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476379U - 一种方便移动的建筑施工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方便移动的建筑施工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476379U
CN205476379U CN201620296909.0U CN201620296909U CN205476379U CN 205476379 U CN205476379 U CN 205476379U CN 201620296909 U CN201620296909 U CN 201620296909U CN 205476379 U CN205476379 U CN 20547637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lifting platform
hydraulic stem
connecting rod
elevating platfor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296909.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丁嘉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Senhai Construc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Senhai Construc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Senhai Construc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Senhai Construc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296909.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47637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47637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47637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orklifts And Lifting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方便移动的建筑施工架,属于施工装置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建筑施工架使用不够便捷等技术问题。本建筑施工架包括底座和升降台,底座上设有能够带动底座移动的滚轮,升降台设置在底座上方且升降台和底座之间平行间隔设置有两组叉剪伸缩臂结构,每组叉剪伸缩臂结构均包括两根连杆且两根连杆中部相铰接,其中一根连杆的下端部与底座相铰接,上端部与升降台的下侧面滑动抵靠,另一根连杆的下端部与底座滑动抵靠,上端部与升降台的下侧面相铰接;底座上还设有能够驱动升降台上下往复移动的驱动件。本实用新型中的建筑施工架能够通过滚轮移动,省力且便捷,升降台通过两组叉剪伸缩臂结构进行升降,保证稳定的同时也方便控制和操作。

