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458072U - 电水壶 - Google Patents

电水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458072U
CN205458072U CN201620072216.3U CN201620072216U CN205458072U CN 205458072 U CN205458072 U CN 205458072U CN 201620072216 U CN201620072216 U CN 201620072216U CN 205458072 U CN205458072 U CN 20545807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ner bag
thermo
electric generation
generation sheet
sta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072216.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南春来
陈炜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Guangdong Midea Consumer Electric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Guangdong Midea Consumer Electric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Guangdong Midea Consumer Electric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072216.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45807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45807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458072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水壶,包括:壶体,所述壶体包括内胆和外壳,所述内胆和外壳之间限定出安装腔;温差发电片,所述温差发电片设在所述安装腔内,所述温差发电片的一端与所述内胆的外壁面接触且另一端远离所述内胆以根据两端的温度差产生电动势;用电器,所述用电器设在所述壶体上,所述用电器与所述温差发电片相连以根据所述温差发电片产生的电动势工作。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水壶,通过温差发电片两端的温度差可产生电动势以用于支持用电器工作。从而可以提高电水壶内热水的热量的利用率,减小热量的流失以及热能浪费。

Description

电水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水壶。
背景技术
目前,大多数人将自来水煮沸后在饮用,电水壶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相关技术中的电水壶,在烧水结束后,需要等待热水逐渐冷却后,方可饮用,在热水冷却的过程中,部分热量流失在空气中而造成热量的浪费,不能有效利用该部分热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电水壶,所述电水壶可有效利用热水的热量,减小热量损失。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水壶,包括:壶体,所述壶体包括内胆和外壳,所述内胆和外壳之间限定出安装腔;温差发电片,所述温差发电片设在所述安装腔内,所述温差发电片的一端与所述内胆的外壁面接触且另一端远离所述内胆以根据两端的温度差产生电动势;用电器,所述用电器设在所述壶体上,所述用电器与所述温差发电片相连以根据所述温差发电片产生的电动势工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水壶,通过温差发电片两端的温度差可产生电动势以用于支持用电器工作,从而可以提高电水壶内热水的热量的利用率,减小热量的流失,减少热能浪费。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的电水壶,还可以具有如下的附加技术特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电水壶还包括:固定片,所述固定片可拆卸地设在所述内胆上,所述温差发电片通过所述固定片与所述内胆相连。
可选地,所述固定片上设有适于安装所述温差发电片的卡爪,所述温差发电片通过所述卡爪安装在所述固定片上并与所述内胆的外壁面贴合。
可选地,所述电水壶还包括:码仔,所述码仔固设在所述内胆上,所述固定片和所述码仔上分别设有安装孔,所述固定片与所述码仔通过螺钉连接。
可选地,所述固定片上设有散热片,所述散热片与所述固定片相连且贴设在所述外壳的内壁面上。
进一步地,所述散热片包括两个,两个所述散热片分别设在所述固定片的在所述壶体周向上的两侧。
可选地,所述固定片上设有至少一个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加强筋。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外壳上设有与安装腔导通的风扇孔,所述用电器包括风扇组件,所述风扇组件设在所述风扇孔内以根据所述温差发电片的电动势对所述内胆降温。
