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478869U - 轴系两角度区间换向的限位机构及其限位组件 - Google Patents

轴系两角度区间换向的限位机构及其限位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478869U
CN205478869U CN201620025979.2U CN201620025979U CN205478869U CN 205478869 U CN205478869 U CN 205478869U CN 201620025979 U CN201620025979 U CN 201620025979U CN 205478869 U CN205478869 U CN 20547886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nce
limit assembly
moving block
limit
host cav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025979.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传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INTANE OPTICS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INTANE OPTICS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INTANE OPTICS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JING INTANE OPTICS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025979.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47886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47886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47886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Grinding And Polishing Of Tertiary Curved Surfaces And Surfaces With Complex Shap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包括基座、安装于所述基座上的转轴、安装于所述转轴上的转动块,所述转动块为V型结构,所述转动块自其下端分别斜向上延伸第一挡部及与所述第一挡部分开延伸的第二挡部,所述转动块具有位于其下端的收容孔,所述转轴贯穿所述收容孔。通过设定转动块为V型结构,所述转动块自其下端分别斜向上延伸第一挡部及与第一挡部分开延伸的第二挡部的结构,实现从不同方向推动转动块,实现旋转机构进行前进或停止,确保旋转机构能在设定的一个角度区间旋转。

Description

轴系两角度区间换向的限位机构及其限位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回转轴系,特别是涉及一种轴系两角度区间换向的限位机构及限位组件。
背景技术
在大多数的回转轴系中(如机床主轴、电动机等),轴系可以360°连续回转工作。但在某些特定的场合(如光学地面终端系统等),由于系统本身特定的工作需要,常将回转范围限制在±270°、±360°、±540°或者其它角度。为此,在设计回转轴系的同时,也需要设计一套与之配套的换向限位机构,一方面限制回转范围,另一方面在到达回转范围极限的同时,起到限位作用。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轴系两角度区间换向的限位机构及限位组件实现在设定的角度区间内旋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轴系两角度区间换向的限位机构,确保旋转机构在设定范围内换向运转及限位组件。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轴系两角度区间换向的限位机构,其包括绕一中心轴转动的旋转机构,所述旋转机构具有第一撞杆与第二撞杆,所述第一撞杆与所述第二撞杆的运动半径不同,所述轴系两角度区间换向的限位机构还包括分别位于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的一对限位组件,所述第一位置位于所述第一撞杆运动半径上,所述第二位置位于所述第二撞杆运动半径上,当所述旋转机构从初始位置绕所述中心轴正向转动,所述第一撞杆推开所述第一位置的限位组件,到达第二位置的限位组件,所述第二位置的 限位组件阻止所述第二撞杆令所述旋转机构停止,所述旋转机构反向转动,所述第一撞杆推开所述第一位置的限位组件,经过所述初始位置,到达所述第二位置,所述第二撞杆推开所述第二位置的限位组件,到达所述第一位置,所述第一位置的限位组件阻止所述第一撞杆令所述旋转机构停止,所述旋转机构正向转动,所述第二撞杆推开所述第二位置的限位组件,到达初始位置。
具体的,所述限位组件包括基座、安装于所述基座上的转轴、安装于所述转轴上的转动块,当所述第一撞杆、所述第二撞杆抵压所述转动块内表面,所述转动块绕所述转轴转动,所述旋转机构继续前进,当所述第一撞杆、所述第二撞杆抵压所述转动块外表面,所述旋转机构停止。
具体的,所述转动块为V型结构,所述转动块自其下端分别斜向上延伸第一挡部及与所述第一挡部分开延伸的第二挡部,所述转动块具有位于其下端的收容孔,所述转轴贯穿所述收容孔。
