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481496U - 一种水蓄冷系统布水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水蓄冷系统布水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481496U
CN205481496U CN201620207966.7U CN201620207966U CN205481496U CN 205481496 U CN205481496 U CN 205481496U CN 201620207966 U CN201620207966 U CN 201620207966U CN 205481496 U CN205481496 U CN 20548149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tube
branch pipe
pipeline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207966.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CENTURY GENERAL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CENTURY GENERAL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CENTURY GENERAL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CENTURY GENERAL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207966.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48149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48149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481496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Other Air-Conditioning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蓄冷系统布水装置,包括:主管道,所述主管道的一端用于与制冷设备连接;副管道,所述副管道呈环形结构并且与所述主管道连通;多根支管道,所述多根支管道间隔并排设置,每根支管道皆与所述主管道连通,并且,每根支管道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副管道相对的两侧连通,所述支管道上设置有多个散流孔。其结合了同程和异程布水管路系统的优点,相比于同程布水管路系统,其整体造价低,能在更短的时间内实现成本的回收;施工也更为简单易行;相比于异程布水管路系统,其增加了环状的副管道及纵向管道,其一条管道上的布水点从单点进水变成多点进水,大大提高了其布水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水蓄冷系统布水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蓄冷空调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水蓄冷系统布水装置。
背景技术
空调蓄能技术是在夜间电力负荷低时,采用电制冷机制冷,并将冷量储存起来,在白天电力负荷较高时,即用电高峰期,把储存的冷量释放出来,满足建筑物空调和生产工艺的需要。而冷量可以储存在水中,即在用电低谷期,用电制冷机将水池(水罐)中的水降温至一定的温度(通常为4℃);在用电高峰期,将水池(水罐)中水的能量通过交换的方式释放出来,通常能量交换后的水池(水罐)中水的温度一般在12℃(或者高于12℃)。
水蓄冷系统通常采用单个水池(水罐)进行蓄冷。在能量交换过程中,没有进行能量交换部分的水(通常为4℃)因密度较大而沉在水池(水罐)底部;已经交换的部分因密度较小而浮在水池(水罐)顶部。由于能量交换过程中水流速度较大,通常能量交换完成和没有进行能量交换的部分会产生比较严重的混合。
为了解决水流的混合问题,必须在水池(水罐)的顶部和底部分别安装布水装置。布水装置通过管道进行连接,目前采用的比较多的连接方式有同程式和异程式两种方式。如图1所示,同程连接方式多采用“H”型结构,其布水效果比较好,但是施工难度和工程量均比较大,使用的材料也较多;如图2所示,异程连接方式是在主管道上连接设置多根间隔平行的支管道,虽然施工难度和工程量均比较小,但是其各管口到布水装置的距离存在比较大的偏差,各位置的水流存在较大的速度差,布水效果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成本低且布水效果好的水蓄冷系统布水装置。
一种水蓄冷系统布水装置,其中,包括:
主管道,所述主管道的一端用于与制冷设备连接;
副管道,所述副管道呈环形结构并且与所述主管道连通;
多根支管道,所述多根支管道间隔并排设置,每根支管道皆与所述主管道连通,并且,每根支管道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副管道相对的两侧连通,所述支管道上设置有多个散流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多根所述支管道等间距设置且与所述主管道垂直,所述支管道上的所述散流孔关于所述主管道对称设置,所述副管道的左右两侧关于所述主管道对称,所述主管道的另一端与所述副管道连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散流孔等间距布设在所述支管道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副管道对称的两侧之间设置有与所述副管道连通的多根纵向管道,所述纵向管道与每根支管道连通并且与所述主管道平行布设。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副管道围成的环形区域内两侧的所述纵向管道关于所述主管道对称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散流孔为条缝型或微孔型散流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管道为PVC管道,所述支管道设置有与所述散流孔连通的布水器,所述布水器沿周向均匀设置有多个布水孔。
