN201620251296.9U 2016-03-29 2016-03-29 一种直线型分相分层布置的统一潮流控制器 Active CN20548953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251296.9U CN205489532U (zh) 2016-03-29 2016-03-29 一种直线型分相分层布置的统一潮流控制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251296.9U CN205489532U (zh) 2016-03-29 2016-03-29 一种直线型分相分层布置的统一潮流控制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489532U true CN205489532U (zh) 2016-08-17

Family

ID=566488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251296.9U Active CN205489532U (zh) 2016-03-29 2016-03-29 一种直线型分相分层布置的统一潮流控制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48953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113060A (zh) 一种可转换静止同步串联补偿器
CN103715916A (zh) 一种基于电压源变流器的柔性直流输电换流阀阀塔
CN203645559U (zh) 一种基于电压源变流器的柔性直流输电换流阀阀塔
CN101644751A (zh) Gis套管式电流互感器分布式大电流升流方法
CN107134784A (zh) 用于调节低压配电系统中的电压的系统和方法
CN106532759A (zh) 一种变电站系统
CN205489532U (zh) 一种直线型分相分层布置的统一潮流控制器
CN108879698A (zh) 一种包含四端口柔性开关的中压配电网双环拓扑结构
Sehloff et al. Steady state modeling for variable frequency ac power flow
CN207896531U (zh) 一种特高压交流变电站
CN108736360A (zh) 一种一体化有载调容调压配电台区
CN102437581B (zh) 一种串补装置的电容器平台
CN205211561U (zh) 一种高压星角变换有载调压变压器的绕组接线结构
CN110492721B (zh) 一种多端口电力电子变压器
CN208589911U (zh) 高压变频器
CN113611513A (zh) 一种大移相角调相变压器
CN110380340A (zh) 一种变电站配电装置
CN216450489U (zh) 移相变压器及具有其的变频器
CN207303751U (zh) 车载组合电器和车载移动变电站
CN206283264U (zh) 一种变电站的新型电气主接线
CN107834865A (zh) 一种高压变频器及系统
CN102593826B (zh) 一种高压配电网接线结构
CN212991585U (zh) 一种变电站主接线交错环网接线结构
CN204615231U (zh) 一种110kV双绕组分体变压器全户内变电站
CN207518056U (zh) 基于HGIS设备型式的500kV母线用高抗配电装置布置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102209 Beijing City, the futur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ity Binhe Road, No. 18, No.

Co-patentee after: State Grid Corporation of China

Patentee after: Global energy Internet Institute, Inc.

Address before: 102211 Beijing city Changping District Xiaotangshan town big East Village Road No. 270

Co-patentee before: State Grid Corporation of China

Patentee before: GLOBAL ENERGY INTERCONNECTION RESEARCH INSTITUTE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