具体的,所述限位组件还包括安装于所述基座上的缓冲机构,所述第一挡部放置于所述缓冲机构上。
具体的,所述缓冲机构包括安装于所述基座下端的固定块上的缓冲座,缓冲座具有自其上表面向下凹陷形成的收容腔,收容腔内安装有弹性件及位于弹性件外围的推杆。
具体的,所述推杆具有自其下表面向上凹陷形成的凹槽,所述凹槽倒扣于所述弹性件上,所述弹性件抵靠于所述凹槽的底部,所述凹槽的侧壁收容至所述收容腔内,所述收容腔端口与所述凹槽的侧壁通过相互卡扣方式防止所述推杆脱离所述收容腔。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限位组件包括基座、安装于所述基座上的转轴、安装于所述转轴上的转动块,所述转动块为V 型结构,所述转动块自其下端分别斜向上延伸第一挡部及与所述第一挡部分开延伸的第二挡部,所述转动块具有位于其下端的收容孔,所述转轴贯穿所述收容孔。
所述限位组件还包括安装于所述基座上的缓冲机构,所述第一挡部放置于所述缓冲机构上。
所述缓冲机构包括安装于所述基座下端的固定块上的缓冲座,缓冲座具有自其上表面向下凹陷形成的收容腔,收容腔内安装有弹性件及位于弹性件外围的推杆。
所述推杆具有自其下表面向上凹陷形成的凹槽,所述凹槽倒扣于所述弹性件上,所述弹性件抵靠于所述凹槽的底部,所述凹槽的侧壁收容至所述收容腔内,所述收容腔端口与所述凹槽的侧壁通过相互卡扣方式防止所述推杆脱离所述收容腔。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轴系两角度区间换向的限位机构及其限位组件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设定转动块为V型结构,所述转动块自其下端分别斜向上延伸第一挡部及与第一挡部分开延伸的第二挡部的结构,实现从不同方向推动转动块,实现旋转机构进行前进或停止,确保旋转机构能在设定的一个角度区间旋转。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轴系两角度区间换向的限位机构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轴系两角度区间换向的限位机构的限位组件的立体图。
图3是图2所示轴系两角度区间换向的限位机构的限位组件的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轴系两角度区间换向的限位机构的运作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请参阅图1,图1是本实用新型轴系两角度区间换向的限位机构100的示意图。
轴系两角度区间换向的限位机构100包括绕一中心轴转动的转动座1、安装于转动座1的旋转机构2及分别位于转动座侧边的一对限位组件3。旋转机构2绕中心轴旋转。
如图1、图4所示,旋转机构2包括固定连接转动座1上连接块21、安装于连接块21上的第一撞杆22与第二撞杆23。第一撞杆22与第二撞杆23为相同结构,其垂直的安装于连接块21上,可绕中心轴转动。该对限位组件3的位置分别安装与离中心轴不同距离的位置。即第一撞杆22与第二撞杆23的运动半径不同。
第一撞杆22与第二撞杆23至中心轴的距离不同,第一撞杆22至中心轴的距离大于第二撞杆23至中心轴的距离。第一撞杆22在旋转过程中,不与靠中心轴近的限位组件3干涉;第二撞杆23在旋转过程中,不与靠中心轴远的限位组件3干涉。第一撞杆22到达靠中心轴远的限位组件3时,与靠中心轴远的限位组件3接触,第二撞杆23到达靠中心轴近的限位组件3时,与靠中心轴近的限位组件3接触。
如图2、图3所示,限位组件3包括基座31、安装于基座31上的转轴32、安装于转轴32上的转动块33及安装于基座31上的缓冲机构34。
基座31包括位于下端的固定块311、安装与固定块311上的限位块312,自限位块312的上端向上延伸的一对支耳313,该转轴32收容于该对支耳313内。转动块33为V型结构,包括位于其下端330的收容孔(未指示),转轴32穿过收容孔。转动块33自其下端330分别斜向上延伸第一挡部331及与第一挡部331分开延伸的第二挡部332。第一挡部331、下端330与第二挡部332共同围成V型。位于限位块312的侧边,设有安装于固定块311上的缓冲机构34。缓冲机构34包括安装于固定块311上的缓冲座341,缓冲座341具有自其上表面向下凹陷形成的收容腔3410,收容腔3410内安装有弹性件342及位于弹性件外围的推杆343,推杆343具有自其下表面向上凹陷形成的凹槽3430,凹槽3430倒扣于弹性件342上,弹性件342抵靠于凹槽3430的底部,凹槽3430的侧壁收容至收容腔3410内,凹槽3430的侧壁位于弹性件342于收容腔3410之间,收容腔3410端口与凹槽3430的侧壁通过相互卡扣防止推杆343脱离收容腔3410,转动块33的第一挡部331自由放置于推杆343上。进一步,推杆343上方还可安装有缓冲块344,转动块33的第一挡部331自由放置于推杆343上。
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轴系两角度区间换向的限位机构100的对限位组 件3分别安放至设定的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可以定义为靠中心轴远的限位组件3为第一位置,靠中心轴近的限位组件3为第二位置,第一位置、中心轴与第二位置之间的角度按照实际需求进行设定。所述第一位置位于所述第一撞杆运动半径上,所述第二位置位于所述第二撞杆运动半径上。旋转机构2自初始位置出发开始绕中心轴向第一方向(正向)转动,当旋转机构2到达第一位置时,第一撞杆22推动第一位置的限位组件3的转动块33的第二挡部332的内表面,第二挡部332受到驱动,转动块33绕转轴32转动,第一挡部331绕转轴32脱离缓冲机构34,第二挡部332未能阻止旋转机构2继续前进,旋转机构2继续绕轴心轴转动至第二位置,第二撞杆23接触到第二位置的限位组件3的转动块33的第二挡部332的外表面,此时,第一挡部331收到缓冲机构34的缓冲,第一挡部331慢慢向下压缓冲机构34,直至转动块33无法继续绕转轴32转动。第二挡部332阻止第二撞杆23继续前进转动,第二撞杆23间接收到缓冲机构34的阻挡,慢慢停下。旋转机构2翻转,朝第二方向(反向)转动,至第一位置,第一撞杆22推动第一位置的第一挡部331,转动块33绕转轴32旋转初始状态,旋转机构2继续前行,并超过初始位置,并到达第二位置,第二撞杆23推动第二位置的第二挡部332,转动块33绕转轴32旋转,旋转机构2继续前行至第一位置,第一撞杆22受到第一位置的第二挡部332的外表面的阻挡,慢慢停止。旋转机构2再沿第一方向(正向)转动,第二撞杆23推动第一挡部331的内表面,进行前行至初始位置,转动块33绕转轴32旋转至初始状态。