上述水蓄冷系统布水装置,其结合了同程和异程布水管路系统的优点,相比于同程布水管路系统,其整体造价低,能在更短的时间内实现成本的回收;施工也更为简单易行,避免了现场制作布水装置的加工精度要求问题,减少了管道安装的数量和工程量;相比于异程布水管路系统,其增加了环状的副管道及纵向管道,其一条管道上的布水点从单点进水变成多点进水,大大提高了其布水效果,非常经济、实用。
附图说明
图1为同程布水管路结构示意图;
图2为异程布水管路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水蓄冷系统布水装置实施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请参阅图3,本实施方式的水蓄冷系统布水装置100,包括主管道110、副管道120及多根支管道131;主管道110的一端用于与制冷设备(图未示)连接,副管道120为一呈环状结构的管道且左右两侧关于主管道110对称设置,并且与主管道110是连通的;支管道131设置在副管道120围成的区域内,支管道131的两端分别与副管道120的两侧连通,支管道131上设置有多个散流孔(图未示),散流孔在支管道131上形成布水点140,多根支管道131为间隔设置。采用环状结构的布水装置100,主管道110进来的水向副管道120的两侧流动,使得有一部分布水点140的水流是从两个相反的方向汇合的,即有一部分散流孔的水是从支管道131的两个相反的方向进入的,在支管道131内两个相反方向的水流汇合时会加大水流的阻力,相比于采用异程布水管路结构,其在同一位置上的布水点的水流速度减小。同时,在异程布水管路结构中,越靠近主管道的支管道,其水流流速越大,支管道内的水流流速从靠近主管道至远离主管道相差太大,即不同位置的散水孔中流出的水流的流量和流速都相差较大,而本实用新型中的支管道131内的水流是从两个方向汇合的,一个方向的水流是从主管道110那侧流入的,另一个相反方向的水流是从副管道120那侧流入的,相比于异程布水管路结构,其各支管道131上的各布水点140的水流的流量和流速相差变小了,从而使得整体的布水效果得到了有效的改善,整体所采用的结构非常简单,相比于异程布水结构来说,只增加了一根环状的副管道120,整体的成本较低,而布水效果大大地改善。
具体的,主管道110可以采用钢管,副管道120可以采用钢管或PVC管,优先采用PVC管,支管道131可以钢管或PVC管,副管道120和支管道131都采用PVC管的时,整体造价成本较低,且省去了很多焊接工序,施工环境也大大改善。
散流孔可以设置成条缝型的,也可以设置成微孔型的,设置成条缝型时可以将所有条缝型的散流孔的设置成同一方向。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在支管道131和副管道120上增加布水器(图未示),布水器与散流孔连通,布水器设置有多个布水孔;较好的,布水孔沿周向均匀设置在布水器上,使得支管道131和副管道120内的水从布水器的不同方向流出。布水器可以采用PVC材质,通过连接头与支管道131、副管道120连接。
多根支管道131等间距设置且与主管道110垂直布设,每根支管道131上两侧的散流孔关于主管道110对称设置,副管道120的左右两侧关于主管道110对称,主管道110的靠近制冷设备的一端与副管道120连通,两者的连接点形成第一连接点121,主管道110远离制冷设备的另一端也与副管道120连通,两者的连接点形成第二连接点122,也就是说,副管道120有两个对称的位置是和主管道110连通的,从而使得支管道131在不同位置的散水孔中流出的水流的流量和流速相差进一步减小,增强整体的布水效果。
在一实施例中,副管道120对称的两侧之间设置有与副管道120连通的多根纵向管道132,纵向管道132与每根支管道131连通,并且纵向管道132与主管道110平行布设。也就是说,所有支管道131、纵向管道132都位于同一水平面内,支管道131和纵向管道132交错的节点是连通的,支管道131和纵向管道132共同形成分流管道130,副管道120、支管道131、纵向管道132三者相互围成多个网格。在实际施工时,可在相应的节点采用二通、三通、四通管进行连接两根较短的管道,比如,支管道131和纵向管道132交错的节点采用四通管连接,该节点不设置散水孔。相比于异程布水管系统,其增加了环状的副管道120及连接于副管道120两侧的纵向管道132,副管道120中的水流有一部分流向纵向管道132,再流入支管道131,使得支管道131上的布水点140由单点进水变成多点进水。
较好的,支管道131上的散流孔为等间距设置,每个散流孔都处于同一高度,以保证从各散流孔进入的水能更加均衡,减小对温度分层的扰动,保证各温度层的稳定性。更为有利的是,两侧的纵向管道132关于主管道110对称设置,使得位于同一支管道131内两侧对称的位置的水流情况能最大程度地接近。
如图3所示,在副管道120上也可以等间距设置散流孔和布水器。较好的,可以在副管道120的远离主管道110进出水口的一侧设置散流孔和布水器。
而对应的水蓄冷系统,包括蓄水池200、设置在蓄水池200内的上述水蓄冷系统布水装置。具体的,在蓄水池200内顶部和底部分别设置在一个上述水蓄冷系统布水装置,位于顶部的布水装置的横向管道的散流孔的开口朝上设置,位于底部的水蓄冷系统布水装置的横向管道上的散流孔的开口朝下设置,使得从散流孔进出水时能减小水流对温度分层的影响。顶部的水蓄冷系统布水装置中的主管道110为高温进出水管,底部的水蓄冷系统布水装置中的主管道110为低温进出水管,其蓄冷和放冷原理为现有技术,不再赘述。
更为有利的是,可以将副管道120沿着蓄水池200的内侧壁紧贴布设,如此,能大大减小蓄水池200内死水的区域。
较好的,可以在蓄水池200与顶部的布水装置之间设置一固定件,用于固定顶部的布水装置,也方便各管道的安装,同时,可以在蓄水池200与底部的布水装置之间设置支撑块,用于支撑底部的布水装置,使其安装更加稳定。
本实用新型的水蓄冷系统布水装置,其结合了同程和异程布水管路系统的优点,相比于同程布水管路系统,其整体造价低,能在更短的时间内实现成本的回收;施工也更为简单易行,避免了现场制作布水装置的加工精度要求问题,减少了管道安装的数量和工程量;相比于异程布水管路系统,其增加了环状的副管道120及纵向管道132,其一条支管道131上的布水点140从单点进水变成多点进水,大大提高了其布水效果,非常实用。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7)

1.一种水蓄冷系统布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管道,所述主管道的一端用于与制冷设备连接;
