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457549U - 坐垫结构 - Google Patents

坐垫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457549U
CN205457549U CN201620008974.9U CN201620008974U CN205457549U CN 205457549 U CN205457549 U CN 205457549U CN 201620008974 U CN201620008974 U CN 201620008974U CN 205457549 U CN205457549 U CN 20545754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plate
cotton layer
cushion
foamed cotton
cushion struc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008974.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清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620008974.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45754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45754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457549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attresses And Other Support Structures For Chairs And Beds (AREA)
  • Percussion Or Vibration Massa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坐垫结构,所述坐垫结构由一保护套包覆设置,而其坐垫结构包括有一第一底板及一第一泡棉层及至少一振动组件及一第二底板及至少一缓冲层及一第二泡棉层,而于第一泡棉层的通孔内设置有至少一弹性元件,而该第一底板与第二底板间设置有所述振动组件,藉此,所述坐垫结构可利用其弹性元件达到弹性减压的功效,且同时可利用其振动组件达到振动按摩的功效者。

Description

坐垫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于一种坐垫,尤指一种同时具有弹性及振动功能的坐垫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在现今随着生活及工作型态的改变,许多人必须长时间使用计算机或看电视或从事内勤工作等,因此大多都会长时间维持坐姿的姿势,而在少动且长时间维持坐姿的状况下,便容易造成乘坐者对椎间盘压迫而导致造成臀部受压酸麻、下半身浮肿、加重腰酸背痛等问题,又或者一些长期肢体活动不良的患者,在长时间乘坐的情况下也容易使皮肤受到压迫磨擦导致皮肤受伤甚至深到皮下组织、肌肉与骨头的情形进而形成褥疮。
因此,业界便推出有许多可减压的坐垫,但现有的坐垫大多是在坐垫内部增加设置有充气气囊,利用充气气囊让乘坐者在乘坐时可减少上半身压迫臀部的重量,进而达到减压的功效,但一般使用充气气囊的坐垫其使用期限相对的不长,其充气气囊会产生泄气的状况,与容易因为尖锐物品的使用而造成刺破的可能性,进而需更换其坐垫而造成费用的支出,更且充气气囊在充气的过程中也会造成坐垫还是有相对的硬度,因此仅使用具有充气气囊的坐垫其减压功能也相对的有限。
因此现有技术当中亟需要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这一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同时具有弹性减压及振动按摩功能的坐垫结构。
一种坐垫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第一底板;
一第一泡棉层,设置于所述第一底板上侧,且该第一泡棉层具有复数通孔,所述通孔内设置有至少一弹性元件;
一第二底板,设置于所述第一泡棉层上侧;
至少一振动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底板及第二底板间;
至少一第一缓冲层,设置于所述第二底板上侧;及
一第二泡棉层,设置于所述第一缓冲层上侧。
所述第一底板及第一泡棉层及第二底板及第二泡棉层具有复数透气孔。
所述振动组件包括有至少一振动元件及至少一电源模块。
其中所述弹性元件一端抵触所述第一底板,另一端抵触所述第二底板。
所述振动组件一侧贴附所述第一泡棉层与另一侧贴附所述第二底板。
还包括有一第二缓冲层,所述第二缓冲层设置于所述第二泡棉层上侧。
还包括有一控制开关,所述控制开关导通所述电源模块且启动所述振动元件。
还包括有一保护套,该保护套包覆所述第一底板及第一泡棉层及第二底板及振动组件及第一缓冲层及第二泡棉层及第二缓冲层。
通过上述设计本实用新型能带来以下有益效果:所述坐垫结构可利用其弹性元件达到弹性减压的功效,且同时可利用其振动组件达到振动按摩的功效者。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实施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二较佳实施例的实施示意图。
图中:1-坐垫结构、2-第一底板、3-第一泡棉层、31-通孔、32-弹性元件、4-振动组件、41-振动元件、42-电源模块、5-第二底板、51-第一缓冲层、6-第二泡棉层、61-第二缓冲层、7-透气孔、8-保护套、9-控制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及其结构与功能上的特性,将依据所附图式的较佳实施例予以说明。
请参阅图1、图2及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坐垫结构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及分解示意图及剖视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坐垫结构1包括有一第一底板2及一第一泡棉层3及至少一振动组件4及一第二底板5及至少一缓冲层51及一第二泡棉层6。
其中所述第一底板2具有复数贯穿的透气孔7,而该第一泡棉层3设置于所述第一底板2的上侧,且该第一泡棉层3具有复数通孔31与所述透气孔7,该通孔31内设置有至少一弹性元件32,且该弹性元件32两端突出所述通孔31或与所述通孔31的开口平齐,另该第二底板5设置于所述第一泡棉层3上侧,且该第二底板5同时具有所述透气孔7,而该等弹性元件32一端抵触所述第一底板2,另一端抵触所述第二底板5,且其弹性元件32由所述第一底板2与第二底板5做抵制限位。
其中该振动组件4设置于所述第一底板2与第二底板5之间,且其振动组件4包括有至少一振动元件41及至少一电源模块42,于本实施例中,其振动元件41与电源模块42设置于所述弹性元件32与弹性元件32间的空隙,且其振动元件41与电源模块42一侧贴附所述第一泡棉层3与另一侧贴附所述第二底板5。
其中所述第一缓冲层51设置于所述第二底板5相对第一泡棉层3另一侧,且于本实施例中,其第一缓冲层51以复数设置于所述第二底板5上侧,而该第二泡棉层6设置于所述第一缓冲层51上侧,且该第二泡棉层6同时具有所述透气孔7,再且于所述第二泡棉层6上侧设置有一第二缓冲层61,而其第一底板2及第一泡棉层3及第二底板5及振动组件4及第一缓冲层51及第二泡棉层6及第二缓冲层61由一保护套8包覆保护,且其保护套8包覆时可透过所述第一底板2与第二底板5进行限位定型。
其中所述第一泡棉层3及第二泡棉层6及第一缓冲层51及第二缓冲层61皆可使用具有弹性佳且质地柔软的海绵或泡棉或乳胶等可依人体施压后变形的材质,而该保护套8使用防水透气的布料为材质,但不因此为限。
另请参阅图4及图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实施示意图一、二,其中所述第一泡棉层3的通孔31内所设置的弹性元件32两端受第一底板2固定抵触,而所述坐垫结构1可供使用者直接乘坐时,其所乘坐的压力同时受第二缓冲层61及第二泡棉层6及第一缓冲层51及第一泡棉层3的设置而分散,并同时可透过其第一泡棉层3于所述通孔31内所设置的弹性元件32产生有弹性减压,另可透过一控制开关9导通所述电源模块42且启动所述振动元件41,并利用其振动元件41的振动使乘坐者的乘坐面产生振动,藉此,所述坐垫结构1可利用其弹性元件32达到弹性减压的功效,且同时可利用其振动组件4达到振动按摩的功效者。
需陈明者,以上所述仅为本案的较佳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若依本实用新型的构想所作的改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范围内,例如:对于构形或布置型态加以变换,对于各种变化,修饰与应用,所产生等效作用,均应包含于本案的权利范围内,合予陈明。

