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283264U - 一种变电站的新型电气主接线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变电站的新型电气主接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283264U
CN206283264U CN201621167439.4U CN201621167439U CN206283264U CN 206283264 U CN206283264 U CN 206283264U CN 201621167439 U CN201621167439 U CN 201621167439U CN 206283264 U CN206283264 U CN 20628326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oltage
power electronic
low
bus
electronic transform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167439.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才志远
王志凯
肖超
刘海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Global Energy Interconnection Research Institute
Original Assignee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Global Energy Interconnection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Global Energy Interconnection Research Institute filed Critical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Priority to CN201621167439.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28326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28326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28326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upply And Distribution Of Alternating Curr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变电站的新型电气主接线,包括至少一个电力电子变压器,所述电力电子变压器的高压交流侧接入高压交流母线,所述电力电子变压器的低压交流侧接入低压交流母线,从所述电力电子变压器的高压交流‑直流变流器引出高压直流侧,进而由所述高压直流侧引出高压直流母线。通过所述高压直流母线接入直流负载设备或直流电源,实现变电站对直流负载或储能设备的灵活接入和对交直流负荷的混合供电。

Description

一种变电站的新型电气主接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变电站的新型电气主接线。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电网建设步伐的加快,电力电子技术及装置在变电站中应用日益广泛,以电力电子一次设备为特征的电气主接线的可靠性、灵活性对变电站的运行尤为重要。
目前,变电站中变压器的输入或输出一般通过接入交流母线,再由交流母线引出的多条交流出线连接交流负载设备或交流供电设备。但在实际应用中,在变电站中通常需要接入直流负荷、分布式电源等,在现有交流出线的变电站中,难以实现灵活接入。
因此,对于需要接入直流负载或直流供电设备及储能设备的情况,需要设置灵活性高的主接线形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变电站主接线通常以交流出线连接负载或储能设备,难以实现对直流负载或储能设备灵活接入的缺陷。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变电站的新型电气主接线,包括至少一个电力电子变压器,所述电力电子变压器的高压交流侧接入高压交流母线,所述电力电子变压器的低压交流侧接入低压交流母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力电子变压器的高压直流侧引出高压直流母线。
优选地,所述电力电子变压器至少包括高压交流-直流变流器,高压直流-交流变流器,中高频变压器,中低压交流-直流变流器,中低压直流-交流变流器,所述电力电子变压器的低压交流侧从所述中低压直流-交流变流器引出,所述电力电子变压器的高压交流侧、高压直流侧分别从所述高压交流-直流变流器引出。
优选地,在所述电力电子变压器的高压直流侧和所述高压直流母线之间设置有第一开断装置。
优选地,所述高压直流母线还连接一路或多路直流接线端,在所述高压直流母线和每个直流接线端之间设置有第二开断装置。
优选地,所述直流接线端连接直流负载设备。
优选地,所述直流接线端连接直流电源。
优选地,所述高压交流母线连接一路或多路交流接线端,在所述高压交流母线和每个交流接线端之间设置有第三开断装置。
优选地,所述低压交流母线连接一路或多路交流接线端,在所述低压交流母线和所述电力电子变压器的低压交流侧之间设置有第四开断装置。
优选地,所述第一开断装置或第二开断装置或第三开断装置或第四开断装置中的部分或全部使用电力电子快速开断装置或常规断路器。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变电站的新型电气主接线,包括至少一个电力电子变压器,所述电力电子变压器的高压交流侧接入高压交流母线,所述电力电子变压器的低压交流侧接入低压交流母线,从所述电力电子变压器的高压交流-直流变流器引出高压直流侧,进而由所述高压直流侧引出高压直流母线。通过所述高压直流母线接入直流负载设备或直流电源,实现变电站对直流负载或储能设备的灵活接入和对交直流负荷的混合供电。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一种变电站的新型电气主接线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主接线中的电力电子变压器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为:
1-电力电子变压器,2-高压交流母线,3-第三开断装置,4-高压直流母线,
5-第一开断装置,6-第二开断装置,7-低压交流母线,8-第四开断装置,
9-低压交流出线,10-高压直流接线端,11-高压交流接线端;
20-中高频变压器,21-高压交流-直流变流器,
22-高压直流-交流变流器,23-高压交流侧,24-高压直流侧,
25-中低压交流-直流变流器,26-中低压直流-交流变流器,
27-低压交流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还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无线连接,也可以是有线连接。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变电站的新型电气主接线,如图1所示。该主接线包括一个电力电子变压器1,电力电子变压器1的高压交流侧接入高压交流母线2,电力电子变压器1的低压交流侧接入低压交流母线7,电力电子变压器1的高压直流侧引出高压直流母线4。
具体地,电力电子变压器1的内部结构如图2所示。电力电子变压器1采用多个变流装置,由高压侧至低压侧的连接顺序依次为:高压交流-直流变流器21、高压直流-交流变流器22、中高频变压器20、中低压交流-直流变流器25、中低压直流-交流变流器26。电力电子变压器1的高压交流侧23和高压直流侧24分别从高压交流-直流变流器21引出,低压交流侧27由中低压直流-交流变流器26引出。
该主接线中,将电力电子变压器的高压交流侧接入高压交流母线,将电力电子变压器的低压交流侧接入低压交流母线,并从电力电子变压器的高压交流-直流变流器引出高压直流侧,进而由所述高压直流侧引出高压直流母线。通过所述高压直流母线接入直流负载设备或直流电源,实现变电站对直流负载或储能设备的灵活接入和对交直流负荷的混合供电。
在电力电子变压器的高压直流侧和高压直流母线4之间设置有第一开断装置5。高压直流母线4还连接一路或多路直流接线端10,在高压直流母线4和每个直流接线端10之间设置有第二开断装置6。直流接线端10可以连接直流负载设备,还可以连接直流电源,从而实现变电站对直流负载或储能设备的灵活接入和对交直流负荷的混合供电。
高压交流母线2可以连接一路或多路交流接线端11,在高压交流母线2和每个交流接线端11之间设置有第三开断装置3。
电力电子变压器1的低压交流侧接入第四开断装置8的一端,第四开断装置8的另一端接入低压交流母线7。低压交流母线7可以连接一路或多路交流接线端9。
第一开断装置5、第二开断装置6、第三开断装置3和第四开断装置8可以根据需要部分或全部使用电力电子快速开断装置或常规断路器,故可以部分采用电力电子快速开断装置,部分采用常规断路器。当采用电力电子快速开断装置时,可以实现故障的快速切除。
作为一个具体的实现方式,该主接线还可以设置多个电力电子变压器。多个电力电子变压器并联,每个电力电子变压器的接线方式如上述所示,在此不再赘述。采用电力电子变压器,可以实现潮流的双向按需调配、有功无功复合支撑、电能质量隔离和控制、故障限流等综合控制功能。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9)