可选地,所述风扇孔设在所述外壳的底壁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用电器包括:水温提示装置,所述水温提示装置设在所述壶体上且与所述温差发电片相连,所述水温提示装置检测所述内胆内的温度并显示温度信息。
进一步地,所述水温提示装置包括灯光亮度可调的第一显示灯,所述第一显示灯与所述温差发电片相连且根据电动势的大小调节灯光亮度。
进一步地,所述外壳上设有第一灯孔,所述第一显示灯的至少一部分伸出所述第一灯孔。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用电器包括:水质检测装置,所述水质检测装置设在所述壶体上且与所述温差发电片相连,所述水质检测装置检测所述内胆内的水质并显示水质信息。
进一步地,所述水温提示装置包括感应部、电路板和显示部,所述感应部的至少一部分伸入所述内胆内以检测所述内胆内的水质,所述电路板与所述感应部和所述温差发电片相连,所述显示部与所述电路板相连并显示所述感应部的感应信息。
进一步地,所述感应部为检测棒,所述显示部为灯光颜色可调的第二显示灯,所述第二显示灯与所述电路板相连且根据所述检测棒检测的水质信息调节灯光颜色。
进一步地,所述外壳上设有第二灯孔,所述第二显示灯的至少一部分伸出所述第二灯孔。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电水壶的局部剖视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电水壶的壶体的底壁和风扇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水壶的散热片、码仔和温差发电片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的电水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的电水壶的剖视图;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又一个实施例的电水壶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又一个实施例的电水壶的一个方向的剖视图;
图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又一个实施例的电水壶的另一个方向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
100:电水壶;
1:壶体,11:内胆,12:外壳,13:安装腔;
2:温差发电片;
3:固定片,31:卡爪,32:加强筋,33:码仔,34:螺钉,35:散热片,36:固定片的安装孔,37:码仔的安装孔;
4:水温提示装置,41:第一灯孔;
51:感应部,52:显示部,53:电路板,54:第二灯孔;
6:风扇组件,61:风扇孔;
7:底座,71:插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彼此可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参考图1-图8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水壶100。
如图1、图5和图7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水壶100可以包括壶体1、温差发电片2和用电器。
具体而言,壶体1包括内胆11和外壳12,内胆11和外壳12之间限定出安装腔13;温差发电片2设在安装腔13内,温差发电片2的一端与内胆11的外壁面接触且另一端远离内胆11以根据两端的温度差产生电动势;用电器设在壶体1上,用电器与温差发电片2相连以根据温差发电片2产生的电动势工作。
如图1、图5、图7和图8所示,内胆11设在外壳12内且内胆11和外壳12之间形成封闭的安装腔13。由此,通过在内胆11和外壳12之间形成空腔,不仅可以提高内胆11的保温效果,而且可以避免外壳12过热而烫伤用户。可选地,如图6所示,电水壶100还可以包括适于与壶体1的底部配合的底座7,底座7上设有插座71,壶体1安装在底座7上,通过底座7可实现电水壶100的电连接,以对壶体1内的水进行加热。
如图1、图5和图7所示,温差发电片2安装在安装腔13内,温差发电片2的热端与内胆11的外壁面接触,温差发电片2的冷端远离内胆11。这样,由于温差发电片2的冷端和热端的温度差,可在温差发电片2的两端产生电动势,用电器与温差发电片2相连且设在壶体1上。由此,温差发电片2产生的电动势可用于向用电器供电以支持用电器的工作,从而提高电水壶100内热水的热量的利用率,减小热量的流失浪费。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水壶100,在壶体1的安装腔13内设有温差发电片2,温差发电片2的热端与内胆11的外壁面接触,通过温差发电片2的热端和冷端的温度差可产生电动势以用于支持用电器工作。从而可以提高电水壶100内热水的热量的利用率,减小热量的流失,减少热能浪费。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图3、图5和图7所示,电水壶100还可以包括固定片3,固定片3可拆卸地设在内胆11上,温差发电片2通过固定片3与内胆11相连。从而方便温差发电片2的安装和固定。例如,固定片3可设在温差发电片2的冷端上,通过固定片3可将温差发电片2的热端紧贴在内胆11的外壁面上,以保证温差发电片2的热端与内胆11的外壁面的接触,防止温差发电片2与内胆11由于接触不紧密而影响温差发电片2产生的电动势的大小。