Claims (8)

1.一种坐垫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第一底板;
一第一泡棉层,设置于所述第一底板上侧,且该第一泡棉层具有复数通孔,所述通孔内设置有至少一弹性元件;
一第二底板,设置于所述第一泡棉层上侧;
至少一振动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底板及第二底板间;
至少一第一缓冲层,设置于所述第二底板上侧;及
一第二泡棉层,设置于所述第一缓冲层上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坐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底板及第一泡棉层及第二底板及第二泡棉层具有复数透气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坐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组件包括有至少一振动元件及至少一电源模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坐垫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弹性元件一端抵触所述第一底板,另一端抵触所述第二底板。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坐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组件一侧贴附所述第一泡棉层与另一侧贴附所述第二底板。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坐垫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一第二缓冲层,所述第二缓冲层设置于所述第二泡棉层上侧。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坐垫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一控制开关,所述控制开关导通所述电源模块且启动所述振动元件。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坐垫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一保护套,该保护套包覆所述第一底板及第一泡棉层及第二底板及振动组件及第一缓冲层及第二泡棉层及第二缓冲层。
CN201620008974.9U 2016-01-05 2016-01-05 坐垫结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45754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008974.9U CN205457549U (zh) 2016-01-05 2016-01-05 坐垫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008974.9U CN205457549U (zh) 2016-01-05 2016-01-05 坐垫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457549U true CN205457549U (zh) 2016-08-17

Family

ID=566637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008974.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457549U (zh) 2016-01-05 2016-01-05 坐垫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457549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65592A (zh) * 2018-12-28 2019-07-05 一牛有限公司 骨盆坐垫
TWI715119B (zh) * 2018-07-25 2021-01-01 南韓商一牛有限公司 骨盆墊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15119B (zh) * 2018-07-25 2021-01-01 南韓商一牛有限公司 骨盆墊
CN109965592A (zh) * 2018-12-28 2019-07-05 一牛有限公司 骨盆坐垫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246421B2 (en) Breathable cushion
US4136685A (en) Cushioned vibrating means
US6230348B1 (en) Neck rest
JP5142304B1 (ja) 顔面加圧マッサージ器
US9384639B2 (en) Rigid fixture for coupling one or more transducers to the upper back of the human body
US20150366368A1 (en) A Height Adjusting Structure With Directly Communicating Airbags
CN205457549U (zh) 坐垫结构
US20110094037A1 (en) Seat cushion
US20110101745A1 (en) Back supporting board
CN110787036A (zh) 飞行员颈腰痛缓解按摩背心
US20140205787A1 (en) Cushion capable of exhausting heat and moisture
CN208318808U (zh) 充气式床垫
CN2683114Y (zh) 震动塑身衣
CN106724369A (zh) 一种具有多模块舒适层的床垫
CN104249542B (zh) 靠垫制造方法及其结构
JP2014236952A (ja) 背凭れ用クッションの製造方法及びその構造
JP3215350U (ja) リラックス装置
KR102006609B1 (ko) 지압 베개
CN215936836U (zh) 一种护腰靠垫内芯
CN201061385Y (zh) 依负重作调压之垫体
JP3197395U (ja)
US20220378654A1 (en) Ear acupressure assembly
CN203576073U (zh) 背靠垫
TWM556530U (zh) 坐墊結構
KR102170714B1 (ko) 베개 제조를 위한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817

Termination date: 20190105