1.一种变电站的新型电气主接线,包括至少一个电力电子变压器,所述电力电子变压器的高压交流侧接入高压交流母线,所述电力电子变压器的低压交流侧接入低压交流母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力电子变压器的高压直流侧引出高压直流母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接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力电子变压器至少包括高压交流-直流变流器,高压直流-交流变流器,中高频变压器,中低压交流-直流变流器,中低压直流-交流变流器,所述电力电子变压器的低压交流侧从所述中低压直流-交流变流器引出,所述电力电子变压器的高压交流侧、高压直流侧分别从所述高压交流-直流变流器引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接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电力电子变压器的高压直流侧和所述高压直流母线之间设置有第一开断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主接线,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直流母线还连接一路或多路直流接线端,在所述高压直流母线和每个直流接线端之间设置有第二开断装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主接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流接线端连接直流负载设备。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主接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流接线端连接直流电源。
7.根据权利要求4或5或6所述的主接线,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交流母线连接一路或多路交流接线端,在所述高压交流母线和每个交流接线端之间设置有第三开断装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主接线,其特征在于,所述低压交流母线连接一路或多路交流接线端,在所述低压交流母线和所述电力电子变压器的低压交流侧之间设置有第四开断装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主接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断装置或第二开断装置或第三开断装置或第四开断装置中的部分或全部使用电力电子快速开断装置或常规断路器。
CN201621167439.4U 2016-10-31 2016-10-31 一种变电站的新型电气主接线 Active CN20628326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167439.4U CN206283264U (zh) 2016-10-31 2016-10-31 一种变电站的新型电气主接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167439.4U CN206283264U (zh) 2016-10-31 2016-10-31 一种变电站的新型电气主接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283264U true CN206283264U (zh) 2017-06-27

Family

ID=590855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167439.4U Active CN206283264U (zh) 2016-10-31 2016-10-31 一种变电站的新型电气主接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28326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193659A (zh) * 2018-10-18 2019-01-11 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pet的中低压交直流混合电网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193659A (zh) * 2018-10-18 2019-01-11 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pet的中低压交直流混合电网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549395U (zh) 一种机械电子式直流开关
CN102340138B (zh) 一种建筑供配电系统
CN103354414A (zh) 一种并联igbt功率单元
CN110137950A (zh) 一种输电系统
CN209233559U (zh) 一种基于mmc的站厂用直流系统
CN106532759A (zh) 一种变电站系统
CN211183270U (zh) 一种发电车分接箱
CN206283264U (zh) 一种变电站的新型电气主接线
CN110112730A (zh) 一种输电系统
CN206135212U (zh) 一种带旁路母线的新型主接线
CN108321759A (zh) 直流断路器供能系统
CN113037107A (zh) 一种电力电子变压器拓扑结构
CN108306515B (zh) 一种混合多端口直流变压器
CN206259716U (zh) 一种变电站的新型电气主接线
CN206283102U (zh) 一种变电站的新型电气主接线
CN206135210U (zh) 一种双母线分段的新型主接线
CN206401912U (zh) 一种变电站的新型电气主接线
CN202586103U (zh) 智能化低压电容柜
CN106972506B (zh) 配电系统及电力系统
CN205231743U (zh) 一种电力电子变电站
CN206283311U (zh) 一种变电站的新型电气主接线
CN104051972A (zh) 一种用于光伏发电的35kV组合式变压器
CN206533147U (zh) 一种变电站系统
CN209526559U (zh) 一种换流站110v直流电源系统
CN207766152U (zh) 一种多对多船舶高压岸电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102209 Beijing City, the futur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ity Binhe Road, No. 18, No.

Co-patentee after: State Grid Corporation of China

Patentee after: Global energy Internet Institute, Inc.

Address before: 102211 Beijing city Changping District Xiaotangshan town big East Village Road No. 270

Co-patentee before: State Grid Corporation of China

Patentee before: GLOBAL ENERGY INTERCONNECTION RESEARCH INSTITU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