可选地,固定片3上可设有适于安装温差发电片2的卡爪31,温差发电片2通过卡爪31安装在固定片3上并与内胆11的外壁面贴合。进一步地,卡爪31设在固定片3朝向内胆11的一侧上,卡爪31可以为多个,多个卡爪31可以沿温差发电片2的热端的外周分布。例如,多个卡爪31可设在温差发电片2的竖直方向的两侧以及底部。通过竖直方向的两侧的卡爪31可对温差发电片2限位,通过底部的卡爪31可支撑温差发电片2,同时也可对温差发电片2限位。这样,温差发电片2可以通过卡爪31安装在固定片3上,并通过固定片3固定在内胆11上,从而方便温差发电片2和内胆11的接触。
进一步地,如图1、图3、图5和图7所示,电水壶100还可以包括码仔33,码仔33固设在内胆11上,固定片3和码仔33上分别设有安装孔,即如图3所示的固定片的安装孔36和码仔的安装孔37,固定片3与码仔33通过螺钉34连接。具体地,螺钉34可穿过固定片的安装孔36和码仔的安装孔37,由此,通过码仔33与固定片3的螺钉连接可实现固定片3和温差发电片2的安装固定,同时方便固定片3和温差发电片2的拆卸。
可选地,如图3所示,固定片3上可设有散热片35,散热片35与固定片3相连且贴设在外壳12的内壁面上。这样,通过散热片35可吸收安装腔13内的热量并与外壳12进行热交换,从而可有利于壶体1内热水的降温,以减少冷却时间,进而减少用户的等待时间,使得用户可以很快喝到冷却后的水。如图3所示,散热片35可形成为弧形板,弧形板沿外壳12的内壁面延伸,这样,散热片35的形状可与外壳12的内壁面相适配,从而可增加散热片35与外壳12的内壁面的接触面积,以进一步地提高散热片35的散热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示例中,如图3所示,散热片35可以包括两个,两个散热片35分别设在固定片3的在壶体1周向上的两侧。由此,通过两个散热片35与外壳12的内壁面的接触,可进一步地增加散热面积,提高散热效果。
可选地,固定片3上可设有至少一个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加强筋32。从而可以增强固定片3的结构强度,使得固定片3和温差发电片2的连接更加稳定牢靠。例如,如图3所示,加强筋32可设在固定片3的背离温差发电片2的一侧上且可以为多个,多个加强筋32沿固定片3的长度方向延伸,从而可进一步地加强固定片3的结构强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外壳12上可设有与安装腔13导通的风扇孔61,用电器包括风扇组件6,风扇组件6设在风扇孔61内以根据温差发电片2的电动势对内胆11降温。具体地,风扇组件6与温差发电片2相连,温差发电片2的热端和冷端由于温差而产生的电动势可用于向风扇组件6供电以支持风扇组件6的转动。由此,通过风扇组件6的转动可促进安装腔13内空气的流动,加速安装腔13内的空气与外壳12的换热,以对内胆11进行降温,使得内胆11中的热水可快速冷却。
其中,温差发电片2两端的温差越大,产生的电动势越大,风扇组件6旋转的越快,温差发电片2两端的温差越小,产生的电动势越低,风扇组件6旋转的越慢,随着内胆11中水温的降低,温差发电片2两端的电动势逐渐降低,电动势变小,电动势小到一定程度时,风扇组件6停止转动。
可选地,温差发电片2可以为多个,多个温差发电片2可与多个用电器相连,以充分利用热水的热量。例如,风扇组件6可以为多个,多个温差发电片2可分别与多个风扇组件6相连,以支持多个风扇组件6转动,从而可进一步加快内胆11中热水的冷却。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风扇孔61可设在外壳12的底壁上。风扇组件6部分位于风扇孔61内,通过风扇孔61可实现风扇组件6的安装和固定,而且可提高风扇组件6固定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和图5所示,用电器也可以包括水温提示装置4,水温提示装置4可设在壶体1上且与温差发电片2相连,水温提示装置4可检测内胆11内的温度并显示温度信息。由此,温差发电片2产生的电动势可用于为水温提示装置4供电,以检测内胆11内热水的温度信息,通过水温提示装置4显示的温度信息,可提醒用户壶体1内热水的温度,避免用户烫伤。
可选地,水温提示装置4可以包括灯光亮度可调的第一显示灯,第一显示灯与温差发电片2相连且根据电动势的大小调节灯光亮度。具体地,内胆11中的热水越热,温差发电片2两端的温差越大,产生的电动势越大,第一显示灯的亮度越强,此时,可提醒用户内胆11中的水温较高。随着内胆11中水温的降低,温差发电片2产生的电动势越小,第一显示灯的亮度越弱,从而可提醒用户内胆11中的水温较低。
进一步地,如图5所示,外壳12上可设有第一灯孔41,第一显示灯的至少一部分伸出第一灯孔41。这样,从壶体1的外侧可直接看到第一显示灯的亮度大小,从而用户可根据第一显示灯的亮度大小判断内胆11中的水温大小。可选地,第一显示灯上可以设有第一灯罩,通过第一灯罩可保护第一显示灯,避免第一显示灯损坏。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用电器还可以包括水质检测装置,水质检测装置设在壶体1上且与温差发电片2相连,水质检测装置可检测内胆11内的水质并显示水质信息。具体地,温差发电片2产生的电动势可为水质检测装置供电以支持水质检测装置工作,通过水质检测装置可检测水质的优劣。
可选地,结合图6-图8所示,水质检测装置可以包括感应部51、电路板53和显示部52,感应部51的至少一部分伸入内胆11内以检测内胆11内的水质,电路板53与感应部51和温差发电片2相连,显示部52与电路板53相连并显示感应部51的感应信息。具体地,温差发电片2可用于向感应部51、电路板53和显示部52供电以支持感应部51、电路板53和显示部52工作,电路板53可用于控制感应部51检测内胆11中的水质,并可将信息传递至显示部52,通过显示部52将水质检测的信息显示出来。由此,不仅可实现热水的热量的利用,而且可实现水质的检测。