通过如此限位组件3设计,旋转机构2旋转时,与在第一位置、第二位置的不同状态的转动块33进行配合工作,可以促使转动块33在设定的角度范围内转动。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轴系两角度区间换向的限位机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绕一中心轴转动的旋转机构,所述旋转机构具有第一撞杆与第二撞杆,所述第一撞杆与所述第二撞杆的运动半径不同,所述轴系两角度区间换向的限位机构还包括分别位于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的一对限位组件,所述第一位置位于所述第一撞杆运动半径上,所述第二位置位于所述第二撞杆运动半径上,当所述旋转机构从初始位置绕所述中心轴正向转动,所述第一撞杆推开所述第一位置的限位组件,到达第二位置的限位组件,所述第二位置的限位组件阻止所述第二撞杆令所述旋转机构停止,所述旋转机构反向转动,所述第一撞杆推开所述第一位置的限位组件,经过所述初始位置,到达所述第二位置,所述第二撞杆推开所述第二位置的限位组件,到达所述第一位置,所述第一位置的限位组件阻止所述第一撞杆令所述旋转机构停止,所述旋转机构正向转动,所述第二撞杆推开所述第二位置的限位组件,到达初始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系两角度区间换向的限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组件包括基座、安装于所述基座上的转轴、安装于所述转轴上的转动块,当所述第一撞杆、所述第二撞杆抵压所述转动块内表面,所述转动块绕所述转轴转动,所述旋转机构继续前进,当所述第一撞杆、所述第二撞杆抵压所述转动块外表面,所述旋转机构停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轴系两角度区间换向的限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块为V型结构,所述转动块自其下端分别斜向上延伸第一挡部及与所述第一挡部分开延伸的第二挡部,所述转动块具有位于其下端的收容孔,所述转轴贯穿所述收容孔。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轴系两角度区间换向的限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组件还包括安装于所述基座上的缓冲机构,所述第一挡部放置于所述缓冲机构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轴系两角度区间换向的限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机构包括安装于所述基座下端的固定块上的缓冲座,缓冲座具有自其上表面向下凹陷形成的收容腔,收容腔内安装有弹性件及位于弹性件外围的推杆。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轴系两角度区间换向的限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杆具有自其下表面向上凹陷形成的凹槽,所述凹槽倒扣于所述弹性件上,所述弹性件抵靠于所述凹槽的底部,所述凹槽的侧壁收容至所述收容腔内,所述收容腔端口与所述凹槽的侧壁通过相互卡扣方式防止所述推杆脱离所述收容腔。
7.一种限位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组件包括基座、安装于所述基座上的转轴、安装于所述转轴上的转动块,所述转动块为V型结构,所述转动块自其下端分别斜向上延伸第一挡部及与所述第一挡部分开延伸的第二挡部,所述转动块具有位于其下端的收容孔,所述转轴贯穿所述收容孔。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限位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组件还包括安装于所述基座上的缓冲机构,所述第一挡部放置于所述缓冲机构上。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限位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机构包括安装于所述基座下端的固定块上的缓冲座,缓冲座具有自其上表面向下凹陷形成的收容腔,收容腔内安装有弹性件及位于弹性件外围的推杆。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限位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杆具有自其下表面向上凹陷形成的凹槽,所述凹槽倒扣于所述弹性件上,所述弹性件抵靠于所述凹槽的底部,所述凹槽的侧壁收容至所述收容腔内,所述收容腔端口与所述凹槽的侧壁通过相互卡扣方式防止所述推杆脱离所述收容腔。