副管道,所述副管道呈环形结构并且与所述主管道连通;
多根支管道,所述多根支管道间隔并排设置,每根支管道皆与所述主管道连通,并且,每根支管道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副管道相对的两侧连通,所述支管道上设置有多个散流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蓄冷系统布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多根所述支管道等间距设置且与所述主管道垂直,所述支管道上的所述散流孔关于所述主管道对称设置,所述副管道的左右两侧关于所述主管道对称,所述主管道的另一端与所述副管道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蓄冷系统布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流孔等间距布设在所述支管道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蓄冷系统布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副管道对称的两侧之间设置有与所述副管道连通的多根纵向管道,所述纵向管道与每根支管道连通并且与所述主管道平行布设。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蓄冷系统布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副管道围成的环形区域内两侧的所述纵向管道关于所述主管道对称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蓄冷系统布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流孔为条缝型或微孔型散流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蓄冷系统布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管道为PVC管道,所述支管道设置有与所述散流孔连通的布水器,所述布水器沿周向均匀设置有多个布水孔。
CN201620207966.7U 2016-03-17 2016-03-17 一种水蓄冷系统布水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48149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207966.7U CN205481496U (zh) 2016-03-17 2016-03-17 一种水蓄冷系统布水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207966.7U CN205481496U (zh) 2016-03-17 2016-03-17 一种水蓄冷系统布水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481496U true CN205481496U (zh) 2016-08-17

Family

ID=566548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207966.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481496U (zh) 2016-03-17 2016-03-17 一种水蓄冷系统布水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48149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38375A (zh) * 2019-11-20 2020-02-25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水池模拟体及其试验系统及其内工质恒定常温控制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38375A (zh) * 2019-11-20 2020-02-25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水池模拟体及其试验系统及其内工质恒定常温控制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157471A (zh) 水蓄冷系统布水装置
CN101782293A (zh) 地源热泵多层次分集水器及其串并联地埋管技术
CN103968607B (zh) 一种用于地源热泵空调系统的地埋管换热器
CN205481496U (zh) 一种水蓄冷系统布水装置
CN201983540U (zh) 空调冷媒分流三通
CN106949686B (zh) 高温储罐基础的自动控温冷却系统
CN103994487B (zh) 一种长输单管分布式混合供热系统
CN204154034U (zh) 一种排管式蒸发器
CN202770093U (zh) 拼块组合式人工冰场
CN105222418A (zh) 重力供液制冷系统用再循环蒸发器的管路流程设计方案
CN215064002U (zh) 一种发散状布水器结构
CN202868898U (zh) 一种空调水蓄冷系统布水装置
CN212006080U (zh) 一种布水器及蓄水罐
CN209101623U (zh) 一种冷凝器流路及空调器
CN210118914U (zh) 一种鱼骨式分级布水装置
CN203797839U (zh) 承压应急供冷装置
CN208222661U (zh) 一种蓄热水箱用布水管
CN203431974U (zh) 房间温度分别可调的平房节煤地暖
CN203360476U (zh) 一种格子砖
CN205505512U (zh) 一种布水系统中的水流平衡装置
CN202769894U (zh) 轨迹型均流器
CN102261865B (zh) 一种大幅提高冷却塔效率的新水气流配置系统
CN202074530U (zh) 一种立式沉降冷却塔
CN205425532U (zh) 一种重力供液制冷系统用再循环蒸发器的管路结构
CN206176334U (zh) 一种锅炉排污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817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