可选地,如图7和图8所示,感应部51可以为检测棒,显示部52为灯光颜色可调的第二显示灯,第二显示灯与电路板53相连且根据检测棒检测的水质信息调节灯光颜色。例如,通过检测棒可检测水的电阻率,以判定水质优劣。在检测结果为水质优时,电路板53可将信息反馈至第二显示灯,第二显示灯显示绿色。若检测水质为劣时,电路板53将信息反馈第二显示灯,并控制第二显示灯显示红色。
进一步地,如图7所示,外壳12上可设有第二灯孔54,第二显示灯54的至少一部分伸出第二灯孔54。由此,从壶体1的外侧可直接看到第二显示灯的显示颜色,通过第二显示灯显示的颜色可直观地提示用户水质的优劣。可选地,第二显示灯上可以设有第二灯罩,通过第二灯罩可保护第二显示灯,避免第二显示灯损坏。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水壶100的其他构成以及操作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都是已知的,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6)

1.一种电水壶,其特征在于,包括:
壶体,所述壶体包括内胆和外壳,所述内胆和外壳之间限定出安装腔;
温差发电片,所述温差发电片设在所述安装腔内,所述温差发电片的一端与所述内胆的外壁面接触且另一端远离所述内胆以根据两端的温度差产生电动势;
用电器,所述用电器设在所述壶体上,所述用电器与所述温差发电片相连以根据所述温差发电片产生的电动势工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水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片,所述固定片可拆卸地设在所述内胆上,所述温差发电片通过所述固定片与所述内胆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水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片上设有适于安装所述温差发电片的卡爪,所述温差发电片通过所述卡爪安装在所述固定片上并与所述内胆的外壁面贴合。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水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码仔,所述码仔固设在所述内胆上,所述固定片和所述码仔上分别设有安装孔,所述固定片与所述码仔通过螺钉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水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片上设有散热片,所述散热片与所述固定片相连且贴设在所述外壳的内壁面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水壶,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片包括两个,两个所述散热片分别设在所述固定片的在所述壶体周向上的两侧。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水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片上设有至少一个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加强筋。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水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上设有与安装腔导通的风扇孔,所述用电器包括风扇组件,所述风扇组件设在所述风扇孔内以根据所述温差发电片的电动势对所述内胆降温。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水壶,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孔设在所述外壳的底壁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水壶,其特征在于,所述用电器包括:水温提示装置,所述水温提示装置设在所述壶体上且与所述温差发电片相连,所述水温提示装置检测所述内胆内的温度并显示温度信息。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水壶,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温提示装置包括灯光亮度可调的第一显示灯,所述第一显示灯与所述温差发电片相连且根据电动势的大小调节灯光亮度。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水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上设有第一灯孔,所述第一显示灯的至少一部分伸出所述第一灯孔。