CN201620025979.2U 2016-01-12 2016-01-12 轴系两角度区间换向的限位机构及其限位组件 Active CN20547886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025979.2U CN205478869U (zh) 2016-01-12 2016-01-12 轴系两角度区间换向的限位机构及其限位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025979.2U CN205478869U (zh) 2016-01-12 2016-01-12 轴系两角度区间换向的限位机构及其限位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478869U true CN205478869U (zh) 2016-08-17

Family

ID=566671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025979.2U Active CN205478869U (zh) 2016-01-12 2016-01-12 轴系两角度区间换向的限位机构及其限位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478869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30948A (zh) * 2019-05-06 2019-07-19 苏州慧利仪器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测量平晶绝对面形的立式激光干涉测量设备及方法
CN110030947A (zh) * 2019-05-06 2019-07-19 苏州慧利仪器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测量平晶绝对面形的激光干涉校准测量设备及方法
CN110108229A (zh) * 2019-05-06 2019-08-09 苏州慧利仪器有限责任公司 平晶旋转承载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30948A (zh) * 2019-05-06 2019-07-19 苏州慧利仪器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测量平晶绝对面形的立式激光干涉测量设备及方法
CN110030947A (zh) * 2019-05-06 2019-07-19 苏州慧利仪器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测量平晶绝对面形的激光干涉校准测量设备及方法
CN110108229A (zh) * 2019-05-06 2019-08-09 苏州慧利仪器有限责任公司 平晶旋转承载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478869U (zh) 轴系两角度区间换向的限位机构及其限位组件
US10472808B2 (en) Water mixer with lever handle
WO2014058654A3 (en) Overrunning coupling and control assembly, coupling assembly and locking member for use therein
CN103659689B (zh) 棘轮扳手工具
US20110256938A1 (en) Universal joint
WO2009136117A3 (fr) Ensemble comprenant un robinet et un chapeau de protection, bouteille comprenant un tel ensemble
JP2020512494A5 (zh)
CN105142943A (zh) 排气道
CN103261062A (zh) 转向盘
WO2007115069A3 (en) System for moving and positioning and object such as a tool
CN105904484A (zh) 一种具有止位结构的折刀
WO2020086642A3 (en) High-speed, overrunning coupling and control assembly, coupling assembly and locking member which pivotally moves with substantially reduced friction
CN205089098U (zh) 尾门开启机构及汽车
AU2017279754B2 (en) Push-button switch
CN203506449U (zh) 多角度调节器及所应用的铁板烧
CN205315479U (zh) 一种旋转定位关节
CN206883240U (zh) 钥匙加工机和钥匙加工机用夹具
CN110072742B (zh) 用于球形接头的窝组件
CN202228473U (zh) 一种液压缸的活塞杆联动旋转保护装置
CN215803958U (zh) 一种车门连接铰链
CN215980871U (zh) 快关波纹管截止阀
JPH0627028U (ja) 工作機械の操作盤装置
CN203864563U (zh) 可收折后视镜
CN204775457U (zh) 一种汽车悬挂球头装置
WO2003048615A8 (en) Control device for the throughput in a conduit portion or simila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