Description

一种方便移动的建筑施工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工程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建筑施工装置,特别是一种方便移动的建筑施工架。
背景技术
施工架又叫脚手架,是一种临时性支撑结构,用于在建筑物和其他大型结构的建造或修复中支撑人员和材料。施工架平台为施工架使用者提供工作表面,施工架平台通常由电镀金属制成,并且支撑在其上工作的人以及他可能正在使用的各种材料的重量。施工架一直以来都为建筑行业提供非常便利的条件,从规模上分大致有小型、中型和大型,从覆盖范围上看又有低空作业覆盖范围、半包围式覆盖范围和全包裹式覆盖范围,其结构也是层出不穷,自身带有起吊装置且安全性高的施工架,可极大程度提高施工人员的工作效率,缩短工期,方便施工人员施工。
我国专利(公告号:204804298U;公告日:2015.11.25)公开了一种建筑材料吊装施工脚手架,包括主框架、脚手架踏板、天梁、卷扬机、钢索、运输室、顶棚,所述的主框架由四个立柱阵列成立方体,主框架内框至少设置有一层脚手架踏板,每层脚手架踏板环绕主框架内壁形成“回”形施工台;主框架顶部安装有天梁,天梁上设置自两根方形管柱平行安装在主框架顶部中心位置,两根方形管柱上紧固自卷扬机;卷扬机通过钢索锁住运输室;主框架顶部安装有顶棚;主框架间设置有栅架,栅架通锁扣交叉固定;卷扬机的控制器设置在运输室内。
上述专利中的施工脚手架比较笨重,移动和安装不够方便,特别是针对单独工人使用时,有一定的局限性,而且操控也不便捷,影响其实用性和使用的高效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方便移动的建筑施工架。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高建筑施工架的使用便捷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方便移动的建筑施工架,包括底座和升降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设有能够带动所述底座移动的滚轮,所述升降台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方且所述升降台和底座之间平行间隔设置有两组叉剪伸缩臂结构,每组所述叉剪伸缩臂结构均包括两根连杆且两根连杆中部相铰接,其中一根连杆的下端部与所述底座相铰接,上端部与所述升降台的下侧面滑动抵靠,另一根连杆的下端部与所述底座滑动抵靠,上端部与所述升降台的下侧面相铰接;所述底座上还设有能够驱动所述升降台上下往复移动的驱动件。
其工作原理如下:不使用时,叉剪伸缩臂结构在驱动件的带动下收缩,升降台下降,整个建筑施工架体积缩小,便于搬运和存放;在需要下降上人和物料时,叉剪伸缩臂结构也在驱动件的带动下收缩,升降台下降,人和物料达到升降台后,叉剪伸缩臂结构也在驱动件的带动下伸张,升降台上升,达到预定高度后停止动作,便于工人施工。本技术方案中的建筑施工架能够通过滚轮移动,省力且便捷,升降台通过两组叉剪伸缩臂结构进行升降,保证稳定的同时也方便控制和操作。
在上述的方便移动的建筑施工架中,所述驱动件包括竖直设置的丝杠和能够带动所述丝杠转动的电机,所述电机固设在所述底座上,所述升降台上固设有丝母,所述丝母与所述丝杠相螺接。电机电动丝杠转动,从而带动丝母以及升降台上升下降。
在上述的方便移动的建筑施工架中,两组所述叉剪伸缩臂结构之间还设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分别与两组所述叉剪伸缩臂结构中的连杆相连接。这样能够保证两组叉剪伸缩臂结构的稳定和动作一致性,从而提高本建筑施工架的稳定性。
在上述的方便移动的建筑施工架中,与所述底座滑动抵靠的两根连杆之间通过推动杆连接,所述驱动件包括液压杆一、液压杆二和液压杆三,所述液压杆一铰接在所述底座上,所述液压杆一的活塞杆与所述推动杆连接,所述液压杆二和液压杆三均铰接在所述推动杆上,所述液压杆二的活塞杆和液压杆三的活塞杆均与所述连接杆连接。通过液压杆一、液压杆二和液压杆三能够带动升降台的上升和下降。
在上述的方便移动的建筑施工架中,所述升降台上固设有控制盒,所述控制盒上设有能够控制所述驱动件动作的控制开关。通过控制盒上的控制开关进行控制,一个人在升降台上也能够方便操作,简单实用。
在上述的方便移动的建筑施工架中,所述底座的一侧设有扶手,所述滚轮安装在所述底座的底部,所述底座上还设有能够驱动所述滚轮移动的动力源。通过动力源驱动滚轮移动,节省人力,方便快捷,效率高;动力源可以是电机,也可以是燃油机;电机的优点是环保且方便控制,燃油机的优点是适用范围广泛,不需要设置电线,通用性强,使用更加广泛灵活。本技术方案中优选采用电机,并且在底座上设置可充电的蓄电池为电机供电,使用方便可靠。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建筑施工架能够通过滚轮移动,省力且便捷,升降台通过两组叉剪伸缩臂结构进行升降,保证稳定的同时也方便控制和操作。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一中本建筑施工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二中本建筑施工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升降台;3、滚轮;4、叉剪伸缩臂结构;41、连杆;42、连接杆;43、推动杆;5、驱动件;51、电机;52、丝杠;53、丝母;54、液压杆一;55、液压杆二;56、液压杆三;6、控制盒;7、控制开关;8、扶手。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建筑施工架包括底座1和升降台2,底座1上设有能够带动底座1移动的滚轮3,升降台2设置在底座1上方且升降台2和底座1之间平行间隔设置有两组叉剪伸缩臂结构4,每组叉剪伸缩臂结构4均包括两根连杆41且两根连杆41中部相铰接,其中一根连杆41的下端部与底座1相铰接,上端部与升降台2的下侧面滑动抵靠,另一根连杆41的下端部与底座1滑动抵靠,上端部与升降台2的下侧面相铰接;底座1上还设有能够驱动升降台2上下往复移动的驱动件5;具体来说,两组叉剪伸缩臂结构4之间还设有连接杆42,连接杆42的两端分别与两组叉剪伸缩臂结构4中的连杆41相连接;与底座1滑动抵靠的两根连杆41之间通过推动杆43连接,驱动件5包括液压杆一54、液压杆二55和液压杆三56,液压杆一54铰接在底座1上,液压杆一54的活塞杆与推动杆43连接,液压杆二55和液压杆三56均铰接在推动杆43上,液压杆二55的活塞杆和液压杆三56的活塞杆均与连接杆42连接。不使用时,叉剪伸缩臂结构4在驱动件5的带动下收缩,升降台2下降,整个建筑施工架体积缩小,便于搬运和存放;在需要下降上人和物料时,叉剪伸缩臂结构4也在驱动件5的带动下收缩,升降台2下降,人和物料达到升降台2后,叉剪伸缩臂结构4也在驱动件5的带动下伸张,升降台2上升,达到预定高度后停止动作,便于工人施工。本技术方案中的建筑施工架能够通过滚轮3移动,省力且便捷,升降台2通过两组叉剪伸缩臂结构4进行升降,保证稳定的同时也方便控制和操作。
如图1所示,升降台2上还固设有控制盒6,控制盒6上设有能够控制驱动件5动作的控制开关7。通过控制盒6上的控制开关7进行控制,一个人在升降台2上也能够方便操作,简单实用;底座1的一侧设有扶手8,滚轮3安装在底座1的底部,底座1上还设有能够驱动滚轮3移动的动力源;通过动力源驱动滚轮3移动,节省人力,方便快捷,效率高;动力源可以是电机,也可以是燃油机;电机的优点是环保且方便控制,燃油机的优点是适用范围广泛,不需要设置电线,通用性强,使用更加广泛灵活。本实施例中优选采用电机,并且在底座1上设置可充电的蓄电池为电机供电,使用方便可靠。
实施例二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大致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的驱动件5包括竖直设置的丝杠52和能够带动丝杠52转动的电机51,电机51固设在底座1上,升降台2上固设有丝母53,丝母53与丝杠52相螺接;电机51电动丝杠52转动,从而带动丝母53以及升降台2上升下降。
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Claims (6)