13.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电水壶,其特征在于,所述用电器包括:水质检测装置,所述水质检测装置设在所述壶体上且与所述温差发电片相连,所述水质检测装置检测所述内胆内的水质并显示水质信息。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水壶,其特征在于,所述水质检测装置包括感应部、电路板和显示部,所述感应部的至少一部分伸入所述内胆内以检测所述内胆内的水质,所述电路板与所述感应部和所述温差发电片相连,所述显示部与所述电路板相连并显示所述感应部的感应信息。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电水壶,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部为检测棒,所述显示部为灯光颜色可调的第二显示灯,所述第二显示灯与所述电路板相连且根据所述检测棒检测的水质信息调节灯光颜色。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电水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上设有第二灯孔,所述第二显示灯的至少一部分伸出所述第二灯孔。
CN201620072216.3U 2016-01-25 2016-01-25 电水壶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45807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072216.3U CN205458072U (zh) 2016-01-25 2016-01-25 电水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072216.3U CN205458072U (zh) 2016-01-25 2016-01-25 电水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458072U true CN205458072U (zh) 2016-08-17

Family

ID=566388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072216.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458072U (zh) 2016-01-25 2016-01-25 电水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458072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49403A (zh) * 2017-06-21 2017-09-12 苏州朗睿杰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热水壶套
CN109832935A (zh) * 2017-11-24 2019-06-04 广西简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电热水壶
CN113856276A (zh) * 2021-10-12 2021-12-31 山东省鲁南地质工程勘察院(山东省地勘局第二地质大队) 一种水工环地质地热水处理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49403A (zh) * 2017-06-21 2017-09-12 苏州朗睿杰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热水壶套
CN109832935A (zh) * 2017-11-24 2019-06-04 广西简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电热水壶
CN113856276A (zh) * 2021-10-12 2021-12-31 山东省鲁南地质工程勘察院(山东省地勘局第二地质大队) 一种水工环地质地热水处理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458072U (zh) 电水壶
CN104905671B (zh) 带制冷功能的电饭煲
CN203052812U (zh) 一种多功能取暖炉
CN205641261U (zh) 空调器的变频模块散热装置及空调器
CN203709828U (zh) 一种豆浆机冷却机构
CN209300760U (zh) 锅盖组件以及烹饪器具
JP2007312867A (ja) 炊飯器
CN207136740U (zh) 分体式烹饪器具
CN211625689U (zh) 一种磁能采暖炉
CN209235785U (zh) 液体加热电器
CN207279715U (zh) 电磁炉
CN207831424U (zh) 能自给热能对食品进行保温的节能炉灶
CN215127279U (zh) 一种电加热底座
CN207136734U (zh) 分体式电饭煲
CN110881856A (zh) 一种高温烹饪装置
CN203657007U (zh) 电磁炉
CN203657008U (zh) 电磁炉
CN104305855B (zh) 双层电热保温多功能锅
CN208030939U (zh) 电热锅及电源盒
CN220024747U (zh) 一种商用电磁加热饭煲
CN216569427U (zh) 一种水杯调温底座及其水杯调温装置和水杯
CN208458033U (zh) 一种电磁炉底座
CN202973214U (zh) 感应加热烹调器
CN209909994U (zh) 一种变频温控电磁炉
CN218851834U (zh) 一种制作和展示冰淇淋的机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