1.一种方便移动的建筑施工架,包括底座(1)和升降台(2),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设有能够带动所述底座(1)移动的滚轮(3),所述升降台(2)设置在所述底座(1)上方且所述升降台(2)和底座(1)之间平行间隔设置有两组叉剪伸缩臂结构(4),每组所述叉剪伸缩臂结构(4)均包括两根连杆(41)且两根连杆(41)中部相铰接,其中一根连杆(41)的下端部与所述底座(1)相铰接,上端部与所述升降台(2)的下侧面滑动抵靠,另一根连杆(41)的下端部与所述底座(1)滑动抵靠,上端部与所述升降台(2)的下侧面相铰接;所述底座(1)上还设有能够驱动所述升降台(2)上下往复移动的驱动件(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便移动的建筑施工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5)包括竖直设置的丝杠(52)和能够带动所述丝杠(52)转动的电机(51),所述电机(51)固设在所述底座(1)上,所述升降台(2)上固设有丝母(53),所述丝母(53)与所述丝杠(52)相螺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便移动的建筑施工架,其特征在于,两组所述叉剪伸缩臂结构(4)之间还设有连接杆(42),所述连接杆(42)的两端分别与两组所述叉剪伸缩臂结构(4)中的连杆(41)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便移动的建筑施工架,其特征在于,与所述底座(1)滑动抵靠的两根连杆(41)之间通过推动杆(43)连接,所述驱动件(5)包括液压杆一(54)、液压杆二(55)和液压杆三(56),所述液压杆一(54)铰接在所述底座(1)上,所述液压杆一(54)的活塞杆与所述推动杆(43)连接,所述液压杆二(55)和液压杆三(56)均铰接在所述推动杆(43)上,所述液压杆二(55)的活塞杆和液压杆三(56)的活塞杆均与所述连接杆(42)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方便移动的建筑施工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台(2)上固设有控制盒(6),所述控制盒(6)上设有能够控制所述驱动件(5)动作的控制开关(7)。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便移动的建筑施工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一侧设有扶手(8),所述滚轮(3)安装在所述底座(1)的底部,所述底座(1)上还设有能够驱动所述滚轮(3)移动的动力源。
CN201620296909.0U 2016-04-11 2016-04-11 一种方便移动的建筑施工架 Active CN20547637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296909.0U CN205476379U (zh) 2016-04-11 2016-04-11 一种方便移动的建筑施工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296909.0U CN205476379U (zh) 2016-04-11 2016-04-11 一种方便移动的建筑施工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476379U true CN205476379U (zh) 2016-08-17

Family

ID=566451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296909.0U Active CN205476379U (zh) 2016-04-11 2016-04-11 一种方便移动的建筑施工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47637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750272A (zh) * 2018-07-20 2018-11-06 吴团结 一种自动化储坯机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750272A (zh) * 2018-07-20 2018-11-06 吴团结 一种自动化储坯机
CN108750272B (zh) * 2018-07-20 2023-06-20 吴团结 一种自动化储坯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922518U (zh) 一种便携式高楼吊装机
CN107297682A (zh) 一种材料加工用辅助升降设备
CN204174744U (zh) 升降式平台
CN105672636A (zh) 室内施工用升降装置
CN108002245B (zh) 一种建筑用小型吊机
CN204490367U (zh) 一种建筑用室外吊运机
CN205476379U (zh) 一种方便移动的建筑施工架
CN205653118U (zh) 一种电动剪叉式升降平台
CN205472336U (zh) 一种建筑施工用的吊机
CN205527595U (zh) 一种建筑用多功能微型吊装装置
CN206126699U (zh) 一种多功能便携式提升机
CN107840255A (zh) 一种双臂安全塔吊机
CN106379829A (zh) 一种建筑机械物料升降系统
CN207741086U (zh) 一种自动棺木机械手
CN206599387U (zh) 一种车载建筑吊车
CN207827810U (zh) 一种拱架作业平台以及拱架作业车
CN206915650U (zh) 一种车载建筑吊车
CN209482322U (zh) 一种移动式高边坡施工平台简易装置
CN207361738U (zh) 一种建筑工程用高空作业升降机
CN208496989U (zh) 子母机械手
CN202321938U (zh) 自动开闭式砖笼
CN206466912U (zh) 一种三维模块吊装装置
CN206511552U (zh) 一种上板机
CN205687499U (zh) 一种升降台
CN214456637U (zh) 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用龙门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